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海淨塑以創新永續的產品與服務,翻轉傳統循環經濟與消費 ▊ 在過去減塑生活理念的推廣經歷中,環海淨塑察覺到在「源頭減廢」的理念下,除了回收、減量與替代材質,也需要以更系統性的變革,來成就商業模式與產品設計的創新,方能更快速的應變因塑膠廢棄物所引發對地球與人類健康的危害。 ▼高價值循環 環海淨塑從產品設計就開始改變,在商品設計階段就創新預想產品結局,透過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概念,落實封閉式循環原則提升產品回收比例與效率。不論是以生物可分解的原料製成的生物循環產品,或是可回收再製的工業循環之產品,環海以創新永續的產品與服務,碰撞傳統循環經濟與翻轉民生消費模式。 ▼再生性思考 此外,透過循環設計 (Circular Design) 方法,以單一易拆解與模組化系統設計,不但可以維修或保固服務延長商品使用壽命,在保存期限(指產品可保持品質的時間範圍內)到期時,也能更加容易被回收再製。 ▼產品服務化 不論是循環消費模式,或是「以使用取代擁有」的租賃模式,環海淨塑提供的是既是減塑商品,更是完整循環經濟模式與服務,以產品價值鏈帶動淨塑產業創新。
位居全國前五大策展公司,我們聚焦在為消費者及客戶提供沈浸體驗及藝術生活服務,以團隊優先、績效至上、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歡迎具有開放的心胸、不滿足的好奇心、勇於為成果負責的夥伴加入工作行列。
Taoyuan American School strives to be a model international school, offering a broad and challenging American-based education to students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Our mission is to develop students that are diligent, resilient and adaptable. Our students will graduate equipped with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disposition to further their education. In addition, they will become personally fulfilled, independent, and socially responsible global citizens who thrive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We provide an integrated American-Taiwanese curriculum that utilize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within a caring and respectful learning community to ensure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rsonal growth.
「家,是人們生活的避風港;匯豐,願意傾盡全力為您守候。在現代大樓林立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著巨大壓力而日漸疏離,造成社區安全網之極大漏洞。匯豐保全秉持著忠華集團『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之精神,一絲不苟地守護著業主及每位住戶的家園,並與業主和社區發展長遠、持續之互信關係。」 本集團相關企業如下網址: https://reurl.cc/x6Z1KZ 目前我們除了台灣總部外,在大陸亦有分公司。 期待您的一同加入。
中央大學民國四年創建於南京,大陸時期為東南的學術重鎮,素有「北北大、南中大」之稱。民國五十一年在台復校,歷經四十餘年之發展,為國內少數歷史悠久、校景優美、校風淳樸、校譽優良之頂尖研究型大學。 地處中壢雙連坡的中大,佔地廣達六十二公頃,扼守著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航空城,距離首善之都台北僅四十分鐘車程,交通便捷。目前學生總人數約一萬餘人,大學生與研究生比例約1:1,為一所中型研究型大學。「鬧中取靜」、「人數適中」的發展優勢,可媲美世界一流名校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最適於學術研究發展。 