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1a2x6blwqg

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台北市文山區職業團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70人

49年5月15日成立,本會結合社會力量,配合政府策進工業安全衛生業務,力謀防止職業災害,改善工作環境,執行危險性機械設備代行檢查,並透過參加國際職業安全衛生組織,進而促進社會經濟之發展為職志。為配合政府策進工業安全衛生業務防止職業災害,由政府輔導組設本會,集合政、勞、資三方及學者等熱心勞工安全衛生工作人員參與工作。成立迄今,始終傾力推動政府勞工安全衛生政策,啟發事業單位推行安全衛生事務;以達到防止職業災害、改善工作環境、減低工業污染之目的。並在全體同仁努力耕耘下穩步成長。

工作機會(27)
新北市新莊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90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 在14座片庫中典藏計有電影膠片約2萬部、影視聽文物逾20萬件,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19年高階數位掃描171部,合作修復42部,自主修復8部電影。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

工作機會(15)
台北市中正區工商顧問服務業資本額7868萬元員工數300人

中衛發展中心為非營利財團法人之產業技術服務機構,旨在促進產業合作綜效發展,協助產業體系深耕茁壯。 「熱誠、精業、綜效、卓越」是我們的價值觀,強化產業網絡,提升經營綜效;落實政府政策,推動產業升級,是我們的兩大使命,期許成為經營綜效的策略夥伴、政府政策的得力推手。 歡迎對顧問行業及專案執行有高度興趣及使命感者加入我們的行列。

工作機會(30)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20人

為配合政府策及施政方針,從事職業安全衛生相關學術及實務管理之研究推展;並協助事業單位提升勞工安全衛生水準,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勞工生命安全與健康。特邀集國內熱心之安全衛生專家學者及政、勞、資三方人士,共同籌組成立本會並於81年10月8日成立。

工作機會(14)
台北市中山區不動產經營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10人

近年來,政府積極辦理市區內大面積公有土地、國營事業土地、港口、車站等周邊地區之政府主導都市更新;並配合私有建物及老舊公寓重建等相關法令、政策之推動,協助民間自力更新。期藉由政府及民間攜手合作,達到改善居住環境、落實居住正義理念及活化都市機能之目標。 為使政府住宅及都市更新政策逐步落實,銜接住宅法及都市更新條例之授權、依循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之規定,爰成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以獨立角色,協助政府辦理都市更新事業之整合及投資、擔任都市更新事業實施者、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不動產之管理及營運、經內政部指示辦理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業務等工作。以達成政府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政策中,公私有資產再利用、都市機能活化、改善居住環境及提升公共利益等目標。

工作機會(38)
台北市大安區電腦軟體服務業資本額7億員工數2000人

1979年,行政院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並在資政 李國鼎先生的大力奔走下,由政府與民間共同籌設創設「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四十多年來,資策會參與規劃研擬並推動政府各項資訊產業政策、致力資通訊前瞻研發、普及與深化資訊應用、培育資訊科技人才及參與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等各項業務,成就備受各界肯定。 資策會現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定位,肩負「賦能產業轉型」及「健全產業秩序」重責大任。以「數位經濟」、「軟體技術」、「數位轉型」、「資安產業」等四大主軸推動產業生態系,重要任務包含擔任智庫角色,提供價值倡議、前瞻研發網絡,發展宏觀軟體技術、提供場域實證,推動數位轉型,發展信任治理,完善資訊安全。資策會藉此奠基發展專業第三方服務的能量,建構產業數位生態系,帶領產業轉型共榮,為臺灣產業在數位領域上定義新秩序、開創新局面,並接軌全世界。 資策會持續以專業與創新打造人才發展的標竿,榮獲2017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銀牌獎】、2019年【1111科技業幸福企業獎】、2023年【IT Matters Awards最佳IT雇主獎】、2024年【國家人才發展獎】之殊榮,見證了資策會對人才發展的高度重視,更彰顯資策會致力於打造充滿幸福與成長的職場文化。幸福的員工才能成就卓越的組織,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數位轉型旅程中,我們將繼續以溫暖和堅定,與所有夥伴攜手開創嶄新而無限可能的未來。

工作機會(94)
新北市新店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11)
台北市松山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60人

熱愛台灣文化資產及文化作品,能掌握國內外文化內容與科技應用新趨勢,促成商業模式之開發共構,具備文化內容產業工作經驗,有志於推進國內文化事務及跨業合作,推升產業發展與國家市場者,歡迎您加入文化內容策進院的團隊。

