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Built on the rich legacies of Nanometrics and Rudolph Technologies, Onto Innovation stands alone in process control with our unique perspective across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We enable our customers to solve their most difficult yield, device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issues. Onto Innovation will optimize customers’ critical path of progress by making them smarter,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Headquartered in Wilmington, Massachusetts, Onto Innovation supports its customers with a worldwide sales and service organization. We combine the scale of a global leader with an expanded portfolio of leading-edge technologies that include: unpatterned wafer quality; 3D metrology spanning the chip from nanometer-scale transistors to micron-level die-interconnects; macro defect inspection of wafers and packages; metal interconnect composition; factory analytics; and lithography for advanced semiconductor packaging. The breadth of this portfolio allows us to collaborate with customers about their process yields and process variations from bare silicon wafers through the wafer fab to the final back-end packaging. Onto Innovation’s software brings understanding of how individual processes affect the overall product, enabling customer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Rich Legacies Both Nanometrics and Rudolph Technologie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Nanometrics was founded in 1975 and is the pioneer and innovator in the field of optical metrology. In 1984, the company started publicly trading. Nanometrics has an extensive installed base of more than 6,500 systems in over 150 production factories worldwide. Rudolph Technologies began as O.C. Rudolph and Sons in 1940 and later introduced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s first production-oriented ellipsometer for thin film measurements in 1977. Rudolph became a public company in 1999 and expanded its portfolio to offer a full range of solutions including thin film metrology, defect inspection, enterprise software, and also lithography for advanced packaging applications. New Beginnings The merger of Nanometrics Incorporated and Rudolph Technologies, Inc. to create Onto Innovation Inc. was closed on October 25, 2019.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at https://ontoinnovation.com
