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中華民國樂齡生活規劃協會的工作行列。
本會成立於民國109年8月。配合政府長照2.0服務,開展多項社區式服務,透過多元化、多面向連續性的服務開展各項長照服務,歡迎有志長照服務的您加入本公司,一起為長照服務。
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正式成立於民國八十年(1991年),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改制為全國性的社會福利團體,民國九十六年由教育部改隸於內政部,是國內第一個為視覺障礙者以及其他身障朋友,在文教、職訓與視障福利政策等方面,提供全面性服務與前瞻性規劃的社會福利基金會。 會組織架構有視障服務處,下轄北、中、南區資源中心、低視能服務處,下轄北、中、南區服務中心;數位出版處;愛盲學院;庇護事業處,下轄新店及土城二庇護工場及新店工坊;護康事業處,下轄護康會館;財務處;行政處;資源發展處,下轄愛盲視障樂團等部門。
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創立,源自於白永恩神父長期關注社會福利工作,秉持著無私奉獻、扶弱濟貧,與弱小弟兄同行的聖文生精神,於1972年起創辦聖安娜之家,從照顧身心障礙的孩童開始,延續社會服務工作,關注更多需要幫助的對象。 2001年由天主教遣使會中華省會捐助,成立「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關於身心障礙者、社區長者、兒童等相關服務事項,並自於民國94年起至今均獲得衛福部評鑑優等。
本基金會是黃烈火先生(和泰汽車與味全食品兩大企業之創辦人),於1974年為回饋台灣社會所創立,以「促進美好人生,創造祥和社會」理念做為服務宗旨,積極辦理及救助各類社會福利服務項目。
我們是中華民國青少年兒童福利學會,目前有承辦新北市三家公共托嬰中心(土城廣福及土城樂利及中和民有等公托),同時也有開辦保母人員的訓練課程。 我們經營業務需要的是面對0-3歲的嬰幼兒照顧,歡迎對於嬰幼照顧有興趣、有耐心、熱忱的朋友加入我們的托育照顧。 本館位於松山火車站旁,緊臨松山國小、南港區運動中心及新移民會館。服務0-6歲未上小學前之親子,提供家長一個安全共遊的遊戲空間。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於1990年創立,是台灣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提供台灣癌症病人身心靈兼顧的,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全方位多科整合的癌症照護。 和信醫院是一所非營利的醫療機構,為醫護同仁搭建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的執業環境,為病人創造優質友善的就醫環境是和信醫院創院的初衷。因此,設立這所醫院的終極目標不是「利潤」而是「改變更多病人的生命」(彼得杜拉克)。本院的作業原則是,一切行政與醫療決策皆以病人的福祉為依歸。 數十年來,和信醫院因為同事對於和信理念的堅持及辛勤的耕耘,我們創造了全國最高的癌症存活率(2017~2021年本院全部癌症的五年存活率為75%,高出台灣全部癌症的五年存活率56%約20%)。 另外,根據衛福部委託台大公衛學院所做的研究,全國所有醫院住院病人醫療品質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和信醫院病人的滿意度居全國之冠。 我們醫院歡迎正直、敬業、負責任、自動自發並有「助人為快樂之本」的人生觀的人,成為我們的工作伙伴。新進同事的專業能力固然必要,但是,我們更重視工作人員充滿好奇心、不斷追求精進的學習態度以及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 【歡迎持身心障礙手冊朋友投遞履歷,經用人單位初審通過後安排面試。】
臺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目前有員工6,700餘人,病床2,600餘張,每日門診服務量逾8,000人次,現有雲林分院、北護分院、金山分院、新竹臺大分院(原新竹分院、竹東分院及新竹生醫園區分院),不僅臺大醫院之醫療體系日益茁壯,亦將為民眾提供全方面之醫療服務。 創建迄今百餘年來,臺大醫院培育醫界人才無數,包括醫學生、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等,學員分佈全球各地,頭角崢嶸,表現優異。在醫療服務上,臺大醫院的臨床醫療品質更是名聞遐邇,備受國人信賴。