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位處桃園縣中壢市市中心,距中壢車站約十分鐘步程,各類車輛均可到達,無論從北二高大溪交流道或中山高速公路中壢交流道,到校均只需約十分鐘,交通相當便捷。主要教學建築群包括行政大樓、工學院大樓一館及二館、商學院大樓、電資學院大樓、鑄造館、圖書館、體育館及研究大樓...等,校園面積雖稍嫌侷促,惟教師與學生應有之教學空間並未受擠壓。
創立於1953年的開平餐飲學校是私立技術型高中,也是台灣唯一餐飲專門學校。『開平餐飲』提倡餐飲實務、專業知識與技能、重視人文精神與人文發展。以開放的校風,順性發展的教育方針,讓參與開平教學的家長、學生,老師從關係教育中出發,讓學生學習選擇與負責去體驗自己的人生。 我們不用填鴨的方式塞一堆不具意義的知識,而是透過統整課程及活動設計,引發孩子對研究、學習的興趣,老師扮演陪伴的角色,在師生共學中,傾聽孩子的聲音、與學生互動、問出好問題,協助學生自己動手尋找、分析資料,尋求解答。我們相信學習就是在不斷發現問題、尋找解答中完成。
本校為配合國家教育政策,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增進教育人員職能;並提供教學研究資源,服務社會,特設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其主要任務如下: (一)辦理成人、教師及行政人員之進修教育。 (二)辦理各類推廣教育。 (三)接受委託辦理在職人員進修及各類專案。 (四)國內外成人進修及推廣教育之合作事項。 本院並以五大目標邁進:具備宏觀視野,促進全球合作、提升科技內涵,展現領先實力、落實品質要求,提供優質服務、加深專業知能,型塑大師風範、激發真誠態度,散發人文涵養,以求實踐「服務專業化.組織彈性化」之策略方向與目標,達到專案執行的最大效能。 為配合本院多元業務,依業務與專案性質差異,由各大業務群分別執行,以下設八大群組計有測驗與培訓業務群、推廣與合作業務群、師大會館業務群、國際教育組、進修學分組、資訊組、總務組及祕書室等。
連續13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推廣服務項目績優學校 為全台第一個通過通過ISO9001:2015國際品保制度認證的推廣教育機構 持續16年榮獲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認證 全國最大且學員人數居冠的推廣教育部 辦理各級政府委託訓練計畫成效卓越 參與各項企業機構合作專案深獲好評 專業師資、精緻課程、優質環境、貼心服務
由已故創辦人莊心在教授創立的萬能科技大學,初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社會開放,經濟繁榮,資訊快速累積等等因素,始於民國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獲准立案之私立萬能工業技藝專科學校(初設紡織、化工、電子、土木等四科),翌年改名為私立萬能工業專科學校。民國七十一年設立夜間部,民國七十九年奉准更改校名為私立萬能工商專科學校。民國八十八年改制萬能技術學院,夜間部亦更名為進修部,並附設週六、日上課之進修學院與進修專科。民國九十一年增設經營管理研究所;民國九十三年二月一日核定改名萬能科技大學。九十三學年度增設工程科技研究所。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_推廣教育中心的工作行列。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自民國47年創立以來,一直都是國內商管教育重鎮,目前擁有八個系所及一個獨立所,三個專業MBA學程,和十六個院級整合研究中心,專任教師153名,在校生人數4,046多名,畢業校友已達32,892名。本院旨在培育學術研究與企業經營管理的領導人才,秉持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育理念,致力經營融合中外智慧與傳統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研究與服務上多方創新,以培育多元學生族群成為具備國際視野、創新活力、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的未來領導人。本院矢志成為亞太地區最佳商學院,期望發揮知識獲取、知識創造與知識流通的功能,以服務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
