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民國70年代,台灣的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福利仍是一片荒涼,99%以上的智能障礙者沒有書可以唸,沒有工作可以做,他們被遺忘在社會的邊緣;當時家有心智障礙孩子的父母不僅沒有早期療育的支持,更不敢想像孩子成年後的未來,連進小學受國民義務教育都必須排隊等機會。 於是心路基金會成立了,是台灣第一個由身心障礙者家長自立成立的團體,從一支電話、一個員工開始,到現在500多位職工團隊,每年服務超過5,000位的心智障礙者;從提供成年心智障礙者居住服務的社區家園開始,到現在有0-6歲的早期療育、18歲以上之職業重建、日間照顧、夜間住宿、社區支持服務、安老服務等完整的專業支持。 心路秉持著以「一顆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一生的路」的信念,始終相信,生命的價值沒有差別,堅持努力讓社會對智能障礙者多創造一些機會與可能,讓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同理、支持與合作,讓智能障礙者真實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參與其中。 多年來,心路走的是一條創新學習與分享之路,我們學習不斷、服務亦不間斷。為了提升人員的專業,不僅安排有完整的人才培育,亦積極促進國內外的專業交流與合作,翻譯多本國外專業書籍,引進新知,除了讓工作人員在專業上不斷成長,也帶動國內身心障礙服務品質的提升。心路的服務品質向受各界肯定,在全國性、地方性的服務評鑑都獲得佳績,亦頻獲政府服務委託,更榮獲「國家公益獎」、「台灣企業獎-最佳社會貢獻獎」、「金擘獎」、ISO認證等榮耀。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緣起於家長組織,目的在提供唐氏症家庭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透過家庭關懷訪視、支持陪伴、專業諮詢等,協助唐氏症家庭一起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困難,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為了直接提供唐氏症孩子需要的服務,於1998年募集經費成立了基金會,並依唐寶寶的年齡、家庭狀況、照顧者狀態等,提供早期療育、全日托安置、醫療復健、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健康管理、社區融合生活、急難救助等不同層次之全人服務。 隨著唐氏症孩子成長發展的需求,本會於2005年開啟了北海岸偏鄉地區的早期療育服務,逐步朝向專業服務發展;2006年承接新北市愛樂發展中心,開始提供機構型的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2012年因應政府推展社區式的日間照顧,展開第一間社區日間作業設施;2013年配合公共托育政策,經營了第一家公共托育中心和親子館;2015年將服務觸角延伸到馬祖地區,為離島地區帶進專業的公托服務;2018年經營第一家非營利幼兒園,為發展遲緩兒童營造共融的環境;同年開始與長期照顧資源接軌,提供失能身心障礙者長期照顧服務。唐氏症基金會秉持「哪裡有需要,服務就到哪裡」的精神,持續拓展服務據點,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發展適切的服務模式。
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創立於民國 89 年,從事公益團體以以服務自閉症者之社會福利事業為立會宗旨,基金會宗旨為自閉症教育推廣、社會適應、成人安置及服務推動,秉持永續經營且不斷追求更新更好的服務,也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 星星兒基金會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設立宗旨 (1)全國第一間結合醫療、教育與社政完全融合的療育單位,秉持多專業團隊合作之服務精神,並配合政府推行身心障礙兒童之早期療育。 (2)有效推廣身心障礙者之醫療、教育、訓練、養護與復健。 (3)促進身心障礙兒童的生活適應能的及基本學習能力,作為兒童進階學習的準備。 (4)提供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減輕家負擔和社會問題。 中心特色 1.真正教育結合醫療,提高身心障礙兒童的醫療復健,節省家長的奔波與負擔。 2.中心環境優美、溫馨舒適、光線明亮、空間寬敝,學習空間有規劃、有目的、多樣化、安全性高。 3.教師針對每一位身心障礙兒童的特殊需要而擬定個別化教育計劃,及自製教材教具,並實施融合教學,孩子們很快回歸主流。 4.強調「動作教育」,以大肢體的動作來激發孩子們的能力。專業師資經驗豐富,能針對腦性麻痺、唐式症、情緒障礙、過動分心、以及自閉症等兒童的障礙實施教育訓練,效果顯著。 服務對象: 1.類別:發展遲緩暨各類身心障礙之幼童 2.年齡:零至六歲 服務類型: 1.日間托育:學前特教班、腦性麻痺班、融合教育班、安親課輔班 2.時段療育:採一對一或小團體教學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8:00-21:00
