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與創立 塑膠工業為我國重要製造業,支援各項產業的關鍵或週邊零組件,為經濟快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產業,但塑膠產業...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為中小企業,限於財力及人力素質,較難單獨從事研發、檢測及品質提昇之工作。經濟部工業局有鑑於此,乃依據「傳統性工業技術升級計畫實施辦法」第四條第四款「針對各產業長期技術發展之需要,逐年選 擇特定產業輔導成立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之規定,籌設「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以輔導塑膠工業提昇產品品質,改善生產技術,增強研發能力以加速塑膠工業產業升級。八十一年度由業界籌募基金三千一百餘萬元,政府同時捐助基金二千萬元整,成立籌備處以進行設立事宜,設立宗旨為─「輔導協助國內塑膠加工業改善設備,提高生產技術及產品品質,改良製造方法,開發新產品,並推動國際合作技術交流,以增強競爭能力」。八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經濟部以經八二商字二一六六一六號函許可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之設立。 我們的願景 l 表現卓越 l 永續經營 l 幸福美滿 我們的使命 以輔導協助國內塑膠加工業改善設備,提高生產技術及產品品質,改良製造方法,開發新產品,並推動國際合作技術交流,以增強競爭能力為目的。
金屬中心設立於民國52年10月,為我國政府與聯合國特別基金會及國際勞工局會同訂立「金屬工業發展計畫」於高雄市成立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發展中心。5年後該計畫圓滿完成,乃於57年10月移交給我政府繼續運作,以促進我國金屬工業之成長與發展。本中心為加強研發技術,特於82年5月更名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本中心為經濟部管轄之非營利性財團法人,從事金屬及其相關工業所需生產與管理技術之研究發展與推廣。旨在促進國內金屬及其相關工業升級,使其具備國際市場良好之競爭能力。 本中心致力於打造幸福職場,非常重視人才的福利與發展,營造一個讓員工快樂工作的優質環境,並榮獲高雄市政府「111年度小勞雄福企 溫暖心城市」幸福企業獎肯定。期待您的加入,一起共創美好未來 ! 相關連結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irdc/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mirdcchannel9552/featured
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為國際級應用研發機構,擁有超過六千位科技研發尖兵,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榮獲多項國際獎項肯定,如: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CES創新獎、愛迪生獎等,歷年獲獎技術多已技轉國內廠商並進行商品化,讓前瞻科技為產業創造新價值。專利獲證數累計超過3萬1千件、新創及育成超過330家,為產業灌注躍升的能量。(★影音介紹:https://is.gd/1XIc66) 工研院以「創新的思維」、「開放式溝通」、「敏捷式管理」3項文化DNA,營造出吸引年輕科技人才的環境,獲得Cheers、LinkedIn、Universum、以及HR Asia等國內外機構「最佳雇主」的肯定。歡迎研發菁英加入,探索創新科技、實踐跨域發展、參與新創事業、拓展多產業視野、提升自我價值、貢獻於社會群體!(★預見你的未來:https://reurl.cc/DmDk5O)
