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0年成立至今,一直為唱片製作領域的翹楚,本著專業及開發音樂領域的理念,滾石集團一直在追求創作影音產品的良好環境。多年來,滾石音樂製作出許多張膾炙人口的音樂唱片,也為台灣塑造了許多優秀的歌手以及樂團。
KKLIVE 致力於打造豐富優質的娛樂內容,提供演出者/創作人最全面的節目製作與跨海發行服務。團隊成員累計已執行數百場活動,持續以熱情和專業,感動超過百萬名觀眾。 目前 KKLIVE 以台北和香港兩地為核心主辦活動,足跡遍及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泰國…等亞洲城市。
街聲StreetVoice:音樂產業全新面貌開創者 資訊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樣貌,也翻轉了傳統流行音樂創作與傳播的方式。音樂創作的主導權回到創作者本身,音樂人不需要仰賴工業資源,就能自力創作出精采的作品,透過網路傳播、數位發行,就能讓全世界聽見自己的作品。2006年預見流行音樂產業的翻轉將會發生,我們創立「街聲StreetVoice」,搭建出華語世界第一個獨立音樂上傳平台,讓獨立音樂創作從涓滴開始在這裡逐漸聚集,而今蔚然匯成原創音樂最澎湃的潮流。 獨立音樂創作和樂迷收聽數量近年來如繁花盛開,逐年攀升。大量獨立音樂作品持續來到StreetVoice,累計已有3.8萬音樂人上傳超過20萬首歌,2020年平台播放次數達6千萬次;除了音樂上傳與收聽的平台,我們有為音樂人服務、進行作品數位發行、代理與投資的「派歌」,派歌代理發行曲庫在2019年有超過63億次點聽。StreetVoice從2006年舉辦「簡單生活節Simple Life」已走過7個城市,共邀請570組音樂人演出,有57萬人次參與;2019年以都會風格為主題舉辦Simple Urban +,吸引16萬人擠爆台北101水舞廣場。集團有擁有4個場地的Live House第一品牌「Legacy傳」,有專業音樂產業媒體觀點「Blow吹音樂」,無數新興樂團展開登台之路起點的「大團誕生」…。 「街聲StreetVoice」不只是一個音樂平台,而是一個全方位音樂生態系。
跨越地域 不限規模 地球上平均每一天就有4場必應創造參與的演出 從記者會到演唱會 ,只要是演出,就是必應創造服務的範圍 必應創造為台灣展演業唯一具備垂直上下游資源的整合型服務公司 製作水準紅遍兩岸三地,為華人世界最具規模的軟硬體公司
大鴻藝術的團隊成員來自電視、娛樂、網路、活動、演唱會、出版等領域,擁有將近20年與日本影視娛樂、藝術文化圈的交流經驗。 為了分享團隊所擁有的國際經驗,推廣影藝相關活動,2010年7月成立大鴻藝術,設置演唱會、戲劇、展覽、出版、藝人等部門,積極進行台日文化相關活動。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發娛樂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與我們一起成長和努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野火娛樂製作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關於我們】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一個市民引頸期盼,屬於臺北市的國際級表演場所。 在知名建築師庫哈斯操刀下,以當代最新技術與觀念規劃設計,在這裡各種藝術表現將被包容,新世代藝術家與新世代民眾,在參與表演藝術的過程,豐富著臺北市的文化風貌與藝術創作的潛能。 以「3+1」劇場設計為主軸,1500席大劇場和800席多形式劇場可各自獨立運作,也可互相連通,合併為一座2300席的超級大劇場。另一座800席鏡框式劇場,則配置獨樹一格的球形觀眾席。建築內一條貫穿劇場後台的環狀公共參觀動線,可一窺舞台設備、後台運作和排演場景,突破框架,重新界定觀看的認知。 北藝中心從臺北出發,放眼亞洲連結國際,藉由文化藝術與全球一流都市接軌,蘊生無限藝術創意,激發城市文化活力,成就臺北天際線上的城市新地標。 【與我們同行】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舒適的工作環境外,我們致力提供一個讓員工充分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各個優秀有夢想的夥伴們一起加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行列。