而臺大醫院在肝炎、器官移植、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和臨床試驗藥物研發上的尖端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臺大醫院肩負著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教學方面配合延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培育醫學及各類專科醫學人才;研究方面整合研究資源,成立核心研究室,提供同仁最好的研究設備與研究環境;服務方面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強調人性化的照護,著重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管理,以提供高品質的精緻醫療服務。臺大醫院亦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以擷取各先進國家醫療發展的經驗與知識,促進我國醫療的蓬勃發展。今後仍將秉承優良的傳統繼續努力奮進。
中心診所醫療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 本 院 於 民 國 六 十 二 年 三 月 一 日 成立, 位於台 北 市 忠 孝 東 路四 段 七 十 七 號 。教 育 部 ﹑衛 生署八十八、八 十 三 年 度 評 鑑 ,核定 為教學 醫 院 、區 域 醫院 。 本 院 特 別 重 視 醫 療 品 質 及 環 境 整潔 。為中 央 健 康 保 險 局 特 約 之 全 民 健 康 保 險醫 療 院 所 。 自九十一年三月一日起擴大與台北榮總醫療技術合作,提供全方位一流品質醫療服務, 嘉惠病患。 本院宗旨、願景、價值觀 ● 宗旨: 以加強醫學研究及對廣大病患提供專業分科與優質技術的高品質醫療服務為宗旨。 ● 願景: 善用本院十二年區域教學醫院的醫療服務經驗及品質,發展成為顧客及員工雙方滿意的 社區醫院,以期全心照護市 民的生命與健康。 ● 價值觀: 1. 視病猶親、以客為尊,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2. 追求卓越、創新求新,加強醫療品質及成本效益,建立全院員工終身學習的 精神。 3. 強調服務、重視團隊,建立全院員工主動關懷、尊重生命的工作態度。 4. 不以營利為目的,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病患。 公車路線 ★捷運站出口 ▲公車忠孝東路口站:285、630、905、906、909、敦化幹線、33、41、52、235、275、292。 ●公車頂好市場站:262、278、299、605、204、212、232。 捷運木柵線及南港線忠孝復興站下車,經4號出口(太平洋崇光百貨)出閘門,再經地下街至 ★14號(頂好商圈麥當勞路口)(有電扶梯),或★11號(中心診所)(無電扶梯)的出口;捷運由南港方向來時,請在忠孝敦化站下中,經由5或7號出口(有電扶梯)、6或8號出口(無電扶梯) ●功 能 主 治 醫 師 學 驗 優 良 , 甚 多 享 譽 杏 林 , 堪 稱 一 時 之 選 。 內 科 有 充 分 能 力 提 供 免 疫 ﹑ 血 液 ﹑ 腫 瘤 ﹑ 心 臟 ﹑ 腎 臟 及 中 毒 等 重 度 患 者 之 診 療 。 外 科 具 有 執 行 腦 部 傷 害 ﹑ 脊 椎 挫 傷 ﹑ 嚴 重 創 傷 等 高 難 度 手 術 之 能 力 及 腹 腔 手 術 能 力 。 泌 尿 科 有 最 新 型 之 體 外 震 波 碎 石 機 實 施 碎 石 術 。 婦 產 科 曾 於 八 十 一 年 二 月 誕 生 第 一 名 試 管 嬰 兒 。 小 兒 科 ﹑ 牙 科 ﹑ 麻 醉 科 ﹑ 放 射 科 及 復 健 科 均 由 資 深 醫 師 主 持 業 務 。 藥 局 作 業 均 由 合 格 藥 師 擔 任 , 採 Double Check 程 序 , 減 少 錯 誤 。 急 診 提 供 全 天 候 服 務 , 特 設 急 救 呼 叫 小 組 , 代 號999, 遇 病 危 緊 急 情 況 , 立 刻 動 員 醫 護 人 員 十 餘 人 到 達 現 場 , 搶 救 先 機 , 挽 回 不 少 已 停 止 呼 吸 者 之 生 命 , 為 本 院 一 大 特 色 。
成立時間 :西元2019年:提供以個案為中心的照護服務,使病情穩定的個案能回歸家庭生活,並獲得連續性及個別照護,以協接家庭生活回歸社會。 服務內容: 一、居家醫療整合 二、護理訪視與更換管路 三、長照居家照顧服務 四、照顧者護理衛教與諮詢 五、照顧者(看護工)指導 六、長照個案管理,社區資源連解與整合 七、居家生活復能、特殊兒社會性學習 八、居家安寧指導(症狀處理、臨終照護、舒適護理) 九、據點銀髮活動與教學 十、教育訓練 我們希望您是: 有一顆願意服務的心 不完美,但願意學習與成長 若你也盼望在工作中實踐信仰、在人群中活出愛,誠摯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行列,生活有愛、有溫度的延伸~
