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國家對生技產業的高度期望,經濟部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台耀化學等政府及業界力量共同成立具產業指標性、以蛋白質藥品為主的「台康生技公司」,是經濟部科技專案近年來人數最多、團隊規模最大的衍生公司,為我國邁向高價值生技藥品之開發與生產建立了重要里程碑。 台康生技公司成立於2013年4月,承接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原生技藥品先導工廠之團隊及完整的核心能量,包括細胞株建立、製程開發、蛋白質特性分析及品管等技術,並接續動物細胞與微生物兩座TFDA認證的cGMP廠房之營運。我們擁有世界級CGMP 300-500L 哺乳動物細胞培養設施與20-100L CGMP 微生物醱酵系及相關基因工程產品之CGMP 生產技術與人員,包括:CELL LINE DEVELOPMENT、PROCESS DEVELOPMENT、PROCESS SCALE UP、GMP PRODUCTION 及DOWNSTREAM PROCESS 等。並擁有CGMP 相關運作與確效技術,同時與國外知名生技專業委託製造公司聯盟,引進其經營與技術能力,使本公司運轉初期即達到世界水準,奠立邁向世界級生技藥產品製造能力之基礎。 EirGenix is a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service supporting our clients in development, analytical testing, and cGMP manufacturing of biopharmaceuticals from pre-clinical to commercial manufacturing. Our facility is located in Taiwan, and offers the service to clients around the world.
長榮集團始自於長榮海運,由集團創辦人暨總裁張榮發先生於1968年9月1日創立,藉由一艘十五年船齡的雜貨船「長信輪」,為集團奠下發展基礎,並於1985年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貨櫃船公司,自此成為全球航運界的領導品牌。 在超過四十年的成長過程中,長榮集團藉由海運奠定的根基,進而拓展到陸上運輸、航空與旅館等各領域。長榮航空為我國第一家民營的國際航空公司,於1991年7月1日正式開航起飛,為我國的民航事業展開新的紀元。 自飛航以來,長榮航空累積優異的飛安記錄與服務口碑,並進一步與美國發動機製造廠奇異公司(GE)於1998年合資正成立長榮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軍航太維修業。經過多年的努力,長榮航太維修信譽普遍獲得客戶認同,至今,全世界客戶遍布23個國家,超過35家航空公司。 站在長榮集團的基石上,發揮長榮航空的創新精神,秉持長榮航太務實的品質要求,長榮航宇精密於2012年成立。擁有長榮航空領先群倫的工程團隊及長榮航太的高品質作業技巧,長榮航宇精密提供國際級的航太產品及組件的生產製造。 為考量長期策略發展所需,於2019年3月1日起併入「長榮航太科技公司」以重新整合航空器維修及製造資源,並透過共享研發人才與技術合作,來提供客戶更完整及多元化的產品服務,期能推升與國際大廠更進階之業務合作關係,以達到綜效、提昇競爭力,持續創新,不斷向前。
普續企業成立於1994年,初期以專業生產防靜電包裝袋為主,但隨著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對於靜電防護的要求,及產品品質的提昇也日趨重視,因此普續企業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專業的設備,並致力於防靜電產品的開發及品質的提升,使得業務量隨之快速成長。 普續公司並於2004年成立彩藝事業部門,主要以民生用品包裝袋及食品包裝袋製作為主,以電子業的經營模式帶入傳統包裝行業,並致力於各式特殊包裝膜的開發,以因應目前多變的包裝需求,來提昇各行業的包裝形象。 今日普續企業不斷提升防靜電產品及彩藝包裝製程技術,並以專業,速度,為服務客戶的目標。 總公司及一廠,二廠及三廠皆位於中和市。