創世基金會自民國七十五年成立,秉持「救一位植物人,就是救一個家庭」的理念提供服務,本著維護人道、尊重生命的精神,辦理三到底的社會福利工作。 一、殘到底:安養清寒植物人,創世先後成立台北、基隆、新店、板橋、文山、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斗六、草屯、台南、鳳山、屏東、台東、羅東等十七所清寒植物人安養院,已幫助近千個清寒植物人家庭。 二、老到底:服務三失老人,設有獨居老人問安電話、老人用品交換中心與老人益智保健中心。 三、窮到底:救助街友與清寒單親者,並提供生活照顧、輔導就業等服務。 另設姊妹會:89年成立華山基金會提供老人服務,92年成立人安基金會提供街友與清寒單親服務。
民國69年,三位在國外學習特殊教育女士,因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心智障礙的孩子應得到尊重和受教育的機會」,成立一所心智障礙孩子的專業訓練機構~「第一兒童發展中心」,74年承辦了國內第一所公設民營機構~「博愛發展中心」。86年因服務擴充變更為全國性社福組織及更名為「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本會成立以來用心耕耘心智障礙者的療育及支持服務,目前設有10家心智障礙幼兒及成人的日間服務、夜間住宿及全日型生活照顧與訓練機構,每年服務近千個中重度與極重度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近二十年來更自辦及接受地方和中央政府委辦多項社區外展服務方案,包括2家社區日間照顧中心、2家小規模作業設施、2家早期療育資源中心、1家社區家庭資源中心、3家輔具中心、1家就業服務心、1家庇護工場,以及數個委託或自辦的專案計畫,每年服務上萬名身心礙者及其家庭。 第一的使命: 身心障礙者,在熱忱專業的服務中,獲得尊重、成長與融合。 第一的願景: 發揮專業服務的影響力 創造身心障礙者美好生活
1. 本會係由台北市智障家長協會的家長們同心協力募款,集合許多人的力量所組成的基金會,推動社區化、多元化、人性化之社會福利服務,以協助並提昇障者及其家庭之福利生活。 2. 本會是一個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基金會,工作具創新性和挑戰性。
一、經濟弱勢扶助方案 二、高雄市街友中心 三、高雄市新生代希望工程 四、高雄市實物銀行 五、社會公益文教活動 六、高雄市偏鄉行動物資車 七、高雄市工會行善特攻隊 八、高雄市弱勢居家清潔 九、台南市實物銀行 十、屏東縣弱勢青少年脫貧計畫 十一、239青年培力咖啡店(中正店.小港店)
成立源起: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三十日,時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的彭婉如女士,南下高雄為隔天即將進行表決的民進黨「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徹夜奔走,不料卻在深夜搭計程車前往住宿旅館途中遇害,喪生於一個對女人人身安全毫無保障的社會。 為了紀念這位以爭取婦女權益、提倡兩性平等為畢生志業,卻不幸慘烈犧牲的婦運先驅,婦運團體的姊妹、民進黨的同志和她的親朋好友,除了發起「1221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施壓立法院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催生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之外,並特別成立「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以延續她的未竟之志和理想。 我們的宗旨: 1.推動性別平權教育,建立性別平權文化。 2.督促與婦女人身安全有關之教育及政策之落實。 3.促進保障婦女權益法令制度之建立。 4.鼓勵婦女參與政治及公共事務。 5.獎勵及贊助各項與性別平等、婦女就業、托育及照顧議題有關之服務、執行及研究。 6.開發婦女潛力,結合社區需求,落實福利社區化。 7.落實終身學習、職業教育與就業協助。 8.致力於兒童及老人教育服務。 9.其他符合本會設立目的之相關公益性教育事務。
「天使心家族」緣起於大提琴音樂家林照程與鋼琴家蕭雅雯的家庭。「天使心家族」獲得許多家庭和社會大眾的信任與支持。2006年本著基督教精神正式成立為「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 期待在未來透過更多社會資源與專業人士的結合,擴大對全國身心障礙者父母和家庭的服務。同時建立支持網路,創新資源提供,落實對身心障礙者家庭關懷、輔導與照顧。並倡導身心障礙者福祉,協助社會熱心大眾積極參與身心障礙者家庭服務,而能發揮深藏在你我心中的「天使心」,攜手共織一片有愛無礙的美麗天空。 服務據點 台北總會: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台北服務處: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桃園服務處:桃園市桃園區中平路102號5樓之1 台中服務處:台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406號11樓之1 台南服務處: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366號8樓之1 高雄服務處: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597號18樓之1 愛奇兒家庭發展中心: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2、3樓
