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_皮膚科的工作行列。
人本濟世,病人優先 1970年代初期台灣經濟起飛,民眾生活水準大幅提升,但是醫療品質卻未能即時跟進。有感於此,王永慶及王永在昆仲捐資以其父親王長庚先生之名,成立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秉持「不以營利為目的,從事醫療事業,促進社會公益福利」的宗旨,致力於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並為台灣培育許多優異的醫護專業人員。多年來,我們持續突破、追求卓越,獲得眾多認證、評鑑與獎項的肯定。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成為值得病人託付與信賴的醫院,秉持「人本濟世,病人優先」為理念,持續向前邁進。 營造安全職場環境 長庚為確保醫護同仁的職場安全,透過安衛管理、醫療暴力的預防及緊急災害應變措施擬訂,承諾創造一個安全無虞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職場安全與身心健康,達到零災害目標。 疫情期間,醫院更成立防疫應變小組,超前部屬各項防疫措施,採取多層次院內感控策略,以「攔阻、分流、偵測、隔離」原則,阻擋疫情並維持醫院照護量能,透過智慧化管理與自主健康監測,保護病人與員工健康安全,共築防疫安全網。 各院區特色醫療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所設的醫療機構分佈台灣北、中、南地區,包含基隆、台北、林口、桃園、雲林、嘉義、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以及高雄市政府委託經營的鳳山醫院、新北市政府委託經營的土城醫院,共九個院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泛指通過電腦程式的手段實現的類人智能的技術。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對醫療健康領域產生衝擊,尤其在輔助診療、疾病預測、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開發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整體醫療領域推行人工智能的腳步較其他領域緩慢,主要原因是對於醫療倫理以及病患隱私的高度管制與重視,使得取得相關醫療資料具有一定門檻,讓醫療相關資料應用於人工智能研究相對其他領域較為落後。因此,本體系多年所累積的資料更是立足人工智能領域一個重要的基石。長庚體系數十年經營已大量累積臨床與醫療資料並以電子化多年,此乃參與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資產。但本體系並無高速運算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的軟硬體基礎設施,因此設立核心實驗室進行資訊設備採購與整合、臨床資料的前處理、導入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的方法學、進行廣泛的教育訓練以及連結院內外的學術及企業伙伴以協助臨床醫師進行人工智能研究、縮短臨床應用所需門檻並加速產品化進程。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_整形外科的工作行列。
本校創立於民國76年4月,原名為長庚醫學院,其後為配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增設工程學類及管理學類之系所,以提供完整的教學資源培育優秀之醫學、工程及管理人才,並於82年更改校名為「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其後本校陸續增設相關系所,於86年8月起正式改制為「長庚大學」。 目前本校共有三個學院,設有三十四個系所包括: 一、醫學院: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暨研究所(碩士班)、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物理治療學系、職能治療學系、呼吸照護學系、生命科學系、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班)、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博士班)、天然藥物研究所(碩士班)、傳統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班)、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碩士班)、復健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臨床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顱顏口腔醫學研究所(碩士班)、醫學物理暨影像科學研究所(碩士班)、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班)。 