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4wob8i8

財團法人桃園市藍迪基金會附設桃園市私立藍迪兒童之家 的相似公司

共199筆
桃園市楊梅區其他組織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130人

本中心係由創辦人李林樹先生,本著基督耶穌博愛之精神,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為期使一般人所以為無用之身心障礙者,能成為社會國家有用之國民,乃獨力創設本中心,並定名為「啟智技藝訓練中心」,以「因材施教,啟發智能」為中心宗旨並不冠以「殘障」等字樣。本中心於一九七七年向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立案,開始招收中、重度身障者實施訓練。由於中心所秉持的理念正確,提供的服務措施得當, 因此業務擴展甚速,在短短十餘年間接受教養之智障者由十多名增加至三百多名。 其間因擴展所需之場地,均由創辦人李林樹先生關閉私人經營之事業,無償提供予中心使用。而且為使中心組織更健全,乃於民國一九八八年向內政部辦理財團法人登記,將座落於中壢市育英路七十七號之私有土地捐贈與中心,使本中心因有健全的組織、財政、制度,業務得以繼續發展,造福身心障礙國民。為擴大本中心之服務內容與範圍,李林樹先生又於一九九二年將座落於楊梅鎮楊湖段的三筆土地捐贈與中心,籌設專收重度智障者之機構。並承政府補助硬体設施所須經費,成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楊梅院區,使中心的服務量增加到四百多名。提供身心障礙者特殊教育、職業訓練、職業安置、生活獨立訓練與社區生活安置等完整且連貫的服務措施,以造福更多的身心障礙者。 現今, 共有楊梅服務區、中壢服務區、八德服務區,繼續為提供身障者更多服務來努力。 中心宗旨 因著基督的愛啟智技藝訓練中心為一服務身心發展障礙者的機構,秉持著基督信仰從事服務智能障礙者的工作。我們認為身心發展障礙者的生命亦為上帝所賦予,與我們一般人相同,有著基本需求、權利、發展個人能力以及獲致幸福的機會。身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彼此依存、彼此顯得重要、彼此學習,不因身心發展之差異而有所差別。 本中心採用社區本位的安置模式,使身心障礙者在正常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為了使生活在本中心的住民有在家一般安逸舒適的環境,本中心的住宿模式採用小家庭式的管理方式,形式與空間和一般家庭相似,配合所提供的訓練,提供他們基本的社區獨立生活、個人目標與夢想的發掘、技能訓練、職業態度養成,並發展職業轉銜計畫,再藉助其他學習項目的銜接。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桃園市中壢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94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榮欣社會福利服務促進協會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25)
桃園市中壢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10人

財團法人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創立於民國98年,主要從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愛、專業、尊重』的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14)
桃園市楊梅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70人

財團法人桃園市私立聖愛教養院成立於民國86年,於民國97年遷院至現址:桃園市楊梅區員本路619號,本院為政府核可立案的全日住宿式生活照顧機構,服務18歲以上領有身心障礙證明, 障礙等級為中度、重度、極重度之智能障礙、多重障礙者,及失智症者,總服務人數為150人。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桃園市中壢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11億1357萬元員工數105人

本會由黃烈火先生(味全食品公司、和泰汽車公司之創辦人)於85年初獨自捐款創立,黃烈火先生因年幼成長經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為其人生信念。在擔任企業董事長時即有回饋社會之熱忱。退休後更不遺餘力的投入公益活,以「美好人生、祥和社會」理念為中心思想,創立「財團法人黃烈火社會福利基金會」。期待能達成「關懷幼兒、培育國家青年、維護老人尊嚴」之社會使命。積極推展相關之教育講座,團體活動,出版傳播,諮詢輔導與獎勵表揚等業務,以協助社會大眾都能過得快樂、健康、有尊嚴又有意義,獲得兼具「家庭美滿」、「身心健康」與「事業成功」的「美好人生」,並進一步使社會達到安和樂利之境。

工作機會(20)
桃園市中壢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旭日教育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桃園市觀音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7人