高雄展覽館(KEC) 位於亞洲新灣區核心,是台灣第一座多功能的臨港會展中心,由經濟部投資興建,安益國際展覽集團(隸屬於博報堂集團 )營運,致力打造一個國際商業與貿易的平台,推動產業聚落永續發展,引領會展城市經濟邁向另一個高峰。多功能的室內、戶外以及水岸活動空間及會議中心,可激發創意盡情馳騁,全方位滿足會展需求。 2021年導入5G專頻專網建設與創新會展應用,轉型為高科技多功能場域,以「場館即平台、科技即服務」的新目標定位,透過會展商務推廣,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發展成為 5G AIoT 科技新創應用商機拓展的大平台。
iPASS 一卡通是金管會核可的電子支付的機構,致力於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務,並利用數據技術持續發展創新的商業模式,為 FinTech 產業的創新領導品牌。 自成立以來,iPASS 一卡通以成為支付的基礎建設為使命,持續布建支付的應用場景,現行可使用場域已突破 45萬個據點,橫跨各式交通運具(捷運、台鐵、輕軌、YouBike…)與各式生活消費場景,其中生活繳費(水電、瓦斯、學雜費...)項目更是同業內最高的3,600項,全方位提供使用者便利與豐富的支付體驗。 iPASS 一卡通緊密與 LINE Pay 合作,實現全台最多人用的社群支付工具,使用者透過一卡通 MONEY 可以輕鬆在 LINE 社群中完成好友轉帳,以及揪團支付。目前一卡通 MONEY 的使用者已經突破 560 萬會員,每月轉帳金額也突破 103.7億,市占率為 74%; 電子支付帳戶的總儲值金額每月也突破 224 億,連續 18 個月破百億,市占率為 72%; 皆為業界第一! iPASS 一卡通持續利用整合的儲值卡及電支數據協助賦能政府以及品牌夥伴。此外 iPASS 一卡通也積極將市場從台灣延伸到海外,發展相關跨境業務。iPASS 一卡通持續與時俱進開創支付服務的多元應用,利用全域數據成為支付服務的領導者!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照顧需求,落實社區照顧功能及在地老化政策,鳳山常健日間照顧中心專業人員提供生活照顧、多元化文康休閒活動及各項服務,協助家庭持續提供照顧,分擔家屬照顧壓力,晚間時光返家享受天倫樂,讓長輩能在原有熟悉的居家與社區環境中適切地生活。 「響應參與【 青年就業大作戰 】 徵才計畫」,計畫代碼: 2022YBKCGPLAN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座落於高雄市鳳山區,相鄰衛武營都會公園。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以衛武營的老榕樹群為靈感設計,開啟了建築師賦予衛武營具穿透感與呼吸節奏的想像,整棟建築物讓民眾能四面八方、毫無阻礙的走進場館,而由廳院屋頂延伸的通透空間,則是向眾人24 小時開放的榕樹廣場,民眾能夠自由穿梭其中、自在地活動與休憩。一座無圍欄的藝術中心,不僅有助於氣流流動,也創造了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的空間感。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2018年10月13日啟用開幕,積極發展南臺灣的表演藝術環境,成為接軌國際的重要藝術基地。 我們年輕、無畏、一身是膽。 我們開創、熱血、無限希望。 衛武營,不只是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更期許成為表演藝術領域的人才搖籃。 邀請您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 在挑戰與創造的路上,看見自己的價值。 ※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第16條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監事,請勿投遞本場館職缺。
成立緣起: 民國81年5月15日一場遊覽車火燒車意外事件,奪去了23位台北市私立健康幼稚 園師生及家長的寶貴生命,而靖娟老師當時雖然已經逃出火場,但看到還有孩子被 困在車上,不顧火勢猛烈,返回車上救人! 雖然最後不幸罹難,但靖娟老師捨身護童的偉大情操令人敬佩,她的義行,喚起了 社會各界對兒童安全的重視,故由受難者家屬以及社會熱心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靖 娟基金會,期待延續靖娟老師對孩子的關愛,保護每個孩子平安長大。 服務對象: 12歲以下的兒童 家長、老師及兒童照顧者 關心兒童安全的社會大眾 使命目標: 本著「用愛捍衛兒童安全」之服務理念,致力推動兒童安全教育宣導、協助遭逢事故 傷害之兒童及其家庭,並督促政府研修執行兒童安全相關之法令,實踐守護兒童安全 成長的決心。協同政府、社會大眾、企業倡議全方位之兒童安全議題,以「教育訓練 、創傷輔導、建立兒安知識指標平台」等面向,深植兒童安全觀念於社會,以達減少 兒童事故傷害之目的。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靖娟的工作行列。
協助精神障礙者獲得完善之醫療與復健,促進社會大眾的接納與關懷,透過職能訓練及心理輔導,使其自力更生,回歸社會。
1.基金會成立於100年9月,以推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為目的 2.以推動高齡者服務為主 3.目前為長照2.0高雄市鳳山區執行單位、另承接四間日間照顧中心、兩大區居家服務業務、爬梯服務、到宅沐浴服務、小規模多機能中心等業務。
