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1a2x6blfr5

利未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似公司

共4筆
台南市仁德區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資本額1億600萬元員工數150人

(一)一分鐘認識TAYA ‧ 四屆台灣精品獎肯定,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鏈條製造品牌 (1969)。 ‧ 開發出世界第一條環保防銹鏈條 (2006) ,鏈條業界環保先鋒。 ‧ 通過GM國際車廠認證的高端表面處理 部門, 應用在鏈條及鋼鐵自行車零件。 ‧ 「探索自我,樂趣生活」TAYA品牌精神: 從日常生活著眼,體驗單車騎乘的樂趣。 (二)1969年創立,近半世紀的騎乘風采 發跡於民國五十八年,大亞胼手胝足,致力於根留台灣,發揚於國際舞台之上,也足足50個年頭了!!!這樣的信念,也使得大亞成為唯一100% 本土製造 Made In Taiwan的自行車專業鏈條製造商。 在這一段篳路藍縷的過程中,大亞鏈條<TAYA>以「服務、創新、改善」的品質理念,結合堅強的研發陣容,及ISO-9001的品質體系,開發出各項專利,並完整開發出全系列產品,從12速頂級精品鏈條到單速內變系統鏈條,乃至於免工具組裝的Sigma鏈條快扣。無論是目前熱門的電動自行車、專業的跑車、MTB、BMX車手、或是小折車的愛好者;都足以滿足您輕量化、高強度、還是彩色鏈條秀出專屬風格的需求,都可以在大亞的產品系列中,找到最合您意的那條鏈條~ (三)TAYA品牌故事: 串連‧信賴的聲音 1969年清晨,七旬老翁腳踏營業用三輪車, 隨著「咖搭咖搭」節奏穿梭在擁擠的菜市場叫賣; 2012年黃昏,長髮飄逸的輕熟女騎乘小折, 在鏈條、齒盤契合運轉聲中,穿過大街小巷,感受都會繁忙的步調。 承襲日本工藝、大亞鏈條近半世紀發展歷程中, 默默陪伴各個世代,傳遞愉悅騎乘情境下信賴的聲音。 在此,竭誠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加入我們的行列 !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台南市永康區光電產業資本額8000萬元員工數30人

想一起改變能源的未來嗎?在威杰能源,你將與一群熱血綠能夢想家,共同推動氫能普及與永續,這裡沒有冷板凳,只有滿滿動能與機會。 威杰能源有堅強的股東與投資人,匯聚業界頂尖專家,致力成為台灣氫能領域的領導品牌。公司快速成長,已獲國際合作肯定,並提供優質環境與資源,鼓勵創新、勇於嘗試,讓工作充滿成就感。如果你渴望挑戰與成長,誠摯邀請您加入我們,一起打造無限可能的未來!

工作機會(13)
台南市仁德區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資本額196億員工數2200人

奇美:一家總部位於台灣的高性能材料公司 奇美於 1960 年成立,長久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 ABS 樹脂供應商。 今天,我們研發並製造各種尖端性能材料,包括先進的聚合物材料、合成橡膠及特用化學品,協助全球客戶的產品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 Client-Side Innovation™ 全球頂尖企業都選擇奇美的協助提升其產品性能及耐用度、尋求美學上的突破、提高生產效率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我們透過Client-Side Innovation™開發創新的材料應用,協助客戶的產品獨樹一幟。 我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廣泛的產業知識,用以提高產品性能,從而幫助客戶實現最大的潛力。 幸福 [Xingfu]:Well-Being Through Contribution 奇美的「幸福基本原則」是透過為社會做出更廣泛的貢獻來實現深厚的幸福感。我們相信,只有先努力追求幸福,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從奇美創立的第一天起,這種信念就一直引導著奇美。無論是對員工、客戶和社會的支持,還是對環境的保護,我們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更大的利益上。 Clean & Green 在環境保護和友善環境生產方面,我們一直走在前端。 我們為自己樹立高標準,並在節能和環保的流程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使生產的廢棄物及排放量限制在最低水準。我們在所有設施也嚴格維持有關能源、溫室氣體及環境管理的各項最新 ISO 認證。 但我們的目標不僅於此,奇美致力達成「80% 的生產用水來自於水資源循環體系」、「80% 由太陽能及天然氣發電的能源自給率」及「98% 的廠內污泥廢棄物減量」等目標,期望以高標準的綠色企業文化,將所有可能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的因子限制在最低水準,並實現奇美Clean & Green 的綠色願景。 A Step Up 在奇美,針對任何一件事情,我們都會用盡心力,努力地更上一層樓。無論是提升我們的材料性能、或是協助我們全球客戶的產品向上突破,還是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我們都會捫心自問,是否有盡力幫助團隊、客戶、合作夥伴甚或整個世界更上一層樓。 ★如欲投遞履歷,請上奇美實業官方網站投遞履歷:http://www.chimeicorp.com/recruit/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大安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0人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自2003年6月起,由原隸屬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科技部,2022年7月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國家實驗室改制而成,並由院本部統合協調各單位之運作,以提升彈性與效率,協力達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之重點任務,以促成國家科技發展體系垂直整合,並以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為目標。 本院之主管機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設有董、監事會;全院現設有7國家實驗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生物模式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

工作機會(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