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Henkel)在全球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和多項先進技術,主要業務分佈在三大方面:洗滌劑及家用護理、化妝品及美容用品、接著劑技術。自1876年成立以來,漢高旗下眾多品牌分別在個人消費及工業領域處於市場領先定位並享有美譽,比如樂泰(Loctite)、寶瑩(Persil)、以及施華蔻(Schwarzkopf)等。漢高全球大約有47,000名員工。2011年的全球銷售額為 156.05 億歐元,調整後營業利潤為20.29 億歐元。漢高優先股被列入德國DAX指數。2011年,漢高繼續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500強企業。 請參考公司網站: www.henkel.tw (台灣漢高) Henkel operates worldwide with leading brands and technologies in three business areas: Laundry & Home Care, Cosmetics/Toiletries and Adhesive Technologies. Founded in 1876, Henkel holds globally leading market positions both in the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businesses with well-known brands such as Persil, Schwarzkopf and Loctite. Henkel employs around 47,000 people and reported sales of 15,605 million euros and adjusted profit of 2,029 million euros in fiscal 2011. Henkel’s preferred shares are listed in the German stock index DAX and the company ranks among Fortune Global 500.
佐敦於 1926 年成立於挪威的山德福市,公司業務在船舶塗料和工業防腐領域遙遙領先。佐敦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擁有 64 家分公司及 40 個 生產基地,此外,佐敦還在超過 80 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辦事處、代理商及分銷商。佐敦在 4 個業務領域已經成長為世界領導者之一,成為同行業中15年來增長最快的國際化企業。 JOTUN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manufacturers of paints, coatings and powder coatings. The group has 64 companies and 37 production facilities in 100 countries on all continents. The Jotun Group has its head office in Sandefjord, Norway and has today10,000 employees spread on four divisions.
-Brenntag集團是全球化學品經銷的領導者之一, 2022年全球的營業額EUR 19.4 billion -目前在全球已有17500多位的員工分處於72個國家以上, 600個據點。 -2008年併購羅地亞(Rhodia, 現為Solvay)在東南亞之經銷事業而進入到亞太市場, 並於2010因併購EAC而更進一步擴大其在東南亞的規模。 -2010年3月29日Brenntag成功的完成了首次公開發售(IPO) -提供客戶多樣且能一站式買齊的服務, 包括塗料, 食品&飲品, 藥用原料,動物飼料(原料), 水處理, 塑膠, 橡膠, 紡織原料, 個人照護用品, 電子與蠟等。
關於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們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的宏偉目標是成為客戶首選的化工公司,推動其綠色轉型。我們將經濟上的成功、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巴斯夫在全球約有112,000 名員工,為遍佈全球各類產業客戶的成功做出貢獻。我們的業務中,「核心業務」包括化學品、材料、工業解決方案、營養與護理業務領域,「自主業務」包括表面處理技術和農業解決方案領域。2024 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為 653 億歐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代號: BAS) ,並在美國發行存託憑證 (交易代號: BASFY)。欲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 www.basf.com 關於巴斯夫大中華區 巴斯夫與大中華市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作為中國化工領域重要的外商投資企業,巴斯夫主要的生產基地位於上海、南京、重慶和湛江,上海創新園是亞太地區的研發樞紐。2024 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約為 86 億歐元,截至該年底員工人數為 12,687 名。欲瞭解更多資訊,請上網:www.basf.com 巴斯夫在台灣 巴斯夫於1969年在台成立分公司,負責銷售進口及本地製造的各項化工產品。在台灣,我們提供塑料聚合物、化學品、農用產品、功能性與特性化學品以及解決方案給各行業,包括化工、建築、漆料及塗料、化妝品、包裝、造紙、紡織、皮革、農業、動物及人類營養品,更特別專注在電子產業。在臺北、桃園、彰化、高雄及屏東等多處設有營業據點及生產工廠服務台灣客戶與市場。 台灣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江路106號10樓 觀音廠: 桃園市觀音區經建二路31號 彰化廠: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五路18號 高雄廠: 高雄市大寮區大發工業區光華路6號 農業試驗站: 屏東縣九如鄉大坵村大坵路9巷6號 * 我們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不允許任何基於國別、宗教、或其它個人特徵的歧視存在。
