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南投縣均頭國際教育實驗機構的工作行列。
普台高級中學暨附設國中部是中台禪寺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創辦的一所完全中學,位於埔里近郊,群山環繞,林木蔥鬱,溪流蜿蜒,氣候宜人。學校的環境與硬體設備,堪稱領先全國。更重要的是,我們特別重視對教職員的尊重,以及校園和諧氣氛的營造,期盼與全體同仁們共同建構一個人性化的工作環境。歡迎具有教育熱忱的伙伴們,踴躍參與本校甄選。 本校榮獲教育部105年度高級中學學校評鑑優等最優成績!
一、創建緣起 普台國民小學,為培育學子成為優質的國家棟樑、社會精英,樹立教育的新典範,於93年8月29日創校開學。目前國小一至六年級約有700位學生,200位教職員工。本校坐落於青山環繞、綠野平疇的埔里,全校佔地15公頃,融合自然、人文、科技景觀及最新的設備,如:星象館(設有直徑7米的半球形天幕及星象儀設備)、圖書大樓(6萬多筆圖書和視聽資料)、外語中心(設有英、日、法、西四國外語情境教室)、音樂中心(52間獨立琴房)、藝術大廳(容納720人的藝文表演大廳)……,各種專科教室,如陶藝教室、口腔保健教室、健康促進教室、綠能環保創意教室、生活科技創意教室、標本室、多媒體教室、電腦教室、音樂教室、圍棋教室、書法教室、靜心教室,還有完善的體育設施,有溫水遊泳池、棒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直排輪練習場、射箭練習場、韻律舞蹈教室和容納2500人的體育館。 此外,佔地22公頃的普台高中於民國九十八年也已建置完成,目前普台國小、國中、高中三學一貫,具體實現普台全人教育的理想與目標。普台三學一貫的教育理念,著重品格教育、多元學習、適性發展,以英、日、法、西四國外語教學,培養孩子的國際觀。 二、校政旨綱 (一)長程教育:普台教育由國小、國中到高中,提供長遠的一貫教育。 (二)永續經營:由合法立案的「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捐資興辦,設有「財團法人南投縣普台國民小學董事會」,具備完善的財務體系與規章制度,非一般營利、暫時的組織,乃永續經營、長遠負責之教育機構。 (三)教學成果:普台教育深度和廣度並重,處處落實「三學一體」、「四大校訓」的辦學理念,使每位學生具備優良的品格和豐富的知識與技能,展現圓滿的教學成果,利益社會,造福人群。 (四)走向國際:學習語言是站上國際舞台的第一步。普台設有英、日、法、西四國外語課程,除了教導外語學習,也注重該國歷史文化與社會風俗的深入了解。 三、校訓—敬慈和真 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普台全體師生在生活中待人處世應對進退的準則,其精神深植在孩子們的心裏,更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
本院位居台灣中心點處,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具濃厚的人文與藝術氣息。本院新建醫療大樓設施齊備,各種組織制度健全,薪資福利優厚,工作氣氛融洽和諧,歡迎有服務熱誠的您一同參與我們的行列! 本院通過衛生署區域教學醫院評鑑,總床數達382床,為衛生署指定偏遠地區緊急救護責任醫院、畢業後一般醫學社區醫學訓練醫院、健保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劃(IDS)承辦醫院、衛生署指定公費醫師分發醫院,與台大、馬偕、中山、中國與中榮等醫學中心建教合作。
「中台世界博物館」秉持創辦人惟覺安公老和尚貫徹「佛法藝術化」的弘法理念,藉由對歷史資產、佛教文物的整理研究及展示,讓佛教文化藝術進一步得到保存發揚,不僅為佛教歷史作見證,更讓未來的弘法因緣厚植文化內涵及藝術深度,結合時代脈動,廣度群機,成為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重要力量。
「朝霧紅茶tea18」就位於日月潭伊達邵的街道中,低調的內縮式空間設計在傳統老街裡顯得獨樹一格。期望讓來日月潭的遊客能夠沉浸在清爽簡潔的空間裡,從產品到服務都能感受到我們不一樣。在我們門市裡可以購買到有品質保障的茶葉及伴手禮,也可以品嘗到高品質的茶飲料。 我們已經在老街深耕十幾年,一路堅持把關茶葉及原物料品質,不盲從主流市場。雖然我們的飲品選項不多樣,但可以很大聲的說我們是「紅茶專賣店」,也感謝新客戶及老客戶的愛戴。 「朝霧茶莊」一直都穩扎穩打穩定成長中,有很好的升遷機會,額外福利及起薪也優於同業,只要您有~服務業熱忱~~有積極正面的榮譽心~,我們重視所有夥伴,專注專業提升、樂愛創意發想。透過分享生活中的快樂與大小事,為顧客和自己創造最美好的朝霧茶莊體驗!歡迎和我們一樣擁有熱情、樂於分享、專注投入的工作夥伴,一起努力,一起成長茁壯!
