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為一研究兩岸關係與國際問題之民間學術機構,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主要活動項目為:舉辦學術研討會,促進兩岸及國際學術交流。
【飛機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旅遊的一部分,從進入機艙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有驚喜、有期待】 2018年5月,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誕生,創辦人張國煒本著對航空的熱愛及深耕產業之決心,打造一家高端的精品航空公司,兼顧飛航安全及服務品質,帶給旅客安心又高質感的飛行體驗。 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我們於2020年1月23日盛大啟航,以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為樞紐,航線版圖已拓展至東南亞、東北亞以及北美,未來更將拓展至歐洲越洋航線。快速穩健地朝全球首屈一指的頂級航空公司邁進,實踐飛安零失誤、超越旅客期待之願景,並點亮旅客對每趟旅程的期望及回憶。 作為一個全新的航空品牌,我們永遠熱誠且衷心歡迎所有旅客,同時亦致力於創造優質工作環境,使團隊夥伴樂於工作。星宇航空招募積極學習、細心且熱愛航空品牌經營的人才加入,將對航空的熱情,投注在對每項細節的極致追求,一同打造優質的飛航品質及服務,讓全世界的旅客,都能享受安全、高質感的飛行體驗。享受每一次飛行,猶如精品,收藏於心。 更多資訊,請至星宇官網 https://www.starlux-airlines.com/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本中心),由有關政府機關代表及與水利界專家學者,秉承政府長期科學發展之決策,於民國六十年一月組織成立,為一非營利性科技研究民間團體。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獲經濟部同意將本中心之中央主管機關更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迄今, 設立目的為辦理工程技術應用於農業與漁業、水與環境資源、環境生態、科學發展、應用服務及農村發展之農業工程技術研究與服務。 更多相關資訊請上www.aerc.org.tw查詢。
◆創新華文知識服務 深耕華文知識圈20餘年,跨足於學術及數位內容領域,建構期刊、論文、電子書等資料庫產品,以資訊科技滿足知識管理體系的各項需求,達到知識傳遞、分享、創新,建造恆長價值。 我們提供完整的華文知識內容服務鏈,從授權管理、內容典藏、國際曝光、引文運用等,使用者遍佈全球,包含亞洲、歐洲、及美洲地區的一流大學與研究機構。秉持「創新華文知識服務」的精神,為台灣首次且唯一躋身國際資料庫的專業平台。 ◆加入華藝數位,你可以: - 和我們一起推動華文知識的傳播,創造更多國際曝光機會,華文知識內容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 推展知識服務、學術服務數位轉型
社團法人新竹市心理衛生協會之成立緣起於新竹市目前仍無協助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之社會團體,於是籌組設立新竹市心理衛生協會;在籌備委員會及熱心人士奔走推動下,結合專業人員,以協助精神病患獲得完善的醫療復健,增強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患的關懷與接納,並為其爭取應有的權益與利益,早日重回家庭社會。 我們的任務: 1.宣導有關精神疾病及心理衛生的知識,並提供相關之各種諮詢服務。 2.喚起社會人士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認識、關心,接納及支持。 3.促進精神疾病患者獲得妥善完整之醫療,復健。 4.促進有關精神疾病患者權益與福利。 5.成立義工組織,組織家屬團體,協助推展相關業務。 http://ptp.moi.gov.tw/store/hccgmha/
「臺北市新視野實驗教育機構Horizon Academy」為佳音教育基金會所創辦的實驗小學,命名源自詩人余光中所說,「惟你的視線無限,能超越地平線的有限。」,期待孩子能藉著學識的光明,看得更廣、更遠。 「新視野」為精緻化微型學校,冀望透過有理念、懂孩子的教師帶領,培養「探究」的學習能力,並實踐三大教學特色: 1. 臺灣—美國學制,系統化整合 2. 中英法三語習得 3. 中英閱讀素養能力養成 期盼優秀的外籍與本國籍教學人才加入「新視野教學團隊」,一同為臺灣的孩子打造國際化學習歷程。
