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由開山石興和尚自福建奉請聖母來台,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淡水通事賴科鳩眾建「天妃廟」。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諸羅知縣周鐘瑄易茅以瓦並顏其廟曰「靈山」,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靈山廟」,移建山麓。 乾隆壬寅年(1782年)第三次整修,道光三年(1823年)第四次整修,光緒丁酉年(明治30十年1897年)第五次重修並遷建現址。自石興和尚奉請聖母來台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年,亦是台灣北部最早聖母祖廟。 關渡宮是以佛教為禮,以道教為用的合一宗教寺廟,本於聖母的道家精神及觀世音菩薩的心情來救世濟人,現今本宮為財團法人組織,由董事長陳林富先生領導之董事會之下設總幹事、副總幹事並設公益暨公共關係,建設、祭祀、庶務暨財務等委員會,監督公益暨公關組、工務組、祭祀組、財務處及庶務組等單位處理本宮有關慈善事業及廟務祭祀等工作。
大華嚴寺志業體計有「財團法人佛教大華嚴寺」、「社團法人佛教華嚴學會」、「華嚴文化有限公司」、「空庭書苑有限公司」等,宣揚佛法智慧、闡揚《華嚴經》思想推動佛教濟世之工作。 「大華嚴寺」,是一個著重古典與現代的佛教機構。「佛教」,並非是束之高閣的宗教思想,而是貼近生活的覺悟教育,到大華嚴寺來,不一定就是要來參禪打坐、誦經、念佛;因為這裡,除了提供人們心靈避風港、精神支柱的傳統佛寺功能之外,面臨資訊發達、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我們更需要因應時代,發揮導正人心、淨化社會的教育功能。 因此我們正積極開展各面向的工作,包括了教育工作、學術研究、禪修靜心課程等,希望透過現代的語言、工具與方式,讓更多人接觸佛法,讓人性、家庭與社會圓融與和諧。 我們祈願真理如陽光朗照,生命的存在,不要有半點陰霾。歡迎熱愛真理、追求真理的朋友們,歡迎您加入「大華嚴寺」華嚴家庭,親身來體驗提升生命的覺知與靈性的超越所帶來的自在幸福與無盡喜悅!
本會屬於嚴藏法林體制業體系下之社團法人中華嚴藏法林佛教協會。 本會係依人民團體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以「深入莊嚴法藏,弘揚菩提正道;化育僧俗棟樑,發起清淨妙行。」為宗旨。 本會之任務如下,並依相關法令推動及執行: 一、佛學課程規劃與辦理 二、佛法活動規劃與辦理 三、推廣嚴藏法林志業體系所有資訊 四、宣傳與弘揚佛法,建設與支持十方道場 四、義工的招募與培訓 五、其他符合本會宗旨之各項業務
華嚴蓮社創始於民國四十一年,為一佛教道場,以興辦弘法、教育、文化、慈善為本社主要工作,附設有教學機構: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圖書館以培植專研、專修、專弘華嚴思想之弘法教育人材為目的,並每年舉辦教師與兒童營、發放獎學金鼓勵大眾學佛。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mitofo Care Centre ),簡稱ACC,是一個由大乘佛教僧侶所領導,「直接長駐、親身力行」的國際人道救援撫育組織,融合非洲本土精神、中華文化及奉行佛法生命體證三者,助養孤苦失親的非洲孤兒。 於2012年6月獲主管機關內政部核准,更名為「阿彌陀佛關懷協會」 「中華民國阿彌陀佛關懷協會」於2007年經內政部核准成立。基於慧禮法師的慈悲心、願力和堅定信念,並且護持法師在非洲志業。目前正積極協助非洲募款籌建孤兒院及學校。這個關懷中心只是一個開始,這項工作正是師父所說:「給孤兒許下一個希望和未來,為孤兒創造更好的成長機會。」在那荒蕪貧瘠的土地上,給予這些小生命能夠繼續存活下去,這也是慧禮法師所說:「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期望能在基本的照顧和教育下,培育出新一代的非洲人。
早年臺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漢人前來墾植時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三邑人士乃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恭請家鄉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觀音菩薩分靈來臺,是以龍山寺不僅為居民之信仰中心,更與其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龍山寺為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宮殿式建築,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前殿為十一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及虎門廳,三川殿屋頂採歇山單簷式,殿內有銅鑄蟠龍柱一對,為全臺僅見。