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三角點 Trig, 一間專注於品牌體驗的顧問公司。 創立於2018年,三角點 trig Studio是一個整合型的新創品牌顧問公司,目標是打造更立體全面的品牌體驗。服務範圍完整橫跨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行銷廣告、通路操作.....等專業領域,在實務上,客戶群也涵蓋:運動、餐飲、生技、醫療、時尚、航空、休閒與各型態生活產業。從91樓的高空飛行器一直到地下2、3層的健身房,不論是2B2C的市場,三角點都可以陪伴品牌一同冒險,一起找出登頂的方向。
Great Experience, Great World. 2012 年成立的 INCEPTION,已經打造出數百個獨特而啟發人心的展覽,吸引了千萬觀展人次。我們專注於創作原創和知名 IP 的展覽內容,也致力於在空間和商場舉辦特別展覽。此外,我們還涉足藝術經紀代理、實體和電商通路的整合行銷、商品開發等業務。我們的覆蓋範圍遍及亞洲各地,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東南亞。 我們相信,內容是展覽的基石,作品是溝通的語言。因此,我們從觀展者的角度出發,融合創作者和商業市場的需求,不斷吸收全球的創意能量,開創華人新型態展覽模式。 我們善於製作獨具特色的作品,與不同場域合作策劃並執行特別展覽,整合文化和創意商品,並持續探索文化和創意產業的多樣化發展。 我們的團隊致力於與市場保持聯繫,了解全球藝術文化和創意產業的脈搏。我們勇於接受挑戰,不斷追求卓越,為文化和創意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我們相信,只要不斷前進,就能夠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用Steve Jobs的座右銘,激勵我們的團隊和合作夥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們一起勇於冒險,不斷探索新的可能性。 Established in 2012, INCEPTION has created hundreds of unique and inspiring exhibitions, attracting millions of visitors. We specialize in producing original and well-known IP exhibition content, as well as planning and executing special exhibitions in spaces and shopping centers. In addition, we are involved in art management, physical and online marketing, a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covering various regions in Asia, including Taiwa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Singapore, Japan, Korea, Malaysia, and Southeast Asia. We believe that content is the cornerstone of exhibitions, and artworks are the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we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itors and integrate the needs of creators and the commercial market, continuously absorbing global creative energy, and creating a new type of exhibition mode for Chinese audiences. We excel in producing unique work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different venues to plan and execute special exhibitions, integrat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exploring the divers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ur team is committed to staying connected with the market and understanding the pulse of global art,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e embrace challenges and relentlessly pursue excellence, infusing new vitality and life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e firmly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we keep moving forward, we can create a better future. Let us inspire our team and partners with Steve Jobs' motto: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Let us take risks and explore new possibilities together.