集邦科技(TrendForce)創立於2000年,是全球享譽卓著的科技產業研究機構與市場情報供應商,提供深入的市場分析和專業諮詢服務。旗下擁有五大研究部門 — DRAMeXchange、WitsView、LEDinside、EnergyTrend及拓墣產業研究所,從DRAMeXchange開始,建立全球權威的DRAM產業調研地位,進而擴大到Flash、LCD、LED、太陽能、智慧型手機、消費者調研等領域,近年更聚焦於生技等新興科技領域產業動態。 集邦科技集合各科技領域專業分析師及經營團隊超過200人,據點遍及台北、深圳、北京等地。此外,每年在上海、廣州、深圳及台北舉辦多場大型國際研討會,除發表最新產業研究成果、剖析市場即時脈動與未來趨勢外,更是業界人士拓展商機的絕佳平台。 精準洞悉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動態,集邦科技在全球擁有超過410,000名會員,憑藉專業的研究報告、客製化的諮詢服務,幫助企業進行全球佈局決策。客戶包括科技三巨頭蘋果(Apple)、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其他如英特爾(Intel)、微軟(Microsoft)、三星(Samsung)、索尼(Sony)、華為(Huawei)、聯想(Lenovo)等。而國際重量級金融機構如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 Morgan)、三菱UFJ(Mitsubishi UFJ)、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等,也皆是長期客戶,足見集邦科技在國際科技產業供應鍊的深度耕耘與影響力。 深耕產業的影響力更讓集邦科技因此常於國內外各大媒體露面,台灣報章雜誌如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天下雜誌、財訊雙周刊等皆與集邦科技有長期配合;海外權威媒體如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TIMES(時代雜誌)、Reuters(路透社)、Fortune Magazine(財富雜誌)、Forbes(富士比雜誌)、Daily Telegraph(英國每日郵報)、法國版GQ雜誌等更可見集邦科技研究成果,深獲國際媒體肯定。 智慧財與知識財是高科技產業、大數據、網路世代特別被看好的專業領域,集邦科技立足台灣,歷經十餘年努力成為亞洲領先、台灣最大的民營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在過去以歐美調研機構為主的國際產業分析市場中,樹立不可撼動的地位。作為大中華科技產業的商業知識門戶,集邦科技更將持續拓展國際與中國大陸市場,成為台灣企業進入海外、及國外科技大公司投資大中華區的重要橋樑。 我們擁有自由、開放的工作環境,期待與您一起激發創意天賦,挑戰自我,成為智慧化時代下的趨勢先鋒! 近來許多網站上,許多貼文皆假冒本公司之名義進行人力招募。本公司在此提醒所有求職者,不會在非上班時間主動以電話或私訊等方式進行聯絡。本公司再次強調,除104人力銀行網站及集邦官網外,任何網站上之招募貼文皆與本公司無任何關係,請勿提供個人相關資訊,以免上當受騙。本公司也將對此詐騙行為保留法律追訴權。
森肚創意行銷有限公司 是為 Levi's 、Gogoro、Samsung 等各知名品牌策畫行銷、舉辦活動及公關交涉的公司, 正在尋找充滿活力及創意的人才加入, 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認真工作、認真玩。
公司名稱|崇沐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名稱:醫Me)成立時間|2020 年總部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北投路二段9號4樓平台定位|專注於提升醫病溝通品質的醫療科技服務平台核心業務|數位醫病溝通、醫師品牌經營、衛教內容製作、LINE OA整合營運網站/聯絡方式|(可填寫貴公司網址與Email) 企業使命 在繁忙、片段化的醫療場域中,我們致力於讓病患真正聽懂醫師說的話,也讓醫師的照護理念得以延伸至診間之外。我們結合醫療專業、科技工具與同理溝通,打造有溫度的數位醫病對話平台。 