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應化股份有限公司為『日本東京應化工業株式会社』在台灣之子公司,為半導體及LCD製程用之化學材料販賣公司,營業額持續穩定成長。另外,本公司也與國內知名的長春集團合作以產品之國產化來降低生產之附加成本,並秉持著滿足顧客需求之品質為一貫的政策,而獲得許多公司的青睞。本公司的主要客戶有台積電、聯電、台灣富士電子、南亞、旺宏、華邦、艾克爾、世界先進、力成、美光、力積電、日月光、友達、群創、采鈺、瀚宇彩晶、矽品等等。 未來更以構建更大的競爭優勢,鞏固在半導體及LCD材料專業製造服務業中的地位。 詳情請參考網址:https://toktaiwan.com/
【關於德州儀器(TI)】 德州儀器(TI)成立於1930年,總部位於美國德州達拉斯,擁有強大的內部製造能力,包含晶圓廠、組裝與測試工廠,以及遍布全球的 15 個製造據點,每年生產數百億顆晶片,提供超過10萬個類比IC、嵌入式處理器和軟體與工具,累計超過4萬項專利。一直以來,德州儀器持續運用半導體讓電子產品更加普及,進而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我們提供約 8 萬項產品,涵蓋類比技術、嵌入式處理和無線連接技術、DLP數位影像等事業領域,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從數位通訊、娛樂,到專業的醫療服務、車用系統、工業應用等廣泛的應用領域,您生活中的每一通電話、每一次網路連接、每一張相片、每一場電影,TI的技術都不可或缺。 TI 匯集全球約3萬個頂尖人才,銳意創新,引領技術前沿,同時攜手全球10萬家客戶,致力於為人們打造更智慧、更安全、更永續、更健康以及更精彩的生活。除此之外,TI把構建美好未來的承諾實踐於日常營運的每一個環節,從研發創新半導體技術與產品、為員工打造多元包容、彈性開放的幸福職場,到善盡企業社會責任,TI 始終透過實際行動實現我們的承諾。 【德州儀器在台灣】 一、 業務發展沿革 1969年,TI在台灣設立第一個海外據點,即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工廠,此後也陸續於台北、新竹等地設立業務行銷辦公室,持續深耕在地市場,同時為客戶帶來最即時的產品及技術服務。 TI在台深耕超過55年,持續透過先進的封裝流程與測試平台,提供多元化、有效的產品線與製造策略以符合客戶需求,是台灣科技產業十分重要的元件供應夥伴。數十年來,TI為台灣科技產業客戶提供即時產品及技術服務諮詢,帶動產業的發展,並期待與業界合作夥伴攜手促進台灣科技業的全球競爭力。 TI位於中和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工廠擁有近1,800名員工,透過各類專業工程師及生產技術員的共同合作,研發最先進的封裝測試製程、提供完善的供貨保證並支援全球客戶的需求。 此外,TI亦在台北、新竹、台中以及台南成立業務行銷辦公室,為台灣供應鏈客戶提供即時且全面的在地支援。 二、全方位人才培育計畫 TI深知驅動企業成長與產業發展的關鍵即是優秀人才所帶來的創新量能。因此,對內,TI 提供同仁「高(向上晉升)、廣(跨國輪調)、深(技術專家制度)」三個維度客製化的職涯發展計劃,亦提供新鮮人「科技菁英培訓計畫(NCG Program)」,讓新人在職涯初期便能迅速有效地提升專業技術、無痛銜接職場。 除了正職機會以外,TI也會舉辦涵蓋多種職位的實習計畫,透過實地參訪與專案規畫等方式,讓實習生能夠體驗工作內容與職場文化,提供優秀人才累積實戰經驗、畢業優先轉正的預聘機會。 ▸ 加入德儀,登峰造極!TI如何滿足年輕人對理想職場的想像:https://reurl.cc/97Rrbv ▸ 看德州儀器如何透過輪調培訓形塑未來人才:https://reurl.cc/Np1Xg6 ▸TI投資STEM教育 持續培育優秀人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4OFqsDzvyY 三、多元包容、彈性開放的幸福職場 TI 打造多元包容職場並重視「Open Door Policy」與「Speak Up」等企業文化,鼓勵同仁勇於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並進而帶動組織創新、強化企業永續競爭力。 我們擁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及員工資源團體社群,致力促進同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此外也透過多種內部活動推廣多元包容價值及友善的職場文化,提供同仁安全、健康且有歸屬感的工作環境。 ▸了解TI如何打造多元包容職場:https://reurl.cc/97Rr0v ▸釋放人才潛力,聽聽TI學長姐怎麼說:https://reurl.cc/lg7Rl6 四、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TI的抱負之一,是打造一家能讓同仁引以為傲並能與社區共好的友鄰企業。我們積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並持續關注在環境保護、科普教育及社會參與三大面向。藉由持續攜手志工並與供應鏈夥伴及RE-THINK 重新思考、愛物資、One-Forty等公益團體合作,期待進一步擴大企業影響力,讓我們所在的社區變得更美好。 ▸ 攜手RE-THINK實踐環保:https://reurl.cc/v06qxj ▸ 深耕科普教育的TI科技小學堂:https://reurl.cc/QeZ9lZ 五、獎項肯定 TI 持續引領產業,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並為同仁打造健康安全、多元包容、彈性開放的幸福職場,我們很榮幸地獲得多項國內外獎項肯定,包含: • 富比世評選美國最佳雇主多元獎 (America’s Best Employers for Diversity) • 富比世評選大學新鮮人最佳雇主 (Best Employers for New Grads) • 富比世評選美國女性最佳雇主(America’s Best Employers for Women) • Glassdoor 2024最佳工作場所 (Best Places to Work in 2024) • Time 全球最佳企業 (World’s Best Companies)W • WayUp 最佳實習計畫一百名 (Top 100 Internship Program award)
★全球頻率元件領導者★邀您與一流的夥伴攜手前行,創造未來! ★歡迎有夢想、有熱誠,勇於接受挑戰的你,加入我們!
創淨科技是工研院新創公司,ELECLEAN目標成為國際知名消毒家電品牌,只要加水通電就可以產生高活性氧消毒水的製造技術,讓全世界有更安全、強效、經濟、便利的消毒應用多元家電,創淨願景是期望帶給全世界【新生活·新家電】的價值,是人類對抗細菌、病毒最好的多元防疫創新產品。 創淨科技之國際競爭優勢 1.技術前瞻性: 工研院ELECLEAN專利技術,係為一種前瞻奈米電化學技術,包含奈米觸媒電極、專利活化晶球、智能控制晶片等關鍵技術,將水分子結構重新組合成過氧化氫、氫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等強氧化劑,以氧化方式直接破壞病毒及細菌結構,達到高效消毒目的,技術並符合綠色化學12項國際原則。相較傳統競爭的次氯水消毒水製造技術,是需要添加食鹽(NaCl)且須調整pH到5.6酸性條件,且具與有機物反應可能產生致癌物等危害風險,混酸亦會產生危害性氯氣,並具氯臭味。而ELECLEAN只要水加電即可,不須加藥故極具擴充創造性。且不同於臭氧水,因臭氧產生較耗能且不易溶於水,故臭氧消毒濃度通常較低,且未溶入水體的臭氧氣體對健康具有潛在風險,故歐盟及許多國家限制了臭氧於民生上應用,然而,ELECLEAN可以低能耗方式透過電化學形成為液態消毒水,不具安全上疑慮。 2.產品擴充性:ELECLEAN電極濾芯模組可透過開放式創新策略,與國際知名家電廠商合作,衍生創造多元消毒家電,商機無限,透過與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合作,驅使創淨快速搶佔國際市場。 3.經濟性:ELECLEAN因原料是水,所以相較於耗材式藥品的成本更低,能夠降低健康照護場域業主每個月固定大量採購藥劑的成本。故ELECLEAN適合以多元異業結盟及多場域應用模式,廣泛建立標竿應用案例。
About Dow Dow (NYSE: DOW) combines one of the broadest technology sets in the industry with asset integration, focused innovation and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profitable growth and become the most innovative, customer centric,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materials science company. Dow’s