民國81年本院創辦人邱美紀女士,因為心智障礙者家長之同理心,創立心燈啟智教養院,期許社會大眾共同來「服務弱勢、點亮心燈」。 原設於桃園市平鎮區的院區,係租賃二層樓住宅,因空間狹小、發展受限,經董事長捐出觀音區土地600坪,向政府申請補助經費及社會人士募款興建新院舍,於民國90年完工擴院喬遷。現今院舍係四層樓計1400坪建築,目前照顧88位服務對象,其中全日型82人,日間6人。 院內服務分為展能、技陶、及住宿服務;展能服務著重在健康與安全、居家生活、老化服務等。技陶組以作業活動、社會適應為主,並有烘焙、陶藝、園藝、手工藝等作業活動場所。院區內並設有樂齡教室、體能運動區、電腦教室、漂亮服飾店等,提供服務對象有關老化服務、體適能、休閒活動的需求。 為了融入社區,提供多元化之服務, 99年於新屋區街上設立「歡喜二手屋」,提供一個資源回收利用,與服務學習的社區據點。 102年在鄰近社區設立「愛綠兒農園」,佔地800坪,是以「園藝療癒」為主軸,讓服務對象能在大自然五感情境中推動「綠色照護」,也進行身障融合、多障別、老化園藝療癒等多元方案服務。 109年在新屋區街上設立「心芯家園」,是承租一戶三層樓透天厝,可以提供6位身障者居住的社區家園,也先將院內三位服務對象移至社區居住,未來將朝向社區式服務模式來拓展。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桃園市平鎮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0人

以配合政府政策辦理身心輔導、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教育推廣等有關工作,以加強接受本會服務的當事人生活適應能力,激發其潛能,創造幸福美滿人生,進而促進社會國家之安和樂利為宗旨。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桃園市中壢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00萬元員工數45人

路得啟智學園成立於1995年,民國84年12月21日於桃園縣八德市立案, 為提升服務品質及院生生活環境,於民國101年10月15日遷址至桃園縣中壢市,並完成縣府核准立案。 服務對象:成年之中、重、極重度、多重障礙之學員及自閉症為主。 服務項目包含:學齡班、工作輔導班、就業訓練、家庭托顧服務媒合、提供家長照顧身障者之諮詢服務。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桃園市中壢區其他醫療保健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500人

天成醫療體系創立於1991年,秉持『為您健康把關,做社區好鄰居』的核心價值,長期用心深耕,已成為南桃園最大之醫療體系,有中壢天晟區域教學醫院、楊梅天成地區醫院、中壢天祥地區醫院,以及金色年代長照機構:護理之家、日照中心、長照A單位,並提供5G服務(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居家藥事、居家服務)。 實踐「醫養合一」,打造吾齡樂活桃花源 天成醫療體系已由醫療照護向前延伸至預防保健、向後延伸至長照領域,提供「醫養一條龍」的服務。 2017年榮獲桃園市第一家衛福部長照2.0 A級旗艦店的醫院 2018年成立南桃園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 2019年成立全台首屈一指的金色年代長照機構,提供長者溫馨舒適、健康安全的照護環境,是第一批獲准設立的長照社團法人。 ★中壢天祥醫院:於114年農曆年初六2月3日(W1)正式開業為市民服務。這是桃園市八年來第一家新的醫院,我們以Ai智慧醫院爲特色,提供科技化全面的醫療服務。 天祥醫院参考日本東京四季酒店的時尚現代設計,讓醫院有家的感覺和飯店式的舒適感,專業更有來自各醫學中心的專科醫師內科、外科、眼科、內分泌科、胃腸專科、神經科、心臟科、家庭醫學科、兒科、身心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急重症照護、早療復健、皮拉提斯復健醫療等各特色醫療。並將於今年四月起陸續增加乳房外科、癌症中心、血液透析,六月份12樓設置精準、再生、抗衰老中心科別全棟開幕,是一所具有急重症醫療專業又兼具生技、生醫、預防醫學的Ai智慧醫院,守護您的健康 天成醫療不僅立足南桃園,醫療水準享有「全球第三,亞洲第一」之美譽, 目前又正值全球高齡化時代的來臨 。天成醫療+互联網, 在長期照顧架接IT科技,連結為天成醫療互聯網,已為「醫養結合一條龍」銀色新經濟。

工作機會(13)
桃園市八德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桃園市私立少年之家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桃園市平鎮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200萬元員工數10人

推行規劃培養訓練勞動人力,致力專業技能訓練、技能培訓及其相關服務、促進產業提升人員素質與技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宗旨。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桃園市平鎮區其他醫療保健服務業資本額200萬元員工數500人

