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臺南市自閉症關懷協會」的工作行列。
【成長】 天主教蘆葦啟智中心創立於民國85年,由一群關心弱勢族群的基督徒集資籌辦,是一所服務身心障礙的早期療育服務機構及職業訓練場所,蘆葦於92年交由天主教會接手經營。草創之初,先得到甘惠忠神父指導確立服務方向與內容,後來有蒙許多特教先進義務指導,使中心的業務快速成長,學生由起初的六位,成長至目前的88位,分別來自新市、新化、善化、西港、麻豆、永康等地區;服務內容由學前教育,向下延伸至三歲以下的早期療育及十五歲以上的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 過去蘆葦沒有自己的校舍,一直是借用創辦人父母親的祖厝來辦學,由於租約在94年6月到期,且因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原有校舍空間已不敷教學使用,需要有更大的校舍空間,及良好的學習環境,來服務更多的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據此蘆葦自92年起便積極尋找新空間,規劃籌建新的教學校舍。 承蒙天主教會台南教區,慷慨捐贈位於新市的一塊土地作為新校址,並於92年11月獲得內政部核准補助興建,但由於正逢鋼筋上漲,政府補助924萬,中心自籌款尚缺3000萬,才能完成校舍的興建,為此全中心教職員及學員家長四處奔走熱心募款,終賴各界善心人士,得以順利開工建舍,新校舍已於95年4月完工落成啟用。 【組織沿革】 民國85年由康文榮先生創辦 民國86年提供學前教育 民國87年開辦早期療育 民國88年開辦職業訓練 民國89年奇美醫學中心進駐提供醫療復健服務 民國92年承辦勞委會職業訓練班 民國92年將業務移交給天主教台南教區 民國93年承辦社區化就業服務 民國93年承辦「台南縣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中心」 民國93年承辦「台南縣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 民國94年開辦學齡兒童臨時短期托育業務 民國97年承辦「台南縣多元支持與轉銜個案管理服務中心」 民國98年開辦社區家園 民國99年開辦社區家園(第二家) 民國101年開辦身心障礙者日間作業設施—泉源工作坊 民國102年開辦身心障礙者職前訓練–中途職場 民國105年開辦兒童發展預防性服務 民國106年開辦身心障礙者日間作業設施—磐石工作坊 【服務宗旨】 1.尊重生命-尊重上帝所創造的每一個生命,發揚基督博愛的神精,關懷社會軟弱肢體。 2.全人發展-愛能幫助萬物成長,但唯有智慧的愛心,才能增進全人身心靈的均衡發展。 3.分享的喜樂加倍多,分擔的重擔格外輕- 我們致力協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分擔他們人生路程的重擔,也分享他們成長的喜悅。 4.維護身心障礙者的權利-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維護身心障礙者的權利,保障其參與社會的公平機會。 【教育理念】 1. 我們相信: 每個孩子都可以學習,只要我們學會教導他們。 2. 我們相信: 每個人都可以教育,只是學習方法不同,進步的速度也不一樣 3. 我們相信: 茍善盡教養之道,則天無枉生之材。 4. 我們相信: 正義與仁慈是教育孩子的兩個重要的德性。 5. 我們相信: 要教孩子之前要先愛他們。 6. 我們相信: 教導身心障礙者除了愛心和耐心外,更應有專業知能。 【優良事蹟】 民國90年 獲內政部社福機構評鑑甲等獎 民國94年 獲內政部社福機構評鑑優等獎 民國97年 獲內政部社福機構評鑑優等獎 民國98年 獲第六屆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甲等獎 民國99年 獲社區化就業服務甲等獎 獲台南縣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中心評鑑優等獎 民國100年 獲臺南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優等獎 獲全國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評鑑優等 獲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評鑑甲等獎 獲台南市社福機構評鑑優等獎 民國101年 獲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評鑑甲等獎 獲臺南市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中心評鑑優等獎 民國102年 