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乃依老人福利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秉持著「關懷老人」、「回饋社會」的理念,提供專業化、人性化、靈性化,如家庭般親切、溫馨、舒適之長期照護服務,以實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使命,臻於「老有所養,終得尊嚴」之境界。本著「尊重、專業、誠實」為服務理念,營造一個像家一樣的照護環境、推廣社區關懷老人活動、減輕老人家屬在經濟上及心理上的負擔、結合社會資源,帶動老人與社會的互動、提供高品質及人性化的照護服務,讓老人得到生命的尊嚴。
關於瑞昌藥局 – 與我們一起創造更健康的未來! 自民國 65 年創立以來,瑞昌藥局 一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藥物與專業的健康諮詢服務。我們的核心價值不僅是提供藥品,更是幫助顧客找到 真正適合他們的健康解決方案。我們相信,唯有真正關心顧客的健康需求,並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才能帶來最優質的健康體驗。 瑞昌藥局是一家專業、多元化、複合式的藥局,我們提供處方藥、保健食品與健康管理諮詢,以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我們的團隊不僅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更不斷精進自身技能,與時俱進,確保我們的服務能與醫藥產業同步發展。 1. 邀請您加入,共同打造專業的健康服務! 瑞昌藥局不僅提供藥事服務,更致力於 健康管理與保健食品的專業諮詢。我們正在尋找有熱忱、細心且樂於學習的夥伴,與我們攜手提升顧客服務品質,一起為健康產業創造更多價值! 2.發揮專業,與團隊一起成長! 我們相信,每一位夥伴的專業與熱忱,都是提升顧客服務品質的關鍵。我們提供完整的教育訓練與專業支持,幫助您持續成長、累積實務經驗,讓每一次的服務都更具價值。 3.期待與你攜手,共創更好的未來! 如果您認同我們 「以卓越服務讓人更健康」 的理念,並希望在一個 充滿活力與前景的藥局 發展,瑞昌藥局誠摯邀請您加入我們的團隊!您會與專業藥師合作,為顧客提供最合適的藥物與健康解決方案,並在職涯發展上持續成長! !歡迎有志於健康服務產業的您,加入瑞昌藥局的行列,讓我們一起為更健康的未來努力!
成立於2019年02月,致力改善長輩、失能者及身心障礙朋友的長照服務,關注銀髮及孩童議題。不定期至各大醫院及里民活動中心宣導長照衛教,使長照資訊落實在生活中。我們團隊擁有輔具配適及無障礙修繕逾三十年經驗,及各大醫療院所重症護理師資。提供良好工作環境、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您加入臺中市私立護齡居家長照機構。
說文 「其澤」,由在地的潭水亭欽點,與之遙相呼應;呼應潭子區「潭」的意象,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為兩兌相隨,重兌即上下彼此言說,即是兩人言語溝通相談,正是中醫診所「澤被身心」的期許。 解字 英文命名Qi-Flourish, "Qi"取「其」音,在國際間表示中醫理論氣血的「氣」; "Flourish"取「澤」義, 「澤」字,在《易經》中,是由兩個「兌」卦組成,有對談、喜悅的意思;也取義潤澤、恩澤,照顧民眾健康; 「其」字,有土為基、有玉曰琪,搭配Qi-Flourish;意境彷如《詩經》中灼灼其華,象徵診所在地發源,與鄉親朋友的健康一起成長茁壯。
我們不是一般的診所, 這是間藏身於巷弄間的溫度小店, 在這,除了讓每個病人重獲健康之外, 還想要傳遞一個美好的生活態度。 我們有強大的醫療團隊及幕僚 好日子主要專長是減重及微整 我們只做一件事:改變每個胖子的人生。 首間創立診所位在台北市中山區,交通便利, 我們也積極將好日子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目前台北已有三間診所,陸續會有其他展店規劃 願能可以幫助更多需要被寵愛的朋友 透過傳遞每份希望能量,把不可能變成有可能~ 好日子重視每一個人進店時,給予的情緒價值是融洽的 在職場上我們不會把職員當作員工而是夥伴, 工作氣氛溫馨和諧,打造一個友善職場環境, 在服務上我們不會把客人當作病患而是朋友, 用關心角度去感同身受給予鼓勵及溫暖。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我們,歡迎加入我們 診所網站:https://agoodday.clinic 診所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gdclinic/ 中山店: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3巷3之3號 仁愛店: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5巷3之2號 士林店:台北市士林區磺溪街21巷8號1樓