具備媒體、高科技、人力資源、產業研究背景的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創業團隊,有感於台灣經濟與社會從2004年開始持續不穩定:失業率攀升、層出不窮的卡債事件、每戶家庭的可支配所得降低、落入貧窮線人口不斷增加…等現象,讓整個社會上瀰漫著不安、焦躁的氛圍,遂決定投入「財務知能」(Financial Literacy)的研究,企圖找出適合台灣現況的財務問題解決方法。 從2005年推出以結合時間與金錢複數關係連結的「時金流」體驗活動開始,逐步發展出協助弱勢族群脫離貧窮的訓練輔導,再延伸到「企業員工協助方案」(EAPs)的財務諮詢,更在累積10年的實務經驗後,擴展觸角與學術界進行合作,與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合作成立「財務社會工作教育推廣中心」,希望透過實務與學術力量的整合,找出適合台灣社會提升財務知能、脫離貧窮的有效策略。 從第一套自行研發的「時金流」訓練課程開始、到協助弱勢族群脫離貧窮的訓練方案、再逐步延伸到員工協助方案的財務諮詢及創業輔導的財務、資源盤點,不斷的尋找創造適合國內大眾提升財務智商的訓練課程或管理金錢的方法。
本會起源於上證下嚴法師的一念悲心,期許「濟貧解困、救苦救難」,從最早期的貧困個案關懷,到千人的賑災發放,秉持尊重生命及人道關懷的理念,逐漸從臺灣擴及全球,透過慈善援助,讓國際看見臺灣。 目前主要的工作項目包含「社會救助」、「災害救助」、「老人福利」、「兒少福利」、「獎助學金」、「志願服務」、「服務社區」…等,提供最即時的支助,也藉由宗教的力量教化人心,成為照亮社會黑暗角落的一盞明燈,歡迎您的加入。
錸德集團以精微鍍膜技術拓展各式高科技產品並深耕在地採多角化經營,集團在穿戴式面板上高度成長並應用在健康照顧產業產品上。近年橫跨Archive、Bio Disc、OLED、太陽能光電、科技文創、長照醫療及生技領域發展。 身為錸德集團一員,錸工場主要提供「生活支援解決方案」、「新型態減法照顧」、「智慧照顧系統」、「社區融合商場」等服務。錸工場引進日本知名的日照體系「夢之湖」的理念與制度「減法介護宣言」讓長者在活動裡增強身與腦的復健,維持長者生活自理與尊嚴。同時也與日本博悠會策略結盟,一同規廣日本以及台灣市場。同時也在台灣推動大中華區減法照顧體系加盟、推展減法理念與輸出智慧照顧場域軟硬體設施。 錸工場旗下社區融合品牌 「合好一起錸」 位於新竹縣竹北 「合好一起錸」除了推動社會福利照顧,也希望透過社會企業的經營模式帶動與地方產業結合,以促進身障族群、樂齡族群及社區居民之間的融合為主軸,推動具備商場、餐廳、展演、在地親子以及社區課程、共享辦公室、社區體適能中心、日間照顧及早期療育服務的場域,帶給在地社區居民多元化的生活選擇與休閒空間。結合錸德文教基金會定期舉辦身心障礙以及社區融合活動。 為了將新竹縣科技城的地域特色發揮,場域內提供許多智慧照顧的應用,未來也開放年輕人可進行創業基地申請,提供共享辦公空間鼓勵以樂齡健康產業的創客或推動社會企業創新服務的創業者能夠進駐,創造產業連結、驗證產品服務讓創新思維真正回饋到社會照顧。
忠義基金會以「做孩子一輩子的家人」作為團隊核心精神,為0-18歲失去家庭依靠的孩子提供安置照顧以及國內外收出養媒合服務。 忠義所照顧的孩子來自全台各地縣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安置,約有52%為遭受原生家庭不當對待或疏忽照顧;約41%的孩子來自經濟弱勢、無力扶養的原生家庭;亦有約7%左右的孩子遭親人遺棄。在社會安全網絡的保護體系中,安置機構是最後一道接住脆弱孩子的防線。 忠義的安置家園分為緊急短期庇護(桃園─桃馨園)、兒童中長期安置(台北─忠義育幼院)、青少年中長期安置(台北─心棧家園),皆為保密性機構,保護弱勢孩子的人身安全。家園內皆設專業托育人員、保育人員、生活輔導員、社工及行政人員,並由基金會總會連結資源,為孩子們打造溫暖有愛的暫家,修復受創身心,陪伴孩子等待返回「家」的機會。 94年起,忠義首先取得台北市第一張國內外收出養媒合許可證,為原生家庭有種種困難,無法回到原家的弱勢孩童尋覓第二次幸福的可能:承諾永遠的收養家庭。目前,忠義基金會在台北、桃園各有一收出養服務中心之據點,為孩子尋覓合適的收養家庭、提供準收養人諮詢及收養準備服務、為國內收養家庭提供親職教養課程及永續團體支持,今年起更啟動「近繼親收養家庭關懷計畫」,為國內重組家庭的親子互動與關係建立提供溫暖助力。 73年來,忠義已陪伴將近8千位弱勢孩子的童年時光,期待您的加入,讓孩子的童年重獲快樂笑容,好好被愛、勇敢長大。讓我們一起「做孩子一輩子的家人」。 為何要加入忠義? 成長機會:我們致力於提供員工成長與發展的機會,並鼓勵創新與自我挑戰,無論是在專業技能 還是領導力發展方面。 穩定與支持:我們提供穩定的工作環境,並有經驗豐富的團隊支持你的成長,貴人相助,助你在工作中蓬勃發展。 有意義的工作:加入忠義基金會,你將能夠直接參與到為社會創造正面影響的活動中,工作充滿 使命感與價值。 加入我們,共同為更多家庭與孩子帶來改變!