核心服務 真人醫療背景回覆團隊|由護理師與醫學助理組成,提供LINE即時病患回應支援 專屬衛教內容製作|累積500+圖文/150+影音,結合醫師臨床語言與設計轉譯 共享決策與照護工具|醫材說明書、手術說明書、照護提醒模組 醫師個人品牌經營|個人網站、LINE OA建置、粉專風格設計與文案撰寫 異業整合導購平台|與復健、輔具、營養、長照業者合作,提供病患所需照護解決方案 醫Me 的三大特色優勢 專業可信:由醫師親自把關內容、全服務流程合規並由律師審核 高度客製:每位醫師皆有個人化語氣與溝通設定,非制式化SOP 平台串聯性強:整合LINE OA、生態合作夥伴、醫療資料與病患行為數據 合作實績與拓展 覆蓋北、中、南區多家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 與樂齡網、全越運動、安永鮮物等異業品牌建立照護推薦模組 服務超過30位專科醫師、20,000+病患互動紀錄 LINE OA平均開封率 70%、圖文選單點擊率達 12.3%、ROAS 高達 4.9 倍(精準TA行銷)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倡導學校校園運動風氣,提昇運動競賽技術水準,提倡體育學術研究風氣,推動社區休閒運動發展,促進中等學校國際體育暨兩岸體育交流為宗旨。
「中國電纜之父」孫法民先生暨陳淑娟女士,為配合政府經濟建設發展,培育科技人才,於民國五十六年選擇位於台北、桃園交界之迴龍地區,籌資創辦本校。歷經兩年籌備,於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奉准立案。六十學年度更改校名為「龍華工業專科學校」。七十七學年度更改校名為「龍華工商專科學校」。八十七學年度奉准改制為「龍華技術學院」並附設進修專科學校。九十學年度已奉准改名為「龍華科技大學」。由原來之四科,堂皇擴展為現今之三學院、十四系及九碩士班,畢業生在政府單位及公民營企業服務且成就非凡者所在多矣。 在政府教育政策睿智的領導、工商業界碩彥的支持,及全校師生辛勤的努力,使得本校得以不斷的成長茁壯。今後,定當持續秉持「務實、卓越、創新」的辦學理念,配合國家整體經濟建設,培育更多的高級技術人才。
來自瑞典的IKEA宜家家居於1943年由一位出生於瑞典小鎮的十七歲少年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所創立,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家飾連鎖品牌。坎普拉先生希望能提供大多數人負擔得起,同時具有好品質與好設計的家具家飾品。為此,IKEA宜家家居創造了獨特的經營模式,包括了自行設計、全球生產、集中採購與配銷以及在店內有效的銷售方式。IKEA宜家家居的所有設計都遵循「大眾化設計」原則,在設計之初就需要同時考量形式(外觀設計)、功能、品質、永續發展以及價格這五大要素,透過各種創新思考,將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降至最低。此外,透過店內展示間與IKEA網頁,令台灣的消費者增添更多居家佈置靈感。同時也致力於貼近台灣民眾的居家生活,以提供最適合台灣家庭的居住空間解決方案,為台灣家庭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IKEA宜家家居台灣各店資訊 內湖店 台北市105內湖區舊宗路一段128號 新莊店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號 新店店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59號 台北城市店-小巨蛋 台北市敦化北路100號B1 桃園店 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東路一段1號 台中店 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二段168號 嘉義城市店 嘉義市西區博愛路二段281號 高雄店 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1201號
【品牌故事】 我們在乎的,不只當下,還有對時代的深遠意義。 1996年,104誕生,如同美麗的珍珠,來自一粒蚌殼無法忍受的砂粒。 創辦人楊基寬早年曾外派德國和英國,對於歐美重視人與人的尊重、提升人文水平深植於心,返台後,與朋友成功創業,原已是科技新貴的創業家,卻因無法忍受產品品質被忽略的刺心感而主動辭職。 人生重新歸零,當時網路還不普及,人力招募處於報紙人事廣告和店家貼紅字條的傳統年代。在事業巔峰拒絕因循定規,楊基寬尋找醉心感動的人生續曲,眼見人們總是習慣沒有效率的求職求才管道,他再次啟動勇敢挑戰的創業魂,歷經兩年拼搏,在三十多坪的舊公寓住家,僅用一部電腦架設網站,創立104人力銀行,並以人性化的網路媒合,開啟國內人力資源市場新頁。 ●我們在乎人的價值,讓人力變人才的有機環境。 