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榮欣社會福利服務促進協會的工作行列。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happywork 創辦人愛珠女士從早療服務開做起,一路服務近20年,輔導超過500位個案,不捨早療的孩子從學校畢業後,訓練及進步就中斷,甚至面臨求職碰壁及無處可去的困境。因此,在107年與兩位專業夥伴,一起成立台灣樂作創益協會,期望用快樂、創新、創益且多元的培訓方式,打造身心障礙者的專業學習場域,幫助他們朝向自立生活的目標前進。
本會由黃烈火先生(味全食品公司、和泰汽車公司之創辦人)於85年初獨自捐款創立,黃烈火先生因年幼成長經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為其人生信念。在擔任企業董事長時即有回饋社會之熱忱。退休後更不遺餘力的投入公益活,以「美好人生、祥和社會」理念為中心思想,創立「財團法人黃烈火社會福利基金會」。期待能達成「關懷幼兒、培育國家青年、維護老人尊嚴」之社會使命。積極推展相關之教育講座,團體活動,出版傳播,諮詢輔導與獎勵表揚等業務,以協助社會大眾都能過得快樂、健康、有尊嚴又有意義,獲得兼具「家庭美滿」、「身心健康」與「事業成功」的「美好人生」,並進一步使社會達到安和樂利之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緣起於家長組織,目的在提供唐氏症家庭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透過家庭關懷訪視、支持陪伴、專業諮詢等,協助唐氏症家庭一起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困難,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為了直接提供唐氏症孩子需要的服務,於1998年募集經費成立了基金會,並依唐寶寶的年齡、家庭狀況、照顧者狀態等,提供早期療育、全日托安置、醫療復健、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健康管理、社區融合生活、急難救助等不同層次之全人服務。 隨著唐氏症孩子成長發展的需求,本會於2005年開啟了北海岸偏鄉地區的早期療育服務,逐步朝向專業服務發展;2006年承接新北市愛樂發展中心,開始提供機構型的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2012年因應政府推展社區式的日間照顧,展開第一間社區日間作業設施;2013年配合公共托育政策,經營了第一家公共托育中心和親子館;2015年將服務觸角延伸到馬祖地區,為離島地區帶進專業的公托服務;2018年經營第一家非營利幼兒園,為發展遲緩兒童營造共融的環境;同年開始與長期照顧資源接軌,提供失能身心障礙者長期照顧服務。唐氏症基金會秉持「哪裡有需要,服務就到哪裡」的精神,持續拓展服務據點,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發展適切的服務模式。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桃寶事業有限公司附設桃園市私立桃寶居家長照機構」的工作行列。
佳祿居家長照機構(下稱佳祿)致力於提供政府推廣的長照2.0居家照顧服務事業,以松山、內湖、中壢、觀音區為主要服務區域,以心手相連,讓長照需要者能夠健康幸福,並享受到溫馨幸福和專業的照護。培福有福,世代相連,期望透過提供高品質的居家照護服務,為長照需要者及其家人帶來福祉及安心。 佳祿由經驗豐富、專業資格的居家照顧專家組成,除了以個別化的照顧關懷計劃和定期評估,確保每位長照需要者得到最適合他們需求的服務,並幫助長照需要者保持獨立性和生活質量,同時照顧他們的身心健康。福連深知每位長照需要者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提供完善的居家關懷照護,以保障他們獲得最適合的照顧。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桃園市六二非營利幼兒園(委託社團法人臺灣亞洲學前教育培訓協會辦理)」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龍潭敏盛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的工作行列。
社團法人桃園市自閉症協進會於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十八日由本會集合自閉症者家長代表及關心自閉症者的各界人士,透過長期的溝通,共同努力,經過數年的醞育推動下成立,提供服務桃園市內自閉症者及其家屬,維護自閉症者權益,倡導政府及社會大眾對自閉症者之重視關懷,辦理各項福利措施,早期療育及職業訓練,並扶助其自閉症者具備社會化生活能力為宗旨。
萬試通-數位學習領導品牌 是由一群對數位教學有前瞻性的眼光與無比熱忱的各產業高手所組成,成員有經驗豐富的數位產業CEO、軟體科技業技術長、資深補教從業人員...等,放眼目前數位教學科技產業,星光熠熠,所向無敵。 公司官網: https://www.study123.com.tw/ 媒體報導: 打破傳統 數位學習新世代 https://youtu.be/x2QpD34npAI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馨安長照社團法人的工作行列。
宏悅親子耳鼻喉科診所已即將邁入第三年,我們一直在穩定成長,需要招募具備無限潛力的您,一起打造專業醫療團隊。 我們非常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宏悅醫療的工作行列。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推行規劃培養訓練勞動人力,致力專業技能訓練、技能培訓及其相關服務、促進產業提升人員素質與技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宗旨。
【公司簡介】 桃園市私立德宣居家長照機構,成立於110年12月20日,隸屬德氏集團,是一間深耕桃園、專注在地化居家照顧的專業機構。 我們秉持「全人健康 × 人本照顧 × 專業制度 × 社區整合」的核心理念,提供失能者、長者與身心障礙者最適切且有尊嚴的居家式照顧服務。我們不只照顧個案,也協助家庭照顧者減輕負擔,建立高品質、可持續的照顧支持系統。 在德宣,我們認為:「照顧不是一份任務,而是一份責任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