工作機會(12)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專業╱科學及技術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為提升國家資通安全科技能力、推動資通安全科技研發及應用,於2023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監督機關為數位發展部。 由數位部制定整體資安政策及目標、引領方向,資安署政策執行、推動資安政策,資安院提供資安技術協助、研究,三位一體共同強化各項資安防護作為。

工作機會(52)
新北市五股區紡織成衣業資本額3億3200萬元員工數300人

立兆股份有限公司,位於五股工業區五工五路63號

工作機會(21)
新北市新莊區醫院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300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47)
台北市大安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0人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自2003年6月起,由原隸屬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科技部,2022年7月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國家實驗室改制而成,並由院本部統合協調各單位之運作,以提升彈性與效率,協力達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之重點任務,以促成國家科技發展體系垂直整合,並以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為目標。 本院之主管機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設有董、監事會;全院現設有7國家實驗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生物模式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

工作機會(182)
台北市內湖區電視業資本額19億9874萬元員工數850人

開啟新視野‧貼近每顆心 。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公共電視正式與國人見面。 我們立志成為 一個真正以民為尊的電視台。本會是一個獨立營運的民間組織,為全民提供以人為本,多元的高品質節目,以善盡公共電視服務公眾之責。

工作機會(29)
新北市五股區檢測技術服務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600人

SGS 集團成立於 1878 年,是世界上測試、驗證、檢驗服務的領導者,為全球公認的品質及誠信標竿。 1919 年在瑞士日內瓦登記註冊為通用檢驗公證集團。 在全世界共擁有超過 96,000 名員工分佈於 2,700 多個營運分公司及實驗室。 SGS 集團於 1952 年在台灣設立瑞商遠東公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在台北、基隆及高雄三大城市設立分公司。 為適應國內產業升級及國際化的需求,於 1991 年 5 月成立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擴大提供專業測試及技術服務。 迄今,SGS 在台服務已逾一甲子 , 擁有逾 3,000 名專業人員,總管理處設在新北市新北產業園區、在全台灣擁有 17 個以上多元化之實驗室。 SGS 在台灣的經濟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協助廠商拓展外銷及提升品質,並以「追求創新」的精神來因應現階產業經濟的變遷與台灣的發展,秉持 SGS 的優良傳統,繼續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貢獻心力。 我們的榮譽 2023 黃金獎章 評級 EcoVadis 2022 SGS 榮獲CDP國際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評選並取得 A級領導等級 2021 SGS 供應鏈碳接露成效獲得CDP Supplier Engagement Leader最高榮耀,更名列CDP 2021年度應對氣候變遷 A Lists 2021 全球技術服務領先者,2013 起連續八年榮登道瓊永續世界/歐洲指數 2021 榮獲GCSA永續報告書金獎 2020 獲教育部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 2018 獲Brand Finance (品牌金融)評選為全球最具價值50大商品服務品牌之一,亦榮登為全球第三方檢驗、查證、測試、驗證之首 2018 新北市政府在台外商─卓越貢獻獎 2017 入選富比士全球2000強,名列跨國企業最佳表現第58位與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榜第83位 2016 通過評選獲得TTQS訓練機構版金牌獎 Meet the people at SGS in Taiwan: https://youtu.be/LjXyuKOyOq8

工作機會(211)
新北市汐止區工商顧問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740人

1950年初,我國各種產業正處於萌芽階段,為協助產業提高生產力,在政府的推動下,由公民營工商企業50單位共同捐助,於1955年11月11日成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英文名稱為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簡稱CPC,是華人成立最早、最具專業能力與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也是國內績優財團法人機構。 隸屬於經濟部轄下的財團法人組織,CPC早期在美援經費的支持下,自國外引進許多創新的生產與管理技術,協助企業改善經營體質並培訓專業人才。1984年以後, CPC除自營業務外,政府亦委託CPC執行大型計畫,包括:「全面提高產品質量計畫」、「全面提高生產力運動計畫」、「中小企業技術引進服務計畫」、「研究發展管理人才培訓計畫」、「商業自動化發展計畫」等。 在我國經濟與產業發展與轉型的過程中,CPC始終擔任思維模式與經營的拓荒者與先驅者,扮演政府與民間企業橋梁,引領產業與企業創造價值,提升國家競爭力,曾於1990年被世界銀行評鑑為開發中國家輔導機構的典範。 2000年10月,經濟部邀請許勝雄先生擔任CPC董事長,2001年2月許勝雄董事長延聘張寶誠博士擔任總經理,同年啟動CPC的寧靜變革,逐步展開CPC WAY並描繪CPC未來希望藍圖,為打造「華人企業最具信賴價值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而努力。 CPC成立至今已邁入69年,根據統計,輔導的企業超過上萬家,每年培訓的人數高達12萬人次,透過出版叢書、雜誌、影音視聽產品及經管技術手冊,向企業推介各種經營管理的新觀念和新技術,並獲得各種獎項的殊榮;再加上定期與不定期舉辦說明會、新知論壇、研討會、海內外參訪活動等,與各界分享新知與經驗交流,一路陪伴臺灣企業成長並強化永續經營的競爭力。 【CPC Way】 CPC 為致力於企業生產力(Productivity)提升、促使顧客成功(Customers ’success) ,組織效率(Efficiency) 講 精 實 (Lean) 合 理 、 組 織 效 能(Effectiveness)論價值學習(Learn),積極開創學習的文化;秉持一貫創新(Innovation)求勝、追求卓越(Excellence)的理念,以盡責(Accountability)為所有同仁共同的承諾(Commitment);在全流程 e 化的工作環境中,應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趨勢發展科技,積累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發揮專業(Professional)與團隊合作(Team work)的精神,根本建立紀律的文化;讓對的人「做對的事,並把對的事做對、做好(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最終落實績效的文化;對內本於互愛(Love)塑造職場家庭化氛圍;對外綻放熱情(Passion)以造福社 區 、 回 饋 鄉 里 實 現 社 會 責 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寓樂趣於工作,植喜悅於生活,既熱愛工作也享受生活(enjoy life),我們承諾為朝永續發展(ESG)目標戮力不懈。

