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Energies產品行銷超過130國,集團員工總數近10萬,2008年集團年營業額更高達1799億歐元 (2009年受金融風暴影響略縮為1313億歐元)。其經營範圍涵蓋整個石油及天然氣相關產業,從上游業務 (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與生產、液化天然氣) 到下游業務 (煉油、銷售以及原油和油品之貿易行銷與運輸),是全球排名第四大、西歐排名第一以及非洲第一大石油產品生產公司。除歐洲及非洲之外,亦致力於中東地區、東南亞以及其他快速成長地區之開發。在亞洲地區,TotalEnergies營運遍及20個國家以及53個包含台灣在內的分公司 (含辦事處)。 2009年TotalEnergies的石油提煉量為每天228萬桶,石油的儲備量達到105億桶,這使得道達爾能源成為西歐排名頂尖廠!其完整的提煉基地有24座,且在全世界 (其中大部份在歐洲及非洲) 設立了16300個加油站。 這個跨國性的能源集團還是世界級的化工產品生產者,並從事煤礦開採及發電業務!其擁有全系列的化學產品線,包括石油化學、肥料及特殊化學製品,其範圍涵蓋橡膠加工、樹脂、電鍍及粘合劑,並廣泛被應用在汽車、航空、運輸、國防、包裝、營造、電子、紙類及民生消費等各種不同的產業。 TotalEnergies秉持著信念致力於開發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海洋能以及第二代生物燃料,以保障能源的永續發展。此任務的主要挑戰是保障能源可持續供應、確保工業安全、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協助應對氣候變化、尊重和促進人權、以及支持在地區域的發展。 道達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道達爾能源集團和台灣建大集團於1992年在台灣合資成立,目前公司包含摻配廠、實驗室、業務、技術、財務及管理等部門,在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區有專責人員為所有客戶服務。 道達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用全心及專業為所有的企業提供最完善的潤滑工程服務。針對客戶的潤滑問題我們的團隊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最專業且符合經濟效益的選擇、潤滑性產品的管理、各種預防維護、降低維護成本、使生產工具維持最佳狀態等,相信道達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方位潤滑技術服務,將能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能。
Covestro科思創 –材料解決方案領先者 【關於科思創】 科思創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產商之一,前身為德國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是一家世界領先的聚合物公司。2024年銷售額達142億歐元,在全球擁有46家生產基地,約17,500位員工,全球總部位於德國利物庫森,憑藉我們的高科技材料和應用解決方案,我們拓展一切可能的疆界,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們的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的生產製造,以及用於諸多日常生活領域的創新性解决方案的研發。主要服務領域涵蓋汽車、建築、木材加工和傢俱、電器/電子行業,其它領域還包括運動休閒、化妝品、醫療以及化工行業本身。 我們致力於為這個時代的各種挑戰探索解決方案:我們協助使汽車更輕以節省燃油;我們的隔熱保溫系統保護建築物免受冷熱的侵襲,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在娛樂電子設備方面,我們的產品為功能性、安全性和精巧的設計提供支援。 【科思創在台灣】 • 台北辦公室: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2號10樓 • 彰化 TPU廠: 彰化縣線西鄉彰濱東六路8號 • 彰化 TPU亞太研發中心: 彰化縣線西鄉彰濱東六路8號 • 彰濱 UVR能量固化樹脂廠: 彰化縣線西鄉線工南二路18號 • 桃園 全球能量固化樹脂研發中心: 中央大學-科思創聯合研發中心 ✧✧✧✧✧✧✧✧✧✧✧✧✧✧✧✧✧✧✧✧✧✧✧✧✧✧✧✧✧✧✧✧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我們的 ▲Global Corporate Website (全球總部網站): http://www.covestro.com ▲Covestro Taiwan (台灣科思創網站): http://www.covestro.tw/zh-tw ▲Solution Center (產品中心): https://www.solutions.covestro.com/en/materials
佐敦於 1926 年成立於挪威的山德福市,公司業務在船舶塗料和工業防腐領域遙遙領先。佐敦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擁有 64 家分公司及 40 個 生產基地,此外,佐敦還在超過 80 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辦事處、代理商及分銷商。佐敦在 4 個業務領域已經成長為世界領導者之一,成為同行業中15年來增長最快的國際化企業。 JOTUN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manufacturers of paints, coatings and powder coatings. The group has 64 companies and 37 production facilities in 100 countries on all continents. The Jotun Group has its head office in Sandefjord, Norway and has today10,000 employees spread on four divisions.
