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0年代,台灣的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福利仍是一片荒涼,99%以上的智能障礙者沒有書可以唸,沒有工作可以做,他們被遺忘在社會的邊緣;當時家有心智障礙孩子的父母不僅沒有早期療育的支持,更不敢想像孩子成年後的未來,連進小學受國民義務教育都必須排隊等機會。 於是心路基金會成立了,是台灣第一個由身心障礙者家長自立成立的團體,從一支電話、一個員工開始,到現在500多位職工團隊,每年服務超過5,000位的心智障礙者;從提供成年心智障礙者居住服務的社區家園開始,到現在有0-6歲的早期療育、18歲以上之職業重建、日間照顧、夜間住宿、社區支持服務、安老服務等完整的專業支持。 心路秉持著以「一顆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一生的路」的信念,始終相信,生命的價值沒有差別,堅持努力讓社會對智能障礙者多創造一些機會與可能,讓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同理、支持與合作,讓智能障礙者真實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參與其中。 多年來,心路走的是一條創新學習與分享之路,我們學習不斷、服務亦不間斷。為了提升人員的專業,不僅安排有完整的人才培育,亦積極促進國內外的專業交流與合作,翻譯多本國外專業書籍,引進新知,除了讓工作人員在專業上不斷成長,也帶動國內身心障礙服務品質的提升。心路的服務品質向受各界肯定,在全國性、地方性的服務評鑑都獲得佳績,亦頻獲政府服務委託,更榮獲「國家公益獎」、「台灣企業獎-最佳社會貢獻獎」、「金擘獎」、ISO認證等榮耀。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香園教養院於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三日由蔡永勳先生創辦,「香」是取其先慈之閨名,「園」乃來自其封翁之名諱,故名香園,以永懷尊親養育宏恩,以回饋社會、澤被智障為宿願。 創辦人蔡永勳先生:在六、七十年代,台灣成衣業正蓬勃發展,有感於製衣技術之專業化,當時擔任台灣區製衣工會理事長,乃拜訪當時內政部長邱創煥先生,慨允核撥經費肆佰餘萬元於台北縣林口鄉創設台灣製衣技術訓練中心,栽培優秀技術人才,投入生產行列。民國七十六年,蔡董事長為澤被智障者之宿願,並遂家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理念,於湖口鄉創辦香園紀念教養院,籌備期間,承蒙時任台灣省主席邱創煥先生及社會賢達人士鼎力協助,香園得以順利開辦,隨後配合社會之殷切期望與需求,於民國八十七再創設新豐分院,以嘉惠更多智障者之教養及訓練責任。 香園院區佔地近8000多坪提供職業訓練、實習生產、住宿與教養服務,也開啟了我國一所完整體系的特殊教養機構~香園紀念教養院。 本院以推廣特殊教育與增進心智障者之權益為目的,並依據「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及「特殊教育法」服務身心障礙者,再依其學習障礙不同,規劃設計 I. S.P個案教養計畫,訓練生活自理、生活常規、學習倫理道德規範、技能訓練及適應力培養為主,扶助其自立更生乃至回歸社會。