獲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評鑑優等獎 獲全國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評鑑優等 獲臺南市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中心評鑑優等獎 民國103年 獲臺南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優等獎 獲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評鑑優等獎 獲全國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評鑑優等 獲臺南市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中心評鑑優等獎 民國104年 獲臺南市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中心評鑑優等獎 獲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評鑑優等獎 獲全國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評鑑優等 民國105年 獲臺南市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中心評鑑優等獎 獲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評鑑優等獎 獲全國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評鑑優等 ☆積極推廣早期療育及融合教育宣導活動: 民國91年印製/發放宣導VCD:「阿志的家」 民國92年印製/發放宣導手冊:「發展遲緩家長手冊」 民國96年製作早期療育宣導DVD 民國106年出版融合活動教案書及品格教育大會本套書&電子書
「寸心」代表著一點誠摯的關懷與細膩的同理。 我們相信,即便只是微小的一念、一份溫柔的關注 也能在他人心中激起希望的漣漪。 「康舟」象徵著一艘承載身心健康的船 帶領服務對象們,穿越生命中的波濤 邁向穩定、安全與自主的生活之岸。 整體而言,「寸心康舟」 意指我們以一顆細膩關懷之『心』 陪伴服務對象們,走過困境 在康復與重建的旅途中 像一艘溫柔而堅韌的『舟』 穩穩地載著每一位航行者,前行不輟。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臺南市蕙心關懷協會」的工作行列。
民國72年,當時的鴻佳電機有限公司創辦人暨負責人-徐富強先生,在台灣省政府的支持及委託下,成立台灣第一家提供心智障礙者庇護性就業的殘障福利工廠(庇護工場的前身),提供技藝陶冶及就業支持等服務,使其獲得一技之長並減輕家庭負擔。 民國80年向台灣省政府申請立案,轉型為非營利之社會福利機構,廢省後主管機關由省政府改為內政部。設立目的為,提供15歲以上之智能障礙人士住宿養護及日間托育服務,並依其個別能力、興趣及需求,給予生活自理、認知及技藝陶冶訓練,加上適切的醫療照顧且提供多元化的休閒娛樂,使其具備社會適應能力並融入社會生活,擁有與正常人相同的生活品質。 榮獲內政部第八次身心障礙機構評鑑最高等第-優等 榮獲衛生福利部第九次身心障礙機構評鑑最高等第-優等 榮獲衛生福利部第十次身心障礙機構評鑑最高等第-優等
普力成立於2014年是全人的社服機構 經營食物銀行,推動食物教育,關注偏鄉課後輔導,服務急難救濟不遺餘力 ,照顧獨居老人,每年更會和街友及弱勢家庭圍爐
幫助,只是提出更多可能。 每一個弱勢家庭,都有一個需要獨自面對的現實問題, 站在這個家庭的外圍的人,也許是學校的老師、校長,也許是鄰居 或者是信仰中心裡的精神寄託,亦或者是社工,或是你、我… 無論是誰,都無法頂替承受。 甚至也沒有立場用著「我是為你好」的口吻,要求他們改變,或指引改變的方向; 唯有當對方真正意識到需要改變、也願意行動時,改變才真正具有意義。 因為我們所能做的所有幫助,都僅是提出一種可能性。 以他們所真正迫切需要的生理需求給予幫助、以他們所能理解的給予文化刺激後, 探索合適的鑰匙,然後等待開啟各鞏可能性… 單單僅是如此而已。 一、成立宗旨 樂扶基金會成立於民國103年4月,致力扶助台南地區6~18歲的失親及隔代教養孩童;我們深信在教育之前更應該先填飽孩子的肚子,秉持「用一碗飯,成就小巨人;幫助孩子好好吃飯,然後好好學習。」的信念,推動「生活扶助計劃」、「營養補助計劃」、「教育扶助計劃」與「急難救助」此四項全方位服務專案。 為求確切落實扶助台南市弱勢孩童,本會特與設立於台南市之「偏鄉」與「既不在山上、且不在市區(簡稱不山不市)」之中小學締結「社福夥伴策略聯盟」,以提供資源分享及社會福利相關支援事項,開啟本會與學校單位間的交流合作。 二、主要服務對象 設籍於台南市地區之6~18歲在學中兒童及少年,凡符合「失親兒」、「隔代教養」、「中低、低收入戶」此三項其中一項即可,並經社工訪視確認後列為本會「生活扶助計劃」長期照顧個案。
