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領域中,藝術不僅是一種表達方式,更是一種深度整合與互動的平台。透過細膩而有溫度的接觸,野獸藝術專業團隊將藝術有機體巧妙地植入各種藝術環境中,使之成為不可磨滅的文化印記。我們的業務範疇涵蓋藝企合作、藝術經紀、藝品典藏、藝文策展、藝創顧問及藝獸學院等多個專業領域,透過這些渠道,我們實現了藝術、行銷、教育的跨領域融合。 野獸藝術作為一個藝術與商業的橋樑,我們一貫堅持專業與誠信的原則,為合作夥伴提供可靠的藝術顧問服務,進一步鞏固企業的核心價值。這種策略不僅提升了藝術的社會影響力,也強化了企業文化的深度與廣度,使藝術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畫廊成立已十九年,不論在公司形象、經營理念等方面,皆受到藝術專業領域的尊重與推崇。畫廊本著對台灣藝術發展的關懷,以本土畫家為推介對象並逐年開拓海外交流。長期以來,畫廊除了舉辦代理藝術家展覽之外,總會定期望安排幾個大型特展以回饋社會。展覽的舉辦與完滿,需要多人的參與和配合,對我們而言,十年正是一個畫廊穩定基礎的必要時間,從現在開始,畫廊正要走入新的世紀,不論是電子報、網站設置推廣美術文化等等,都是我們要徹底執行的目標!二十一世紀的畫廊經營,我們藉由3L4D國際動漫美學的展覽,跨出國際當代藝術的新藍圖,我們對未來充滿樂觀與期許,相信我們的專業與選擇,如同收藏家對我們的信任與藝術家對我們的認同一般。 歡迎您的加入!希望,您的參與能讓我們距理想越來越近,掌握成功!
大豫空間藝術位於台北市的精華地區,是一間強調美學整合及服務流程的軟裝設計公司,打造獨特的軟裝整合平台,方便各軟裝的材質挑選及提供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歡迎具備美學及衝勁的設計師一同來挑戰高薪,加入大豫空間藝術有限公司的大家庭。
<敦煌藝術中心> --1983年,負責人洪平濤為提供中青藝術家發表的園地,以經營者、推廣者的角度創辦敦煌藝術中心。除了致力 於藝術產業經營外,並開辦敦煌學苑,首創民間藝術研究及欣賞的講座,開辦藝術流行風潮。 --1992成立台中敦煌藝術中心 --1997成立高雄敦煌藝術中心 --1998成立新竹敦煌藝術中心 --1998當選畫廊協會理事長 --1999首度帶領畫廊協會成員參加北京、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 --199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適逢九二一大地震,特別舉辦九二一藝術義賣會。 在畫家慨捐畫作、藏家熱烈參與下共募得新台幣七百多萬元,悉數捐給慈濟基金會進行藝文設施的重建工程。 --200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主題「驚世創意」,第一次將純藝術與生活美學相互 結合,同時新生代藝術家在大型藝術博覽會中首度擁有發聲的空間。 --2006 成立上海敦煌藝術中心 --2009 遷至上海古北新區宋園路 --2011 台北敦煌藝術中心遷於富錦街 累積兩岸30餘年藝術市場經營經驗 ,深知兩岸文化差異與藝術市場性格特質,松山、虹橋兩地機場直飛的便利性,拉近了兩岸文化人的距離。如今我們帶回累積的中國經驗、走過的路,引薦中國藝術家給台灣朋友認識,也期望能將台灣本土優秀藝術家推向國際,在藝術領域中能夠發揮東方文化與世界的互動及影響。
DOPENESS ART LAB 始於2018年,由藝術家Kea Tsai創立,成為台灣致力於推動當代藝術與潮流藝術的創新組織與畫廊。團隊整合過往多十多年獨立策劃、設計執行、參與國際藝術展會的實戰經驗,專注發掘國內外的新銳藝術家及其創作,並傾力推廣兼具視覺張力與明澈思維的當代藝術、普普藝術及後現代藝術等,建構跨世代的未來美學樣貌與國際脈絡接軌。
