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h1vfh4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台北市中正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00人

..................................................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中正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行政院資通安全處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新北市五股區空調水機電工程業資本額12000億員工數30人

公司簡介: 自78年成立至今,專業於大型客運巴士冷氣空調系統之研發、製造、銷售及售後服務,擁有多項專利,致力於創新、品質、服務,在業界負有盛名且業續仍繼續成長中。除台北總公司外也有台中廠及高雄廠佔地一千五百坪以上。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中正區創投業資本額10億員工數暫不提供

合庫創投成立於2015年,為合作金庫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之子公司。 成立的宗旨為發揮集團的通路優勢及共同行銷綜效,經營團隊以專業穩健尋找最佳投資機會。 2024年度於CRIF中華徵信所【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中,獲創業投資領域排名第11名佳績。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松山區塑膠製品製造業資本額8402億員工數11000人

台塑企業 簡介Formosa Plastics Group 台塑企業創立於1954年,目前所經營事業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膠加工、纖維、紡織、鋼鐵、電子、汽電、機械、海陸運輸、生物科技等事業。截至2022年底擁有生產事業包括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及台塑河靜鋼鐵等海內外關係企業逾百餘家公司。 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台塑企業已奠定穩固的發展基礎,並成為多角化及國際化的企業體。目前以六輕所具備的各項優勢競爭條件,將積極推動產品差異化 、高值化,帶動台塑企業飛躍成長;我們除了在石化本業具備堅強實力之外,電子產業領域也建立相當基礎及良好發 展。因此我們希望,未來無論是石化或是電子產業領域,台塑企業都能達到世界性規模,居於產業的全球領導地位,以強化企業的競爭力,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 有鑑於「AI(人工智慧)已經是企業必備的工具」,台塑企業自2017年起投入研究,未來將全力發展AI應用,並將AI觀念普及所有員工,希望透過AI的落實提升產品品質及生產效率,減少能源耗用降低成本,改善作業環境避免工安事件。

工作機會(152)
台北市大安區電腦軟體服務業資本額7億員工數2000人

1979年,行政院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並在資政 李國鼎先生的大力奔走下,由政府與民間共同籌設創設「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四十多年來,資策會參與規劃研擬並推動政府各項資訊產業政策、致力資通訊前瞻研發、普及與深化資訊應用、培育資訊科技人才及參與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等各項業務,成就備受各界肯定。 資策會現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定位,肩負「賦能產業轉型」及「健全產業秩序」重責大任。以「數位經濟」、「軟體技術」、「數位轉型」、「資安產業」等四大主軸推動產業生態系,重要任務包含擔任智庫角色,提供價值倡議、前瞻研發網絡,發展宏觀軟體技術、提供場域實證,推動數位轉型,發展信任治理,完善資訊安全。資策會藉此奠基發展專業第三方服務的能量,建構產業數位生態系,帶領產業轉型共榮,為臺灣產業在數位領域上定義新秩序、開創新局面,並接軌全世界。 資策會持續以專業與創新打造人才發展的標竿,榮獲2017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銀牌獎】、2019年【1111科技業幸福企業獎】、2023年【IT Matters Awards最佳IT雇主獎】、2024年【國家人才發展獎】之殊榮,見證了資策會對人才發展的高度重視,更彰顯資策會致力於打造充滿幸福與成長的職場文化。幸福的員工才能成就卓越的組織,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數位轉型旅程中,我們將繼續以溫暖和堅定,與所有夥伴攜手開創嶄新而無限可能的未來。

工作機會(95)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專業╱科學及技術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為提升國家資通安全科技能力、推動資通安全科技研發及應用,於2023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監督機關為數位發展部。 由數位部制定整體資安政策及目標、引領方向,資安署政策執行、推動資安政策,資安院提供資安技術協助、研究,三位一體共同強化各項資安防護作為。

工作機會(49)
台北市大安區創投業資本額15億9000萬元員工數29人

1979年,工研院成立後的第六年,為更深入落實國內應用技術的研發成果,「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國內第一家兼具技術移轉與創投服務概念的機構。在工研院一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技術爭力的同時,與工研院相輔相成,整合技術、資金、人才與管理等資源,協助將技術能量擴散至民間,落實產業技術自主能力,協助台灣產業升級,加速與國際接軌的任務。30年來,執行成果豐碩,從我國早期的汽車引擎技術、到發展成為全球第一的半導體代工產業,及近年來快速成長的面板產業等,創新公司皆成功扮演了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信義區創投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公司資本額新台幣1000萬元,從事創業投資業務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中山區不動產經營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00人

