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生產及銷售水平衡、雪芙蘭、櫻桃、賓士等品牌之日用化妝品及清潔用品,為兼俱行銷與生產的公司。本公司自1940年創立已80餘年,為本土化粧保養品業中的佼佼者,銷售通路涵蓋量販店、連鎖店、全聯社、超級市場等。公司總部位於台中市大慶火車站附近,銷售部門另於台北、高雄設有營業處。
國家兩廳院於1987年落成,開啟臺灣表演藝術邁入專業化的先聲。 兩廳院是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指標性的當代劇場,無論當代或傳統、原生或外來,都在兩廳院的舞臺上共生,且深受臺灣觀眾青睞。這片土地的自由與開放讓多元文化彼此對話,自由帶來空間,開放帶來思考,是兩廳院存在的立基,也讓兩廳院成為亞洲最自由與開放的文化場景。 兩廳院場館成長週期 第一階段(1987-2003)是「求生期」(Survival Period)。兩廳院在落成初期,開拓臺灣表演藝術朝往專業化前進,並以帶動藝文生態發展、培養觀眾為使命,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唯一核心,並大量引入國際重要節目。 第二階段(2004-2019)是「維持期」(Maintain Period)。2004年,兩廳院成為行政法人機構,由此開啟第二階段。兩廳院借重專業團隊,在執行公共政策的原則下,思考如何經營國際級場館並與生態維繫正向互動關係,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核心外,再輔以「周邊服務」,開啟觀眾專業服務,並大幅改善硬體規劃。 第三階段(2020-)是「影響擴散期」(Inevitable Period)。創造文化與生活對話的機會,提出「節目演出」、「學習推廣」、「場館管理」三大方針,帶動產業正向發展,成就「亞洲具指標性的文化品牌」(A Cultural Brand of Asia)。 ※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第16條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監事,請勿投遞本場館職缺。
台視為國內第一家開播之商業無線電視公司,自1962年4月28日成立迄今,一向秉持創新多元發展、製播優質內容之經營理念,引領國內電視產業向前邁進。2007年完成民營化,新經營團隊持續更新各項軟硬體設備,打造完善工作環境,積極建構台視成為領先數位時代的優質電視媒體。 2012年本公司配合政府「高畫質數位電視元年」政策及本諸服務觀眾之企業宗旨,自同年7月起,全面轉換數位訊號播出,並投入鉅額成本精心策畫製作精良的高畫質節目,於同年8月率先推出「台視HD台」,提供國內外觀眾最佳影音品質及優質節目內容的收視服務。
財團法人三之三生命教育基金會以「熱愛生命」為動態,以「創造幸福」為目標,致力「做一件讓世界變美麗的事」。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林氏多元化電商有限公司(籌備處)」的工作行列。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介於南港車站與捷運藍線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置,基地面積8.96公頃,以市民大道區隔為北基地及南基地。可容納5000人、專屬流行音樂演出的中大型表演場地「表演廳」座落於北基地,南基地則有以主題策展方式呈現臺灣流行音樂光榮歷史與各種面貌的「流行音樂文化館」、以培育臺灣音樂人才為目標的「產業區」等場館。 集結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南北基地由造型天橋串聯,三棟主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除加強整體建築的統一性,也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未來將朝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的願景邁進,除匯集創作人才外,並期望提供流行音樂及周邊產業群聚、展現優質的臺灣流行音樂文化,創造聚合流行音樂及文化產業跨界能量。北流表演廳已於2020第三季開館營運;文化館、產業區預計於2021年陸續開幕。
優捷勝成立於2001年,位在汐止【遠雄U-Town】。隸屬東元集團第五事業群; 擁有最專業的經營團隊陣容,提供全方位關係企業業務流程服務。 更多相關資訊請至東捷資訊官網:http://www.itts.com.tw