portfolio of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dustrial intermediates and plastics businesses delivers a broad range of differentiated science-based products and solutions for our customers in high-growth segments, such as packaging, infrastructure and consumer care. Dow operates 113 manufacturing sites in 31 countries and employs approximately 37,000 people. Dow delivered pro forma sales of approximately $50 billion in 2018. References to Dow or the Company mean Dow Inc. and its subsidiar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dow.com or follow @DowNewsroom on Twitter. 陶氏公司(紐約證券所代碼:DOW)將業界最廣泛的技術體系之一與資產整合,專注創新,全球規模相結合,以實現盈利性增長並旨在成為在創新,客戶導向,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最領先的材料科學公司。陶氏公司的高性能材料,工業中間體以及塑料業務組合,為包裝,基礎設施,消費者護理等高增長市場的客戶提供品類廣泛的,基於科技陶氏公司在全球31個國家運營113個製造基地,全球員工約37,000名。陶氏公司2018年實現約500億美元估算銷售額。“陶氏公司”或“公司”的翻譯方法。 “指代陶氏公司及其子公司。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公司官網www.dow.com或關注公司推特賬號@DowNewsroom。
中化控股自1952年成立迄今(前身為中國化學製藥),總部位於台北,目前是國內醫藥及長期照護等產業領域的主要企業之一。 秉持著創辦人精神,奉獻造福國人健康、提升製藥技術,並帶動國內醫藥事業國際化。歷經70餘年的成長及企業轉型布局,中化控股將以“促進健康平權,造福社會人群”作為下一階段的願景永續發展。並持續致力於在全球提供高品質且全方位的醫藥健康解決方案,滿足人類健康的多元需求,逐步實踐健康平權讓每個人都擁有更健康的未來。 中化控股關係企業包括中國化學製藥、中化裕民、中化銀髮、中化合成生技,以及其他位於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企業。我們提供可負擔且易取得的醫藥健康解決方案,並透過與醫療專業人員及商業合作夥伴的策略聯盟及合作,讓人人皆能獲得應有的醫藥照護以享有健康生活。我們的全球客戶遍布日本、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加拿大和中美洲。我們在亞洲和美洲市場的業務網路為本地和外國客戶提供全面的醫藥健康解決方案。 我們的產品範圍廣泛,包括原料藥、人用西藥、保健食品、家庭及美妝用品、動物用藥等,並提供各種服務,從醫藥品牌代理及通路行銷、家庭用品及美妝行銷、居家照顧服務、藥品委託代工到研發服務等。我們的目標是進入全球化市場,透過優質研發人才和團隊,以及最先進的PIC/S GMP國際規格之製藥工廠,研發高技術門檻的原料藥及學名藥,並與世界各地的CDMO及CMO合作夥伴攜手進入國際市場。 公司不僅致力於生產優質產品,也十分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涯發展。從踏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提供多元化福利措施與完善工作環境、全方位職能學習發展,並共享利潤與成果,打造安全友善的職場環境。在人力銀行幸福企業評選中連續兩年獲得金銀獎,也證明了我們對於員工福祉的堅定承諾備受肯定。 我們準備好了,那您呢? 我們期望成為華人世界最值得信賴的健康事業,和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努力,讓健康成為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如果你想成為我們的一員,一同實現這個目標,歡迎加入中化控股的大家庭!
