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67vo0pc?page=4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台北市北投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人

五十多年前,台灣社會普遍貧困,計志文牧師與沈保羅牧師以耶穌基督救世愛人精神在家中收容社區內貧苦無依的孩童。後於台北天母設立聖道兒童之家,附設在財團法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名下。為了聖道兒童之家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主後2003年財團法人中國佈道會與聖道兒童之家共同協議成立管理委員會,使家庭失能的兒少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 於主後2011年五月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延續計志文牧師關懷弱勢兒少心志。服務區域並延伸至全國,服務範圍除原有之安置項目外並增加多元化弱勢兒童與青少年的相關服務及相關專業人員之培訓計畫。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松山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10億9628萬元員工數15人

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成立於1990年,在社會需求的空白處,默默補位。致力於服務公益組織及人才培育的領域,奉獻棉薄的力量;期待年輕的一代,不但能迎接新時代的挑戰,而且在人類社會中成為進步的動力,對促進世界文化融合作出貢獻。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信義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億1028萬元員工數160人

關愛之家成立於1986年,致力於提供愛滋感染者及其受影響族群溫暖的支持與照護。我們的創辦人楊婕妤女士,因親身經歷至親感染愛滋的挑戰,開啟了長達三十餘年的服務旅程,並於2011年正式立案成立「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以人道精神為核心,為感染者提供醫療、生活照護與社會支持。 關愛之家目前在台灣設立了兩處愛滋中途之家,累計已收容近近千位感染者,並提供超過2,500位感染者心理諮商與協助。此外,我們與政府機構(教育部、法務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積極推動愛滋衛教、反歧視倡議及毒品防制教育,期盼消除社會對愛滋病與藥物濫用的誤解與恐慌。 近年來,因應台灣外籍移工人口的快速成長,我們自1997年起拓展服務範圍,關懷外籍落難人士、新住民及移工婦女,並協助因無戶籍而難以獲得社會資源的非本國籍兒童。我們積極籌措資源,確保他們能夠獲得適當的醫療、社會福利及教育支持。 加入我們,讓愛延續! 關愛之家不僅是愛滋感染者與弱勢族群的避風港,也是一個充滿溫暖、尊重與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我們歡迎對社會服務、公共衛生、心理諮商、社工及教育倡導有熱忱的夥伴加入,一同打造更友善的社會。 我們提供: 充滿使命感與影響力的工作機會 友善且尊重多元文化的職場環境 完整的教育訓練與成長發展機會 讓我們攜手同行,為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帶來希望!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新北市淡水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社團法人鴻宇教育關懷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推動台灣知識經濟、網際網路及國際間發展,培育全球化網路所需之人才,推動創造力與創新教育,以建構全球化利基,奠定知識經濟力,加強多元學習與城鄉教學。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中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4億員工數50人

你是否相信,一個制度的改變,能為許多人帶來真正的希望? 你是否期待,手上的工作,不只是日常事務,而是有意義的影響? 我們是【罕見疾病基金會】,1999年6月,在台灣醫療社會尚未關注罕病議題的年代,一群罕病家庭為了孩子的未來挺身而出。 「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制度可以。」創辦人陳莉茵女士與共同創辦人曾敏傑教授,開啟了罕病家庭改變社會的行動。 致力於為每一個罕病家庭打造安心、有尊嚴的生存環境。 過去25年的累積,我們更加相信改變的力量,更堅信非營利組織可以影響這世界。 這條路上,我們持續尋找一起耕耘的夥伴——不論你擅長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專案推動、衛生福利政策、醫療科技,還是想做為病友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橋梁,只要你願意用專業與同理,助人工作這條路,隨時歡迎你熱血加入!! 在這裡,你會發現自己正在發光發熱, 在這裡,你會發現眼前的罕病家庭,因你的付出而發光發亮。

查看工作機會(9)
工作機會(9)
台北市大安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900人

1. 本會係由台北市智障家長協會的家長們同心協力募款,集合許多人的力量所組成的基金會,推動社區化、多元化、人性化之社會福利服務,以協助並提昇障者及其家庭之福利生活。 2. 本會是一個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基金會,工作具創新性和挑戰性。

