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化經營的綜合性企業-三商企業 以百貨、餐飲、鞋業等連鎖業態深耕台灣的三商企業, 50多年來積極佈局多角化經營。 內部擁有專業經理人主導的競爭優勢, 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教育訓練、重視勞工安全與衛生的職場環境,以及順暢的升遷管道。 民國77年股票上市,成為本土企業成功經營的典範。 在關懷國人食、衣、住、行等生活面向的同時, 也跨足三商美邦人壽、復華投信、宏遠證券等金融事業。 三商電腦更致力於金融系統自動化服務, 並以救世濟人為宗旨,投入原料藥生產─旭富製藥。 三商企業期許營造普羅大眾的幸福消費,提升品牌台灣的經營理念, 並提供多元發展的機會,為社會培育人才精英。 我們永遠伸出熱情的雙手,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發亮!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108 年 10 月 14 日成立,以資源整合、提供行銷策略等適切建議給客戶;主要執行公家機關教育宣 導、政策宣導及活動推廣、農村旅遊輔導與加值宣傳等相關計畫,目前以花東地區為業務重心區域。
2018年3月,台泥企業團為響應再生能源發展,成立台泥綠能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地熱發電投資與開發,同時針對其他再生能源領域,進行研究評估及尋求合作。 台泥綠能擁有台灣第一個大型儲能自動頻率控制調頻備轉輔助服務(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簡稱AFC),並於2021年4月正式併網上線。
本會是內政部轄下之合法社團法人,依儲蓄互助社法規定受政府授權輔導、管理與監督各儲蓄互助社。儲蓄互助社則為一群具有「共同關係」的自然人及非營利法人所組成的非營利社團法人。所謂共同關係,乃指工作於同一公司、工廠或職業團體,或參加同一社團或宗教團體或原住民團體,或居住於同一社區者。目前全國各地共有323個儲蓄互助社,社員人數共22萬人。
信鼎公司成立於1994年,為一專業技術服務公司,主要服務範圍包含各類機電設備、交通軌道、環保設施及熱處理製程技術等,服務項目也由最初公司創建始之單純的操作及維護服務,拓展至機電設備之更新與升級技術服務、場站設施之經營、維護與管理以及處理製程之功能提升與改善等。 信鼎原由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為響應政府之都市垃圾焚化廠『公有民營』政策,投入技術密集的大型焚化廠操作與維修服務工作,引進及移轉大型焚化廠操作與維修之技術,於1994年5月間百分之百轉投資成立信鼎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並即於1995年間成功取得國內第一座委託民間經營的焚化廠操作服務合約-台北縣新店廠。 由於新店廠的穩定營運,信鼎本著建構高效能組織及開創顧客加值效益之理念,又陸續爭取得「基隆廠」、「桃南廠」、「桃航廠」、「苗栗廠」、「台南廠」、「后里廠」、「烏日廠」、「嘉義廠」、「岡山廠」及「台東廠」等多座都市及一般事業廢棄物焚化廠,另於2003年取得屬有害事業廢棄物管理之「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資源再生中心」。 信鼎自成立以來經營績效斐然,於台灣每日都市及一般事業廢棄物總處理量從900噸成長至7,400噸,每日發電量亦從34萬度電成長至360萬度電,民營化市場佔有率達42%,為國內最大的焚化廠操作營運專業公司。在信鼎成長的過程中,最引以為傲的乃是能將焚化廠營運的外來技術本土化並促使民營化政策的落實及各廠的服務皆能與地方建立良好的互動 原母公司中鼎為整合集團內有關環境資源之各事業單位,於2004年將集團下信鼎、暉鼎、崑鼎、嘉鼎及裕鼎統合為「環境資源事業部」,後於2007年改為崑鼎持有,以期能結合各公司之專業能力與資源,創造更有價值之事業核心,提供完整、全面性的服務,崑鼎2010年5月於台灣店頭市場成功上櫃,而信鼎於此事業部中即扮演技術發展核心的角色。 近年來隨著國內各大型都市垃圾焚化廠相繼投入營運,廢棄物處理市場逐漸飽和,然信鼎的成長並未因此減緩腳步。相反的,信鼎以實廠技術經驗與資源為根基,發展機電設備更新與升級技術服務能力,並積極開拓垃圾焚化廠以外的重大公共建設之維修保養領域。在捷運場站方面,信鼎自2007年起陸續爭取到高雄捷運的數項設備維修工作,亦在2012年底跨足台北捷運部分路線之水電、消防設備維護工作。在桃園機場方面,在2011年12月取得機場廢棄物清理設施之操作維護案後,接續在2012年陸續爭取到數個案子,足見業主對信鼎的信賴與肯定。在醫療院所方面,2012年信鼎在高雄榮民總醫院展現強烈的企圖心與技術能力,爭取到其空調系統操作維護工作。另外在機電升級技術服務方面,除了持續在焚化爐領域擴展外,如高雄中區廠及內湖廠多項機電升級工作,亦將觸角延伸到其他產業。因此,在中鼎環資事業部中擔任技術發展核心的信鼎公司,已自單純的環保設施操作營運角色成功轉型為機電技術服務廠商,能夠對各種民營事業與公務部門提供更廣泛之專業技術服務,顯見信鼎的技術實力與信譽普受客戶的肯定,未來的潛力與發展指日可待。