人的一生,有三十年花在職場,平均會換七次工作,當找工作停留在薪資價格的低階層次,而非理想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職場不會進步;當找人才停留在費用成本的數字階段,企業無法累積人才資本,國力不會提升。 身為市場典範,我們追求工作、生活與生命的質感,對求職者「不只找工作,幫你找方向」,對徵才企業「不只找人才,為你管理人才」;唯有看見「人」的價值,勞資才能共榮共享,職場才能有機共生。 ●最真誠的企業承諾,就是陪伴客戶成長、引領社會前行。 為求產業創新,我們以C.M.O.S.A.五大核心概念( cloud 雲端、mobile 行動、open 開放、social 社群、A.I.人工智慧)步入第二代104,在多元職涯與多元人資的既有基礎上,優化廣度服務,滿足深層需求。 觀察到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時代趨勢,我們的經營觸角從職涯延伸到銀髮與兒童,確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為公司發展的三大核心,期待發揮健康長者的價值,另期待幫每一個孩子找到天賦,以質代量,緩解人才供應短少的衝擊。 ●關懷台灣母親,鼓勵破框思考、價值轉型 104的誕生,緣於失業的社會問題。我們肩上,一直有一份社會責任,一種想安定職場的力量,想關愛土地的活力。我們始終期待,工作的角色應轉型為付出的角色,轉變成幫助社會的人,敢於擁抱問題、解決問題;往往,這就創造出獨特價值和自己的意義。 人生的差別,在於敢不敢去譜一首沒有極限的曲子! 【更新時間:2025/01】
國家兩廳院於1987年落成,開啟臺灣表演藝術邁入專業化的先聲。 兩廳院是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指標性的當代劇場,無論當代或傳統、原生或外來,都在兩廳院的舞臺上共生,且深受臺灣觀眾青睞。這片土地的自由與開放讓多元文化彼此對話,自由帶來空間,開放帶來思考,是兩廳院存在的立基,也讓兩廳院成為亞洲最自由與開放的文化場景。 兩廳院場館成長週期 第一階段(1987-2003)是「求生期」(Survival Period)。兩廳院在落成初期,開拓臺灣表演藝術朝往專業化前進,並以帶動藝文生態發展、培養觀眾為使命,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唯一核心,並大量引入國際重要節目。 第二階段(2004-2019)是「維持期」(Maintain Period)。2004年,兩廳院成為行政法人機構,由此開啟第二階段。兩廳院借重專業團隊,在執行公共政策的原則下,思考如何經營國際級場館並與生態維繫正向互動關係,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核心外,再輔以「周邊服務」,開啟觀眾專業服務,並大幅改善硬體規劃。 第三階段(2020-)是「影響擴散期」(Inevitable Period)。創造文化與生活對話的機會,提出「節目演出」、「學習推廣」、「場館管理」三大方針,帶動產業正向發展,成就「亞洲具指標性的文化品牌」(A Cultural Brand of Asia)。 ※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第16條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監事,請勿投遞本場館職缺。
以播種育成的理念,培育、輔導與協助貧苦弱勢學童就學、提升學習環境、與生活照顧,獎助表現優異學生以及鼓勵優秀文化藝術創作之團體。以關懷與愛心協助社會之貧病殘疾等弱勢族群,具體落實對兒童、青少年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與關懷。
本會成立於1947年,目前會員超過6,600多家貿易廠商,其中經營製造業近1,400家,從事進口業者約3,600家,會員並遍及全台各主要城市,會員的總進出口額約佔全國40%,會員總雇用員工數也達60萬人,並與全球超過185個各國重要工商團體簽訂姊妹會合作備忘錄協議,是台灣貿易界的最大組成單位,也是台灣最具規模的商業團體之一。 本會一直擔任政府與貿易業者間的橋樑,凝聚業界共識,提出各項政策建言,爭取會員權益,積極協助業者開拓全球市場商機。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速,企業永續與責任議題逐漸受到關注,金融機構投資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引領角色。為強化商學院教學、產官學研究及服務特色,並符合全球企業永續發展趨勢,商學院特設立「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積極推動企業永續發展,透過學術研究、永續金融與生成式AI研究、評鑑系統規劃、永續資訊蒐集、客製化AI&ESG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及永續教育與證照班,培育具備永續視野的專業人才。