本會是由一群心智障礙者的家長所組成,以心智障礙者之終身照顧、終身教育為宗旨。前身為喜憨兒文教基金會,於八十四年六月二十日,由高雄市智障者福利促進會籌募基金伍佰萬元成立,並於九十年十月向內政部立案,並完成法人登記,成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目前在台北、新竹及高雄均設有服務機構。 我們確信心智障礙只是生命裡一部份的殘缺,用父母的愛、社會的溫情,可以化解一切障礙,引導他們發揮潛能,回歸社區,有家、有工作及有同伴,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權益、體會生命的喜悅。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原名新竹慈惠院,光復後行政區域重劃,更名為私立桃園救濟院,並將新竹院址遷至桃園成功路,65年配合政策改為台灣省私立桃園仁愛之家,業務區域涵蓋桃、竹、苗四縣市,純為協助政府推動社會福利政策,安養孤寡殘疾老弱之非營利機構。 74 年李震淮先生接任第三屆董事長,鑒及台灣地區高齡化之來臨,傳統家庭結構改變,孝道式微,俗稱「乞食寮」之施捨時代已經過去,規劃桃園舊院遷至楊梅高榮里現址,獲上級政府及全體董事鼎力支持,於76年9月動土興建,龐大經費蒙內政部、台灣省政府、桃園縣政府先後撥款補助,歷時近五載方告落成,新址交通便利、建築美觀、設備新穎、環境清幽、視野遼闊。 79年在苗栗新生醫院後側增設苗栗老人養護中心196床,84年在桃園區成功路再增設成功老人養護中心180床,89年於新竹新生醫院左側增設新竹老人養護中心220床,為落實「在地老化」政策,91年於本家松柏樓增設養護床位203床,另於新竹縣新埔鎮約八仟坪土地建置附設新埔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預計於102年完成啟用,屆時有安養、養護、日間托老及長期照護等共計1,200床位、外展居家服務個案數達500人、並有新竹新生及苗栗新生兩所綜合醫院157床,此全方位老人服務,迄今全世界尚稱唯一。且歷年來每次評鑑均獲績優獎,因此李震淮董事長於88年獲得省政府駱駝獎、89年與星雲法師二人榮獲國家公益獎之個人獎。並獲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及現任總統馬英九召見,及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呂秀蓮、蕭萬長等國家正副元首、吳伯雄主席等黨政高層的高度評價。 桃園仁家以快速度開發且配合時代潮流變遷,多次調整經營角度而聲名遠播,國內外人士在內政部、外交部等單位推薦下,紛紛組團參訪。國內機關社團各界參訪亦絡繹不絕。 本家不但希望老人住得有尊嚴、安全及快樂,更進一步推展院區「公園化、飯店化」,打造名符其實之銀髮族樂園,近年來自籌大額金錢購地,創設共約8, 000坪之南園及草根園,其中栽植數百種花木並闢建安全步道、泰式涼亭、香菇亭、戶外表演舞台、巨型鍛鐵鳥籠、可愛動物區等,園內飼有安哥拉山羊、迷你馬、小白兔、鴨鵝及孔雀、金雞、銀雞等各類珍禽,原院區經過逐年擴展修建後,整個園區已煥然一新,媲美五星級大飯店。 誠如行政院長吳敦義於民國99年農曆年前來本家參訪時所說「桃園仁愛之家打造的全方位老人服務王國真正做到了台灣地區規模最大,且園區景色有如大學之校園」。 李董事長期勉本家所屬全體員工,社會福利工作之推動永無止境,「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使長輩享有歡欣的晚年生活,我們仍應努力奮鬥永不懈怠。桃園仁愛之家自創辦至今,各項設施仍力求更新,猶賴社會各界賢達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胸懷賜予協助指導,同仁等自當發揮高度犧牲奉獻精神以「愛心、耐心、細心」之服務理念,提高老人晚年生活有更光明、美好之境界,世界大同之理想亦非遙不可及。
本院於民國85年4月創設於「桃園縣平鎮市新榮路43號」,於97年5月遷入現址「桃園縣平鎮市新光路三段129號」。服務人數40人,服務十八歲以上,中、重、極重度心智障礙者及多重障礙者,提供24小時全日型住宿服務。 (新院址:桃園市龍潭區竹龍路138巷66號)