民國85年11月公司成立迄今,以創新獨樹一格之專門店姿態,進軍文具零售市場;長期以來公司一直秉持專業化、精緻化、標準化的原則下,網羅世界各國高品質,實用性的精緻文具用品,以平價優惠的檟格,提供給廣大消費者,並營造出舒適,明亮,充滿樂趣的高水準購物空間,期能提昇文具專門店的經營層次,進而成為文具零售業界的領導品牌。 全台目前有二十四家實體門市及一家購物網。 【得獎紀錄】 2023年 第二十屆國家品牌玉山獎 最佳人氣品牌 2022年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人力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企業機構版 銅牌 2019年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人力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企業機構版 銅牌 【門市資訊】 總公司:高雄市前金區中山二路505號10樓,電話:(07)201-8899。 台北寧夏店: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39號,電話:(02)2557-9919。 永和頂溪店: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62號,電話:(02)2929-0168。 永和中正店:新北市永和區中正路141號,電話:(02)2942-8222。 板橋中山店: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二段261號,電話:(02)2962-9299。 新莊中平店: 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82巷27號2樓,電話:(02)8991-2288。 三重正義店: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118號,電話:02-29821199。 花蓮中山店:花蓮市中山路547-2號2樓,電話:(03)831-6166。 新竹經國店:新竹市東區經國路一段666號,電話:(03)534-0988。 竹北三民店:新竹縣竹北市三民路208號,電話:(03)553-6682。 桃園永安店:桃園市桃園區永安路350號,電話:(03)335-7222。 台中文心店: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三段201號,電話:(04)2298-2099。 台中公益店: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82號,電話:(04)231-97799。 台南成大店:台南市東區勝利路118號,電話:(06)237-9088。 台南健康店:台南市南區健康路二段203號,電話:(06)265-0198。 台南中華店: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253號,電話:(06)290-0899。 高雄博愛店: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102號,電話:(07)311-9979。 高雄五甲店: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478號,電話:(07)841-1999。 高雄中山店: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二路522號,電話:(07)201-3099。 高雄大昌店:高雄市三民區大昌二路332號,電話:(07)392-2299。 高雄自由店:高雄市左營區自由二路235號,電話:(07)558-6789。 高雄明倫店:高雄市鼓山區明倫路148號,電話:(07)586-9668。 高雄光華店:高雄市苓雅區光華一路148之83號附1,電話:(07)812-6288。 高雄二聖店:高雄市苓雅區二聖一路58號2樓,電話:(07)713-9098。 屏東民生店: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321號,電話:(08)733-2299。 購物網:高雄市鼓山區明倫路148號4樓,電話:(07)586-9668。
第一階段:中途之家 (1988-1992) 一群基督徒看見不幸少女的需求,建立全台第一所中途之家-勵馨園,開展收容服務,替少女們預備家園。 第二階段:反雛妓運動(1992-1995) 推動「反雛妓華西街慢跑」社會運動,促使勵馨版本的《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立法通過(及現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三階段:少女保護行動者(1995-2001) 建立全國「少女希望網絡」並成立「蒲公英治療中心」,提供遭受性侵害及其重要他人諮商治療。 第四階段:Empower少女與婦女(2001-2008) 在多年的一線服務中,看見服務對象的需求,勵馨持續發聲、參與性別公義的行動倡議,積極實踐「充權」並開展協助婦女接軌就業的準備性職場。 第五階段:終止性、性別暴力 共創性別公義的社會(2008-迄今) 加入全球反暴力行動,並號召成立「亞洲婦女安置網路(ANWS)」持續倡議與致力終結社會中所有性/別暴力行為與壓迫,建立性別公義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