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成立於1985年,為政府捐助設立的非營利機構。自2007年8月底,改組轉型納入臺北市政府運作後,以推動臺北的城市藝文發展為使命。 本會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之託,經營管理藝文館所包括: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偶戲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蟾蜍山煥民新村、嘉禾新村、新北投車站、北投中心新村、北投梅庭、北投溫泉博物館,並策辦台北電影節,及設置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 因有公部門的參與和督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與一般民間性質基金會相較之下,更注重文化活動的公共性與市民的可及性,並多次推動開創性的城市藝術文化活動,是臺北市藝術文化發展的生命共同體。
【存在音樂】是台北最有溫度的藝文品牌。誕生於2017年夏天,創始「信義店」座落於捷運101站。於成立五週年後的2022,在永康商圈拓展了二店「東門店」。營運項目包括音樂教學、樂器販售、活動企劃、社群行銷、音樂製作、演藝經紀,七年來,我們舉辦超過500場活動,包括藝人見面會、小型專場、講座分享等等,累積超過200,000人次活動參與。其中「存在創作星——詞曲創作營」、「創藝時代——偶像培訓計畫」兩個大型營隊活動創下良好口碑,強大陣容與扎實課程備受讚賞。 我們是藝文領域中最有熱忱的生力軍,夥伴們對於藝術人文皆有著強大的熱情與活力,成員多為台灣頂尖大學學子,每個夥伴都是才華洋溢且充滿個人特色與魅力的強大同事!等你一起來成長茁壯:)
▌2025 共譜新篇章:https://youtu.be/nFnWX4QtSa4?si=I-iJiRwRj810N-9K 自2013年成立「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已連續多年獲選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Taiwan Top 演藝團隊,至今演出場次累積將近 300 場,演奏足跡遍及臺灣各城市、香港、澳門、新加坡及克羅埃西亞,並成為第一個以整場重奏團編制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克羅埃西亞國家劇院的臺灣薩克斯風團隊。 2015年,成立「米特藝術文化有限公司」,與YAMAHA山葉音樂合作,成立全亞洲首間「YAMAHA全系列薩克斯風展示中心」,逐漸發展成集專業演出、音樂教育、樂器販售於一身的專業薩克斯風品牌;且特別著重於成年人、樂齡族群的推廣教育,至今已啟蒙超過 2,000 位學習者,在此以樂會友,一起找到快樂與感動! 透過「米特薩克斯風教育學院」品牌的成立,聚焦於專為成年人設計的學習教材,進行完整的師資培訓,打造教學系統,計劃於2025年開啟於雙北市10間音樂教室合作,成為臺灣具規模的成人薩克斯風教育品牌。 【鏡新聞】少子化致音樂教室經營不易 米特成立學院推成人教學系統 https://www.mnews.tw/story/20241021mkt00004 ▌米特是一個怎麼樣的團隊?適合你嗎? .平均年齡28歲,是一群把握年輕的優勢,勇於嘗試和突破的探索者 .希望職涯能過得精彩、一起打一場漂漂亮亮的仗的熱血夥伴 .喜歡團隊合作,勝過孤軍奮戰。願意責任一起承擔,成果一起共享的冒險家 .雖然公司很小,但是願景很大、不滿足於現狀的開拓者 ►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團隊,請務必認真看看我們的職缺,我們需要你! ▌平常我們都在做些什麼 這是2022年我們拍的影片,雖然現在又更精彩了! 但還是值得參考一下► https://youtu.be/5lemOx10dzc?feature=shared ▌媒體報導 托可新聞:https://reurl.cc/Y4m6dL 東森新聞:https://reurl.cc/eGQ8XM 工商時報:https://reurl.cc/p98y6x 經濟日報:https://reurl.cc/b3eR9y 風傳媒:https://reurl.cc/qna8LE
國家兩廳院於1987年落成,開啟臺灣表演藝術邁入專業化的先聲。 兩廳院是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指標性的當代劇場,無論當代或傳統、原生或外來,都在兩廳院的舞臺上共生,且深受臺灣觀眾青睞。這片土地的自由與開放讓多元文化彼此對話,自由帶來空間,開放帶來思考,是兩廳院存在的立基,也讓兩廳院成為亞洲最自由與開放的文化場景。 兩廳院場館成長週期 第一階段(1987-2003)是「求生期」(Survival Period)。兩廳院在落成初期,開拓臺灣表演藝術朝往專業化前進,並以帶動藝文生態發展、培養觀眾為使命,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唯一核心,並大量引入國際重要節目。 第二階段(2004-2019)是「維持期」(Maintain Period)。2004年,兩廳院成為行政法人機構,由此開啟第二階段。兩廳院借重專業團隊,在執行公共政策的原則下,思考如何經營國際級場館並與生態維繫正向互動關係,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核心外,再輔以「周邊服務」,開啟觀眾專業服務,並大幅改善硬體規劃。 第三階段(2020-)是「影響擴散期」(Inevitable Period)。創造文化與生活對話的機會,提出「節目演出」、「學習推廣」、「場館管理」三大方針,帶動產業正向發展,成就「亞洲具指標性的文化品牌」(A Cultural Brand of Asia)。 ※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第16條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監事,請勿投遞本場館職缺。