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組構而成的正面牆堵,圖象生動柔美,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並加以吉祥圖案裝飾,美不勝收。 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殿內屋頂螺旋藻井全斗栱築構而成,不用一釘一鐵,神龕雕工精細富麗堂皇。後殿屋頂為歇山重簷,兩翼為硬山單簷,屋脊有財子壽泥塑剪黏。左右護龍屋頂為硬山單簷,兩側分別配有鐘樓與鼓樓,晨鐘暮鼓。鐘鼓樓採盔頂式扁六角形屋頂,造形獨特。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麒麟等吉祥動物造形裝飾,搭配彩色剪黏和交趾陶,堪稱臺灣特有剪黏藝術之精華。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除了欣賞臺灣寺廟建築藝術之美,亦可以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
本會創辦人為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先生,幼時隨投筆從戎的父親沈春池先生赴臺,經歷與見證遷臺後省籍融合的時代歷程,特於1988年,父親沈春池先生80大壽成立本會,意為祝壽並實踐父親宣揚文化及回饋社會之畢生行志。遺憾的是,沈春池先生於本會成立同年即與世長辭,哲嗣慶京先生竭盡全力投入有形及無形交流業務之發展,使本會成為臺灣最早專注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 本會董事長沈慶京先生為促進兩岸間之相互理解,率先在解嚴前以贊助「老兵返鄉探親」名義,鼎力支持攝製以中國大陸之風土民情與大川山河為主題的《八千里路雲和月》電視節目,落實贊助凌峰《八千里路雲和月》之執行與放映,引起全球華人的廣泛迴響與共鳴,也為此鋪墊了日後海峽兩岸各項文化交流之基礎。
嘉南,一個深耕佛教文物領域超過四十年的品牌,我們的故事始於一個單純而堅定的信念:讓每件佛教文物不僅是莊嚴的法器,更是傳遞慈悲與智慧的媒介。我們相信,從事佛教文物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與人為善的善業。在這裡,我們不只是一間公司,更是一個共同發願、以善為業的大家庭,致力於將傳統佛教文化與現代生活美學結合,為大眾提供最莊嚴、最貼心的佛教文物服務,讓善的循環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持續流動。我們誠摯邀請所有對佛教文化有熱忱、有志一同的夥伴,加入嘉南,與我們攜手為佛教的未來,共同努力,不斷前進。 我們的核心精神與價值 1. 善業為本,服務為心: 嘉南的核心價值建立在「善業」之上。我們深信,每一位走進嘉南的客人,都帶著一份對心靈平靜的渴望與追求。我們的任務,就是透過專業且貼心的服務,幫助他們請供到最適合的法器佛像,為他們的心靈帶來平靜與力量。這份工作,是透過我們的專業與真誠,去服務有緣人,協助他們與佛法結下善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善業」。我們重視每一位同仁的發心與熱忱,因為我們知道,唯有發自內心的善意,才能真正感動人。 2. 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不固守傳統,而是積極求新求變。我們認為,要讓佛教文化永續發展,就必須與時俱進。從早期的實體店面經營,到近年來努力朝向「虛實整合」的目標邁進。我們加強經營粉絲團,用心發展網路,成立 LINE 官方帳號,利用新科技來跟消費者有更加緊密的互動。我們導入線上客服與網路 CDP 系統,持續進行 CRM 持續跟客戶溝通。這些努力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能將嘉南的服務與商品,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相信,透過不斷的創新與改變,才能持續加強自己的競爭力,創造更多的價值給我們的客人。 3. 共同成長的夥伴關係: 在嘉南,同事之間不僅是同事,更是共同成長的夥伴。我們重視每一個同事的成就與未來。在這裡,不會有大公司「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僵化狀態,你可能有機會支援其他類型、其他部門的工作。