關於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們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的宏偉目標是成為客戶首選的化工公司,推動其綠色轉型。我們將經濟上的成功、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巴斯夫在全球約有112,000 名員工,為遍佈全球各類產業客戶的成功做出貢獻。我們的業務中,「核心業務」包括化學品、材料、工業解決方案、營養與護理業務領域,「自主業務」包括表面處理技術和農業解決方案領域。2024 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為 653 億歐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代號: BAS) ,並在美國發行存託憑證 (交易代號: BASFY)。欲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 www.basf.com 關於巴斯夫大中華區 巴斯夫與大中華市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作為中國化工領域重要的外商投資企業,巴斯夫主要的生產基地位於上海、南京、重慶和湛江,上海創新園是亞太地區的研發樞紐。2024 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約為 86 億歐元,截至該年底員工人數為 12,687 名。欲瞭解更多資訊,請上網:www.basf.com 巴斯夫在台灣 巴斯夫於1969年在台成立分公司,負責銷售進口及本地製造的各項化工產品。在台灣,我們提供塑料聚合物、化學品、農用產品、功能性與特性化學品以及解決方案給各行業,包括化工、建築、漆料及塗料、化妝品、包裝、造紙、紡織、皮革、農業、動物及人類營養品,更特別專注在電子產業。在臺北、桃園、彰化、高雄及屏東等多處設有營業據點及生產工廠服務台灣客戶與市場。 台灣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江路106號10樓 觀音廠: 桃園市觀音區經建二路31號 彰化廠: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五路18號 高雄廠: 高雄市大寮區大發工業區光華路6號 農業試驗站: 屏東縣九如鄉大坵村大坵路9巷6號 * 我們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不允許任何基於國別、宗教、或其它個人特徵的歧視存在。
About Dow Dow (NYSE: DOW) combines one of the broadest technology sets in the industry with asset integration, focused innovation and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profitable growth and become the most innovative, customer centric,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materials science company. Dow’s portfolio of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dustrial intermediates and plastics businesses delivers a broad range of differentiated science-based products and solutions for our customers in high-growth segments, such as packaging, infrastructure and consumer care. Dow operates 113 manufacturing sites in 31 countries and employs approximately 37,000 people. Dow delivered pro forma sales of approximately $50 billion in 2018. References to Dow or the Company mean Dow Inc. and its subsidiar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dow.com or follow @DowNewsroom on Twitter. 陶氏公司(紐約證券所代碼:DOW)將業界最廣泛的技術體系之一與資產整合,專注創新,全球規模相結合,以實現盈利性增長並旨在成為在創新,客戶導向,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最領先的材料科學公司。陶氏公司的高性能材料,工業中間體以及塑料業務組合,為包裝,基礎設施,消費者護理等高增長市場的客戶提供品類廣泛的,基於科技陶氏公司在全球31個國家運營113個製造基地,全球員工約37,000名。陶氏公司2018年實現約500億美元估算銷售額。“陶氏公司”或“公司”的翻譯方法。 “指代陶氏公司及其子公司。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公司官網www.dow.com或關注公司推特賬號@DowNewsroom。