健豪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八十六年年底,前身為巨鼎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初期,致力於提供客戶完整的電腦拼版及影像處理的服務,投入高成本的機器設備,進而成立高科技專業電子分色部、大型海報輸出部及電腦化網片輸出等三大部門,後續更擴大經營服務項目,內容含括了各種印刷流程,從分色、製稿、出版、印刷到後加工,採一貫流程作業,儼然將「印刷業」變成「印刷服務業」;加上透過網路的協助,業務範圍擴及全省,成為同業最佳的工作伙伴。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大量印製已非市場唯一選擇,現階段本公司已建構可全客製化的高效率印刷生產流程,發展出「雲端化合板印刷創新商業模式」策略方案,打破印刷設計的專業門檻,提供不懂印刷的客戶,自行設計、印刷生產、物流運送等整合服務。不僅提升服務品質、節省成本,更提高了客戶自我價值實現的滿意度。 健豪印刷歷經各階段印刷業數位化革命,掌握當下革命精神,破除印刷業傳統製造業的框架,逐步注入數位化、服務化、雲端化、智慧化能量,促使健豪印刷具備印刷美學、資訊技術與電子商務跨界融合的形象。
隔著手機屏幕的「哈哈」,真的有嘴角上揚嗎?手機那端大笑的Emoji,真的真誠嗎?奔現之後,總有種,跟線上聊不一樣的地方……. 眼見為憑,真正相處過的,才是最真實的。透過各式各樣的活動,悄悄觀察彼此,聖誕節交換禮物的特別巧思,玩桌遊時的深沉睿智,給被工作綁住交友圈的單身男孩女孩,展現自己的空間,說不定,「對的人」就在你身邊。 愛情的萌芽的小火苗,稍瞬即逝,到底要怎麼呵護?感情中的一百個為什麼,去哪裡找到答案?咖啡需要經過烘焙,才有機會散發香氣,要怎麼在異性眼裡打造好的第一印象?兩性溝通、體態、穿搭,一個都不能馬虎,經過旭呈的改造,你有機會「不一樣」。 我們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力」,對於活動策畫有想法、對於形象改造有自信,不論是穿搭、髮型、體態,缺一不可,都是我們需要的人才。我們不怕你沒有相關經驗,不怕你在新領域是一張白紙,白紙更有機會創造出奪目色彩,只要你肯嘗試,我們就有機會一起打拚!
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6月11日正式開播,成為繼台視、中視及華視之後成立的第四家無線電視台,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家民營無線電視台。 1994年1月28日,行政院新聞局開放第四家無線電視頻道,當時致力推動打破無線電視媒體壟斷的民間傳播公司及全民電通公司均有意提出申請。因角逐者眾,在增加競爭實力的共識下,經由協商,兩家公司遂於1994年6月26日合併成立『民間全民聯合無線電視公司籌備處』,並於同年6月30日正式向新聞局提出申請。 經過新聞局評審委員一連串的面談、口試及漫長審核,在1995年6月16日,台灣第一家民營無線電視台終由民視雀屏中選,獲得評審委員中過半數支持,取得籌備許可,跨出民視建台第一步。 民視取得籌備許可後,即網羅社會各界菁英,由18名董事及4名監事於1996年3月27日正式成立董監事會,並推舉蔡同榮擔任董事長、張俊宏擔任副董事長。其後,民視即積極招攬人材,禮聘當時任華視主任秘書的資深媒體人陳剛信為執行常董,TVBS副總經理李光輝為總經理,四處尋覓優秀的專業電視經理人組成堅強的經營團隊,籌備建台事宜。 由於民視以傳承台灣本土文化為使命,誓言在當時幾近『一言堂』的電子媒體中扮演中立、公正的清流角色,社會大眾期盼殷切,使得民視甫成立即吸引七千餘名發起人,募得十六億餘資金,並於短短八個月內由近三萬股東增資至四十億元。歷經三年的艱勤籌備,台灣第一家無線電視台於焉誕生,並以『來自民間,屬於全民』的理想,以開創台灣電視新紀元的神聖使命自許,大步邁進。 在民視創台員工群策群力打拚下,使民視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電視生態中迅速佔有一席之地,在開播短短三年內即能迎頭趕上三台,展現堅強發展潛力。 民視以本土化節目為主軸,市場區隔成功,奠定良好發展基礎。自1998年底『春天後母心』八點檔連續劇一砲而紅後,帶動民視節目全面性的飛躍成長,不但八點檔獨霸群雄,長年盤倨全國收視第一寶座,黃金時段收視率也多位居全國冠軍。叫好又叫座的精彩節目刺激廣告業務大幅成長,民視在開播兩年後即能出現單月平衡,在2000千禧年更邁向新高峰,首度出現年度盈餘,這對於一個開播甫滿三年的電視台,委實難能可貴。難怪外界都以台灣傳播史上的奇蹟來形容民視在短短三年內迅速竄起,並展現力爭無線電視台龍頭寶座的優異表現。