目前設有文、理、工、管理、資訊電機、地球科學、客家等七個學院,廿個學系和四十六個研究所,學生人數萬餘人。同時設有太空遙測、光電科學、軟體、災害防治、台灣經濟發展研究、通訊系統研究、客家研究、學習科技、奈米科技、中大與工研院聯合研發中心等十一個研究中心;並設有總教學中心,督導通識教育中心、師資培育中心、藝文中心、語言中心和體育室,是科學、人文薈萃的綜合大學。 根據國際ISI資料庫顯示,中央大學教師論文發表量逐年成長,論文品質居全台之冠。在遙測技術、太空天文、光電科技、電漿技術、防災科技、軟體工程、奈米科技、生醫工程、大氣科學、戲曲研究……等領域均臻世界水準。不僅是國內重點研究型大學之一,近年更獲選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與頂尖研究中心」之列,每年六億元經費獎助。 放眼未來,中央大學將秉持著「誠樸」優良的校風,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向下紮根、向上結果,締造更多「中大第一」,並為培育具國際視野、全球關懷的人才而努力,以開創新世紀大學之典範。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是中央研究院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唯一的研究中心,其設立之目的是希望從事單一學門的研究所無法進行的跨領域研究。 本研究中心目前包含五個專題中心,分別為「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制度與行為研究專題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以及「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每一個專題中心設一位執行長,統籌研究相關事宜。 本研究中心之特色,乃是跨領域研究。例如「制度與行為研究專題中心」以經濟學方法為基礎,結合法律、資訊及地理等專業,共同探討網路經濟、實證法學及空間競爭等跨領域議題;「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的研究計畫涵蓋了跨界與流動、海洋史、發展與人口等領域;「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則結合政治、歷史、法學、哲學等相關領域,從事比較政治思想之研究。
本校於56年成立,位在苗栗市後龍鎮,環境清幽,於民國88年改制為專科學校,目前有日間部、夜間部、在職班及進修部,共七個科系分別為護理科、復健科、資管科、醫檢科、視光科、餐飲管理科、應外科。
本機構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設置標準與私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立許可及管理辦法設立,以增進兒童及少年福利,健全兒童及少年身心發展為目標。 我們機構服務的對象,為0-6歲之嬰幼兒,包含了無依兒少、未婚懷孕或分娩而遭遇困境之婦「嬰」、應予緊急保護、安置之兒少、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致無法正常生活於其家庭之兒少、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有其他依法得申請安置保護之情事者。
民國60年,天主教會台北教區捐贈6000餘坪土地,成立了耕莘護校。初期校舍僅有今耕莘樓舊址之地下一樓、地上四樓之口字型綜合大樓1棟;其餘均為草地。全校僅12班,多仰賴教會母體之養分滋潤,及政府補助款350餘萬元之維繫發展。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環境中,耕莘創造了各項殊榮,除學生校際競賽及升學表現優異外,74學年度更榮獲台灣省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醫事類科評鑑為優等。以新設校之初能有如此表現,耕莘之誕生可謂一鳴驚人。 78學年度起,招生班級數由每年3班擴增為7班,全校合計21班,並改護理助產合訓科為三年制護理科。81學年度更將班級數擴增為9班、使全校班級數提升至23班的規模。在狄剛董事長與戴志成校長的細心擘畫下,4年之間共爭取政府補助款640餘萬元,均投入新大樓建設與教學,以及實習儀器、設備之增設。此時期承辦台灣省護理教師研習3次,而學生之升學考照率亦名列前矛,學風鼎盛。 82學年度,班級數再擴增為每年11班,合計全校33班,10層教學大樓德蘭樓亦於83學年度落成啟用,一舉將樓地板面積增加至15,600餘平方公尺。同時配備有冷氣教室、新式圖書館、閱覽室及新宿舍。而新完工的PU運動場,更提供學生更多元之活動空間。