索卡藝術中心成立於1992年台灣台南,主要經營亞洲當代優秀藝術家作品,係台灣最早有系統經營亞洲當代藝術的畫廊。 2001年,北京索卡藝術中心成立,負責人蕭富元先生成為台灣到大陸開設畫廊的第一人;索卡同時亦為中國最早以美術史觀及學術角度來經營的畫廊。自成立以來,索卡對中國經典油畫做了大量的研究、整理及收藏工作。代理從第一代藝術家李鐵夫、林風眠、顏文樑、徐悲鴻等美術史已定位的經典藝術家作品到致力於發掘、推廣有潛力之當代藝術家。 2003年,索卡跨足當代藝術的經營,開始發掘並推薦中國新一代具獨創性的藝術家;2005年北京索卡當代空間成立,透過邀請國際級的專業策展人規劃展覽,將有潛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成功推薦至國際,並將亞洲當代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引進大陸及台灣。2007年臺北索卡重新設立,致力於亞洲當代藝術的經營以及推廣。2010年,北京索卡搬遷至著名的798藝術區,一千平米的包豪斯經典空間建築,精心打造的每一檔展覽,致力為公眾呈現更為精彩的藝術展覽。索卡現今擁有北京、臺北、台南索卡藝術中心。成為一家跨足中國經典和當代藝術作品,並致力於推廣亞洲當代藝術,影響力涵蓋全亞洲的國際性畫廊。
致力於推廣亞洲藝術,並推薦全球優秀藝術家作品,以台灣為坐標望眼國際。 青雲畫廊(Cloud Gallery)成立於1997年,地點座落於台北大直重劃區明水路上,也是台灣第一間設立於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Taipei Art Industry Association)的畫廊,在過去20年的日子,我們經營出許多台灣經典藝術家及華人當代藝術作品,透過亞洲藝術史的耙梳,我們整理出以台灣為坐標,觀看世界藝術脈絡的觀點。 有鑒於全球當代藝術發展,非大敘述時代的來臨,藝術哲學與多元化,因此我們於2012年在原址旁多成立一跨領域空間,定期舉辦論壇並提供年輕當代藝術家作為實驗舞台,透過不同媒材與形式的展覽產生對話,並與不同單位進行跨界品牌合作,企圖也為年輕的當代藝術家找尋更多的合作平台;藝術的推廣並非一蹴可幾,我們認為展覽的質應重於量,因此每年用心策劃8至10檔內部展覽,並每年積極參與國內外4至6個藝術博覽會,帶領藝術家走出國際;近年為拓展台灣當代藝術的國際能見度,也與國內外畫廊、學界或企業單位聯盟組織藝術家交流展,透過同/異業的結盟,創造另一推廣模式,也透過各方單位的耕耘使藝術在地化。 亞洲區政經局勢轉變及中國崛起,造成藝術文化板塊之遷徙,台灣藝術走過高峰也走過低潮,我們相信透過潮流的洗禮後會留下雋永,作品的深度最終會反饋回市場價值,而畫廊的使命是要走在潮流的前端,並挑選出歷久彌新的作品,浪潮退去後,藝術史必會給予證明。 藝術產業之經營率重眼光的前瞻,青雲畫廊以後設角度,並佐以全球藝術脈動為參考,長期經紀在當代潮流中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家,並為合作的每位藝術家以策展、論壇、研究、出版做為記錄並拍攝訪談影片,企圖在藝術家創作的歷程中,留下後人可以研究的路徑;台灣的當代藝術萃取了厚實的中國文化,海島型的國家以自身為坐標,觀看全球文化之演變,我們提出一份屬於自身品味的展覽,並堅持推薦最好的藝術作品。
公司經營介紹 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此為民間參與文化部委託投資之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共營管案,基於公共性、專業性與公平性、多元性的整體經營理念,並以關懷台灣文創發展生態、培育文創事業發展、經營文創發展未來為主要營運核心。 在知識創價、文化創意領銜前行的時代,公部門對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也有了不同的思維。文化部將位處台北市菁華地段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給了我們一個想像──去描繪出經營一塊土地、一個空間的願景,而且相信這個動作可以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我們把台灣最在地的文化資源作最富創意的展現,把最具潛力的文創資源與力量統統「動」起來,在文創世紀裡繼續「讓世界看見台灣」 而華山,正是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文創力量在躍動、在悸動的最佳舞台。 台北的華山、台灣的華山、世界的華山 在這條商業發展帶中心位置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作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可以描繪的未來藍圖,不再只是兩點之間的圖像和意義與既有的城市風貌;而是要以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力,整合各方人才與資源,將儲備多時的文化能量,對上對下、從裡到外輻射出去,以帶動台灣整體文創產業的升級,升級到足以讓世界看見台灣。 