1985年3月15日行政院通過之「汽車工業發展方案」,由經濟部結合交通部、環保署及汽機車業者的力量,於1990年推動成立「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從事相關之技術研發與產品品質改善業務,提供具國際公信力之車輛及零組件檢測與驗證服務,協助政府機關規劃車輛管理制度及研擬法規與標準,以保障行車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並促進車輛產業升級發展。 本中心秉持「公正」、「科技」、「服務」三大信念,肩負著整合國家車輛研測資源、提升產業技術之使命,藉由完備之實驗室群與試車場等研測平台,搭配檢測技術及分析經驗之運用,結合產、學、研之力量,協助業者開發利基及前瞻性產品。並搭配產業國際化之需求,建立全球驗證管道,拓展優質產品之外銷市場。此外,也成為政府落實安全、環能等車輛管理及產業政策研擬之幕僚角色。 為因應車輛安全、環保與智慧電子化之發展趨勢,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正積極投入創新研發領域,在『遵循法令、顧客滿意、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品質政策下,期能與產業攜手共進,並朝『車輛研發創新與知識服務的領導者』之願景邁進。
本中心以配合政府發展鞋類、袋包箱、運動用品、休閒服務及養生照護等各項生活產業策略之需要,從事相關產品之創新設計、生產技術、材料研發、品質及檢測認證、經營管理、知識服務、行銷體系之研究與發展及前述成果之技術移轉與相關人才培訓,藉以促進產業升級為宗旨。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是國內績優財團法人之一,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本中心的工作行列。
財團法人自行車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成立於民國八十一年六月,由經濟部工業局與業界共同捐助設立,乃結合產、官、學、研所組成非營利事業之財團法人組織,所肩負任務,致力於自行車工業之產品開發技術、建立自行車檢測中心,以厚植我國自行車產業體質,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中心在面臨國際經濟情勢環境變化之際,為能輔導業界多元整合及深耕發展,營業範圍發展至休閒健身器材及醫療輔具領域,並於九十二年正式更名為「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期能以自行車領先之成熟技術擴大服務範圍,為整體經濟貢獻一份心力與世界接軌。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73年5月,主要提供各項積體電路封裝及測試之服務。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公司的營業額約達新台幣一千一百三十二億元,目前全球大約兩萬五千名員工。 本公司一向致力於滿足顧客對積體電路封裝及測試之需求,提供一元化解決方案,從晶圓凸塊、晶圓測試、IC封裝、IC測試到直接配送等服務,並不斷藉由品質改善及技術創新,使公司成為創造高附加價值之專業供應者,同時確保公司之永續經營,創造股東最大利潤,發展至今已成為世界級封裝測試大廠。 產品包含先進的導線架類及基板類封裝體,廣泛應用於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機上盒、液晶顯示器、穿戴式裝置、智慧家電、人工智慧、無人機、語音助理、物聯網、指紋辨識器、智能汽車、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數位相機及遊戲機等產品。 客戶主要為位居世界領導地位之無晶圓廠半導體設計公司、整合元件製造公司或晶圓製造公司,其所需的先進製程技術,引領矽品建立了高品質產品及服務之信譽。 因應其不斷提昇之產品技術需求,矽品已成為客戶尋求專業代工廠時,優先考慮的合作夥伴。 本公司立基台灣,客戶服務的據點包括台灣新竹及台中、中國蘇州、中國深圳、中國上海、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聖荷西及拉古納山、亞利桑那州坦佩、以及德州路易斯維爾市等地。 目前擁有數座生產中心,公司總部大豐廠及中山廠座落於台中市潭子,中工廠位於台中市西屯,彰化廠位於彰化縣和美,中科廠位於中部科學園區。 此外,矽品公司亦擁有位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專事測試服務之新竹分公司及位於大陸之轉投資子公司矽品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除了致力於本業之外,矽品公司亦不忘企業存在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服務。 ◎榮譽: .榮獲全國勞資關係優良事業單位 .榮獲全國教育訓練優良事業單位 .