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年,三福集團從位於板橋的三福化工廠奠基。草創初期係以自行研發生產技術,製造食品添加劑等化學原料為主要營業項目。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在台灣深耕,向全球拓展,企業規模由單一的化工廠擴增至高科技的特用化學品、飲料及食品等,朝向多元化發展。2013年11月27日,股票上市(三福化, 代號:4755),每年均穩健成長與獲利,經營績效有目共睹,誠摯歡迎有目標、有衝勁的您加入,共創企業與員工之雙贏。
Founded in 1980 and listed on TWSE in 1991, Ho Tung over the years has become the largest surfactant manufacturer and supplier cross Asia. With locations in Taiwan and China—from Kaohsiung, Taiwan to Tianjin, Nanjing, Shanghai, Guangzhou, Huizhou, Xiamen, Sichuan and Anhui—Ho Tung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 complete manufacture and distribution chain where customers are able to obtain swift delivery and satisfactory services. All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of the company are ISO 9001、ISO 14001 and ISO 45001-certified, a standard that ensures the company consistently creates products that meet customers’ needs and stand up to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le continually working to improve both the products at hand,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addition to a further growth of core chemical business, Ho Tung is also dedicating to a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supply chain to be more competitive. Ho Tung owns and invests in companies across tank storage, cement production, and air products. 和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於1980年創立,1991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以第一類股掛牌上市,除於台灣高雄設有正烷屬烴(NP)生產基地外,在1993年作為第一家至大陸投資石化廠的台灣企業,和桐先後建立位於天津、南京、上海、廣州、惠州、廈門、四川和安徽等地的據點,生產直鏈烷基苯(LAB)、直鏈烷基苯磺酸(LAS)及高級界面活性劑等產品,目前已是亞洲最大的界面活性劑原料供應商。 和桐致力於運用全球整合體系架構完整的產銷鏈,讓客戶享有即時交貨的滿意服務,公司所屬的工廠嚴格遵循國際環保規範及執行嚴密的化學檢驗監控,設置的世界一流環保作業系統和桐已有ISO 9001、ISO 14001及ISO 45001之認證,同時更透過資訊科技持續強化效率作業和快速客戶反饋的滿意服務機制。 除聚焦化學本業外,和桐也致力於產業上、中、下游的垂直整合,以提升公司競爭力,旗下的關係企業及轉投資涵括石油化學品儲運(中華全球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盛台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水泥產業(和桐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華中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專業氣體(桐寶股份有限公司)等產業。 除業務發展持續成長外,和桐化學致力於永續發展,持續精進在環境保護、社會共容、透明治理領域之作為,以盡地球公民之責,「和」世界一「桐」邁向永續發展之路徑。
李長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係由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月投資設立的專業銅箔製造商,並於1998年8月18日在高雄市小港臨海工業區,正式動土興建一座年產能一萬公噸之印刷電路板用電解銅箔廠,2018年6月經臺灣證券交易所核准掛牌上市(股票代碼:4989)。產品主要供應國內、外印刷電路板業及銅箔基板業所需相關種類之電解銅箔。 「響應參與【 青年就業大作戰 】 徵才計畫」,計畫代碼: 2022YBKCGPLAN
電線電纜與不銹鋼產業領導龍頭華新麗華,與來自丹麥世界三大電纜廠之一的NKT集團旗下NKT HV Cables AB合作,共同打造全台首座的海底電纜廠,為台灣提供一流品質與合理價格的產品。 承接華新麗華在電纜事業超過50年歷史的基礎,華纜系統將致力創建具有市場領先技術的離岸電纜企業,並秉持台灣政府實現綠色能源永續發展的願景,期待成為台灣離岸風電行業發展的重要實現者。 Join Walsin Energy Cable System (WECS) – Powering the Future of Green Energy! WECS, a groundbreaking joint venture between Walsin Lihwa and NKT, merges the best of Taiwan’s and Europe’s expertise to deliver high-voltage submarine cables for the green energy revolution. Our state-of-the-art facility in Kaohsiung is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to lead Taiwan’s energy transition and is set to begin supplying reliable HVAC submarine cables for offshore wind projects by 2027.