About Dow Dow (NYSE: DOW) combines one of the broadest technology sets in the industry with asset integration, focused innovation and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profitable growth and become the most innovative, customer centric,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materials science company. Dow’s portfolio of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dustrial intermediates and plastics businesses delivers a broad range of differentiated science-based products and solutions for our customers in high-growth segments, such as packaging, infrastructure and consumer care. Dow operates 113 manufacturing sites in 31 countries and employs approximately 37,000 people. Dow delivered pro forma sales of approximately $50 billion in 2018. References to Dow or the Company mean Dow Inc. and its subsidiar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dow.com or follow @DowNewsroom on Twitter. 陶氏公司(紐約證券所代碼:DOW)將業界最廣泛的技術體系之一與資產整合,專注創新,全球規模相結合,以實現盈利性增長並旨在成為在創新,客戶導向,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最領先的材料科學公司。陶氏公司的高性能材料,工業中間體以及塑料業務組合,為包裝,基礎設施,消費者護理等高增長市場的客戶提供品類廣泛的,基於科技陶氏公司在全球31個國家運營113個製造基地,全球員工約37,000名。陶氏公司2018年實現約500億美元估算銷售額。“陶氏公司”或“公司”的翻譯方法。 “指代陶氏公司及其子公司。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公司官網www.dow.com或關注公司推特賬號@DowNewsroom。
Heraeus 賀利氏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哈瑙市的科技集團,主要業務為全球性供應貴金屬與高科技產業。 賀利氏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哈瑙市的科技集團,公司成立於1851年,如今已為成一家全球領先的家族企業。憑藉專業的技術,創新的理念,卓越的運營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管理團隊,我們不斷努力,幫助世界各地的客戶提高業務表現。我們通過發揮材料與科技方面的專長,致力於為客戶創造高品質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提升長期競爭力。我們的市場集中在環保,能源,健康,電動車及工業應用等重要領域。產品組合極為豐富,涵蓋了從組件到集成材料系統,廣泛應用於鋼鐵,電子,化工,汽車,半導體和通信等行業。在2019年年度,賀利氏的總收入為224億歐元。擁有約14,000名員工及100多家子公司,在全球市場上領導地位。2020年,賀利氏持續入選(德國)家族企業基金會評選的“德國家族企業十強”名單。 目前,賀利氏擁有5200多項專利。在世界各地的25個研發中心裡有超過600多名研發人員,持續的為賀利氏不斷創新的引擎注入原動力。
有許多事物經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電車、地鐵和巴士持續地載送我們安全地穿越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我們相信自來水公司會提供新鮮乾淨的生活用水,而食品產業會保護我們免於過敏原和細菌的侵害。我們期望潔淨能源點亮溫暖的燈光,汽車也變成是電動沒有汙染的。每天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們,還有這個星球,需要被照顧。 在一個被人口成長、都市化、數位化和環境議題所形塑的世界中,工業領域所面對的,是最嚴峻的挑戰。但,這正是我們 SKF 要貢獻所能的地方 - 為真實世界提供可靠的旋轉。 我們的專業知識建立在軸承、密封件和潤滑系統的開發、設計和製造之上。我們同時提供設備健康評估、工程和再製造服務。但我們真正提供的,是一個創新的舞台 – 讓我們的客戶有機會使用我們所提供的工具來探索、改進或重新思考他們的旋轉設備的性能。即使是小小的調整也會產生大大的不同。
Sulzer Singapore Pte. Ltd., a member of the Sulzer Corporation with headquarters in Winterthur,Switzerland, is active in the field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nd employs some 2500 persons worldwide. Sulzer Singapore is represented in all important industrial countries and sets standards in the field of mass transfer and static mixing with its advanced and economical solutions. Sulzer Singapore was built on innovation and the key to our success continues to b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new ideas and concepts. The Mellapak structured packing and the Sulzer static mixer are two of our most well-known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Their introduction in the late 70‘s represented a leap forward in mass transfer technology. Since then, thousands of columns have been revamped with structured packing to increase capacity or improve purity. The combination of our broad knowledge, long term experience and the passion for innovation allows us to offer unique solutions and create value for our customers worldwide. “Our knowledge and long-term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product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advantage you need in today‘s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Sulzer Singapore has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 that you can obtain service from local representatives in almost every country. Global manufacturing gives us the flexibility to provide the most cost effective solution and fast deliveries. Sulzer Singapore is certified in accordance to ISO 9001:2000 and ISO 14001:2004.