榮獲全國勞動條件優良事業單位 .榮獲台中縣勞工教育優良事業單位 .榮獲全國績優職工福利委員會獎 .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健康職場自主認證標章及健康管理獎 .榮獲行政院衛生署績優健康職場-年度特別貢獻獎 .榮獲行政院勞委會「員工育嬰企業相挺」表揚 .榮獲台中市樂活職場及新竹分公司友善雇主獎表揚 .榮獲臺中市優良哺集乳室競賽職場組表揚 .榮獲台中市政府勞工局頒發事業單位辦理勞工托兒措施計劃優質獎 .榮獲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企業機構版)金牌 .榮獲科技部中部科學園區推動職場工作平權特優獎(中科分公司) .榮獲「幸福職場/幸福企業」殊榮(台中市政府/彰化縣政府) .榮獲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頒發「推動職場工作平權」殊榮(新竹分公司) .榮獲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國家人才發展獎-大型企業獎 .榮獲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優良廠商獎 .榮獲內政部頒發研發替代役績優用人單位 .榮獲台中市衛生局職場健康企業獎 Join Spil Joy Life! 【大豐廠】台中市潭子區大豐路三段123號 【中科廠】台中市大雅區科雅路19號 【中山廠】台中市潭子區中山路三段153號 【后里廠】台中市后里區后科路一段269號 【潭科廠】台中市潭子區建國路21號 【彰化廠】彰化縣和美鎮彰新路二段8號 【中工廠】台中市西屯區工業區7路9號 【二林廠】彰化縣二林鎮二林大道177號 【虎科廠】雲林縣虎尾鎮科雲南路2號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1987年成立,總部坐落於台中市南屯區精密機械園區, 員工人數約為7,900人。 研發與製造精密光學塑膠鏡頭,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筆電、汽車...等。 廠區位於台中工業區、精密機械園區,現共有10座廠區及2座新建中廠區。
◆鐿鈦科技(4163)設立於2004年10月,早年以生產製造精密扣件起家,藉由多年技術的扎根,已逐步轉型為高端精密金屬產品製造,並於2012年11月掛牌上櫃。目前專注於醫療器材產品製造,擁有多年替國際級醫療大廠代工之經驗及技術,已屬國內微創手術器械關鍵零組件之先驅。鐿鈦科技提供各類精密金屬加工之工程整合技術、自動化生產的設備、模治具之開發與設計、堅持良好的產品品質、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第三地物流服務…等多方位的優質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並贏得國際大廠長年合作的信譽與卓越的口碑。 ◆鐿鈦科技中科后里廠: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后里園區於2022年開始營運。 願我們成為一個有效溝通、公正合理、相互關懷、團隊合作、最人性化的公司;每位同仁都心懷喜悅,同心協力與公司共同成長。歡迎每位理念相投的優秀人才加入鐿鈦科技的大家庭,並以身為鐿鈦員工為榮。 ◆專業認證 通過並取得SGS / ISO9001/ ISO14001/ ISO45001/ IATF16949/ AS9100/ CE/ ISO13485/ GMP/ FDA認證。
中衛發展中心為非營利財團法人之產業技術服務機構,旨在促進產業合作綜效發展,協助產業體系深耕茁壯。 「熱誠、精業、綜效、卓越」是我們的價值觀,強化產業網絡,提升經營綜效;落實政府政策,推動產業升級,是我們的兩大使命,期許成為經營綜效的策略夥伴、政府政策的得力推手。 歡迎對顧問行業及專案執行有高度興趣及使命感者加入我們的行列。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簡稱商研院) 為國家級服務業研發智庫,基於「建立服務業發展基石,創造高品質、高附加價值之服務業創新能量並整合資源,加速服務業知識化,提升國際優質競爭力」之成立宗旨,於2007年12月正式成立。 商研院以「前瞻、創新、國際化」三大主軸,作為產、官、學、研間相互支援的平台,引進各界能量與鏈結資源,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並為服務業者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開創服務業的新藍海!