未來,我們看見…… 華山是台北的華山,是台灣的華山,也是世界的華山。 這裡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和舞台。 我們衷心期待── ●在這裡,看見台灣文化創意的未來。 ●上了華山,就跨進世界。 我們希望能夠── 透過華山這片文創產業的櫥窗,看見台灣文化創意過去的努力、現在的表現,及展望未來的可能。
宇珍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位於台北博愛特區,鄰近總統官邸之中華文化總會大樓七樓,每年定期舉辦春、秋二季國際性藝術拍賣會及一至二場藝術家個展,更為特定收藏家規劃投資理財之系列收藏。 經營內涵與特色: 宇珍公司一直以專業誠信精神提供顧客最佳服務,舉辦過60多場拍賣會及多場政府委託與個人專拍,以古文物(字畫/瓷器/玉器/鎏金佛/翡翠/銅器/木器/雜項)、台灣當代藝術(油畫/水墨/水彩/書法/雕塑/裝置藝術)及中國古字畫等藝術品為主,並為收藏家規畫收藏、投資,為台灣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拍賣經驗最好的拍賣公司,多年來屢創佳績,深獲收藏界肯定。
國家兩廳院於1987年落成,開啟臺灣表演藝術邁入專業化的先聲。 兩廳院是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指標性的當代劇場,無論當代或傳統、原生或外來,都在兩廳院的舞臺上共生,且深受臺灣觀眾青睞。這片土地的自由與開放讓多元文化彼此對話,自由帶來空間,開放帶來思考,是兩廳院存在的立基,也讓兩廳院成為亞洲最自由與開放的文化場景。 兩廳院場館成長週期 第一階段(1987-2003)是「求生期」(Survival Period)。兩廳院在落成初期,開拓臺灣表演藝術朝往專業化前進,並以帶動藝文生態發展、培養觀眾為使命,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唯一核心,並大量引入國際重要節目。 第二階段(2004-2019)是「維持期」(Maintain Period)。2004年,兩廳院成為行政法人機構,由此開啟第二階段。兩廳院借重專業團隊,在執行公共政策的原則下,思考如何經營國際級場館並與生態維繫正向互動關係,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核心外,再輔以「周邊服務」,開啟觀眾專業服務,並大幅改善硬體規劃。 第三階段(2020-)是「影響擴散期」(Inevitable Period)。創造文化與生活對話的機會,提出「節目演出」、「學習推廣」、「場館管理」三大方針,帶動產業正向發展,成就「亞洲具指標性的文化品牌」(A Cultural Brand of Asia)。 ※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第16條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監事,請勿投遞本場館職缺。
我們不僅經營亞洲現當代藝術 我們經營的是一份亞洲觀點。 耿畫廊的前身,也就是創設達17年的大未來畫廊。 對於過去的大未來畫廊來講,是從歷史回流中挖掘出經典。至於,對於現階段及未來的耿畫廊來講,我們從歷史中走來,這段經驗更加教養了我們珍惜歷史所託付的傳奇,這份承續精神將會是耿畫廊的傳統主軸,也因為有了這塊現代藝術所培育出的沃土,讓我們置身在現階段的當代藝術濤流裡面,反而更關心所要推動的藝術內容並非只是一種流行文化,而是更要有畫廊自己的品味與詮釋能力。因此,耿畫廊所經營的藝術,不單單只是一種浮面化的亞洲現當代藝術,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在經營一份屬於這個世代的亞洲觀點。畢竟,我們是從歷史的無限深邃裡面,看到了當代的無限遠。 對於耿畫廊來講,未來在這個舞台所擔綱演出的藝術家,重要的並非是國籍,而是藝術本身所涵蓋的文化厚度,這才會是我們樂於推薦給大家的一環。因為,我們深刻發現到;當全球化概念將文化品味壓製成為齊頭式平等時,文化成為一種口味規格性的易開罐,現代人因此失去了品味不同文化所牽引出來的豐富與精深,文化的貧血症;也就成為21世紀都會共同症狀。所以,我們期許從自己做起,重新找回親近藝術的純粹性與耐賞性。我們也相信;耿畫廊的藝術家,都肩負了這樣一份內在使命,正蓄勢待發地準備創造─當代傳奇。