我們主要為素人直播主培訓的經紀公司。 公司規模在全台各地區皆有合作的直播團隊,利於輔導在全省各地的夥伴。 同時擁有專業的團隊結合創造出優秀的成績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只要您有興趣,歡迎您加入礫石網路多媒體企業社。
第一階段:中途之家 (1988-1992) 一群基督徒看見不幸少女的需求,建立全台第一所中途之家-勵馨園,開展收容服務,替少女們預備家園。 第二階段:反雛妓運動(1992-1995) 推動「反雛妓華西街慢跑」社會運動,促使勵馨版本的《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立法通過(及現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三階段:少女保護行動者(1995-2001) 建立全國「少女希望網絡」並成立「蒲公英治療中心」,提供遭受性侵害及其重要他人諮商治療。 第四階段:Empower少女與婦女(2001-2008) 在多年的一線服務中,看見服務對象的需求,勵馨持續發聲、參與性別公義的行動倡議,積極實踐「充權」並開展協助婦女接軌就業的準備性職場。 第五階段:終止性、性別暴力 共創性別公義的社會(2008-迄今) 加入全球反暴力行動,並號召成立「亞洲婦女安置網路(ANWS)」持續倡議與致力終結社會中所有性/別暴力行為與壓迫,建立性別公義的社會。
黎明(New Dawn)意味著破曉的曙光、和著天使的讚美和祝福臨到花蓮這個瀕臨太平洋的教養院。黎明傳承門諾會為主以愛事人的使命,同時積極推動綠自然照顧 (green care),實踐愛己愛人愛地球的信念並積極成為身心障礙者與家庭的希望曙光,同時也提醒黎明的服務使用者及同工要有信心、愛心與盼望,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和平、互助、簡樸」的生命價值。 1977:基督教門諾會宣教士羅樂道夫婦借用門諾會美崙教會幼 稚園教室創立「黎明啟智中心」。 1986:國內外捐助,遷入未婚媽媽之家(現址)。 1992:內政部補助1.2億興建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大樓, 1994年完工。 1997:更名為『黎明教養院』。 ◎服務部門 黎明教養院:負責黎明教養院安置服務,包括日間托顧、全日住宿。 黎明職業重建中心:負責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與支持性就業等服務 黎明社區服務中心:負責身心障礙者自立支持與失智者之社區照顧服務 黎明向陽園:推動綠自然照顧的療癒 、 教育及社會服務及農牧生產作業。
叮哥茶飲2002年於台東市創立,俏皮桃紅色招牌、時尚明亮店面裝潢,再再顯示我們與他人不同的地方。選用花蓮及台東當地或特色食材,研發出台東叮哥茶飲的專屬口味,這些年來,仍保持著產品的品質、新鮮但又同時平價的理念,盼望透過一杯杯飲品,讓所有人均能享受到幸福與滿足的滋味。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2 MICHELIN Stars 2024》《500盤美食評鑑》 牡丹花了多年虔心進修與進化, 掌握了來自日本的頂級獨門烹飪技術《TEMPURA》 現在,牡丹嚴選來自豐州及世界各地海港 當日優選極品食材每日運送到台北, 以TEMPURA究極手藝完美呈現絶美風味。
(一) 組織簡介: 榮譽董事長李家同先生於2002年創辦了全國性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秉持「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之理念,深信「窮困孩子的唯一希望來自教育」的策略方向,二十一年來免費為偏鄉弱勢孩子提供課輔服務,致力提昇偏鄉弱勢孩子們的學業程度,實踐「讓知識帶希望回家」,讓資源不足的孩子擁有基本學習能力,並結合「社會工作」,改善孩童之社會問題,以此翻轉人生,達到「教育脫貧」目標。 (二) 沿革: 2002年-成立「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2003年-在南投設立埔里中心、信義中心。 2006年-在新竹設立竹東中心、尖峰中心。 2007年-在台中設立沙鹿中心。 2008年-更名為「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隸屬全國。 2008年-啟動「在地課輔老師培育計畫」。 2009年-尖峰中心分設尖石中心、五峰中心。 2010年-在雲林、新竹橫山、屏東設立雲林中心、橫山中心、屏東中心。 2010年-開辦外展課輔服務,輔導並培訓外部合作的社區單位。 2010年-出版自編英、數教材。 