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只是提出更多可能。 每一個弱勢家庭,都有一個需要獨自面對的現實問題, 站在這個家庭的外圍的人,也許是學校的老師、校長,也許是鄰居 或者是信仰中心裡的精神寄託,亦或者是社工,或是你、我… 無論是誰,都無法頂替承受。 甚至也沒有立場用著「我是為你好」的口吻,要求他們改變,或指引改變的方向; 唯有當對方真正意識到需要改變、也願意行動時,改變才真正具有意義。 因為我們所能做的所有幫助,都僅是提出一種可能性。 以他們所真正迫切需要的生理需求給予幫助、以他們所能理解的給予文化刺激後, 探索合適的鑰匙,然後等待開啟各鞏可能性… 單單僅是如此而已。 一、成立宗旨 樂扶基金會成立於民國103年4月,致力扶助台南地區6~18歲的失親及隔代教養孩童;我們深信在教育之前更應該先填飽孩子的肚子,秉持「用一碗飯,成就小巨人;幫助孩子好好吃飯,然後好好學習。」的信念,推動「生活扶助計劃」、「營養補助計劃」、「教育扶助計劃」與「急難救助」此四項全方位服務專案。 為求確切落實扶助台南市弱勢孩童,本會特與設立於台南市之「偏鄉」與「既不在山上、且不在市區(簡稱不山不市)」之中小學締結「社福夥伴策略聯盟」,以提供資源分享及社會福利相關支援事項,開啟本會與學校單位間的交流合作。 二、主要服務對象 設籍於台南市地區之6~18歲在學中兒童及少年,凡符合「失親兒」、「隔代教養」、「中低、低收入戶」此三項其中一項即可,並經社工訪視確認後列為本會「生活扶助計劃」長期照顧個案。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向陽長照社團法人附設高雄市私立博愛綜合長照機構的工作行列。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1.基金會成立於100年9月,以推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為目的 2.以推動高齡者服務為主 3.目前為長照2.0高雄市鳳山區執行單位、另承接四間日間照顧中心、兩大區居家服務業務、爬梯服務、到宅沐浴服務、小規模多機能中心等業務。
南台灣之專業長期照護機構,包含有慢性病房50床,呼吸照護病房30床,護理之家118床,員工計130人。有專科醫師(內科、外科、骨科、復健科、家醫科)、復健治療師、社工師、藥師、營養師、醫檢師、呼吸治療師、護理人員、照顧服務員..等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優質照護。 本機構護理之家自92年起皆經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督導考核為績優護理之家,通過衛生福利部一般護理之家評鑑,醫院督考為優等醫療院所。99年9月份申請醫療社團法人通過,本機構與成大、奇美醫學中心合作,提供給住民更多元化服務。 在院方以「視病猶親、老有所托」為宗旨的帶領下,每位員工皆期許能在照護園地裡成為模範園丁。 期望有志從事醫療養護行業之長才者,能加入本機構「快樂工作人」之行列。
因應高齡化時代來臨及失能人口日漸增多的社會現象,本家於 102 年設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並於 105 年轉型為「護理之家」,本家秉持著溫馨關懷、尊重生命、專業服務, 以愛心、耐心、用心,視如家人為經營理念,提供優質照護環境 , 全功能專業服務為社會略盡棉薄之力。 同時我們也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宜福長照社團法人附設臺南市私立宜福住宿長照機構的工作行列。
昕晴心臟內科診所即將在9月登場,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昕晴心臟內科診所(籌備處)」的工作行列。 昕晴心臟內科診所主要服務為:守護民眾三高、糖尿病、慢性病、成人健檢、追蹤心血管疾病
本機構承接台南市政府社會局特約之長照2.0居家服務以及居家喘息業務,主要服務因身心功能受損導致日常生活需人協助之老人及身心障礙者,未接受機構安置、未聘有專人照顧,未領有政府之照顧津貼者,符合政府補助標準者可申請政府照顧費用補助。 公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4491003311&mibextid=LQQJ4d
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創立,源自於白永恩神父長期關注社會福利工作,秉持著無私奉獻、扶弱濟貧,與弱小弟兄同行的聖文生精神,於1972年起創辦聖安娜之家,從照顧身心障礙的孩童開始,至今已逾50年。為了延續社會服務工作,關注更多需要幫助的對象,於2001年由天主教遣使會中華省會捐助,成立「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關於身心障礙者、社區長者、兒童等相關服務事項,並自於民國94年起至今均獲得衛福部評鑑優等。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頤欣社區整體照護體系工作行列。為配合政府推動長照2.0,本機構擴大服務範圍,籌備人才。