六福旅遊集團品牌故事 中國人向有五福之說:富貴、長壽、康寧、修好德與考終命,六福在創立初衷即希望讓顧客前來體驗我們所提供的各式旅遊服務、不論是舒適住宿、歡樂遊園或美食佳餚、親切款待等,讓『旅遊』成為現代人的第六福,此即「六福」名稱的由來。六福旅遊集團多元化事業體,以專業管理,結合國際化與獨特風格特色,進行全方位旅遊觀光產業發展,期許能帶給每一位旅客,在每一趟旅程中都能享受並體會到滿滿的幸福時光! 集團旗下品牌包含: -【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國際連鎖品牌飯店 -【六福居】----公寓式精品酒店 -【六福美饌】----以主廚好手藝輕鬆帶著走,網羅六福品牌旗下之經典美食購物網站 -【關西六福莊生態度假旅館】----亞洲唯一動物生態度假旅館 -【六福村主題遊樂園】----亞洲第一座結合動物園與遊樂園的歡樂王國 -【六福水樂園】----全台唯一希臘風情主題戲水樂園 -【Elite Concept一禮莊園】----品味生活 體驗幸福 實現夢想
誠馨位於新竹縣竹東鎮興農街119號,2017年6月開始由新竹縣政府委託辦理,開始提供失智長者日間機構照顧服務,提供最安心的專業照顧,媒合多元陪伴,定期邀請學區孩童、鄰近社區團體與狗醫生參與長者們的日常活動,也引入科技照顧設備,讓家人擁有更健全的被照顧品質,實現有尊嚴、快樂在地老化。 於2018年8月,轉型為綜合式長照服務機構,新增新竹縣「居家服務」業務,服務地區包含:竹東、芎林、北埔、橫山、五峰、尖石、寶山、峨眉、竹北、湖口、新豐。於2020年5月,新增新竹市「居家服務業務」,服務地區包含:北區、東區、香山區。 誠馨是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我們期望將有品質、有溫度的照顧模式,帶入全台灣各個角落,也期望更多有熱忱的專業夥伴,一起加入我們的團隊!!
民國76年承接全台第一個少女中途之家,種下一顆服務種籽,從服務中發現需要,開展出環環相扣的服務。30多年來,善牧長期關注婦女兒少的議題,致力服務受暴婦幼、不幸少女、棄虐兒、目睹家庭暴力兒童、未婚小媽媽、高危機青少年、中輟生、年輕爸媽、單親家庭、新住民家庭、原住民家庭及人口販運被害人,全台服務據點45處,為台灣婦幼保護工作的先驅。 當時是值台灣少女被賣最嚴重的時期,善牧修女會來台接任少女中途之家,並展開外展服務工作,修女們跑遍花東地區,亦在婦職所及觀護所輔導少女發現遭受性剝削的少女分為:被騙、被賣。在被騙的少女中,有多數為單純的原住民少女,因尋求工作被騙下山,開始被逼賣淫的工作。由於上述的不幸案例屢見不鮮,因此善牧基金會開始著手原住民家庭服務的工作,勤於走訪部落,並成立服務中心。 另外,從被賣的少女中發現到,許多少女來自有家暴狀況的家庭,母親因不堪受虐離家,父親失功能,便將女兒亂倫或賣至色情行業。善牧也因此展開家暴的服務工作,而從家暴的服務經驗中更看到,一個暴力家庭的背後隱藏著許多危機,因此除了受到家暴的婦女之外,接著推展出受暴兒童、目睹暴力兒童、單親家庭及新住民家庭等的服務工作,積極防治從家暴衍生出來的諸多危機。 在少女中,善牧亦發現到青少年價值觀的扭曲以及家庭問題,也是造成此類少女增多重要因素,因此開始了街頭兒少、危機兒少及高風險青少年的服務工作,而後更成立了中輟學園,防範及輔導青少年在輟學時所衍生的吸毒、未婚懷孕、犯罪等各項問題。 也因為早期少女遭販賣的問題,讓善牧長年關注人口販運議題,除在國內外進行相關推廣工作,亦接受政府委託,成立人口販運被害人的收容安置工作。
本院前身為「天主教湖口仁慈診所」於一九五三年由義大利籍耶穌會士勞民望神父初創。民國八十二年,新竹教區劉獻堂主教有感於新竹縣醫療服務嚴重缺乏,主動配合政府全國醫療網計劃,特於原仁慈診所之所在地擴建為「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 歷經三年興工鳩建,本院於民國八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正式取得開業執照,隨即開始提供門診、急診及住院醫療服務予鄰近地區民眾,初期開放約400張病床。另於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一日順利通過行政院衛生署評鑑為「新竹縣地區教學醫院」,擔任新竹地區醫療、教學、醫學研究之責任醫院。
