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_工務室的工作行列。
「社區健康照護整合中心」整合-出院準備服務、居家醫療整合照護、長期照護及社區整合照護四大組。 一、願景與核心價值 (一)願景: 1.建立以病人為中心全人整合照顧。 2.整合「醫院-社區-居家-長照」無縫接軌的照護。 3.建立醫學中心、區域/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的分級照護網絡。 (二)核心價值:整合、創新、共好、永續 二、任務與特色 (一)任務:分臨床、教學、研究 1. 臨床: (1)建置出院準備服務、急性後期照護(PAC)到居家醫療整合照護及長照等各層面作業標準與流程。 (2)規劃、監測出院準備服務、PAC到居家醫療整合照護及長照等各層面品質指標並進行檢討與改善策略。 (3)提供醫院-社區-居家-長照全方位諮詢與轉銜協助。 (4)建構並維護完整、順暢之轉銜資源網絡。 (5)辦理院內、外健康促進、延緩失能、篩檢及照顧者支持等活動。 (6)規劃無牆醫院、隱形醫院各種創新模式運作與評價,例如:成杏醫聯盟、遠距健康照護中心等。 (7)配合國家政策推展相關服務模式。 2.教學: (1)規劃全院性出院準備、居家醫療、長期照護與社區健康照護相關各類型教育訓練課程。 (2)提供各職類院內外人員的專業培訓與成長的社區健康照護訓練場域。 (3)作為各職類學系(醫學、護理、長照、老年)學生臨床實習之社區健康照護訓練場域。 3.研究: (1)配合國家政策進行社區健康照護相關計畫申請與執行。 (2)進行跨領域結合進行整合性研究與創新研發。 (二)特色: 1、完整建構從醫學中心到不同層級醫院、基層診所及後續照照護資源之轉銜資源網絡 2. 建構「醫院--診所-居家-長照-社區」的整合照護 3、發展整合、創新與智慧的服務模式並強化研究量能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_南區母乳庫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_神經部的工作行列。
供銷部:供應生活必需品.辦公用品.業務用品 代理部:代辦各種生活必需品.本院委託代辦 團購及電商平台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_醫學工程室的工作行列。
成大醫院是南部最大規模的大學醫學中心及設備完善的教學醫院,除一般性教學與服務外,並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使研究與臨床結合並落實。自成立以來,肩負「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使命,勇於承擔「急症、重症、難症、罕見疾病」之社會照護責任,以平衡南北醫療差距為目標,減少病患因就醫而受南北奔波之苦。 民國 69年成大校長夏漢民教授提出「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成為一所完整的綜合大學」及「提升南台灣的醫療水準,平衡南北醫療差距」兩大目標,積極爭取設置成大醫學中心(含醫學院暨附設醫院),終於 70 年奉准設置,為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所設立第一家之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從 74 年開工興建,前後歷經 7 載規劃及 3 年又 4 個月施工,於民國77年6月12日正式啟用,完成了當年列為「國家 14 項建設」的成大醫學中心。同年7月1日經衛生署評鑑為「準醫學中心」,82年7月1日經評鑑正式成為「醫學中心」,並至今持續獲評為醫學中心。
成大醫院以「生命、愛心、卓越、創新」的核心價值形塑醫院的文化,成為醫療特色的內涵,並將此文化塑造為醫院之傳統與制度。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_主計室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_營養部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成功大學_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的工作行列。
本院源起於民國68年由當時市長蘇南成先生策劃興建。民國69年本院動工興建,於71年完成第一期外貌工程,民國76年由前立委林聯輝先生接洽秀傳醫院院長黃明和先生接辦市立醫院 。本院自營運開幕以來秉持著「救人濟世、服務社會」的宗旨服務病患,使得台南地區醫療水準日趨提昇,民眾之健康獲得保障,並經衛生署評定為「區域教學醫院 」。我們誠懇的希望社會各界能給我們批評指教,讓全國第一所「公辦民營」的台南市立醫院得到更多的肯定,有更多的機會與能力為需要的民眾服務。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創新醫療器材產業推動的引擎(Engine of Medical Devices Industry)乃以創新產品、新創事業為目標,配合政府推動醫療器材產業而設立的全國唯一頂尖大學計畫卓越研究中心。基於教學、服務、研究、萌芽、品牌五大主軸力求創新突破,並持續整合國立成功大學醫材新創團隊,輔以創新醫材聯盟廠商、國內外創投以及成功大學醫學中心,經共同挖掘與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Unmet Clinical Needs),研發具高商品化價值之創新醫療器材,對臺灣具關鍵性的生技產業經濟創新做最大的貢獻。