經營至今已27年,於業界已有不錯知名度,更曾獲得縣市環保局評鑑為績優環保顧問公司,主要服務對象為科學園區知名上市公司,及各大中小型傳統工業,服務內容以空氣污染、水污染防治、事業廢棄物、毒性化學物質等各項事業許可及相關申辦作業等業務執行。
明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10年,以研發特用電子材料、衍生性電子特用零組件、利基性產品之自行開發生產及銷售為核心,未來更將以100%研發利基性產品為公司發展方向。本公司自始即投入研發工作,在研發團隊不斷測試及驗證下,開發出能與歐美、日系品牌並駕齊驅之優良產品,並導入綠色化學和無鹵素、無重金屬、無溶劑汙染等對人體無害之應用材料,取得科技與自然的平衡,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
本公司為台灣規模最大的精品優格連鎖品牌,創立於2007年,迄今已有17年歷史。 近幾年整體營運高速成長,獲利狀況也逐年提升,2024年度合併預估營收達7億以上,全國門市數將近50家,且計畫於未來幾年持續展店,為食品產業內最具爆發力的耀眼新星。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關於我們】 股票代號6922,宸曜科技創立於2010年,以「Neousys」自有品牌行銷全球,作為一家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積極拓展Edge AI運算邊界理念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總部設於新北市,在美國芝加哥、中國上海與北京,以及德國慕尼黑設有服務據點。行銷網絡覆蓋五大洲、超過100個國家,與40多家銷售與服務夥伴密切合作。宸曜科技專注於高可靠性工業電腦與產業應用平台的研發製造,我們的產品涵蓋AI邊緣運算工業電腦、高可靠度嵌入式電腦、機器視覺系統、車載電腦及工業物聯網閘道器等,滿足多樣化的垂直市場的需求,以開拓創新前瞻應用領域為使命。 不同於一般的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工業電腦或稱產業電腦是專為多種產業應用所設計的電腦,其功能規格及環境認證要求都比較嚴格。宸曜科技深刻洞察工業電腦的應用範疇與機會,及客戶們的確切需求,透過技術創新及對CPU和GPU核心運算技術的深厚掌握,打造業界領先的產品。我們在設計、製造與客戶服務方面堅守高品質標準,確保每件產品都具備卓越可靠性,助力各種應用,使人類的生活更美好,實現我們的承諾。 工業電腦雖不像3C產品廣為人知,卻是產業自動化的無名英雄,幫助台灣成為全球市場的隱形冠軍。作為GPU運算智能工業電腦的先驅及全球AI邊緣運算領域的領航者,我們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生產線自動化系統,以及日常接觸的火車、汽車、農業機具、軍用無人機、醫療設備、科技執法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甚至是「揀土豆」的機台裡都可以看到宸曜的貢獻。 秉持技術創新精神,我們持續推進硬體與韌體技術,豐富產品組合與服務能力,同時保持少量多樣的靈活優勢,成為全球客戶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的努力屢獲肯定,包括Control Engineering、Military & Aerospace Electronics、Embedded Computing Design及Vision Systems Design等國際媒體所頒發的設計獎項。此外,憑藉卓越的外銷表現,公司亦曾榮獲經濟部「小巨人獎」。 我們期望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可靠工業電腦與產業應用平台,並為有志於高科技領域發展的人才搭建舞台。實現夢想的關鍵在於「人」,如果您認同宸曜科技的價值主張,並對我們公司感興趣,歡迎加入我們,與我們攜手共創未來。 【公司定位】 全球邊緣運算工業電腦的先行者 ◆客戶:我們提供全球各地的邊緣運算及工業自動化系統開發者及整合商。 ◆產品及關鍵價值:應用導向之系統設計、寬溫高效能散熱系統,以及所需運算效能之工業電腦。 ◆特色及優勢:根據GPU及CPU世代更替迅速推出產品,以滿足高效能的需求;針對不同應用的需求,推出車載電腦、機器視覺、IP67防水電腦等全系列選擇。 【媒體報導】 ◆遠見: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6986 ◆今周刊: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ost/202309270006/ ◆理財周刊:https://www.moneyweekly.com.tw/Magazine/Info/%E7%90%86%E8%B2%A1%E5%91%A8%E5%88%8A/130691 ◆Money DJ:https://tv.moneydj.com/tv/video?id=1698922627&categoryid=4 【具體成就】 宸曜科技在創立以來不斷開創佳績,歡迎您加入我們,一起分享未來每一次的掌聲與榮耀: ◆2025 台灣新營運總部啟用 ◆2024 成立德國子公司 ◆2024 POC-700榮獲Control Engineering 年度產品銀獎 ◆2024 榮獲104雇主品牌大賞 最佳吸引力獎 ◆2023 上櫃掛牌(股票代號6922) ◆2023 成立韓國辦事處 ◆2023 美國/中國子公司擴大營運 ◆2022 興櫃戰略新板掛牌 (股票代號6922) ◆2021-2024 榮獲Military & Aerospace Electronics Innovators Awards ◆2016-2022 榮獲Vision Systems Design 視覺系統設計創新獎 ◆2021 榮獲Control Engineering 2021 工程師選擇獎 ◆2018 榮獲經濟部「小巨人獎」,在產品外銷上有優異的表現 【使命】 ◆員工:以卓越人才為本,提供一個學習成長的理想工作環境。 ◆創新:提供最可靠之邊緣運算工業電腦及技術服務。 ◆客戶:協助全世界先進科技應用整合者及夥伴,達成其任務。 ◆成長:公司正向循環成長,價值持續提升。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3月4日,致力於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南亞科技總部設立於新北市泰山區南林科學園區,並於美國、歐洲、日本、中國設立海外行銷據點。 值得信任的DRAM公司 南亞科技以技術創新作為公司成長基石,長期致力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開發自主技術,發展智慧財產權,培育關鍵技術研發團隊,落實綠色科技,是全球第四大的DRAM公司。近年更積極導入人工智慧技術,透過大量數據蒐集與演算,全面提升製程效能與產能。 智慧世代 · 最佳記憶體夥伴 DRAM是邁向智慧世代的關鍵元件,智慧型手機、伺服器/數據中心是目前最大應用區塊;未來,隨著5G及AI的發展,及各種消費型智慧電子產品的發展,將持續帶動DRAM應用的多元化,以及增加DRAM使用量。 南亞科技專注DRAM創新與服務,提供客戶最佳產品,創造價值。公司已成功開發10奈米級DRAM製程技術,將可微縮至少3個世代,並用以發展DDR5及LPDDR5等下世代產品。1A製程試產線已完成建置,預計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客戶送樣認證及小量生產;下世代DDR5正在設計開發,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試產。今年也將同步加速1B製程技術及產品的開發時程。南亞科技具備完整DRAM產品線,可滿足多元化的產品需求,並可因應5G與智慧世代的發展。 南亞科技高度重視人才,落實系統且多元人才培育計畫,協助員工職涯發展,規劃各項激勵措施以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同時透過產學合作、科技人才培育、業師講座、產業實習等長期計劃,扎根未來半導體人才。未來將持續以「創造長期價值」、「緊密夥伴關係」、「實踐正向影響」三大策略,推動企業永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我們公司將於2026年Q2進行興櫃公開發行 德芮達科技創立於2003年,以µ3D列印技術為基礎,不斷專研各項技術參與各大展覽,並持續獲得多項專利及醫材認證,累積大量先進製造能量,努力發展成為「半導體先進封裝之乾製程直寫技術廠商」。