Shaping Semiconductor Excellence Founded in 1990, PSK is a Korea-based group of companies and a global pioneer in plasma dry strip applications for semiconductors. Our journey to become the "Global Leader in Total Processing Equipment" is powered by sustainable growth. Growth Driver: Expanding core equipment development for long-term growth. Technological Synergy: Collaborating with premier customers for ultra-fine processing tech. Advancing Manufacturing: Leading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dvancements. Legacy and Vision: Since business inception, PSK Group has topped total processing equipment. We envision being a global leader,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solutions based on honesty and trust. Technological Expertise: Dry Strip Technology: Commanding world-class status. Dry Cleaning Excellence: Advancing with plasma oxide cleaning. NHM Strip Innovations: Pioneering selective film removal. Edge Clean Mastery: Enhancing wafer yield through precise processing. PSK Group is listed in KOSDAQ since 1997 and has business presence in the main semiconductor habitats including Korea, Japan, Taiwan, Singapore, China, USA, and Ireland to support its worldwide customers. Incorporated in 2003 in Taiwan, PSK Asia Inc. is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the PSK Group.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at www.pskinc.com
可成科技以鋁合金壓鑄件起家,於1988年開始研究鎂合金壓鑄技術,1994年與台灣筆記型電腦(筆電)品牌大廠合作開發筆電鎂合金壓鑄件,並於1998年起陸續贏得歐美筆電大廠認證。近年來成功透過鋁合金擠型、鍛造、CNC二次加工、陽極處理,成為智慧型手機、高階筆電一體成型機殼領導廠商。近年來可成科技積極投入創新研發應用與智慧製造管理,並將經營觸角由資通訊產業延伸至高階精密醫療器材、半導體設備零組件以及航太精密加工等領域。 使命: 以優異的技術運用各種材料,提供輕巧、堅固、優雅而適合手持式產品的機構件;並結合走在產品設計前端的世界級客戶,共同研製一流的產品,展現工藝極致之美。 關鍵技術與製程: 可成不斷整合關鍵技術與製程,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產品日新月異的需求。除鎂合金壓鑄製程外,近年來亦陸續導入鋁合金擠型、鍛造、陽極處理 、真空濺鍍等各式可大量應用在3C產品金屬相關製程。可成為全球少數可以同時提供客戶各式不同金屬材質、製程工法的機構件廠商,藉由完整的製程服務,有效縮短客戶產品開發時間、成本。 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品牌: 可成的台灣生產據點位於台南,為少數在台灣具備3C產品金屬件量產能力廠商。配合客戶需求,本公司亦於中國江蘇省宿遷設廠,就近提供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持/穿戴式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之外殼、機構件予品牌組裝廠客戶,並提供即時服務。 近年EPS表現: 2017年EPS(稅後)28.35元 2018年EPS(稅後)36.31元 2019年EPS(稅後)14.63元 2020年EPS(稅後)27.65元 2021年EPS(稅後)11.31元 2022年EPS(稅後)15.14元 2023年EPS(稅後)14.43元
SGS 集團成立於 1878 年,是世界上測試、驗證、檢驗服務的領導者,為全球公認的品質及誠信標竿。 1919 年在瑞士日內瓦登記註冊為通用檢驗公證集團。 在全世界共擁有超過 96,000 名員工分佈於 2,700 多個營運分公司及實驗室。 SGS 集團於 1952 年在台灣設立瑞商遠東公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在台北、基隆及高雄三大城市設立分公司。 為適應國內產業升級及國際化的需求,於 1991 年 5 月成立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擴大提供專業測試及技術服務。 迄今,SGS 在台服務已逾一甲子 , 擁有逾 3,000 名專業人員,總管理處設在新北市新北產業園區、在全台灣擁有 17 個以上多元化之實驗室。 SGS 在台灣的經濟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協助廠商拓展外銷及提升品質,並以「追求創新」的精神來因應現階產業經濟的變遷與台灣的發展,秉持 SGS 的優良傳統,繼續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貢獻心力。 我們的榮譽 2023 黃金獎章 評級 EcoVadis 2022 SGS 榮獲CDP國際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評選並取得 A級領導等級 2021 SGS 供應鏈碳接露成效獲得CDP Supplier Engagement Leader最高榮耀,更名列CDP 2021年度應對氣候變遷 A Lists 2021 全球技術服務領先者,2013 起連續八年榮登道瓊永續世界/歐洲指數 2021 榮獲GCSA永續報告書金獎 2020 獲教育部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 2018 獲Brand Finance (品牌金融)評選為全球最具價值50大商品服務品牌之一,亦榮登為全球第三方檢驗、查證、測試、驗證之首 2018 新北市政府在台外商─卓越貢獻獎 2017 入選富比士全球2000強,名列跨國企業最佳表現第58位與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榜第83位 2016 通過評選獲得TTQS訓練機構版金牌獎 Meet the people at SGS in Taiwan: https://youtu.be/LjXyuKOyOq8