公司簡介 *1989年7月1日成立,命名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93年3月改制為「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成立的目的:研究改進大學入學制度與技術並辦理大學入學考試。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歷年重要工作及成果: *完成《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 *辦理《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方案》 *開辦《學科能力測驗》 *承辦大學聯合招生委員會「試務總會」業務 *辦理《指定科目考試》 *研發「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及「英文寫作能力測驗」 *革新試務作業 *協助高中學生發展生涯規劃及選擇大學校系 *出版考試相關書籍 *推動入學制度與試務經驗之交換 未來發展方向: *發展成為考試專業機構 *研究發展各類相關測驗 *革新考試相關試務作業 *強化相關考試諮詢服務 福利制度 專職人員福利如下: 1.勞保,健保 2.年終工作獎金 3.週休二日 4.退休金制度 等
【關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本校為世界及臺灣培育高科技人才之搖籃,為中等規模研究型大學,理工為主,尤在電機、資訊及光電等領域已占世界頂尖領導之地位。 根據英國QS教育組織最新世界大學排名,2025年在亞洲大學排名為47名,世界排名第219名。本校的工程科技相關10個系所已通過IEET(中國工程教育協會)認證。本校管理學院自2007年通過AACSB (國際高等商管學院協會)認證,為臺灣第四所獲得AACSB認證之管理學院。 【產學共創處】 產學共創處 Office of Industry-Academia Cocreation,宗旨為強化台灣的創新生態系統,提高其全球能見度,使其能夠透過提供受信賴的共創生態系統貢獻於全球。 為推動以終為始的產學規劃,促進產學生態系發展,強化國際產研共創價值,本校成立產學共創處(Office of Industry-Academia CoCreation),旨在深化陽明交大在產學交流合作方面的貢獻,擴大本校在產學領域的影響力。產學共創處將以創新型經濟為目標,建構「陽明交大」主導的創新生態系統,匯聚創業家、創業投資、企業、政府等各方資源,並融入國際創新生態系統,培育國際產業韌性人才,以因應全球競爭、科技變遷、創新機遇與挑戰。 產學共創處的成立目的在於透過創新推動產學研共創,凝聚產、學、生醫、電資工程等領域的力量,由校內系統性匯聚創新研發成果,透過跨領域、跨校、甚至跨國界的產學合作,實現陽明交大及產業界互惠共贏的局面,深化本校的產學能量,提升國際影響力與貢獻,在追求創新、學術卓越與產學價值中取得平衡的運作模式。產學共創處之目標包含以下五項: 1. 建立產學網絡,統籌規劃產學合作資源。 2. 協調校內重點領域研發團隊納入全球產業趨勢需求觀點,建構創新產學媒合服務。 3. 提供教授與學生創新創業支持,鼓勵創新思維和實踐,培育創新創業人才。 4. 推廣技術轉移及IP管理,加速學術成果轉化為實際商品與服務,推動知識技術轉化。 5. 招募國際級會員及推動國際級產學合作。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_資訊科學系的工作行列。
本校經歷了逾半世紀的歲月,為臺灣社會培育眾多優秀護理、以及健康照護與管理人才。原名「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於2010年8月經教育部核准改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邁向健康照護與管理特色的優質科技大學為發展願景,培育優質健康與管理的專業人才。
本校成立於民國55年,由台中順天綜合醫院院長陳天機博士,就原逢甲學院之舊址,籌組創立中臺醫事技術專科學校,於87年7月1日獲准改制為醫護技術學院,94年8月1日正式改名為中臺科技大學,是一所充滿人文關懷、重視技術專業與尊重生命的學府。 本校成立迄今已屆滿39年,其間承蒙教育部長官、歷屆校長以及全體教職員生之努力,校務之發展已頗具規模,在配合多元入學方案邁向完整學制,學生人數已突破萬人,畢業校友遍佈全省及離島各地,深獲社會各界好評。 本校位於台中市大坑風景區內,背依觀音山,前臨大里溪,俯瞰台中市,景色怡人,從台中火車站、高速公路下中清路、中港路交流道,車程約25分鐘,交通堪稱便利。校景優雅,無都市之喧嘩,實為辦學之最佳地點。 