成立於八十五年一月十四日,成立之初即抱持著關懷、保護弱勢、受虐、受暴人群之宗旨,努力協助家庭處理問題,建立和諧關係。八十七年十月份起,開始積極投入獨居老人的定期探訪工作。一0七年因應長期照顧服務法,設立二個子機構,一為附設東寧居家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提供居家服務及喘息服務,二為六甲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提供六甲日間照顧服務。未來長照服務產業的需求逐步擴大,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各項銀髮族的服務產業,期待於高齡化的社會中,結合社區的力量,關心更多弱勢長輩及照顧者,落實協會服務宗旨【福音、服務】。
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創立,源自於白永恩神父長期關注社會福利工作,秉持著無私奉獻、扶弱濟貧,與弱小弟兄同行的聖文生精神,於1972年起創辦聖安娜之家,從照顧身心障礙的孩童開始,至今已逾50年。為了延續社會服務工作,關注更多需要幫助的對象,於2001年由天主教遣使會中華省會捐助,成立「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關於身心障礙者、社區長者、兒童等相關服務事項,並自於民國94年起至今均獲得衛福部評鑑優等。
YMCA(青年會)係於1844年由英國爵士喬治威廉所創立,當時鑑於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所帶來許多年青人問題:人口向都市、青年流浪街頭、酗酒及種種不正常生活,故成立青年會以幫助由農村遷移至都市之青年,因未能就業及種種犯罪問題。當時為他們舉辦各種查經會、講座、職業訓練,創立圖書館及青年宿舍,以收容幫助年輕人步上正途。由於成效非常優異,立即於歐美國家紛紛成立YMCA。短短十年,就於巴黎成立世界聯盟,當時已有十幾個國家加入。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三十幾個國家組織有YMCA(青年會),為目前世界最大的社會服務組織之一。YMCA不只在社會服務有莫大貢獻,甚至在體育方面對全世界更有莫大影響,像籃球、排球、游泳等均是 YMCA所發明,中華民國最早之國家選手及全國第一至五屆運動會,均由YMCA承辦及訓練;至於平民教育之推展,亦是YMCA所推動。 台南YMCA係於民國44年由侯全成、韓石泉、吳秋微、陳明清等社會賢達所創立,以「發揚基督精神,培養健全人格,建立美滿社會以及舉辦各種社會慈善公益事業與本市」為宗旨;並有下列各項任務:1.舉辦宗教與社會之教育活動。2.舉辦社會服務及社會福利工作。3.舉辦終身學習及職業訓練相關課程。4.倡導全民休閒及體育活動。5.促進青少年團契聯誼。6.培育青少年領導才能。7.促進國內外基督教青年會之聯繫與交流。8.辦理其他本會有關活動。 透過推展各種德、智、體、群、美活動以期建立「健全孩童,健全家庭,健全社區」為目標;以預防勝於治療之社會工作理念為依據,來協助建立美滿祥和之社會。本會目前擁有一萬多名會員,每年參加本會各種德、智、體、群、美活動人數,將近十萬人。 台南YMCA目前擁有協進會館、公園會館、長榮兒少中心及三所托兒所,並與政府承辦有兒福中心、示範托兒所、高雄縣永安鄉兒少社區照顧據點、老人居家服務支援中心,建平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台南市中西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以及高雄縣岡山區居家服務支援中心。民國96年更得林澄輝長老夫婦的慷慨解囊,無私的奉獻土地及鉅款給本會,興建「臨安養護中心~德輝苑」,讓所有居住的年長者都能獲得一溫暖的家。 台南YMCA55年歷史,在智育活動方面,為第一所免費教導國語及成立外語補習之機構;在體育方面,更首先倡導游泳訓練,利用游泳巡迴車,到各地示範推展,並首先推展幼兒體能運動及巧固球運動;在殘障工作方面,第一個成立殘障復健游泳訓練,並舉辦各種殘障運動比賽,如:殘障游泳賽、桌球賽、輪椅籃球賽、輪椅網球賽,並籌組各種身心障礙運動隊伍,如槌球隊、輪椅籃球隊、輪椅網球隊、智障、聽障、肢障等游泳隊……等等,並成立全國第一個肢障社團。為輔導殘障朋友,又成立「YMCA殘障諮詢中心」。 在群育方面,本會除有一萬多名會員外,並籌組有十幾個社團,諸如:台南市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台南市國際聯青社、YMCA攝影社、男女幼童軍、慈光殘障協會、慈光殘障合唱團、殘障游泳隊、槌球隊、輪椅網球隊、成人合唱團、兒童合唱團、少年游泳隊、曼陀鈴樂團….