華研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研音樂)為一流行音樂製作發行及歌手、演員、主持人、文創圖文作家與運動明星全經紀之影視娛樂公司,為目前全球華人流行音樂產業唯一股票上市櫃公司。華研音樂致力於開發優質詞曲作者、歌曲,從早期《還珠格格》的主題曲《當》,到近年《我的少女時代》主題曲《小幸運》,近期的大熱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別讓我走遠》和插曲《路過人間》,均出自華研音樂之手。 華研音樂擅長培養素人成為巨星,包括動力火車、S.H.E、任家萱、田馥甄、陳嘉樺、林宥嘉、飛輪海、炎亞綸、Olivia、閻奕格、文慧如、Karencici等均自華研音樂出道,也是成名藝人尋求更上一層樓的重要依靠,歷年加盟藝人包括信、周蕙、F.I.R.、郁可唯、莎莎、曾之喬、王子邱勝翊、謝佳見、林美秀、郭品超與賀軍翔等。 除了藝人之外,華研音樂亦經紀爽爽貓、掰掰啾啾、馬來貘、江宏傑等文創圖文作家與運動明星,並持續廣納優秀人才,經營範圍涵跨音樂、戲劇、主持、文創、體育等各領域;華研音樂同時擁有膾炙人口歌曲達2000首,經營數位授權市場、詞曲版權、舉辦演唱會與明星經紀,致力於創造公司、明星與合作廠商三贏。
佳佳唱片行創立於1976年,在台北西門商圈經營。 40年以來,一直堅持「專業及多元化音樂」 ,這二個原則讓我們在競爭激烈的唱片業中依然屹立不搖。 「專業」---我們要求員工對於所負責的部門,能夠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以提供最好的服務給消費者。 秉持服務廣大消費者的原則,除了提供流行音樂、影音產品, 對於國內沒有代理的CD,就以進口的方式來服務需要的顧客。 在這裡有代訂東洋、西洋、古典、粵語等音樂商品,只要有該商品的相關資料,且公司未斷貨,我們會盡力找到。 「多元化」---我們訂購各種領域的音樂CD, 不在乎銷售量,只在乎消費者可以在佳佳找到所要的CD,我們始終相信‘每一種音樂都有人欣賞 ’ ‘每一個人都有喜歡的音樂 ’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使佳佳唱片行成為「音樂雜貨店」,期待以多元化的音樂商品來滿足您對音樂的需求。
國家兩廳院於1987年落成,開啟臺灣表演藝術邁入專業化的先聲。 兩廳院是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指標性的當代劇場,無論當代或傳統、原生或外來,都在兩廳院的舞臺上共生,且深受臺灣觀眾青睞。這片土地的自由與開放讓多元文化彼此對話,自由帶來空間,開放帶來思考,是兩廳院存在的立基,也讓兩廳院成為亞洲最自由與開放的文化場景。 兩廳院場館成長週期 第一階段(1987-2003)是「求生期」(Survival Period)。兩廳院在落成初期,開拓臺灣表演藝術朝往專業化前進,並以帶動藝文生態發展、培養觀眾為使命,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唯一核心,並大量引入國際重要節目。 第二階段(2004-2019)是「維持期」(Maintain Period)。2004年,兩廳院成為行政法人機構,由此開啟第二階段。兩廳院借重專業團隊,在執行公共政策的原則下,思考如何經營國際級場館並與生態維繫正向互動關係,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核心外,再輔以「周邊服務」,開啟觀眾專業服務,並大幅改善硬體規劃。 第三階段(2020-)是「影響擴散期」(Inevitable Period)。創造文化與生活對話的機會,提出「節目演出」、「學習推廣」、「場館管理」三大方針,帶動產業正向發展,成就「亞洲具指標性的文化品牌」(A Cultural Brand of Asia)。 ※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第16條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監事,請勿投遞本場館職缺。
滾石移動成立於2002年8月1日,前身為滾石唱片所屬之滾石網絡科技娛樂通信事業部,主要業務內容結合科技、音樂與娛樂,提供數位娛樂內容發行。目前市場版圖已跨足全球,並透過Qport數位音樂發行服務,致力成為全球最大的華語音樂數位發行商。 除了在台灣與各大電信業者、音樂串流平台(KKBOX、MyMusic、friDay音樂)、各大ISP系統業者擁有長期穩固的合作外,在中國大陸地區同步組建團隊落地運營,與音樂串流平台(騰訊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咪咕音樂、小米、抖音、汽水音樂、快手、oppo和vivo等)、中國各大電信業者、互聯網音樂服務視頻平台、四大新聞門戶及電子書閱讀平台均有深度合作。 滾石移動率先華語音樂界,成為大中華第一Apple官方首選的音樂匯集商,同步獲得Apple Digital Masters認證,更搶先成為Apple泛亞區唯一空間音訊傳遞的Encoding House合作夥伴,成為大中華唯一Apple首選提供完整服務的音樂匯集商。 目前以台灣為海外市場音樂基地,與國際(iTunes Store/Apple Music、Spotify、YouTube Music、Amazon Music、TikTok等)、日韓、東南亞等超過上百家海內外音樂平台接軌,並大幅拓展全球音樂發行合作,短短數年間累積合作近千家廠牌,發行超過數萬首歌曲。 