近年來,政府積極辦理市區內大面積公有土地、國營事業土地、港口、車站等周邊地區之政府主導都市更新;並配合私有建物及老舊公寓重建等相關法令、政策之推動,協助民間自力更新。期藉由政府及民間攜手合作,達到改善居住環境、落實居住正義理念及活化都市機能之目標。 為使政府住宅及都市更新政策逐步落實,銜接住宅法及都市更新條例之授權、依循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之規定,爰成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以獨立角色,協助政府辦理都市更新事業之整合及投資、擔任都市更新事業實施者、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不動產之管理及營運、經內政部指示辦理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業務等工作。以達成政府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政策中,公私有資產再利用、都市機能活化、改善居住環境及提升公共利益等目標。

工作機會(35)
台北市松山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60人

熱愛台灣文化資產及文化作品,能掌握國內外文化內容與科技應用新趨勢,促成商業模式之開發共構,具備文化內容產業工作經驗,有志於推進國內文化事務及跨業合作,推升產業發展與國家市場者,歡迎您加入文化內容策進院的團隊。

工作機會(12)
台北市大安區國際組織及外國機構資本額1500萬元員工數16人

財團法人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Center for Asia-Pacific Resilience and Innovation,CAPRI)於2022年正式成立於台北,積極以亞太地區觀點,深耕社會治理議題。作為台灣第一個國際化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旨在通過務實的比較研究,從亞太的觀點引領全球政策討論,推動創新治理,打造堅韌社會。作為一個非政府、超黨派的國際組織,亞堅會的研究聚焦亞太高收入社會面臨的政策挑戰,涵蓋公衛、創新、經濟和永續發展等互相關聯的議題。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大安區職業團體資本額2億300萬元員工數160人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簡稱商研院) 為國家級服務業研發智庫,基於「建立服務業發展基石,創造高品質、高附加價值之服務業創新能量並整合資源,加速服務業知識化,提升國際優質競爭力」之成立宗旨,於2007年12月正式成立。 商研院以「前瞻、創新、國際化」三大主軸,作為產、官、學、研間相互支援的平台,引進各界能量與鏈結資源,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並為服務業者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開創服務業的新藍海!

工作機會(13)
台北市松山區證券及期貨業資本額5億2700萬元員工數100人

※兆豐投信簡介 (原為國際投信) * 台灣證券投資信託業的領航者 兆豐投信成立於 1983 年,於95年6月21日正式納入兆豐金控集團,96年9月21日與兆豐國際證券投資信託股分有限公司合併並更名為兆豐國際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兆豐投信),是國內第一家獲准設立的專業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即率先以穩健的操作風格,在投資信託業界樹立良好的信譽,更以長期追求最大利益、最穩定積效為一貫的經營目標,深獲國內外法人機構的激賞及受益人一致肯定。 * 堅強的股東陣容 兆豐投信公司股東為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結合國內知名投資機構,為兆豐投信的資產管理實力提供強而有力的後盾。 * 二十一世紀金融理財的掌舵人 世界觀的經營理念 兆豐投信是國內目前唯一擁有美國、歐洲兩大市場的基金公司,開創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先聲。惟 兆豐投信並未因此自滿,目前更積極擴展《投資無國界》的信念,不斷開發合宜的金融投資產品,並致力於建設投資人無障礙的投資新環境。 嚴謹的投資決策 兆豐投信基金管理的宗旨在為投資人創造長期穩定的獲利,每一投資決策均在嚴謹的制度中誕生。 專業的投資人才 兆豐投信的投資決策特色在於發揮群策群力,並且強調團隊精神,所管理的基金群操作嚴謹,績效卓著 。 但每一基金經理人享有足夠的選股、進出及調整個股比重的專業領域。 以客為尊的專業服務 秉持誠信、負責原則,建立基金與投資大眾互信互利的橋樑,隨時掌握投資人需求,提供週到完善的投資資訊。 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性別平等、友善包容的職場環境,從面試、考核、晉升、薪酬福利等層面,皆依據人選能力及適任性進行討論,不因種族、國籍、性別、膚色、階級、婚姻、語言、思想、宗教信仰、年齡、政治立場或其他特徵而有任意之差別對待,俾能發揮本集團廣納人才、豐富擴張之圓融精神。 為預防及處理性騷擾事件,提供本公司員工安心免受騷擾之工作及服務環境,特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3條、「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訂定準則」,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處理要點」。 全球金融體系即將邁入無國界時代,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已是沛然莫禦的趨勢。兆豐投信將以一貫專業而前瞻的投資理念,繼續扮演台灣投信業界的領航者,幫助您將投資理財的觸角,在全球金融市場自由伸展。