【公司簡介】 桃園市私立德宣居家長照機構,成立於110年12月20日,隸屬德氏集團,是一間深耕桃園、專注在地化居家照顧的專業機構。 我們秉持「全人健康 × 人本照顧 × 專業制度 × 社區整合」的核心理念,提供失能者、長者與身心障礙者最適切且有尊嚴的居家式照顧服務。我們不只照顧個案,也協助家庭照顧者減輕負擔,建立高品質、可持續的照顧支持系統。 在德宣,我們認為:「照顧不是一份任務,而是一份責任與信任。」

工作機會(72)
桃園市桃園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300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本會係以公益目的之非營利社會團體,以愛社會、愛同胞之心,對社會中絕望而企圖自殺的人,施以救援;對失望而志氣消沈的人,給予勇氣,並以有效的行動,協助心靈創傷的人,重獲新生,重燃生命之火為宗旨。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桃園市平鎮區其他醫療保健服務業資本額600萬元員工數120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夥伴,單位持續成長,制度完善,薪資透明,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 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泓樂樂齡事業(梧桐樹、鳳凰居)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桃園市中壢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00萬元員工數45人

我們是桃園縣政府立案,位於桃園縣中壢,專責收容照顧身心障礙者(智障及多障),提供生活照顧及服務,屬愛心慈善工作。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文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300人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工作機會(186)
桃園市大園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3000萬元員工數32人