GST總部成立韓國於2001年10月在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領導者的信念下成立,並在2021年獲得達成1億美金出口成就獎牌,已成長為專注於環境能源技術的KOSDAQ上市公司。 台灣為全世界半導體產業重要據點,於2016年在台灣成立GST海外公司,分別在台灣北部、中部、南部皆有設立據點。GST創立至今仍不斷成長卓越,並在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歐洲...等國家皆有設立海外公司,目前GST正持續擴大事業版圖。 GST主要生產用於淨化半導體與顯示器製造過程中所產生廢氣的Scrubber(廢氣處理設備),以及控制製程設備溫度的Chiller(冷卻設備)。 致力於追求世界最高水準技術產業的GST,藉由持續不斷的研發與差異化技術競爭力,提供新一代Scrubber與Chiller,創造客戶價值。 GST致力以新技術塑造未來,為員工、客戶與股東帶來幸福,並全力以赴成為一家具備實踐共享經營理念、對社會發展有所貢獻的企業,透過技術創新與變革,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 公司網站:http://www.gst-in.com
台灣通用器材公司成立於民國 53 年,是第一家外商在中華民國投資的電子公司,也是規模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歷年來多次榮獲政府評定為外銷績優廠商。公司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233號,距北二高新店交流道僅三分鐘車程。 台灣通用器材公司現有員工約1100人,廠房面積為 36 萬平方英呎。公司生產二極體/整流器(Diodes/Rectifiers)及突波抑制器(TVS),年營業額約 90 億台幣,是二極體整流器及及突波抑制器的全球領導供應商,主要客戶遍佈全球,如歐洲的西門子、飛利浦、美國的福特汽車、通用汽車、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新力及台灣的宏碁、台達等都是。 台灣通用器材公司除提供完備的訓練及薪資福利制度外,並特別關注員工的工作環境,尊重員工,對員工的意見能即時適切的回應。公司每週上班五天,週休二日,並實施彈性工時制度。經常舉辦各種康樂活動,諸如登山、游泳、舞蹈、卡拉OK、撞球、高爾夫球、保齡球,並設有押花、瑜珈等課程供員工學習。公司並設有員工福利餐廳、圖書室、錄影帶室和醫務室。 台灣通用器材公司深耕台灣60年,在台灣投資70多億台幣,創造了 3000 多億的外銷實績,照顧了20000多個家庭,更培育出了3000多位的專業人才,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可謂貢獻良多。 公司企業社會責任: 本公司所屬Vishay威世集團秉持最高道德標準,尊重基本人權以及維持環境發展,並且實施適當的管理體系,以維護集團對社會責任的承諾。我們的企業社會責任 (CSR) 體現於公平用人、道德倫理、員工健康和安全、環境意識等方面。 我們的商業活動不會侵犯諸如歧視和騷擾,童工,最低工資標準,擇業自由和結社自由,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等權利。 本公司身為Vishay威世集團的一份子,亦以誠信、正直來對待我們的同仁、顧客和供應商,以及恪遵法令,提供高品質、合理價位的產品。 相關詳細資訊,歡迎進入本公司網站www.vishay.com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please access to www.vishay.com
誠實、定位、成就客戶是馬路科技的企業價值觀。馬路科技成立 20 年來,在 3D 量測及 3D 列印領域已經是業界領導者及佼佼者,並持續開拓新的版圖,讓更多優秀的同事能有自己的舞台。 我司於台北、台中、台南、北京、上海、昆山、東莞、成都及深圳皆設有辦公室,更於2018年成立了佛山及寧波,目前共擁有11個營業據點。各據點都有舒適的工作環境,提供免費水果、免費飲料、咖啡及圖書購買補助、英文進修補助、員工聚餐補助、國內外旅遊補助等等。近年來為推廣健康生活更設有每周一素以及運動活動補助等。 在客戶方面包括鴻海、台積電、Apple Inc.、裕隆汽車、國瑞汽車、光陽機車、山葉機車等等優秀產業公司。而目前我司兩岸員工人數已經超過 200 位,是一間不斷創新及發展的公司。 正因應公司持續成長及茁壯,更需要年輕有潛力、技術有實力、業務有衝勁、管理有經驗的各式人才加入馬路科技,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公司有二大事業群: 1. 3D 事業群 www.ratc.com.tw 提供客戶產品開發設計製造的完整解決方案。銷售最精確的 3D 量測及最先進的3D 列印設備,協助產業加速產品開發製造的速度及全面提升產品品質。擁有全世界最頂級的技術,客戶都是在各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 服務內容包括逆向工程、CAV 檢測、3D 列印、金屬列印及雷射咬花工程服務。 2. Internet 事業群 www.iware.com.tw 服務超過一千家的客戶,從網站的製作、網路行銷、電子商務累積了不同產業屬性的豐富經驗。擁有自己的機房和程式、網頁設計的專業分工,是一個專業的團隊。
