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才資訊
2023/12/26

Ocard 2023 年將拓展海外版圖,2024 啟動第三輪募資

顧客經營科技品牌 Ocard 宣布推出全新品牌定位,不只是外界印象中的集點服務,更是提供一站式數位轉型的解決方案。旗下產品包括接觸消費者的 Ocard app、管理消費者數據、會員資料以及點數和其他行銷活動的 CRM,以及深入分析數據的 Insight 360。 Ocard 自 2016 年以來已協助全台近 5,000 間店、2,000 個品牌,在餐飲、零售、住宿等店家投入顧客關係經營,其中多店、連鎖品牌占比達四成。並在受到疫情衝擊的 2022 年中,協助品牌接觸破億人次、累積消費一舉突破新台幣一百億元。Ocard 於台灣市場近三年營收年增幅皆達 60%。 Ocard 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逸生表示,期待藉由「顧客經營科技品牌」的全新定位,以及跨產業與品牌的點數生態圈,成功讓商家與顧客零距離。 陳逸生分享,自 2020 年完成第一次募資後,Ocard 已於2022 年底完成第二輪募資,但不便透露金額與投資人。Ocard 2023 年將著眼於擴張團隊、提升產品技術與展開日、港、馬來西亞、泰國等海外版圖的年度規劃,並預計 2024 年會展開第三輪募資加速海外拓展。 團隊規模方面,Ocard 已由初期的 5 人團隊來到 70 人規模 ,持續徵求包括業務、客戶建置、客服、產品開發等領域人才。 INSIDE 2023/03/28 原文報導: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31169-ocard-new-positioning
1.5萬
媒體曝光
2023/12/26

替米塔、乾杯等千家客戶做會員! Ocard 如何靠一個 App 創下近億元營收?

憑一招「顧客關係經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協助店家「把新客變熟客、熟客帶新客」,就讓台灣新創Ocard成功拿下全台2,000個品牌、4,600家門市的合作訂單,其中包含米塔、乾杯、雲雀、煙波、美福等知名餐旅集團,並在去年創下近億元營收。回首過去一路走來,Ocard做對了哪些事? 「創業最一開始,我們幫不同業者開發客製化App。但從顧客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樣其實很沒效率。」Ocard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逸生觀察,製作一個App本身需要花費不少金錢與時間,但App的留存率(retention rate)多半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既然大家做App的目的大同小異,都是想與客戶拉近關係,那為何不用『平台』的方式解決?」 陳逸生的想法,是將各店的顧客經營系統整合到Ocard平台。「你(店家)不用花力氣建置自己的App了,只要在Ocard這邊開通帳號、上線,就可以統一透過Ocard的App推送資訊、發放優惠券。」理想是有很多店家願意買單,萬萬沒想到團隊接著經歷一波陣痛期。 畢業於清大資工系、7年級生的陳逸生,一直對軟體特別感興趣,加上受到2012年國內創業風潮影響,他一退伍就投入創業行列,在2016年創立Ocard。 「當時我們訂了一個目標:3個月內拿下70家客戶。但意料之外,最後成交的只有2家。」陳逸生坦言受挫,逆境使他一方面反思找尋合作店家的策略,從陌生掃街到瞄準目標客群;另一方面,將「消費者集點數兌換餐點」、「手機掃瞄QR code填寫問卷」等服務納入Ocard平台,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功能,成為Ocard進入添好運、雲雀集團、開丼等連鎖品牌的關鍵。 「單單講顧客關係經營,對店家而言還是有點抽象。但如果講『透過集點來刺激消費、吸引顧客回流』,或者『線上問卷是蒐集顧客資料的有效管道』,大多數店家能馬上理解。」陳逸生表示,Ocard所提供的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是「讓每一位走進店裡的客人變成會員」,接著善用各種數據做精準再行銷(Retargeting),包含蒐集顧客真實輪廓(如消費頻率、用餐滿意度)、開放資料如氣象與人潮流動,依此提供店家最適切的經營建議。論終極目標,是緊緊抓住一群老顧客的心,同時間尋覓更多的潛在客群,讓一家店能走得長久。 除此之外,考量到手機App的導入成本過高,Ocard在2019年嘗試串接LINE官方帳號,意即讓商家品牌直接在LINE官方帳號上進行會員蒐集、消費集點、再行銷等。結果證明,陳逸生當時的判斷正確,隨著LINE在台灣地區成為使用率第一的社群媒體,在此經營顧客溝通最為有效。 2招插旗海外,突破SaaS成長天花板 不過,考驗還沒結束。任何在台灣做SaaS的團隊,礙於B端客戶有限,最終難免碰上營收瓶頸。作為Ocard早期發展的投資者、益鼎創投協理沈立平因此建議:「Ocard應選擇出海、經營其他市場,或者基於App有相當的下載數量及註冊會員數,發展成一個C端的入口平台,讓平台面向的客群更加廣泛。」 陳逸生誠懇回應,台灣的市場發展確實有極限,「對我來說,大概20,000間(門市)就是頂了。」因此Ocard一直有進軍國際的計畫,「從今年起,我們已經開始布局東南亞、日本、香港等地區。一部分是與當地的系統商合作,另一部分則是跟隨餐廳集團出海,前往當地協助深耕店家與顧客之間關係。」 而針對Ocard平台本身,陳逸生分享,團隊正嘗試導入時下流行的生成式AI應用:「想像在未來,Ocard系統化身成更加智能的行銷助手,可以直接幫店家生成一套專屬的行銷方案,甚至代為執行活動。這對中小型的店家來說,更能專注做好本業。」 Q:Ocard目前在各產業的客戶數比例為何? A:一開始因為幾家連鎖餐飲加入,打開我們在餐飲界的知名度,所以初期幾乎是餐飲業。但以現在來說,餐飲(店家)占我們的比例約占7成,另外3成包含零售業、飯店業、美業、服務業。其實任何想要做顧客數據蒐集的產業,都可以用我們的服務。 Q :相比於市面上其他CRM,Ocard的差異化優勢是什麼? A:第一,平台系統功能完整,提供彈性的模組組合,舉凡儲值、會員分級、點數回饋、分享禮等,任何行銷活動都能做到;第二,團隊有全年無休的客服專員,能即時為店家解決問題;第三,積極與異業合作,例如與旅遊科技公司Klook合作發放住宿折價券,為雙方平台上的店家帶來更多流量與曝光。 Q:Ocard的CRM系統能適應海外各地市場嗎? A:根據當地的企業需求,系統功能會有一些差異性。但因Ocard的功能在台灣市場已經磨練到非常多元、靈活與彈性,目前在拓展海外方面沒有遇到太大的挑戰,團隊比較欠缺的還是資源(如人脈)。 數位時代 2023-04-13 原文報導: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50223
1.4萬
媒體曝光
2023/12/26