「 安排多元的藝文盛宴,將世界各地精湛的藝文表演引進並深植台灣;使台灣原生、優質的藝術文化與世界接軌,也讓台灣所有的觀眾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殿堂。因為我們相信藝術不該遙不可及,更相信台灣值得與所有美的事物畫上等號。」 寬宏藝術工作室成立於民國八十年,是南台灣最早成立的藝術經紀公司,位於陽光炎炎的高雄,寬宏藝術有著為推廣藝文活動的熱情與衝勁,在這近數十個年頭裡,舉凡音樂、舞蹈、戲劇、演唱會、展覽甚 至是運動類型活動,每年上佰場的表演,不但提供國內愛好藝術文化的朋友一個絕佳的藝術殿堂,也將藝術的觸角無限延伸,使社會大眾的精神生活得以不斷提升。每一場音樂會、每一段舞蹈、每一齣戲劇,寬宏藝術都力求能觸動到每位觀眾的心靈,即使世人對藝術與美的看法和定義會有不同,但寬宏藝術對藝術表演的熱忱與執著始終如一。 寬宏藝術工作室在邁向二十五週年的里程碑後也終於完成歷史性的任務,此後的寬宏藝術乃是集合眾多投資者的支持所成立的寬宏藝術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18年1月4日掛牌上櫃股票[代號6596],我們將承襲過去致力推廣藝術文化的理念,用更新穎的節目策劃及充滿創意的宣傳,持續為台灣觀眾帶來更多世界級的藝文表演,更會力求突破,不僅為本土演藝團體在台灣開拓更寬闊的市場,也會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者與團體,尋求海外的表演空間,打造台灣與世界藝術文化交流的雙向管道! 2021年5月 屬於寬宏的電商平台LIGHTMALL上線,期許打造線上美學商城---「藝術製造所」集結上千項國內外藝術家、設計師等職人之作,將藝術透過商品走入大眾生活。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成立於1985年,為政府捐助設立的非營利機構。自2007年8月底,改組轉型納入臺北市政府運作後,以推動臺北的城市藝文發展為使命。 本會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之託,經營管理藝文館所包括: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偶戲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蟾蜍山煥民新村、嘉禾新村、新北投車站、北投中心新村、北投梅庭、北投溫泉博物館,並策辦台北電影節,及設置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 因有公部門的參與和督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與一般民間性質基金會相較之下,更注重文化活動的公共性與市民的可及性,並多次推動開創性的城市藝術文化活動,是臺北市藝術文化發展的生命共同體。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富邦人壽美術館基金會在分享的使命下開創所有創意與無限可能。 The Fubon Art Foundation is committed to integrating art into daily life and unleashing people’s creative potential. 藝術透過展覽、講座、活動、禮贈、文宣、廣播。以最為親近的方式進入大眾生活。 透過「質」的提升讓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可以透過空間與色彩讓人自由欣賞,同時理解藝術可以增加更多日常思維,讓辦公室與公共環境也增添對於美好的分享與教育推廣的機會。