我們推出跨域學分學程與微學程,例如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金融等相關學程,並與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和校內進修推廣部合作,培訓企業永續管理師,協助辦理「永續淨零管理師」及「永續金融財務分析師」證照班。 本中心自2016年起整合校內外學者專家,首創「SEED」評鑑架構,基於社會(Social; S)、經濟(Economic; E)、環境(Environment; E)和揭露(Disclosure; D)四大構面,建立臺灣永續評鑑系統,旨在促進臺灣資本市場的環境與社會影響力。該評鑑系統由研究中心主導,結合國際標準,是全國首創在地化評鑑體系。自108年起,研究中心開發「臺灣永續價值指數」,並由S&P Global維護,之後與臺灣指數公司合作推出13檔ESG指數及7檔衍生金融商品,包括ESG ETF與ETN以及ESG指數型基金,規模超過新臺幣530億元。臺灣永續評鑑每年根據上市櫃公司出具的永續報告書和公開資訊評估,2024年已評鑑1,019間上市櫃公司,2025年將涵蓋所有上市櫃公司。研究中心的努力獲得廣泛認可,榮獲2022年TSAA臺灣永續行動獎,顯著提高了本土學術機構在國際ESG評比中的地位。於2024年7月,研究中心將臺灣永續評鑑技術移轉予臺灣指數公司,期盼雙方後續合作能發揮更大影響力。 自2020年至2024年,研究中心在國泰金控贊助委託下連續五年主辦《臺灣永續投資調查》,揭示臺灣永續投資的現狀與趨勢,並與國際永續投資接軌。2024年,臺灣永續投資資產總額達新臺幣23.1兆元,永續投資比例近43%,顯示市場對ESG議題的重視,特別在遵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研究中心在永續金融政策制定方面發揮重要影響力。於2022年底,金管會與多部會合作推出「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後,於112-113年研究中心接受委託,進行推動指引精進計畫,將適用產業範圍從12.9%擴展至45.7%。 因應我國法令要求,自2025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皆須申報永續報告書,研究中心也提供企業界永續報告書編制輔導業務。除了協助企業界編制完整的永續報告書,同時也提供企業界內部訓練課程,例如GRI準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設計與運用、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TCFD)、人權盡職調查以及永續發展委員會設立等課程。本中心將能協助企業界建構完整的永續發展架構與作業內容。 國立臺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融合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持續推動臺灣在永續領域的發展。未來,研究中心將繼續發揮學術影響力,促進跨領域合作,推動社會、環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為實現2050年減碳目標而努力,展現其在永續議題中的領導地位。
StarFab 成立的宗旨是要建立創新生態系,為新創公司打造一條創新高速公路(Innovation Super Highway),同時也為成熟企業帶來更多創新的動力。 因此,StarFab 不只是新創加速器,更是產業創新平臺,延攬高技術含量,且能與成熟企業整合的優質團隊,透過建構開放式創新平台,加速新創企業商務拓展及募資進展,增加與成熟企業進行深入商業合作的機會,促成「大小共創,引領台灣軟硬整合的新勢力!」。 StarFab的團隊,年輕、有活力並充滿熱情,積極協助新創公司茁壯長大。我們注重員工自我成長,營造愉快的工作環境與氛圍,期許每個人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才,在新創育成領域發光發熱。若您期待能在工作中紮實的成長,誠心邀請您加入StarFab,這將是您不能錯過的選擇! *想更了解StarFab?趕快點擊收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1p8r5j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