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桃園市藝文中心學區,針對小學美語及安親及相關課程開設的補習班,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珍惜所託,視如己出』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成長。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本公司為同業領導品牌,深受家長及學生的喜愛及認同。
舊鞋救命於2014年,由 楊右任、雷可樂 夫婦發起首次二手鞋募集,並於2015年創立社團法人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秉持以基督信仰精神及人道援助行動為基礎,關懷世界弱勢族群的身心靈並協助建立永續自立的方針辦理「舊鞋救命國際援助計畫」。 「舊鞋救命」目前以東非肯亞為基地,持續拓展赤貧地區,進行人道援助工作,如:提供物資協助沙蚤醫療、水資源建設、貨櫃運送/改建與宣教行動。並每年號召近百民國際志工以及數千名國內志工,一同投入,讓台灣人民的善心化為循環行動,亦可在國際上促使公益外交,也同時提供跨文化體驗及生命教育之場域。 我們的願景: 我 們 渴 望 看 見 一 個 沒 有 貧 窮 的 世 界,人 們 聽 見 基 督 信 仰 完 整 的 福 音 ,生 命 因 此 得 以 豐 盛 。 我們的使命: 『傳揚基督的福音,關懷世界的困苦』 培育領袖來提供永續自主的社會援助與基督信仰 。 結合各國團體組織、教會與地方政府,以聖經原則推廣生命教育、自願服務、信仰價值,深入世界弱勢族群進行人道援助與宣教。在理解並尊重當地文化為前提,關懷其身心靈,階段性地供應資源,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原則,提升該地生活水平,促進居民自主永續發展社區。 不論你是不是基督徒,只要你不排斥基督信仰及參與相關活動,並願意與我們一起走入世界需要之處,用專業及熱誠扶持赤貧及開發中地區,你都可以加入我們一起改變世界~CHANGE THE WORLD 。 自2014年開創至2024年為止 , 影響力如下: 【舊鞋救命計畫】-184個貨櫃至非洲12國 , 約3,330,000件援助物資。 【沙蚤計畫】-167場沙蚤醫療工作, 治療約70,037人次。 【活水計畫】-建造75座水井,受益約145,865人。 【興學計畫】-改建108支貨櫃;73間磚塊學校與400組課桌椅。 【農耕放牧計畫】-64個教學區, 1,077人參與教學,受益約4,841人。 【國內外志工】-提供慈善公益場域、開啟台灣民眾國際視野~與500多所學校、團體、公司合作 , 募集二手物資。 共32,516名國內志工一同參與物資整理工作。國際志工團帶領612位台灣民眾 , 前往非洲偏鄉, 看見改變與協助當地需要。 【MOVE差會】- 宣教士差派4人, 完成宣教訓練人員 4人。
民國70年代,台灣的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福利仍是一片荒涼,99%以上的智能障礙者沒有書可以唸,沒有工作可以做,他們被遺忘在社會的邊緣;當時家有心智障礙孩子的父母不僅沒有早期療育的支持,更不敢想像孩子成年後的未來,連進小學受國民義務教育都必須排隊等機會。 於是心路基金會成立了,是台灣第一個由身心障礙者家長自立成立的團體,從一支電話、一個員工開始,到現在500多位職工團隊,每年服務超過5,000位的心智障礙者;從提供成年心智障礙者居住服務的社區家園開始,到現在有0-6歲的早期療育、18歲以上之職業重建、日間照顧、夜間住宿、社區支持服務、安老服務等完整的專業支持。 心路秉持著以「一顆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一生的路」的信念,始終相信,生命的價值沒有差別,堅持努力讓社會對智能障礙者多創造一些機會與可能,讓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同理、支持與合作,讓智能障礙者真實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參與其中。 多年來,心路走的是一條創新學習與分享之路,我們學習不斷、服務亦不間斷。為了提升人員的專業,不僅安排有完整的人才培育,亦積極促進國內外的專業交流與合作,翻譯多本國外專業書籍,引進新知,除了讓工作人員在專業上不斷成長,也帶動國內身心障礙服務品質的提升。心路的服務品質向受各界肯定,在全國性、地方性的服務評鑑都獲得佳績,亦頻獲政府服務委託,更榮獲「國家公益獎」、「台灣企業獎-最佳社會貢獻獎」、「金擘獎」、ISO認證等榮耀。
