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中興大學_生物科技發展中心的工作行列。
本中心辦理農產品農藥殘留安全檢測,以維護食品衛生品質、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保障農民及消費者權益協助農政單位辦理農產品及加工品農藥殘留檢測業務,並可對外收件,協助社會各界有需人士進行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業務,本中心同時具有「全國認證基金會」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之雙重認證,於檢測能力與品質管理均具有相當之專業。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中興大學_生物科技學研究所的工作行列。
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目前已經走入「普及管道化」(universal access)的階段,同年齡層已有50%的年青人可以進入高等教育學府就讀,因此以往不易進入大學的情況,已成為「學生」方可以選擇的逆轉情況。而在這種「買方市場」的時代,大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宏寬視野的願景規劃、典雅優美的學習校園、專業熱心的優質教授及培養創意卓越,的畢業生,都是一所卓越特色大學的應有條件。本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建立於日治時期,歷史悠久,經三次蛻變,但教授關懷學生及認真教學的師道傳統未變;而校園經由不斷設計改善,已成為「城市中的古典校園」,深具典雅質樸景緻;另外畢業生在各個領域,表現傑出,更深受社會肯定。
本推廣教育處創立於民國84年,為朝陽科技大學編制之一級單位,本處辦學理念,除了配合教育部「推展終身學習,落實學習社會」的政策外,並以學校豐沛的資源來服務社區民眾,積極協助企業及個人,能發揮其潛力,使社區大眾擁有開放自由的進修機會就近學習,並分享本校師生研究創新的成果,共同塑造以學習為主體的學習型社會。 歷經二十餘載兢兢業業的努力,目前已成為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區域產業與組織團體得力的培訓夥伴。 本處依循本校「邁向國際」之願景,積極提升培訓能量與品質,建立本單位「邁向國際訓練機構」的願景,期能以現有的基礎,結合本校國際交流的師生資源,擴展業務領域並導入ISO國際標準,逐步邁向具國際水準的訓練機構。
逢甲大學創建於1961年,1980年改制為大學,設有工程與科學、商、人文社會、資訊電機、建設、經營管理、金融、國際科技與管理、建築專業、創能學院等10個學院,全校學生逾2萬人,以成為一所「教學卓越、研究重點突破之亞太地區知名大學」為校務發展願景、「培育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之現代民主社會公民」為教育目標。
本校成立於民國55年,由台中順天綜合醫院院長陳天機博士,就原逢甲學院之舊址,籌組創立中臺醫事技術專科學校,於87年7月1日獲准改制為醫護技術學院,94年8月1日正式改名為中臺科技大學,是一所充滿人文關懷、重視技術專業與尊重生命的學府。 本校成立迄今已屆滿39年,其間承蒙教育部長官、歷屆校長以及全體教職員生之努力,校務之發展已頗具規模,在配合多元入學方案邁向完整學制,學生人數已突破萬人,畢業校友遍佈全省及離島各地,深獲社會各界好評。 本校位於台中市大坑風景區內,背依觀音山,前臨大里溪,俯瞰台中市,景色怡人,從台中火車站、高速公路下中清路、中港路交流道,車程約25分鐘,交通堪稱便利。校景優雅,無都市之喧嘩,實為辦學之最佳地點。 秉承本校校訓「忠、信、篤、敬」,積極培養中臺學子具有「盡忠職守、誠信待人、專業篤實 、敬愛生命」之精神,以追求「技術專業、人文關懷」之全人教育。民國87年改制後,我們的校徽是以藍色十字象徵醫護專業工作,紅色中台字樣,象徵中臺人的熱情與愛心,更以圓形外框象徵終生學習與全人教育倡導。 以「優質的專業教學,前瞻性的產學研發,人性化的專業服務」為本校改名中臺科技大學之新願景。未來更將配合時代的潮流,本著「傳承與創意並重、本土與國際接軌、科技與人文兼具、專業與品德兼修」之四大指導原則,繼續延攬精英師資、強化實務性研究、全面推展全人教育、回流教育與跨疆界產學合作,為迎接全球時代的來臨,開創新局。 本校總體目標為培育一流生物科技專業知識、管理經驗與人文素養完整性之科技應用人才為宗旨。校現有研究所碩士班、二年制與四年制之大學部並附設二年制及五年制專科部,以培養有關醫事、 護理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宗旨。
