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6v0el3k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南投縣埔里鎮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220人

1999年,921地震重創中部各鄉鎮,埔里基督教醫院在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工作,災後看到兒童、老人家流離失所,從醫療走入社會關懷,於89年7月成立愚人之友基金會辦理免費兒童安親,首創社區型的老人日托關懷,在南投七鄉鎮設立十四個據點深入災區照顧老人家,五年來透過教學、分享、輔導,台東縣、新竹市、嘉義縣市陸續成立類似的社區日托站,將老人喜愛的健康促進活動成功地推向各鄉鎮,估計這種愚人型的日托點,全國至少已有104個據點。2004年基金會邀集有志者共同成立台灣社區資深公民日托協會。為守護台灣老人家的健康展開新的一頁。 在此同時,為了解如何照顧台灣的老人家,基金會企劃了福氣村照顧住宅三年實驗計劃。提供隱私且無障礙的住宅環境,讓老人家或身心功能障礙者能自主活動其間,繼續享有自己習慣的日常生活。有家庭化的特性、個人化的服務。提供住民保護看視服務及獨立生活必要的協助。三年來,平均收住八位長輩,在愛蘭社區裡生活,留下珍貴的全人生照顧資料,為未來台灣老人安養或日本銀髮族長期居留埔里提供最佳的服務經驗。 民國91年台灣地區失業率創最高5.17%,雖然失業率持續上升,然非本國看護人數卻一直居高不下,影響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經建會於91年提出照顧服務福利產業促進方案,開辦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補助使用居家服務計畫。工作重點為老年及障礙者之生活及醫療服務,服務項目為社區照顧、機構照顧及居家服務,服務對象由中低收入失能者擴及一般戶,由非營利團體及民間企業共同投入照顧服務產業,以本國人力取代非本國看護工。鼓勵農民、原住民、中高齡者及婦女共同投入照顧服務以降低失業率。 94年12月6日愚人之友基金會,獲得行政院勞委會核准成立全國第一家照顧服務員職業訓練機構,對內我們取名「服侍善工」學校,我們希望這個學校成為長期照顧人力育成的地方,培養優質的照顧服務員,研發在地化、人性化的照顧內涵,建立並教導標準的作業流程,讓這個學校畢業的學員成為台灣社會職場的典範,知識、技術與愛心具體展現的地方。 截至109年,20年來始終致力於老弱長者及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的照顧工作,不計代價願意「為愛多走一哩路」,落實「在地尊嚴老化」,連續多年獲得南投縣政府評鑑優等。在106年11月更獲得衛福部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試辦計畫的肯定,作為第一波A級照護旗艦店。雖然1519期商業週刊以「直擊『在地老化』模範生的運作模式--全台最棒長照旗艦店在921重災區」為標題,但我們仍只是一本初衷「在需要的地方看見我們的責任」。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文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300人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工作機會(162)
台中市西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0人

民國26年,在中國華北的一個小鎮上,一位外國的傳教士卡維特.克拉克博士(J.Calivitt clarke)躑躅於斷垣殘壁、滿目瘡痍的街頭,正思索著如何為戰亂中的苦難災民盡些心力。驀地,他瞥見一具女屍蜷伏在不遠處的路旁,同時,還隱約聽到陣陣微弱的嬰孩哭聲。他趕緊衝過去,發現是個已死去的母親揹著她重傷的嬰孩,當即解開襁褓,將奄奄一息的小生命送到醫院急救,然後再抱回自己家裡照顧。從此,救助傷患、饑餓和流離失所的孤兒成為這位傳教師的首要任務,他的家變成了一所孤兒院…,這就是家扶基金會兒童扶助工作的開始。 民國27年,這位傳教士的義行感動了多位美國教會人士,為救助中日戰爭流離失所的中國孤兒,而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市創立「中國兒童基金會」(China's Children Fund,簡稱CCF),並同時在中國廣東省創辦了第一所正式的育幼院,之後陸續在中國大陸各地開辦了42所育幼院,照顧無以數計的孤苦兒童。 民國39年8月,CCF正式在台灣成立第一所家庭式育幼院 — 光音育幼院,收容照顧家庭遭逢變故的貧困失親兒童,才正式開始在台灣的服務。 民國53年,因應台灣社會轉型過程中,育幼院式的安置服務人數有限,收容教養對貧困孩子也並非最好的方式,不若讓他們在自己的家庭中成長來的更好,因此陸續在台灣各地成立家庭扶助中心,推展兒童暨家庭的福利服務工作。台灣經濟逐漸成長後CCF於民國74年自立,最後更名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簡稱家扶基金會;TFCF)。