二、工學院:電子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博士班)、機械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博士班)、電機工程學系(通訊組及系統與晶片設計組)暨研究所(碩、博士班)、化工與材料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博士班)、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士班)、醫療機電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光電工程研究所(碩士班)、生化與生醫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三、管理學院:醫務管理學系(自然組及社會組)暨研究所(碩士班)、工商管理學系暨研究所(碩士班)、工業設計學系(媒體與傳達設計組及產品設計組)暨研究所(碩士班)、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碩士班)、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商管專業學院(碩士班)。 本校現有專任教師約六百人、兼任教師約五百人、學生七千四百餘人。自創校以來,本校即以提昇教學與研究水準為努力目標,除不斷從國內外遴聘專家學者來校任教,提供優良的教學、研究環境外,並積極參與國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國家科技之研究計畫;另為養成學生「勤勞樸實」之美德及達到理論與實務兼備之目的,本校實施學生校外實習制度,並與長庚紀念醫院、台塑關係企業及其他機構密切地進行建教合作專案,以加速此一目標之達成。 目前本校在教學、研究等各方面皆已呈現優越的表現,九十三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大學「校務評鑑」結果,本校在專業領域部份之三個學院(評鑑項目包括「師資」、「教學」、「研究」三項)均獲評為較優學校;另在校務評核項目中,本校在「教學資源」、「國際化程度」、「訓輔(學生事務)」、「通識教育」等項亦均獲評為較優學校。另教育部所推動之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本校已再獲選為第二梯次全國11所重點發展大學,亦為唯一入選的私立大學。本校將兼顧全校的學術發展,規劃整體教學、研究及硬體設施的提昇。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_兒童感染科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主要協助服務策略聯盟相關診所及藥局醫、護、藥及行政人員之管理及訓練,協助醫師、藥師處理相關的行政事宜,讓醫療專業能有最充分的發揮。 隨著社會進步,民眾健康意識日漸提升,民眾的需求已從「有」轉變到求「好」,各行各業都在不斷的轉變,一旦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任何企業都會面臨淘汰。 然而診所營運的旁枝末節繁雜,需由專責人員協助,診所也必須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的自我要求,不斷的創新改進,才能做到與時俱進,隨時符合民眾的期望,也才能持續創造自我的價值。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優渥薪資、福利制度, 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更提供與公司合作創業的機會,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工作行列。
臺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目前有員工6,700餘人,病床2,600餘張,每日門診服務量逾8,000人次,現有雲林分院、北護分院、金山分院、新竹臺大分院(原新竹分院、竹東分院及新竹生醫園區分院),不僅臺大醫院之醫療體系日益茁壯,亦將為民眾提供全方面之醫療服務。 創建迄今百餘年來,臺大醫院培育醫界人才無數,包括醫學生、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等,學員分佈全球各地,頭角崢嶸,表現優異。在醫療服務上,臺大醫院的臨床醫療品質更是名聞遐邇,備受國人信賴。而臺大醫院在肝炎、器官移植、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和臨床試驗藥物研發上的尖端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臺大醫院肩負著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教學方面配合延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培育醫學及各類專科醫學人才;研究方面整合研究資源,成立核心研究室,提供同仁最好的研究設備與研究環境;服務方面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強調人性化的照護,著重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管理,以提供高品質的精緻醫療服務。臺大醫院亦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以擷取各先進國家醫療發展的經驗與知識,促進我國醫療的蓬勃發展。今後仍將秉承優良的傳統繼續努力奮進。