4年之間,共爭取政府補助款達2,430餘萬元,全數投入護理教學實習儀器設備,使耕莘儼然成為護校之標竿。此期間仍受主管機關之青睞,承辦2次台灣省教師研習會,而學生升學考照率更屢創高峰,成為各界觀摩之理想學府。 86年起,耕莘積極朝向改制之路邁進。第二棟10層教學大樓聖母樓完工啟用,再將樓地板面積增加至25,200餘平方公尺,而耕莘樓的重新整建,亦使校學建築一氣呵成,有了全新的面貌。而陸續增設之電腦教室、新基護教室、社科教室、人文教室、內外科、婦產兒科教室,乃至於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及校園全面綠化美化之實施,均使耕莘臻於專科之設備水準。而師資的全面提升,人文素養的陶冶、生活品質的提高、全人教育的落實以及身、心、靈的整合,更有著出類拔萃的表現。期間4年,共爭取政府補助款合計3,150萬餘元,並承辦全國技藝競賽,台灣護理教師研習會,及擔任職校評鑑醫護類科召集學校和護理科新課程中心學校;再加上學生們優異的校內外表現,均使耕莘之名蜚聲全國,改制護專似已水到渠成。 自民國89年3月第一次呈報改制計劃書之日起,先後修訂並呈報4次改制計劃,評鑑委員實施訪視2次,呈報改進計劃6次。改制同時,本校遴聘博、碩士師資多人,取得基隆校區,校地面積增至7公頃餘,改制經費亦得到台北教區及耕莘醫院之挹注,增設生物實驗室、生理解剖實驗室、各科實習病房、視聽圖書館等設備成,於90年6月改制為「耕莘護理專科學校」。 本校改制為專科學校後,僅有護理科一科,初設五專6班,二專5班,次年增設二專部在職專班2班。民國93年接受專科評鑑,本校護理科與共同科目均獲一等殊榮,此在新成立的專科學校而言,洵屬難得。其後為因應社會變遷於93學年增設二專部「幼兒保育科」3班、在職及夜間部各1班,於94學年度增設二專部「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2班、在職專班1班,並於96學年度增設五專部「資訊管理科」1班。 因應少子化、高齡化與M型社會的發展趨勢,本校於96年2月更名為「耕莘健康管專科學校」,延續以前的護理專業基礎,同時著墨於「全人」範疇之擴展與延伸。整體發展方向,已由單一的「護理」專業人才培育工作,延伸至全方位的「全人」健康管理人才培育工作,以符合未來社會環境的變遷與職場的需求。未來畢業學生的職場出路亦由醫院(所)而擴展至整體社會的健康相關產業。 二、未來願景 改制之初,本校承諾教育部須符合專科學校用地標準,故而本校在取得基隆校地後,即進行籌設分校規劃,然因非可預期因素而延宕。為考量校務發展及基地整體規劃,須另覓土地以急速解決改制承諾問題並滿足將來校務發展的基本條件。其後劉丹桂主教將宜蘭縣9.3507公頃土地,以捐贈方式協助學校辦學,經董事會94年12月28日董事會議通過,至此整體校務發展始有明確的基礎可言。本校新店校區共1.9813公頃,再加上宜蘭分校9.3507公頃,本校校地達11.332公頃,符合改制為技術學校及科技大學的用地標準。目前宜蘭分校業經教育部同意籌設,校舍建築分為三期進行,第一期於96年7月發包動工,預計將於97年元月底前完工。宜蘭分校初設護理科、美容保健科、健康休閒管理科等三科,預計97學年度開始招生。在土地的取得、校舍的興建與生源的擴增等背景下,本校亦將逐年檢討與規劃未來整體發展的辦學績效,以邁向改制技術學院為中程發展目標,最後以升格科技大學為長程發展目標。同時以「健康管理」為校務發展主軸,繼續秉持「敬天愛人」之精神,培養具備宏觀視野、開闊包容之胸襟及合乎多元化、人文化、國際化的健康專業人才,以展現耕莘人的光與熱,迎接新世代的來臨。
1989年3月,誠品由台灣台北市仁愛圓環的人文藝術專業書店邁出第一步。 30多年來,懷抱著對於善、愛、美、終身學習的生命理念,並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致力在「書與非書之間」複合創新,發展至今已成為涵蓋書店、畫廊、藝文展演、零售通路、文化創意品牌、藝文行旅、人文住宅、餐酒美食等以文化內容為基底的複合式文化場域。目前於台灣、香港、蘇州及東京共計有44個服務據點,每年平均舉辦超過5,000場藝文表演活動,吸引來自世界各地逾2億人次造訪。誠品期許成為全球華人社會最具影響力且獨具一格之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品牌並對提升人文氣質積極貢獻。 為永續經營,落實專業經營方向,誠品於2010年成立子公司誠品生活。在相同的企業核心價值下,誠品與誠品生活肩負不同的任務,兩者形成一條文創價值鏈,為內容與平台的交流共生。 「誠品」為文化內容的提供者,持續以累積多年的專業,深度經營綜合書店、畫廊、藝文展演、資訊物流等文化創意事業。 「誠品生活」則定義為創意經濟的全通路平台,負責複合通路生活品牌、餐飲事業、旅館事業,發展兼具跨界實演、觀光價值、人才創業、體驗分享的文創產業平台。 更多誠品企業訊息,請至http://www.eslitecorp.com