工作機會(54)
台中市西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長期致力藝術推廣活動,鼓勵藝術參與及落實藝術生活化理念。本會自110年5月起承接辦理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本會目的事業如下: 一、推動臺灣美術研究、展示、典藏及教育推廣等業務發展。 二、推動美術史料及檔案之建置暨文物保存修護業務。 三、推動國內外美術展覽暨學術交流活動。 四、推動美術相關刊物之發行出版暨推動文創行銷業務。 五、推動藝術銀行之業務。 六、協助或支援公私部門辦理各項美術相關業務。 七、其他與藝術相關之事項。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信義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43人

台北兒童福利中心創立於民國五十八年,原隸屬中國災胞救助總會,於民國八十三年改隸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係一多元化綜合性的兒童福利機構。 重要業務有: 兒童安置教養(兒童家庭)、幼兒托兒服務(實驗幼兒園)、兒童托育服務(實驗兒童照顧服務中心)、社會工作(社區服務)。 三十餘年來,秉持崇高理念,展現專業精神,跟隨時代變遷,配合社會需求,逐次調整服務項目與經營型態,與社會脈動同步發展,而能締造佳績,屢獲政府主管機關評鑑績優獎肯定,成為國內首屈一指之兒童福利示範觀摩機構,廣受各界讚譽好評。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中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人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歡迎有責任感、有活力的朋友,勇於接受挑戰者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新北市三重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億650萬元員工數800人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緣起於家長組織,目的在提供唐氏症家庭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透過家庭關懷訪視、支持陪伴、專業諮詢等,協助唐氏症家庭一起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困難,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為了直接提供唐氏症孩子需要的服務,於1998年募集經費成立了基金會,並依唐寶寶的年齡、家庭狀況、照顧者狀態等,提供早期療育、全日托安置、醫療復健、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健康管理、社區融合生活、急難救助等不同層次之全人服務。 隨著唐氏症孩子成長發展的需求,本會於2005年開啟了北海岸偏鄉地區的早期療育服務,逐步朝向專業服務發展;2006年承接新北市愛樂發展中心,開始提供機構型的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2012年因應政府推展社區式的日間照顧,展開第一間社區日間作業設施;2013年配合公共托育政策,經營了第一家公共托育中心和親子館;2015年將服務觸角延伸到馬祖地區,為離島地區帶進專業的公托服務;2018年經營第一家非營利幼兒園,為發展遲緩兒童營造共融的環境;同年開始與長期照顧資源接軌,提供失能身心障礙者長期照顧服務。唐氏症基金會秉持「哪裡有需要,服務就到哪裡」的精神,持續拓展服務據點,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發展適切的服務模式。

工作機會(97)
台北市北投區工商顧問服務業資本額200萬元員工數50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台灣長期照顧教育訓練協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士林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800萬元員工數200人

成立緣起: 民國81年5月15日一場遊覽車火燒車意外事件,奪去了23位台北市私立健康幼稚 園師生及家長的寶貴生命,而靖娟老師當時雖然已經逃出火場,但看到還有孩子被 困在車上,不顧火勢猛烈,返回車上救人! 雖然最後不幸罹難,但靖娟老師捨身護童的偉大情操令人敬佩,她的義行,喚起了 社會各界對兒童安全的重視,故由受難者家屬以及社會熱心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靖 娟基金會,期待延續靖娟老師對孩子的關愛,保護每個孩子平安長大。 服務對象: 12歲以下的兒童 家長、老師及兒童照顧者 關心兒童安全的社會大眾 使命目標: 本著「用愛捍衛兒童安全」之服務理念,致力推動兒童安全教育宣導、協助遭逢事故 傷害之兒童及其家庭,並督促政府研修執行兒童安全相關之法令,實踐守護兒童安全 成長的決心。協同政府、社會大眾、企業倡議全方位之兒童安全議題,以「教育訓練 、創傷輔導、建立兒安知識指標平台」等面向,深植兒童安全觀念於社會,以達減少 兒童事故傷害之目的。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靖娟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15)
台北市中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基金會的服務宗旨: 1.救助三餐不繼或生活困難者。 2.救助家中有往生而無力善後者。 3.救助貧窮孩童無能力就學者。 4.救助孤苦無依老人。 5 . 資助育幼院及失依兒(無家歸屬且未成年之學童)。 能適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個案,並及時解決其困難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台北市信華慈善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新北市新店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人