-民國 57年 創立 原名「財團法人台南市逢甲醫院」66床 -民國 75年 遷移台南縣永康現址 啟用時病床290床, -民國 77年 評鑑為區域暨教學醫院 -民國 81年 更名為「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總床數近700床 -民國 85年 擴建,總床數1267床 -民國 89年 晉升為「奇美醫學中心」 -民國 93年7月 成立柳營院區 -民國 94年 柳營院區通過區域教學醫院評鑑 -位置: ●總院:(710)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901號 ●柳營院區:(736)台南市柳營區太康村201號 ●樹林院區:(702)台南市樹林街二段442號 ●南科診所:(744)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7號1樓 ●佳里院區:(722)台南市佳里區興化里606號 -歡迎至奇美醫院網址:http://www.chimei.org.tw 以獲得進一步資料。
本院源起於民國68年由當時市長蘇南成先生策劃興建。民國69年本院動工興建,於71年完成第一期外貌工程,民國76年由前立委林聯輝先生接洽秀傳醫院院長黃明和先生接辦市立醫院 。本院自營運開幕以來秉持著「救人濟世、服務社會」的宗旨服務病患,使得台南地區醫療水準日趨提昇,民眾之健康獲得保障,並經衛生署評定為「區域教學醫院 」。我們誠懇的希望社會各界能給我們批評指教,讓全國第一所「公辦民營」的台南市立醫院得到更多的肯定,有更多的機會與能力為需要的民眾服務。
本企業為統一集團旗下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分公司遍布北、中、南、高等地,亦為台灣最具規模且優質合法的物業管理公司,同時也是全台社宅經營最多、屢屢獲獎之優秀企業。
貝特生技公司在企業經營上以人為本,堅持誠信與關懷的理念絕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立足台灣並積極開拓國內外利基市場與行銷通路。 台灣醫療在世界舉足輕重,隨著醫療品質及國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們的使命就是持續鎖定醫療產業需求提供更高端產品,以期在瞬息萬變的新世代,掌握競爭契機,以國際性的視野,運籌全球資源,達成企業的永續經營。
凡易致力於高齡幸福日常,以醫療為養護基礎的智慧應用科技技術,結合專業照護經驗,整合長輩生理需求與心理感受,提升生理舒適度,拓展長輩智慧經驗、生活樂趣的分享空間,創造專屬每一位長輩最合適的新生活方式與價值。
本中心位於台南市南區新和路九號,乃為推行身心障礙福利於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立案成立,為台南市政府合法立案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設立的宗旨是為:對身心障礙人士給予收容教養直接照顧,並因應服務對象個別能力與需求之不同,實施個別化服務方案,予以提供認知、生活常規、生活自理、心理教育、人際關係、職業陶冶及社會適應等訓練,使其提升自我照顧、適應社會之能力,以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並為使學員身心舒適,故亦強醫療保健、復健服務,最終目的是希望使服務對象的生活更添色彩及意義。
萬通人力集團以人力資源起家,企業標誌「M 」,引用英文字Man-strong、Manpower之字首,代表著堅強的助力與後盾,一同和雇主創造互惠共榮的遠景。 萬通三十年,始終「以人為本」,重新詮釋新識別。 自從1992年創立,萬通一步一腳印走來,看見世界不斷朝高齡化社會發展,人力需求日益孔急;我們的家園也步上「青壯年人口漸少、老年人口驟增」的危機。幾十年來,我們聽見許多家庭在照顧長者路上的艱辛與困難,工作與照料難以兼顧,蠟燭兩頭燒。企業的擔憂則是缺少青壯工作人力,難以維持長期發展。因此,萬通秉持以「人」為本、真誠共情的精神,建立優質誠信的服務平台,引進優秀外籍移工,深入幫助家庭照顧者安心工作、企業管理者永續經營。 「真誠款待雇主及移工,睿智規劃需求及所託,服務陪伴家庭及企業」是萬通戮力為您打造的勞雇關係,期許能成為您生活上的左右手,分擔您肩上的重任,陪伴您退休後的悠然歲月。您的滿意永遠是我們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