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營理念: 用愛心與專業,以全人觀點協助身心障礙朋友的生活與就業,使其得以安享一生。 2.核心價值: 愛心家園的所有工作同仁都秉持家園四大核心價值 (一)誠信正直:我們言出必行,誠實對待所有人,秉持高道德標準、不欺瞞。 (二)服務熱忱:院生、家長、義工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隨時保持熱情。 (三)團隊成功:我們是一個團隊,凡事以團隊成功為出發點,不以個人利益為考量。 (四)專業成長:做任何事都展現出我們的專業,持續追求成長、不斷學習。 3.服務對象: 持有身心障礙手冊中度以上年滿18歲之智能障礙者、肢體障礙者、多重障礙者。 4.服務內容: 提供日間、臨時、全日之托育養護服務,另有教育訓練: 生活基礎教育、社會互動教育、職業技能教育、休閒運動教育、社會適應教育、個別化服務、改善行為問題等。
我們是桃園縣政府立案,位於桃園縣中壢,專責收容照顧身心障礙者(智障及多障),提供生活照顧及服務,屬愛心慈善工作。
財團法人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創立於民國98年,主要從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愛、專業、尊重』的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路得啟智學園成立於1995年,民國84年12月21日於桃園縣八德市立案, 為提升服務品質及院生生活環境,於民國101年10月15日遷址至桃園縣中壢市,並完成縣府核准立案。 服務對象:成年之中、重、極重度、多重障礙之學員及自閉症為主。 服務項目包含:學齡班、工作輔導班、就業訓練、家庭托顧服務媒合、提供家長照顧身障者之諮詢服務。
在藍迪,無論如何變遷,對於機構不變的資產是「孩子」。如何教養出一個我們期待中的孩子,那麼就得仰賴組織內眾多的不同的專業人員來一起達成。於是我們有了共同的願景「打破慣性思維框架,陪伴孩子往夢想彼岸出發;超越、創新、翻轉,優化服務模式;共學、共治、共享,跨世代溝通合作;秉持專業價值,是團隊不變的堅持」。所謂一己之力難為天,團隊力量大。透過不同專業的合作以同行共進的方式來達成專業服務之目的,是組織未來的服務導向。
社團法人桃園市自閉症協進會於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十八日由本會集合自閉症者家長代表及關心自閉症者的各界人士,透過長期的溝通,共同努力,經過數年的醞育推動下成立,提供服務桃園市內自閉症者及其家屬,維護自閉症者權益,倡導政府及社會大眾對自閉症者之重視關懷,辦理各項福利措施,早期療育及職業訓練,並扶助其自閉症者具備社會化生活能力為宗旨。
天成醫療體系創立於1991年,秉持『為您健康把關,做社區好鄰居』的核心價值,長期用心深耕,已成為南桃園最大之醫療體系,有中壢天晟區域教學醫院、楊梅天成地區醫院、中壢天祥地區醫院,以及金色年代長照機構:護理之家、日照中心、長照A單位,並提供5G服務(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居家藥事、居家服務)。 實踐「醫養合一」,打造吾齡樂活桃花源 天成醫療體系已由醫療照護向前延伸至預防保健、向後延伸至長照領域,提供「醫養一條龍」的服務。 2017年榮獲桃園市第一家衛福部長照2.0 A級旗艦店的醫院 2018年成立南桃園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 2019年成立全台首屈一指的金色年代長照機構,提供長者溫馨舒適、健康安全的照護環境,是第一批獲准設立的長照社團法人。 ★中壢天祥醫院:於114年農曆年初六2月3日(W1)正式開業為市民服務。這是桃園市八年來第一家新的醫院,我們以Ai智慧醫院爲特色,提供科技化全面的醫療服務。 天祥醫院参考日本東京四季酒店的時尚現代設計,讓醫院有家的感覺和飯店式的舒適感,專業更有來自各醫學中心的專科醫師內科、外科、眼科、內分泌科、胃腸專科、神經科、心臟科、家庭醫學科、兒科、身心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急重症照護、早療復健、皮拉提斯復健醫療等各特色醫療。