Huntsman Corporation is a publicly traded global manufacturer and marketer of differentiated and specialty chemicals with 2022 revenues of approximately $8 billion. Our chemical products number in the thousands and are sold worldwide to manufacturers serving a broad and diverse range of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end markets. We operate more than 60 manufacturing, R&D and operations facilities in approximately 30 countries and employ approximately 7,000 associates within our four distinct business division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Huntsman, please visit the company's website at www.huntsman.com. 美商亨斯邁集團是一家股票公開上市的全球性特殊及特種化學品製造和銷售企業。2022年營業收入约80億美元。集團生產的化學品種類繁多,我們的產品銷售至世界各地,廣泛應用於各種消費品和工業品终端市場。亨斯邁在全球約30个國家運營超過60個生產、研發和經營機構,集團旗下擁有約7,000名員工。要了解更多有關亨斯邁的訊息,請訪問集團網站:www.huntsman.com。
漢高(Henkel)在全球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和多項先進技術,主要業務分佈在三大方面:洗滌劑及家用護理、化妝品及美容用品、接著劑技術。自1876年成立以來,漢高旗下眾多品牌分別在個人消費及工業領域處於市場領先定位並享有美譽,比如樂泰(Loctite)、寶瑩(Persil)、以及施華蔻(Schwarzkopf)等。漢高全球大約有47,000名員工。2011年的全球銷售額為 156.05 億歐元,調整後營業利潤為20.29 億歐元。漢高優先股被列入德國DAX指數。2011年,漢高繼續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500強企業。 請參考公司網站: www.henkel.tw (台灣漢高) Henkel operates worldwide with leading brands and technologies in three business areas: Laundry & Home Care, Cosmetics/Toiletries and Adhesive Technologies. Founded in 1876, Henkel holds globally leading market positions both in the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businesses with well-known brands such as Persil, Schwarzkopf and Loctite. Henkel employs around 47,000 people and reported sales of 15,605 million euros and adjusted profit of 2,029 million euros in fiscal 2011. Henkel’s preferred shares are listed in the German stock index DAX and the company ranks among Fortune Global 500.
1902年,3M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雙港市5個年輕人的夢想中創立,一路走來曾經面臨經營危機,也在危機中創造出了轉機而蓬勃發展,幾經轉折,奠定了3M今日全球化的經營規模,並在2002年邁入成立的第一百個年頭,3M台灣也在地經營,在2019年走過第一個50年。至今,全球3M仍秉持創新發明的精神,踏出邁向下個百週年的每一步,以提供顧客最佳解決方案為己任,協助客戶完成使命,讓生活更加便利。 現在3M的業務遍及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生產銷售60,000種產品。2018年的全球銷售額為328萬美金。累積了超過115,000項專利。連續100多年持續分紅,並且列為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30家成分股之一。 在屢創佳績的背後,是由每一位優秀同仁將企業文化展現在工作領域中,以科技提升每個產業、以產品豐富每個家庭、以創新改造每個生活。 3M的企業文化—多元化與包容性 3M是一個不停追求創新及突破的企業組織,並鼓勵同仁們的想像力無遠弗界地自由翱翔,突破所有藩籬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為完成企業願景,我們強調多元化與包容性。這是3M的其中一個DNA,包容性激發創新,並且創造更強大的團隊,連結所有人的優勢,並花時間尋找新的方法。使我們點燃創意、包容差異、發現機會。 我們了解夢想的感覺,了解人們對職涯的渴望,我們還能創造解決方案,超越想像。3M擁有的市場知名度、對經營重點市場的策略方針,以及經過時間考驗建立起來的科技平台,在這裡的每一位都能透過反思、連結進而共創非凡。
Heraeus 賀利氏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哈瑙市的科技集團,主要業務為全球性供應貴金屬與高科技產業。 賀利氏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哈瑙市的科技集團,公司成立於1851年,如今已為成一家全球領先的家族企業。憑藉專業的技術,創新的理念,卓越的運營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管理團隊,我們不斷努力,幫助世界各地的客戶提高業務表現。我們通過發揮材料與科技方面的專長,致力於為客戶創造高品質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提升長期競爭力。我們的市場集中在環保,能源,健康,電動車及工業應用等重要領域。產品組合極為豐富,涵蓋了從組件到集成材料系統,廣泛應用於鋼鐵,電子,化工,汽車,半導體和通信等行業。在2019年年度,賀利氏的總收入為224億歐元。擁有約14,000名員工及100多家子公司,在全球市場上領導地位。2020年,賀利氏持續入選(德國)家族企業基金會評選的“德國家族企業十強”名單。 目前,賀利氏擁有5200多項專利。在世界各地的25個研發中心裡有超過600多名研發人員,持續的為賀利氏不斷創新的引擎注入原動力。