工作機會(30)
台中市北屯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50人

1.歷史沿革: 本會成立於93年3月3日,乃是爲了紀念張秀菊女士(1946~1993)慈悲助人、犧牲奉獻的精神而成立,張秀菊女士為張家之童養媳,故從夫姓,童年及少年時相當刻苦,默默承受著不公平之對待,雖家務及家計負擔沉重,但從不怨天尤人,只要他人向張女士求助,即便身邊僅剩一個饅頭,也會先施予他人,但上天卻妒英才,張女士因操勞過度而往生,享年四十七歲。 本會董事長張良卿先生即為張女士之長子,自小跟著張女士至香菇寮工作,看著張女士為了賺錢餬口受盡委屈與困厄,但只要有餘力一定伸出援手幫助他人。故張董事長秉著張女士之遺訓,繼續將張女士對世人的關愛及協助的精神化為綿延之力量。 2.本會宗旨: 秉持張秀菊慈悲助人、犧牲奉獻精神,營造一個安全、祥和、穩定的生活環境,協助弱勢不幸的兒少獲得順利發展與社會參與的機會,在一個健康友善的環境中成長茁壯。 3.願景: 成為一個有品格、有效能的非營利機構,透過專業的服務,協助弱勢族群,發展良好的生存能力,適應社會環境,共創祥和社會。 4.核心價值:誠實、負責、勇氣、創新、貢獻、堅持。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南投縣埔里鎮圖書館╱博物館類似機構資本額3000萬元員工數60人

「中台世界博物館」秉持創辦人惟覺安公老和尚貫徹「佛法藝術化」的弘法理念,藉由對歷史資產、佛教文物的整理研究及展示,讓佛教文化藝術進一步得到保存發揚,不僅為佛教歷史作見證,更讓未來的弘法因緣厚植文化內涵及藝術深度,結合時代脈動,廣度群機,成為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重要力量。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南投縣埔里鎮補習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私立立喬文理短期補習班(徐薇英文埔里分校)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台北市內湖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70人

【從修法開始】 有鑑於民國 62 年公布施行的兒童福利法已不適於現今社會,民國 79 年底由林志嘉等多位立委及關心兒童的各界人士 、 相關團體 , 共同組成「 兒童福利聯盟 」,著手進行修法工作。 修法過程中, 各方均認為應成立一永久性組織, 以長期致力於兒童福利工作推展 :「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於 80 年 12 月誕生。 【做倡議,更發展超過25項服務】 除持續法令政策的修訂與倡導之外,一路以來,兒盟一直回應時代的變遷與需求,開展了許多新興的直接服務方案,包括收出養服務、失蹤兒童協尋服務、棄兒保護服務及特殊際遇兒童保護工作,更創造反霸凌議題,因應離婚親子推出服務,更針對受到疫情衝擊的家庭提供協助。 透過倡議與服務並進,如實地往「與孩子共創更好的世界」初衷邁進。