帝興樹脂成立於1988年底,由德商科思創(Covestro)與台灣長興材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兩個國內外上市公司共同投資所設立。主要經營項目為各項粉體塗料樹脂之生產及銷售。粉體塗料樹脂係用於製造無溶劑的粉體塗料,係屬環保產業,以目前的塗裝方法粉體塗料主要應用於金屬器具的塗裝工業上。
本公司自民國 70 年成立,總公司位於高雄市小港區,另在台中、東莞以及上海分別設有分公司. 專門生產 TPU 產品,業務分為三大事業部:1.薄膜事業部 2.管帶事業部 3.油封事業部, 其應用如下: 一、TPU 膜適用於血袋、安全氣囊、航空救生衣、防水透氣之雨衣、雪衣、風衣、運動鞋、氣墊鞋。 二、 氣動管、輸送帶適用:油管、噴漆。 三、油封適用:堆高機、起重機等油壓缸。 以上材質皆為環保素材、因環保意識抬頭,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業績每年成長,因此需要眾多的人才投入我們的行列。
本公司係承接原公營事業-台機公司民營化之資產、設備及業務,於90年11月20日正式營運,為中鋼公司轉投資之子公司,資本額新台幣16億元。在結合台機原有之專業技術及精良設備,與中鋼集團堅實之經營管理資源下,提供客戶最佳之服務與產品。本公司積極發展一貫作業鋼廠設備、軌道車輛、發電設備、水工機具設備、再生能源設備、船用主機零件製造等,提昇國際競爭力,並躍升為全球重機設備之重要供應者。
三芳化工|我們不只做材料,更是為永續生活編織夢想 您一定知道 Nike、Adidas、New Balance、Decathlon、On、Hoka 等國際運動品牌。三芳化工為以上品牌的材料策略夥伴,目前正跨足新材料領域。我們不只是台灣第一家以濕式 PU 製程打造人造皮革的企業,更是這些國際品牌背後提供創新材料、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推手。 我們深耕材料領域超過半世紀,從高雄出發,並在全球設有中國、印尼、越南等生產基地,將創新與永續的理念推向全世界。三芳的產品橫跨人造皮革、功能纖維,我們致力於將 PU環保人造皮革、超細纖維、TPU纖維、PU樹脂 等多元材料,廣泛應用於鞋材、成衣、運動用品及車用材料等領域。我們相信,創新材料不只帶來便利,更能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我們的榮耀: 榮獲經濟部工業精銳獎(2000年)、榮獲經濟部第九屆產業科技傑出獎(2001年)、榮獲經濟部品質優良案例楷模(2002年)、榮獲經濟部國家發明獎金牌獎(2003年)、榮獲經濟部頒布防疫有功會員廠商與衛福部防疫獎章(2020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參與紡織所獲獎(2022年)、三芳印尼廠榮獲PLN頒發綠電採購獎項(2023年) ◎我們的認證: 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IATF16949汽車產業的品質標準、ISO14064溫室氣體、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GRS…等認證。 ◎我們的海外據點及子公司: 中國東莞寶亮廠(2000年)、越南美村廠(2003年)、貝達先進材料公司(2006年)、印尼廠(2010年)、立基先進材料公司(2025年)。
南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係南帝化工(台南紡織集團)的轉投資企業,專業研發及製造各種先進材料及應用技術。公司成立於1997年,1998年正式遷移入楠梓加工出口區新建廠房辦公,目前有2個廠區,均位於楠梓加工出口區(現已更名為楠梓科技產業園區).
本公司為全國前十大集團--聯華神通集團之一員,由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商林德集團Linde Group集資成立;本集團成員有聯華實業、神通電腦、神達電腦、聯強國際、聯成化科、聯華林德氣體等公司。本氣體集團成員有聯華林德氣體、聯亞科技、聯友科技、遠東氣體、遠榮氣體、聯豐精密科技開發、聯盛氣體、聯銓氣體、聯陽氣體、聯通氣體、聯華低溫設備、聯國醫療、聯華聯合液化石油氣及聯仕電子化學材料等公司。
本公司於民國73年3月23日成立,本公司之創立係由歸國學人張虔生及張洪本等基於工業報國之精神,並配合政府發展高科技政策,以現金及專門技術作價集資所創建,所營事業為各型積體電路之製造、組合、加工、測試及銷售等。 《高雄廠》員工服務中心 地 址:高雄市楠梓區中一街5號 電 話:07-3617131 分機86000 招募組 網 址:https://www.aseglobal.com/ch 社群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aserecruitment/ 《中壢廠》 地 址:桃園縣中壢市中華路一段550號 電 話:03-4527121 分機38885 招募部 (日間) 03-4332060 招募專線 & 夜間 網 址:http://www.asecl.com.tw/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響應參與【 青年就業大作戰 】 徵才計畫」,計畫代碼: 2022YBKCGPLAN