並將於今年四月起陸續增加乳房外科、癌症中心、血液透析,六月份12樓設置精準、再生、抗衰老中心科別全棟開幕,是一所具有急重症醫療專業又兼具生技、生醫、預防醫學的Ai智慧醫院,守護您的健康 天成醫療不僅立足南桃園,醫療水準享有「全球第三,亞洲第一」之美譽, 目前又正值全球高齡化時代的來臨 。天成醫療+互联網, 在長期照顧架接IT科技,連結為天成醫療互聯網,已為「醫養結合一條龍」銀色新經濟。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桃園市私立夏恩幼兒園的工作行列。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創立於民國68年12月15日,原名台灣省立桃園醫院,隸屬於台灣省政府衛生處,位於桃園縣縱貫路之中心點—內壢,開辦初期,僅有一幢七層綜合醫療大樓,病床200床,由於醫療業務發展迅速,開辦一年即一床難求而擴張至284床。民國70年增建急診大樓,民國73年擴建後棟大樓銜接,病床增加至500床。由於本院高水準的醫療、教學及研究,求診民眾及前來學習之醫生、醫學生、醫事人員不斷地增加,原有場所仍不敷使用,於民國77年向前台灣省立桃園療養院借用病房一幢,擴編為600床。 民國76年5月前台灣省政府邱主席創煥巡視本院及毗鄰之台灣省勞工處北區職訓中心時指示,將該中心現址及其後方魚池等共9575.06坪土地,全部撥交本院作為擴建之用,本院另購土地協助該中心遷建。工程於民國79年規劃,第一期醫療大樓工程於82年5月開工,88年7月搬遷啟用。門急診新建工程於95年10月完成啟用使桃園醫院成為現代化且空間完整之醫院。民國88年7月配合精省政策,改隸行政院衛生署,病床擴充至目前862床,現有員工總人數1,085人。 鑑於桃園縣幅員遼闊,工商快速發展,人口亦正成長,民國80年前台灣省議會決議將本院與交換土地之購地賸餘款作為籌設分院,84年選定醫療資源貧瘠之新屋鄉,該鄉無償捐贈土地,經奉核定病床300床,於87年12月發包,92年7月蒙 陳總統 水扁先生、呂副總統 秀蓮女士聯袂蒞臨主持開幕,目前除門診、急診服務外,另設病床125床(含加護病床4床)。 本院成立之始,即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建立實質的雙向建教合作及首創突破性之醫師與教師雙聘制度,得以羅致優秀醫護人員,亦獲前台灣省政府廳處鼎力支持與地方人士推崇,使得本院醫療設備趨於完善,復以全體同仁精誠團結,本著「先病人之憂而憂,後病人之樂而樂」,創業精神,提供卓越服務,民國70年獲教育部及衛生署評鑑「二級教學醫院」;民國72年及74年均獲評「準一級教學醫院」;民國77年獲評「準醫學中心」;民國80年評定晉升為「醫學中心」,成為省市立醫院中唯一的醫學中心,再創殊榮;83年及86年分別度獲評「準醫學中心」,惟89年醫院評鑑,因未設精神科等因素,而獲評鑑為「區域乙級教學醫院」;93年醫院評鑑亦獲評鑑為「區域乙類教學醫院」。96年在陳文鍾院長領導下,積極充實醫療團隊提升醫療品質、教學及研究,於96年通過新制醫院評鑑優等;再於97年通過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優等,成為署立醫院第一家獲得此殊榮之醫院。而且在經營管理上桃園醫院之績效也在97年達到高峰,獨占署立醫院之鰲頭。且在98年通過多項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以及通過「98年人體試驗/研究倫理委員會」訪查,成為衛生署所屬醫院首家通過之綜合醫院。
歡迎來到「喜大人」! 「喜大人」是台語對「長輩」 的尊稱,兼有「討喜」的意思。 愛爾德長者事業有限公司隸屬於喜大人長者服務團隊,以社區長照機構(日間照顧)為主軸,目前桃園共有四間日照中心分別於青埔、蘆竹、大園、桃園營運中。 創辦人Vicky曾多次在安養中心舉辦小提琴的義演,每每看到躺在病床上老奶奶開心的神情,燃起希望能給予長輩更多快樂的使命。學音樂出身的Vicky開始努力連結各方照護領域的專家好友,並在2019年投入長照領域,希望能打造一個讓長輩開心、獲得更好生活模式的長者友善環境 !
