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nw5cpzs?page=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的相似公司

共199筆
新竹縣竹北市人力仲介代徵資本額3億員工數600人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除整體營運穩定外,獲利狀況也逐年提昇,是國內績優廠商之一 。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宏碁創達股份有限公司」。 ★創達頻道連結:https://www.youtube.com/@ASMChannel-zn1zb★

工作機會(17)
台中市南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職員,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中興大學|農業部有機農業促進諮詢會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中市西區百貨相關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58人

勤美 誠品綠園道 2008年5月勤美 誠品綠園道開幕,係由勤美集團與誠品集團共同攜手打造一座與周邊萬坪綠意相融的建築,運用近14萬株植栽所裝置的植生牆,結合自然採光等設計元素,與比鄰的草悟道、市民廣場相呼應。不但榮獲2009國家卓越建設,更代表台灣榮獲素有不動產屆奧斯卡獎之稱的「2010年全球卓越建築獎」,成為國際各界團體參訪之對象,讓台灣以創意跟綠意躍上世界舞台! 除了自然與時尚,勤美 誠品綠園道還致力創造一個中台灣人文創意的新據點,誠品書店旗艦店的十萬冊藏書及舒適的閱讀空間;全館定期安排各式文創主題活動與展覽,讓民眾可輕鬆親身體驗生活美學與藝文創作,期許能孕育出更多創意與文化的新種子,打造一座世界趨勢生活圈的縮影。全館從國際名設計師到代表流行文化的品牌,與全球時尚產業零時差,落實「綠化可以很時尚,消費也可以很從容」的生活態度,為台灣百貨開創全新的風貌與格局。

工作機會(15)
台中市西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0人

民國26年,在中國華北的一個小鎮上,一位外國的傳教士卡維特.克拉克博士(J.Calivitt clarke)躑躅於斷垣殘壁、滿目瘡痍的街頭,正思索著如何為戰亂中的苦難災民盡些心力。驀地,他瞥見一具女屍蜷伏在不遠處的路旁,同時,還隱約聽到陣陣微弱的嬰孩哭聲。他趕緊衝過去,發現是個已死去的母親揹著她重傷的嬰孩,當即解開襁褓,將奄奄一息的小生命送到醫院急救,然後再抱回自己家裡照顧。從此,救助傷患、饑餓和流離失所的孤兒成為這位傳教師的首要任務,他的家變成了一所孤兒院…,這就是家扶基金會兒童扶助工作的開始。 民國27年,這位傳教士的義行感動了多位美國教會人士,為救助中日戰爭流離失所的中國孤兒,而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市創立「中國兒童基金會」(China's Children Fund,簡稱CCF),並同時在中國廣東省創辦了第一所正式的育幼院,之後陸續在中國大陸各地開辦了42所育幼院,照顧無以數計的孤苦兒童。 民國39年8月,CCF正式在台灣成立第一所家庭式育幼院 — 光音育幼院,收容照顧家庭遭逢變故的貧困失親兒童,才正式開始在台灣的服務。 民國53年,因應台灣社會轉型過程中,育幼院式的安置服務人數有限,收容教養對貧困孩子也並非最好的方式,不若讓他們在自己的家庭中成長來的更好,因此陸續在台灣各地成立家庭扶助中心,推展兒童暨家庭的福利服務工作。台灣經濟逐漸成長後CCF於民國74年自立,最後更名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簡稱家扶基金會;TFCF)。

工作機會(29)
台中市西屯區其它軟體及網路相關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0人

【空間資訊領航者】 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GIS.FCU)成立於 1995 年,是國內首個獲教育部核准設立的 GIS 整合應用學術研究單位。本中心秉持空間資訊整合的理念,並專注於資訊技術創新,核心技術涵蓋「地理資訊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衛星遙感探測(RS)」等空間專業知識。結合現代網路化、行動化、視覺化等先進資訊技術,透過完整的專案管理與軟體開發流程,致力於解決各類環境決策問題。 自成立以來,本中心已完成上千件委辦與研究計畫,並持續推動校內空間資訊教學與科技研究的互動發展,積極培育空間資訊專業人才,持續深化產學合作與技術應用。 【國際化發展】 近年來積極拓展兩岸與國際產學合作計畫,2010年國際大地空間協會(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更核定GIS.FCU為亞洲第一個OGC相容性檢測中心(OGC Compliance Testing Center),並晉升為OGC主要會員(Principal Member),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SA)、Google、Oracle等國家機要單位、國際企業擁有相同空間資訊國際標準制定之投票權。與多國研究機構簽署多項交流計畫,每年與全球數十個包含政府單位、學術單位和民間機構等國際空間資訊技術研究單位進行實質合作,另與地球觀測團體 ( 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GEO)、聯合國外太空事務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f Outer Space Affairs, UNOOSA)、國際CGIAR-CSI組織(Consultative Group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Research-Consortium for Spatial Information)、歐盟(European Union)等國際組織、國際空間資訊相關企業、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計畫,持續朝向國際化創新卓越研究單位邁進。