●獲天下雜誌排名2000大,名列第336名。 ●南部大型鋼筋廠。 ●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平均薪資年年提升,薪資福利佳。 ●連續三年榮獲【進出口績優廠商】 ●工作氣氛融洽,跳脫一般傳統產業的刻板印象。 ●鼓勵員工學習發展,免費提供多元化訓練活動(證照訓練、專業訓練、管理訓練)。 ●員工平均年齡35.5歲,平均年資均在5年以上者為多數,穩定成長。 六十年來,漢泰堅持「永續‧穩健‧誠意‧道德」的經營理念,在董事長、總經理及公司全體員工,秉持「永續經營為目標;以穩健向前為方法;以誠意對待為原則;以道德管理為依據」的前提下,攜手努力。不斷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並導入新品保及管理觀念,共同戮力於公司的永續經營,創下今日漢泰堅實的基礎。 更多公司相關資訊,請詳閱網站 www.hantai.com.tw。 ******歡迎加入漢泰崗鐵人行列,攜手打拼共創未來******
【母公司】 三井化學株式會社:https://jp.mitsuichemicals.com/ 三井化學ICT Materia株式會社:https://www.mcictm.com/ 【公司簡介】 本公司隸屬於日商三井化學集團「三井化學ICT Materia株式會社」旗下,集團為擴大核心事業之一的半導體製程用膠帶(ICROS TAPE)事業規模並強化收益,決定於台灣的南部科學園區高雄園區成立新工廠。 2020年1月起正式營運,並於2021年8月起動工擴建二期工廠,2022年底完成二期建築物工程。行政單位於2023年初遷至二期後,改以北領二路22號為新出入口。我們期待此次擴建可大幅增加產能,透過與日本名古屋母工廠合作,以擴大事業領域為目標,並強化BCP體制。
台灣通用器材(股)為財星1000大企業VISHAY集團在台子公司,成立於民國 53 年,是第一家外商在中華民國投資的電子公司,也是規模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歷年來多次榮獲政府評定為外銷績優廠商。總公司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分公司位於高雄市楠梓區中央路40號。 公司除提供完備的訓練及薪資福利制度外,並特別關注員工的工作環境,尊重員工,對員工的意見能即時適切的回應。透過鼓勵與員工、政府機構、供應商、承包商、客戶和行業團體進行開放式溝通,促進良好的環境健康和安全原則和實踐。 公司企業社會責任: 本公司所屬Vishay威世集團秉持最高道德標準,尊重基本人權以及維持環境發展,並且實施適當的管理體系,以維護集團對社會責任的承諾。我們的企業社會責任 (CSR) 體現於公平用人、道德倫理、員工健康和安全、環境意識等方面。 我們的商業活動不會侵犯諸如歧視和騷擾,童工,最低工資標準,擇業自由和結社自由,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等權利。 本公司身為Vishay威世集團的一份子,亦以誠信、正直來對待我們的同仁、顧客和供應商,以及恪遵法令,提供高品質、合理價位的產品。 相關詳細資訊,歡迎進入本公司網站www.vishay.com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please access to www.vishay.com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77年,為被動元件的領導品牌,是台灣第一家上市被動元件廠,且擁有全球產銷據點的國際化企業。 以成為世界最佳被動元件供應商持續努力,並以「電子產業中的服務業」自勉,秉持著持續開發、運籌一次購足的整合性服務,提供客戶品質與成本最佳解決方案。 ★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製造商 ★全球第一大鉭質電容製造商 ★全球第三大陶瓷電容製造商 ★全球第三大電感製造商 【發展歷程】 1993年在台灣證交所掛牌上市 1994年併購新加坡最大電阻製造商ASJ 1995年獲亞洲貨幣雜誌「Asia Money」評選為台灣十大最佳經營管理企業 1995年美國富比士雜誌「Forbes」選為美國之外的世界最佳100家小型企業 1998年併購德國最大高功率電阻氣製造商Vitrohm進入歐洲市場 1998年設立蘇州廠,佈局中國大陸市場,就近供應全球重要電子代工廠 1999年設立國巨基金會,致力推動台灣藝術家的國際化 2000年併購飛利浦被動元件事業群,電阻產能登上全球第一 2003年成功研發0201小型晶片電阻及積層陶瓷電容 2005年華亞電子策略聯盟,躋身全球前三大積層陶瓷電容供應商 2018年併購Pulse 普思電子、 BrightKing 君耀電子 2020年併購KEMET基美電子 2020年與成功大學成立共研中心 2021年併購奇力新電子 2021年為全球首家被動元件廠獲國際信評twA+評等 2021年連續20年榮獲國貿局頒發進出口前500大廠商 2023年併購德國Nexensos賀利氏工業集團高階溫度感測器事業部與法國Telemecanique Sensors施耐德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 國巨提供具競爭力的薪資福利、具前景的職涯規劃、通暢的升遷管道,我們深信WORK SMART、熱情認真的你,是我們最好的工作夥伴。 ~菁英齊聚,盡在國巨~ 別遲疑,國際化與多元化的國巨就是你最好的職涯舞台。 Future In Your Hands!