惟心_「惟有用心、陪伴您心」 我們有多年資歷在第一線服務的居服員、有多年在急診第一線的護理師、有在長照界默默耕耘的社工人員,以及在失智症領域有多年服務資歷的志工。大家抱持著同樣的熱誠、有著共同的信念,希望可以打造一個「個案得到有尊嚴的服務;讓案家屬可以得到安心放心的休息時間;讓居服員夥伴可以有安全穩定的工作」的長照機構。
台灣欣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超商鮮食餐盒的生產與供應,致力於提供「新鮮、安全、高品質」的產品。我們從原料挑選、生產製程到冷鏈配送,皆採用嚴格標準控管,確保每一份產品都能讓消費者安心享用。 公司秉持「品質第一、衛生至上」的理念,持續優化製程與品質管理,致力成為鮮食產業中值得信賴的領導品牌。歡迎熱愛食品產業、重視品質的你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飲食體驗!
「專精成就各式鋁建材 ——川平鋁業」 川平鋁業精工於打造各式鋁門窗、帷幕牆、相關鋁建材之粉體塗裝表面處理。 我們源於奇新鋁業,創立於民國77年是首位將粉體塗裝帶入鋁建材市場的廠商,並持續深耕研發及技術提升。 為了提供更精密細緻的品質,於民國95年創立川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工程建材,打造更嚴謹的生產線。 一路上堅守著「品質為首、與時俱進」的信念,靠著多年積累出精實的技術經驗,以產品的高品質,在業界獲得許多客戶信賴及良好口碑。 最重要的是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提供良好工作環境外,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 我們正在找尋能與我們一起奮鬥打拼的夥伴,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川平鋁業。
本中心係由創辦人李林樹先生,本著基督耶穌博愛之精神,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為期使一般人所以為無用之身心障礙者,能成為社會國家有用之國民,乃獨力創設本中心,並定名為「啟智技藝訓練中心」,以「因材施教,啟發智能」為中心宗旨並不冠以「殘障」等字樣。本中心於一九七七年向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立案,開始招收中、重度身障者實施訓練。由於中心所秉持的理念正確,提供的服務措施得當, 因此業務擴展甚速,在短短十餘年間接受教養之智障者由十多名增加至三百多名。 其間因擴展所需之場地,均由創辦人李林樹先生關閉私人經營之事業,無償提供予中心使用。而且為使中心組織更健全,乃於民國一九八八年向內政部辦理財團法人登記,將座落於中壢市育英路七十七號之私有土地捐贈與中心,使本中心因有健全的組織、財政、制度,業務得以繼續發展,造福身心障礙國民。為擴大本中心之服務內容與範圍,李林樹先生又於一九九二年將座落於楊梅鎮楊湖段的三筆土地捐贈與中心,籌設專收重度智障者之機構。並承政府補助硬体設施所須經費,成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楊梅院區,使中心的服務量增加到四百多名。提供身心障礙者特殊教育、職業訓練、職業安置、生活獨立訓練與社區生活安置等完整且連貫的服務措施,以造福更多的身心障礙者。 現今, 共有楊梅服務區、中壢服務區、八德服務區,繼續為提供身障者更多服務來努力。 中心宗旨 因著基督的愛啟智技藝訓練中心為一服務身心發展障礙者的機構,秉持著基督信仰從事服務智能障礙者的工作。我們認為身心發展障礙者的生命亦為上帝所賦予,與我們一般人相同,有著基本需求、權利、發展個人能力以及獲致幸福的機會。身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彼此依存、彼此顯得重要、彼此學習,不因身心發展之差異而有所差別。 本中心採用社區本位的安置模式,使身心障礙者在正常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為了使生活在本中心的住民有在家一般安逸舒適的環境,本中心的住宿模式採用小家庭式的管理方式,形式與空間和一般家庭相似,配合所提供的訓練,提供他們基本的社區獨立生活、個人目標與夢想的發掘、技能訓練、職業態度養成,並發展職業轉銜計畫,再藉助其他學習項目的銜接。