【深耕專業技術 全球戰略佈局】 上銀注重研發及品牌耕耘,有長期的世界級競爭力,連年名列「全國研發專利百大」,轉投資之大銀微系統亦連年排名百大之列,遠遠領先國內機械相關領域之法人、企業與大學。此外,公司連年獲得台灣精品獎之金銀質獎、國家產品形象獎之金質獎、國家發明獎之產業貢獻獎及金牌獎....等殊榮。 為提昇全球競爭力及與全球技術接軌,上銀在日本、德國設有海外研發中心,網羅世界級專家進行研發,並在德國、美國、日本、瑞士、捷克、以色列、韓國、新加坡、義大利、中國蘇州成立海外廠及子公司,以HIWIN的自有品牌揚名國際。 【重視人力資源 用心培育人才】 為突破機械業的傳統形象,上銀科技致力提昇人力素質,積極網羅博碩士人才長期培育。 上銀科技建構完善的教育訓練,依據「正向思考、主動積極、自省能力、分析思考、創新能力、團隊合作、顧客導向、擁抱變革」八大核心職能規劃紮實的的職能訓練,包含新進人員訓練、管理職能訓練、專業技術訓練、領導幹部訓練…等,並推動日常OJT及幹部養成計劃,用心規劃及培育人才。 【發展永續經營 善盡社會責任】 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卓永財總裁歷經十年構思,於2005年推出國內碩士論文最高獎項的「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每年提撥千萬元以上經費,金質獎更高達百萬元,堪稱機械界的諾貝爾獎,以回饋產學發展、鼓勵優秀青年,並不吝將成果與各界分享。 上銀科技重視環境保護及公益回饋,矢志為國內機械產業樹立永續經營的典範,於2006年起連續榮獲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的殊榮。
微程式資訊 (Microprogram,股票代號7721),為具備跨產業技術整合能力的資通訊設計服務提供商 (ICT Design House),我們從產業需求設計、服務設計、解決方案規劃到進入軟硬體之設計開發,提供垂直式整合服務,用智慧科技協助交通、金融、零售、半導體製造、自行車等產業進行創新升級。目前三大核心發展領域為電子支付、智慧單車、半導體感測控制,以「產業科技服務的長期投資夥伴」之定位提供國內外各產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最佳夥伴。 《我們的便利服務,無所不在》 微程式以優勢的技術能量獲得宏碁、神通、寶錄等大廠及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等票證公司的青睞,在電子支付(EPS)浪潮來臨時一躍成為台灣智慧辨識及電子支付領導品牌,更積極與第三方支付及金融機構合作,佈局多元支付市場。同時,參與多元產業夥伴的服務轉型,經營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創產業永續價值。 合作領域從交通面的公共自行車 / 公車 / 捷運 / 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電子票證、路邊停車與智慧停車場服務方案,以及生活面的自動販賣機、量販店電子支付、智慧電子門票,到半導體業智慧診斷預知、石化業侷限空間應用等,更於 2019 年發表電動自行車品牌 Bikonnect。致力於創造更全面、更便利、更智慧的科技生活。 《我們的優秀服務,備受青睞》 微程式憑藉多年的實務經驗建立了全新的產業價值鏈,進而改善民眾生活,創造出無可取代的市場地位,也因此獲得國際大廠巨大機械(Giant)及威剛科技(ADATA)的策略投資;亦於 2023 年攜手台灣其他 8 家半導體供應鏈廠商,成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地聯盟。 大廠加持讓微程式在國際市場上展露頭角,透過跨產業策略合作與各領導品牌共同建構商業生態鏈(Business Ecosystem),實現產業科技全球化。 《榮耀肯定》 2020|鄧白氏《第 7 屆鄧白氏中小企業菁英獎》 2018|經濟部《第24屆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 2017|經濟部《第 4 屆潛力中堅企業獎》 2017|經濟部《第 25 屆台灣精品獎》 2015|經濟部《第24屆國家磐石獎》
1950年初,我國各種產業正處於萌芽階段,為協助產業提高生產力,在政府的推動下,由公民營工商企業50單位共同捐助,於1955年11月11日成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英文名稱為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簡稱CPC,是華人成立最早、最具專業能力與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也是國內績優財團法人機構。 隸屬於經濟部轄下的財團法人組織,CPC早期在美援經費的支持下,自國外引進許多創新的生產與管理技術,協助企業改善經營體質並培訓專業人才。1984年以後, CPC除自營業務外,政府亦委託CPC執行大型計畫,包括:「全面提高產品質量計畫」、「全面提高生產力運動計畫」、「中小企業技術引進服務計畫」、「研究發展管理人才培訓計畫」、「商業自動化發展計畫」等。 在我國經濟與產業發展與轉型的過程中,CPC始終擔任思維模式與經營的拓荒者與先驅者,扮演政府與民間企業橋梁,引領產業與企業創造價值,提升國家競爭力,曾於1990年被世界銀行評鑑為開發中國家輔導機構的典範。 2000年10月,經濟部邀請許勝雄先生擔任CPC董事長,2001年2月許勝雄董事長延聘張寶誠博士擔任總經理,同年啟動CPC的寧靜變革,逐步展開CPC WAY並描繪CPC未來希望藍圖,為打造「華人企業最具信賴價值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而努力。 CPC成立至今已邁入69年,根據統計,輔導的企業超過上萬家,每年培訓的人數高達12萬人次,透過出版叢書、雜誌、影音視聽產品及經管技術手冊,向企業推介各種經營管理的新觀念和新技術,並獲得各種獎項的殊榮;再加上定期與不定期舉辦說明會、新知論壇、研討會、海內外參訪活動等,與各界分享新知與經驗交流,一路陪伴臺灣企業成長並強化永續經營的競爭力。 