成立源起 羅芙奧藝術集團(Ravenel International Art Group)等同於精緻藝術文化的象徵,並肩負著「20及21世紀華人藝術」收藏顧問的角色。 羅芙奧藝術集團成立於1999年6月,由法國歷史悠久的藝術拍賣機構─德芙奧(Drouot)提供完善的專業技術支援,以引進歐洲精緻文化、落實專業藝術投資和推動華人當代藝術為服務宗旨。 集團旗下設立羅芙奧股份有限公司及睿芙奧有限公司,藉由國際拍賣會、私人洽購、藝術基金投資等多元形式,為亞洲各國企業、收藏家與基金會,建立其專屬的收藏體系與藝術市場投資脈絡;透過與海內外重要博物館、藝術機構交流合作,引薦傑出西洋藝術大師,進而推動華人藝術在國際舞台上的長足發展。 羅芙奧在亞洲各大城市設立拍賣中心及服務據點,包含台北、香港、北京、上海。隨著華人藝術市場蓬勃發展,自2008年起,每年分別在香港、台北舉行多場拍賣會,包含現代與當代藝術、中國古文物、珠寶及翡翠首飾、名酒佳釀等拍賣品項,同時提供海外藏家網上競投的即時服務。羅芙奧始終秉持一貫專業與熱忱為國際收藏家提供最豐富、具前瞻性的顧問服務。 宗旨 引進歐洲精緻文化 羅芙奧致力於引進盛行於18世紀法國的沙龍文化,希望發揮沙龍文化的基本精神─建立精緻生活形態,促進文化思想交流,進而引領華人藝術文化躍入國際舞台。 落實藝術與投資 藝術投資的要點,在於專業的眼光和對市場的掌握。在此概念下,羅芙奧藝術集團藉由長期觀察全球藝術市場動向,與藝術產業相關人士密切互動,隨時掌握全球最新藝術市場脈動;自2012年起,羅芙奧針對全球貴賓客戶發行Ravenel企業刊物,每季由資深專家於《藝術與投資》(Art & Investment)專欄,詳細解析藝術市場行情與未來趨勢。 羅芙奧藝術集團提供完善的藝術品投資規畫,通過確立多元的投資模式,與其他相關金融產業合作,以拍賣、私人洽購、藝術基金等多重管道,以最謹慎、公開、客觀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做最佳的資產配置及收藏選擇。 推動華人現代與當代藝術 藝術家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明的薰陶、刺激,矛盾與掙脫之間,衝撞出特屬此年代的文化語彙,並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羅芙奧身處亞太金融樞紐,定位為東西方藝術文化的橋樑,致力將20至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華人藝術品,推薦給全球收藏家、企業與基金會。
嗨!我們是奧森,成立於2016年的策展團隊, 透過設計敘述展覽的故事紋理,是我們持續在做的事, 多年來的成長歷程,品牌持續擴跨足更多面向的設計顧問策劃。 BE OCEAN. 設計,是一群人在不同的路徑中探索明確的方向, 專注時像個傻瓜,創新時又像暴徒。 我們專注於成為客戶的顧問,每一個策展的微小細節,都有一個最佳解方。重視客戶體驗與價值,規劃出有亮點的雛形,並付諸設計執行與落地性。 在選擇奧森之前,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設計業並不Always fancy,要完成一個能為客戶帶來成功的作品,創意的背後是99%執行力,最快樂通常是看見成果浮現的時候,而看見它的唯一方式,就是妥善落實每一個細節與過程。
貳肆策劃—新型態創意顧問公司 聚集了各式混種DNA的創意聚落 以策略為準心,預算、時程限制下 精準擊發一顆顆創意子彈 無論靶心落在行銷、創生、策展、品牌 無論公部門/私人企業,亦不區分傳統、數位 這裏提出、執行的創意,只圍繞著一件事打轉: 「 解決問題、達到目的。」 單單相信 策略、數據、實效, 是驅動創意的唯一指標; 提出各式創意解決方案後, 將其完美執行。 2023-24 獲獎紀錄———————————— 1. 德國紅點 - Winner 2. 澳洲雪梨大賽 - Gold 3. 紐約設計大賽 - Silver 4. 德國設計大賽 - Winner 5. 德國品牌大賽 - Special Mention / Winner 6. 亞洲設計大賽 - Silver 7. Wild Deisgn - Sortlist 8. 台灣金炬獎 - 企業、創新雙料
1980 年代末期,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畫廊數量激增、藝術市場活絡,但缺少有力的整合組織,此時畫廊界及藝文界之相關人士,便有意組成畫廊協會,歷經籌備與討論,並向內政部登記立案,1992 年 6 月 8 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終於宣告正式成立。隨著產業發展,協會業務逐步擴張,負責會務運作的秘書處主要分為三個部門:會務中心、藝術博覽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