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原名新竹慈惠院,光復後行政區域重劃,更名為私立桃園救濟院,並將新竹院址遷至桃園成功路,65年配合政策改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業務區域涵蓋桃、竹、苗四縣市,純為協助政府推動社會福利政策,安養孤寡殘疾老弱之非營利機構。 74 年李震淮先生接任第三屆董事長,鑒及台灣地區高齡化之來臨,傳統家庭結構改變,孝道式微,俗稱「乞食寮」之施捨時代已經過去,規劃桃園舊院遷至楊梅高榮里現址,獲上級政府及全體董事鼎力支持,於76年9月動土興建,龐大經費蒙內政部、台灣省政府、桃園縣政府先後撥款補助,歷時近五載方告落成,新址交通便利、建築美觀、設備新穎、環境清幽、視野遼闊。 79年在苗栗新生醫院後側增設苗栗老人養護中心196床,84年在桃園區成功路再增設成功老人養護中心180床,89年於新竹新生醫院左側增設新竹老人養護中心220床,為落實「在地老化」政策,91年於本家松柏樓增設養護床位203床,另於新竹縣新埔鎮約八仟坪土地建置附設新埔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預計於102年完成啟用,屆時有安養、養護、日間托老及長期照護等共計1,200床位、外展居家服務個案數達500人、並有新竹新生及苗栗新生兩所綜合醫院157床,此全方位老人服務,迄今全世界尚稱唯一。且歷年來每次評鑑均獲績優獎,因此李震淮董事長於88年獲得省政府駱駝獎、89年與星雲法師二人榮獲國家公益獎之個人獎。並獲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及現任總統馬英九召見,及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呂秀蓮、蕭萬長等國家正副元首、吳伯雄主席等黨政高層的高度評價。 桃園仁家以快速度開發且配合時代潮流變遷,多次調整經營角度而聲名遠播,國內外人士在內政部、外交部等單位推薦下,紛紛組團參訪。國內機關社團各界參訪亦絡繹不絕。 本家不但希望老人住得有尊嚴、安全及快樂,更進一步推展院區「公園化、飯店化」,打造名符其實之銀髮族樂園,近年來自籌大額金錢購地,創設共約8, 000坪之南園及草根園,其中栽植數百種花木並闢建安全步道、泰式涼亭、香菇亭、戶外表演舞台、巨型鍛鐵鳥籠、可愛動物區等,園內飼有安哥拉山羊、迷你馬、小白兔、鴨鵝及孔雀、金雞、銀雞等各類珍禽,原院區經過逐年擴展修建後,整個園區已煥然一新,媲美五星級大飯店。 誠如行政院長吳敦義於民國99年農曆年前來本家參訪時所說「桃園仁愛之家打造的全方位老人服務王國真正做到了台灣地區規模最大,且園區景色有如大學之校園」。 李董事長期勉本家所屬全體員工,社會福利工作之推動永無止境,「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使長輩享有歡欣的晚年生活,我們仍應努力奮鬥永不懈怠。桃園仁愛之家自創辦至今,各項設施仍力求更新,猶賴社會各界賢達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胸懷賜予協助指導,同仁等自當發揮高度犧牲奉獻精神以「愛心、耐心、細心」之服務理念,提高老人晚年生活有更光明、美好之境界,世界大同之理想亦非遙不可及。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馨安長照社團法人的工作行列。
鑫禾曜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為深耕桃園草漯地區的專業土地開發公司, 專注於整合區段潛力土地、協助地主與建商媒合合作,並承接建案代銷規劃與行銷。 團隊擁有實戰經驗與在地信任網絡,結合空拍、簡報、社群推廣等工具, 提供完整的土地開發與銷售解決方案。 目前正邁向聯合開發與未來投資興建之路,期待有責任感與行動力的夥伴加入, 一起打造更多在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