【CPC Way】 CPC 為致力於企業生產力(Productivity)提升、促使顧客成功(Customers ’success) ,組織效率(Efficiency) 講 精 實 (Lean) 合 理 、 組 織 效 能(Effectiveness)論價值學習(Learn),積極開創學習的文化;秉持一貫創新(Innovation)求勝、追求卓越(Excellence)的理念,以盡責(Accountability)為所有同仁共同的承諾(Commitment);在全流程 e 化的工作環境中,應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趨勢發展科技,積累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發揮專業(Professional)與團隊合作(Team work)的精神,根本建立紀律的文化;讓對的人「做對的事,並把對的事做對、做好(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最終落實績效的文化;對內本於互愛(Love)塑造職場家庭化氛圍;對外綻放熱情(Passion)以造福社 區 、 回 饋 鄉 里 實 現 社 會 責 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寓樂趣於工作,植喜悅於生活,既熱愛工作也享受生活(enjoy life),我們承諾為朝永續發展(ESG)目標戮力不懈。
(★公司簡介影片:https://youtu.be/FyTdslCEKd0) 瑞士商弗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Fox Factory Switzerland GmbH) 具備超過四十年的避震器設計與製作經驗,目前生產的高性能避震器囊括雪車、登山車、摩托車、沙灘車、貨卡等。公司總部設於美國Georgia,台灣分公司為瑞士商弗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100% 持股的境外工廠,成立於 2011 年。 1974年,FOX 的創辦人 Bob Fox,從朋友家中的車庫起家,當時所有的設計圖都是一筆一筆繪製而成的,同年度,公司創辦人 Bob Fox 開始應用自己設計的避震器於競賽摩托車中。秉持「Good enough is not good enough」的信念,直至今日,FOX 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避震器品牌,並成為世界級大小競賽中的佼佼者。 FOX在美國納茲達克證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FOXF。2020年被富比士雜誌評選為全球成長最快速前30強企業。目前全球累計超過4000名員工,在台灣台中有2座工廠、1間辦公室。 FOX除了專注於生產優質的避震器產品,更積極投入產官學合作,並多次獲得各界肯定: ★2025年通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職場認證」,獲頒「健康促進標章」 ★2022年FOX台灣總經理獲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頒「金商獎」 ★2022年獲台中市政府評選為「幸福職場」五星獎、幸福創意獎 ★2019年獲台中市政府評選為「幸福職場」三星獎 ★2019年參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企業參訪活動」獲頒發感謝狀 ★2019年參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參訪活動」獲頒發感謝狀 ★2018年獲勞動部頒發「工作生活平衡獎 - 員工協助獎」 ★2018年與國立中興大學合作產學實習,獲頒「產學夥伴獎章」及感謝狀 ★2018年獲國際貿易局頒發「出進口績優廠商前500名」 ★2016年FOX台灣總經理獲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頒「優良商人獎」 ★2016年獲勞動部頒發「工作生活平衡獎 - 健康快活獎」 ★2015年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致贈「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感謝狀 ★2014年獲台中市政府致贈「進用身心障礙者績優機關 (構)特殊貢獻獎」 For over four decades, FOX has been the industry leader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shock absorbers and racing suspension products for snowmobiles, mountain bikes, motorcycles, ATVs, UTVs, off-road cars, and trucks. FOX’s headquarter was founded in Watsonville, California. Fox Factory Switzerland GmbH, Taiwan Branch is a 100% shareholding overseas company which was founded in 2011. In 1974, Bob Fox started prototype work on FOX shocks. All drawings were done by hand and Bob worked in a friend's garage. Meanwhile, Bob Fox started racing his products in motocros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Good enough is not good enough”, FOX has become a global leader in the suspension field, and has become a pioneer in world-class competitions.