除了串流音樂發行外,我們也幫創作者收集版稅,與全球音樂集管團體串聯,並直接與YouTube合作維權,無論是串流服務、公開播送、現場表演和用戶創作內容(UGC),完整收集創作者相關版稅,並且也同步投入音樂授權,把創作者的音樂媒合至影視廣告、品牌活動和遊戲等商用場景,確保創作收益最大化。 我們亦同步積極搶進數位娛樂市場,提供豐富的電子書與有聲書,進入消費者的各種裝置。 2023 為音樂人提供大陸巡迴Live House經紀業務服務 2022 開啟詞曲經紀業務,執行音樂授權媒合、A&R和版稅管理 2021 搶先成為Apple泛亞太區唯一空間音訊傳遞的Encoding House合作夥伴 獲YouTube音樂夥伴最高評鑑優異分潤,且獲認台灣區詞曲營收份額 Qport 2.0全新上線,導入雲端科技和大數據即時分析 2020 接入中華電信i聽聽、樂天Kobo、親子天下,拓展有聲書市場 2019 整合影音平臺、外部宣傳、自媒體、線上圖書等新媒體管道,提供客製化投放策略 2018 接入中華MOD/VOD、KKTV、中嘉bbTV,佈局OTT影音平臺 2017 接入超過100個數位發行通路遍布全球 2016 跨足兩岸三地,佈署臺北及北京在地團隊,建構完整實體及數位行銷網路 2015 數位音樂全球分發平台Qport上線 正式接入YouTube並獲國際音樂夥伴最高權限,提供營利、維權與宣傳的完整服務 2013 正式成為亞洲區唯一Apple認證音樂匯集商,接入全球串流音樂平台 2012 開啟音樂娛樂APP業務,同時接入臺灣串流音樂平台 2010 陸續開發並上線超過百款的Android、iPhone、Windows Phone系統APP,包含數十位藝人全新數位專輯應用 2009 推出第一個音樂應用APP『MTV音樂雜誌』,並高居台灣區不分類榜冠軍 2004 接入臺灣電信加值合作 2002 滾石移動成立
★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風潮音樂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風潮音樂生活館事業群 從音樂啟程,於生活、人文、自然、心靈多個領域與知音相逢。 風潮音樂,以創意十足的音樂美學,打造出獨特的企業文化。 五次葛萊美獎入圍,40座金曲獎榮耀,以及百餘次海內外入圍、得獎紀錄,讓風潮成為華人音樂的傳奇品牌。 從音符延展到生活,從生活深入心靈,從音樂出版走向音樂文創。 風潮團隊以音樂為核心,發現更多創意的可能;以創意為磐石,發展更多美妙的作品。 1988年創立,以音樂出版為核心,自製及引進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創作,許多引領民族、宗教、新世紀、跨界、親子、心靈等領域的作品,迄今仍於華人音樂界具有指標性地位,影響華人原創音樂甚鉅。 2012年起,以音樂文創為發展核心,標誌著以音樂為基石的創作,將與生活、與人文更緊密結合。從音樂出發,發掘更多與音樂對話的方式,在音樂天地裡,追求無止境的文創美學。
網銀國際影視,一家充滿活力且追求卓越的公司,我們以影視產業為核心,主要專注於電影和戲劇的產製、發行與行銷,力求成為引領台灣影視產業發展的先鋒,並將創意和專業結合,創造出令人難忘的娛樂體驗。我們堅信影視藝術的力量,能夠觸動人們的心靈並塑造社會文化,並與優秀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合作,共同打造出具有影響力的作品,透過精湛的製作和創新的手法,以追求故事的深度和情感的共鳴,並將台灣的優秀影視內容帶到國際舞台上。 在網銀國際影視,我們擁有一支充滿熱情和創造力的團隊,不僅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更致力於不斷追求卓越、重視團隊合作和創新思維,以確保每個項目都能達到最佳效果,並與國內外的合作夥伴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影視產業的發展。我們也積極參與影視內容的文化輸入,與文化機構、專業學術團體合作,進行文化交流和合作項目,以促進影視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藉此將台灣獨特的文化價值融入作品中,打造出具有深度和獨特風格的影視內容。 此外,網銀國際影視也致力於遊戲電競網紅實況主的經紀工作與行銷方案接洽,包括代言合作、活動安排和品牌推廣。我們將幫助其建立個人品牌形象,擴大影響力,並與各界合作夥伴開展策略性合作。在線下事業拓展之加值服務中,我們提供多元化的線下事業拓展方案,包括品牌合作、線下活動和網紅產品等。將協助網紅打造更全面的事業發展模式,並通過跨界合作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公司經營介紹 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此為民間參與文化部委託投資之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共營管案,基於公共性、專業性與公平性、多元性的整體經營理念,並以關懷台灣文創發展生態、培育文創事業發展、經營文創發展未來為主要營運核心。 