等等十幾個社團,透過這些社團運作培養各種領導人材及志工,以協助各種社會服務工作。 在國際文化交流方面,本會更與美國聖荷西青年會、日本廣島青年會、奈良青年會、山梨青年會,以及韓國春川青年會、新加坡青年會、馬來西亞詩巫青年會及吉隆坡青年會等結盟,每年均有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堪稱在台南地區與國外文化交流最為頻繁之機構。 本會為推展各種社會服務事工,並成立十個委員會,聘請社會各界名流,參與協助策畫及推動各種事工。各委員會計有:會館經營委員會、宗教委員會、教育推廣委員會、體育事工委員會、音樂委員會、松年事工委員會、社區服務委員會、托兒所委員會、兒福中心委員會、青年委員會。 本會歷年來屢獲內政部及台南市政府表揚,尤其兒福中心及示範托兒所,並為內政部指定為全國觀摩示範單位。數十年來本會結合理監事、委員會、工作人員及義工,群策群力於服務社會,每年將近十萬人參加各種活動及訓練,培育無數人材,默默耕耘。
本中心位於台南市南區新和路九號,乃為推行身心障礙福利於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立案成立,為台南市政府合法立案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設立的宗旨是為:對身心障礙人士給予收容教養直接照顧,並因應服務對象個別能力與需求之不同,實施個別化服務方案,予以提供認知、生活常規、生活自理、心理教育、人際關係、職業陶冶及社會適應等訓練,使其提升自我照顧、適應社會之能力,以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並為使學員身心舒適,故亦強醫療保健、復健服務,最終目的是希望使服務對象的生活更添色彩及意義。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永康慈善長照社團法人附設永康慈善住宿機構的工作行列。
愛森堡為一立案幼兒園與補習班,周密的課程設計,有認真的老師、秉持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及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希望給孩子一個既現代又安全的最佳學習環境;並且以愛心、耐心、赤子之心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美善基金會是由民國60年(1971)遠渡重洋來台灣的瑞士籍吳道遠神父(Fr. Hugo PETER)所創辦,成立於民國99年(2010),隸屬天主教台南教區。 本會以 Tobias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為英文名稱。Tobias希伯來文即意謂「上主美善」。為彰顯耶穌基督的愛,也秉持著『尊嚴~讓人人擁有』的服務宗旨,在臺南地區為發展遲緩兒童、身心障礙朋友、銀髮長輩及臥床失能者與其家庭服務,為社會上有需求的家庭盡一份心力,也讓更多需要協助的人能感受『上主美善』的愛。
本院係創辦人張秀美女士基於照顧身心障礙者回饋社會之理念而設立。 民國82年創辦人有感於當時社會身心障礙教養機構欠缺,而政府機關及一般家庭尚無法提供身心障礙者完善妥適的照顧,遂提供自有之土地與房屋,於民國82年在台南市新化區成立「財團法人台南縣私立長泰教養院」,專司身心障礙者全日住宿型「教」與「養」業務,服務對象總收容量計140名。 嗣因收容人數已臻飽和,創辦人為了持續服務更多的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在原臺南縣政府暨社會各界賢達鼓勵與協助之下,創辦人向台灣糖業公司承租位於台南市新市區約2公頃的土地,承蒙內政部補助院舍興建及設備設施等費用,復於民國95年興建完成「財團法人台南縣私立長泰教養院─新市分院」。 本院設備完善,環境優雅,服務對象總收容量計200名。創辦人期許本院能營造成身心障礙者的世外桃源,為社會祥和盡一份心力 。
希恩之家是由來自國外的基督徒所創立,起源是有感於台灣危機懷孕婦女的脆弱處境,以及每年有許多無辜嬰孩被放棄生命,於是在2007年成立,並取名為~希恩之家「Taiwan, His Hands」,意思是「上帝的恩手」。以上帝的愛及實質的幫助,成為希望與恩惠流通的管道,協助脆弱的生命找到出路,陪伴需要的家庭與個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南市私立耶魯幼兒園」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朵芮咪托嬰中心(籌備處)的工作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