杜邦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技術領導者,在全球約有23,000名員工,我們的營運版圖遍布將近50個國家,擁有23個技術中心與90個生產據點。領先的創新、深厚的材料科學專業知識和一流的製造技術使我們的客戶能夠使用下一代技術。現今的杜邦正轉型成為一家更專精的跨行業公司,專注於以下五個需求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高增長領域:電子科技、下一代汽車、水處理、防護與工業技術,持續追求新技術和高性能材料。每一天,我們都在解決客戶面臨的最大挑戰,並很榮幸成為他們的首選合作夥伴。 除此之外,我們十分看重永續發展,會以必要的創新,促使世界繁榮茁壯,兌現對社會的承諾。我們將在科學和創新中保持我們的熱情,並運用經認可的專業,創造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以解決世界所面臨的複雜挑戰。 台灣杜邦 台灣杜邦公司成立於民國57年,目的在進口及行銷杜邦的產品,並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援。最先引進植物保護產品,其後電子、化學、聚合物、纖維尼龍特殊化學等產品逐一跟進發展,而台灣目前已是杜邦在亞洲投資額最大的國家。 杜邦公司不僅對台灣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更協助台灣產品成功地打入國際市場,在根生台灣、永續經營的展望下,穩健營運,著重地方與社區的發展,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為配合區域性整合行銷及在台長期發展的策略,台灣杜邦現在有2個辦公室、1個實驗室與5個工廠 1個研發中心與1個創新中心,現有員工人數約為1200人。對工業安全及環保有嚴謹與高標準的管理,持續締造零傷害之工安記錄。 杜邦公司一直以來,與台灣經濟共同成長,早已將永續經營的理念落實,成為道地的本土企業,除了持續將結合生物科學、材料科學及資訊科學等三大領域之各項科技及高品質產品引進國內;積極與國內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國內及國際市場;以及朝向知識密集的產業發展。 如需更多公司相關資訊,請參觀杜邦官網:http://www.dupont.com.tw 【為維護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歡迎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選主動應徵】
我們是Nouryon,一家擁有400年悠久歷史的新公司。 我們是全球專業化學品的領導者,在全球80個國家約有7650位員工。在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建立了長期的客戶合作夥伴關係,並在安全、可持續性和可靠性方面名列行業前茅。我們的產品在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Our approximately 7,650 employees worldwide help to provide essential solutions that our customers use to manufacture everyday products such as personal care, cleaning, paints and coatings, agriculture and food, pharmaceuticals, and building products. We forge and foster long- term customer partnerships and operate in more than 80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關於默克】 總部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默克集團,成立於1668年,至今超過350年歷史;在全球,我們有139不同國籍、超過6萬名員工分布於 65 個國家;2024 年,整年度財務表現達 212 億歐元。 科學是我們的核心使命,從推進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到醫治最難對抗的疾病,乃至於加速推動科技進展- 默克無所不在。 【關於台灣默克集團】 台灣默克集團於1989年成立,深耕台灣超過35年,至今有超過1200名員工,並在台北、桃園、新竹、台南、高雄等地設有13個據點以服務客戶。 我們的電子科技事業通過材料智慧™平台,結合材料、製程和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推動更小、更快、效能更好的先進半導體晶片,以及創新的光電和顯示科技的進展,開啟了下一代電子產品的未來。我們的醫療保健事業帶來創新的腫瘤治療以延長生命、整合性生殖醫學療法以創造更多的生命、並透過神經退化性疾病及內分泌醫學、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改善生活品質。我們的生命科學事業為科學領域中的世界級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研究、製藥及生技發展所需的頂尖工具、技術及服務。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至:www.merck.tw *企業責任,永續經營* 對我們而言,科學進展與企業家精神是齊頭並進的;這項使命激勵著默克不斷成長,為每個人創造更永續的未來;希望藉由我們的商業活動,為經濟發展與社會帶來貢獻。 -2022-2023: 響應天下雜誌簽署台灣人才永續行動 -2021-2022: 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ESG綜合績效類外商組首獎 -2019: 遠見第15屆CSR企業社會責任獎,榮獲幸福企業組傑出方案楷模 -2017-2019: 連續三年獲頒台灣傑出雇主及亞太區傑出雇主認證 *台灣默克集團旗下所屬企業* -台灣默克股份有限公司 -默克先進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賽孚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慧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慧盛先進科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History How did we get where we are today? AkzoNobel has a long and distinguished history. Since our inception in 1646 we’ve constantly delivered technical and product innovation. For example, in the 19th century we pioneered industrial-scale chemical manufacture. More recently we’ve led the way with high-tech coatings and artificial fibers. Here are some more of the highlights over the years: 1646‧Bofors forge is founded in Sweden. 1777‧Det Holmbladske Selskab, now Sadolin, is founded in Denmark. 1792‧Painter and decorator Wiert Willem Sikkens starts making Sikkens lacquers in the Dutch town of Groningen. 1871‧KemaNobel is established in Sweden.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later, in 1984, KemaNobel will merge with Bofors to form Nobel Industries, which will in turn be acquired by Akzo in 1994. 1895‧Alfred Nobel (the man behind the Nobel Prize) founds Elektrokemiska Aktiebolaget – known as Eka – in Bengtsfors, Sweden. Its aim is to make chlorine and alkali. Today Eka Chemicals is AkzoNobel's Pulp & Paper Chemicals business. 1918‧Koninklijke Nederlandse Zoutindustrie (KZO) kick-starts the Dutch salt industry in response to salt shortages during World War I. 1923‧Saal van Zwanenberg establishes Organon to produce insulin from the pancreases of animals. 1968‧UK man-made fiber company Courtaulds acquires International Paints. 1969‧Algemeene Kunstzijde Unie NV (AKU) merges with Koninklijke Zwanenberg Organon (KZO) to form AKZO. 1994‧Akzo and Nobel Industries merge to form AkzoNobel. 1998‧AkzoNobel acquires UK company Courtaulds. Their products include high-tech industrial coatings and man-made fibers such as Courtelle and Tencel. 2007‧AkzoNobel sells Organon BioSciences NV to Schering-Plough Corporation. 2008‧AkzoNobel acquires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ICI). 1926 ‧ 四家英國最大的化工公司Bruner, Mond & Company Ltd、Nobel Industries Ltd、British Dyestuff Corp. Ltd、United Alkali Comp. Ltd合併成為帝國化工集團(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簡稱為ICI。 1948 ‧ ICI 集團進入台灣 1953 ‧ Dulux得利塗料品牌誕生 1977 ‧ 在中壢工業區設立建築漆塗料廠,首創高品質的乳膠漆並致力於水性塗料的推廣。 1983 ‧ 推出涵蓋百合白、玫瑰白等多個漂亮白色的『雪中彩影』系列,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並帶動台灣使用白色調的潮流。 1986 ‧ 推出『得利水泥漆』 1993 ‧ 獲得 ISO 9001 認證 1994 ‧ 獲得正字標記認證 1996 ‧ 推出色彩多達2016色的電腦調色漆 1996 ‧ 獲MRP II Class A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認證 2005 ‧ 榮獲讀者文摘塗料類「信譽品牌」金獎 2006 ‧ 眾多建築漆產品陸續獲得環保標章、綠建材認證 2007 ‧ 運用英國實驗室具世界專利的LumiTec光顯科技,推出獨創的環保節能塗料『得利家倍亮』乳膠漆 2008 ‧ 首創微淨科技,推出含獨家250奈米白竹炭、沒有化學味的頂級環保塗料『得利健康居』乳膠漆 2008 ‧ ICI集團與荷商阿克蘇諾貝爾集團(Akzo Nobel)合併,成為全球最大的塗料集團 2009 ‧ 榮獲漂亮家居塗料類「理想品牌」第一名 2010 ‧ 榮獲讀者文摘塗料類「信譽品牌」金獎。
-Brenntag集團是全球化學品經銷的領導者之一, 2022年全球的營業額EUR 19.4 billion -目前在全球已有17500多位的員工分處於72個國家以上, 600個據點。 -2008年併購羅地亞(Rhodia, 現為Solvay)在東南亞之經銷事業而進入到亞太市場, 並於2010因併購EAC而更進一步擴大其在東南亞的規模。 -2010年3月29日Brenntag成功的完成了首次公開發售(IPO) -提供客戶多樣且能一站式買齊的服務, 包括塗料, 食品&飲品, 藥用原料,動物飼料(原料), 水處理, 塑膠, 橡膠, 紡織原料, 個人照護用品, 電子與蠟等。