查看工作機會(9)
工作機會(9)
台北市大安區工商顧問服務業資本額3000萬元員工數50人

美商中經合集團成立於1993年,是跨境風險投資的先驅,致力於投資美國、大中華地區和亞太地區的早期及成長期創業公司。 我們已經投資了超過400家行業奠基及領軍企業。在醫療健康、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機器人、金融科技、可持續能源、新媒體等領域,中經合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和重大影響。 中經合成立至今已逾30年,成功管理了9期美元基金,投資的企業已有100多家成功上市或被併購。 中經合三藩市辦公室、北京辦公室和臺北辦公室戰略式分佈並協同工作,整合全球資源,以利於我們的專業精英團隊在第一時間鑒識和掌握美國和亞太地區的投資機遇。 中經合憑藉近三十年來積累的創投經驗和無與倫比的本地及全球關係網絡來幫助我們投資的公司在亞洲、美國、乃至全球成長和擴張。 我們向企業分享30年的創業經驗和經營理念,用專業的知識幫助他們重新思考和定義在中國和亞洲的戰略。並在公司尋求跨市場增長和擴張時,利用我們深厚的本地和全球網路,為公司提供幫助。 公司網址: www.wiharper.com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信義區機械器具批發業資本額5000億員工數17100人

STERIS是一家美國上市公司(NYSE: STE),為國際領先的醫療領域感控品牌。STERIS為醫療機構與其他客戶提供獨特的設備與完整產品組合,如滅菌鍋和清洗機、手術台、燈具和設備管理系統,以及手術室一體化等連接解決方案、以及內視鏡再處理、維修解決方案與感控與處置性相關耗材。公司成立於1985年,原名為Innovative Medical Technologies,1987年更名為STERIS。 然而,透過併購與整合歷史悠久的美國滅菌鍋公司與其他知名公司。目前我們在全球擁有超過16,000名員工,並在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松山區其他投資理財相關業資本額1億5000萬元員工數6人

Amed Ventures重視每一位員工,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美商亞美登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大安區金融控股業資本額1620億員工數800人

成立源起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泰金控")成立於2001年12月31日,係由原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東以股份轉換方式設立,原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之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亦自該日起轉換為本公司股票(股票代碼2882)。 企業願景 以成為「亞太地區最佳金融機構」為目標,持續實踐區域佈局。秉持「亞太地區最佳金融機構」的發展願景,串聯大中華與東協市場佈局,以提供海內外台商與當地客戶符合其需求之金融服務與產品,藉由深厚的金融發展經驗及當地策略合作夥伴之資源扎根在地經營,持續創造提升集團營運價值及股東獲利之業務契機。 另外,將繼續強化資產管理事業成為集團發展之第三支柱,持續完整投資產品線並提升管理能力,以全球視野擴大資產管理事業觸角,加速集團第三業務成長引擎成型。 推動數位轉型,建立數位金融服務生態圈 國泰金控以數位、數據與技術三大主軸打造數據驅動的文化,將創新科技應用於各種數位產品與服務,並進一步以「What if We Could」精神,翻轉產品開發、服務流程與內部管理,進而深化產品能量、提升客戶體驗與強化營運效率。 目前本集團數位轉型已由技術導向走向生態圈導向,未來將陸續完善集團數據基礎建設與無縫對接數據環境,並攜手外部夥伴建立商業合作模式,逐步串聯商旅、電商、旅遊、交通、建設、健康醫療等多元場景,打造「CaaS 國泰即服務」(Cathay as a Service)的共榮數據生態聯盟。 優化資產負債配置及管理,創造永續經營的良好根基 國泰金控面對日趨嚴謹的金融監理制度及世界快速變化環境帶來的挑戰,仍將保持穩健步伐,審慎因應全球政經局勢及市場變動對金融市場可能造成之波動,持續優化集團整體資產負債配置及管理,充實集團整體資本結構,為國泰金控永續經營打下扎實根基。

工作機會(172)
台北市大安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0人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自2003年6月起,由原隸屬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科技部,2022年7月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國家實驗室改制而成,並由院本部統合協調各單位之運作,以提升彈性與效率,協力達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之重點任務,以促成國家科技發展體系垂直整合,並以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為目標。 本院之主管機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設有董、監事會;全院現設有7國家實驗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生物模式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

工作機會(131)
桃園市大園區其他相關製造業資本額2982億員工數暫不提供

以金屬表面處理工業為主要業務之公司,配合生產製程所需的工藝設計、設備製造、化學品提供、汙染環保整治、生產自動化,並加上新技術研發,為台灣、亞洲及歐美等客戶進行服務。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