健喬信元(股票代號4114)自1980年3月成立至今逾40年的經營歲月,全體同仁在林董事長的帶領下,本著照護全民健康及全球福祉為宗旨,以『誠懇、信用、負責、創新』的企業精神,從事藥物的研發及製造,自初期的代理商角色,蛻變至今,已成為具備代理、製造、代工、研究開發等多元、集團化發展的企業組織。透過「自身成長、持續併購、策略聯盟」的永續經營策略,近年持續擴廠、投注專利新藥研發,並透過持續併購、轉投資或成立子公司,將公司拓展向集團化發展,旗下關係企業包括:因華生技、益得生技、優良化學、優良生醫、健康化學、七星化學、順儷健喬等,加速建構了健喬集團在產品、劑型別及通路的完整性,成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特色製藥廠。 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平台與利基產品,是健喬拓展快速成長的關鍵,長期鎖定於五大特殊領域發展,包括自行研發製造的品牌新藥與學名藥,策略聯盟引進代理與在台製造的專利新藥,每項產品都是從關懷病患的需求為出發點,在滿足基礎用藥需求的同時,健喬亦針對特殊疾病藥物、高技術門檻之藥物,採自行開發或策略聯盟,期以創新研發具有高度市場價值的藥品,讓更多病患受益,並提升台灣產業技術水準,提高台灣醫藥產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此外,因應國際化發展,同時以提供民眾高品質及高安全性的治療用藥為目標,健喬不斷以國際規格的高標準進行廠房升級,集團旗下目前共擁有六座藥廠、一座食品廠,憑藉「自身成長、持續併購、策略聯盟」的經營理念,目前已成功建置「發泡錠、鼻噴、定量噴霧劑、性荷爾蒙、顆粒劑」五大製造技術平台,並著根於「心血管、泌尿道、呼吸道、荷爾蒙、癌症」等五大利基產品領域之製藥開發,成為轉動健喬成長的軸心動力。 【行銷全球】 健喬信元於國內擁有醫院、診所、藥房完整通路行銷團隊,優質的產品長年來均受國內教學級以上醫院、診所使用,並積極拓展全球市場版圖,不僅在兩岸三地擁有自營行銷通路,同時與日本、澳洲以及泰國等東南亞眾多國家合作,具有紮實的全球行銷網絡。健喬信元全方位的產品力與多面向的通路實力,以及訓練有素的行銷團隊,是企業體成長茁壯的根本與動力。 【未來展望】 以「立足台灣、放眼天下」之願景,健喬集團近年來穩健成長,一步步佈局完整劑型生產線,強化全方位的藥品製造實力,同時拓展全球行銷通路,亦將逐步在海外成立分公司,為產品邁向全球化作市場奠基,同時給予每一位同仁實現理想、自我成就的平台,秉持一貫的經營理念,健喬將積極實踐成為亞洲區域型專業藥廠的目標,成為台灣驕傲的特色製藥集團。
泰瑞達(英語 :Teradyne、NASDAQ:TER)是全球最主要半導體測試設備(ATE,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供應商,總公司位於美國 ,本公司主要業務為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用於消費電子、無線、汽車、工業、計算、通信以及航空及國防行業的測試半導體、無線產品、數據存儲和複雜電子系統的自動測試設備。除自動測試設備部門外,還有從事與協作機器人設計、製造與銷售相關的工業自動化部門。 本公司全球超過5,000名員工,成立已有60多年之歷史,本公司重視研發,產品先進,具競爭力,產品線齊全,服務遍及全球。泰瑞達台灣分公司成立已45年,致力提供客戶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公司文化自由開放,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 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誠摯邀請您加入我們的團隊,共享我們的經營成果。 更多公司及產品介紹,請連結至 https://www.youtube.com/user/TERADYNEINC https://www.teradyne.com/careers https://twitter.com/TeradyneCareers?s=07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teradyne
漢高(Henkel)在全球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和多項先進技術,主要業務分佈在三大方面:洗滌劑及家用護理、化妝品及美容用品、接著劑技術。自1876年成立以來,漢高旗下眾多品牌分別在個人消費及工業領域處於市場領先定位並享有美譽,比如樂泰(Loctite)、寶瑩(Persil)、以及施華蔻(Schwarzkopf)等。漢高全球大約有47,000名員工。2011年的全球銷售額為 156.05 億歐元,調整後營業利潤為20.29 億歐元。漢高優先股被列入德國DAX指數。2011年,漢高繼續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500強企業。 請參考公司網站: www.henkel.tw (台灣漢高) Henkel operates worldwide with leading brands and technologies in three business areas: Laundry & Home Care, Cosmetics/Toiletries and Adhesive Technologies. Founded in 1876, Henkel holds globally leading market positions both in the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businesses with well-known brands such as Persil, Schwarzkopf and Loctite. Henkel employs around 47,000 people and reported sales of 15,605 million euros and adjusted profit of 2,029 million euros in fiscal 2011. Henkel’s preferred shares are listed in the German stock index DAX and the company ranks among Fortune Global 500.