康寧是一家有著超過170年歷史的百年企業。從愛迪生燈泡的玻璃外殼到高科技顯示基板,我們在玻璃、陶瓷和光學物理領域不斷突破,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現在,我們的產品涵蓋光學通訊、消費性行動電子、顯示科技、車用和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 在台灣,康寧的布局非常全面,不僅在台中和台南設有兩座玻璃基板工廠,也在新竹工研院設立了研發中心,以及內湖設立了亞洲玻璃技術中心。我們從基礎研發到生產製造,全方位支持台灣的科技產業,充分展現了我們對台灣的承諾。 康寧,我們無所不在! People at Corning break through limitations and expectations - not once in a career, but every day - helping push our company, and the world, forward.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自2003年6月起,由原隸屬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科技部,2022年7月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國家實驗室改制而成,並由院本部統合協調各單位之運作,以提升彈性與效率,協力達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之重點任務,以促成國家科技發展體系垂直整合,並以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為目標。 本院之主管機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設有董、監事會;全院現設有7國家實驗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生物模式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
公司概況 雷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68年10月2日,是全球第一家以無線電遙控模型及無人載具製造研發銷售為主營業務而上市的企業,近年來積極投入研發商業用中大型電動無人載具,已有相當成果。本公司以核心技術出發,結合機構設計及實務經驗,開發出陸、海、空等全方位的無人載具,整合立即傳輸信號、影像與避障、GPS追蹤系統、自動定位等數位科技,應用於養殖漁業、船體檢修、農業、警用、消防、通訊、救災及商業用等領域。 102年1月1日利用核心技術的延伸,另成立雷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牙鑽機及相關醫療產品,其他轉投資事業如:美國Associated Electrics , Inc.為全球最知名競賽級模型賽車公司;雷碩創新公司專注於模型產品OEM製造在本業方面均有穩定之表現;成立雷碩媒體科技(股)公司 專責行銷,持續拓展網路電子商務,藉由無實體通路提升自有品牌能見度。 雷虎科技是業界中唯一將產品企劃、研發、生產、品牌行銷及市場配銷,垂直整合完成的廠商,可直接獲得市場最新資訊,立即反應,發揮優異的國際競爭力。且於96年6月21日正式股票掛牌,成為台灣證券買賣市場登記8033號的上市公司,也成為全球R/C產業的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 自創品牌 雷虎科技以集團品牌THUNDER TIGER行銷全球,在五十個國家建立行銷機制。四十年來以 MIT為榮,在無線電遙控模型專業領域,以創新研發、差異化行銷,透過全球品牌協同運籌機制,不斷強化愛好者族群認同,並提升愛好者忠誠度。集團並以專案管理,分眾行銷手段,在不同領域各自領先同業,取得優越成績,不斷運用外部產、官、學、研,共同合作,以差異化手段,提昇產業附加價值,使集團資源極大化發揮。 未來將繼續不斷致力於差異化經營,不斷改善創新經營模式,擴展新消費族群,與消費者攜手共創優質、科技休閒生活體驗,邁向全球第一品牌。 研發創新 雷虎科技擁有業界產品設計、研發、技術能力最好的人力資源,研發人員比例佔公司15%,雷虎在業界也佔有極大優勢,雷虎科技的研發能力,一直不斷的受到肯定,自民國85年起共獲得台灣精品獎38項;其中五項產品榮獲國家產品形象獎-銀質獎;五項產品榮獲獲國家產品形象獎-金質獎,且小型氣渦輪噴射引擎通過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劃。雷虎科技的研發能力一直不斷地受到肯定,在在都展現出雷虎高人一等的研發能力,雷虎的技術不斷地向上提昇突破,成為全球模型界的翹楚。雷虎品質優良,於84年領先全球同業通過ISO 9001認證,。84年公司通過ISO-9001認證,產品品質之優異,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為全球唯一獲得此項認證之模型製造商。並於90年9月通過ISO 2000年版轉版成功認證。 未來展望 經營之道無他,只有歷精於本業之經營,雷虎本著此精神,努力於本業,開創出完整之產品線,結合國內外模型界及航太科技的人才之智慧結晶及辛勤耕耘,從模型界到現今的航太科技界,雷虎已堆砌出不少的輝煌成果,揚名國際。 雷虎科技已開創出廿一世紀的生活趨勢,未來將多元化、多角化、國際化及跨足航太科技領域,且朝向永續經營,積極拓展全球市場為目標,在本業的持續成長策略下,搭配現有的高精度之加工設備,全力以精密加工為主之醫療器材行業,並以中國市場為初期市場目標,自有品牌、全球市場為中長期目標。希望為投資大眾創造更大利潤,以達永續經營!