杜邦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技術領導者,在全球約有23,000名員工,我們的營運版圖遍布將近50個國家,擁有23個技術中心與90個生產據點。領先的創新、深厚的材料科學專業知識和一流的製造技術使我們的客戶能夠使用下一代技術。現今的杜邦正轉型成為一家更專精的跨行業公司,專注於以下五個需求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高增長領域:電子科技、下一代汽車、水處理、防護與工業技術,持續追求新技術和高性能材料。每一天,我們都在解決客戶面臨的最大挑戰,並很榮幸成為他們的首選合作夥伴。 除此之外,我們十分看重永續發展,會以必要的創新,促使世界繁榮茁壯,兌現對社會的承諾。我們將在科學和創新中保持我們的熱情,並運用經認可的專業,創造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以解決世界所面臨的複雜挑戰。 台灣杜邦 台灣杜邦公司成立於民國57年,目的在進口及行銷杜邦的產品,並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援。最先引進植物保護產品,其後電子、化學、聚合物、纖維尼龍特殊化學等產品逐一跟進發展,而台灣目前已是杜邦在亞洲投資額最大的國家。 杜邦公司不僅對台灣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更協助台灣產品成功地打入國際市場,在根生台灣、永續經營的展望下,穩健營運,著重地方與社區的發展,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為配合區域性整合行銷及在台長期發展的策略,台灣杜邦現在有2個辦公室、1個實驗室與5個工廠 1個研發中心與1個創新中心,現有員工人數約為1200人。對工業安全及環保有嚴謹與高標準的管理,持續締造零傷害之工安記錄。 杜邦公司一直以來,與台灣經濟共同成長,早已將永續經營的理念落實,成為道地的本土企業,除了持續將結合生物科學、材料科學及資訊科學等三大領域之各項科技及高品質產品引進國內;積極與國內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國內及國際市場;以及朝向知識密集的產業發展。 如需更多公司相關資訊,請參觀杜邦官網:http://www.dupont.com.tw 【為維護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歡迎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選主動應徵】
風睿能源(SRE)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之標竿本地開發商。自 2012 年起投入離岸風電開發以來,率先於 2016 年十月獨立規劃完成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l)」第一階段兩部示範風機之架設,並於 2018 至 2019 年,偕同跨國開發團隊協力完成第二階段二十支,總容量為 128 MW 風機建置工程,進而於 2019 年底啟動商業運轉。海洋風電目前為台灣唯一商轉之離岸風力發電場。 繼「海洋風電(Formosa l)」後,「海能風電(Formosa II)」為風睿能源目前參與規劃和興造之第二項大型離岸風電開發案。場址位於苗栗外海,場域規模近七十平方公里,由四十七座 8 MW 風機組成,總裝置容量為 376 MW。待完工後,每年約可提供三十八萬家戶之用電需求。 風睿能源持續展現對環境的熱情,專注於永續能源的開發與經營,2021 年 7 月,風睿能源與台灣菁英開發商與供應鏈業者攜手合作,成立「離岸風電台灣隊(Taiwan Team)」, 不但為台灣的離岸風電發展豎立了里程碑,也為亞洲的能源轉型寫下新的一頁。 【公司地址】 台北市辦公室: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08號10樓 苗栗竹南升壓站:苗栗縣竹南鎮復興路616巷20號 台中港辦公室:台中市清水區北五路75號
【在日常中實踐,從點滴中貢獻】 Alfa Laval 創立於1883年,為瑞典的設備公司 (於那斯達克OMX掛牌上市,股票代號:ALFAVF)。阿法拉伐以熱傳(Heat transfer)、離心分離(Seperation)、流體控制(Fluid handing)等三大核心技術成為全球技術的領航者。除此之外,還活耀於船舶航運、能源、食品及水處理產業。 1986年,在台灣創設集團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並成立銷售及服務維修中心。 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設有營業據點,全球員工數多達2萬多人並持續擴展中。阿法拉伐的主要生產基地有37個,設備皆在國外製造及生產。 在台灣,設有2間業務辦公室及2座工廠。業務分為前端銷售及後端維修保養,並提供原廠的認證及保固。為台灣用戶提供零時差技術支援與服務。 ■ 台北總公司 ■ 雲林斗六服務中心 ■ 高雄銷售服務處 ■ 高雄大發服務中心 更了解我們: https://www.alfalaval.tw/about-us/our-company/ 人力資源: https://career.alfalaval.com/zh-TW/home
Across the industri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worlds, we're the digital destination for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to help our customers with the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 of their businesses. We provide global access to an unrivalled range of over 750,000 stocked industrial products. Each day our team of experts deliver solutions to resolve our customer’s challenges across design, procurement, inventory and maintenance. We consistently strive to deliver the best possible service to all of our customers and challenge ourselves to provide a seamless procurement experience.
