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li2ddxx?page=2

國立清華大學_計算機與通訊中心 的相似公司

共199筆
新竹市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_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北投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簡稱陽明交大)為國立陽明大學(以下簡稱陽明)與國立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交大)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合併而成。 陽明與交大早在2001年即曾簽訂合併意願書,2003年10月8日試辦由陽明、清華、交通及中央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藉由合作促使台灣有限高等教育資源得以更有效運用,也因此兩校早有合作基礎,並奠定日後合併的契機。陽明及交大均為我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兩校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陽明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生命科學、生醫工程、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在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和臺北榮民總醫院有長期合作,此外宜蘭的附設醫院也積極挑戰成為醫學中心;而交大在電子、資通訊與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台灣領導者,在二十年前即確立發展生醫領域之目標,包含生醫資訊、生醫材料、生醫電子、生醫科學等,期能橫跨電資通訊與生醫,為我國開拓生醫科技產業之先驅;2018 年更由千名校友捐款興建落成「前瞻跨領域生醫工程大樓賢齊館」,宣誓將交大打造成台灣生醫工程的前瞻研發基地,再創生醫電資工程 BioICT 里程碑。合併後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有9校區,分布於5縣市,包含19學院,共1,400位教師、17,000名學生,兩校的合併實為完美的組合。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新竹市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竹市竹松社區大學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新竹市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1200萬元員工數45人

1973年,國立清華大學校友捐獻基金成立「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技術服務社」,開始科技研發與人才培育之路。1997年元月,更名為「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簡稱自強基金會(TCFST)。 成立至今,掌握趨勢與時並進,不斷變革創新,成為國內重要的產官學研整合平台。近年來,因應產業發展與全球化潮流,聚焦科技與管理的人才培育,積極佈局高值化與國際化業務。淬煉近五十年的成熟經驗與高效運作,自2012年開始,三度獲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TTQS評核金牌,未來,自強基金會將以專業科技與人文服務團隊,造就新世代的專業人才,為我國的產業人才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台北市大安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0人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自2003年6月起,由原隸屬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科技部,2022年7月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國家實驗室改制而成,並由院本部統合協調各單位之運作,以提升彈性與效率,協力達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之重點任務,以促成國家科技發展體系垂直整合,並以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為目標。 本院之主管機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設有董、監事會;全院現設有7國家實驗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生物模式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

工作機會(182)
新竹市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竹市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91人

本中心聚焦於綠能及智慧監控尖端研究及產品研發,豐富的國內外產學合作經驗,我們重視每一位夥伴,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加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永續環境控制中心。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北投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_學生事務處」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南市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10人

本中心為科技部與國防部共同提出的學研中心之一,旨在推動學合、先進科技計畫等,並扮演科研智庫,盤點國內關鍵技術,擘劃先進科技技術藍圖。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台中市西屯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9人

逢甲大學創建於1961年,1980年改制為大學,設有工程與科學、商、人文社會、資訊電機、建設、經營管理、金融、國際科技與管理、建築專業、創能學院等10個學院,全校學生逾2萬人,以成為一所「教學卓越、研究重點突破之亞太地區知名大學」為校務發展願景、「培育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之現代民主社會公民」為教育目標。

工作機會(29)
新竹市自然科學研發業資本額55億員工數600人

國家太空中心成立於1991年10月,依行政院核定的十五年「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所設立,作為我國太空計畫的執行單位。目前正執行第三期太空計畫(2019~2028年),以人才培育、尖端技術養成及建立太空產業為任務。 2022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轉型為直接隸屬於國科會之「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2023年1月1日正式掛牌。