秉承本校校訓「忠、信、篤、敬」,積極培養中臺學子具有「盡忠職守、誠信待人、專業篤實 、敬愛生命」之精神,以追求「技術專業、人文關懷」之全人教育。民國87年改制後,我們的校徽是以藍色十字象徵醫護專業工作,紅色中台字樣,象徵中臺人的熱情與愛心,更以圓形外框象徵終生學習與全人教育倡導。 以「優質的專業教學,前瞻性的產學研發,人性化的專業服務」為本校改名中臺科技大學之新願景。未來更將配合時代的潮流,本著「傳承與創意並重、本土與國際接軌、科技與人文兼具、專業與品德兼修」之四大指導原則,繼續延攬精英師資、強化實務性研究、全面推展全人教育、回流教育與跨疆界產學合作,為迎接全球時代的來臨,開創新局。 本校總體目標為培育一流生物科技專業知識、管理經驗與人文素養完整性之科技應用人才為宗旨。校現有研究所碩士班、二年制與四年制之大學部並附設二年制及五年制專科部,以培養有關醫事、 護理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宗旨。
亞洲大學是一所前瞻、有遠見且快速成長的學校。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 說過:「一所真正的大學必須包含三部分,一是學術性的教學,二是科學的研究,三是創造性的文化生活。」,而亞洲大學創辦初衷便是要以此為目標,辦一所獨特並邁向國際化的綜合大學。 辦學成就名列世界級12個百大 --- 本校創校四年即改制為亞洲大學,目前有7個學院,28個學系,20個碩士班研究所,8個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和6個博士班研究所。創校17年來,亞大創下臺灣新設大學許多項優異紀錄,國內方面,連續12年榮獲教育部評選為教學卓越大學,連續四年(2015-2018)獲選入榜全國辦學績優公私立Top20大學,與國立名校名列前茅,以及進入2018遠見雜誌台灣大學排行榜學術成就20強私校第7;國際方面,獲得泰晤士報高教特刊評為排行榜上全球最年輕大學,已累計「12個項目百大」大學。2018年就連上4個項目的百大排行,分別是千禧年大學(即21世紀新設大學)排名,亞大全球第31名、全台第1;創校50年內大學全球排行榜,亞大是全台第4名;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亞大全台第18名、私校第5名;亞太地區最佳大學排名,亞大全台第15名,私校第5名,非醫學類第1名,辦學績優,名列私校前茅,有目共睹。 學術研發名列私校前茅 --- 為落實科學研究,亞洲大學設有許多特色研究中心,包含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慧輔具與復健科技研發中心、創新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眼視光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區塊鏈研究中心、食品安全檢測中心、3D列印研究中心、網路成癮防治中心、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等。本校雖尚年輕,學術方面已有相當成果,據URAP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本校為台灣私校第7,若不計醫學類大學,則為第3。 建美術館打造藝術校園 --- 亞洲大學著重營造藝術校園及文化氛圍,於2007年聘請安藤忠雄先生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已於2013完工開放,打造了學校更多元優質風格的藝術環境,提供全校師生一個教學、研究和創作的場域,讓國內、外藝術品有一個世界級的展覽空間,和一個藝術家交流的平台,也為亞洲大學引領臺灣文化學術合作的遠景奠定基礎。 學生參與國際競賽獲獎無數 --- 亞洲大學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國際設計發明競賽,於教育部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亞洲大學獲獎數共4年為高教體系全國排名第一名!至2018年7月已獲5座德國iF設計獎、2項日本G-Mark最佳設計獎、66座德國RedDot紅點設計獎,其中13座獲Best of Best最佳獎,成績非常優異;同時,在各類國際發明展上共獲102金、128銀、88銅、36特別獎及2大會次首獎獲榮譽獎的佳績,並3次獲邀至總統府接受總統、副總統表揚。 設附屬醫院守護社區健康 --- Asia Museum of Modern Art美術館的落成與啟用,已將學校帶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為秉持校訓建立一個以健康、關懷、創新與卓越為主的優良校園文化,加強人文關懷和社會服務,除培育優秀健康照護人才,更特別規劃設立附屬醫院,於2016年完工開放,希冀成為區域民眾的健康守護者。 往國際一流大學邁進 --- 我們深深企盼,亞洲大學除了作為莘莘學子知識的殿堂外,也期許能像哈佛與牛津大學一樣,成為深受世界各地藝文愛好者與教育工作者所仰慕的朝聖地,以及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大學。