1987年成立,總部坐落於台中市南屯區精密機械園區, 員工人數約為7,900人。 研發與製造精密光學塑膠鏡頭,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筆電、汽車...等。 廠區位於台中工業區、精密機械園區,現共有10座廠區及2座新建中廠區。
華晶科技與世界領先的客戶攜手合作,多年來專注於光學影像技術的創新研發,將核心技術做為公司發展的關鍵,透過在光學影像處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專注於「智慧車、智慧醫療、機器人、AI智慧影像」四大產業的佈局,持續不斷強化競爭優勢。 1996年,夏汝文總經理在台灣成立了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草創之初,華晶科技專注於數位相機(DSC)產品的研發與製造,經過十餘年的戮力經營與發展,一度成為全球最大數位相機設計與製造大廠。近年,華晶科技更陸續投入手機影像市場、汽車工業、醫療電子以及其他數位影像的新興應用市場,致力提供創新且多元的影像解決方案,使人們不僅能擁有美好回憶,也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華晶科技總部位於台北內湖科學園區,並在新竹科學園區與美國洛杉磯設有研發分部。為了因應快速成長的業務,2000年華晶科技獲經濟部投審會通過,赴中國江蘇昆山出口加工區設立全球製造中心,為擴大產能,2011年並於中國江蘇昆山出口加工區設立第二座全球製造中心,以支應包含手機影像、汽車工業、醫療電子等新興數位影像產品市場業務之生產製造所需。 核心技術 AI影像解決方案:從硬體製造到晶片設計,包括客製化多鏡頭影像 模組、深度學習晶片、IP授權、智慧車載、 醫療影像設備等; 視覺專家:擁有全球數位影像ODM第一的實力及技術,具備自行設計ASIC視覺芯片之能 力及系統機電整合、軟體設計、光學、精密機構與工業設計等,擅長輕薄微小、低功率及無線化之產品設計製造; 視覺晶片:為台灣少數擁有核心系統晶片開發團隊的廠商,自行設計的低功率高效能ASIC晶片使華晶在影像品質、邊緣視覺AI功能、產品開發效率與功能產品組合上,具有價格競爭力,且能更快因應市場需求展現競爭優勢; 醫療影像:2008年投入醫療電子,屢獲國際醫療品牌大廠指定代工,持續發展微小化、低耗能、無線化等特性並結合數位影像技術應用,提供醫療影像解決方案,耕耘高端醫材有成。醫療影像產品從設計、研發、生產、管理流程等,皆需符合醫療產業高規格認證需求,產品的穩定性、安全性、品管已達醫療等級。 華晶科技與集團子公司將憑藉著在數位影像上的專業能力,跨入更多元的領域,繼續致力於造福人群的技術與產品,並為股東、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波若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5月,總公司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大陸廣東省中山市設有生產基地,全球總人數約1,800人。2012/12波若威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3163)。經營範圍包含光通訊主動、被動元件、模組及次系統的設計、生產與銷售服務。 波若威科技公司是由通訊電子業界菁英組成之經營團隊籌資設立,成立之初即設置研發單位,積極從事光纖元件的研究及開發。隨著新產品及新技術不斷的創新及的發展,本公司的研發單位的編制也不斷的擴編,目前研發部門分為WDM、Branch、AMP及OIN 等產品群,藉由對各產品的研究發展的規劃、技術發展、產品設計及安規的控管,提供客戶更先進的產品。