1、 WOKY介紹: WOKY是台灣在地的專業餐廚用具品牌,以「台灣飲食文化」為本,透過不同的飲食習慣開發一系列的「陶瓷保溫杯」、「鈦陶瓷易潔層保溫杯」、「恰恰鍋」等餐廚用品,結合德國紅點設計師,逐步建構專屬的台式飲食美學文化,走進每個台灣人的家。 給你一手就能掌握的理想生活 WOKY以30年的五金工藝背景,結合金屬原材與紅點設計師,創造新台式美學,目前正積極深耕台灣市場及擴增海外銷售,持續以自媒體內容深耕、電商銷售模式觸及、線下展覽方式體驗,打造在地化、專業化、希望透過產品結合理念,以產品為點,服務為線,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結合多年積累的工藝精神,以新時代的視角解構重建,串起台灣新飲食生活的文化篇章。 2、 創業故事: 2008年WOKY的創辦人從父輩手上接下家傳事業的重擔,「從代工廠要轉型到品牌,其實最簡單的是行動,最難的是思維。」,光從思維開始,就是對於創辦人的一大挑戰,因此我們帶著五金的背景,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保溫杯出發,開啟一個新的工藝世代。 背景:擁有五金工藝代工廠的背景,對於五金的種類與各式的加工技法瞭若指掌,因此從外觀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皆能將市場反饋化繁為簡,打造最貼近台灣人生活的餐廚用品。從2008年到2018年間,積極耕耘電商通路市場,追求曝光極大化,讓客人能以最便利的方式購買到WOKY的品項。從設計、開發、行銷、業務、客服、物流一條龍,打造最貼近需求的服務。 理念願景:比起將文化換個方式輸出,我們更想做的事情,其實是文化創造,從台灣人的飲食文化找出專屬台灣人的習慣,從習慣衍生思維,透過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打造精準、實用且令人感到踏實的飲食日常,為下一代留下味的記憶同時,也將極簡美型融入生活。 3、 人才培育計畫 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初心,相信每個夥伴是創造品牌奇蹟的種子,更是作為傳遞品牌理念的引路人,有好的環境才能讓夥伴更無憂的向前進,貫徹理想生活的初衷。所以我們將公司專業分工成:行政部、產品開發部、行銷部、業務部、設計部、客服部、物流部,讓每個加入的人才能「專才專用」,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以專長創造最大價值。 透過核心團隊手把手的帶領及定期會議,縮短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資訊落差,透過部門mentor制度,讓新進夥伴不再徬徨無助,所有與公司相關的問題都可以透過mentor獲得解答,mentor也將陪伴新進夥伴了解公司產品及體驗公司文化,加速融入公司的體制。 我們希望新進的夥伴能帶著自己的經驗,到WOKY找到自己專屬的崗位,創造職涯上未曾想過的新高峰。只要你有想法、有執行力、肯學習、不怕挑戰,喜歡電商快速變化、品牌日漸積累,相信每個細微變動都是為了成就更好自己的人,都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隊。 4、 媒體報導 替龍頭廠商代工20年 鍋具二代品牌轉型 https://reurl.cc/k16bjG 廚房的秘密!不沾鍋獨門技術 全台五成產量出自他手 https://reurl.cc/RrN7Vn 5、 品牌形象影片 WOKY 沃廚形象廣告 藝術家篇 https://reurl.cc/1Z9L6Y WOKY 沃廚形象廣告 剛剛好的溫度篇 https://reurl.cc/OAOaZR 6、 品牌形象影片 WOKY陶瓷提手保溫杯 | 形象影片 https://reurl.cc/VD9Z9Q WOKY 恰恰鍋|形象影片 https://reurl.cc/mogbEW 7、 職人訪談 WOKY 恰恰鍋|職人訪談影片 https://reurl.cc/2ZnA5v 8、 得獎紀錄 2021 台灣金點獎 2021 德國紅點設計獎
方坊 Square Studio,所有的靈感來自於一個正方的小工作室。 創作主要選用很柔和、舒服的配色,希望可以在這浮躁的世界中,療癒大家的日常。 希望透過四隻"喜怒哀樂",讓大家能更接納與認識自己的情緒,無論開心、難過,都要好好擁抱他們,因為4種情緒都是我們人生故事裡,不可或缺的可愛角色! ✦ 品牌合作 ✦ - 與 Kiehl's 聯名眼霜代言人K寶,推出限量紓壓小娃娃與抱枕 - 與 承億文旅 合作於淡水吹風一樓咖啡廳進行展售 - 與 有趣市集 合作,創作台北麵包祭主視覺 - 犀牛盾 聯名,推出一系列手機平板周邊商品 - WOKY 聯名推出設計款 770ml 渾圓杯 - 與大象杯 聯名推出3代大象杯 我們重視每一位夥伴,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熱愛文創設計的朋友一起加入【方坊 Square Studio】的工作行列 !