【公司簡介】 桃園市私立德宣居家長照機構,成立於110年12月20日,隸屬德氏集團,是一間深耕桃園、專注在地化居家照顧的專業機構。 我們秉持「全人健康 × 人本照顧 × 專業制度 × 社區整合」的核心理念,提供失能者、長者與身心障礙者最適切且有尊嚴的居家式照顧服務。我們不只照顧個案,也協助家庭照顧者減輕負擔,建立高品質、可持續的照顧支持系統。 在德宣,我們認為:「照顧不是一份任務,而是一份責任與信任。」
本中心係由創辦人李林樹先生,本著基督耶穌博愛之精神,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為期使一般人所以為無用之身心障礙者,能成為社會國家有用之國民,乃獨力創設本中心,並定名為「啟智技藝訓練中心」,以「因材施教,啟發智能」為中心宗旨並不冠以「殘障」等字樣。本中心於一九七七年向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立案,開始招收中、重度身障者實施訓練。由於中心所秉持的理念正確,提供的服務措施得當, 因此業務擴展甚速,在短短十餘年間接受教養之智障者由十多名增加至三百多名。 其間因擴展所需之場地,均由創辦人李林樹先生關閉私人經營之事業,無償提供予中心使用。而且為使中心組織更健全,乃於民國一九八八年向內政部辦理財團法人登記,將座落於中壢市育英路七十七號之私有土地捐贈與中心,使本中心因有健全的組織、財政、制度,業務得以繼續發展,造福身心障礙國民。為擴大本中心之服務內容與範圍,李林樹先生又於一九九二年將座落於楊梅鎮楊湖段的三筆土地捐贈與中心,籌設專收重度智障者之機構。並承政府補助硬体設施所須經費,成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楊梅院區,使中心的服務量增加到四百多名。提供身心障礙者特殊教育、職業訓練、職業安置、生活獨立訓練與社區生活安置等完整且連貫的服務措施,以造福更多的身心障礙者。 現今, 共有楊梅服務區、中壢服務區、八德服務區,繼續為提供身障者更多服務來努力。 中心宗旨 因著基督的愛啟智技藝訓練中心為一服務身心發展障礙者的機構,秉持著基督信仰從事服務智能障礙者的工作。我們認為身心發展障礙者的生命亦為上帝所賦予,與我們一般人相同,有著基本需求、權利、發展個人能力以及獲致幸福的機會。身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彼此依存、彼此顯得重要、彼此學習,不因身心發展之差異而有所差別。 本中心採用社區本位的安置模式,使身心障礙者在正常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為了使生活在本中心的住民有在家一般安逸舒適的環境,本中心的住宿模式採用小家庭式的管理方式,形式與空間和一般家庭相似,配合所提供的訓練,提供他們基本的社區獨立生活、個人目標與夢想的發掘、技能訓練、職業態度養成,並發展職業轉銜計畫,再藉助其他學習項目的銜接。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桃園市私立凱德寶托嬰中心的工作行列。