【 新進人員體格檢查體檢說明 】 ▸配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獲錄取通知者需於報到前,檢附『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指定醫療機構』所作之體格檢查報告(效期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7),並經審核通過後方可進入報到程序(體檢作業約需7-14個工作日)。 ▸獲錄取通知者未能提供上述檢查報告,將延後或取消錄取資格;若體檢報告審核不通過,將取消錄取資格。 ▸檢查項目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6附表九(一般體格檢查)。 ▸本會確認完體檢報告正本文件後,會歸還本人。 -------------------------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前】 2000年,環境議題已經歷時多年倡議,網路的傳播力量則開始萌芽。在這資訊即將爆炸的時間點,「環境資訊網絡電子報」創刊,希望以報導和轉譯國內外的環境資訊,喚起大眾關心周遭環境,並透過思考引發關懷行動。 《累積愈多的知識,我們共同做出的行動,就有愈多的倚靠》 22年來我們以「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名,除了環境新聞,也開始積極投入棲地守護與環境友善行動。從山林到海洋、從推動修法到環保生活,都有我們的行動。 從最初的3人創刊,到如今已有60人團隊,一起實踐守護環境的理念。 我們參考了英國國民信託、日本龍貓森林的模式,以簽訂信託契約的方式,在2014年接手了全國第一個環境公益信託案例,「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這座位於新竹芎林的淺山森林,受到原地主(信託委託人)、協會與政府監管的信託契約保護著,從廢棄的果園,如今已演替為淺山次生林的樣貌。 《只是多年過去了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依然是少數的環境公益信託案例》 這當中有許多不同程度的困難,但其中一項原因,是由於種種法規限制。 因此,為了擴大民間保育能量,推動更多、更大規模的環境公益信託,我們決定轉型為「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2022年7月27日我們正式對外公開並啟動公眾募款計畫,短短兩個月即有1256人,在9月29日當天,2千萬的基金募集達標了。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後】 由於基金會具有農業法人資格,我們才可以在既有法規條件下,以公益信託的模式,守護私人農耕地。而這些位於平地到淺山的農耕地,正是最容易受到開發威脅,最需要積極保護的區域。我們的願景,是向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看齊,並促使全台3%面積的土地成為民間保育地。 轉型基金會後,不只推動環境信託,我們也會繼續擴大經營既有的獨立環境媒體,「環境資訊中心」,力求讓國內外各種環境議題被大眾看見;也會持續多年來的倡議、研究與調查,像是珊瑚礁體檢、海岸守護及減廢議題等。 這一切能夠實現,有賴於23年來投入的工作人員、會員與捐款人,有賴於基金會籌備基金的捐款人。以下,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2023年度報告,也是「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的起點。 2024年,我們轉型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擴大我們的實踐行動。

工作機會(12)
台北市信義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00人

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成立於1974年,由李國鼎資政等台灣知名大型企業發起與捐助,以提倡現代管理學術改善企業及教育經營為宗旨。故前董事長為素有台灣自動化之父雅譽,一直扮演新思維模式拓荒者(New Paradigm Pioneer)的石滋宜博士所擔任,為思想引導的先驅,促進社會文化之升級,人們生活與價值觀的改變。現任董事長文國良先生為深具儒商情懷的成功企業家,深知在國際化下是腦力爭奪戰,培育具全球公民素養的人才尤為重要,因此引領基金會投入實驗教育領域,鼓勵全體同仁以新思維為孩子開創教育新未來。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台北市大安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3600萬元員工數20人