本公司團隊自2016年開始經營管理國立暨南大學暨大會館,並於2018年進行品牌再造,強調結合校園文化、落實在地鏈結與微型旅館民宿化的品牌理念,以全新「暨大行旅」品牌進行推廣,更於114年申請為合法旅館「原點.暨大行旅」,目前由本團隊專業指導學生客務、房務、餐飲、行銷等訓練,例如:接待禮儀、房務環境整潔、備品採購與成本控管、餐飲研發與實作、行銷推廣與網路訂房平台操作訓練。期待藉此系統性實作培訓基地,提升學生能力與工作機會,讓校園與產業無縫接軌。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cnuhotel 南投縣旅館第156號
我們從埔里桃米社區出發,走過五年,如今升級為 「桑心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有「山上山下」咖哩、「桑心合作社」豆花、「桑心實驗室」咖啡簡餐,以及埔里市區的「山上山下X桑心茶室」手搖飲與咖哩雙店面,品牌展店持續進行中。 桑心餐飲一直是當地受歡迎的品牌,除了多元餐飲,也用心設計各式企劃活動,和顧客保持有趣的交流。 我們相信餐飲的魅力不只在美味,更在於每道料理與服務都能療癒人心。 從單打獨鬥到團隊合作,我們始終帶著埔里在地的心,期待同樣熱愛餐飲的你,一起加入,創造屬於我們的故事。
全國第一所具現代意涵的傳統書院型大學 佛光大學是由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創辦的大學,也是蘭陽地區的第一所大學,校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山上,海拔約四百三十公尺,由此可鳥瞰廣闊的蘭陽平原及孤懸外海的龜山島。校園的山川靈氣,古樸的教室設備,小班的教學制度,全國最佳的師生比例,為您營造最佳的求學環境。 佛光大學自1993年奉准開始籌設,經歷在礁溪林美山上的披荊斬棘七年,在2000年以「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創校招生,大學部自2002年正式招收學生,採小班制教學,每系大多招收三十至四十位學生。本校在2006年8月改名為「佛光大學」。目前佛光大學有人文學院、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創意科技學院、樂活產業學院和佛教學院,五個學院下轄有十五個學系(除健康與素食產業學系外,均設有碩士班),其中,中國文學與應用系和佛教學系還設有博士班。 佛光大學校訓為星雲大師所提示的「義正道慈」。就是透過內在的認知轉化成有用的知識,具有自主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即是「義」;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doing right things)和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方法(doing things right)就是「正」;追求真理,吸取知識即是「道」;同時懷有感恩和喜捨的心,關懷社會,服務社會就是「慈」。 佛光山創辦的五所大學,包括宜蘭佛光大學、嘉義南華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與菲律賓光明大學,已經形成「佛光山系統大學」,五所大學資源共享,師生學術交流頻繁。佛光大學特別重視學生開拓國際視野,已經和五十所國際上知名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協定,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每人至少有一次短期或一個學期以上的海外志工、學習交流,甚至留學的機會。