民國81年本院創辦人邱美紀女士,因為心智障礙者家長之同理心,創立心燈啟智教養院,期許社會大眾共同來「服務弱勢、點亮心燈」。 原設於桃園市平鎮區的院區,係租賃二層樓住宅,因空間狹小、發展受限,經董事長捐出觀音區土地600坪,向政府申請補助經費及社會人士募款興建新院舍,於民國90年完工擴院喬遷。現今院舍係四層樓計1400坪建築,目前照顧88位服務對象,其中全日型82人,日間6人。 院內服務分為展能、技陶、及住宿服務;展能服務著重在健康與安全、居家生活、老化服務等。技陶組以作業活動、社會適應為主,並有烘焙、陶藝、園藝、手工藝等作業活動場所。院區內並設有樂齡教室、體能運動區、電腦教室、漂亮服飾店等,提供服務對象有關老化服務、體適能、休閒活動的需求。 為了融入社區,提供多元化之服務, 99年於新屋區街上設立「歡喜二手屋」,提供一個資源回收利用,與服務學習的社區據點。 102年在鄰近社區設立「愛綠兒農園」,佔地800坪,是以「園藝療癒」為主軸,讓服務對象能在大自然五感情境中推動「綠色照護」,也進行身障融合、多障別、老化園藝療癒等多元方案服務。 109年在新屋區街上設立「心芯家園」,是承租一戶三層樓透天厝,可以提供6位身障者居住的社區家園,也先將院內三位服務對象移至社區居住,未來將朝向社區式服務模式來拓展。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原名新竹慈惠院,光復後行政區域重劃,更名為私立桃園救濟院,並將新竹院址遷至桃園成功路,65年配合政策改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業務區域涵蓋桃、竹、苗四縣市,純為協助政府推動社會福利政策,安養孤寡殘疾老弱之非營利機構。 74 年李震淮先生接任第三屆董事長,鑒及台灣地區高齡化之來臨,傳統家庭結構改變,孝道式微,俗稱「乞食寮」之施捨時代已經過去,規劃桃園舊院遷至楊梅高榮里現址,獲上級政府及全體董事鼎力支持,於76年9月動土興建,龐大經費蒙內政部、台灣省政府、桃園縣政府先後撥款補助,歷時近五載方告落成,新址交通便利、建築美觀、設備新穎、環境清幽、視野遼闊。 79年在苗栗新生醫院後側增設苗栗老人養護中心196床,84年在桃園區成功路再增設成功老人養護中心180床,89年於新竹新生醫院左側增設新竹老人養護中心220床,為落實「在地老化」政策,91年於本家松柏樓增設養護床位203床,另於新竹縣新埔鎮約八仟坪土地建置附設新埔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預計於102年完成啟用,屆時有安養、養護、日間托老及長期照護等共計1,200床位、外展居家服務個案數達500人、並有新竹新生及苗栗新生兩所綜合醫院157床,此全方位老人服務,迄今全世界尚稱唯一。且歷年來每次評鑑均獲績優獎,因此李震淮董事長於88年獲得省政府駱駝獎、89年與星雲法師二人榮獲國家公益獎之個人獎。並獲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及現任總統馬英九召見,及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呂秀蓮、蕭萬長等國家正副元首、吳伯雄主席等黨政高層的高度評價。 桃園仁家以快速度開發且配合時代潮流變遷,多次調整經營角度而聲名遠播,國內外人士在內政部、外交部等單位推薦下,紛紛組團參訪。國內機關社團各界參訪亦絡繹不絕。 本家不但希望老人住得有尊嚴、安全及快樂,更進一步推展院區「公園化、飯店化」,打造名符其實之銀髮族樂園,近年來自籌大額金錢購地,創設共約8, 000坪之南園及草根園,其中栽植數百種花木並闢建安全步道、泰式涼亭、香菇亭、戶外表演舞台、巨型鍛鐵鳥籠、可愛動物區等,園內飼有安哥拉山羊、迷你馬、小白兔、鴨鵝及孔雀、金雞、銀雞等各類珍禽,原院區經過逐年擴展修建後,整個園區已煥然一新,媲美五星級大飯店。 誠如行政院長吳敦義於民國99年農曆年前來本家參訪時所說「桃園仁愛之家打造的全方位老人服務王國真正做到了台灣地區規模最大,且園區景色有如大學之校園」。 李董事長期勉本家所屬全體員工,社會福利工作之推動永無止境,「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使長輩享有歡欣的晚年生活,我們仍應努力奮鬥永不懈怠。桃園仁愛之家自創辦至今,各項設施仍力求更新,猶賴社會各界賢達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胸懷賜予協助指導,同仁等自當發揮高度犧牲奉獻精神以「愛心、耐心、細心」之服務理念,提高老人晚年生活有更光明、美好之境界,世界大同之理想亦非遙不可及。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至亨長照社團法人附設桃園市私立真愛華園住宿長照機構」的工作行列。