工作機會(26)
台北市文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億1600萬元員工數800人

▍認識世界展望會 世界展望會是一個援助、發展和倡議的全球性基督教組織,在六大洲、近100個國家共有3萬4,000多名工作夥伴,以夥伴關係合力服務最弱勢兒童及家庭脫離貧窮與危難,陪伴他們經歷生命的喜樂與豐盛。 ▍關於台灣世界展望會 1964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成立,在台灣資源最匱乏的七○、八○年代,透過匯集海外人士的愛心捐助,展望會深入偏遠山區、離島,關懷育幼院、兒童之家、痲瘋病院、從事山地醫療等工作,服務「貧窮當中的最貧窮」。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台灣世界展望會也在接受國外愛心幫助20年後,於1985年由台灣資助人、捐款人接手照顧國內孩子的需要。 1991年,台灣愛心開始資助國外貧困兒童,以實際行動將過去長期獲得的愛心支持,接力傳遞到世界上其他有需要的角落。從接受國外愛心幫助,轉型至援助國外需要,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台灣深耕60年,目前於全台設有4個辦事處、55個服務據點、11個政府合作案服務中心、3個學生中心、3個部落廚房、13個數位學習教室、21個青少年發展中心,範圍遍及都會區、濱海地區、山區及離島,是國內紮根最深、服務最廣的兒童關顧機構。 目前,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全台各地約600名社工員的專業服務及深厚經驗,投入教育及營養支持、家庭發展暨社區培力、兒少保護、災害救助與家庭援助等事工,每年陪伴約4萬5,000名弱勢兒少與其家庭走過困頓,和他們一起遇見改變的希望。 而在資助人、捐款人投入愛心下,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國外兒童資助計畫,和各國展望會合作進行中長期區域發展計畫,每年攜手逾200萬名貧困兒童及居民,共同經歷轉型性發展、邁向豐盛自立;同時藉由「飢餓三十人道救援基金」馳援天災、戰火、糧荒等人道緊急救援方案,一年幫助約1,500萬人度過生命中的難關。 網址:http://www.worldvision.org.tw 服務條款與政策:https://www.worldvision.org.tw/articles/category/16

工作機會(35)
新北市新店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2億3654萬元員工數600人

第一階段:中途之家 (1988-1992) 一群基督徒看見不幸少女的需求,建立全台第一所中途之家-勵馨園,開展收容服務,替少女們預備家園。 第二階段:反雛妓運動(1992-1995) 推動「反雛妓華西街慢跑」社會運動,促使勵馨版本的《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立法通過(及現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三階段:少女保護行動者(1995-2001) 建立全國「少女希望網絡」並成立「蒲公英治療中心」,提供遭受性侵害及其重要他人諮商治療。 第四階段:Empower少女與婦女(2001-2008) 在多年的一線服務中,看見服務對象的需求,勵馨持續發聲、參與性別公義的行動倡議,積極實踐「充權」並開展協助婦女接軌就業的準備性職場。 第五階段:終止性、性別暴力 共創性別公義的社會(2008-迄今) 加入全球反暴力行動,並號召成立「亞洲婦女安置網路(ANWS)」持續倡議與致力終結社會中所有性/別暴力行為與壓迫,建立性別公義的社會。

工作機會(22)
南投縣埔里鎮醫院資本額16億員工數690人

  本院位居台灣中心點處,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具濃厚的人文與藝術氣息。本院新建醫療大樓設施齊備,各種組織制度健全,薪資福利優厚,工作氣氛融洽和諧,歡迎有服務熱誠的您一同參與我們的行列!   本院通過衛生署區域教學醫院評鑑,總床數達382床,為衛生署指定偏遠地區緊急救護責任醫院、畢業後一般醫學社區醫學訓練醫院、健保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劃(IDS)承辦醫院、衛生署指定公費醫師分發醫院,與台大、馬偕、中山、中國與中榮等醫學中心建教合作。