本校與西來大學簽訂二加二留學計畫,佛大學生可以在校內讀兩年,爭取到西來大學在讀兩年,畢業之後可以獲取兩校各一張畢業證書。 佛光創校,是從研究所開始,先有碩士班、博士班,再進行大學部的招生,這在台灣的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先進作法。本校招收的大學生,基本上就是研究生的預科,把大學生當研究生來帶,強化師生的互動。有志於學術研究的年輕人,在這裡一定可以獲得比別的學校更好的照顧。 佛光大學雖然是年輕的大學,但是最注重歷史傳承。集合全球的優良師資,以其研究教學經驗,帶動求知與學習的風氣,培育學生為儒雅君子。 佛光創校即以「人文」為主要考量,發揚中國教育的傳統,融入到整個世界大學總體發展的趨勢中,希望延續中國教育的精神,在現代大學的架構上,仍能體現宋明書院的傳統;換句話說,佛光大學是具有現代意涵的傳統書院,也就是一所傳統書院現代實踐的大學。
(一) 組織簡介: 榮譽董事長李家同先生於2002年創辦了全國性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秉持「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之理念,深信「窮困孩子的唯一希望來自教育」的策略方向,二十三年來免費為偏鄉弱勢孩子提供課輔服務,致力提昇偏鄉弱勢孩子們的學業程度,實踐「讓知識帶希望回家」,讓資源不足的孩子擁有基本學習能力,並結合「社會工作」,改善孩童之社會問題,以此翻轉人生,達到「教育脫貧」目標。 (二) 沿革: 2002年-成立「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2003年-在南投設立埔里中心、信義中心。 2006年-在新竹設立竹東中心、尖峰中心。 2007年-在台中設立沙鹿中心。 2008年-更名為「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隸屬全國。 2008年-啟動「在地課輔老師培育計畫」。 2009年-尖峰中心分設尖石中心、五峰中心。 2010年-在雲林、新竹橫山、屏東設立雲林中心、橫山中心、屏東中心。 2010年-開辦外展課輔服務,輔導並培訓外部合作的社區單位。 2010年-出版自編英、數教材。 2011年-在澎湖、宜蘭兩地設立澎湖中心、宜蘭中心。 2013年-與學校協同進行差異化補救教學。 2013年-與衛福部合作安置機構課輔人力資源培育計畫。 2014年-在嘉義設立嘉義中心。 2014年-與均一教育平台合作,授權博幼課輔數學教材。 2015年-自編英、數及閱讀教材免費授權教育部,列入「國民小學及國民 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台」。 2015年-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課輔,輔導與培訓在地原住民單位執行課 輔。 2016年-教育部將博幼列入國中、小補救教學師資培訓單位,辦理18小時 補救教學師資培訓課程。 2016年-在台東設立台東中心。 2017年-在彰化、南投國姓設立彰化中心、國姓中心。 2019年-在花蓮設立花蓮中心。 2023年-在基隆設立基隆中心。
小巨人是一家以英文和數學這兩科為主軸的補習班,我們的教學三大特色: 1提升自學能力 2個別差異指導 3快樂自信成長, 招生對象為國小和國中學生,成績固然是我們重視的學習指標,但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的表現更為重要,我們是一群充滿著教育熱誠和秉持著教育初衷的教學者,歡迎對教育有熱衷的老師加入我們的團隊!