我們是 Hank Max Studio,一家跨足產品設計、品牌經營、群眾募資與數位行銷的公司,成立於2018年,目前擁有10位來自設計、行銷、開發與專案管理等領域的跨域成員。我們的核心業務包含設計服務、商品開發、募資專案企劃與行銷執行,自有品牌 Hank Max 與葉葉的經營,也與多個品牌合作開發商品並提供募資與推廣服務。 至今已成功發起超過20件群募專案,累積募資金額突破新台幣1.3億元,涵蓋皮件、包袋配件、家飾、印刷品、公仔、鞋墊等品類,多項專案達成千萬級銷售成績,並吸引日本與歐美通路主動洽談合作。我們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設計與創新的募資銷售策略,幫助自己與合作品牌實現創意與商業價值。 重點募資專案: https://www.zeczec.com/users/hankmax?tab=projects 完整公司介紹請參考此連結: 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6LNDj9yNcq5NmdLsQF426_Ze-JR86UrIulEqmmTOV80/edit?usp=sharing 公司產品銷售官網: hankmax.com 如果你是一個充滿創意和有夢想的人,並且想要加入一個充滿挑戰和機會的團隊,那麼我們歡迎你來加入我們一起共同打造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在Hank Max Studio,你將有機會參與許多有趣的專案,並與一群務實的夢想家一起工作,一起完成夢想和目標。!
monCarbone碳纖維精品自有品牌成立於2007年。 monCarbone將過去使用在工業用途的碳纖維應用在生活精品上,並賦予創新、時尚與保護等新面貌。 monCarbone將碳纖維材料科學的夢想轉為實際,創造出先進且高效的的產品以符合現代生活。 monCarbone為全世界唯一以碳纖維為材料的精品品牌,除了致力於自有品牌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外,我們亦為國內外知名企業包含汽車業、航空業等,設計、生產客制化產品。 本公司重視每位員工,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提供輕鬆舒適的工作環境,美式風格的管理方式,希望員工能樂在工作,每月有慶生會,不定時舉辦節慶活動。 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追求個人成長及企業永續經營。
★公司榮獲 2018年第十四屆年度十大潛力企業 金炬獎 閎穎禮品設計有限公司秉持最優禮品品質及最優服務精神,認真為企業量身打造其專業公司形象的禮品及贈品,創造出受贈人的感動,亦致力於結合文創設計產品,創造更多客製化商品的選擇。我司客戶多為百大企業,亦為國際精品品牌施華洛世奇正式授權企業禮品代理商。
橙邑創研設計有限公司 創立於民國 89 年,主要從事建材家具裝潢相關業;擁有為數不少的客戶群。 目前有台北、新竹、台中、高雄、花蓮門市,今年度將再繼續朝更多門市拓展規劃-桃園、宜蘭、台南設立門市。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建立人性化的規劃』的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除整體營運穩定外,獲利狀況也逐年提昇,是國內績優廠商之一。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橙邑創研設計有限公司 的工作行列。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富邦人壽美術館基金會在分享的使命下開創所有創意與無限可能。 The Fubon Art Foundation is committed to integrating art into daily life and unleashing people’s creative potential. 藝術透過展覽、講座、活動、禮贈、文宣、廣播。以最為親近的方式進入大眾生活。 透過「質」的提升讓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可以透過空間與色彩讓人自由欣賞,同時理解藝術可以增加更多日常思維,讓辦公室與公共環境也增添對於美好的分享與教育推廣的機會。
藝聲家創立於2019年,為國內第一家專做成人音樂團體班事業的文教產業,也是最具權威的成年人音樂教育品牌,導入台灣獨有的音樂班體系師資團隊,合法立案音樂教室,更為新創台灣品牌。 成立5年學生突破2000人次,我們幫助了500位學員完成了舞台夢想,以全新經營模式奠定台灣音樂品牌價值。 在2023年即將邁入4年之際,藝聲家擴大營業,成立提琴販售維修專門店,專門販售國際知名提琴品牌,各國工作室得獎琴與老琴,並且成為國內知名提琴連鎖品牌之台北直營旗艦店。 藝聲家成功讓成年人完成音樂登台演出夢想,用音樂改變他們的生活,並持續壯大,發展更多經營規模,立志成為國內音樂教育、販售、演出三位一體的音樂產業。 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成年人的音樂夢想並實踐,成為音樂教育領導品牌。 讓我們一同攜手一步一腳印,邁向領導品牌之路! ◎4分鐘環境介紹篇:https://youtu.be/l5VPl_CtL38 ◎4分鐘認識藝聲家:https://youtu.be/9BOaO2XfT3E ◎或者,請上網搜尋「藝聲家音樂教室」 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好手與夥伴加入我們,拓展屬於全新成人音樂市場藍圖。 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成年人的音樂夢想並實踐,成為音樂教育領導品牌。 ◎4分鐘認識藝聲家:https://youtu.be/9BOaO2XfT3E ◎4分鐘環境介紹篇:https://youtu.be/l5VPl_CtL38