工作機會(86)
南投縣國姓鄉其他醫療保健服務業資本額400萬元員工數95人

「人口高齡化」是近年來已開發國家普遍所面臨的現象。南投縣國姓鄉位於草屯鎮與埔里鎮之交界之山區地帶,境內多山區與河流,使得鄉內交通遠比鄰近鄉鎮來得不便,而因特殊之地理環境使鄉內的產業依賴農業為主,近年來因為地震影響與產業變遷,社區民眾謀生不易,多數青壯人口往外遷移,留下老人與兒童留在鄉內,加上鄉內產業發展有限,失業率高漲,更增加老人照顧之需求;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與所產生的問題在國姓鄉顯得更為嚴重,致使國姓成為迫切需要關懷的邊陲之地。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於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初期,因為見到社區百廢待興,乃由社區有心人士共同組成福龜重建工作隊,後因九二一重建之階段性重建任務完成,有感於老人社區照顧服務需求之殷切,乃將重建工作隊轉型成生活重建協會,準備長期投入於社區照顧服務工作。 從社區老人送餐開始,協助在地社區媽媽取得證照後,開始針對社區獨居老人與身心障礙者,提供送餐服務。之後更進一步協助社區老人就醫,並提供居家訪視問安服務,提供弱勢戶及新移民家庭學童課業輔導、急難救助、亦對於一些經濟能力低落或獨居之老人往生後之安葬提供協助及服務,後於95年開始辦理「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補助使用居家服務計劃」,提供更完整、有規劃性且持續性的居家照顧服務。 九二一震災後十多年以來,本會對於社區老人照顧不遺餘力,而為了希望能夠提供社區老人一個更完善的照顧環境,未來我們更期望能扮演社區資源整合的角色,透過各項資源連結,募集各界力量,以提供社區內弱勢老人一個更完善、更高品質之社區照顧環境,盡其所能的協助弱勢族群,一起為社區福利園區的夢想而努力。 FB粉絲專業:https://www.facebook.com/NTLIFE921/ Line生活圈:ID搜尋 - @dsa6981c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新北市三重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億3000萬元員工數300人

【貢獻專業,參與助人工作】 我們需要的人才,不限基督徒、不限社工專業,只要你有專才,並有心為社會共好盡一份力,你就有機會加入我們! 芥菜種會近年來落實健全管理,透過專業分工,在社工、財會、資訊、行銷、人資、管理、社會企業等各個面相,皆廣邀人才參與,共同打造一個熱情與效率兼具的組織文化。 因著非營利組織的特性,讓我們得以將工作和公益結合,透過事業與志業並行,讓我們的生命成為傳遞祝福予人的生命,芥菜種會誠心邀請你,用你的專業參與助人的工作,一同加入公益的行列。 【我們的服務理念與腳步】 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第一個立案的社會福利組織,1952年由美籍宣教士孫理蓮女士創立,致力於各項救濟事業、照顧孤兒寡婦、受刑人或貧困、疾病的民眾,並設置愛心育幼院及少年之家等安置機構,迄今幫助近百萬人。近年來透過遍及全台的社區共好點,以芥菜種的信心與希望,建立綿密的社區支持網絡,以助人的方式,傳遞上帝愛人的心意。 芥菜籽是百種中最小的,但長大成樹枝蔭繁茂,讓百鳥棲息,生命繁衍,芥菜種會以此信念展開工作,並從「社會福利」、「社會教育」、「社會企業」三大核心領域著手,自1953年起陸續成立兒童之家、1956年起陸續為原住民設立肺病療養院、1957設立愛心育幼院、1959設立慈愛殘障之家、1958成立義工學校及女子護理學校、1960年設立少年之家、1963年設立「習藝所」幫助原住民青少年接受教育、1968年開始海外救助服務,幫助東南亞貧困家庭的孩子,透過教育脫離貧困循環…,近年以創新支持網絡模式,致力於弱勢兒少認養、長者關懷、社區食物銀行、青年職業培訓及社區防災,同時還積極發展社會企業,以青銀共創商業模式,提供貧困弱勢者職業培力與就業機會,再將營收所得全數投入公益,實踐助人的社會使命。 孩子的笑聲,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芥菜種會關懷經濟弱勢、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原住民家庭、新住民家庭和身心障礙家庭,陪伴兒少安穩在社區長大,也長年陪伴機構內兒少在教養、就學和就醫照顧,重拾對人的信任與對自我的接納。 孫理蓮創辦人曾說:「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你就永遠離不開了。」2011年芥菜種會獲頒總統文化獎人道獎,至今持續以芥菜種的信心與希望努力向前,看見福利帶出福音的美好果效,建構自助、人助、共享與共好的社會! • 加入Line官方認證帳號 : https://reurl.cc/aaa6l9 • 官網:https://www.mustard.org.tw • 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ms1952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mustardorg