1999年,921地震重創中部各鄉鎮,埔里基督教醫院在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工作,災後看到兒童、老人家流離失所,從醫療走入社會關懷,於89年7月成立愚人之友基金會辦理免費兒童安親,首創社區型的老人日托關懷,在南投七鄉鎮設立十四個據點深入災區照顧老人家,五年來透過教學、分享、輔導,台東縣、新竹市、嘉義縣市陸續成立類似的社區日托站,將老人喜愛的健康促進活動成功地推向各鄉鎮,估計這種愚人型的日托點,全國至少已有104個據點。2004年基金會邀集有志者共同成立台灣社區資深公民日托協會。為守護台灣老人家的健康展開新的一頁。 在此同時,為了解如何照顧台灣的老人家,基金會企劃了福氣村照顧住宅三年實驗計劃。提供隱私且無障礙的住宅環境,讓老人家或身心功能障礙者能自主活動其間,繼續享有自己習慣的日常生活。有家庭化的特性、個人化的服務。提供住民保護看視服務及獨立生活必要的協助。三年來,平均收住八位長輩,在愛蘭社區裡生活,留下珍貴的全人生照顧資料,為未來台灣老人安養或日本銀髮族長期居留埔里提供最佳的服務經驗。 民國91年台灣地區失業率創最高5.17%,雖然失業率持續上升,然非本國看護人數卻一直居高不下,影響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經建會於91年提出照顧服務福利產業促進方案,開辦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補助使用居家服務計畫。工作重點為老年及障礙者之生活及醫療服務,服務項目為社區照顧、機構照顧及居家服務,服務對象由中低收入失能者擴及一般戶,由非營利團體及民間企業共同投入照顧服務產業,以本國人力取代非本國看護工。鼓勵農民、原住民、中高齡者及婦女共同投入照顧服務以降低失業率。 94年12月6日愚人之友基金會,獲得行政院勞委會核准成立全國第一家照顧服務員職業訓練機構,對內我們取名「服侍善工」學校,我們希望這個學校成為長期照顧人力育成的地方,培養優質的照顧服務員,研發在地化、人性化的照顧內涵,建立並教導標準的作業流程,讓這個學校畢業的學員成為台灣社會職場的典範,知識、技術與愛心具體展現的地方。 截至109年,20年來始終致力於老弱長者及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的照顧工作,不計代價願意「為愛多走一哩路」,落實「在地尊嚴老化」,連續多年獲得南投縣政府評鑑優等。在106年11月更獲得衛福部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試辦計畫的肯定,作為第一波A級照護旗艦店。雖然1519期商業週刊以「直擊『在地老化』模範生的運作模式--全台最棒長照旗艦店在921重災區」為標題,但我們仍只是一本初衷「在需要的地方看見我們的責任」。
中日特種紙廠,為長春棉紙廠關係企業成員,秉持著1958年長春棉紙廠設立時的創立精神,從傳統手工造紙的方式,進而發展到高科技的機械造紙。除了保留傳統的造紙文化,同時積極地研發創新於機械造紙,成為台灣特種紙產業的先鋒。 中日的努力受到了多方的肯定,2012年開始與日本業界龍頭-日本特種東海製紙株式會社技術合作。 中日特種紙廠將致力於建立亞洲機能紙研發中心,成為亞洲美術紙風潮的領導者,並持續發揚傳統紙藝。 里程碑: 1958年 長春棉紙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68年 中日特種紙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與日本廣瀨製紙株式會社 技術合作。 1987年 成立長春棉紙藝術中心及文化教室,專門推廣各種手工紙藝術品。 1988年 投資於菲律賓Cavite加工出口區。 1990年 成立長春棉紙基金會。 1993年 成立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1998年 ISO9002認證通過。 1999年 埔里工廠自動化倉儲完工。 2001年 ISO9001認證通過。 2010年 ISO14001認證通過,成立Paperhouse網站。 2011年 加工廠落成。 2012年 新設N1抄紙機,與日本特種東海製紙株式會社技術合作。 2013年 FSCTM COC認証(License Code:FSC-C118122), 台中海外部辦公室落成 2015年 台北總部新辦公室落成 營業據點: 總公司-南投埔里-位於國道六號埔里第一出口,交通便利,台中往返只需40分鐘。 台灣北中南均設有分公司,中國大陸及國外亦有多處據點,總公司與分公司地圖可連結公司網頁查詢.