Honeywell在多元化技術與製造方面領導世界,業務範疇涉及航太工業、工業控制系統、辦公大樓監控系統、自動化產品、電子先進材料、特殊化學原料等,分公司遍及全球許多國家,擁有11萬名員工,為道瓊工業指數中指標性公司之一,在紐約、倫敦及芝加哥太平洋證券市場的交易代碼為『HON』,S&P 500標準普爾指數中亦表現突出。 透過優秀的人才與創新開拓的精神,為客戶及股東創造高績效的報酬價值,實現我們成為全球發展最強大的頂尖企業之一。 Honeywell is a Fortune 100 technology company that delivers industry-specific solutions that include aerospac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buildings and industry; a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globally. Our technologies help aircraft, buildings, manufacturing plants, supply chains, and workers become more connected to make our world smarter, safer, and more sustainable. For more news and information on Honeywell, please visit: www.honeywell.com/newsroom 工業巨頭漢威聯合:實現數位轉型,我們做到了! |哈佛商業評論 2024年3月號 “How We Did It in Honeywell, ”Ha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2024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2835/the-chair-of-honeywell-on-bringing-an-industrial-business-into-the-digital-age
History How did we get where we are today? AkzoNobel has a long and distinguished history. Since our inception in 1646 we’ve constantly delivered technical and product innovation. For example, in the 19th century we pioneered industrial-scale chemical manufacture. More recently we’ve led the way with high-tech coatings and artificial fibers. Here are some more of the highlights over the years: 1646‧Bofors forge is founded in Sweden. 1777‧Det Holmbladske Selskab, now Sadolin, is founded in Denmark. 1792‧Painter and decorator Wiert Willem Sikkens starts making Sikkens lacquers in the Dutch town of Groningen. 1871‧KemaNobel is established in Sweden.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later, in 1984, KemaNobel will merge with Bofors to form Nobel Industries, which will in turn be acquired by Akzo in 1994. 1895‧Alfred Nobel (the man behind the Nobel Prize) founds Elektrokemiska Aktiebolaget – known as Eka – in Bengtsfors, Sweden. Its aim is to make chlorine and alkali. Today Eka Chemicals is AkzoNobel's Pulp & Paper Chemicals business. 1918‧Koninklijke Nederlandse Zoutindustrie (KZO) kick-starts the Dutch salt industry in response to salt shortages during World War I. 1923‧Saal van Zwanenberg establishes Organon to produce insulin from the pancreases of animals. 1968‧UK man-made fiber company Courtaulds acquires International Paints. 1969‧Algemeene Kunstzijde Unie NV (AKU) merges with Koninklijke Zwanenberg Organon (KZO) to form AKZO. 1994‧Akzo and Nobel Industries merge to form AkzoNobel. 