宜錦科技團隊成員包括功率半導體前中後段精銳工程人員,主要進行「功率離散元件晶圓後段製程整合服務」的發展,應用產業包括Dr. MOS講求輕薄短小的元件、鋰電池等快充元件以及IGBT產業,客戶遍佈於台灣、日本、韓國、中國、美國及歐洲,除了元件供應商、也包含大型晶圓代工廠。 主要服務是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中一直缺少的晶圓薄化工程與正背面金屬化製程(Front side metal, FSM;Backside grinding backside metal,BGBM)、IGBT後段整合性製程等(Turnkey solution)缺口進行補強。這是一項介於晶圓代工(Front-End)到封裝(Back-End)之間的製程處理,此步驟將使功率離散元件得以實現低功耗/低輸入阻抗。 為了協助客戶產品與競爭對手產生差異化並加大領先優勢, 宜錦在標準型量產製程服務外, 也提供客戶量身定做的客製化量產服務。 藉由集團內分析/驗證資源與後段封測產能支援下, 宜錦科技不僅為客戶打造超薄晶圓量產平台的一站式服務, 同時也為客戶提供快速、即時、廣泛的工程服務, 是最專業的超薄晶片服務提供者,更是選擇性最廣泛的功率離散元件中後段解決方案與UBM代工廠商。
力晶微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110年,是一家專業的IC設計公司。 本公司為力晶集團的子公司,秉持著集團的『誠信、服務、品質、創新』之企業文化,追求企業永續經營。期許本公司與員工、客戶一起成長,並朝向國際化的企業前進。 誠摯歡迎優秀的朋友們一起加入力晶微元的大家庭,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明天。
TotalEnergies產品行銷超過130國,集團員工總數近10萬,2008年集團年營業額更高達1799億歐元 (2009年受金融風暴影響略縮為1313億歐元)。其經營範圍涵蓋整個石油及天然氣相關產業,從上游業務 (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與生產、液化天然氣) 到下游業務 (煉油、銷售以及原油和油品之貿易行銷與運輸),是全球排名第四大、西歐排名第一以及非洲第一大石油產品生產公司。除歐洲及非洲之外,亦致力於中東地區、東南亞以及其他快速成長地區之開發。在亞洲地區,TotalEnergies營運遍及20個國家以及53個包含台灣在內的分公司 (含辦事處)。 2009年TotalEnergies的石油提煉量為每天228萬桶,石油的儲備量達到105億桶,這使得道達爾能源成為西歐排名頂尖廠!其完整的提煉基地有24座,且在全世界 (其中大部份在歐洲及非洲) 設立了16300個加油站。 這個跨國性的能源集團還是世界級的化工產品生產者,並從事煤礦開採及發電業務!其擁有全系列的化學產品線,包括石油化學、肥料及特殊化學製品,其範圍涵蓋橡膠加工、樹脂、電鍍及粘合劑,並廣泛被應用在汽車、航空、運輸、國防、包裝、營造、電子、紙類及民生消費等各種不同的產業。 TotalEnergies秉持著信念致力於開發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海洋能以及第二代生物燃料,以保障能源的永續發展。此任務的主要挑戰是保障能源可持續供應、確保工業安全、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協助應對氣候變化、尊重和促進人權、以及支持在地區域的發展。 道達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道達爾能源集團和台灣建大集團於1992年在台灣合資成立,目前公司包含摻配廠、實驗室、業務、技術、財務及管理等部門,在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區有專責人員為所有客戶服務。 道達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用全心及專業為所有的企業提供最完善的潤滑工程服務。針對客戶的潤滑問題我們的團隊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最專業且符合經濟效益的選擇、潤滑性產品的管理、各種預防維護、降低維護成本、使生產工具維持最佳狀態等,相信道達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方位潤滑技術服務,將能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能。
本公司主要產品項目為各類產品電子連接器以及其他相關的電子零組件、主要客戶群為國際一線的科技大廠。 本公司榮獲2017年~2024年金炬獎_十大績優企業獎及年度創新設計。 本公司著重人性化管理及員工福利,歡迎有熱誠、有抱負之專業才俊一起加入我們的團隊,與公司一同成長茁壯,共創不凡成就及優厚的利益分享。 擴廠誠徵優秀人才: 為了配合及滿足HP、DELL、LENOVO、ACER、QUANTA、COMPAL、WISTRON、INVENTEC…等國際大廠的訂單需求, 公司預計近期股票上市,擴大徵才,歡迎優秀的人才一起加入貝爾威勒團隊,成為我們終生的事業夥伴,大家共同成長及發展,再創佳績。 【公司相關介紹】 *第21屆玉山獎 https://reurl.cc/dyEKdD *日益能源 x 貝爾威勒平鎮工廠 https://reurl.cc/r6Ydqb *AVer圓展 x BellWether貝爾威勒遠端跨國通訊協作 https://reurl.cc/blm4K6 *BellWishes貝爾威旭智能居家用品 https://reurl.cc/x63xVN *BellWishes貝爾威旭 公益活動 https://reurl.cc/93jgdj