STORY故事銀飾創立於2009年,以原創設計、做工精緻之銀飾作品聞名於業界。 近年推出作品包括: Sanrio三麗鷗銀飾、知名IP角色銀飾、動漫角色飾品、戲劇獨家聯名、設計款銀飾、明星綜藝周邊商品,長期經營已擁有廣大的客戶群(私域流量池)。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每件銀飾品都訴說著一個動人故事』的理念,從設計開發到量產,全由品牌一手操辦,不同於選品批貨,堅持自產自銷,因此產品極具差異化與原創性, 且對工藝製造的高要求,打造出許多品質優良,款式經典的首飾,良好的口碑也成為許多廠商、同業指定設計代工或聯名的合作對象。 我們是一家積極穩健的企業,整體營運穩定,獲利狀況逐年提升,是業內首屈一指的績優品牌。主管團隊均為珠寶產業內資深工作者,具一定的專業能力及素養,可帶領同仁不斷向前邁進。我們尊重且重視所有同仁,更珍視年輕夥伴的創新能力及可塑性,會提供學習及成長空間,期望同仁能有更遠長的職涯規劃及發展性,歡迎優秀的夥伴一起加入,不斷挑戰人生新高點。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介於南港車站與捷運藍線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置,基地面積8.96公頃,以市民大道區隔為北基地及南基地。可容納5000人、專屬流行音樂演出的中大型表演場地「表演廳」座落於北基地,南基地則有以主題策展方式呈現臺灣流行音樂光榮歷史與各種面貌的「流行音樂文化館」、以培育臺灣音樂人才為目標的「產業區」等場館。 集結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南北基地由造型天橋串聯,三棟主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除加強整體建築的統一性,也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未來將朝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的願景邁進,除匯集創作人才外,並期望提供流行音樂及周邊產業群聚、展現優質的臺灣流行音樂文化,創造聚合流行音樂及文化產業跨界能量。北流表演廳已於2020第三季開館營運;文化館、產業區預計於2021年陸續開幕。
【關於我們】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一個市民引頸期盼,屬於臺北市的國際級表演場所。 在知名建築師庫哈斯操刀下,以當代最新技術與觀念規劃設計,在這裡各種藝術表現將被包容,新世代藝術家與新世代民眾,在參與表演藝術的過程,豐富著臺北市的文化風貌與藝術創作的潛能。 以「3+1」劇場設計為主軸,1500席大劇場和800席多形式劇場可各自獨立運作,也可互相連通,合併為一座2300席的超級大劇場。另一座800席鏡框式劇場,則配置獨樹一格的球形觀眾席。建築內一條貫穿劇場後台的環狀公共參觀動線,可一窺舞台設備、後台運作和排演場景,突破框架,重新界定觀看的認知。 北藝中心從臺北出發,放眼亞洲連結國際,藉由文化藝術與全球一流都市接軌,蘊生無限藝術創意,激發城市文化活力,成就臺北天際線上的城市新地標。 【與我們同行】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舒適的工作環境外,我們致力提供一個讓員工充分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各個優秀有夢想的夥伴們一起加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行列。
我們成立於2009年 RECOVERY DESIGN 飾品配件品牌以及REC TAIPEI 選物店為主要經營項目 REC TAIPEI RECOVERY品牌於台北開設的直營選物店,結合自家商品及來自各地的品牌選物 生活就像一場不間斷的探險,透過向外感知(探索)及向內反思取得平衡 REC 以「復甦」為主軸,融合中性元素,同時乘載著多元的視角 “在過去與未來、循環復甦的概念中尋找有趣的設計 ------------------------------------------------------------------------- RECOVERY DESIGN 創立於2009年 “循環不完美的相遇,復甦意識的平衡” 以重新定義當代經典之姿,穿梭在時光隧道中找尋平衡及重生,輪迴成一種不完美的相遇作為起點。 同時以乘載著多元的視角,將品牌的獨特美學蔓延而開,孕育出滿載著詩意內核的雋永,完美帶出 RECOVERY 以「復甦」作為飾品調性延伸而出的美感。 以重現思維及循環著漸變堆疊做出具辨識度的設計融入日常配戴的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