擴大點數生態圈 HAPPY GO x Ocard 衝刺餐飲街邊店

HAPPY GO積極拓展點數生態圈,攜手美食平台Ocard建立合作關係,將累點場域延伸至餐飲街邊店,結合平台內眾多餐廳推出「 快樂吃什麼」活動,網羅超夯人氣的網美早午餐、知名鍋物、文青咖啡廳以及茶飲店等餐飲類型,讓卡友享用美食還能獲得最高5%點數回饋;同時也針對大台北區域推出「台北吃貨節」,凡於指定通路消費累點即有機會獲得最高1,000點回饋,邀請懂吃又懂消費的卡友們共同參與這場點數饗宴。 為讓卡友享用美食之餘也能輕鬆得點,HAPPY GO與Ocard共同推出「快樂吃什麼」,即日起至5/31凡前往指定餐廳用餐,透過HAPPY GO App卡+功能綁定Ocard,結帳時提供手機門號累積點數享3%點數回饋,選擇Ocard【3月主打星】的餐廳,再享餐餐消費金額5%點數回饋,平台內另有網美咖啡廳、茶飲店、文青早午餐、歡聚最佳選擇餐酒館,以及受大眾喜愛的鍋物等餐廳類型供卡友選擇;即日起綁定Ocard卡+即贈綁定禮HAPPY GO點數10點;活動期間內成功消費累點1次即贈送50點消費禮,以此類推,成功消費累點3次還有機會抽中百貨1,000元禮券。 HAPPY GO 顧客經營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明城表示,民以食為天,旗下市調顧問品牌GO SURVEY也針對民眾在百貨餐飲的喜好與消費習慣做問卷調查,發現近七成的消費者習慣去百貨公司吃飯,三成以上的用餐目的為與親友相約聚餐及特地造訪喜愛或獨家餐飲品牌為主,逾二成消費者則是將百貨作為日常用餐的選項,其中又以晚餐時段最為熱門,顯示「用餐」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光顧百貨的主要目的。 百貨餐廳與美食街不再只是逛街的附加條件,HAPPY GO也發現餐廳門口候位區、美食街公共用食區的空間大小、坐位數量甚至動線規劃等都成為消費者最在意的小細節,證明越來越多消費者重視「用餐體驗」,空間氛圍的營造、用餐時的舒適度也都成為消費者是否再次造訪的關鍵因素。 喜歡去百貨公司用餐與逛街消費的卡友也有福,HAPPY GO即日起至5/15針對大台北地區推出「台北吃貨節」活動,凡於指定區域的遠東SOGO百貨、遠東百貨、愛買、全家便利商店、TheMall遠企購物中心、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 City’super、威秀影城和Ocard合作店家消費,單一或跨通路累計消費成功累點達5次即可抽50點,滿5,000元還有機會獲得1,000點;另外推薦西門、東區及信義等三大商圈的懂吃路線,鼎泰豐、漢來海港餐廳、Lady M、新馬辣Plus+、涮乃葉壽司日式涮涮鍋、勝博殿等知名餐廳也都在累點範圍內。 中時新聞網 2021/03/23 原文報導: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23003753-260410?chdtv
6,424
智能客服
您好,我是您的智能客服 找頭鹿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