擔心在大型企業看不見藍天? 卻又擔心小型企業沒有保障? 台虹,遵守法規且穩定的企業, 在這,你可以開創舞台!可以被看見! 過去的成長,在這裡能擁有不同的人生意義。 有如銅箔,小小一片卻可以翻轉世界。
公司創立於民國 72 年,秉持著「環保、品質、創新、永續、之經營理念及節約能源,資源回收再生之精神,達到環保與經濟的雙嬴。民國 88 年公開股票(代號9927)上市發行。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不斷提昇,汽機車及電腦資訊等高科技產業亦迅速發展,其汽機車及電腦資訊備用電源所需鉛蓄電池之需求量,亦不斷增加。 為提供國內外各鉛蓄電池製造廠高級鉛銻合金及鉛鈣合金,以及供應PVC塑膠安定劑製造業之高級黃丹、油漆製造業之高級紅丹。在產量上,本公司為亞洲最大製造廠之一。產品品質亦達國際標準規格,為國內鉛製品業中品質最佳之廠商。 本公司為ISO-9001及ISO-14001品質暨環境管理系統認證之鉛製品業及處理業,更通過ISO/TS-16949品質管理系統,介以不斷提昇公司品質,以符合客戶要求。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CSBC CORPORATION, TAIWAN)-台船, 誠摯歡迎您的加入 ● CSBC設立於1973年11月7日,為台灣最大的造船公司,總部位於高雄,在基隆和高雄設有2個造船廠, 並設立台北辦公室就近服務客戶與船東。 ● CSBC公司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如商船、海軍艦艇與公務船建造和商維、大型鋼結構和機械製造、海上工程製造、組裝、運輸、吊裝、商維和其他核心業務項目等。 ● CSBC銷售市場涵蓋歐、亞、非、美洲,並與船東及客戶維繫良好的業務關係,產品品質 和技術深得船東及客戶肯定。 ● CSBC現階段營運定位於商船製造與維修、海軍艦艇與公務船製造與維修、離岸風電海工業務三大範疇,為航運業、國防與海工事業發展提供強力的支持,並為國家經濟做出貢獻.未來並將朝向海洋事業集團目標邁進。 ● CSBC追求永續經營,並致力推動公司治理及履行以“傳承造船,守護海洋”為主軸之企業社會責任。 台船公司官網:https://www.csbcnet.com.tw/ 台船公司人才招募網頁:http://www.csbcnet.com.tw/News/Recruitment/Recruit.htm
( 原燁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 93 年 7 月 14 日 正式更名 ) 民國 72 年 9 月設立於高雄縣橋頭鄉,目前實收資本額為 143.5 億元。 76 年初完成年產能 45 萬噸冷軋廠之建廠,可生產厚度 0.15 ~ 2.35m ,寬度 850 ~ 1250mm 之冷軋全硬及調質精整鋼捲。76 年中於大發工業區成立鋼管廠,後於彰濱工業區成立鋼管廠鹿港廠區自104年10月正式生產營運,鋼管廠二個廠區合計年產能24.8萬噸,可生產管徑 2"~20",厚度1.5 ~16.0 mm的各類符合國際規範鋼管。86 年 4 月完成年產能 240 萬噸之熱軋廠建廠,熱軋線與調質線可分別生產厚度1.2~12.7mm及1.2~6.0mm,寬度900~1560mm之各種品質優良的熱軋粗鋼捲及熱軋調質鋼捲。基於國內鋼鐵上下游整合,中鴻鋼鐵於 88 年底與中鋼公司策略聯盟, 89 年正式成為中鋼集團一員。
About Dow Dow (NYSE: DOW) combines one of the broadest technology sets in the industry with asset integration, focused innovation and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profitable growth and become the most innovative, customer centric,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materials science company. Dow’s portfolio of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dustrial intermediates and plastics businesses delivers a broad range of differentiated science-based products and solutions for our customers in high-growth segments, such as packaging, infrastructure and consumer care. Dow operates 113 manufacturing sites in 31 countries and employs approximately 37,000 people. Dow delivered pro forma sales of approximately $50 billion in 2018. References to Dow or the Company mean Dow Inc. and its subsidiar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dow.com or follow @DowNewsroom on Twitter. 陶氏公司(紐約證券所代碼:DOW)將業界最廣泛的技術體系之一與資產整合,專注創新,全球規模相結合,以實現盈利性增長並旨在成為在創新,客戶導向,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最領先的材料科學公司。陶氏公司的高性能材料,工業中間體以及塑料業務組合,為包裝,基礎設施,消費者護理等高增長市場的客戶提供品類廣泛的,基於科技陶氏公司在全球31個國家運營113個製造基地,全球員工約37,000名。陶氏公司2018年實現約500億美元估算銷售額。“陶氏公司”或“公司”的翻譯方法。 “指代陶氏公司及其子公司。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公司官網www.dow.com或關注公司推特賬號@DowNew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