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形象
企業社會責任
2025/07/21

生成式AI走進花蓮部落 偏鄉學童用創意說族語故事

AI科技也能成為文化傳承的橋樑!亞洲水泥公司與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攜手合作,於7月15日至16日在亞泥花蓮廠園區舉辦「AI短影音繪本創作教學計畫」,邀請花蓮縣新城、秀林、佳民三所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參與,以生成式AI技術為工具,創作出富含原住民傳統故事意涵的短影音繪本。 活動歷時兩天,共有近40位四至六年級學童參與。由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系主任許志明親自授課,課程內容涵蓋AI圖像生成、故事腳本構思、影音剪輯實作等多元創作面向。學童們從太魯閣族文化與發想出發,透過AI生成圖像工具、剪輯軟體,逐步完成一部部富含個人觀點與文化想像的繪本短片。 亞泥總經理李坤炎表示:「希望藉由每年不同主題的營隊,提供孩子們接觸多元知識與新興科技的機會。透過這次活動,讓學童在認識生成式AI的同時,也能重拾族語與文化記憶,創作出獨具個人觀點的故事影像。亞泥將持續運用企業力量陪伴偏鄉孩子成長,讓教育深耕、創意發芽。」 這次課程內容豐富且具文化傳承意義,首日課程以認識生成式AI工具為起點,特別邀請玻士岸部落會議副主席簡明賢,與學生們講述太魯閣族的紋面文化汲取靈感,並嘗試以AI生成工具轉化為視覺圖像與劇情架構。第二天則著重影音後製教學,包括剪輯、配樂、上字與片頭設計等技術實作,最終輸出成完整的MP4短影音作品,並在課程尾聲進行成果發表與講評。 除了科技與文化融合,課程中也穿插媒體素養教育,讓學生了解假訊息查核的重要性與數位世界的倫理與風險,期盼透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孩子在享受創作樂趣的同時,也培養負責任的數位使用態度。 身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的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也表示,他特別重視文化教育的扎根。此次計畫不只著重AI技術的教學,更希望孩子們透過文化故事的創作,建立自我認同,理解族群的歷史與價值。「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學會用AI,更能學會用科技說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化故事。」 活動最後,所有參與學生將獲頒由世新大學核發的「AI短影音繪本創作營結訓證書」。在頒獎與分享中,孩子們紛紛自信地介紹自己的作品,也讓現場來賓看見科技教育在文化傳承上的無限可能。
2,858
企業社會責任
2024/08/13

亞泥結合淡江助偏鄉 點燃學生化學熱情

炎熱的暑假,亞洲水泥花蓮廠內,六號迎來一輛造型特別的小貨車,不僅能展開成為舞台,還能化身為實驗室。這是由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精心打造的行動化學車,透過車上的儀器設備和化學老師表演的魔術秀,引領花蓮偏鄉國中小學生,進入化學的奇幻領域,啟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情。 水泥產業是現代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背後的重要支柱正是化學,從製造、應用到性能提升,都和化學息息相關。為了協助花蓮的國中小學增添更豐富教育資源,亞泥從今年開始,與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合作「化學遊樂趣」活動,對象首先以花蓮廠周邊的國中小學為主,內容不但結合水泥產業中所需的礦物故事、化學知識,以及建材發展歷史外,淡江團隊還帶來三款與眾不同的實驗課程。其中,「無機肉粽」實驗是首次把具有減碳效果的墁砌水泥,引入科普活動中,學生們透過漫畫和文字敘述,了解化學元素、水泥成分以及凝結原理,還能動手作創意小物;「繽紛復活蛋」實驗,則是比較石膏和水泥差異,並使用鍍膜現象,激發學生想像力,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復活節彩蛋;而「屬於我的洗手乳」則是介紹市售清潔產品所用的界面活性劑和其他添加成份,同時讓學生學著調配洗手乳,透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在實驗中認識化學,所有實驗成果,都能帶回家珍藏,還能在和親友分享時,重溫實驗內容與所學知識。 有參與活動的學生提到,這樣的化學課程既新奇又有趣,尤其喜歡動手實驗環節,也有學生認為,在觀察化學反應的過程中,體會到原來化學不是枯燥的元素符號,而是充滿魅力的奇妙世界。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王伯昌表示,「化學遊樂趣」每年都會開發新的實驗活動,有的針對社會時事議題,有的參考在地產業特色,希望讓校園教育跳脫課本框架,更親近生活,讓學生對於化學課程不再卻步。 亞泥總經理李坤炎強調,和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的合作,不只有助提高學生對化學的理解,更能讓他們認識到建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期待企業和學術機構攜手,增加學生學習機會,促進產學研融合,培養更多具備科學素養人才。 淡江大學的「化學遊樂趣」活動,自2011年至今已經舉辦超過750場次,亞泥資源的挹注,除了發揮企業在社會公益和教育推廣中的力量外,還進一步深化企業與教育界的合作關係,共同為青少年打造更加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推動化學教育的普及和創新,為學生們的科學夢想鋪平道路。
6,888
企業社會責任
2024/04/16