這並非讓你感到混亂,而是希望你能夠透過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找到自己真正的專長和偏好,進而規劃出最適合你的職涯發展路徑。我們歡迎對自己有目標,願意持續學習、持續成長的人。公司會持續跟同仁對話,一起討論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並努力教育和訓練,讓他們養成工作上所需的各項專業技能和知識。只要你有意願,願意學習、願意克服,你就能在這邊找到自己的路,培養自己的專長。 我們的文化與工作模式 1. 挑戰與突破的 DNA: 我們是一間勇於挑戰、樂於改變的公司。從 2015 年面對不景氣的局面,我們便開始重新定位,尋找新的方向並提升自我價值。到 2017 年因應「一例一休」制度,我們也從「用工作時間來換取報酬」的概念,轉變為「用工作效率創造更高價值」的目標。這些經歷讓我們深信,改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卻是自我提升升級的必經階段。我們希望尋找願意跟我們一起成長,願意在挑戰中提升自己價值,勇於突破的人一同來努力。 2. 鼓勵學習與持續精進: 在嘉南工作,除了服務業較長的工作時間,以及商品種類眾多、業務量較大之外,我們更要求員工花時間隨時提升自己、改善自己。我們認為,唯有持續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我們承諾,公司會給予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協助,大家一起來討論出對公司和個人生涯最好的方向及做法,尋找並提升自己的價值。因此,如果你沒有想要成功、追求卓越的想法和意願,不願意額外付出,自我要求及主動性不高,請勿應徵。 3. 多元發展的平台: 我們為員工提供一個能接觸多種領域的平台。在這裡,你可以學到: • 專業知識: 從佛教的各項知識和學問,到公司產品的獨特性和價值性,讓你對產業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 實務技能: 穩定的工作機會、正確的工作觀念與態度、解決事情的能力,以及服務的技巧。 • 國際視野: 公司有展店及中國開店計畫,目前已有深圳、青島等直營經銷點,這將有助於擴張你的視野,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 你的舞台與未來 1. 連結興趣,發揮所長: 在嘉南,我們鼓勵你將個人的興趣與工作結合。如果你對以下領域有熱忱,嘉南將是能讓你發揮所長,將興趣轉化為專業的最佳舞台: • 藝術與雕塑: 我們的佛像與法器皆為精湛工藝之作。如果你對雕塑、美學有獨到見解,你將能為客戶深入解說其工藝之美,傳遞佛教藝術的莊嚴。 • 珠寶玉石與飾品: 我們將佛教意涵融入珠寶飾品中。如果你對玉石、水晶、飾品有興趣,你將能結合佛法智慧與美學品味,為客戶推薦充滿祝福的隨身法寶。 • 生命命理與文化教育: 我們持續舉辦多樣化的活動,如茶會、香道展演與課程,旨在提升公司的經營內涵,並創造與客人深度互動的機會。如果你樂於分享,並對生命哲學與心靈成長有熱情,你將能透過這些文化活動,與更多人結下善緣。 2. 完善的職涯規劃與福利: 我們深信,完善的培訓與福利是留住人才的關鍵。除了提供專業知識訓練,我們更有完善的福利及未來職涯的提升和規劃。公司會依據員工的努力表現和專長來進行培訓、加薪或升遷。我們擺脫用工作時間來換取報酬的概念,去做更多有意義、有效率的工作,以創造更高產值、更高價值為目標一同邁進。 結語: 我們正在尋找的不只是一個員工,而是一個願意跟我們一起成長,願意在不景氣的情況下,尋找並提升自己價值,願意挑戰自我,勇於突破,並且對佛教有熱情,願意為佛教做出貢獻的夥伴。嘉南絕對是個適合長期經營的事業,而我們也持續地努力。我們重視每一個同事的成就與未來,希望大家能夠長期一起來為了佛教的發展而努力。如果你有理想、有熱忱、有志從事佛教文物領域,我們誠摯邀請你加入嘉南的工作行列。讓我們一同成長,不斷地思考未來的方向,思考應該改進的地方,為更美好的未來一起來努力。
「中台世界博物館」秉持創辦人惟覺安公老和尚貫徹「佛法藝術化」的弘法理念,藉由對歷史資產、佛教文物的整理研究及展示,讓佛教文化藝術進一步得到保存發揚,不僅為佛教歷史作見證,更讓未來的弘法因緣厚植文化內涵及藝術深度,結合時代脈動,廣度群機,成為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重要力量。
◆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為非營利專業評鑑機構。 ◆辦理政府部會與國內外大專校院評鑑、研究、國際交流等相關工作與服務。 ◆本會致力於發展公開、透明、合理之評鑑機制及服務,協助各界建立完善的內部改善機制,實踐永續經營與發展。