多聯科技於1996年12月,由三聯科技與日本多摩化學(TAMA)合資成立,雙方在強烈信賴及本土化共同理念,跨國合作成立專業化學廠。多聯科技主要為提供半導體產業與光電產業高純度品質特用材料,產品包含顯影液(Developer)、薄膜形成液與多酚類(TEOS&Dopants)、化學機械研磨液(CMP Slurries),並代理日本多摩化學實驗室用高純度化學藥劑,並且與世界級化學大廠合作,代工生產高品質化學產品。 多聯科技於1996年成立,1997年完成建廠。為持續經營體質提昇,於1998年7月取得ISO9001認證、1999年12月再取得ISO14001認證, 2000年榮獲工業精銳獎優良廠商,之後陸續取得ISO45001認證、ISO17025認證及TOSHMS驗認,以讓客戶安心使用多聯科技製品,並注重環保之綠色企業。
【整合邏輯和記憶體技術優勢,提供創新客製化服務】 力積電以先進的科技和產能,針對資訊、通信及消費性電子市場提供多樣化的 DRAM 與 NAND Flash 記憶體、邏輯與 LCD 驅動 IC 、電源管理晶片、CMOS 影像感測及整合記憶體晶片(Integrate Memory Chip)等各式積體電路之代工與銷售、開發、生產製造,並持續以 Open Foundry 營運模式,從晶片設計、製造服務,到設備、產能分享,根據不同客戶的屬性和需求,共同建立緊密、彈性的合作機制。 【發展晶圓堆疊技術,製成 3D AI 加速器】 伴隨 AI 興盛的龐大晶片需求,我們積極強化 AI 佈局,率先以晶圓堆疊技術(Wafer-on-Wafer, WoW)製成 3D AI 加速器,為邏輯晶片與記憶體間提供大量連接通道,縮短資料傳輸距離,大幅降低資料存取功耗及提升運算效能,建構更具競爭力的 AI 晶片代工平臺。 我們秉持著聚焦專業的核心價值,持續精進技術、服務客戶、成為世界級半導體公司,期盼所有的同仁都能不斷的提升潛能、超越自己,歡迎各國優秀人才踴躍加入,共創嶄新未來。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歡迎來到 CellMo!我們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柏克萊的金屬材料公司,創立於2017年,專精於開發多孔金屬技術,擁有超過30項專利技術。我們為燃料電池、製氫設備、固態電池、電子產品熱管理、輕量化結構等應用提供高效能解決方案,客戶遍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地,並與許多知名大廠合作研發新一代能源管理產品,以加速全球能源轉型,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效率。 我們公司的價值不僅在於創新技術和全球影響力,作為我們團隊的一員,您將擁有: 【發展機會】不受限於單一職能,可嘗試不同類型的職務,開展才能。有許多跨國合作的機會,拓展視野。升遷步調快速,您將不只獲得執行力,也能培養決策力。 【團隊氣氛】高度自主的規劃與執行,鼓勵試錯與創新的企業精神,充滿活力與才華的團隊夥伴,以及彈性的工作安排讓您能取得work-life balance。 若您為工程技術背景的專業人員,您將擁有: 【先進技術】CellMo的研發團隊包含美、韓、台的頂尖人才與技術顧問,我們的合作夥伴多為企業的先進研發團隊,因此您將獲得世界一流的研發平台,您也將面對最新科技研發時所遇到的各種挑戰,而跨國界與跨文化的合作將讓您保持高度競爭力。 我們的組織目前正在拓展,期待能找到與我們有共同理念的人才,加入這個令人興奮的旅程。若您熱愛探索新技術、追求跨國合作機會、喜愛自主與彈性的工作環境,現在就加入我們! 東泰榮行為CellMo Materials Innovation Inc., 全資之子公司。
穩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業界服務多年,已成為高科技材料及零配件之專業行銷公司。 產品服務涵蓋半導體晶圓製造、封裝、光電產業、太陽能及LED等,範圍相當廣泛,在業界有許多產品愛用者。 騰璽公司不斷尋找新的材料及產品,以期能夠為客戶降低更多的成本,提高生產良率及提供更多技術支援及服務為目標,以便客戶能夠更快速銜接下一世代的產品,以因應現今越來越短的電子產品週期。 我們所提供的產品,分為設備及耗材零配件二大部份;設備如各式乾蝕刻機,晶圓分類排序機…等,及光電所用之雷射二極體測試機…等,材料零配件範圍非常廣泛,從測試晶圓、加工之晶圓,到半導體及光電業各個製程,如黃光、擴散、離子植入、CVD、PVD、Etch、CMP等,均有產品提供,客戶包含國內外各大半導體廠前製程、後製程及半導體設備廠商及光電廠商。 騰璽在台灣及新加坡均有服務據點,以服務當地客戶,因應產業之擴張及新地域之發展。我們將本一貫之專業技術及服務熱忱,繼續為客戶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以感謝大家的支持。
藍海創新电子有限公司(BOI)是一家EMS製造公司。BOI成立于1994年,在中國東莞和越南河內擁有完善的電子廠,工厂擁有一千多名員工,2024年12月在台灣高雄市正式投入運營。我們專注于智慧LED照明產品,醫療保健產品和電子測量儀器等,在歐洲,美國和東南亞市場的全球(例如皇家飛利浦)信譽良好的客戶中。工廠已通過ISO9001,ISO13485, ISO14001和OHSAS18001認證。為了應對我們的快速擴張,我們正在尋找高素質的精英人才加入我們。您也可登陆公司网站:https://www.boi.com.hk了解更多信息。
一、台光電子成立於1992年03月,員工人數6,200人。 二、1996年公開發行(股票代碼2383),業績履創新高。 三、2024年 EPS27.81元。 四、Prismark Report 綠色基板出貨面積及金額世界排名第一。 五、2025/5 月天下雜誌「全國二千大製造業排行全國73名」、「製造業成長最快50家公司排行45名」、「AI版營運績效五十強排行全國14名」。 六、通過ISO9001、IS014001、IS045001、QC080000、IATF16949認證。 七、為提供全球產業所需的先進基礎電子材料專業製造廠商,產品應用層面廣泛,普及於手持裝置、伺服器、網通交換器等基礎設施,市佔率持續成長。 八、交通便利: 觀音廠鄰近西濱快、66快、機場高速等道路,車流少,北投、新店、新竹市等地,車程約一小時內可到。 湖口廠區鄰近湖口交流道(5分鐘)。 九、生產據點:桃園觀音、新竹湖口、昆山、中山及黃石共五個廠區。