【關於泰北】 創立於 1916 年,是台北市第一所私立中學,擁有超過百年歷史 在董事長楊奕蘭女士的帶領下,泰北自百年傳統中蛻變,發展出完整的雙語與國際教育體系 如今,泰北是一所 K-15 全學制完全中學 【理念與願景】 泰北是孩子追夢與成長的理想搖籃。我們結合臺灣優質教育文化與國際資源,秉持「全人、藝術、科技、國際」四大核心,致力於打造兼具人文素養與國際視野的學習環境,陪伴孩子「成就無限可能」 【教育特色】 • 國際交流與多語選修:ESL 英語及第二外語課程,搭配海外交流,拓展全球視野 • 創新課程與實作:AI 創意營隊、AIGC 工作坊,融合科技與藝術,培養創新與實作力 • 多元專長培養:兼顧全人教育與專業技能,塑造具國際視野的多元人才 【校園優勢】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鄰近故宮博物院、科教館、天文館與士林官邸,坐擁豐富文化資源,讓校園成為孩子心中的「大教室」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培養教育心理與輔導學術專長之學術研究與教學人才,並執行相關專技與國家型政策專案。
逢甲大學創建於1961年,1980年改制為大學,設有工程與科學、商、人文社會、資訊電機、建設、經營管理、金融、國際科技與管理、建築專業、創能學院等10個學院,全校學生逾2萬人,以成為一所「教學卓越、研究重點突破之亞太地區知名大學」為校務發展願景、「培育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之現代民主社會公民」為教育目標。
本所王麗雲教授建置「教育治理與政策科學研究室」(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Policy Science Lab)以整合運作相關專案及產學合作計畫。研究內容結合調查法、資料科學、評鑑理論與實施,期望開創及推動國內教育治理與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則涵蓋各教育階段政策研究、各級學校辦學品質之改進方法、國家重大教育政策及方案評估。近年為配合國家雙語教育政策推動,研究範圍亦納入教育國際化等議題。 產學研究室(1辦):106 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三段130號 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218室、222室、337室) 教學研究室(2辦):106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教育學院大樓9F(928室)
崇右技術學院位於基隆市中心,依傍中正公園,是一所公園裡的學校。本校以開拓新視野之前瞻性,設立時代潮流系科,目前設有日間部(研究所、四技部、五專部)、夜間部(二專、二技)等學制,建置三大學群:【設計學群】文化創意設計所、視覺傳達設計系、數位媒體設計系、創意商品設計系;【時尚生活學群】時尚造型設計系、休閒事業經營系、觀光旅遊管理系、經營管理系(所);【影視學群】影視傳播系、演藝事業系、表演藝術系等系科。 以「創、遊、藝、經」為主架構,發展「文創設計連結創意產業」、「時尚發想連結休閒課程」、「藝術連結表演文化」、「經營行銷連結創意趨勢」等專業技職教育為學校發展藍圖,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朝向務實致用之學習與應用,積極培育文創產業技術人力,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與業界接軌。 本校鄰近台北市,交通便捷,可快速往返大台北地區,學生對文創設計、表演藝術、流行時尚、休閒觀光旅遊、行銷物流之資訊管道豐富且多元,3大學群重視學理與實務兼具相融,以「微型服務創業經營」為主軸,積極與業界維持良好合作關係,在師資上積極聘請影視與文創設計具業界實務經驗師資,優質專業,2014年榮獲2座「德國紅點設計獎」,全國技術學院唯一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