本校目前擁有台中校區,以及雲林縣北港鎮之北港分部。現有大學部二十一個學系、二十一個碩士班、六個博士班、附設醫院(台中)及北港附設醫院等教學研究與醫療單位,各項研究及醫療設備完善,不論是臨床實習或是服務社會方面,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未來則以「發展中國醫藥大學為國際一流的醫藥綜合大學」、「提昇附設醫院為國際知名的中、西醫學中心」及「設立卓越的生物醫學科技中心」為發展目標。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中興大學_教學資源暨發展中心的工作行列。
亞洲大學是一所前瞻、有遠見且快速成長的學校。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 說過:「一所真正的大學必須包含三部分,一是學術性的教學,二是科學的研究,三是創造性的文化生活。」,而亞洲大學創辦初衷便是要以此為目標,辦一所獨特並邁向國際化的綜合大學。 辦學成就名列世界級12個百大 --- 本校創校四年即改制為亞洲大學,目前有7個學院,28個學系,20個碩士班研究所,8個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和6個博士班研究所。創校17年來,亞大創下臺灣新設大學許多項優異紀錄,國內方面,連續12年榮獲教育部評選為教學卓越大學,連續四年(2015-2018)獲選入榜全國辦學績優公私立Top20大學,與國立名校名列前茅,以及進入2018遠見雜誌台灣大學排行榜學術成就20強私校第7;國際方面,獲得泰晤士報高教特刊評為排行榜上全球最年輕大學,已累計「12個項目百大」大學。2018年就連上4個項目的百大排行,分別是千禧年大學(即21世紀新設大學)排名,亞大全球第31名、全台第1;創校50年內大學全球排行榜,亞大是全台第4名;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亞大全台第18名、私校第5名;亞太地區最佳大學排名,亞大全台第15名,私校第5名,非醫學類第1名,辦學績優,名列私校前茅,有目共睹。 學術研發名列私校前茅 --- 為落實科學研究,亞洲大學設有許多特色研究中心,包含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慧輔具與復健科技研發中心、創新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眼視光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區塊鏈研究中心、食品安全檢測中心、3D列印研究中心、網路成癮防治中心、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等。本校雖尚年輕,學術方面已有相當成果,據URAP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本校為台灣私校第7,若不計醫學類大學,則為第3。 建美術館打造藝術校園 --- 亞洲大學著重營造藝術校園及文化氛圍,於2007年聘請安藤忠雄先生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已於2013完工開放,打造了學校更多元優質風格的藝術環境,提供全校師生一個教學、研究和創作的場域,讓國內、外藝術品有一個世界級的展覽空間,和一個藝術家交流的平台,也為亞洲大學引領臺灣文化學術合作的遠景奠定基礎。 學生參與國際競賽獲獎無數 --- 亞洲大學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國際設計發明競賽,於教育部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亞洲大學獲獎數共4年為高教體系全國排名第一名!至2018年7月已獲5座德國iF設計獎、2項日本G-Mark最佳設計獎、66座德國RedDot紅點設計獎,其中13座獲Best of Best最佳獎,成績非常優異;同時,在各類國際發明展上共獲102金、128銀、88銅、36特別獎及2大會次首獎獲榮譽獎的佳績,並3次獲邀至總統府接受總統、副總統表揚。 設附屬醫院守護社區健康 --- Asia Museum of Modern Art美術館的落成與啟用,已將學校帶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為秉持校訓建立一個以健康、關懷、創新與卓越為主的優良校園文化,加強人文關懷和社會服務,除培育優秀健康照護人才,更特別規劃設立附屬醫院,於2016年完工開放,希冀成為區域民眾的健康守護者。 往國際一流大學邁進 --- 我們深深企盼,亞洲大學除了作為莘莘學子知識的殿堂外,也期許能像哈佛與牛津大學一樣,成為深受世界各地藝文愛好者與教育工作者所仰慕的朝聖地,以及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大學。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中山醫學大學_柯俊良實驗室」的工作行列。