由馬來西亞起家的伊諾華地板,在三十年前也是從事系統傢具木材相關產業,經由對木材材質的熟悉,於1996年成立伊諾華地板品牌。起先只是於馬來西亞當地成立的總公司,陸續會有台灣的廠商向伊諾華進口地板販售,直至2005年起,開始來台評估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加上當時國內消費者對超耐磨地板的認識尚在初期階段,經過約兩年的醞釀籌備,於2006年10月成立台灣分公司,2007年5月開始正式在台營運,主力往室內設計師與消費者市場共同邁進,更在2010年10月在台中成立旗艦店
1990年的春天,「NET」品牌創立。 優良的商品、平實的價格、以客為尊的服務,為NET服飾堅持的理念。以中價位、高品質、基本好搭配,歐美休閒風格為品牌定位,從原創到精簡的摩登,同時兼具知性與感性,為孩童到成人各個年齡層的顧客,提供多樣化的穿著風格。
TKB臺灣知識庫以「傳動知識、創造價值」為核心價值;以「傳道、授業、解惑」為使命;並以「全球華人第一品牌文化教育事業」為願景,全方位整合實體與虛擬通路,打造有教無類的文化教育第一品牌。無論從幼兒至老年、個人至企業都可進行學習與進修,並以新科技的開發,打破時間地點限制,讓所有人皆可享有隨時隨地學習的最佳體驗,讓TKB臺灣知識庫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品牌!而TKB臺灣知識庫更從台灣為立基放眼全球,透過海外市場的開拓,將台灣高品質的服務與商品推向全世界,期許將台灣教育軟實力發揚光大,讓全球學習者皆能親密感受TKB臺灣知識庫貼心與用心的服務! 【全民教育時代來臨、台灣知識庫積極擴大徵才】 強力招募優質人才加入我們,共同孕育優質的教育環境,歡迎有興趣的夥伴主動投遞履歷,就有機會成為我們團隊的一員! 校園顧問在幹麻介紹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KK_O_ptzaKv_3rh-6Jg94LBY3myBsg3/view?usp=drive_link 認識TKB品牌: 大碩研究所:https://www.daso.com.tw/ 數位學堂:https://www.tkblearning.com.tw/index 百官網公職:https://byone.tkb.com.tw/ 洋碩美語:https://www.ynso.com.tw/index
晨悅預防醫學機構 - 晨悅診所成立於2019年,位於台灣中部,台中市七期地段的NTC國家商貿中心大樓,為台灣中部高規格預防醫學機構,提供舒適、隱私、高品質、高效率且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及預防保健之健康規劃、醫美服務。擁有新型醫療設備與專業醫護團隊,更與中部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合作,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健檢服務。讓晨悅診所適時為您的健康做好風險管控,您便可無後顧之憂地盡情享受美好人生。
從原產地的一株咖啡樹,最終成為您手中的一杯咖啡;我們堅持採購並且烘焙最高品質的咖啡,這是我們一直努力的基本原則;最初的十英呎到最後十英呎的珍貴體驗,為咖啡的故事做了最佳的註解,同時也塑造出咖啡家族的獨特風味及口感特性,閱讀咖啡的故事,可以讓您更瞭解咖啡,豐富您的咖啡體驗。 1971 年星巴克創立於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1987 年霍華.舒茲(星巴克主席、總裁暨行政總裁)在當地投資者的協助下買下星巴克,同年在加拿大溫哥華開拓門市,為首次進軍國際市場。今日星巴克門市遍佈全球,已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咖啡烘焙與零售業者,霍華‧蕭茲先生經營咖啡事業著重在人文特質與品質堅持,強調尊重顧客與員工,並堅持採購全球最好的咖啡豆烘焙製作,提供消費者最佳的咖啡產品與最舒適的消費場所,經營 Starbucks Coffee 成為當今全球精品咖啡領導品牌,備受國際學者專家推崇,譽為「咖啡王國傳奇」。 星巴克的企業使命:啟發並滋潤人們的心靈,在每個人、每一杯、每個社區中皆能體現。秉持續追求卓越以及實踐企業使命與價值觀,我們透過每一杯咖啡的傳遞,將獨特的星巴克體驗帶入每位顧客的生活中。 更多相關資訊請至 美國星巴克企業網站 www.starbucks.com