工作機會(26)
台中市西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9人

關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讓我們攜手「一起道老,精彩美好」!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願景是「每位長者都能有自主與尊嚴,享有安心、精彩的老後生活」, 我們自許成為幫助台灣成功因應高齡社會的專業團隊,因此懷抱活力、開放、勇敢、踏實的態度,發展以人為本,穩定且值得信賴的優質服務。 我們成立於1995年,在臺已深耕近30年,目前全臺共有7個服務處(新北、臺北、臺中、彰化、嘉義、高雄、屏東)、36個志工團隊、30多個服務據點、40多個服務方案,透過590多位工作夥伴及1,600多位志工,常年關懷服務10,000多名長輩,提供獨居、弱勢、失能長輩們關懷訪視、居家服務、送物資、陪伴就醫、居家修繕、健康促進等服務。 同時發揮影響力,攜手產、官、學,希冀在超高齡社會到來之際,臺灣成為人人樂於談老、伴老的友善高齡國家,更於2023年榮獲第七屆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奉獻獎-公益成就獎! 關於團隊樣貌 我們是一群充滿「活力、開放、勇敢、踏實」的專業團隊,會以「大弘人」、「柑仔人」稱呼全體夥伴, 致力營造一個「開放平等」的工作氛圍及溝通文化,曾榮獲朝邦文教基金會頒贈2022第四屆「對話影響力獎」金牌! 關於職場樣貌 對新進及在職夥伴分別提供其所需的完整教育訓練,培育夥伴們有良好的專業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夥伴們工作成就感! 完善薪資福利 -依據員工之工作表現及職務性質給予相對應之薪資,設有定期晉升與調薪機制,年薪加年終獎金最高可達14個月。 -為增進與員工間之交流關懷,針對員工結婚、生育、節慶(二節)等喜事提供相關禮金給予祝福;針對喪事則提供奠儀金或輓聯以表達哀悼之意。 工作生活平衡 -優於法規的婚假、有薪天災害假等,並依法規規定給予特別休假、陪產假、產假、病假、生理假、家庭照顧假等,對於女性及男性員工亦同等照顧。 健康與安全保障 -依法提供基本勞保、健保、退休金等法定保障,確保員工無後顧之憂。 -為照顧員工健康,依健檢年度及不同職務規劃完善的檢查項目,並慎選優質健檢和職護團隊,針對醫療服務、健康檢查以及健康促進講座等進行辦理,提供員工醫療問題詢問管道。   職涯發展與完善教育訓練 -提供多元職涯發展管道,支持員工依專業能力與發展期待,可於原職務中深耕專業職能或轉換職務,亦可晉升經營管理職,發展領導才能。 -提供完整教育訓練,依據不同職務辦理內部訓練,培育員工職務所需專業知識、工作技能、管理與領導能力等。 團隊工作文化 -在弘道有著溫暖的工作氛圍,讓每位夥伴在舒適環境中發揮所長,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感。 -為維護員工權益,透過定期舉辦勞資會議、向上回饋機制的多元溝通管道,促使勞資雙方有效溝通與表達想法,在扁平組織架構中共創目標。 -期待與員工建立好關係,成為一個正向成長的組織,以員工表揚(金柑獎)、勞資關係溝通等方式,凝聚團隊關係與榮耀共享。 如果你是「有想法」、「主動性高」、「樂於學習」 如果你喜歡「開放平等」的工作氛圍及溝通模式、「自主管理性高」的工作自主權 歡迎你一起加入「大弘人」的行列! ※弘道官網:https://www.hondao.org.tw/ ※弘道FB:https://www.facebook.com/hondao/?locale=zh_TW ※弘道IG:https://www.instagram.com/hondao999/