【偉翔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專門致力於稀有真菌栽培、技術的開發。 經多年研究開發出「Well Shine® Biopolymer」高分子生物醫材,專利生物材料。 秉持永續經營的理念,我們延攬國內外一流的專業生醫界人才,研發出真正能代表台灣登上世界舞台的代表性原料。 【發展歷程與獲獎紀錄】 2025年 展開高分子生物醫材跨國、跨界合作。 2024年 取得ISO 22000、HACCP、Halal 認證。 2023年 進駐新竹科學園區宜蘭二期廠。靈芝活性多醣萃取研發技術重大突破。 2021年 取得經濟部「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資格核定。 2020年 獲准進駐國家級科學園區基地投資建廠。
About Us Built on the rich legacies of Nanometrics and Rudolph Technologies, Onto Innovation stands alone in process control with our unique perspective across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We enable our customers to solve their most difficult yield, device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issues. Onto Innovation will optimize customers’ critical path of progress by making them smarter,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Headquartered in Wilmington, Massachusetts, Onto Innovation supports its customers with a worldwide sales and service organization. We combine the scale of a global leader with an expanded portfolio of leading-edge technologies that include: unpatterned wafer quality; 3D metrology spanning the chip from nanometer-scale transistors to micron-level die-interconnects; macro defect inspection of wafers and packages; metal interconnect composition; factory analytics; and lithography for advanced semiconductor packaging. The breadth of this portfolio allows us to collaborate with customers about their process yields and process variations from bare silicon wafers through the wafer fab to the final back-end packaging. Onto Innovation’s software brings understanding of how individual processes affect the overall product, enabling customer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Rich Legacies Both Nanometrics and Rudolph Technologie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Nanometrics was founded in 1975 and is the pioneer and innovator in the field of optical metrology. In 1984, the company started publicly trading. Nanometrics has an extensive installed base of more than 6,500 systems in over 150 production factories worldwide. Rudolph Technologies began as O.C. Rudolph and Sons in 1940 and later introduced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s first production-oriented ellipsometer for thin film measurements in 1977. Rudolph became a public company in 1999 and expanded its portfolio to offer a full range of solutions including thin film metrology, defect inspection, enterprise software, and also lithography for advanced packaging applications. New Beginnings The merger of Nanometrics Incorporated and Rudolph Technologies, Inc. to create Onto Innovation Inc. was closed on October 25, 2019.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at https://ontoinnovation.com