法鼓山,為中華民國台灣的著名佛法教育團體。創建者為聖嚴法師,對台灣社會有巨大的影響力。現任方丈為果暉法師。 法鼓山的前身是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籌建於1971年,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於1975年定名為「農禪寺」。當時,東初老人致力於推動台灣佛教文化、培養佛教人才,每年並舉辦冬令救濟活動。 1977年,聖嚴法師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住持,除承繼東初老人之志業之外,更將佛法轉化為大眾能夠理解、接受與運用的觀念及其修行法門,並接著進行推廣工作。隨後由於農禪寺與中華佛學研究所信眾與學生與日俱增,遂於1989年因緣購得今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的一塊土地,聖嚴法師將之命名為「法鼓山」,故以「法鼓山」為名之成立財團法人,從事社會教化,心靈輔導及關懷弱勢等公益活動。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www.ddm.org.tw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位居全國前五大策展公司,我們聚焦在為消費者及客戶提供沈浸體驗及藝術生活服務,以團隊優先、績效至上、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歡迎具有開放的心胸、不滿足的好奇心、勇於為成果負責的夥伴加入工作行列。
《 關於星展集團 》 星展集團是亞洲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業務遍及19個市場。星展集團總部設於新加坡並於當地上市,積極開拓亞洲三大成長區域,即大中華、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星展集團資本充裕,所取得的AA-和Aa1信貸等級為全球銀行業最高評級。 星展集團於全球金融業的領導地位屢獲肯定,榮獲《環球金融雜誌》與《歐元雜誌》「全球最佳銀行」以及《銀行家雜誌》「年度全球最佳銀行」殊榮。作為數位金融創新先驅,星展率先以數位科技形塑未來銀行樣貌,贏得《歐元雜誌》「全球最佳數位銀行」及《銀行家雜誌》「最佳創新數位銀行」肯定。此外,星展銀行亦於2009至2023年連續15年被《環球金融雜誌》評選為「亞洲最安全銀行」。 星展銀行提供包括消費金融、中小企業及企業金融等金融服務。生於亞洲、長於亞洲,星展洞悉在亞洲市場經營業務的秘訣。星展致力於與客戶建立長久的夥伴關係,並透過星展基金會支持解決社會及環境問題的社會企業,同時以多元方式協助所在社區,包括培育未來競爭力和強化食物供應體系的韌性,創造超越銀行業的正面影響力。 《 關於星展銀行(台灣) 》 星展集團於 1983 年進入台灣市場,秉持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提供包括消費金融、財富管理、中小企業及企業金融的全方位金融服務。星展貫徹深耕台灣的承諾,不僅多次增資,更分別於2008年和2017年收購寶華銀行及完成澳盛銀行在台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的業務移轉,並於2023年8月整併花旗(台灣)銀行消金業務,進一步擴大在台業務版圖,成為台灣最大外商銀行。 星展銀行(台灣)在金融業務的穩健表現不僅被《亞元雜誌》評選為「台灣最佳外商銀行」,致力推動永續的努力亦贏得《遠見雜誌》「綜合績效外商組」首獎,並連續六年獲頒《HR Asia》「台灣最佳雇主獎」。未來,星展銀行(台灣)將持續透過創新產品與專業服務,提供與時俱進的數位金融解決方案,落實「生活隨興,星展隨行」的願景。 《基本資料》 • 星展集團深耕亞洲,業務遍及19個市場,台灣為其六大核心重點市場之一 • 星展銀行於1983年進入台灣市場 • 星展銀行於台灣擁有 76 個營運據點 ( 含總行、72 家消金分行、作業單位、以及信託業務專責部門 ) • 星展台灣擁有約5,000位員工 《發展歷程》 • 2008年收購寶華銀行良好資產,為第一個新加坡銀行在台灣的大型投資 • 2010年整合資訊作業及後勤部門至內湖科學園區Taipei Hub,以提供客戶更便捷及優質的服務 • 2011年4月,星展在台北市信義區打造星展台灣總部,展現深耕台灣市場決心 • 2012年1月,星展銀行在台子行-星展銀行(台灣)正式營運 • 2017年,星展銀行(台灣)完成收購原澳盛銀行(台灣)個人金融與財富管理業務移轉 • 2018年,星展銀行(台灣)推出「星展豐盛私人客戶」服務,正式跨足高階財富管理市場 • 2019年7月,星展銀行(台灣)透過發行普通股方式,增資新台幣22億5千萬元,增資後總資本額達新台幣322.5億元,資金結構更為穩健 • 2023年6月,星展集團對台灣增資新台幣520億元,確保星展銀行(台灣)具備充裕資本,可在台灣持續發展,增資後總資本額達新台幣842.5億元 • 2023年8月,星展銀行(台灣)透過資產及負債轉移方式,併購花旗集團在台消費金融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