透過優秀的研發團隊及技術的結合,目前在這些領域已取得多項專利及開發出關鍵的製程,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近期5G的概念產品持續升溫,數據中心需求的擴張,波若威科技瞄準100G及400G的光學運用產品,在原本領先的技術上,提供光學模組組裝的一條龍服務。在新技術發展趨勢下,將結合次世代的被動光網路,持續布局及跟進。提供客戶更新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本公司自民國 70 年成立,總公司位於高雄市小港區,另在台中、東莞以及上海分別設有分公司. 專門生產 TPU 產品,業務分為三大事業部:1.薄膜事業部 2.管帶事業部 3.油封事業部, 其應用如下: 一、TPU 膜適用於血袋、安全氣囊、航空救生衣、防水透氣之雨衣、雪衣、風衣、運動鞋、氣墊鞋。 二、 氣動管、輸送帶適用:油管、噴漆。 三、油封適用:堆高機、起重機等油壓缸。 以上材質皆為環保素材、因環保意識抬頭,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業績每年成長,因此需要眾多的人才投入我們的行列。
日本總社IK集團-稻畑產業 INABATA & CO., LTD. 創始於1890年, 在日本是一間成立130年以上之績優商社, IK集團遍全球19個國家約70多個營業據點, 宗旨於積極擴大札根深化海外事業。 華稻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INABATA SANGYO CO.,LTD. )為IK集團設立於台灣, 為亞洲最重要的據點之一, 為達成活絡日本及亞洲市場之販售通路, 積極貫徹總社(日本稲畑產業INABATA & CO.,LTD. )建社逾百年的精神和理念。 華稻創立於民國 78 年, 位處於北東亞戰略市場的台灣, 深耕經營, 規模從在台北市的小型事務所開始營運, 擴展至今成立逾35年。 多年穩健式地營運結果, 業績常年位居排行國內500大企業績優廠商的中上名次。在台灣設置4個營業據點, 新竹、台北、台中、台南, 主要從事日本直接貿易。 代理項目為日本原廠物料、半導體相關原材料/零件、機台設備、保護膜、壓克力樹脂、液晶、化學品等產品之外, 近年跨足生活產業產品, 例如感測器等材料。 華稻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INABATA SANGYO CO.,LTD.) 沿革: ■民國78年 -- 在台設立創始。 辦公室位於台北南京東路二段 (聯邦大樓) 主要業務為化學品及材料進出口。 ■民國86年 -- 新竹營業所成立, 服務竹科客戶, 相關產品有銷售光罩基板、 偏光片材料及分類機(HANDLER)設備等。 ■民國89年 -- 在服務客戶之前題考量下, 位於台北的總營業處移師至新竹市區中正路與新竹營業所整合為一。販售光罩基板、液晶相關產品, 因業務量急增需求, 進而擴編。 ■民國91年9月 -- 服務南科客戶, 在新市南科旁成立台南營業處。 ■民國93年11月 -- 新竹總公司辦公大樓由中正路遷移至新竹科學園區旁且近中山高速公路之公道五路(南山新竹科技大樓)迄今。 ■民國95年 -- 台中營業所成立。位居中科附近。台中市台灣大道四段925號中港世貿大樓, 同年6月份正式啟用對外營業。 ■民國97年 -- 由台南營業所變更為台南分公司。(台南市新市區國際路17號5樓之2, 510室國際南科廠辦科技園區) 同年出口成長率全國排名第7名 ■民國98年 -- 獲頒97年度金貿獎進出口成長率全國第7名廠商。8月在台設立廿週年 ■民國99年 -- 日本稻畑總社成立120週年 ■民國100年 -- 獲經濟部99年度出進口績優廠商全國500名中之275名 ■民國102年 -- 因應業務新增營運項目的需求, 台北營業所成立 ■民國108年 -- 華稻在台成立30週年 ■民國109年 -- 台中辦公室遷移同址之8樓 (台中市台灣大道四段925號8樓之8) ■民國110年 -- 台北辦公室擴遷移同址之7樓 (台北市松江路318號7樓之1)