工作機會(66)
新北市中和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950萬元員工數15人

臺北醫學院成立於民國四十九年,民國五十二年八月正式成立公共衛生學科,為醫學系八個基礎學科之一。並於民國七十八年八月正式成立公共衛生學系,成為臺北醫學院第七個學系。本學系創系主任為許東榮教授,於民國八十二年公共衛生學系第一屆畢業生邁出校門時榮退為名譽教授。葉錦瑩副教授代理第二任公共衛生學系主任,於民國八十三年由邱文達教授接任系主任,歷屆主任均致力於加強師資陣容,充實教學及研究設備,積極擴展公共衛生領域研究,以提供本學系師生最佳學習與研究環境。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在邱文達主任大力推動下於民國八十五年八月成立,招收環境衛生組與社區衛生組碩士生。八十五年九月起由韓柏檉教授擔任第三任至第五任公共衛生學系主任暨首任研究所所長。九十年起增加流行病學組碩士生。九十一年起甄試招收媒體碩士生,也通過博士班,開始招收博士生。九十四年九月由邱弘毅教授擔任第六任系主任,九十八年邱弘毅教授榮升院長,九十八年八月起由薛玉梅教授擔任公共衛生學系第七任至第八任系主任,一百零四年八月起由白其卉教授擔任公共衛生學系第九任及第十任系主任,一百一十年八月起由趙馨教授擔任公共衛生學系第十一任系主任,一百一十三年八月起由葉志清教授擔任公共衛生學系第十二任系主任。 八十九年十月本校改名大學並成立五個學院,九十九年八月本校擴展為七個學院,本學系隸屬公共衛生學院,三十年來本學系在全體師生努力下已呈現大幅進步,無論在師資的延聘、教學品質的提昇、研究計畫與經費的申請,畢業學生的深造與就業等都有長足的提昇。 本會與工作小組之運作模式、小組之設立等事宜,經本會99年度第1次會議通過,本會下設4小組包括「醫療品質指標小組」、「全民健康保險品質指標小組」、「其他醫療品質指標小組」以及「醫療品質政策研議小組」。 為推動本會業務,依「行政院衛生署醫療品質政策諮詢委員會設置要點」第5點規定,本署得設立常設性之任務組織,業於99年8月18日奉准設立功能性辦公室,名稱訂為醫療品質政策辦公室,作為本會主任委員之幕僚;未來朝設置專責單位發展。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世新大學」日間學制招收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為提供在職進修管道,招收進修學制碩士在職專班(含上海境外專班)。 校訓-「德智兼修,手腦並用」 世新大學各發展時期簡介: 世界新聞職業學校(45.9 ~ 49.7)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49.8 ~ 80.7)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80.8 ~ 86.7) 世新大學(86.8起)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工作的行列。

工作機會(10)
新竹市光電產業資本額1億員工數40人

企業簡介▕ COMPANY PROFILE 極智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9年,成功運用光機電整合、影像處理、 IC設計與軟硬體系統開發等專業核心能力,成功開發並推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光學檢測(AOI)整體解決方案,涵蓋有:工業用高速CCD/CMOS相機、可程式LED控制器、AC/DC馬達驅動器、運動控制器,USB3.0 & Giga Ethernet解決方案及全系列光源等產品。 極智光電持續開發更先進的SoC嵌入式系統架構,包含有線掃描(Line-scan)相機等自動化智能相關應用產品,服務客戶遍及台灣與大陸之各領域大廠,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夥伴關係,跨領域延伸各產業的的光學檢測多元應用,未來將繼續提供高附加價值的差異化整體解決方案,持續精進與客戶共創雙贏的佳績。 公司競爭力和願景▕ COMPANY COMPETITIVENESS AND VISION 極智光電由一群專業熱忱的研發團隊所組成,我們將以技術精湛的軟硬體、機電與光學整合研發能力,並以寬廣深遠的國際觀及公司“求極,真誠,分享,國際化“的經營理念,接合優越的供應鏈管理,開發出功能最佳化且具價格競爭力的優良產品,提供關鍵光學檢測零組件的自製供給,滿足客戶多元自動化智能產業的競爭力,並與客戶分享成功的果實,走向全世界。

工作機會(14)
台北市南港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28人

1980年7月,於本院第14次院士會議中,周元燊、刁錦寰、李景均等21位院士聯名建議設立「統計學研究所」,經會議決議通過,復提報第10 屆評議會同意,並奉總統1981年2月19日批准。嗣經聘請周元燊院士等13位先生組成設所諮詢委員會,周院士為主任委員,於1982年7月1日成 立籌備處,趙民德博士為籌備處主任。至1987年8月,籌備處已具規模,奉准成所,同時將名稱改為現行之「統計科學研究所」,由趙民德博士 任第1、2任所長。之後,魏慶榮博士擔任第3、4任所長(自1993年8月至1999年8月),陳珍信博士擔任第5任所長(自1999年8月至2002年12 月),鄭清水博士擔任第6任所長(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林國棟博士擔任代理所長(自2006年1月至6月),李克昭博士擔任第7、8 任所長(自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陳珍信博士擔任代理所長(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鄭清水博士擔任第9任所長(自2013年7月至 2016年6月),丘政民博士擔任代理所長(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陳君厚博士擔任第10、11任所長(自2017年7月至2023年7月),楊欣洲博士於2023年7月擔任第12任所長迄今。