工作機會(40)
台中市西屯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500萬元員工數90人

龍眼林基金會是921地震後,位於南投災區的龍眼林社區,為感恩社會協助,後於民國95年設立基金會,服務之宗旨為「感恩惜福、樂善共住,扶老助幼、照顧弱勢」,陸續辦理「長期照顧居家服務及送餐服務」、「法院函查兒少案件調查訪視」、「身心障礙暨老人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計畫」、「家庭支持服務資源布建方案」等政府方案,服務對象涵蓋兒少、老人、身障者及家庭服務,並因應家庭服務需求,發展個別化專精服務。 針對家庭關係疏離或衝突之兒少,透過執行「法院函查兒少調查訪視服務」及「南投地院家事服務中心」,每年服務逾1千個兒少家庭,從「兒童是權利的主體」觀點出發,由社工人員在失和家庭紛爭中經實地訪視後,提供訪視報告給法院作為裁定參考、陪同出庭/調解、提供家事商談服務或進行資源轉介,基金會亦定期與司法單位及社福團體等網絡單位,聯繫與討論,凝聚專業服務共識。 因應現代化社會家庭支持量能減弱,透過執行「家庭支持服務資源布建方案」,主動訪視並連結網絡資源以即時提供服務,以提供相關支持性服務方案,布建社區福利資源為方向,提升福利輸送可近性及可及性。近年基金會結合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復健中心及輔具資源中心等網絡單位,協助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身障、老人家庭,建構照顧資源,並連結律師、地政士等專家學者提供法律服務,在110年至113年期間基金會執行臺中市政府社會局監護職務個案87案,113年合計提供44戶脆弱家庭各項支持及預防性服務,服務內容包含心理情緒支持、法律權益服務、物資協助等,累計服務約295人次。 為強化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網絡,基金會發展「長期照顧居家服務及送餐服務」,提供一站式照顧專業整合服務,113年累積臨托服務為193人次,居家服務為43773人次,居家喘息服務為668人次,並服務邊緣社區長者共114人次,送出23806個便當。 龍眼林基金會秉持專業、親切、在地化之原則,在臺中、南投等地區深耕多年,與地方政府及各網絡單位密切合作,也逐漸成為社會安全網中不可或缺的專業團隊。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南投縣埔里鎮中學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98人

普台高級中學暨附設國中部是中台禪寺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創辦的一所完全中學,位於埔里近郊,群山環繞,林木蔥鬱,溪流蜿蜒,氣候宜人。學校的環境與硬體設備,堪稱領先全國。更重要的是,我們特別重視對教職員的尊重,以及校園和諧氣氛的營造,期盼與全體同仁們共同建構一個人性化的工作環境。歡迎具有教育熱忱的伙伴們,踴躍參與本校甄選。 本校榮獲教育部105年度高級中學學校評鑑優等最優成績!