1998‧AkzoNobel acquires UK company Courtaulds. Their products include high-tech industrial coatings and man-made fibers such as Courtelle and Tencel. 2007‧AkzoNobel sells Organon BioSciences NV to Schering-Plough Corporation. 2008‧AkzoNobel acquires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ICI). 1926 ‧ 四家英國最大的化工公司Bruner, Mond & Company Ltd、Nobel Industries Ltd、British Dyestuff Corp. Ltd、United Alkali Comp. Ltd合併成為帝國化工集團(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簡稱為ICI。 1948 ‧ ICI 集團進入台灣 1953 ‧ Dulux得利塗料品牌誕生 1977 ‧ 在中壢工業區設立建築漆塗料廠,首創高品質的乳膠漆並致力於水性塗料的推廣。 1983 ‧ 推出涵蓋百合白、玫瑰白等多個漂亮白色的『雪中彩影』系列,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並帶動台灣使用白色調的潮流。 1986 ‧ 推出『得利水泥漆』 1993 ‧ 獲得 ISO 9001 認證 1994 ‧ 獲得正字標記認證 1996 ‧ 推出色彩多達2016色的電腦調色漆 1996 ‧ 獲MRP II Class A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認證 2005 ‧ 榮獲讀者文摘塗料類「信譽品牌」金獎 2006 ‧ 眾多建築漆產品陸續獲得環保標章、綠建材認證 2007 ‧ 運用英國實驗室具世界專利的LumiTec光顯科技,推出獨創的環保節能塗料『得利家倍亮』乳膠漆 2008 ‧ 首創微淨科技,推出含獨家250奈米白竹炭、沒有化學味的頂級環保塗料『得利健康居』乳膠漆 2008 ‧ ICI集團與荷商阿克蘇諾貝爾集團(Akzo Nobel)合併,成為全球最大的塗料集團 2009 ‧ 榮獲漂亮家居塗料類「理想品牌」第一名 2010 ‧ 榮獲讀者文摘塗料類「信譽品牌」金獎。
1902年,3M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雙港市5個年輕人的夢想中創立,一路走來曾經面臨經營危機,也在危機中創造出了轉機而蓬勃發展,幾經轉折,奠定了3M今日全球化的經營規模,並在2002年邁入成立的第一百個年頭,3M台灣也在地經營,在2019年走過第一個50年。至今,全球3M仍秉持創新發明的精神,踏出邁向下個百週年的每一步,以提供顧客最佳解決方案為己任,協助客戶完成使命,讓生活更加便利。 現在3M的業務遍及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生產銷售60,000種產品。2018年的全球銷售額為328萬美金。累積了超過115,000項專利。連續100多年持續分紅,並且列為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30家成分股之一。 在屢創佳績的背後,是由每一位優秀同仁將企業文化展現在工作領域中,以科技提升每個產業、以產品豐富每個家庭、以創新改造每個生活。 3M的企業文化—多元化與包容性 3M是一個不停追求創新及突破的企業組織,並鼓勵同仁們的想像力無遠弗界地自由翱翔,突破所有藩籬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為完成企業願景,我們強調多元化與包容性。這是3M的其中一個DNA,包容性激發創新,並且創造更強大的團隊,連結所有人的優勢,並花時間尋找新的方法。使我們點燃創意、包容差異、發現機會。 我們了解夢想的感覺,了解人們對職涯的渴望,我們還能創造解決方案,超越想像。3M擁有的市場知名度、對經營重點市場的策略方針,以及經過時間考驗建立起來的科技平台,在這裡的每一位都能透過反思、連結進而共創非凡。
關於米其林 作為全球輪胎產業的領導者,米其林致力於提高貨物及人類的可持續移動性;針對用戶需求,設計、製造,並銷售適合的輪胎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開發高技術的材料,推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其製造及銷售的輪胎被廣泛應用於飛機、汽車、自行車/摩托車、工程機械、農機設備以及卡車等多種交通運輸工具之上。同時,米其林出版旅遊指南、飯店和餐飲指南、地圖及道路地圖集,並提供數位化服務,幫助遊客獲得豐富的資訊,以及獨特的旅遊體驗。米其林集團總部位於法國克萊蒙費朗,目前在全球擁有71座工廠,更在超過170個國家中擁有123,600名員工。米其林設有技術中心,並在歐洲、北美和亞洲各地設有多個研發的營運機構。(具體詳情請訪問www.michelin.com ) 關於台灣米其林 米其林集團於1972年正式進駐台灣市場,公司位於新北市汐止區,其業務為米其林集團各品牌的轎車與輕卡車胎、卡客車胎、工程車胎、農耕機胎、自行車胎以及摩托車胎之在台行銷業務。 台灣米其連續五年榮獲由亞洲資深人力資源專業雜誌HR Asia 所頒發的「2022亞洲企業最佳雇主獎」(HR Asia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Asia)金獎肯定 ,充分體現品牌於人才培育、員工福祉及工作環境等面向推動的不遺餘力,並相繼於2024及2025年獲得「亞洲職場永續獎」(HR Asia Sustainable workplace Awards) 與「科技賦能獎」(Tech Empowerment Awards),積極打造幸福職場成為亞洲區最具指標之一的幸福企業。
