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中星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由申甲有限公司創立於1981年(民國70年),由創辦人倪國棟先生所創立,迄今已邁向30年。 本公司以朝向最專業的文具及美術用品,主要部門有美工用品,百工用品,流行文具,辦公文具以及各式美術紙製品‧ 自成立以來所銷售的各系列商品,均深獲台灣廣大消費者的支持,本公司由衷感謝! 在未來的期許上,我們將朝向最專業的文具及美術用品上為大家服務。 讓消費者來到由申甲可以選購到你所需要的文具用品,提供消費者享有最便利性並體認到有你真好的感動。 在未來我們將提供線上目錄,歡迎公司行號,社輔團體及公家機關線上團購我們會由最熱誠的專業人員繼續為大家服務。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榮庭國際行銷的工作行列。
樂山公司成立於民國七十五年,專心專業秉持著"不斷創新美味,時時堅持品質和安全"之經營理念。 在追求創新下,無論新產品開發、新食材原料的測試與產品上市行銷的改進方案,每一個程序都是透過專業顧問的技術指導,來作為研發和生產技術上的修正及改善,才能持續不斷創造出健康、美味的新產品。 本公司除了以國家認同的「品質管制」及「衛生安全管制」為產品嚴格把關外,多項產品並獲得HACCP、ISO 22000認證,同時運用導入的預防管理品保系統,讓各系列產品品質維持高標準。 目前經營內容如下: 1. 冷凍調理食品之製造加工及買賣業務 2. 禽肉分切加工業務。 3. 食品加工用配料及調味料等之製造加工及買賣業務 。 4. 冷凍冷藏業務之經營。 5. 前各項產品及其材料之進出口貿易業務。
2019成立至今,奔騰智慧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為仁寶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專注於醫用超音波平台的領域,成功將醫用64通道的大型超音波系統,微小化於單手可持的尺寸,為全球第一且唯一的真無線64通道手持超音波系統。 奔騰不但掌握微波束影像成型軟硬體專利技術,更可自行設計與生產超音波探頭,可滿足客戶的客製化需求,提供專業ODM服務或提供各式關鍵模組讓客戶快速進行二次開發與整合。 因應後疫情時代,透過遠距醫療工具快速提供病患醫療建議的診察方式成為一大趨勢,奔騰智慧生醫所開發的無線手持式超音波平台在智慧醫療中扮演前端重要的角色,有效將醫療影像診斷行動化、普及化。奔騰瞄準手持超音波藍海市場,提供價格友善且品質優良的產品,將可觸及傳統超音波所無法滿足的臨床需求,帶來可觀的成長力道,加速超音波的應用能普及到院內的床邊診斷、急診快篩、麻醉穿刺及院外的居家照護、偏鄉醫療、運動醫學、教育訓練、寵物畜牧等。本公司產品已取得TFDA/FDA認證,本公司亦獲得國家新創奬的肯定。 未來,奔騰將結合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發展多種病灶的快篩判斷,可望提高未來非醫療人員使用的可能性,並帶來大量的商機。
台灣華可貴 (YKK) 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 1966 年(民國 55 年),為日本 YKK 集團之子公司,主要從事拉鏈製造業,擁有極為眾多的客戶群。台灣YKK的生產品項繁多,包括拉鏈、扣具、鈕釦(金屬/塑鋼)等,並在2002年設立了研發中心,不僅大幅提昇新產品的開發能力、高度滿足客戶的需求,更加奠定我們成為YKK集團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生產研發中心。 本公司除了台北總公司之外,亦分別在台中、台南、廈門、東莞設立分公司,以及中壢拉鏈工廠,並取得ISO9001、ISO14001及日本Oeko-Tex、Bluesign的認證,是國內績優廠商之一。 我們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善之循環』的企業精神穩健成長,永遠致力於生產創新、追求更高品質的產品,重視地球與環保、造福社會的宗旨,是YKK企業永續經營的終生目標。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善之循環』的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除整體營運穩定外,獲利狀況也逐年提昇,是國內績優廠商之一。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台灣YKK股份有限公司 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創奇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母公司英濟股份有限公司(https://www.megaforce.com.tw)為專業高精密零組件製造商,生產據點除台灣外,更包含中國、馬來西亞與墨西哥。
