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宗旨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社會工作方法,協助兒童及青少年、婦女、老人、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疑似精神障礙者、街友、更生人及近貧家庭或其家庭成員充權為服務目標,藉以提升個人內在能力,促進個人社會適應,脫離生活困境之危機狀態,以達助人自助之服務宗旨。 成立目的 (一)提倡「助人自助」的服務理念。 (二)以社會工作的方法,積極協助兒童及青少年、婦女、老人、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疑似精神障礙者、街友、更生人及近貧家庭或其家庭成員,發展個人潛力並重新建構生活技能。 (三)促進兒童及青少年、婦女、老人、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疑似精神障礙者、街友、更生人及近貧家庭或其家庭成員之就醫權利、就養協助、生活輔導、安置服務、就業協助等相關服務規劃辦理;促進生活重建服務方案之研發、規劃與辦理;倡導相關福利權益,推動相關公益活動。 (四)依據老人之需求,推動長者健康促進相關議題,提供長期照顧服務。 (五)其他促進弱勢者及其家庭權益之相關業務。
【將心比心 照護一生】 姜博文診所成立於1995年,自開業至今已達20餘年,致力於在地醫療照護,守護社區居民健康。秉持著「將心比心,照護一生」的理念及服務的熱忱,由家醫科、新陳代謝科、腸胃科醫師、衛教師及營養師組成專業醫護團隊,以全人、全家、全科的照護模式為宗旨,提供病人整體性照護。
歡迎來到「喜大人」! 「喜大人」是台語對「長輩」 的尊稱,兼有「討喜」的意思。 愛爾德長者事業有限公司隸屬於喜大人長者服務團隊,以社區長照機構(日間照顧)為主軸,目前桃園共有四間日照中心分別於青埔、蘆竹、大園、桃園營運中。 創辦人Vicky曾多次在安養中心舉辦小提琴的義演,每每看到躺在病床上老奶奶開心的神情,燃起希望能給予長輩更多快樂的使命。學音樂出身的Vicky開始努力連結各方照護領域的專家好友,並在2019年投入長照領域,希望能打造一個讓長輩開心、獲得更好生活模式的長者友善環境 !
新竹教區簡史 一九六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恩准成立新竹教區,同日派任羅馬傳信大學秘書社長杜蒙席寶晉、為新竹教區首任主教,並於是年五月二十一日,聖神降臨節,假聖伯多祿大殿,教宗親自主持祝聖典禮,晉陞杜蒙席為主教,九月十日杜主教就職視事,教友夾道歡迎,相爭一覩主教風采,主教座堂萬頭攢動,擠的水泄不通;典禮莊嚴隆重,共同祈禱天主降福新竹教區的傳教事業。 新竹教區包括新竹、桃園和苗栗三縣。新竹教區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密切合作,胼手胝足,在教區主教領導下共同再接再勵,宣報基督的「喜訊」。各個修女團體投入各種傳教事業,從事各種善舉,獻身與教會,貢獻至钜,新竹教區修女聖召非常旺盛,分擔很多教區性的任務。 其他教友善會組織如基督活力運動、聖母軍、聖神同禱會、光鹽營、薪傳會、教友教職員聯誼會、聖召促進委員會等等、都能認真努力,按成立的宗旨傳佈福音,功效有目共睹。教區內的教會教育工作,社教工作,服務工作、仁愛工作和醫療工作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和認同,功不可沒。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代人的壽命不斷延長,預估到了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為超高齡社會,指社會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因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讓家庭照顧負荷沉重,對於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也持續增加。現代人雖然有了長壽與富貴,假若沒有健康的身體與安寧的心靈,將會是一種折磨。有了長壽與富貴,卻遇到失能、失智而無法享福,這將是嚴重的缺憾。所以想要人生順遂,沒有障礙便要積福德資糧,即佛法所說的種福田。故本會取名福田,期能在高齡化的趨勢下,幫助人們播種福田,廣結善緣,並結合政府及民間之社會資源,推動社會福利工作,提升弱勢民眾的生活品質,建立充滿愛與關懷的祥和社會。本會為內政部立案之全國性社團法人,於民國105年1月成立並依章程規定展開各項服務工作。本會於106年於高雄市承接居家喘息服務,於澎湖縣西嶼鄉成立失智服務據點,於澎湖縣湖西鄉的湖西村和龍門村成立2處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方案;並於107年承接高雄市居家服務業務,服務區域包括高雄市六龜區、桃源區、旗津區、仁武區、大樹區、大社區、旗山區、美濃區等8區,服務高雄市偏鄉廣大的失能失智民眾;本會並於107年起先後於桃園市和新北市承接成人監護(輔助)宣告個案服務方案,服務對象為受法院裁定由主管機關桃園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擔任監護(輔助)人之受監護(輔助)個案。為了能持續深耕桃園市,且配合中央政府推動社會安全網計畫,本會於同年(107年)9月承接桃園市脆弱家庭多元支持服務計畫,服務區域包括桃園市龜山區、八德區和大溪區等3區由社會局派案予本會服務之脆弱家庭。108年至今仍持續接受政府委託辦理上述方案,並於高雄市增加六龜區之老人身障者送餐服務業務;109年3月增加新竹縣身心障礙者監護(輔助)處遇服務方案;112年增加苗栗失依老人及監輔宣安置後追服務;112年6月薪資身障、老人安置個案關懷處遇服務方案。 