我們位於桃園市區虎頭山下--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隷屬於臺北榮民總醫院的公立區域教學醫院,依山(虎頭山)傍水(南崁溪),空氣清新、視野遼濶、環境優美,令人心曠神怡,距離桃園市商圈、桃園火車站僅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 我們重視每一位同仁,講求人性化管理、目標管理,賦予各單位極大的工作自主性,現有醫療單位3部16科,並配合政府政策,提供長照服務,除提供員工良好的工作環境外,也重視員工學習成長,提供各項訓練、進修專案及論文獎勵,歡迎優秀的人才加入我們的工作團隊。
馬偕博士來臺醫療傳道迄今,已有百多年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雖經歷種種困難;秉持著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精神,以基督的博愛救世為立院根基,使患者得到肉體、精神、心靈完整的醫治,以達到醫療傳道的使命。 一、提供重、難症醫療服務,以成為服務品質口碑第一的醫院二、提升全國醫療水準,帶動社區醫療,以成為最受弱勢族群信賴的醫院三、落實全人照護之醫學教育與研究,以成為住院與實習醫師信賴的標竿醫院四、創新研發,帶動醫療科技發展,以成為生物醫學研究的重鎮五、善盡社會責任,配合醫療政策,以作為投入最多資源於偏遠地區的醫學中心六、提升國際醫療地位,參與國際醫療活動,提供國際醫療援助,以符合創新卓越、永續發展之核心價值
遠東關係企業創辦人徐有庠先生,與其介弟故徐渭源先生,為紀念其先德故徐元智先生,並本「取之社會,用諸社會」之旨,實踐「己立立人」的庭訓,繼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成立後,於民國六十六年三月發起創設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民國六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奉行政院衛生署核准設立。 基金會設立,以自建醫院救助貧病以及獎勵醫藥發展為宗旨,並以服務人群,貢獻國家社會為目的,故名為亞東紀念醫院(FAR EASTERN MEMORIAL HOSPITAL),院址位於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二十一號。 亞東紀念醫院於民國67年10月31日動土興建,70年4月1日開業,以服務大台北區域民眾健康福祉為已任,於民國95年通過醫學中心評鑑,在臨床、服務、研究各方面皆有傑出表現,我們的願景「成為首選的醫學中心」,希望不僅是民眾醫療需求,也是醫學(事)生訓練、同仁工作首選的醫院。 除與各大醫學院建教合作,提供各種醫學(醫事)人員培訓與再教育計畫,也積極引入各項先進設備與薦送優秀醫師出國學習領先技術,提供創新醫療服務;此外為減低同仁工作負荷,提升服務效能,本院也引入各項資訊化系統,無論是醫療資訊、管理系統皆可為同業標竿。 本院為無菸、無檳環境,並於2019年榮獲「全球無菸醫院國際金獎」。近幾年更積極與美國等地醫學中心策略合作,期望創造最優質醫療服務、組建最現代的醫療教育與醫療管理,持續通過113年度醫學中心醫院評鑑,實現成各界首選醫學中心的願景。
一、為使市立醫院經營更有效率,服務、教學、研究品質更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已整併原十家醫療院所,包括六家綜合醫院(中興、仁愛、和平、婦幼、陽明、忠孝)、三家專科醫院(市療、慢性病防治院、中醫醫院)、一家性病防治所而成,下設九個院區,組織規程上並設置醫療單位二十三部一中心五十四科三十組、行政單位一中心十二室及四組三十股、十九股。將原有十家市立醫療院所整合成為「一個聯合醫院、九個院區」的模式後,仍持續以現有的據點繼續服務全體市民。 二、在經營模式轉變後,醫療科未來將以分科經營模式經營並自負盈虧,由各單位試算其成本會計,藉由合理的成本架構訂定經營模式,經由成本效益評估決定科內用人、儀器購置等事宜,而獎勵金改以分科經營模式發給,由科負責人依據評鑑標準以教學、研究、醫療服務等貢獻度,做出獎勵金合理分配。對於行政事務也將進行整合,對於各院區行政部門訂定標準作業規範,集中採購以降低成本、建立資訊平台,加速行政管理效能。