美商慧盛先進科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職缺資訊已統一整併於台灣默克集團_台灣默克股份有限公司104或官網,歡迎您至下列網址進一步探索默克! https://www.104.com.tw/company/at34wgg、http://www.merck.tw 美商慧盛先進科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是Merck KgaA德商默克在台集團在台灣的關係企業;提供先進半導體及顯示器領域製程材料、系統及服務為主要業務。 【關於默克】 總部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默克集團,成立於1668年,至今超過350年歷史;在全球,我們有142不同國籍、超過6萬名員工分布於 66 個國家;2022 年,整年度財務表現達 222 億歐元。 科學是我們的核心使命,從推進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到醫治最難對抗的疾病,乃至於加速推動科技進展- 默克無所不在。 【關於台灣默克集團】 台灣默克集團於1989年成立,深耕台灣約35年,至今超過1000名員工,並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設有10個據點以服務客戶。 *持續投資、擴張版圖* 2021年默克宣布未來5-7年將在台灣投資約170億台幣,於高雄設立默克全球首座半導體材料生產暨研發中心,用於電子科技事業體新產線與研發量能的大幅擴張,突顯默克於半導體事業發展之決心。本次投資案為默克在台營運歷年來最大規模的投資,也預計創造約400個全新的工作機會,將會讓默克在台半導體科技事業的員工人數加速成長。 *企業責任,永續經營* 對我們而言,科學進展與企業家精神是齊頭並進的;這項使命激勵著默克不斷成長,為每個人創造更永續的未來;希望藉由我們的商業活動,為經濟發展與社會帶來貢獻。 -2022-2023: 響應天下雜誌簽署台灣人才永續行動 -2021-2022: 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ESG綜合績效類外商組首獎 -2019: 遠見第15屆CSR企業社會責任獎,榮獲幸福企業組傑出方案楷模 -2017-2019: 連續三年獲頒台灣傑出雇主及亞太區傑出雇主認證 *台灣默克集團旗下所屬企業* -台灣默克股份有限公司 -默克先進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賽孚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慧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慧盛先進科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About Us: Our purpose at Avient Corporation is to be an innovator of materials solutions that help our customers succeed, while enabling a sustainable world. Innovation goes far beyond materials science; it’s powered by the passion, creativity, and diverse expertise of 9,000 professionals worldwide. Whether you’re a finance wizard, a tech enthusiast, an operational powerhouse, an HR changemaker, or a trailblazer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 you’ll find your place at Avient. Join our global team and help shape the future with sustainable solutions that transform possibilities into realities. Your unique perspective could be the key to our next breakthrough! 關於台灣埃萬特: 原為台灣科萊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Clariant Plastics & Coatings (Taiwan) Co., Ltd. 自2021年6月14日起,正式更名為 台灣埃萬特股份有限公司 Avient Taiwan Co., Ltd. 公司位於桃園市桃園區,台灣主要業務為 色母粒 (Masterbatches)製造及銷售。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avient.com
本公司為德商Ensinger位於亞洲所開設的台灣分公司,Ensinger於全球有超過30個據點,總員工人數超過2500人,主要產品為工程塑膠之半成品板棒、各式塑膠製品、塑膠零件,產品服務的範圍涵蓋所有產業。
日本總公司(デンカ株式会社)設立於1915年,為總員工數約6,000人的一間優良綜合化學公司。於2008年設立台灣辦事處,2014年正式成立台灣電科股份有限公司,業務方面主要以半導體、電子、醫療產業為中心。 https://www.denka.co.jp/
Mouser成立於1964年,是TTI的子公司,隸屬於華倫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哈薩威控股家族的一部分, Mouser是獲得逾1,200間頂尖製造商品牌全球授權的經銷商。我們專注於為設計工程師與採購人員快速引進最新產品和技術。 Mouser在全球設有28個辦事處, 支持23種語言與34種貨幣進行交易。我們的全球運籌中心搭載最先進的無線倉儲管理系統,讓我們全天候都能近乎完美地處理取貨與發貨等訂單流程。想進一步了解Mouser,請瀏覽 www.mous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