工作機會(63)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金融及輔助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230人

台灣金融研訓院於為金管會監督管理之財團法人,為我國最大之金融研訓機構,成立宗旨為提升金融人力素質,將金融理論與金融實務相結合,以進行金融研究,並促進我國金融業務之現代化。 為能提供更多服務,本院於台北、台中及高雄設有專業訓練教室,提供訓練、測驗及出版之服務。 並對人力資源政策與企業發展願景相結合,本院於94年榮獲勞委會舉辦之國家級人力資源發展桂冠-「第一屆人力創新獎」。

工作機會(10)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人

「農業保險法」於109年5月12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同年5月27日總統公布,依據第12條規定主管機關應建立危險分散與管理機制,並成立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以下簡稱農險基金)負責執行,作為農業保險中樞機構,除推動農業保險外,將各產險公司不同品項、不同型態保單之危險,廣納於農險基金達成危險分散之作用,以健全農業保險制度,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3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桃園市桃園區不動產經營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58人

本中心(原名稱為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於110 年10 月1 日 成立, 114年4月1日更名為「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係繼台北市、新北市後第三處成立之住都中心,象徵桃園市都市更新進入全新階段,並將配合市府持續深化本市都市更新政策。 此外,配合市府社會住宅政策,完善「營運管理、住戶服務、都市更新」三大核心業務。協助青年族群成家立業的第一哩路、落實社會與經濟弱勢族群的照顧等目標。 透過企業經營精神設立具有彈性的行政法人專責機構管理社會住宅,有效強化資產活化、提升營運效能及提升居住與維護管理品質,以達到政策落實與永續經營的理念,推動多元關懷與住戶參與以及健全組織管理機能。 設置綜合規劃組、營運管理組、行政組、都市更新組。 落實市府推動社會住宅照顧弱勢,將幸福宜居坐落桃園,協助青年族群成家立業,實現居住正義之公共政策目標。 桃園因交通便捷、房價親民及多項重大建設推動,人口成長居六都之冠,為最年輕的城市,住宅總量為87.4萬戶,其中屋齡達50年以上的老宅佔4.6%亦有4萬戶之多,舊市區面臨屋齡老舊、巷道狹窄及公共安全等問題,需透過都市更新手段處理。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高雄市左營區運動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80人

<中心沿革> 1975年4月我國為組訓參加1976年蒙特婁奧林匹克運動會,由當時中華體育協進會理事長黎玉璽將軍向軍方借得左營勝利營區,供作選手訓練基地,由於幅原廣闊、氣候適宜,且各項運動場地集中,經徵得軍方同意繼續使用,遂於1976年11月正式成立「左營訓練中心」,1992年再由教育部與國防部以契約方式繼續借用,並由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代管。 1997年7月,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成立,左營訓練中心仍委由中華體總代管,惟其業務輔導改由體委會辦理,2000年雪黎奧運結束後,為落實「選、訓、賽、輔」業務整合政策,並積極準備2001年東亞運等重要國際賽會,遂於2001年1月由體委會接管左營訓練中心,並更名為「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擔負培育國家優秀運動選手重任。 2013年1月1日因政府組織改造,體委會併入教育部為體育署,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由體育署管理。2015年1月1日為強化台灣競技運動人才的培育,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繼續培育優秀運動選手,提昇國家競技運動實力、成績。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