本教育體系成立於84年12月成立,至今已30餘年,我們堅持給孩子最好的教學環境,園所不斷的充實教學資源,實現孩子的夢想是我們最大的目標。 經歷 90年度榮獲評鑑績優。 91年成立桃園分園。 92年榮獲全國心算比賽團體組冠軍。 93年榮獲中壢市公所評選魔法妙媽媽代言之園所。 94年成立楊梅分園。 95年評選為清華工家、復旦中學教學實習園所。 96年成立桃園分園。 97年獲聘國小家長委員會顧問。 98年園長獲聘為桃園縣警察之友會顧問。 以愛和真誠的心—來從事教育工作。 以正確的觀念和方法—來教育孩子。
本會由黃烈火先生(味全食品公司、和泰汽車公司之創辦人)於85年初獨自捐款創立,黃烈火先生因年幼成長經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為其人生信念。在擔任企業董事長時即有回饋社會之熱忱。退休後更不遺餘力的投入公益活,以「美好人生、祥和社會」理念為中心思想,創立「財團法人黃烈火社會福利基金會」。期待能達成「關懷幼兒、培育國家青年、維護老人尊嚴」之社會使命。積極推展相關之教育講座,團體活動,出版傳播,諮詢輔導與獎勵表揚等業務,以協助社會大眾都能過得快樂、健康、有尊嚴又有意義,獲得兼具「家庭美滿」、「身心健康」與「事業成功」的「美好人生」,並進一步使社會達到安和樂利之境。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旭日教育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財團法人好好社福慈善基金會(原百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好好社福慈善基金會成立於一份深切的關懷與承諾。我們致力於成為弱勢群體的堅實後盾,無論是困境中的家庭,還是需要守護的兒少,都能因為我們的陪伴而看見未來的光芒。 支持兒少據點,為童年注入溫暖 全台各地的弱勢兒少服務據點是我們的核心使命之一。我們提供穩定的資源與支持,打造安全、友善的空間,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陪伴中成長。因為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應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那是他們勇敢追逐夢想的起點。 經濟扶助,幫助家庭重建生活 面對因病痛、失業或其他逆境而陷入困難的個人與家庭,我們不僅提供經濟援助,更協助他們整合社會資源,找回生活的方向。我們堅信,給予幫助不只是解決問題,更是幫助他們重新站立,走向希望的新篇章。 與你同行,為愛啟航 我們不僅是資源的提供者,更是生命的陪伴者。無論是孩子的笑聲、家庭的力量,還是個人突破逆境的勇氣,這些故事讓我們更加堅定:愛與支持能改變人生的軌跡。 從童年的夢想,到生活的希望,好好基金會始終與需要的人同行。 我們相信,每一次的服務都能激起更多善意的回應;每一段的陪伴,都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動力。
"福臨蒼生,恩澤民馨" 福恩醫療醫療體系主要為經營桃園連鎖基層診所,提供桃園更全面及專業之醫療服務 福恩診所(桃園市龜山區光峰路151號) 福澤診所(桃園市中壢區華美三路335號) 福祐診所(桃園市桃園區桃鶯路473號3樓) 福民診所(桃園市八德區豐德一路1號) 福馨診所(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125號)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桃園市溫暖關懷協會的工作行列。