台中慈愛屬天主教會啟智機構,附設於台中教區,教區在中部地區有8家啟智機構,中心原屬彰化慈愛教養院分院,於96年獨立向台中市政府立案,目前服務60名身心障礙者,當中有24名是住宿,其他是日托教養服務對象,期待對於身心障礙者服務工作有意願者可以投入中心的行列,讓愛可以繼續延續。
【德芳藥局,以人為本的連鎖藥局】 我們認為「能者多勞多得」 ➥透明且流暢的升遷制度,非關年資,唯才是用 我們認為「扁平管理、充分授權」 ➥讓聽的見炮火聲的人做決策 我們認為「信用至上、制度明確」 ➥公司制度及獎金制度公開明確可依循 我們認為「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是開向遠方的動力」 ➥每月四日以上能夠劃定的排休日 我們認為「上班奮力揮灑、下班享受人生」 ➥教育訓練課程皆於上班進行,並編列旅遊津貼,玩樂不落人後 我們認為「學習造就專業、專業創造健康」 ➥扎實的教育培訓,及每月4堂以上的實體課程,非本科一樣能有醫藥長才 我們認為「創新是企業最重要的精神」 ➥數位資訊系統、E-Learning、勇於跨出企業的舒適圈 我們認為「每一個聲音都舉足輕重」 ➥將大企業病引以為戒,是想法激盪成就眾人之智 你在找一份受人尊敬的行業嗎? 或思考是否存在越老越受用的工作? 你想獲得一技之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嗎? 你在薪資之餘,也很看重工作價值嗎? 如果你樂於助人 如果你心中熱情尚存 如果你認同健康是一切可能的泉源... 誠摯邀請,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彼此! 加入德芳大家庭 一個毫不藏私、相互支持的團隊 一同創造社區居民的 健康、美麗、幸福
為了推展全方位保健醫療之服務,民國88年於台中市七期市政中心精華地段建造第一期區域級教學醫院規劃之新興市區醫院,98年7月第二期新大樓落成啟用,全部病床數約700床。期望再以嶄新的院貌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本院在全體員工之同心努力下一一達成既定目標: 民國91年通過區域教學醫院(450床)。 民國93年通過區域教學醫院(450床)。 民國96年通過新制醫院評鑑優等。 民國97年通過新制教學醫院評鑑。 民國100年通過區域醫院評鑑優等(658床)。 民國100年通過新制區域教學醫院評鑑。 民國104年通過區域醫院評鑑優等(680床)。 民國104年通過新制區域教學醫院評鑑。 民國108年通過區域醫院評鑑。 民國108年通過新制區域教學醫院評鑑。 烏日林新醫院於105年12月啟用,總床數約402床,科別齊全,設備新穎,歡迎各科主治醫師加入醫療陣容。
「康博集團」經營二十年,投入超過三十億,打造台灣唯一大健康生活圈 ● 康博診所(DC) 以預防醫學的專業,守護所有人的健康,目標讓所有人都不要進急診室,或縮短已病者臥床受病痛時間。透過全台第一且唯一的基因檢測專業實驗室,針對每個人量身規劃完整健康療程。今年起將快速增加服務地區,邀請更多「視客如親,同理貼心守護健康」的夥伴加入我們,一同讓更多人健康幸福呷百二! ● 美加醫美診所 「讓每個人,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美加16年來堅持不變的初衷。以專業資深醫師團隊、原廠保證醫材、教學醫院等級手術室、手術由專業合格麻醉醫師全程監控等專業服務,讓人保留自己特色,自然變美、變年輕、變時尚。更以業界唯一「陪伴式」的服務,從諮詢、療程、到療後,全程專人專業陪同。2020年榮獲衛福部頒發全台僅88家通過之『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標章』 ● 泰晶殿皇家養身SPA 泰晶殿堅持打造全國最頂級、健康的養身連鎖服務。以皇家酒店的奢華裝潢,五星級飯店的接待與清潔標準,引進歐洲、泰國SPA,不斷研發讓客人六感養生之各式舒壓、芳香精油SPA課程。近20年來,超過服務3,000,000人次,除五星級飯店、藝人明星大力推薦,更是國際公司招待海外貴賓、大使館安心接待外使的最佳選擇。用心每一個細節和角落,讓每個人每天都能透過紓壓按摩,健康養身,更是泰晶殿在預防醫學的最前線,守護大家健康,永不止息的使命 ● 幸福村 以安身與傳承為核心,建構幸福銀髮養生健康宅,達到「在地生活、幸福老化」圓滿人生 ●集團總部 整合集團產、官、學、研、醫..等紮實富蘊底之事業資源及多元品牌通路,與有志於健康產業的人才一同共創:前所未有的健康養身體驗服務,讓更多人展開幸福生活新篇章 【關係企業】 ● HC-LIFE康見精準健康管理平台 為一革命性醫學創富平台,從基因檢測出發,運用集團不同之健康服務,提供精準健康管理方案的系統平台