工作機會(15)
宜蘭縣宜蘭市醫院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300人

一、本院為宜蘭地區唯一國立大學附設醫院,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享教育研究資源,目前為區域教學醫院,配合新建二期工程,朝(準)醫學中心邁進。 二、本院位於宜蘭市中心,生活機能便利及交通發達: (1)食: 蘭陽院區:院內設有全家便利商店,正門旁設有萊爾富便利商店、清心福全飲料、85°C咖啡蛋糕店、全聯超市、喜互惠超市 新民院區:正門旁設有全家、7-11便利商店,遴近中山路(美食商店林立)、南館傳統市場、喜互惠超市 (2)衣:醫護人員依本院規定提供制服 (3)住:醫護人員、未設籍宜蘭縣者,依本院規定申請宿舍 (4)行: ●本院設有汽車、機車停車場,員工享有優惠 ●二院區備有接駁車(每小時一班),免費搭乘 ●宜蘭轉運站(蘭陽院區正門對面步行2分鍾) ●台鐵車站-宜蘭站(蘭陽院區正門對面步行5分鍾) ●宜蘭勁好行公車(751/752/753/755/772/772A/791/793/795),正門設有站牌 (5)育: ●新民院區:本院圖書館,與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共享圖書資源 ●蘭陽院區:鄰近宜蘭市立圖書館(位於側門出口) ●本院全新托嬰中心,另鄰近黎明國小、宜蘭國小、中山國小、中華國中、復興國中 (6)樂:鄰近宜蘭夜市、新月百貨廣場、家樂福賣場、爾本購物廣場

工作機會(26)
新竹市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配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政策推動下,於八十六年七月份即開始籌劃創業育成中心,現已更名為創新創業中心。希望能充份運用校方所既有的研發技術、實驗設備、空間等資源,以及歷年來建教合作之經驗,建構出良好的創業環境,提供多元化的經營諮詢服務,以相關的支援來促進技術的商品化,來協助中小企業之發展與成長。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歡迎有志從事教育,致力學校發展之優秀師資投身本校行列。