品牌故事| 台灣是個寶島,而台東池上擁有最好的米。 小時候,阮阿母常說:「用台灣尚好的米,捧最豐盛的料理給人客,讓 人客呷飽擱呷巧,那是我們的責任,也是驕傲。」 開店近三十年,從一家小店到如今二十間分店,空間裝潢更美觀、規 模不斷成長,但我們的初衷始終未改。這份傳承自土地的人情味,與 對米食文化的堅持,正是華圓的核心精神。 一粒米,一點露,一份台灣情。 暖心暖胃,盡在華圓池上飯包。 夢想成真| 我們相信餐飲不只是餐桌上的一份餐點,更是一種溫暖人心的體驗。 在華圓,我們營造一個專業且快樂的團隊氛圍: 鼓勵夥伴勇於挑戰,勇敢發揮專業 重視合作精神,打造互惠共榮的夥伴關係 提供完善的加盟與培訓平台,支持每位員工與加盟主的成長 如果您想要的不只是工作,而是一份事業,華圓將會是您最好的舞台! 邀請您加入我們,共同將台灣的米食文化推向更高舞台!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圓崇德企業社的工作行列。
【從埔里出發的小團隊,我們做得不大,但很踏實。】 我們是一家從中部起家的小公司, 沒有什麼華麗的總部,也不是連鎖百間的大集團, 規模不大,人也不多,但我們把事情做得實在, 有的是夥伴間像朋友一樣的真誠、扎實教學到你會為止的耐心, 以及,你的努力會被看見的舞台! 來這裡工作,不用拚業績拚到掉髮,也不需要用笑容硬撐整天。 我們要的是「一起把客人照顧好、把門市顧好」這件事。 我們相信一件事:小團隊並不代表沒有舞台,反而更看得見每一個人的亮點。 在這裡,你不是無聲螺絲釘,而是一起把事情做好的人。 從完全不懂到能獨當一面,我們會一步步陪你走,不怕你慢,只怕你不走。 我們不是財團、也不是上市公司, 但正因為這樣,我們更重視每一個人、每一個聲音。 在這裡, 我們不會跟你畫夢想大餅,也不會告訴你「來這邊三年買房不是夢」。 但我們能保證:你付出多少,就會學到多少,也會被看見。 在這裡工作,沒什麼特別的劇情,就是每天把客人服務好、把工作做完、把自己顧好,時間到了回家好好休息。
1. 製茶 1949至今 2. 品牌「HUGOSUM和菓森林」 .「TEAGE一頁茶傳習所」 3. 2005成立觀光茶廠 莊園沿革 1949(民38) 老茶師石朝幸先生於台北林口「茶業傳習所」學習日人製茶技術 1951(民40) 學成被指派回家鄉附近的「持木紅茶廠」工作 1976(民65) 成立「正光企業社」紅茶製造以外銷為主力 1996(民85) 成立「普林斯企業有限公司」以供應國內飲料廠及批發市場為主 2003(民92) 自創品牌「和菓森林」;經營理念:「用心做好茶」肩負傳承及發揚紅茶文化的使命 紅茶職人石朝幸,早年畢業於「茶業傳習所」,1951年被日人派至「持木紅茶廠」工作,承襲了日本的製茶技術的老茶師,擔任「工廠主任」一職直到退休,對於紅茶的熱忱與堅持見證了日月潭紅茶產業的興盛與衰敗。 曾經,日月潭紅茶紅極一時,從日治初期的培育作業到60年代的滿山茶園的茶金歲月,但隨著茶業景況的丕變與國外廉價茶葉的傾銷,日月潭紅茶產業逐步衰退。老茶師種茶、製茶一甲子,懷抱著對這片土地的眷戀與對產業期盼,所以當別人因種檳榔致富時,也堅持種茶,他選擇相信紅茶會有風華再現的一天。 2005年成立觀光茶廠,提供一個見證日月潭紅茶產業發展歷史文化的地方,除了讓更多人了解紅茶產業知識,也能對在地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更進一步推廣日月潭紅茶文化,讓全世界看到日月潭紅茶的茶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