學會的創立 胡勝川教授於1994年11月號召當時在急診服務的先進發起成立「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開始擬定急診專科醫師的訓練課程及甄審方式,並積極推動急診醫學成為署定專科。1995年1月17日,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緊急醫療救護受到重視。在回應社會需求及急診先進的催生下,同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我國的「緊急醫療救護法」,明定在緊急傷病現場、送醫途中及到院後之緊急醫療服務的相關規範,奠定了實施到院前救護的法源基礎。在本會大力推動及當時衛生署詹啟賢署長的支持下,於1998年1月認定急診專科醫師為署定專科醫師,並成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辦理專科考試,甄選投入急診醫療的專業人才。2008衛福部裁撤「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委由本會全權負責急診專科醫師甄審工作。到2016年1月通過甄審的急診專科醫師人數已有1,756名,本會會員已經超過二千人。 建立急診專科的價值 1999年9月21日發生集集大地震,許多急診醫師投入災難救援的行列,我們的專業表現得到政府及民眾的讚揚,災難醫學及緊急應變開始受到重視。急診醫師協助了國家和區域防災醫療體系的建立、災難醫療救援隊的設置、大量傷患醫療的處理、災難的健康及公共衛生的衝擊評估、毒化物、生物和輻射災害的處理訓練等,皆展現了急診專科醫師不可取代的專業價值。2003年台灣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疫情爆發,急診成為SARS期間的第一道防線,急診醫師首當其衝在第一線面對不確定的感染風險。當時雖有醫護同仁因此感染SARS而生病甚至死亡,但急診醫師仍堅守崗位,也因此得到大家的尊敬。SARS疫情也讓我們開始重視新興傳染病的應變,爾後傳染病流行的應變準備,本會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急診專科的價值在急診醫師大家的努力下,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 培育優秀的急診專科醫師 為培育能以病人為中心、具有急診醫學專業能力以及全人關懷信念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本會協助衛生署規劃於1998年頒布「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認定基準」。針對訓練急診醫師的醫院條件、住院醫師訓練政策、師資資格及責任、訓練計畫、課程及執行方式、學術活動、特定教學資源及住院醫師及教師的評估訂定相關標準並據以評核。為更進一步強化住院醫師訓練,本會於2011年規劃導入Milestone里程碑概念於住院醫師訓練計畫中,並於2014年公告本會所編訂之「台灣急診醫學臨床執業模式 (簡稱:急診醫學模式 Emergency Medicine Model,EM MODEL) 」及「台灣急診醫學里程碑計畫 The Emergency Medicine Milestone Project」,持續推動急診醫學專業發展與勝任能力導向住院醫師訓練。 急救復甦是急診醫師的專長,為強化高級心臟救命術(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訓練課程的教學品質,本會與急救加護醫學會、心臟醫學會於1996年共同籌備成立ACLS聯委會,推動ACLS教學。為訓練臨床工作人員能快速辨認和正確處置兒童急重症,本會於2005年訂定高級兒童救命術(Advanced Pediatric Life Support,APLS/ 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PALS)規範,並致力推動APLS+PALS訓練教學。2005年起,本會代表也透過亞洲復甦聯合會與國際復甦聯合會,積極參與國際復甦指引的相關制定工作。 事故傷害造成國家社會之嚴重損失,若能在外傷發生時,使患者獲得立即正確傷情評估及處理,可使傷殘及死亡之發生減至最低。本會於2003年建立「急診創傷訓練課程® (Emergency Trauma Training Course,ETTC ®)」,並取得著作商標認證。該課程以案例導向教學、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訓練急診醫護人員對外傷病患,能以系統性的思考,提供快速、有效及正確的處置,使外傷病人都能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 中毒病人的診斷及處理是急診醫學領域裡十分重要的一環,幾乎所有急性中毒的病人都會被送到急診進行初步的診治。為訓練急診醫師、護理人員及其他相關救護人員能快速而正確的處理中毒病人,本會於2009年建立「急性中毒救命術課程(Advanced Intoxication Life Support,AILS)」,取得「急性中毒救命術AILS®」商標註冊、出版教科書,並於2017年完成第三版修訂。 改造台灣醫療體系 推動打造我國高品質的到院前救護系統,是本會重要的使命。1999年本會與消防署及衛生署共同舉辦國內第一屆緊急醫療救護訓練教官班(EMT Instructor Course),並派遣急診醫師與消防署之第一期EMT訓練教官前往加拿大受訓。 