工作機會(59)
新北市土城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90人

民國55年2月,為配合當時國家教育政策,培養術德兼修手腦並用之工業專門技術人才,達到工業興國與國家經濟發展之目的,由教育界先進萬紹章先生發起籌劃,選購台北縣土城鄉清化里為建校基地,妥擬設校計畫,於57年8月奉教育部准予籌設。58年5月成立董事會,推舉李景德先生為第一屆董事長,完成財團法人登記。61年1月核准立案,當學年度第一學期正式招生,並聘請巫光亞先生為首任校長。歷經四年之經營,出現窘境,各科停招。65年6月董事會改選,由丁有年先生為第二屆董事長,聘請胡漢川先生為第二任校長,期能奮力中興。是為本校「草創時期」。 67年2月,宏國關係事業董事長林堉琪先生與夫人林謝罕見女士,暨宏傑關係企業謝村田、謝隆盛、謝進旺、謝金朝等實業家,鑑於「教育興國」及對社會的責任,毅然捐資接辦,並奉准提前改組第三屆董事會,推選謝村田先生為第三屆董事長,敦聘陳增福先生為第三任校長,訂定5年整建計畫,開創了「四海中興」的新機運。此為本校「重建時期」。 整建計畫在董事會全力投入,一科一館、學生宿舍、聯合餐廳等重大設施,如期興建完成。又基於資訊工業發展需要,增設電算中心充實教學。 71年陳校長請辭,繼之董事會改選,推選林謝罕見女士為第四屆董事長,敦聘謝隆盛先生擔任第四任校長,第二期5年建校計畫相繼展開,增建有關運動場地、化學實驗室以及語言教室,並全面綠化校園。 72年二年制夜間部成立,學校各項軟硬體設施已顯具規模。當年,與大韓民國慶北工業專門大學結盟締約為姐妹學校。次年,與美國匹茲堡大學訂定兩校學術合作交流協議,邁入學術國際化之林。79年4月奉准設立二年制日間部。謝校長隆盛先生連任九年校長期間,勵精圖治,廣闢校地,興建校舍,充實教學設備,貢獻至大,也奠定了今日宏國德霖的堅實根基。80年底謝校長接任國家要職,從事憲政改革任務,為求專注於國家事務,懇辭校長職務。 80年10月,敦請前文化大學校長鄭嘉武先生接任第五任校長,同年校名奉准改為「四海工商專科學校」並成立二專商科日間部。82年3月,獲教育部評為進步最快速的優良學校;6月鄭校長嘉武請辭,改聘俞景蘧先生擔任第六任校長。85年增設二專商科夜間部,巍峨壯觀的體育館及美輪美奐的商科大樓也落成啟用。 88年由前台灣大學商學院院長張鴻章先生接任校長。90年8月學校因辦學績優,受教育部及社會各界肯定,奉准升格改制為技術學院,乃以「德化學子,霖霑社會」為目標,更名為「德霖技術學院」,增設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企業管理系等三系。 90年由本校土木工程系張裕民博士接任改制后首任校長,在董事長大力支持下,持續充實各項教學設備。91年3月,堉琪樓落成,提供更便捷的行政服務;通識教育中心、3D 數位設計中心、數位金融中心、高速上網中心、國際會議廳、餐旅實習教室等教學中心相繼啟用,為學校開展了新的景象與契機。在國際合作方面,先後與蒙大拿州立大學、蒙大拿大學、印第安那大學、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肯塔基州立大學、巴特勒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沙隆學院、中國東北電力學院、北京首都體育學院、大連輕工業技術學院、坎培拉大學等各校簽訂交流合作關係。學院部再增設國際貿易系及財務金融系,擴充為五個學系。 92年,陸續完成數位語言中心、光電空間資訊中心、外語情境中心、嵌入式晶片中心及圖書館的整建,對本校在教學與研究上,具有莫大的助益。 94年11月,張裕民校長任期屆滿,由本校電子工程科鄭建銓博士代理,持續推動校務發展。 95年4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7月起由前佛光大學校長趙寧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二任校長。趙校長強調言教、身教、境教之具體實踐,積極改善教學品質,著重教師研究能力之提升,打造一個充滿人文素養、專業並進的創意校園,為未來升格科技大學奠下良好基礎。 96年8月,增設電子工程系,著手建置學群架構。 97年7月,趙校長因病請辭,由教務長鄭建銓博士再度代理校長,以平實作風及踏實態度經營校務,使本校在充滿競爭的教育環境中,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97年9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98年2月起由中臺科技大學校長陳富都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三任校長。 陳校長揭示「評鑑一等、邁向科大、追求卓越」為校務發展目標,致力科大改制作業。 98年6月由本校學務長羅仕鵬博士代理校長,帶領全校師生獲得「98-99年度技職校院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和「98年度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兩項殊榮。 98年11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99年2月起由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發長/學務長、景文科技大學觀光餐旅學院院長洪久賢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四任校長。洪校長就任以來,積極推動教學卓越、優質產學合作、落實全面品質管理、強化師資及提升教學品質、拓展國際交流,以「追求卓越,永續經營」為目標。顯見活絡的師生海外交換/研修/實習、國際合作交流與產學合作,以及快速倍增的師生國際/國內競賽獲獎數、專業證照數等,成效顯著。 100年8月,增設空間設計系及部份學系增設專科部。 101年8月,增設創意產品設計系及部份學系增設專科部。 102年1月,洪校長屆滿請辭,由本校教務長林清芳博士代理校長,積極執行專案評鑑及改制科技大學各項指標之推動。 102年1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102年6月起由前醒吾技術學院校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周家華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五任校長。周校長就任後即以「整合資源,創造績效,迎接專案評鑑」為首要校務目標,積極向國內外爭取各項資源與合作,倍速的創造、創新各種績效,並於102年10月榮獲「102年度教育部品德特色學校」表揚。 103年2月,由本校學務長羅仕鵬博士代理校長;103年3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103年6月起,由羅仕鵬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六任校長。羅校長就任後即以「積極準備專案評鑑,昂首邁向科技大學」為首要校務目標,並於104年1月在八系專案評鑑中,榮獲七個系一等的佳績。 104年6月,本校接受教育部改名科技大學訪視;104年8月,本校獲准籌備改名科技大學。學校以提升學生就業力為目標,訂定四大整體發展特色,致力於「德霖品德教育,發善願行善事」、「務實致用教學、拓展就業藍海」、「善用宏國資源、打造就業領航」及「德霖產學契合、在地就業深耕」的實踐。在104年獲頒友善校園特殊貢獻獎、105年獲得「105年度友善校園績優學校」。106年因辦學績優,奉教育部核定改名科技大學。為邁向卓越技職典範,全校教職員工生更加齊力一心,在董事會及宏國集團全力支持與資源挹注下,於106年8月1日正式改名「宏國學校財團法人宏國德霖科技大學」。107年獲頒「生命教育特色學校」,108年獲頒「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同年6月本校獲准增設「企業管理系碩士班」,並於109學年度正式招生,繼續為技職教育培育人才盡最大心力! 109年8月,由副校長張遵偉博士代理校長,增設「創新創業中心」及「國際事務處」一級行政單位。 110年2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由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羅清水博士接任本校改名科大後第二任校長,以「服務代替領導、規劃代替權力、制度建立永續」為治校理念,「培育具備職人精神與公民素養之專業技術創業人才」的「創業型大學」為發展願景,「務實致遠」為目標,從在地出發、深耕台灣、佈局亞太,帶領學校全體同仁永續發展。同時,學校並持續建置特色教學場域,109年至今已陸續完成「四海會館」實習旅館,包含伊特實習餐廳、宴會廳、休閒運動區、行銷直播室、多國文化體驗室、大型會議展演、實習客房等場域之建置,讓全校師生能充分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本校日間部和進修部現有五專、二專、二技、四技及研究所等學制,並開設產學合作專班。系科方面,有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科)、資訊工程系(科)、電腦與通訊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科)、創意產品設計系;不動產學院:企業管理系(科)、不動產經營系(科)、土木工程系(科)、室內設計系、園藝系、建築科;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系(科)、餐飲廚藝系(科)、休閒事業管理系(科)、會展活動管理系(科)、應用英語系(應用外語科)等,總計3個學院15個學系(科)。 教育是承繼人類文明與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志業,如何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使國家更具競爭力,是本校堅持的信念與努力的目標。我們也以如履薄冰的心情、穩健踏實的步伐,耕耘著這塊充滿無限可能的園地,為培育具有「科技腦」、「人文心」、「台灣情」、「世界觀」的新世紀人才而努力!