2011年-在澎湖、宜蘭兩地設立澎湖中心、宜蘭中心。 2013年-與學校協同進行差異化補救教學。 2013年-與衛福部合作安置機構課輔人力資源培育計畫。 2014年-在嘉義設立嘉義中心。 2014年-與均一教育平台合作,授權博幼課輔數學教材。 2015年-自編英、數及閱讀教材免費授權教育部,列入「國民小學及國民 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台」。 2015年-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課輔,輔導與培訓在地原住民單位執行課 輔。 2016年-教育部將博幼列入國中、小補救教學師資培訓單位,辦理18小時 補救教學師資培訓課程。 2016年-在台東設立台東中心。 2017年-在彰化、南投國姓設立彰化中心、國姓中心。 2019年-在花蓮設立花蓮中心。 2023年-在基隆設立基隆中心。
本公司原為三立棉業之相關企業,專業於飯店、民宿、旅館之用品設計製造 2014年6月於台東市豐樂工業區(台東市大忠路6號)設立全新分公司,提供台東在地客戶完整之服務. 2015年8月於花蓮成立全新公司,專心致力於開發各飯店民宿業者需求之全新產品. 2016年12月於宜蘭羅東設立全新分公司,提供宜蘭及北區在地客戶完整之服務. 2017年9月,為提供更寬廣的展示空間,花蓮營業處於明智街遷移至花蓮市中山路112號,提供顧客更便利、更寬敞的選購空間。 2020年2月,為服務北區客戶,設立台北分公司,提共便利服務。 2021年6月,為更擴大服務中、西部、離島客戶,設立桃園營業處,提共更完整更便利的服務。 2023年4月,擴增了集團專屬之ISO等級之化妝品廠。 2024年5月,為服務南區客戶,設立台南分公司,提共便利服務。 我們不斷的精進求進,開發豐富、實用的的各種飯店、民宿所需之備品,價格不斷的追求更符合成本考量之產品,致力於成為各位旅宿業者的最佳後勤供應商,我們會一直不斷的努力,提供給我們的顧客最好的產品、最優質的價格! 本公司之所有身體清潔之產品將全數邁向利於不汙染河水、海洋之目標,並將進一步藉由取得碳權之目標,愛護地球,成為業界唯一之標竿。 專業飯店民宿旅館用品供貨商 台北營業處 02-25528606 桃園營業處 03-4205666 宜蘭營業處 03-9606739 花蓮營業處 03-8347979 台東營業處 089-357699 台南營業處 06-2962929
撥筋堂─筋骨調理大師「嚴師父」親手打造建立的第一流傳統整復推拿品牌 有感於一個人的雙手受限, 筋骨問題求救無門的大眾, 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團隊的力量。 筋骨一代宗師─嚴師父創辦「嚴師傅傳統整復推拿」多年後, 決心打造一個有信譽有口碑的筋骨調理品牌─撥筋堂, 目前撥筋堂已經是筋骨調理市場上, 信譽最佳,知名度最高之品牌。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低流動率,高福利! 撥筋堂的理念就是「團隊作戰、共創高業績、優質個人與家庭生活!」 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 也提供業界最堅強的傳統整復推拿技術手傳。 業界的資訊多且雜, 撥筋堂有強大使命感撥亂反正, 並且期許提供傳統整復推拿人員一個值得深耕的優質工作環境與文化。 撥筋堂是一個健康事業體, 由創辦人嚴師父創立邁向20年, 從台北發跡, 拓展至中台灣, 無畏於疫情干擾, 2025年已有12家實體直營店面, 1個新展望的「社團法人中華撥京傳統整復推拿協會」, 更在2021年疫情後, 於竹北高鐵區建立了「撥筋堂教育訓練中心」, 以落實產學合作、教育英才的腳步, 2023年成立子品牌Dr.撥運動按摩筋膜拉伸 更實現「照顧產業人員 與 全民筋骨健康」的願景! 未來更有不斷拓點、輔助業內師傅創業的願景。 目前撥筋堂每間分店均是體系直營訓練嚴格、品管嚴格,業界一致好評! 開業迄今邁向第二個10年,成就了台灣12家店: 台北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古亭店 (古亭、師大商圈) 台北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復興店 (南京、復興、小巨蛋商圈) 台北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羅斯福店 (古亭、師大商圈) 台北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天母店 (天母商圈) 台北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士林店 (士林商圈) 桃園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向陽店 (桃園中正藝文特區商圈) 新竹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關埔店 (關埔商圈) 