2002年台北市消防局訓練國內第一批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aramedics)之後,本會持續接受衛生署委託,辦理國內各訓練單位高級救護技術員之甄審與發證。2007年在本會建議下,「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通過,將醫療指導醫師(Medical Director)制度納入,本會積極培育國內醫療指導醫師,並協助各縣市消防局制定到院前救護標準作業流程,使到院前之救護品質更加提昇 目前國內各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均為本會所編纂,其中在2011年出版之高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全文976頁,是華文世界最詳實精美的緊急救護用書。 2004年本會參與衛生署「緊急醫療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EOC)」計畫之推動,委託各地區醫療機構成立六個「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由各地急診醫師負責指揮運作,全時監控區域災害事故,協助掌握各區域之緊急醫療應變之量能、緊急醫療應變資訊,並辦理各項緊急醫療應變(包含:化災、輻傷、災難醫療等)訓練演習,充實區域內緊急醫療應變硬體設備,提升區域內緊急醫療應變軟硬體量能,於災害發生時,協助提供中央與地方政府緊急醫療應變相關資料。 本會2005年設置檢傷工作小組,為五級檢傷基準之建立而努力。衛生署於2006年委託本會與中華民國急重症護理學會,研究制訂符合台灣就醫環境及文化之急診五級檢傷分類標準,並於2010年公告施行。「急診五級檢傷」的實施讓急診部門得以妥善運用有限緊急醫療資源,在適當的時間內,於適當的地方,使用適當資源進行正確處置,得以讓危急病人即時獲得最妥適之醫療照護。「急診五級檢傷」於2016年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評鑑認證。 2007年本會參與衛生署「急救責任醫院分級試辦計畫」及後續的「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並依據「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針對醫院緊急醫療處置效能及照護品質進行評核,對我國醫院的緊急醫療處置能力加以分級,使病人了解各醫院之處理能力,推動分級醫療制度。2012年本會承辦衛生福利部「提升急診暨轉診品質專案管理中心計畫」,提升急診轉診品質、架構緊急傷病患轉診網絡、建置緊急傷病患轉診資訊化平台、設立緊急傷病患轉診標準作業程序,以維護重大疾病綠色通道,讓緊急傷病患轉診兼具品質及效率。2011起,本會協助衛生福利部規劃公共場所設置公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PAD)相關政策,並在2013年1月成功完成緊急醫療救護法修訂,使台灣生命之鏈更完整,成為亞洲有PAD以及好撒馬利亞人相關法律的先驅。 使台灣急診醫學立足於世界 為提升急診醫學的學術研究水準,繼而朝立足國際學術的目標邁進,本會於1999年創立「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醫誌」。由於急診先進的共同努力,台灣的緊急醫療體系,病患照護與病人安全在國際間獲得肯定,於2000年成為國際急診醫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ine, IFEM)的正式會員,參與國際之災難救助及急診醫學相關之政策規劃、教育訓練及跨國研究。本會於2001年、2015年分別主辦第二屆及第八屆亞洲急診醫學會議( Asian Conference for Emergency Medicine,ACEM);亞洲急診醫學會議(ACEM)是亞洲急診醫學領域的國際級論壇,提供全球急診醫師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與會的學者與醫師於會議期間,面對面探討各國在急診醫學的發展政策、學術研究及急診醫學上各項相關議題,創造跨國性的技術與學術交流。主辦二屆ACEM均非常成功,代表我國急診醫學已於國際急診醫學界佔有一席之地。 展望未來 在本會成立後,由於急診醫師對民眾突發性的危急疾病的救治、在各種災難現場搶救、在SARS疫情中冒自己生命危險的服務,使得急診專科的價值被社會接受與肯定。回顧過去急診醫學的發展,在未來有更多的挑戰,如何能在未來醫療環境中更加茁壯,是我們要面對的議題。在急診各專業領域如復甦醫學、小兒急診、創傷、臨床毒物學、緊急醫療、災難醫學、超音波、感染症等,本會均努力規劃發展精進。急診醫學在醫療體系的角色在未來一定越來越受到政府、民眾及醫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