亞泥紀錄片影展 讓孩子從土地學習生命之美

亞洲水泥再度與知名紀錄片製播團隊「孢子囊電影院」合作,在花蓮縣新城鄉和秀林鄉五所國小,舉辦「啟發生命影展」,希望讓當地孩子,藉由紀實影片的刺激,拓展生命經驗,建立豐富的想像力和正確的價值觀,落實亞泥長期以來的承諾,敦親睦鄰、共存共榮。 這次播放的是,去年榮獲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獎的「叫我野孩子」第二季作品,《動物園在我家-蓋爐灶》,主角之一,是來自美國、在台灣落地生根多年的Peter,他在台灣實踐「不斷循環的生命力」理念,了解土地價值、創造循環共生。影片中,他陪著兩個小女孩,在台東都蘭一處原始自然環境中,透過「構築練習」,和土地、和動物有一連串深刻互動;這不僅讓孩子們從影片,激發創意,學習解決問題,也傳達出當國外旅人都如此熱愛台灣,我們怎能不疼惜自己成長茁壯的這片土地。 過程中,師生反應熱烈,有同學說:「影片裡的小朋友幫雞取名字、擺盤準備大餐,原來我們跟動物之間也可以這麼親近,很讓人很羨慕!」也有同學提到,從學習到可以用大自然的花草素材,做成禮物送給好朋友,表達最有創意的心意!還有同學反饋說:「我們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應該善用身邊的資源,不要浪費。」新城國小校長黃麗花,在影片播映過後,也感謝亞泥讓小朋友在寒假前夕,有機會欣賞如此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 亞泥公關經理蔡祐吉表示,只要對同學有幫助,同學們看得開心,亞泥的贊助就有意義;他也保證,企業對教育資源的投注,不會只是曇花一現,願意持續推動這類有意義的計畫或活動,提供偏鄉學童更寬廣的生命體驗,不但愛自己,也能尊重生命,讓成長路充滿更多同理與溫暖。 這已是亞泥連續第三學期支持紀錄片播放活動,三天下來,超過350名師生共同參與,除了觀賞影片之外,老師們也經由提問和實作,讓同學們體驗片中所要傳達的意旨,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4,798
企業社會責任
2023/11/16

亞泥攜手浪直播 激發偏鄉孩子表達潛力

水泥廠變攝影棚 才藝直播主化身講師 就是要「浪泥SHOW!」 亞泥為了讓偏鄉孩子也能有更多展現自己、提升表達力的學習機會,特別與浪凡基金會合作,舉辦「浪泥SHOW」公益直播營隊,透過浪直播平台強大的幕前幕後陣容,邀請具備特殊才藝的直播主,前來花蓮授課,在寓教於樂中,協助孩子們發掘自我,啟發表達力、學習力與數位實力。
1,723
智能客服
您好,我是您的智能客服 找頭鹿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