本檢驗室成立於100年4月1日首座落在台中市西屯漢翔路 初設立時以空氣採樣分析、土壤採樣、加油站設施監測為主要業務 為服務更多元更廣大客戶群,遂於105年10月搬遷至台中工業區現址 並於109年擴建營業場所申請水質水量、飲用水、土壤分析項目
本院為總床數1171床之醫學中心,為建構完整醫療網絡,院區分為:大慶院區(以癌症防治及各治療中心為主)、文心院區(口腔醫學中心)及中興院區。 本院在持續保持「醫學中心」的努力目標下,致力教學訓練及研究品質,導入通過ISO9001國際品質認證及Health Mark國際醫療品質認證,以標準化作業流程提昇醫療品質。 本院之服務宗旨、目標、願景及角色定位如下: 宗旨:醫人、醫病、醫心 願景: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醫療 目標:智慧醫療、創新教研、人才培育、永續發展 角色定位: 1.提供門、住診醫療服務。 2.急、重症醫療的後送醫院。 3.社區民眾的健康、照護、教育及訓練提供者。 4.預防醫學的推動者。 5.提供慢性病、殘障醫療整合照護。 6.提供社區醫師的教育及訓練課程。 7.各級學校疾病篩檢活動。 8.配合政府相關單位推展各項醫療活動。
股票代號:6624,本公司於2019年5月28日成功掛牌上櫃。 公司主要專注於工業廢水處理及有機廢氣處理工程,並針對當前產業中許多難以用傳統方法處理的廢水與廢氣,開發出數項獨步全國的創新處理技術,並已累積豐富的工程經驗與應用實績。 秉持專業技術與服務精神,本公司長期致力於工業廢水處理,秉持對環境保護的熱忱與責任,勇於克服種種挑戰,遠赴世界各地承接廢水處理工程。尤其在當前水資源日益匱乏的情況下,淨化污染水源成為永續發展的重要產業。我們將萬年清所擁有的專業技術與無畏的使命感,投入環境保護事業,並為未來世代持續努力,始終不變。 關於員工福利,公司的各項措施涵蓋進修、訓練、退休制度等,並重視員工的各項權益保障。本集團以「人為本」為理念,倡導「心靈環工,幸福產業」的福利宗旨,致力於照顧每一位員工,讓每位成員都能在公司內找到長期發展的機會。我們也歡迎無工作經驗的新人加入萬年清這個大家庭,與我們共同成長與進步。
◎1992年 創立公司。 ◎1993年 產品被筆記型電腦系統正式承認。 ◎1994年 市場面擴展至海外,正式跨足外銷事業。 ◎1996年 產品被ISDN-Pair Gain通訊系統正式承認。 ◎1997年 完成汽車導航系統使用之產品。 ◎1998年 成功開發教練機專用電源供應器,正式邁向軍用高科技之領域。 ◎1999年 通過ISO 9001品質系統認證。 台中市工業區22路36號新廠落成並正式啟用。 ◎2000年 投資設立博大科技(無錫)有限公司。 ◎2003年 正式登錄成為興櫃股票買賣公司。 ◎2004年 投資設立美國子公司P-DUKE Technologies Inc.。 ◎2005年 生產品全面成功導入無鉛符合RoHS製程。 正式於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交易買賣(股票代號:8109)。 ◎2007年 生產品全面符合REACH規定。 ◎2009年 正式邁向COT軍用電源供應器客製化服務之領域。 ◎2010年 通過EN50155鐵道系統認證,正式跨足鐵道系統市場。 ◎2011年 通過歐盟第三版60601-1安規認證,推出醫療用之電源供應器。 ◎2012年 成立公益專款,落實「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 ◎2013年 通過歐盟第三版60601-1安規認證,正式跨足AC/DC市場。 ◎2014年 產品順利導入綠能產業供應鍊。 ◎2015年 產品成功跨足航空應用領域。 ◎2016年 變更公司英文名稱為P-DUKE TECHNOLOGY CO., LTD.。 ◎2017年 通過ISO 13485醫療器材品質系統認證。 ◎2019年 通過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與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 博大科技自成立以來,即聚焦於電源供應器產業及相關產品之研究、發展、生產、銷售與服務,並以「P-DUKE」自有品牌行銷國內及歐、美、日等國際市場,累積雄厚技術實力及產品知名度,並成為多家世界知名大廠的重要聯盟合作夥伴,佔居舉足輕重之位。在產品應用上,除了持續著重於本業,加強延伸應用領域至醫療、鐵道及航太等更高階基礎建設型設備產業領域外,亦配合產業發展,應用公司之核心技術,投入環保節能概念產品之研究發展。博大科技將持續秉持『全球化運酬、在地化經營』的發展方向,深耕於電源產品的創新改造以建立更應用多樣化及規格完整的產品線,並建設務實的「P-DUKE」行銷服務體系,且擁有先進的技術水準及完整的設備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