漢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dvanced Ion Beam Technology, Inc. AIBT) 是由漢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ermes-Epitek Corp) 轉投資的子公司,總部位在新竹並於台南科學園區設立製造及研發中心。本公司擁有離子植入技術最頂尖的開發人才,以及對半導體製程應用獨具經驗的專家,做為國內唯一能提供3奈米以下前段製程設備的本國供應商,我們誠摯歡迎有夢想的夥伴加入,共同致力於半導體國產設備的研發與製造。
漢唐科技成立於1991年, 自創立開始即以自有品牌Dr. Storage提供客戶最佳MSD儲存方案及精密濕度儀錶控制技術。 更在2007年起以自有技術為基礎, 整合機械、電子、資訊、通訊、感測器與韌體技術投入物聯網產業, 為客戶提供最佳的IoT設備。 漢唐科技以堅強的技術實力, 優異的製造品質, 將Dr. Storage推向國際領導品牌,產品行銷網遍佈全球五大洲。特別在歐美、東南亞等地及大陸市場, 廣獲各產業客戶競相採用, 產業市佔率達80%以上。知名國際級客戶有: TSMC, Apple, IBM, NASA, SONY, FOXCONN, GE, BOSH, Samsung, Qualcomm, TSMC, HUAWEI,SIEMENS…等。 在台灣市場方面, Dr. Storage以獨家研發的濕度管控科技, 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館於2017年採用於保存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 於展出期間穩定守護世界級展品, 成為博物館業的監控濕度系統供應商首選。 (相關連結 https://goo.gl/x3TT63 ) 本公司研發總部位於新竹湖口工業區,上海公司位於徐匯區, 工廠分別座落於新竹及昆山.為深耕全球化佈局,廣邀各方菁英加入本公司, 一起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未來。 公司提供良好升遷及完善福利制度, 並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公司內部工作氣氛融洽,同仁互相支援,歡迎積極有熱忱的夥伴加入我們。
泰詠電子是一間專注於「服務」的公司, 我們致力於秉持服務的精神,並做更有智慧的決策。 有別於先以自身成本、利益為優先考量,我們知道服務的精神在於先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思考,如此才得以相得益彰,創造客戶、泰詠、供應商三方共贏的局面。 我們認為「後贏」是一種邀請,能讓服務的價值更好的被體會; 我們認為「後贏」也是一種智慧,能更有機會促成雙贏的合作! 【開源比節流更重要!】 唯有不斷提升服務的能力,才有機會扮演更大的角色。 因此泰詠的市場定位在代工「少量、多樣、高難度、不成熟」的產品特性上; 其中每一項,皆代表著需要更高效能的挑戰,也代表著我們的企圖。 我們專注於「開源」服務能力,也因此獲得更多服務的機會; 再透過效能的提升以減少浪費進而節流。 如今,成立滿三十五年,除了前三年以及2008~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其餘每年皆獲利,並已連續獲利十五年;泰詠仍在持續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務。 我們知道因應變化才能帶來穩健;而持續變好比起一時的最佳還要來的實際, 我們不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