財團法人桃園市藍迪基金會附設桃園市私立藍迪兒童之家,為桃園市政府於97年7月1日核准立案之兒少安置教養機構。主要協助失依、受虐及家庭遭受重大變故之0~18歲之兒童及少年,以「愛」、「尊重」、「關懷」為宗旨,期待透過專業之照顧與服務,養育家童成為有愛、負責任的人,進而培力孩子可以獨立生活、照顧自己、保護他人與回饋社會之能力。提供孩子溫飽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未來則是個巨大的挑戰。 孩子成長歷程需要挹注大量、豐碩的渠水來灌溉、滋養著他;期待願意成為我們家人的您,加入藍迪家,與我們一起努力與陪伴.扶持孩子,走過人生中「最重要的這一哩路」。 本家工作人員類別如下: 1 家主任 :掌舵本家服務方向、服務品質與資源整合,綜理院務。 2 行政組長:協助主任綜理家務、人事、行政;總、財務管理。 3 總務專員:綜理總務組各項事宜。 4 會計:掌理歲計、會計等事項。 5 出納:現金出納等管理事宜。 6 人事:掌理人事管理等事項。 7 文書資訊:檔案管理等事宜。 8 膳務:料理三餐等事宜。 9 庶務:財產設備之管理事宜。 10 教保組長:綜理教保組各項事宜。 11 社工督導 :定期督導社工及小組行政相關事宜,確保服務品質、資源整合、運用、個案管理。 12 保育督導 :定期督導保育員及小組行政相關事宜,確保服務品質。 13 生輔督導:定期督導生輔員及小組行政相關事宜,確保服務品質。 14 社工員 :建立個案管理系統就學、就業、諮詢工作、社會聯繫、協助案主重建家庭關係,及志願服務等事項。, 15 生輔員 :掌理12歲以上院生之生活輔導、心理輔導,課業輔導及提供休閒活動、才藝等事項。 16 心輔員:心理諮商與諮詢,規劃心理相關業務與執行。 17 保育員:負責3~12歲兒童,掌理兒童保育、生活輔導、心理輔導,課業輔導及提供休閒活動、才藝等事項。 18 褓姆人員:0~2歲嬰幼兒陪伴、照顧、專業服務、洗澡。 19 護理師 :掌理院生疾病醫療、衛生保健、護理服務及早期療育、心理衡鑑及其他醫療連結。 關於交通 中壢-藍迪兒童之家 公車:桃園客運舊站/中壢-(經雙溪口)-大園線,溪洲站(即功學社路口)下車,沿 小路步行約3分鐘,即抵本家。請司機到公學社站時通知您! 騎/開車:中壢往觀音方向(中正路),直行至大崙國小(大崙派出所)旋即 右轉。行至溪海國小處迴轉(約莫7公里),迴轉後第一個指示燈 右轉,即可看到功學社,沿小路騎至一古厝旁NO.A9電線桿,沿 超級小的2米路,即抵本家。桃園-藍迪兒童之家 中山高:1.中山高過了桃園交流道後約2公里,接東西向往機場方向續行,大 園交流道下,往大園方向直行(二高:過了鶯歌交流道後,接東西 向往桃園/機場方向方向續行,餘同上) 2.過了麥當勞後的下ㄧ路口(即和平西路)左轉。 3.左轉後續行至溪海國小(約2.5-3公里) 4.溪海國校的下ㄧ閃示燈右轉,即可看到功學社單車工廠,沿小路 至一古厝旁NO.A9電線桿,沿超級小的2米路,即抵本家。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桃園市楊梅區其他醫療保健服務業資本額100萬元員工數400人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原名新竹慈惠院,光復後行政區域重劃,更名為私立桃園救濟院,並將新竹院址遷至桃園成功路,65年配合政策改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業務區域涵蓋桃、竹、苗四縣市,純為協助政府推動社會福利政策,安養孤寡殘疾老弱之非營利機構。 74 年李震淮先生接任第三屆董事長,鑒及台灣地區高齡化之來臨,傳統家庭結構改變,孝道式微,俗稱「乞食寮」之施捨時代已經過去,規劃桃園舊院遷至楊梅高榮里現址,獲上級政府及全體董事鼎力支持,於76年9月動土興建,龐大經費蒙內政部、台灣省政府、桃園縣政府先後撥款補助,歷時近五載方告落成,新址交通便利、建築美觀、設備新穎、環境清幽、視野遼闊。 79年在苗栗新生醫院後側增設苗栗老人養護中心196床,84年在桃園區成功路再增設成功老人養護中心180床,89年於新竹新生醫院左側增設新竹老人養護中心220床,為落實「在地老化」政策,91年於本家松柏樓增設養護床位203床,另於新竹縣新埔鎮約八仟坪土地建置附設新埔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預計於102年完成啟用,屆時有安養、養護、日間托老及長期照護等共計1,200床位、外展居家服務個案數達500人、並有新竹新生及苗栗新生兩所綜合醫院157床,此全方位老人服務,迄今全世界尚稱唯一。且歷年來每次評鑑均獲績優獎,因此李震淮董事長於88年獲得省政府駱駝獎、89年與星雲法師二人榮獲國家公益獎之個人獎。並獲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及現任總統馬英九召見,及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呂秀蓮、蕭萬長等國家正副元首、吳伯雄主席等黨政高層的高度評價。 桃園仁家以快速度開發且配合時代潮流變遷,多次調整經營角度而聲名遠播,國內外人士在內政部、外交部等單位推薦下,紛紛組團參訪。國內機關社團各界參訪亦絡繹不絕。 本家不但希望老人住得有尊嚴、安全及快樂,更進一步推展院區「公園化、飯店化」,打造名符其實之銀髮族樂園,近年來自籌大額金錢購地,創設共約8, 000坪之南園及草根園,其中栽植數百種花木並闢建安全步道、泰式涼亭、香菇亭、戶外表演舞台、巨型鍛鐵鳥籠、可愛動物區等,園內飼有安哥拉山羊、迷你馬、小白兔、鴨鵝及孔雀、金雞、銀雞等各類珍禽,原院區經過逐年擴展修建後,整個園區已煥然一新,媲美五星級大飯店。 誠如行政院長吳敦義於民國99年農曆年前來本家參訪時所說「桃園仁愛之家打造的全方位老人服務王國真正做到了台灣地區規模最大,且園區景色有如大學之校園」。 李董事長期勉本家所屬全體員工,社會福利工作之推動永無止境,「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使長輩享有歡欣的晚年生活,我們仍應努力奮鬥永不懈怠。桃園仁愛之家自創辦至今,各項設施仍力求更新,猶賴社會各界賢達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胸懷賜予協助指導,同仁等自當發揮高度犧牲奉獻精神以「愛心、耐心、細心」之服務理念,提高老人晚年生活有更光明、美好之境界,世界大同之理想亦非遙不可及。

工作機會(19)
台北市信義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3000萬元員工數72人

本會於91年10月13日由洪錦芳女士籌組成立、同時於內政部立案、登記社團法人。 【使命與宗旨】關懷失家兒,建構資源服務網絡,使能健全成長與正向發展。 【願景】成為「失家兒資源服務中心」。 【服務對象】 1.全國育幼院、少年家園 (機構責信治理、專業人力培訓…) 2.失家兒-失去父母照顧安置機構中的孩子(含:團體家庭…) 3.自立少年-離開安置體系、需要獨立生活扶助者(含:寄養家庭…) 4.延展服務-自立 Mentor、脆弱家庭、司法轉向、特殊兒少(未成年性侵害行為人…)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