1979年,行政院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並在資政 李國鼎先生的大力奔走下,由政府與民間共同籌設創設「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四十多年來,資策會參與規劃研擬並推動政府各項資訊產業政策、致力資通訊前瞻研發、普及與深化資訊應用、培育資訊科技人才及參與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等各項業務,成就備受各界肯定。 資策會現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定位,肩負「賦能產業轉型」及「健全產業秩序」重責大任。以「數位經濟」、「軟體技術」、「數位轉型」、「資安產業」等四大主軸推動產業生態系,重要任務包含擔任智庫角色,提供價值倡議、前瞻研發網絡,發展宏觀軟體技術、提供場域實證,推動數位轉型,發展信任治理,完善資訊安全。資策會藉此奠基發展專業第三方服務的能量,建構產業數位生態系,帶領產業轉型共榮,為臺灣產業在數位領域上定義新秩序、開創新局面,並接軌全世界。 資策會持續以專業與創新打造人才發展的標竿,榮獲2017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銀牌獎】、2019年【1111科技業幸福企業獎】、2023年【IT Matters Awards最佳IT雇主獎】、2024年【國家人才發展獎】之殊榮,見證了資策會對人才發展的高度重視,更彰顯資策會致力於打造充滿幸福與成長的職場文化。幸福的員工才能成就卓越的組織,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數位轉型旅程中,我們將繼續以溫暖和堅定,與所有夥伴攜手開創嶄新而無限可能的未來。
台北兒童福利中心創立於民國五十八年,原隸屬中國災胞救助總會,於民國八十三年改隸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係一多元化綜合性的兒童福利機構。 重要業務有: 兒童安置教養(兒童家庭)、幼兒托兒服務(實驗幼兒園)、兒童托育服務(實驗兒童照顧服務中心)、社會工作(社區服務)。 三十餘年來,秉持崇高理念,展現專業精神,跟隨時代變遷,配合社會需求,逐次調整服務項目與經營型態,與社會脈動同步發展,而能締造佳績,屢獲政府主管機關評鑑績優獎肯定,成為國內首屈一指之兒童福利示範觀摩機構,廣受各界讚譽好評。
我們是一群有共同理想的與抱負的工作團隊, 在同業好友的激勵下,創立勝新冷凍空調工程公司, 為了提供最高品質、最高效率服務我們的客戶, 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將一切作業導入電腦化系統管理, 包括規劃、設計、生產、品保.認證直到售後服務。 在專業領域中,我們有數十年的專業設計人員, 在空調箱的製造上我們一改以往的思維模式, 改變流程、重新組合、並陸續成立結構組織的合成挑戰高科技產品, 如特殊空調箱、恆溫恆濕機、無塵無菌室之空調設備,並可依客戶需求進行製造。 隨著產業別的改變,對於無塵無菌室所要求等級不同, 我們將我們的產品品質在與國外產品競爭,已經達相當國際水準。 本公司年營業額3~5億,人員約60人, 拓展海外市場,讓好的產品可行銷至國際間, 所以產生對人才的需求,需要好夥伴的加入。
[無印良品的誕生背景] 1980年,原本只是西友株式會社自有品牌的「無印良品」,從40項商品開始至今,已經成長為有近6000項商品的知名獨立品牌。 1989年起,從西友株式會社獨立出來的良品計畫株式會社,以零售製造業者之姿,從「無印良品」各種商品的企劃開發、製造到流通、銷售的所有業務都一手包辦,商品種類也從衣著開始,拓展至家庭用品、食品等所有日常生活相關用品。 無印良品進入台灣市場近二十年,年營業額皆有亮眼表現並逐年穩定成長,目前有69家實體門市與5家網路店鋪經營中,中期目標將持續與消費者深度溝通,希望成為Life style store第一品牌,並擴大市場佔有率。 [Café&Meal MUJI 無印良品餐飲事業] 善用大自然孕育出的各式食材,以單純的調理方式,運用最低的調味品帶出食材自然鮮甜,體會『質素之食』的美味,為MUJI無印良品對食的基本想法。 透過Café&Meal MUJI的開設,實地拜訪產地與生產者交流請益,選用當季且維護自然之旬味食材,參考各地傳統特色料理作成店舖餐點,成為延續歷史飲食文化角色, 並提供舒適的用餐空間,不論聚餐或是享用一個人時光,都可嚐到有益身體、友善環境的『質素之食』美味。 日本於2000年設立第一家店,台灣秉持MUJI無印良品精神並延續『質素之食』的膳食理念,業於2014年開設Café&Meal MUJI一號店,我們期待與邀請喜好無印良品的夥伴一同加入,合力推廣與供應健康的原味料理。 未來無印良品將持續努力,並誠摯期待您的加入!