衛生福利部為均衡各地區醫療資源發展,使醫療人力及設施能夠合理成長並充分發揮功能,提昇當地醫療服務品質,使每一個國民有醫療服務需要時,皆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到適當醫療保健服務。雙和醫院預定地之中、永和地區,其人口數目前已達中和區人口406,140+永和人口 214,967等於62.1萬餘人,與鄰近地區醫療資源有著明顯差距。 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積極進行在中、永和地區籌設一家大型醫院的各項事宜,民國77年臺灣省行政會議決議,將原省立臺北醫院城區分院改制遷建新北市,此為雙和醫院興建之開端。衛生福利部基於公立醫院改革可能模式及其各項優點之考量,於民國88年6月確定以BOT方式興設,採政府部門委託民間機構經營之模式,讓經營者能夠充分發揮營運績效回饋社區,並為雙方共同創造利基,成為國內第一家以公辦民營方式興建之醫療院所。 衛生福利部甄選民間機構投資興建經營雙和醫院BOT案(以下簡稱本BOT案)於89~91年間公告招標三次,因時空背景之不同而致流標。最後於92年12月18日評選出臺北醫學大學為雙和醫院BOT案之最優申請人,並於93年3月8日完成簽約儀式。本BOT案投資興建經營期間自簽約日起至143年3月7日止,總期程為五十年,並依契約規定如期於97年7月1日取得雙和醫院開業執照並開始營運。102年7月23日因應衛生署改制衛生福利部,本院更名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北市三重區新北大道一段3號 宗旨:真心關懷,擁抱健康 核心價值:1.全人醫療 2.優質專業 3.關懷弱勢 4.深入社區 5.健康促進 願景:成為在地民眾最信賴的健康促進醫院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創立於民國68年12月15日,原名台灣省立桃園醫院,隸屬於台灣省政府衛生處,位於桃園縣縱貫路之中心點—內壢,開辦初期,僅有一幢七層綜合醫療大樓,病床200床,由於醫療業務發展迅速,開辦一年即一床難求而擴張至284床。民國70年增建急診大樓,民國73年擴建後棟大樓銜接,病床增加至500床。由於本院高水準的醫療、教學及研究,求診民眾及前來學習之醫生、醫學生、醫事人員不斷地增加,原有場所仍不敷使用,於民國77年向前台灣省立桃園療養院借用病房一幢,擴編為600床。 民國76年5月前台灣省政府邱主席創煥巡視本院及毗鄰之台灣省勞工處北區職訓中心時指示,將該中心現址及其後方魚池等共9575.06坪土地,全部撥交本院作為擴建之用,本院另購土地協助該中心遷建。工程於民國79年規劃,第一期醫療大樓工程於82年5月開工,88年7月搬遷啟用。門急診新建工程於95年10月完成啟用使桃園醫院成為現代化且空間完整之醫院。民國88年7月配合精省政策,改隸行政院衛生署,病床擴充至目前862床,現有員工總人數1,085人。 鑑於桃園縣幅員遼闊,工商快速發展,人口亦正成長,民國80年前台灣省議會決議將本院與交換土地之購地賸餘款作為籌設分院,84年選定醫療資源貧瘠之新屋鄉,該鄉無償捐贈土地,經奉核定病床300床,於87年12月發包,92年7月蒙 陳總統 水扁先生、呂副總統 秀蓮女士聯袂蒞臨主持開幕,目前除門診、急診服務外,另設病床125床(含加護病床4床)。 本院成立之始,即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建立實質的雙向建教合作及首創突破性之醫師與教師雙聘制度,得以羅致優秀醫護人員,亦獲前台灣省政府廳處鼎力支持與地方人士推崇,使得本院醫療設備趨於完善,復以全體同仁精誠團結,本著「先病人之憂而憂,後病人之樂而樂」,創業精神,提供卓越服務,民國70年獲教育部及衛生署評鑑「二級教學醫院」;民國72年及74年均獲評「準一級教學醫院」;民國77年獲評「準醫學中心」;民國80年評定晉升為「醫學中心」,成為省市立醫院中唯一的醫學中心,再創殊榮;83年及86年分別度獲評「準醫學中心」,惟89年醫院評鑑,因未設精神科等因素,而獲評鑑為「區域乙級教學醫院」;93年醫院評鑑亦獲評鑑為「區域乙類教學醫院」。96年在陳文鍾院長領導下,積極充實醫療團隊提升醫療品質、教學及研究,於96年通過新制醫院評鑑優等;再於97年通過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優等,成為署立醫院第一家獲得此殊榮之醫院。而且在經營管理上桃園醫院之績效也在97年達到高峰,獨占署立醫院之鰲頭。且在98年通過多項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以及通過「98年人體試驗/研究倫理委員會」訪查,成為衛生署所屬醫院首家通過之綜合醫院。
國泰綜合醫院是霖園關係企業本著「關懷社會,回饋社會」的精神,由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擔任創辦人所設立的醫療財團法人醫院。本院於1977年2月15日開幕,與台大醫學院及台大醫院建教合作,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建院以來,秉持「視病猶親」的理念,專業、細心照護病人,並不斷的以品質提升活動提供病人安全的優質醫療服務。本院建置完善的「行動醫療資訊整合系統」,落實「以病人為中心」,讓醫師能及時掌握病情狀況,提供最適切的醫療照護。並由醫學中心級的國泰綜合醫院、區域教學級的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地區教學級的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及基層醫療級的內湖國泰診所構成國泰醫療網,提供北台灣民眾完整的醫療服務網。 本院依菸害防治法,提供無菸職場,院區內全面實施禁菸。 一、經營策略: 1. 服務-精緻服務、特色醫療、創新發展、社會責任 2. 教學-培育人才、建教合作、訓練計畫、全人照護 3. 研究-獎勵研究、跨科整合、創新轉譯、國際接軌 二、未來展望: 以「誠信、當責、創新」之核心價值積極推動院務,使本院成為創新 服務、追求卓越的醫學中心。 三、國泰綜合醫院網址: http://www.cgh.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