在知識創價、文化創意領銜前行的時代,公部門對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也有了不同的思維。文化部將位處台北市菁華地段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給了我們一個想像──去描繪出經營一塊土地、一個空間的願景,而且相信這個動作可以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我們把台灣最在地的文化資源作最富創意的展現,把最具潛力的文創資源與力量統統「動」起來,在文創世紀裡繼續「讓世界看見台灣」 而華山,正是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文創力量在躍動、在悸動的最佳舞台。 台北的華山、台灣的華山、世界的華山 在這條商業發展帶中心位置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作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可以描繪的未來藍圖,不再只是兩點之間的圖像和意義與既有的城市風貌;而是要以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力,整合各方人才與資源,將儲備多時的文化能量,對上對下、從裡到外輻射出去,以帶動台灣整體文創產業的升級,升級到足以讓世界看見台灣。 未來,我們看見…… 華山是台北的華山,是台灣的華山,也是世界的華山。 這裡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和舞台。 我們衷心期待── ●在這裡,看見台灣文化創意的未來。 ●上了華山,就跨進世界。 我們希望能夠── 透過華山這片文創產業的櫥窗,看見台灣文化創意過去的努力、現在的表現,及展望未來的可能。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成立於1985年,為政府捐助設立的非營利機構。自2007年8月底,改組轉型納入臺北市政府運作後,以推動臺北的城市藝文發展為使命。 本會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之託,經營管理藝文館所包括: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偶戲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蟾蜍山煥民新村、嘉禾新村、新北投車站、北投中心新村、北投梅庭、北投溫泉博物館,並策辦台北電影節,及設置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 因有公部門的參與和督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與一般民間性質基金會相較之下,更注重文化活動的公共性與市民的可及性,並多次推動開創性的城市藝術文化活動,是臺北市藝術文化發展的生命共同體。
Legacy傳 音樂展演空間 體悟到Live現場演出是音樂人與歌迷溝通並展現創作能量的最佳舞台這樣的現實,2009年末「Legacy傳 音樂展演空間」在華山文化園區紮下Live House的根,至今Legacy已有台北、台中、mini、MAX和TERA等五個大小場館,能服務各種不同編制、不同音樂型態、不同族群受眾的音樂創作者,提供最適恰的舞台與觀眾席空間,並滿足音樂人在節目企劃與行銷、售票等各方面的需求; Legacy 更擁有一支專業的硬體技術團隊,讓音樂人有穩定而高品質的舞台技術支持,便能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表演本身。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角落文創展演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微樂客由來 “微”是取自於創辦人Will的單字取名,而“樂”與“客”的概念,是希望能傳達愛音樂且讓來此的您能夠獲得喜悅的消費體驗,並成為我們一起共享樂的夥伴。 關於微樂客 微樂客成立於2017年,主要販售各國進口音樂商品,包含亞洲日本、韓國及西洋地區歐、美最前線的流行音樂專輯、黑膠唱片及周邊商品。 除了優質的音樂唱片,同時也致力擴展更多元的進口品項,2018年開始提供進口的日韓時尚彩妝、食品生活、話題小物等,我們不僅注重穩定的物流效率,更希望與大家共享全方位的優質選品,期許能在台灣被大家看見小小立足而不斷成長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