查看工作機會(8)
工作機會(8)
台中市西屯區其它軟體及網路相關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0人

【空間資訊領航者】 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GIS.FCU)成立於 1995 年,是國內首個獲教育部核准設立的 GIS 整合應用學術研究單位。本中心秉持空間資訊整合的理念,並專注於資訊技術創新,核心技術涵蓋「地理資訊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衛星遙感探測(RS)」等空間專業知識。結合現代網路化、行動化、視覺化等先進資訊技術,透過完整的專案管理與軟體開發流程,致力於解決各類環境決策問題。 自成立以來,本中心已完成上千件委辦與研究計畫,並持續推動校內空間資訊教學與科技研究的互動發展,積極培育空間資訊專業人才,持續深化產學合作與技術應用。 【國際化發展】 近年來積極拓展兩岸與國際產學合作計畫,2010年國際大地空間協會(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更核定GIS.FCU為亞洲第一個OGC相容性檢測中心(OGC Compliance Testing Center),並晉升為OGC主要會員(Principal Member),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SA)、Google、Oracle等國家機要單位、國際企業擁有相同空間資訊國際標準制定之投票權。與多國研究機構簽署多項交流計畫,每年與全球數十個包含政府單位、學術單位和民間機構等國際空間資訊技術研究單位進行實質合作,另與地球觀測團體 ( 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GEO)、聯合國外太空事務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f Outer Space Affairs, UNOOSA)、國際CGIAR-CSI組織(Consultative Group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Research-Consortium for Spatial Information)、歐盟(European Union)等國際組織、國際空間資訊相關企業、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計畫,持續朝向國際化創新卓越研究單位邁進。

工作機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