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
02-27013623
40人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
「解決浪犬困境,除了愛,更要科學精神」 流浪犬問題往往被視為純感性取向的愛心議題,困境也因而長年無解。實際上,以科學的態度來進行「遊蕩犬族群管理」已經是許多國際動物保護組織行之有年的作法,也在許多國家獲得明確成效。相信動物協會即是一個講求科學實證的的動物保護團體,我們自2016年起透過系統化及科學化的方式來進行流浪犬的絕育減量工作,同時也希望能帶來人犬衝突將低、犬隻福利提升等效應。 「對動物的信念,是我們走下去的動力!」 我們的前身,是台灣大學的學生動物保護社團,最初只是希望校園內流浪犬可以不要被濫殺,而開始進行校園的流浪犬誘捕絕育。 因為關心動物而聚首的一群人,在了解越來越多流浪動物的殘酷現實後,有了想改變大環境的決心,於是組成相信動物協會。解決台灣的流浪動物困境,成為了我們共同的使命。 「希望有一天,台灣不再是流浪動物的煉獄」 當狗群數量超出控制,產生各種悲劇,回到問題的原點,我們相信「絕育」是所有問題的答案。從家門前的街道,到附近的巷弄,拓展成好幾個區、一個縣,在北台灣的各個地方,都能看見我們的身影,只為了找出還沒絕育的她,阻止出生更多辛苦的下一代。當有一天狗變少了,流浪動物不再只是可憐的代名詞,人犬關係也能擁有不一樣的可能。
以在各地區執行「遊蕩犬高強度絕育計畫」的方式,達到遊蕩犬數量快速下降,進而能提昇當地的犬隻福利以及減少人狗衝突。我們在2016-2019年執行了北北基地區的高強度絕育計畫,2020-2023年執行了桃園市的絕育計畫,2023年則將計畫版圖拓展到新竹縣市。 遊蕩犬定義為: 1.無主犬隻:沒有飼主的犬隻,但不包含圈養在公私立收容所內的犬隻。 2.放養家犬:有飼主但是長時間活動不受管束的犬隻。室外籠養、室外鏈養以及養在庭院內的狗,因為通常仍有機會交配並繁殖,也在我們的遊蕩犬定義中。 遊蕩犬高強度絕育計畫定義為: 1. 有選定的計畫執行區域。 2. 有預定的計畫完成時間。 3. 針對無主犬、有主犬放養、有主犬室外圈養(籠養/鏈養/庭院)。 4. 以達成區域內上述母犬絕育比例80%以上為目標。 優良成果: 1. 台北市公立收容所年度幼犬捕捉量降低89%(1028隻降至118隻) 2. 台北市1999市民通報流浪犬案件降低83%(4925案降至857案) 3. 基隆市公立收容所年度幼犬捕捉量降低94%(472隻降至26隻) 4. 新北市公立收容所年度幼犬捕捉量降低83%(2694隻降至450隻)
動保知識訓練課程 / 獸醫知識訓練課程/ 尾牙/ 年度員工福利活動(曾辦過聚餐/密室逃脫...等) / 彈性安排上下班時間及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