總部蘇州旭創科技,成立於2008年4月,創業團隊包括美國著名的創投家、海歸博士以及國內外優秀的技術和市場人員,團隊希望將光模組業界先進的技術和創新型公司運作經驗,與中國優秀的人才和廣闊的市場相結合,打造一個立足中國的、業界一流、客戶滿意的高端光模組公司。成立以來,旭創科技專注於 10G/25G/40G/100G/200G/400G高端光通訊收發模組的開發、製造和客戶技術支援,重點開發高速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高速光模組,為大型資料中心、資料通信、長途傳輸、無線網路等領域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光通信模組解決方案。我們的核心優勢包括先進的光學封裝技術、高速電路設計以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自動化製造、測試能力體系。 旭創科技成功推出了10G SFP+、25G SFP28、40G QSFP+、100G QSFP28、100G Single Lambda、400G OSFP、400G QSFP-DD 等7大產品系列,滿足資料中心、資料通信、傳送網、無線網路各種場景的應用。 產品成功進入全球主流市場,被多家業界頂級客戶廣泛應用。 公司的銷售機構和分銷合作商服務於中國、北美、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業績多年高速成長。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學習的精神強素質。 Find the question through our further eyes , strengthen our quality by learning. 本公司為專業生產精密沖壓零件加工類企業,產品包含連接器、USB、彈片、散熱均溫片等。 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的工作行列。電話03-4391406. 連繫
創校沿革 民國44年春,本校創辦人王廣亞先生響應政府籌設疏散分部政策,在現址籌畫興建校舍,奉准設立 「臺北市私立育達商業職業學校中壢分部」,聘王萬興先生為分部主任,辦理招生,錄取高級部及初級部新生150人,正式開學上課。12月14日,第一期建校工程完工,遂訂當日為中壢分部成立紀念日。 民國65年5月,中壢分部獨立為「臺灣省桃園縣私立育達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創辦人王廣亞先生受全體董事推選為董事長,聘請陳玉燕女士擔任第一任校長、陳永盛先生為副校長。 民國69年7月,創辦人王廣亞先生辭董事長職,由王萬興先生繼任董事長。民國70年2月,陳玉燕校長辭職,由副校長陳永盛先生繼任校長。 民國73年2月,王萬興董事長逝世,由蘇星輝女士繼任董事長。 學制科別 57學年度,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初商部停止招生,同時奉准增設夜間部。 59學年度,設立附設補校,高級部、初級部同時招生上課。 73學年度,夜間部停止招生。 77學年度,配合多元趨勢,將綜合商業科調整為會計事務科、國際貿易科及資料處理科。 78學年度,增設廣告設計科。 85學年度,增設商業經營科。 87學年度,增設普通科高中部。 90學年度,增設綜合高中部。 91年8月, 改制為「桃園縣育達高級中學」, 增設餐飲管理科和資訊科。 93學年度,增設實用技能班。 95學年度,增設多媒體動畫科和幼兒保育科。 從此,本校轉型為多元綜合的高級中學,學制包括高中部、綜合高中、高職部、實用技能班和進修部。現任董事長為蘇星輝女士、校長陳永盛先生,全校總計152班、人數7,328人。 本校自民國91年改制為育達高中,即以「全面升學」為辦學方針,透過「教學精緻化、輔導人性化、設備現代化、環境全人化、多元優質化」五個理念,建構全縣最優質的高中學府,培養品德與技能兼修、科技和人文並重的現代青年。讓每一位孩子在育達快樂學習、適性成長,順利考上最理想的大學,是我們辦學的首要目標。 一、 為達成「全面升學」目標,本校在教務上力求教學精緻化,包括師資、設備、教學方針、課程規劃,均力求精緻優質,以達成全面升學目標。 二、 訓輔方面力求輔導人性化,秉持「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樂觀進取的處事態度、負責守紀的團隊精神,以及樂於助人的良好美德。 三、 設備優質化方面,本校投入一億五千萬元鉅資,導入大專院校「學群」概念,將各科整合規劃成「商業類科、廣告設計、餐飲管理、資料處理、資訊工程、應用外語、高中部和幼兒保育」八大教學特區,設備新穎優質,各特區均具備學科理論、專業技能、實務情境模擬等多元教學功能,非一般高中職校單一特種教室所可比擬。 四、 環境全人化方面,本校定期投入鉅資改善校園環境,包括校園綠美化空間設計、學生衛生設備精緻化、改建PU跑道、無障礙空間設施等多項工程,讓同學們在優質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無論 知識培育或品格陶冶,均能得到最優質的教導和照顧。
機童科技有限公司(GT Robotics)——我們相信,真正的智慧移動革命,必須從現場出發! 我們是一群對科技有執念、對未來有野心的創新實踐者。拒絕紙上談兵,也不走花拳繡腿的路線,我們只做能落地、能運作、能改變現場的智慧自駕系統。 台灣自駕市場資本門檻高?挑戰多?我們就是要在可控的「封閉案場」裡,率先衝出一條血路!我們與本地車廠深度合作,販售與部署特規自駕載具,進入工業園區、物流基地、園區接駁等場景,讓自駕車不只是看得到的展示,而是跑得動、接得上營運的日常夥伴。同時,我們也經營軟體開發與外包客服團隊,建立穩定現金流,支持每一位工程師、客服專員、產品經理、技術團隊 —— 把每一分服務經驗,反哺給下一代的科技實踐。 我們相信,讓科技落地,不是比誰快,而是比誰能撐得久、做得深。 我們的使命 讓自駕科技成為「看得見成效、用得起的日常工具」, 不只是未來的想像,而是今天就能啟動的智慧夥伴。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你? - 你熱愛技術、樂於動手、討厭光說不練 - 你對智慧移動、IoT、AI、R&D有熱情 - 你相信團隊合作,願意和夥伴一起打拼、一起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