Do you want beneficial technologies being shaped by your ideas? Whether in the areas of mobility solutions, consumer goods, industrial technology or energy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 with us, you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ll across the globe. Welcome to Bosch. Bosch has defined six core elements as its unique strengths as an employer: - Reinvent yourself - Discover new directions - Be yourself - Balance your life - Celebrate success - Shape tomorrow We expect you at Bosch to Grow, Enjoy, and Inspire! Let's Work #LikeABosch 博世集團於1990 年開始在台灣營運,2006年10月整合台灣地區各事業單位,成立在台事業總部,命名為台灣羅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自此即開始為在地客戶提供提升其生活品質的產品與服務。由於我們持續不斷的投資及發展,目前博世在台有三個分公司以及三個研發中心。博世在台提供的產品包含汽車原廠零件、汽車零件售後服務、電動自行車系統、傳動與控制系統、安防通訊系統、熱能產品、電動工具、家電產品以及微機電感測器等。 在台灣,博世同時也致力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長期投入在道路安全、環境保護及社會關懷之重點領域。在2013年,台灣博世展開長期的「博世成就愛」社會公益計畫,並舉辦了數場提倡摩托車道路安全的校園宣導活動,同時也與台灣社會大眾分享了博世低碳最佳範例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台灣博世身為全球科技與服務之領導廠商博世集團旗下的一員。博世集團的策略性目標是藉由創新實現互聯生活,在全球透過創新及激發熱情的產品與服務,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簡言之,博世期許能「以科技成就生活之美 」。 相關榮譽: 博世集團暨2022年獲選為《全球百大最具聲譽企業》(Global RepTrak 100)第七名後,並於2023年獲得第二名的認可,更連續四年蟬聯該排行榜前十。 優良的產品受消費者肯定,加上博世長期投入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相關領域,皆為其獲選原因。 博世也致力於打造友善且健康的職場工作環境,並於2023年取得進階版職場健康促進認證,將持續照顧員工的健康,推動內部健康活動、講座舉辦。以下為2024年獲得的相關認證: • 健康促進認證標章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 運動企業認證 - 教育部體育署 • 台北市特優哺乳室 - 台北市衛生局 • 《康健》 評選-健康企業公民獎健康99企業 更多博世集團的網站: 博世力士樂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boschrexroth.com/zh/tw/ 博西家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bosch-home.com.tw/
【關於默克】 總部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默克集團,成立於1668年,至今超過350年歷史;在全球,我們有139不同國籍、超過6萬名員工分布於 65 個國家;2024 年,整年度財務表現達 212 億歐元。 科學是我們的核心使命,從推進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到醫治最難對抗的疾病,乃至於加速推動科技進展- 默克無所不在。 【關於台灣默克集團】 台灣默克集團於1989年成立,深耕台灣超過35年,至今有超過1200名員工,並在台北、桃園、新竹、台南、高雄等地設有13個據點以服務客戶。 我們的電子科技事業通過材料智慧™平台,結合材料、製程和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推動更小、更快、效能更好的先進半導體晶片,以及創新的光電和顯示科技的進展,開啟了下一代電子產品的未來。我們的醫療保健事業帶來創新的腫瘤治療以延長生命、整合性生殖醫學療法以創造更多的生命、並透過神經退化性疾病及內分泌醫學、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改善生活品質。我們的生命科學事業為科學領域中的世界級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研究、製藥及生技發展所需的頂尖工具、技術及服務。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至:www.merck.tw *企業責任,永續經營* 對我們而言,科學進展與企業家精神是齊頭並進的;這項使命激勵著默克不斷成長,為每個人創造更永續的未來;希望藉由我們的商業活動,為經濟發展與社會帶來貢獻。 -2022-2023: 響應天下雜誌簽署台灣人才永續行動 -2021-2022: 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ESG綜合績效類外商組首獎 -2019: 遠見第15屆CSR企業社會責任獎,榮獲幸福企業組傑出方案楷模 -2017-2019: 連續三年獲頒台灣傑出雇主及亞太區傑出雇主認證 *台灣默克集團旗下所屬企業* -台灣默克股份有限公司 -默克先進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賽孚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慧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慧盛先進科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全球每年業績平均成長15%) 紐西蘭商費雪派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是紐西蘭上市的醫療設備生產廠商Fisher& Paykel Healthcare在臺灣的全資分公司,主要負責費雪派克醫療器材產品在臺灣的進口,推廣,銷售和技術支援服務。