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由開山石興和尚自福建奉請聖母來台,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淡水通事賴科鳩眾建「天妃廟」。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諸羅知縣周鐘瑄易茅以瓦並顏其廟曰「靈山」,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靈山廟」,移建山麓。 乾隆壬寅年(1782年)第三次整修,道光三年(1823年)第四次整修,光緒丁酉年(明治30十年1897年)第五次重修並遷建現址。自石興和尚奉請聖母來台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年,亦是台灣北部最早聖母祖廟。 關渡宮是以佛教為禮,以道教為用的合一宗教寺廟,本於聖母的道家精神及觀世音菩薩的心情來救世濟人,現今本宮為財團法人組織,由董事長陳林富先生領導之董事會之下設總幹事、副總幹事並設公益暨公共關係,建設、祭祀、庶務暨財務等委員會,監督公益暨公關組、工務組、祭祀組、財務處及庶務組等單位處理本宮有關慈善事業及廟務祭祀等工作。
學術交流基金會負責執行美國國務院多項教育文化交流計畫,尤其以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Fulbright Program)及留學美國計畫(EducationUSA)為主。本會每年提供各類獎助學金予美國及台灣的學者、研究人員、教師、學生及專業人員至對方國家從事研究、教學、進修、攻讀學位與見習。 全世界共有160個國家執行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其中49個國家和美國簽定交換協定,成立基金會負責執行,本會為其中一員。自1957年在台灣執行計畫至今,本會已選送將近2000名的台灣獲獎人赴美研究、教學和攻讀碩博士,超過2600位的美籍獲獎人來台研究、教學和攻讀碩士。除了選送獲獎人,本會亦獲得國務院指定為官方留美諮詢機構之一,舉辦留美講座及美國高等教育諮詢。為加強台美教育文化交流,本會也透過多項新創計畫,比如提供美國大學生來台短期訪問或學習、台灣教師進行雙語或全英授課培訓、台美教師進行華語教學培訓等活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院 (牙醫學系/口腔組織工程暨生技材料研究所) "生醫材料及表面技術實驗室" 歡迎積極且有興趣跨領域研究的您,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一起成長。
【公司簡介】 台灣士瑞克安防集團成立於1993年,是美商Allied Universal集團成員之一,並受G4S亞太區直接管轄。Allied Universal與G4S集團在全球共有超過80萬名員工,是全世界最大的安防與風險控管集團。 G4S台灣總公司位於新北市林口區,並於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地均設有區域辦事處,目前員工總人數超過3,500名。G4S台灣以全球領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透過優秀的人才、先進科技及絕對的誠信原則,提供各行各業從基礎保全服務、到金字塔尖端客戶,量身訂作與多元化的風險管理服務。 Allied Universal集團介紹: - 全球總部設在美國,並在英國倫敦設置G4S國際總部。 - 全球員工人數超過800,000名 - 全球超過125個國家設有營運據點,並服務超過120,000家客戶 - 您可以在我們公司網頁www.g4s.com上得到更多訊息 G4S安防集團在台灣成員: - 台灣士瑞克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 衛豐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 怡保智慧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 英華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 士瑞克公寓大廈管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 - 鎧瑞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項目: 警衛保全服務 物業管理服務 電子保全服務 監視系統與門禁工程服務 高風險場域管理服務 整合式風險管理與諮詢顧問服務 聯絡方式: 電話:應徵各項職缺,請留意詳看各刊登地址與電話!!!!! <<<廣告商勿擾>>>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經營理念 美商 - 台灣士瑞克保全以專責的品保部門定期檢視所有的服務作業程序,並由管理人員評核全體員工的工作表現,確保服務品質。 所有員工均須符合學歷、保全業法及經驗等條件,進入公司後經過三階段的嚴格覆核:依保全業法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良民證)、試用考核、背景及信用調查: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0條規範,在員工新進報到時需提供體檢報告。 依職務或客戶需求提供在職訓練與新進人員訓練。 客戶均有專人負責保持日常運作上的連繫,並處理客戶的問題及需求。客戶可藉由我們誠懇及體貼的態度,獲得最周全的專業服務。 從服務品質口碑上成為台灣保全業領袖。在做法上時時注意並配合客戶需求常保永續的合作關係。在員工發展上,重視員工及不斷發掘員工的潛能,以提供專業及高品質的服務。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富邦人壽美術館基金會在分享的使命下開創所有創意與無限可能。 The Fubon Art Foundation is committed to integrating art into daily life and unleashing people’s creative potential. 藝術透過展覽、講座、活動、禮贈、文宣、廣播。以最為親近的方式進入大眾生活。 透過「質」的提升讓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可以透過空間與色彩讓人自由欣賞,同時理解藝術可以增加更多日常思維,讓辦公室與公共環境也增添對於美好的分享與教育推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