成立源起: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三十日,時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的彭婉如女士,南下高雄為隔天即將進行表決的民進黨「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徹夜奔走,不料卻在深夜搭計程車前往住宿旅館途中遇害,喪生於一個對女人人身安全毫無保障的社會。 為了紀念這位以爭取婦女權益、提倡兩性平等為畢生志業,卻不幸慘烈犧牲的婦運先驅,婦運團體的姊妹、民進黨的同志和她的親朋好友,除了發起「1221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施壓立法院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催生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之外,並特別成立「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以延續她的未竟之志和理想。 我們的宗旨: 1.推動性別平權教育,建立性別平權文化。 2.督促與婦女人身安全有關之教育及政策之落實。 3.促進保障婦女權益法令制度之建立。 4.鼓勵婦女參與政治及公共事務。 5.獎勵及贊助各項與性別平等、婦女就業、托育及照顧議題有關之服務、執行及研究。 6.開發婦女潛力,結合社區需求,落實福利社區化。 7.落實終身學習、職業教育與就業協助。 8.致力於兒童及老人教育服務。 9.其他符合本會設立目的之相關公益性教育事務。
信誼基金會成立於1971年,由永豐餘集團創始人何傳先生(字信誼)和他的兩個兒子創立,當時以濟貧助學為主。1977年,時任董事的何壽川先生和夫人張杏如女士,面對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的轉折點,有感於學齡前兒童教育的重要,以及社會普遍對兒童早期教育缺乏認識,決定以兒童早期教育作為對社會關懷的主要工作,並以實際行動,傳達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期許以一個民間機構的立場,在正規教育體制之外,向社會推廣「從頭開始」的教育觀念,喚起社會大眾對兒童早期教育的關注、重視,建立兒童早期教育的正確觀念,為台灣教育品質的提升,盡一份心力。 在「守護孩子唯一的童年」的服務宗旨下,四十多年來,持續提供社會大眾有關學前教育的新資訊;並透過親職教育的推廣,喚醒父母再學習、再成長的意識;提倡發現學習及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觀。期望能從學前教育出發,促成全面教育的革新。我們深信:凡是有助於兒童身心發展及福祉的工作,都值得全力以赴。 信誼基金會:https://www.hsin-yi.org.tw/ 信誼好好育兒網:https://parents.hsin-yi.org.tw/
愛馨集團母公司為「愛馨居服有限公司附設臺北市私立愛馨居家長照機構」,旗下設有臺北市愛絜照護發展協會(自行開立長照積分課程)、臺北市松山悅馨社區長照機構、臺北市愛斯特居服有限公司、新北市日馨居服有限公司、新北市美樺居家長照機構、臺北市美美居家長照機構~服務據點分佈於台北市及新北市;集團在雙北市皆有長照A單位及B單位的經營,並且備有完善的員工福利與獎勵金制度~每年提供海外員工旅遊以及高額獎勵金!歡迎有興趣挑戰長照產業第一線的『居服員』、『『督導』、『個管師』的求職者前來面試。 ▲台北市服務區域 : 臺北市全區 ▲新北市服務區域 : 中和區、三重區、板橋區、新莊
你是否相信,一個制度的改變,能為許多人帶來真正的希望? 你是否期待,手上的工作,不只是日常事務,而是有意義的影響? 我們是【罕見疾病基金會】,1999年6月,在台灣醫療社會尚未關注罕病議題的年代,一群罕病家庭為了孩子的未來挺身而出。 「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制度可以。」創辦人陳莉茵女士與共同創辦人曾敏傑教授,開啟了罕病家庭改變社會的行動。 致力於為每一個罕病家庭打造安心、有尊嚴的生存環境。 過去25年的累積,我們更加相信改變的力量,更堅信非營利組織可以影響這世界。 這條路上,我們持續尋找一起耕耘的夥伴——不論你擅長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專案推動、衛生福利政策、醫療科技,還是想做為病友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橋梁,只要你願意用專業與同理,助人工作這條路,隨時歡迎你熱血加入!! 在這裡,你會發現自己正在發光發熱, 在這裡,你會發現眼前的罕病家庭,因你的付出而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