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在英、美、德、法、澳洲、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均設有全資分支機搆,產品銷往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同行業中的領導者。 Our Story At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we fully understand the life-changing impact that can result from delivering inspired and world-leading healthcare solutions. After all, we changed the way the world delivers respiratory humidification to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hospital, and were the first organisation in the world to make a humidifier specifically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Today, through an unrivalled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to doing the right thing; and doing what is best for the patient, we continue to inspire world-leading healthcare solutions. Our team of self-motivated, empathetic and committed individuals is our strength. It is this team; our originality; the value we place on relationships; ou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the utmost care for all patients, customers, suppliers, shareholders,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 that will ultimately ensure we will be the healthcare company of choice.
Our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tesa.com/en Welcome to tesa. We create sustainable adhesive solutions that improve the work, products and lives of our customers. In German market, we are known by 98% of the people. Innovations and new technologies are the core of our success. Not only in homes and offices, but also in smartphones, displays, cars, airplanes or roof-mounted photovoltaic systems: One of tesa’s 7.000 products is probably sticking somewhere around you, often unnoticed, in a wide range of daily applications. tesa holds the world together. We are present in 42 countries with around 5.000 employees, operate 14 plants, production facilities and large technology centers in Europe, Asia and North America. A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Beiersdorf AG, we are part of a group with a long tradition, strong values and a good corporate culture. 德莎(tesa)是德國拜爾斯道夫集團旗下品牌,總部位於德國漢堡,是一家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自粘產品製造商。德莎專註於塗膠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我們在全球設有包括區域總部和生產基地在內的61家分公司,產品應用涉及汽車、電子、造紙印刷、建築、家電、新能源等眾多領域。 德莎隸屬於德國拜爾斯道夫(Beiersdorf)集團,集團旗下還擁有國際知名化妝品牌萊珀妮(la prairie)、妮維雅(NIVEA)、優色林(Eucerin)及醫用膠帶HANSAPLAST等。德莎在德國市場的知名度達到98%,tesafilm? 更被收入杜登 (Duden) 德語詞典。德莎大中華區總部位於上海,在蘇州設有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及應用實驗室,並在其它各地設有10家銷售公司, 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本地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