本會係於民國94年底由教育部及國內大學校院共同捐助基金而成立,是為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所屬公設財團法人。自成立以來,即以積極的態度、穩健的步伐致力於協助教育部及各捐贈校拓展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與國際招生業務、行銷臺灣優質高教於全球,以及配合國家政策,以提昇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為目標。 爰此,歷年來本會積極整合國內高等教育領域之優勢與特色、提升臺灣高教領域之國際競爭力、積極進行臺灣高教海外行銷,代表臺灣整體高教機構、整合國內資源、對外進行臺灣高教宣傳;並以成功發展高教形象之國家如英國、澳洲、日本為標竿,對外形塑「留學臺灣」(Study in Taiwan,簡稱SIT)之高等教育品牌、進行多元整體行銷,宣傳方式包含「留學臺灣」網站、宣傳品、參與國際高教會議,區域性的宣傳、增加國家性的聯繫等,以吸引海外菁英赴臺就讀,進而促進國內大專院校校園國際化。本會亦積極主動參與各大重要國際教育者活動,加強建立聯繫網,以成功建立有效之海外行銷策略、提昇臺灣國際能見度。 國際高教合作與留學臺灣招生為我國近年高等教育對外發展之重點工作項目,基金會之成立正為能協助國內各大專校院統籌規劃對外宣傳與推廣。本會秉持專業服務精神,不斷嘗試開創各項新工作,並朝永續經營發展。歡迎對高等教育工作有熱誠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工作行列。 詳細介紹請至本會官網瀏覽: https://www.fichet.org.tw/ 本會經營之「Study in Taiwan」網站與社群媒體: 網站: https://www.studyintaiwan.or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tudyintaiwa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FICHETtaiwan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北投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38人

本會旨在幫助肯納症者(自閉症)獲得最適宜及尊重之全人教育、養護模式,針對肯納成人建構職業訓練及庇護系統,對肯納症者提供發展功能之輔助性教育,並宣導社會對肯納症者之認識、接納與支持。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台北市南港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5000萬元員工數950人

民國69年,三位在國外學習特殊教育女士,因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心智障礙的孩子應得到尊重和受教育的機會」,成立一所心智障礙孩子的專業訓練機構~「第一兒童發展中心」,74年承辦了國內第一所公設民營機構~「博愛發展中心」。86年因服務擴充變更為全國性社福組織及更名為「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本會成立以來用心耕耘心智障礙者的療育及支持服務,目前設有10家心智障礙幼兒及成人的日間服務、夜間住宿及全日型生活照顧與訓練機構,每年服務近千個中重度與極重度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近二十年來更自辦及接受地方和中央政府委辦多項社區外展服務方案,包括2家社區日間照顧中心、2家小規模作業設施、2家早期療育資源中心、1家社區家庭資源中心、3家輔具中心、1家就業服務心、1家庇護工場,以及數個委託或自辦的專案計畫,每年服務上萬名身心礙者及其家庭。 第一的使命: 身心障礙者,在熱忱專業的服務中,獲得尊重、成長與融合。 第一的願景: 發揮專業服務的影響力 創造身心障礙者美好生活

工作機會(47)
桃園市中壢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94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榮欣社會福利服務促進協會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25)
台北市中正區紡織成衣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人

▸民國50年萬源紡織創立,精選原料外更精心研究技術,打下優秀的紡織基石。 ▸民國90年萬源擴大事業體併購了「衍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且擴建新廠,為全球知名運動品牌代工,主要為戶外休閒及運動服飾。 ▸民國102年因應傳統產業變遷及集團未來導向,萬源紡織轉型為投資控股集團事業主體。並創立科技與聰明生活服飾品牌「Outerboro」,Outerboro以乾淨、舒適為主要設計元素,融合都會生活與戶外休閒,創造符合新世紀生活步伐的機能性服飾。 投資及服飾品牌事業外,萬源集團秉持回饋社會的理念。同時與集團基金會合作,為弱勢團體及學童盡一份心力。 保有上一代的謙沖有禮,多了新一代的熱情與執行力。萬源期待您的加入,讓我們一起實現更美好的願景!

工作機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