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峰運動事業有限公司 』把每一個身心障礙者當作學生,學生時期的人們對自己所能做的、不能做的總會感到迷茫,而老師是引導學生學習、探索自我的重要角色,透過醫療學理與運動的結合,身障者們能更有效率的找到方向、增進自信心、生活品質。 豪峰收益的4.8%,將會拿來作為身心障礙者的評估以及訓練費用 願景 讓每一個願意學習的身心障礙者於身、心都成長茁壯,超越往日的自我。
宏悅視聽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84年,二十多年來一直秉持著「專業、服務、誠信、負責 」的基本精神,協辦每一場活動,參與每一場工程。 專業視聽器材租賃、買賣,專業視聽會議室及家庭影劇院規劃施工,在國內五星級飯店視聽器材租賃市場中為領導品牌。
關於【秋野芒】: 台灣的城鄉差距日益擴大,教育資源取用的機會嚴重失衡,藝術教育尤其嚴重。秋野芒是一個試圖改善這個惡劣現況的公益組織。從西元2013年開始,秋野芒開始了偏鄉戲劇之旅,帶領大學生志工上山下海公益巡演,並於2015年成立「社團法人秋野芒文創協會」(台內團字第1040048072號),募集社會資源,培訓戲劇志工,希望將更多、更好的戲劇作品帶給全臺灣各地偏遠小學師生。 10年來,協會至今(2023)已為台灣偏鄉地區演出近400場,包含台灣所有縣市,和金門、澎湖、綠島、蘭嶼等外島,還有許多偏鄉小學在期待秋野芒的演出到來。到秋野芒工作,可以一起走遍台灣,看到非常美麗的鄉野,是結合工作和旅行的美好體驗。 我們的工作分為幾個區塊:戲劇演出、行政、募款。 我們需要培訓戲劇志工,不斷製作戲劇,組隊巡迴,為偏鄉的孩子們演出。所以需要培訓人員、執行製作和帶隊完成演出的人員。不一定需要戲劇背景,秋野芒的專長是訓練非專業人士具有演出能力。我們會培訓你的能力。 行政人員和一般企業相似,只要對這項公益工作有熱忱,也能配合到演出現場協助,都可以加入我們。募款工作同時需要宣傳、行銷,有相關專長、能力的伙伴也是我們需要的。
我們是長期致力於 全通路AI客戶關係管理領域,發展至今20年.於2018年提出【全通路混合賦能應用與AI智能化服務】,透過線上線下導購銷售服務在金融、電信、券商...等相關產業中,更是有爆發式的增長。 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好手、更多夥伴與我們同行!加入我們核心團隊,一起持續打造最優秀的客戶關係管理平台。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高效率客戶關係管理應用的領航者。 它刻在「承暉資訊」的骨血中,是我們每日一步一腳印的實踐! 如果你心中的熱情還在,如果你還沒放棄理想,如果你在尋覓一個能夠發揮影響力、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驕傲的舞台... 如果你想加入一個目標明確、專業、默契十足、使命必達、且能鼓勵彼此自我突破的團隊... 如果你有高度企圖心、勇於突破、想成為頂尖且具國際視野的領導人才... 請跟我們聯繫,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彼此! 歡迎你藉由我們的官網 https://www.crm.com.tw/ 進一步了解我們。 【前往承暉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中路94號3樓之5 捷運環狀線: 板橋、中和、永和、新莊請搭乘捷運環狀線至大坪林站下車。 捷運松山新店線: 請搭乘捷運松山新店線至大坪林站或七張站下車。 捷運大坪林站搭乘公車(棕2、252、793、796、819)至寶高產業園區站下車(車程:約10分鐘),再步行3分鐘。 捷運大坪林站5號出口步行中興路三段至台塑加油站(或HTC)轉寶中路,約10分鐘。 捷運七張站搭乘公車(綠1、252、796、819)至寶高產業園區站下車(車程:約10分鐘),再步行3分鐘。 其他公車: 搭乘公車棕7至寶高產業園區站下車,再步行3分鐘。
★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風潮音樂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風潮音樂生活館事業群 從音樂啟程,於生活、人文、自然、心靈多個領域與知音相逢。 風潮音樂,以創意十足的音樂美學,打造出獨特的企業文化。 五次葛萊美獎入圍,40座金曲獎榮耀,以及百餘次海內外入圍、得獎紀錄,讓風潮成為華人音樂的傳奇品牌。 從音符延展到生活,從生活深入心靈,從音樂出版走向音樂文創。 風潮團隊以音樂為核心,發現更多創意的可能;以創意為磐石,發展更多美妙的作品。 1988年創立,以音樂出版為核心,自製及引進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創作,許多引領民族、宗教、新世紀、跨界、親子、心靈等領域的作品,迄今仍於華人音樂界具有指標性地位,影響華人原創音樂甚鉅。 2012年起,以音樂文創為發展核心,標誌著以音樂為基石的創作,將與生活、與人文更緊密結合。從音樂出發,發掘更多與音樂對話的方式,在音樂天地裡,追求無止境的文創美學。
自1980年成立至今,一直為唱片製作領域的翹楚,本著專業及開發音樂領域的理念,滾石集團一直在追求創作影音產品的良好環境。多年來,滾石音樂製作出許多張膾炙人口的音樂唱片,也為台灣塑造了許多優秀的歌手以及樂團。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介於南港車站與捷運藍線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置,基地面積8.96公頃,以市民大道區隔為北基地及南基地。可容納5000人、專屬流行音樂演出的中大型表演場地「表演廳」座落於北基地,南基地則有以主題策展方式呈現臺灣流行音樂光榮歷史與各種面貌的「流行音樂文化館」、以培育臺灣音樂人才為目標的「產業區」等場館。 集結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南北基地由造型天橋串聯,三棟主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除加強整體建築的統一性,也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未來將朝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的願景邁進,除匯集創作人才外,並期望提供流行音樂及周邊產業群聚、展現優質的臺灣流行音樂文化,創造聚合流行音樂及文化產業跨界能量。北流表演廳已於2020第三季開館營運;文化館、產業區預計於2021年陸續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