天主教沙爾德聖保祿修女會成立於1696年,沙爾德是一個地名,修女的搖籃地,位於法國人煙稀少的農村,一望無際的農田種滿麥田,當地有一教堂,主教名字是聖保祿,協助創立修女會,為了紀念聖保祿主教,所以此命名。 本院為桃園地區最具規模與聲譽的醫療機構之一,致力於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並持續創新,我們的醫療團隊由專業的醫師、護理人員及後勤支援團隊組成區域教學醫院,醫院設備完善,環境幽雅,並與長庚醫學中心合作,秉持以病患為中心的理念,為桃園地區帶來全方位的健康照護。 本院目標為透過醫療傳愛的精神,給予病患優良的醫療設備與技術,確保病患獲得最新的診療服務。尊重每一位患者的人格,照顧其身、心、靈上的需求,提供溫暖、尊重和體貼的醫療照護並不以營利為目的,營造賓至如歸的就醫體驗,成為社區民眾方便就醫的首要選擇醫院。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代人的壽命不斷延長,預估到了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為超高齡社會,指社會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因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讓家庭照顧負荷沉重,對於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也持續增加。現代人雖然有了長壽與富貴,假若沒有健康的身體與安寧的心靈,將會是一種折磨。有了長壽與富貴,卻遇到失能、失智而無法享福,這將是嚴重的缺憾。所以想要人生順遂,沒有障礙便要積福德資糧,即佛法所說的種福田。故本會取名福田,期能在高齡化的趨勢下,幫助人們播種福田,廣結善緣,並結合政府及民間之社會資源,推動社會福利工作,提升弱勢民眾的生活品質,建立充滿愛與關懷的祥和社會。本會為內政部立案之全國性社團法人,於民國105年1月成立並依章程規定展開各項服務工作。本會於106年於高雄市承接居家喘息服務,於澎湖縣西嶼鄉成立失智服務據點,於澎湖縣湖西鄉的湖西村和龍門村成立2處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方案;並於107年承接高雄市居家服務業務,服務區域包括高雄市六龜區、桃源區、旗津區、仁武區、大樹區、大社區、旗山區、美濃區等8區,服務高雄市偏鄉廣大的失能失智民眾;本會並於107年起先後於桃園市和新北市承接成人監護(輔助)宣告個案服務方案,服務對象為受法院裁定由主管機關桃園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擔任監護(輔助)人之受監護(輔助)個案。為了能持續深耕桃園市,且配合中央政府推動社會安全網計畫,本會於同年(107年)9月承接桃園市脆弱家庭多元支持服務計畫,服務區域包括桃園市龜山區、八德區和大溪區等3區由社會局派案予本會服務之脆弱家庭。108年至今仍持續接受政府委託辦理上述方案,並於高雄市增加六龜區之老人身障者送餐服務業務;109年3月增加新竹縣身心障礙者監護(輔助)處遇服務方案;112年增加苗栗失依老人及監輔宣安置後追服務;112年6月薪資身障、老人安置個案關懷處遇服務方案。 本會成立後積極協助並配合政府推動的社會福利和長照服務的新政策,從民國106年中央推動長照2.0計畫到107年推動到社會安全網計畫、109年強化社會安全網2.0計畫,本會皆積極參與和配合執行政府所推動的新政策,在高雄市和澎湖縣,本會深入偏鄉提供長照服務;在新北市和桃園市,本會服務2個直轄市全市由市府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之民眾,於109年3月協助新竹縣由縣府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之民眾,112年協助苗栗縣政府擔任65歲以上老人之民眾和失依老人安置服務對象,雖然本會成立的時間較短且服務的建構仍在摸索和不斷嘗試中,未來仍充滿挑戰,但是本會仍持續秉持著知福、惜福、培福、種福的精神,期待本會的成立和社會福利業務的拓展能帶給台灣社會一個良善的氛圍,深耕福田,廣結善緣,造福人群,幫助社會上更多鰥寡孤獨廢疾和貧苦無依的人,真正為台灣社會種下福田。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台灣福田社會福利發展協會的工作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