本會成立後積極協助並配合政府推動的社會福利和長照服務的新政策,從民國106年中央推動長照2.0計畫到107年推動到社會安全網計畫、109年強化社會安全網2.0計畫,本會皆積極參與和配合執行政府所推動的新政策,在高雄市和澎湖縣,本會深入偏鄉提供長照服務;在新北市和桃園市,本會服務2個直轄市全市由市府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之民眾,於109年3月協助新竹縣由縣府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之民眾,112年協助苗栗縣政府擔任65歲以上老人之民眾和失依老人安置服務對象,雖然本會成立的時間較短且服務的建構仍在摸索和不斷嘗試中,未來仍充滿挑戰,但是本會仍持續秉持著知福、惜福、培福、種福的精神,期待本會的成立和社會福利業務的拓展能帶給台灣社會一個良善的氛圍,深耕福田,廣結善緣,造福人群,幫助社會上更多鰥寡孤獨廢疾和貧苦無依的人,真正為台灣社會種下福田。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台灣福田社會福利發展協會的工作行列。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緣起於家長組織,目的在提供唐氏症家庭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透過家庭關懷訪視、支持陪伴、專業諮詢等,協助唐氏症家庭一起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困難,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為了直接提供唐氏症孩子需要的服務,於1998年募集經費成立了基金會,並依唐寶寶的年齡、家庭狀況、照顧者狀態等,提供早期療育、全日托安置、醫療復健、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健康管理、社區融合生活、急難救助等不同層次之全人服務。 隨著唐氏症孩子成長發展的需求,本會於2005年開啟了北海岸偏鄉地區的早期療育服務,逐步朝向專業服務發展;2006年承接新北市愛樂發展中心,開始提供機構型的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2012年因應政府推展社區式的日間照顧,展開第一間社區日間作業設施;2013年配合公共托育政策,經營了第一家公共托育中心和親子館;2015年將服務觸角延伸到馬祖地區,為離島地區帶進專業的公托服務;2018年經營第一家非營利幼兒園,為發展遲緩兒童營造共融的環境;同年開始與長期照顧資源接軌,提供失能身心障礙者長期照顧服務。唐氏症基金會秉持「哪裡有需要,服務就到哪裡」的精神,持續拓展服務據點,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發展適切的服務模式。
本院隸屬於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屬精神科專科教學醫院,設醫療科、醫事科、行政科室,共10科5室分別辦理本院任務。 本院為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的整合性服務,將醫療科室區分為七個專業團隊,分別為:一般精神醫療團隊、兒童精神醫療團隊、社區精神醫療團隊、身心精神醫療團隊、司法精神醫療團隊、高年精神醫療團隊、成癮防治醫療團隊,每一團隊除了精神專科主治醫師外,也加入了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護理人員等跨科別的醫療專業人員,每一團隊定期開會,檢討服務情形並擬定計畫以提供患者優質貼心的服務,協助蒞院就診的病患獲得妥善的治療與復健。
歡喜學堂推廣協會是一個深耕桃園、扎根社區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推動「伴老惜老,高齡共好」的理念。 我們相信,每一位長者都值得被好好陪伴、每一份照顧都可以更有溫度。 協會目前營運涵蓋: 長照A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居家長照機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各式社會支持專案(如社宅關懷、弱勢家庭支持、獨居長者關懷)。 我們不只是提供服務,更是陪伴在地長輩與家庭一起生活的夥伴。從日常探訪、送餐陪伴,到跨專業合作與社區資源整合,我們一步一腳印,實踐讓「照顧」走進人心、讓「老後」成為可以期待的階段。 在歡喜學堂,每位夥伴都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你是在第一線陪伴長輩,或在幕後撐起行政系統,我們都相信:支持與連結,是共好最重要的開始。 邀請你加入我們,一起讓高齡社會不只是挑戰,而是更多人的希望所在。