德芮達專精於先進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服務領域包括:3D列印精準醫療、半導體乾製程(Dry Process)技術、先進封裝直寫技術(Direct Deposition)。 3D列印醫療目前業務範疇聚焦於「精準3D列印醫療服務」,協助醫師進行最精準的顱顏面骨手術,涵蓋服務於整形外科、神經外科、口腔顎面外科、耳鼻喉科、骨科等科別。 本公司發展的精準3D列印技術日漸為國內醫療單位及病患所熟知並仰賴。除此之外,胸腔外科、復健科、手足外科也逐漸廣泛使用中。 德芮達的列印電子半導體封裝技術,主要是提供10um的電子細線路技術能力,協助半導體廠及光電廠進行RDL, Via, 3D Interconnect, µRepair服務。公司多軸電子列印設備,用於手機天線、傳感器、導通線路、面板、wafer level packaging等等。 德芮達持續以積極開拓的行動與眼光走入世界,以利產業經營與永續發展。德芮達提供µ列印電子半導體封裝技術服務,包含:設備機台開發與銷售,金屬油墨及非金屬油墨、生產流程開發服務等等。
成立年度: 1983 員工人數: 20 ~ 50 人 品保認證: ISO 營業性質: 製造, OEM/ODM, 服務 主要貿易地區: 亞洲, 北美, 歐洲 主要產品: 1. 網版印刷類(SILKSCREEN PRINTING) PC、PVC、靜電紙、MYLAR等銘版、鋁質飾板、壓克力面板 2. 自黏貼紙類(FROM STICKY STICKER) 條碼印刷、彩色標籤紙、特殊貼紙、電腦孔貼紙。 3. 平版印刷類(OFFSET PRINTING) DM、海報、POP、彩盒、插卡、手提袋 4. 絕緣材料(INSULATION MATERIALS) MYLAR絕緣板、防靜電PVC板、FIBER、雲母片、耐摩擦PC板 5. 光學材料類(OPTICAL MATERIALS) 光擴散片、遮光片、緩衝泡棉、黑色MYLAR、反射板
「VOCs 不只影響晶片的健康,更影響人類的健康。」 創控科技【股票代號:6909】,自 2013 年起專注於可攜式氣體分析平台,以世界首創的 MiTAP-series 系列,在現場就能達到實驗室等級的檢測能力。 我們是台灣唯一擁有完整研發團隊的高階氣體分析儀製造商,產品已獲得半導體大廠、美國環保署、台灣環保署的認可,並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奈米製程與先進工業監測。 在這裡,你投入的不只是科技,更是守護良率、守護呼吸、守護人類的未來。 這是一場關乎科技與生命的戰役。我們需要熱情、有抱負的你,一起加入守護行列,為護國群山的未來,為人民的健康環境,投入心力,點燃熱血! 加入我們,成為半導體良率與呼吸健康的守護者。
成立時間:西元 2001 年 10 月 一、沿革 1997年張家兄弟跟著家人一同從緬甸搬遷來到台灣,他們是一對在緬甸印度街中長大的客家小孩,因為身在陌生的環境中,所以時常都會回憶起家鄉的味道,尤其是那道最愛的『印度拉餅』。在一次的偶然機緣下認識了一位在緬甸印度街開餐廳的同鄉,經由他的指導,終於學會這個道地的印度拉餅。 1999年又一次偶然機緣之下非常幸運地認識了一位修行高人,她開示『做生意就跟做人是一樣的,尤其是食品業,更要秉持著良心去做,一定要把事情做到位』,又開示『正所謂︰有道、有德、才有才、使有財,意思就是有道、有德、才會有才能的才,最後才會有財帛的財』。 所以我們堅持要做對的事情,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把台灣的味道融合在這張餅裡面,讓人吃的是口口香嫩,絲絲回味。 直至今日依然不斷堅持著信念做人做事,堅持真材實料、傳統製法,使我們產品受到消費者喜愛,更被國際市場肯定,真心、真情做事才能將愛心在世界各地永流傳。 我們沒有花俏的行銷廣告也沒有顯目的店面,我們秉持著《做給家人吃的心,來製作每一張餅 》。我們的老闆『慈眉善目,溫和謙良』;但對於產品品質要求『嚴格+龜毛!』 老闆說:做人、做事、做餅,都是一樣的,『從一而終』! 老闆的座右銘:【成功無捷徑!仁德與良心】, 只要認同公司理念,就能成為仁德大家族的一份子,讓我們一起為人們把關食品安全。 二、經營理念 『以人為本』 『仁德乾坤,至誠一貫』 『愛心經營,傳遞幸福』 『勤新學習,修練態度』 三、廠訓 『責任』:盡忠職守 『榮譽』:誠實正直 『團隊』:犧牲奉獻 四、工廠指標 『產品安全』 『工廠衛生』 『品質保證』 『顧客滿意』