工作機會(15)
南投縣埔里鎮農/畜/水產品批發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百洋農產企業社」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南投縣埔里鎮其他零售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人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弘鑫商店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南投縣魚池鄉飲料店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20人

「朝霧紅茶tea18」就位於日月潭伊達邵的街道中,低調的內縮式空間設計在傳統老街裡顯得獨樹一格。期望讓來日月潭的遊客能夠沉浸在清爽簡潔的空間裡,從產品到服務都能感受到我們不一樣。在我們門市裡可以購買到有品質保障的茶葉及伴手禮,也可以品嘗到高品質的茶飲料。 我們已經在老街深耕十幾年,一路堅持把關茶葉及原物料品質,不盲從主流市場。雖然我們的飲品選項不多樣,但可以很大聲的說我們是「紅茶專賣店」,也感謝新客戶及老客戶的愛戴。 「朝霧茶莊」一直都穩扎穩打穩定成長中,有很好的升遷機會,額外福利及起薪也優於同業,只要您有~服務業熱忱~~有積極正面的榮譽心~,我們重視所有夥伴,專注專業提升、樂愛創意發想。透過分享生活中的快樂與大小事,為顧客和自己創造最美好的朝霧茶莊體驗!歡迎和我們一樣擁有熱情、樂於分享、專注投入的工作夥伴,一起努力,一起成長茁壯!

工作機會(13)
南投縣埔里鎮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200人

一、創建緣起 普台國民小學,為培育學子成為優質的國家棟樑、社會精英,樹立教育的新典範,於93年8月29日創校開學。目前國小一至六年級約有700位學生,200位教職員工。本校坐落於青山環繞、綠野平疇的埔里,全校佔地15公頃,融合自然、人文、科技景觀及最新的設備,如:星象館(設有直徑7米的半球形天幕及星象儀設備)、圖書大樓(6萬多筆圖書和視聽資料)、外語中心(設有英、日、法、西四國外語情境教室)、音樂中心(52間獨立琴房)、藝術大廳(容納720人的藝文表演大廳)……,各種專科教室,如陶藝教室、口腔保健教室、健康促進教室、綠能環保創意教室、生活科技創意教室、標本室、多媒體教室、電腦教室、音樂教室、圍棋教室、書法教室、靜心教室,還有完善的體育設施,有溫水遊泳池、棒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直排輪練習場、射箭練習場、韻律舞蹈教室和容納2500人的體育館。 此外,佔地22公頃的普台高中於民國九十八年也已建置完成,目前普台國小、國中、高中三學一貫,具體實現普台全人教育的理想與目標。普台三學一貫的教育理念,著重品格教育、多元學習、適性發展,以英、日、法、西四國外語教學,培養孩子的國際觀。 二、校政旨綱 (一)長程教育:普台教育由國小、國中到高中,提供長遠的一貫教育。 (二)永續經營:由合法立案的「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捐資興辦,設有「財團法人南投縣普台國民小學董事會」,具備完善的財務體系與規章制度,非一般營利、暫時的組織,乃永續經營、長遠負責之教育機構。 (三)教學成果:普台教育深度和廣度並重,處處落實「三學一體」、「四大校訓」的辦學理念,使每位學生具備優良的品格和豐富的知識與技能,展現圓滿的教學成果,利益社會,造福人群。 (四)走向國際:學習語言是站上國際舞台的第一步。普台設有英、日、法、西四國外語課程,除了教導外語學習,也注重該國歷史文化與社會風俗的深入了解。 三、校訓—敬慈和真 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普台全體師生在生活中待人處世應對進退的準則,其精神深植在孩子們的心裏,更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南投縣埔里鎮廣告行銷公關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人

公司成立於 2019 年 5 月,從線上線下整合行銷與公關服務,包含整合行銷溝通、活動企劃撰寫、公共關係維護及微型企業形象顧問等。 主要進行南投縣地區相關計畫案與活動,合作單位涵蓋產官學,曾與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日月潭觀光圈行銷推廣暨服務品質提升規劃執行案)、南投縣政府(南投花卉嘉年華)、埔里鎮公所(埔里森林逐燈祭、美人腿節活動、盆花展),台中市政府宣傳影片、彰化市公所一甲子福醮慶典、及在地社團組織(2020~2023年清境跨年活動)合作、全台好湯溫泉活動等,促進在地跨域活動合作及產業發展,致力地方創生與社會創新之實踐。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