我們是從事南北貨餐飲食材批發 兩個店面、三個倉庫(因為是在市區所以散佈在中明路上)。 本公司目前正在招募【送貨司機】人才。 我們是做南北貨食材零售批發,門市和倉庫遍及在中壢區中明路上: 中明路38號~益昇商行(門市) 中明路40號~廣益商行(門市) 中明路62號~倉庫~元榮行(批發) 中明路66號~倉庫 中明路75號~倉庫 我們的客群有:餐廳、便當店、飲料連鎖店、攤位攤車等等。 公司福利: (1)享勞健保(目前勞保是全額公司負擔) (2)提供免費午餐便當 (3)享年終獎金 (4)週休二日~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元榮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為促使民眾獲得整合式服務,增進長照服務提供單位分布之密度,因地制宜發展在地化長照服務,規劃長照資源發展原則,並整合各項服務,朝向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式照顧服務體系發展,爰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模式,透過佈建綿密的長照服務資源,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機構式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普及照顧服務體系,提供民眾預防失能以及在地、即時、便利的社區照顧,提升生活品質及獨立生活之能力,使其安心終老,落實在地老化政策目標。 福安秉持尊重個人化與推展社區化的核心價值,在高齡者人口遽增的時代中,朝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在為失智與失能長者提供生理與心理上的照顧服務時,我們更期望能以更細緻、更全面的角度提供服務,以實際行動讓大家看見照顧是值得投入的一門專業,更讓桃園成為大家都可安居共老的友善城市。 以「安居在宅,全人關懷」為經營宗旨,透過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模式,提供長照居家復能及健康促進等相關專業服務,讓每位失能者均能獲得身心靈全方位照顧,進而提升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
敬為初心 始終如一 我們本著敬重長輩的心來投入照顧銀齡事業,設置機構時,我們常常在討論的問題就是: 如果這是自已的父母長輩,我會放心將他託付給怎樣的人? 尊敬的精神, 敬愛的態度, 《論語・為政》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孔子,何謂孝道?孔子回答:「現在的孝順,只有奉養老人。即使是犬馬,都會得到飼養。如果不心存敬重,有何區別?」 有了這個理念,我們競競業業,以初心為職志始終如一,堅持我們的服務。
寬福護理之家成立於89年9月28日 年年為評鑑優等單位。 93年桃園縣衛生局評鑑護理之家甲等 94年桃園縣衛生局評鑑護理之家優等,桃園縣社會處評鑑居家服務甲等 95年桃園縣衛生局評鑑護理之家甲等 96年桃園縣衛生局評鑑護理之家優等 97年桃園縣衛生局評鑑護理之家優等 98年及99年行政院衛生署一般護理之家評鑑甲等 護理之家 102年榮獲評鑑優等(效期103年至105年) 護理之家 103、104年榮獲督考優等 護理之家 105年榮獲評鑑優等 護理之家 106年榮獲評鑑優等 護理之家 107年榮獲評鑑合格 護理之家 108年榮獲評鑑合格 護理之家 109年榮獲督考合格 護理之家 110年榮獲督考合格 護理之家 111年榮獲督考合格 居家服務103年榮獲評鑑優等 居家服務104年榮獲評鑑優等 居家服務105年榮獲評鑑優等 居家服務106年榮獲評鑑優等 2019年A單位評鑑試辦優等 2023年A單位評鑑「桃園區」、「蘆竹區」、「大園區」優良 搬遷後為獨棟建築,含景觀花園及停車場, 交通便捷、空間寬敞、通風良好、光線充足、環境幽雅為長期照護需求者最佳考量。
早在民國107年3月底臺灣就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高齡社會」,預計114年更將達到20%的「超高齡社會」。另外,根據臺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每8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因此,前監察院院長-王建煊先生夫婦所創辦的財團法人臺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依《長期照顧服務法》,協助籌設「天使居長照財團法人」以及「天使居」長照機構,希望對長者做更專業更深入的照顧與服務。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有同理心及想要回饋社會的應屆畢業生、二次就業者,或擁有醫護相關背景者,一起加入慈照居家照顧的工作行列。工作賺錢同時,我們一起幫助需要受照顧的弱勢族群。
合醫集團是台灣長照產業領先品牌之一,以本身在長期照顧與銀髮族事業屢有佳績外, 另外亦提供法律風險預防、稅務規劃、電子資訊系統開發、土地開發、建築營建等綜合性服務公司。 業界菁英強強結合,憑藉優質的各界產業資源、雄厚的綜合實力、優異的品質服務滿足業主多元需求,提供優質服務。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1.經營理念: 用愛心與專業,以全人觀點協助身心障礙朋友的生活與就業,使其得以安享一生。 2.核心價值: 愛心家園的所有工作同仁都秉持家園四大核心價值 (一)誠信正直:我們言出必行,誠實對待所有人,秉持高道德標準、不欺瞞。 (二)服務熱忱:院生、家長、義工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隨時保持熱情。 (三)團隊成功:我們是一個團隊,凡事以團隊成功為出發點,不以個人利益為考量。 (四)專業成長:做任何事都展現出我們的專業,持續追求成長、不斷學習。 3.服務對象: 持有身心障礙手冊中度以上年滿18歲之智能障礙者、肢體障礙者、多重障礙者。 4.服務內容: 提供日間、臨時、全日之托育養護服務,另有教育訓練: 生活基礎教育、社會互動教育、職業技能教育、休閒運動教育、社會適應教育、個別化服務、改善行為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