先進公司於75年成立,主要營運項目為鏡片及鏡頭之研究開發及生產製造,目前是國內少數具備生產高精密光學鏡頭能力之廠商之一,亦為國內數位相機鏡頭主要供應商之一,我國光學鏡片、鏡頭業之發展源於配合供應下游照相機所需之光學鏡片及鏡頭而起,歷年隨著我國照相機產量全球居冠之榮景,光學鏡片業市場一直呈現穩定成長之情況,相關之影像掃描機(Scanner)、數位相機(DSC)及液晶投影機(Projector)、照相手機正蓬勃發展,本公司以強而有力的自主研發團隊,再配合良好的行銷通路,積極地在海外擴廠,有效整合全球性資源,全球營運總部設於台灣,專注於研發、管理、財務及行銷等,並將生產製造基地轉往越南與中國大陸,更能掌握及因應未來的市場脈動,提高競爭力並達到公司之策略目標。公司已經於94年度順利上櫃,並於95年進駐中科, 96年成立塑膠鏡片廠,97年在全體同仁努力下取得數家大廠信任給予合作機會,更在98年得到廣達電腦投資成為合作夥伴,今後團隊將更努力,以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信念,共同經營共享成果,相信可以給員工更好、更安定的工作環境。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YOKE Industrial Corp.)成立於1985年,為工業起重與高空作業安全鉤具製造商。公司以自有品牌「YOKE」行銷全球,自主研發與製造,在美國、加拿大、德國、韓國、印尼設有子公司與合資公司,於世界各地設有將近100個經銷據點。公司始終秉持「有利基的主流市場」策略,專注於提供高品質、高安全性的產品。 在安全鉤具領域,振鋒始終以安全性與可靠性為首要考量。所有產品均符合國際規範,並通過多國安全認證。振鋒堅持「追求精進品質、不斷創新研發、持續管理改善、創造客戶滿意」的經營理念,確保產品提供最佳的防護,實踐「Safety is our first priority」的品牌精神。 因應全球產業變革與製造智慧化的趨勢,振鋒企業積極投入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以提升營運效率、產品品質與客戶滿意度。自2008年起導入SAP ERP 系統,整合企業資源與資訊流程,奠定企業管理數位化的基礎。推動產線自動化、導入物聯網與設備數據監控,打造高效率且具彈性的智慧製造環境。 近年積極推動產品「數位轉型」,開創「Tech for Safety」技術與產品,透過RFID晶片鑲嵌技術與雲端軟體輔助。首創符合ESPR的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將科技創新應用於產品安全管理與風險預防,引領工業安全產業的變革。 面對全球邁向永續與數位化的發展趨勢,振鋒以智慧製造與數位化平台為兩大發展主軸,秉持「誠實負責、腳踏實地、人客至上、努力學習、勇敢創新」的核心價值,續為各產業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起重與防墜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