新竹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竹北高鐵幸福店(高鐵站前商圈) 台中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黎明店( 黎明商圈) 台中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市政店( 五期七期商圈) 台中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文心公益店(公益路商圈) 台中撥筋堂 傳統整復推拿 中清漢口店(漢口商圈) 另外創辦人於民國108年1月26日創立「社團法人中華撥京傳統整復推拿協會」,目的在於服務更多想習得傳統整復推拿技術的人。 業內師傅薪資 台北區撥筋堂平均收入8萬以上 上看1x萬以上 新竹區撥筋堂平均收入9萬以上 上看1x萬以上 台中區撥筋堂平均收入7萬以上 上看1x萬以上 學到的別人拿不走! 隨著技術與專業的提升 師傅收入穩定倍數成長! 撥筋堂 +Dr.撥提供最優質的工作平台 根據2022年~2024年內勤人員薪資漲幅每年平均調整3~10% 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撥筋堂的工作行列。
提供您居家修繕最佳方案,創造美好幸福居家生活 特力屋是臺灣首座大型居家修繕中心,自1995年成立以來,於桃園南崁開設了第一家分店,至2024年在臺灣擁有65家大型門市及社區店,迄今在台深耕經營邁向30年,是最懂台灣人的居家賣場。 DIY熱潮的引領者 「特力屋」以專業服務為經營理念,為台灣注入居家修繕手創的DIY熱潮。我們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包含DIY修繕、居家裝修及生活機能的提升,啟發消費者持續改善居家空間與生活品質。 同時,特力屋首開台灣DIY風氣先河,以教學為主的「特力屋手創空間」於2016年誕生,規劃了木作共遊、親子共學、毛孩共居、綠意共生四大主題課程,藉由體驗課程中的木工技能學習或親子互動,讓民眾獲得療癒與啟發;此外,為提升民眾生活品質,也開設日常居家修繕煥新免費講座,例如:牆面油漆塗刷、冷氣基礎清潔保養、輕鬆更換崁燈、面盆及浴用、廚用龍頭等多元的內容,教授民眾居家煥新技能,也從中享受DIY樂趣。 因應趨勢的創新變革 除了販售居家煥新修繕用具,「特力屋居家裝修中心」提供令人安心、信賴的裝修服務,配置專業的專案管理師團隊、連工帶料一條龍服務、全台門市皆有展示中心、多家銀行刷卡分期0利率以及品牌承諾安心售後服務,幫助顧客優化居家生活環境,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品質。 因應消費群眾生活方式的轉變,特力屋於2019年進駐人口較密集的住宅區開設「社區店」,就近服務在地居民;同年推出「社區管家」服務,主動走入社區與顧客家中,提供居家空間換新修繕、節電評估等專業諮詢,成為鄰近居民們的神隊友。
立保保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為國內第一家專業護送保全公司。 由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100%轉投資, 並引進全日本第一大保全公司SECOM之專業護送、ATM、填補鈔等經驗。 主要業務為現金、有價票券之提領、整鈔、匯款及高價值的黃金、鑽石及機密文件、 國家級試卷、電腦彩券等重要物品護送服務, 目前公司規模已發展至全省十家分公司,七大整鈔中心,擁有運鈔車220多部,員工700多人。 專責承做各大銀行、連鎖大賣場、超商等客戶計200餘家,6000多個據點運送, 市場佔有率達60%,居同業之冠, 堪稱是維護民眾財物安全的先鋒、企業金流最安心的夥伴。 在金融產業趨向整合、無人銀行需求高度成長趨勢下, 立保保全亦提供自動櫃員機填補鈔作業、交易連線、障礙排除、耗材更換及簡易清潔服務, 搭配主動監控系統全年無休的為客戶監控ATM運作狀態, 有效為金融業達成節省人力,提升安全性的目的。 「響應參與【 青年就業大作戰 】 徵才計畫」,計畫代碼: 2022YBKCGPLAN
「YouBike」 微笑單車(股)公司為巨大機械工業(股)公司(巨大集團/捷安特)所成立之服務事業體,提供 24H 甲租乙還租賃服務的電子無人自動化管理公共自行車系統,以優質的營運服務、舒適好騎的自行車、方便註冊與使用之特點,鼓勵民眾改變出行習慣,使用大眾運輸系統,降低交通壅塞度,同時能夠環保節能,創造永續智慧交通環境。 多年的營運經驗中,微笑單車不斷與時俱進,為更貼近民眾需求,用心研發出 YouBike 2.0 公共自行車高運量系統,採「無電輕樁」設計的停車柱,讓站點設置更靈活;搭載智慧車機提供「一車一機 免排隊」服務,提供多元租借方式,方便民眾快速借還車,讓公共自行車深入巷弄,串起最先與最後一哩路,讓出行更為便利。 ※本公司不會要求應徵者加入任何通訊群組,若接獲可疑邀約,敬請提高警覺,並透過官方管道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