「用技術服務客戶,用專業與世界交流」 《碁達科技》於 1993 年成立,從代理銷售半導體設計與材料,到自主研發生產晶圓加工製程用材料,是國內少數擁有研發能力,能滿足客製化需求的材料研發品牌。 創立初期, 我們以代理國外產品為主,憑藉優良的服務與市場敏銳度,滿足客戶多樣的需求,並持續尋找更好的材料替代品,提升客戶利潤與滿意度。 經過多年的累積,《碁達科技》開始投入自主研發的領域,透過堅實的研發團隊,與客戶共同開發出全新的材料,並增加服務的彈性與廣度,建立台北、桃園、台南、中國蘇洲、東莞等多個分公司服務據點,成為半導體及電子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已通過ISO9001:2015作業流程及風險管理、ISO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以及ISO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相關認證,更於2023年1月取得ISO14064:2018溫室氣體盤查認證。 各廠區地址如下: 台北總公司:新北市中正路788號9樓、788-1號9樓 研發辦公室及實驗室:新北市中正路786-1號9樓 中和一廠:新北市中正路786號2樓 中和二廠:新北市中正路780-1號9樓 中和三廠:新北市中正路778號7樓 中壢工廠:桃園市中壢區定安路11號 平鎮廠:桃園市平鎮區中豐路南勢二段460巷52號 龍潭辦公室:桃園市龍潭區工五路226號1樓 台南廠:台南市永康區鹽平街238號 員工人數約為120人,碁達持續專注在材料研發,更是封裝和電子產業的長期合作夥伴。 公司目前積極推動IPO,歡迎各位夥伴們,加入碁達大家庭,與我們一起共創嶄新的未來。
STAr Technologies, Inc. is established in August 29, 2000 and headquartered in Hsinchu City, Taiwan. STAr Technologies also has branch offices i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apan, Singapore, South Korea, China and India. To further its reach and support, STAr Technologies engages distributor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South Asia Pacific, Greater China and Japan to serve regional customers directly. STAr is the acronym for "Semiconductor Test Architects" and as in the name - we are the architects with leading technologies for semiconductor test solutions. STAr Technologies provid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oftware, hardware, consumables, service and expertis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with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Our expertise extents across parametric electrical tests (E-test), wafer-level and package-level reliability (WLR & PLR), mixed signal tests, assembly and packaging services, probe cards, load boards, test interfaces and sockets. Pursuit of excellence is our motivation in advancing our technologies to excel in the industries and maintain advantages over competitors. 思達科技位於臺灣新竹,創立於2000年8月29日,公司遍布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中國及印度。我們的主要客戶橫跨亞洲各領域。為直接服務當地的客戶,思達科技於北美,歐洲,亞太,大中華地區以及日本均有合作夥伴。 思達取自「Semiconductor Test Architects」各字首縮寫 – 自許為半導體測試工匠引領半導體產業測試解決方案技術。 思達科技提供相關知識產權、軟體、測試儀器設備與耗材,滿足業界的需求與挑戰。專精領域涵蓋電性參數測試(E-Test),晶圓級與封裝器件可靠性測試(WLR&PLR),混合信號測試,裝配及封裝服務,參數測試與晶圓測試探針卡,負載板及測試耗材。 追求卓越是我們的動力也是在同業中優於競爭對手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