我們成立于2017年8月,是一家年輕活力的新創公司。 由一群對健身具有相同熱情的年輕團隊所創立,目標是持續提供平台會員與我們一起享有高品質的健身與健康相關產品。 「讓每個人都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與便利的方式取得最適合的運動營養品/用品」 「愉快自在的工作環境來創造未來的幸福」是我們成立的宗旨。
振興發科技公司為環保議題與資訊專案跨領域整合公司,由一群投入環境工程技術及高科技IT人員投資組成,憑藉自身雄厚的研發實力及滿足客戶資訊需求的執著,在不同業務屬性下累積環保與資訊技術整合實力。「優化和效能」是我們對客戶的基本承諾,「創新和品質」是我們滿足客戶需求的根本保證。秉持這樣的精神,多年來與往來客戶建立了堅實的互信基礎,延續多年的合作關係。
啤酒頭釀造成立於 2015,以「節氣啤酒」最為聞名,釀造上盡可能使用台灣原物料,並以釀造技術勇奪海內外多項啤酒大獎,獎盃遍及美國、英國、日本、澳洲與新加坡。 一路走來公司獲獎無數,從經濟部新創事業獎,到行政院國發基金投資,再到經濟部投資臺灣計畫,2022 更獲邀參加國慶酒會,為總統、部長、各國大使與嘉賓提供臺灣風味的精釀啤酒。 啤酒頭的產品出口遍及日本、香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北美即將於2023年登場。 產品的近一百面獎牌中,「雨水」與「立秋」茶啤酒分別獲得 2016 與 2017 世界啤酒大賽 WBA 全球最佳啤酒,以及 2018 世界啤酒盃 WBC 酒界最高強度賽事獎項。 「萬物」桶陳啤酒更在 2021 年席捲 WBA World Best、日本 ABC 世界總冠軍、歐洲之星 European Beer Star 大獎,「過客」「秉燭」也於歐洲之星奪得桶陳啤酒大獎。啤酒頭是臺灣之光!
本公司實踐科技與服務結合的創業宗旨,強化經營品質,提供最專業、安全、經濟、迅速等高品質的服務效能。 以新的思維來規劃營運體系,以新的視野來開發市場機會,以新的科技來傳遞服務品質。 本公司為多元化經營服務,希望有心學習一技之長之人員一起加入共同奮鬥行列。
綠信公司秉持一貫服務國家社會環保問題之理念,於95年成立專業服務公部門之綠信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信公司)。 資本額:新臺幣壹億元整 公司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65號5樓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PETCXHSEC 統一編號:27984221 電話:(02)27270880 傳真:(02)27263261 公司網址:www.protect-eco.com.tw 公司信箱:[email protected] 桃園辦事處 聯絡地址: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116號3樓 雲林辦事處 聯絡地址:雲林縣斗六市一流街12巷20號 嘉義辦事處 聯絡地址: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三路東段85巷1號 臺南辦事處 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華東路2段133巷72號3樓 高雄辦事處 聯絡地址:高雄市三民區灣中街323巷56號 臺東辦事處 聯絡地址:臺東縣臺東市興安路一段150號 綠信公司專注於政府部門環保專案推動之專業技術顧問機構,自95年成立迄今已獲得環境部(前環保署)、海保署、教育部、花蓮縣、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雲林縣、嘉義市(縣)、台南市(含原高雄縣)、高雄市(含原高雄縣)、澎湖縣等18個公部門委託完成420項以上環境相關專案,包括空氣、水環境、事業廢棄物、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化學物質管理、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廚餘與巨大廢棄物再利用、環境衛生、志工訓練、環境管理及淨零排碳與研究類等領域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