「君綺」於2000年成立至今集團員工達600人以上,以安全健康為基底,創造「完美」為藍圖、先後成立美容纖體、醫學雷射、SPA、頂級健檢中心,成功跨足瘦身、整型、時尚醫美及健診領域,提供多元且全面的美麗服務,讓每一個消費者進入君綺,就可以輕鬆主宰自己美麗。 醫美龍頭指標品牌 13間3000坪以上六星級院所 連續6年安心醫美正貨冠軍 全台累積70萬名會員好評+++ 榮獲亞太美業精品-產業標竿獎 榮獲最多藝人指定的醫美品牌
「天下」取名自「天下為公」,代表對一個美好社會的嚮往與追求。1981年,《天下雜誌》創刊。從此,台灣有了一束溫暖而冷靜的聲音。當時美國與中華民國已斷交兩年,台灣被國際孤立與邊緣化,內部躁動不安。 《天下雜誌》以積極、前瞻、放眼天下的態度,試圖為台灣在世界前進的潮流中找到定位,為企業因應政經巨變找到出路,為領導人與中產階級搭起溝通橋樑,提供台灣和華文世界讀者獨立的新聞、觀點與資訊。 40多年來,《天下》始終努力在追求一個美好而公平的社會。我們關心的議題,從國家、社會延展到個人身心健康;如今,集團已開枝散葉,除了《天下雜誌》外,發展出《天下學習》、《天下雜誌出版》、《康健雜誌》、《親子天下》及《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分別在財經管理、專業學習、財經出版、健康生活、親子教育、偏鄉閱讀教育等領域,成為具有積極影響力的媒體集團。 媒體也需要與時俱進-數位轉型,一條永無止境的路 面對科技帶來的數位轉型浪潮,2015年,《天下》啟動「數位轉型元年」,編輯部大幅投入網路原生內容,推動「平網整合」的內容政策;兩年後「全閱讀」上線,推廣內容訂閱制,開啟線上新聞付費服務。 此外,隨著疫情期間資訊消費行為的轉變,更催生全新的傳播模式與工具,2019年《天下》正式進軍Podcast市場,推動一段「用耳朵讀新聞」的驚異旅程。隔年,《天下》先創下「數位營收大於紙本營收」的里程碑,2021年同時達成「數位訂戶大於紙本訂戶」、「數位營收成長大於紙本營收衰退」兩項指標。 下一階段,是思維的轉變;在使用者中心時代,傳統產品思維已不再適用。2021年《天下》成立「會員中心」,希望透過會員溝通,強化內容服務與營收。清理分散零亂的資料庫,建置統一的會員政策。因為更了解會員,我們創造了更多服務,《天下》攜手Taiwan AI Lab合作開發新聞語音朗讀服務Sky,並在2022年正式上線-主打「零碎時間,聽遍天下事」,讓網友通勤、運動、睡前都能用耳朵「讀」新聞。 不論從什麼主題出發、以什麼形式呈現,《天下雜誌》集團中的每一個品牌、每一位同仁,始終堅持初衷:推動台灣正向改變,為追求一個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本院為中國醫藥大學的附設醫院,提供優異的醫療服務、臨床教學及研究發展,並致力於中醫藥現代化。我們主要的發展目標,除積極提升「臨床教學、研究發展與醫療服務」之外,也持續與形象良好、認同本院經營理念的醫療院所結盟,全力建構「中國醫療體系網」,實踐 「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使命 。 目前,我們努力的方向有:一、全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二、發展全人醫學教育,培育優秀人才。三、結合大學資源,致力本土化及優質化研究環境。四、持續提升員工福利、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五、發揮『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恪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推動社區預防醫學、防疫、健康城市的衛生政策。六、面對高齡化社會,發展長期照護、老人醫學,制定長期照護策略,提高老人照護品質。七、與企業界合作開闢生醫園區,從事各項關係人類健康福祉的醫療研究發展。 冀望藉著「癌症中心」、「急症暨外傷中心」、「腦中風中心」、「預防醫學中心」、「神經精神醫學中心」、「心血管中心」、「腎臟醫學中心」、「器官移植中心」的成立,積極引進國外團隊的技術和經驗,提供世界級的醫療服務水準。 未來,我們將持續秉持「健康、關懷、創新、卓越」的精神,發展 中國醫藥大學成為「國際一流的綜合大學」,附設醫院能「建立完整的中國醫療體系,提升為國際一流的中、西醫學中心」,為全民打造一個精益求精的醫療服務、教育和研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