-民國 57年 創立 原名「財團法人台南市逢甲醫院」66床 -民國 75年 遷移台南縣永康現址 啟用時病床290床, -民國 77年 評鑑為區域暨教學醫院 -民國 81年 更名為「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總床數近700床 -民國 85年 擴建,總床數1267床 -民國 89年 晉升為「奇美醫學中心」 -民國 93年7月 成立柳營院區 -民國 94年 柳營院區通過區域教學醫院評鑑 -位置: ●總院:(710)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901號 ●柳營院區:(736)台南市柳營區太康村201號 ●樹林院區:(702)台南市樹林街二段442號 ●南科診所:(744)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7號1樓 ●佳里院區:(722)台南市佳里區興化里606號 -歡迎至奇美醫院網址:http://www.chimei.org.tw 以獲得進一步資料。
目前醫院整體發展目標均朝改善醫院環境,溫馨、精緻、優質之社區醫院,推動秉持「以客為尊、視病猶親」顧客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建立有系統有組織的專業形象,本院除執行政府全民健保政策外同時支援台南、岡山、佳里等榮家及社區醫療服務,由於醫療設備逐次更新,人員不斷補充,榮民總醫院技術支援,已具有現代化醫院水準,刻正積極羅致專業人才,不斷擴增各項醫療設施配合國家政策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以嘉惠地區榮民與民眾。
中鋼焊材廠股份有限公司(Goodweld Corporation)成立於西元1964年。創立以來從與日本技術合作到如今完全技術自主,並具有ISO及JIS等相關認證,對於品質的要求,一直是中鋼焊材廠成立以來所秉持的最高原則。經過半世紀的研究開發,中鋼焊材廠已發展出全系列的銲接產品,提供顧客全面性的需求及服務。優越的品質以及具競爭性的價格,使中鋼焊材長期獲得國內及世界各地顧客之好評。中鋼焊材廠並自許成為一位社會責任者,致力在與顧客、員工、社會及環境之間,創造一個和諧的平衡。 民國77年為台灣銲材業第一家通過日本JIS審查合格之製造廠。民國91年通過ISO 9001 2000新版國際品保認證。以銲材專業製造之聞名品牌「環球銲條」-「GOODWELD」行銷海內外,不斷的追求技術創新及堅持的品質要求,提供客戶滿意及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本公司累積五十多年的專業技術優勢,在銲材市場上已佔有穩健的一席之地。 本公司主要廠址有二,永康廠位於永康工業區,佔地達五千六百餘坪,仁德廠佔地約一萬三千餘坪;北中南等地各有營業據點及堅強的銷售團隊。96年曾榮獲TTQS訓練品質企業標竿、97年及100年分別榮獲TTQS訓練品質評核之銀牌獎及銅牌獎。近幾年更積極推展產學交流,除了首創引進銲接模擬機提供銲接學習矯正外,更於南科大發表銲接電子書、提供各大學機械系或材料工程等系學生暑期實習機會、協助培訓國際技能銲接競賽選手等等不餘遺力。本公司有傳產業的美德、科技業的思維,是年輕人揮灑智慧技能的地方,竭誠歡迎有熱忱的您,加入我們的行列!
新樓醫院是台灣第一家西醫院,於西元1865年成立,隸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宗旨是醫療傳道,以愛心服侍病人,讓病人得到健康與盼望。目前規模有台南院區(區域教學醫院)、麻豆院區(地區教學醫院)及新樓安南診所,本院制度完善,員工福利良好。誠摯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本院為無菸檳酒醫院,全面實施禁菸(含加熱菸及電子煙)檳酒,請確實遵守菸害防治法及其他相關規定〉〈應徵者請先詳閱本院應徵人員個人資料蒐集告知書 (http://www.sinlau.org.tw個資保護專區-個資蒐集告知〉。
奇美博物館始於1992年,由實業家許文龍先生創辦,是台灣館藏最豐最富盛名的私人博物館。初衷乃許創辦人年幼時受博物館薰陶文化藝術內涵,寄望創建一座由大眾共享共賞的博物館,以藝術文化涵養人心,成為民眾的心靈避風港。 2014年,奇美博物館遷移至臺南都會博物館園區奇美館,將於2015年重新開館。奇美館建築體乃由奇美實業集團捐資興建,建成後贈予臺南市政府,再由奇美博物館基金會獲得營運權,得以經營管理50年。奇美博物館秉承許創辦人理念,將戮力經營,恢弘文化藝術風氣,讓世界看見台灣。 想了解更多請上博美博物館官方網站: http://www.chimeimuseum.org/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自2003年6月起,由原隸屬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科技部,2022年7月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國家實驗室改制而成,並由院本部統合協調各單位之運作,以提升彈性與效率,協力達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之重點任務,以促成國家科技發展體系垂直整合,並以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為目標。 本院之主管機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設有董、監事會;全院現設有7國家實驗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生物模式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