【築基臺灣 放眼世界】 天陵藝術陵園成立於2005年,從新竹關西一座靜謐的山谷間出發,十數年來致力於開發一座跨時代的「藝術陵園」。2016年的夏天,我們正式進入市場,大放異彩。 天陵的最高宗旨在於徹底扭轉傳統墓園陰森、缺乏規劃的印象,打造出「充滿陽光」、「溫暖真誠」的紀念公園。 讓每一座遠渡重洋而來、匠心獨具的工匠手刻紀念碑,與在地特有的山巒美景結合。 天陵藝術陵園不僅是冠絕臺灣,更是要讓世界看到臺灣的壯闊絕美。 【生命 生生不息的藝術】 「生命並不因時間流逝而消失,而是長存於後人心中,不斷孕育著每一代人。」 天陵將生命、藝術與自然三者融合。願以綠樹藍天撫平離去的傷痕,以拂過心頭的微風掃除一切煩憂,以恆久長存的漢白玉藝術石雕在天地間留下一個永恆的紀念,道盡後人綿延的思念。 我們以最低限度的開發為依歸,盡可能保留最多的綠地、最原始的自然風貌、最純粹的美好,傾心追求開發與永續之間的平衡。天陵堅信,徜徉於大自然中就是對生命最高的禮讚。 【執照齊全 透明經營】 經營上,天陵以誠信為原則,執照完備、處處合法。 內部人事精簡且環境單純,無論貴賓、職員皆無須有後顧之憂。 105年,天陵首次參與新竹縣政府殯葬設施評鑑即榮獲「甲等」。 106年,天陵更創佳績,獲頒新竹縣政府殯葬設施評鑑最高評等-「優等獎」。 108年,天陵以優質穩定的表現,再次榮獲新竹縣政府殯葬設施評鑑最高評等-「優等獎」。 【天陵藝術陵園】儼然已成為臺灣精品墓園界中的頂尖品牌。 特別感謝諸家電視與平面媒體專訪:YAHOO新聞、非凡商業、三立新聞、東森新聞、TVBS新聞、蘋果日報特別企劃、JET綜合臺「女人要有錢」、電視節目「設計家」、年代「創新秘笈第314、315、319集」
自民國97年立案以來,新湖長照中心一直致力於提供良善的服務,平實的價格,服務民眾,使家中的長輩能有一個家一樣的歸屬,讓照顧者無後顧之憂。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龍潭敏盛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的工作行列。
★社團法人臺灣翔愛公益慈善協會★ 我們深信,每一位員工都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關鍵力量。 本協會長期投入於障礙者福利、就業支持與社區整合服務,致力於打造一個關懷共融、尊重差異、支持成長的專業團隊。 除了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制度化的督導支持,我們也重視員工的專業發展與生涯成長,定期安排訓練與進修機會,協助同仁在助人歷程中持續精進。 歡迎熱情、有志從事社會服務的您,一起加入翔愛的行列,成為溫暖社會的力量!
本中心秉持基督教愛鄰如己、服侍善工的信仰原則,因應台灣社會高齡化的急速變化,提供生活無法自理的失能老人,以一個專業照顧團隊及完善的設備設施,使受照顧者擁有一個安身立命、安享餘年的生活場所。
本會成立107年3月22日的社團法人單位,全名是:社團法人松齡長照關懷協會,創辦人:吳鄭金猜女士,許可機關是新竹市政府,核准文號是(府社行字第1070053411號)。 本協會的理念為積極弘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老有所終善終為目標。讓長者及弱勢能享有尊嚴、溫馨、幸福的生活、朝向在地化照顧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