工作機會(16)
台中市潭子區中學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ICA is an independent college preparation boarding school enrolling students in Grades 7-12. The school and its curriculum is modeled after an American Boarding school and the faculty is recrui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Great Britain and internationally.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中市西屯區醫院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000人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配合國家政策,考量中部地區榮民(眷)、一般民眾的醫療保健與醫學教學、研究發展,前於1982年7月1日奉行政院核准成立「榮民總醫院臺中分院」,9月16日展開醫療作業,1988年7月11日改制升格為「臺中榮民總醫院」。建院以來,歷經輔導會趙聚鈺先生等多位前、後任主任委員們的卓越領導與鞭策,以及羅光瑞先生等醫院院長們的擘心規畫、積極任事,於1984年通過了醫院暨教學醫院評鑑,評定為「一級教學醫院」,1988年評定為「準醫學中心」,後經五次評鑑均評為「醫學中心暨甲類教學醫院」,醫療品質技術獲得肯定,2007年及2011年通過「新制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住院以急重症為主,為民眾提供了安全、溫馨、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本院也營造優質的教學訓練場所,呈現傑出的研究發展成績,堅定踏實的履行我們既定的任務使命,確實肩負起公立醫學中心「健康守護者」的社會責任。

工作機會(34)
台中市太平區中學教育事業資本額1億4000萬元員工數160人

處在21世紀的地球村,我們深知除了堅持一貫的升學理念, 如何使學生更具有國際觀,增強電腦與美語能力,提升自身競爭能力,是千禧年教育的趨勢。華盛頓中學就在此趨勢下誕生了。 華盛頓中學秉持著:堅定不變的優質教育原則,完全中學全方位教育方向,堅持最佳的教育品質及完善的照顧,由一群優秀教師,融合啟發性與創造性之教學方式,配合全新的教學設備,以精緻教學及專業輔導,使啟蒙教育充滿無窮 的可能性!   落實人本化、本土化、國際化的辦學精神及五育並重自我實現之教育理念,並從幼稚園到大學之完全教育辦學理想,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寄望學子們擁有無窮之學習生命力!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台中市北屯區醫院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為落實臺中市政府「智慧、幸福、健康、宜居」的發展願景,並強化急重症醫療與高齡健康照護,中國醫藥大學透過BOT 公私協力模式,取得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的興建與經營資格,打造智慧醫療與高齡健康照護並重的創新醫療園區,提升臺中市整體醫療量能,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與健康服務。 中國醫藥大學深耕醫藥衛生領域 65 年,其醫療體系涵蓋台灣西部,提供即時且高品質的急難重症醫療,並屢獲國家級獎項與國際認證。新成立的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將聚焦於:急重症醫療、術後復健與智慧長照,涵蓋急診醫療、內外科重症照護、中風與心血管疾病治療、創傷醫學、術後康復以及高齡健康管理,並全面導入智慧醫療技術,提供精準且高效的全方位醫療服務。 醫院規模規劃涵蓋綜合醫院園區(北區)與智慧復健與長照園區(南區)。北區綜合醫院設有1,067 床,以急性醫療與重症病房為核心,建構AI 輔助急診醫學中心,透過 AI 心電圖(AI-ECG)與腦部影像(AI-CT)技術,提升急性心肌梗塞(STEMI)與腦中風等急重症的診斷效率,加速患者的救治流程。而創傷與外科重症部門則將提升外傷救治與術後監護能力,減少併發症,強化急重症醫療體系。 南區智慧復健與長照園區規劃300 床,專注於高齡復健、術後康復與智慧長照,提供智慧復健中心、高齡健康管理與醫養合一照護模式。復健中心將結合 AI 進行個人化復健計畫,提升術後康復成效,高齡健康管理則透過智慧穿戴設備與遠距監測,提供長者慢性病管理與即時健康監測。醫養合一整合醫療與長照資源,提供日間照護及住宿式長照,讓高齡者能在醫療支持下獲得更完善的健康管理與生活照護。 本院不僅填補臺中市急重症醫療與高齡照護的缺口,更透過AI 智慧醫療技術,提升診療效率與精準度,打造結合急重症醫療、術後復健、高齡健康與智慧長照的現代化醫療園區,成為臺中市乃至全台高齡智慧醫療的示範中心。

工作機會(57)
台中市南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中興大學_生物科技發展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中市南屯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1億員工數60人

「根深文化.盛開國際」,迎向未來的終身學習學校! 道禾教育,創立於85年,由幼兒教育紮根,從二十四節氣中融合人文藝術、自然科學與教育美學,在“心行學”的教育哲思下,提出“如保赤子、自然之路”的教育宗旨,創立了集托嬰、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一貫制的完整教育體系。 辦學迄今28年,台灣有兩所托嬰中心,三所幼兒園,四所全日制實驗學校,與三所E S L全美語國際學院,並與雲門舞集合辦專業舞蹈教室,陸續創設竹北三代塾六藝工坊學習空間、苗栗三義之現代書院式人文生態耕讀村落;於95年創立道禾教育基金會,96年道禾書院,100年設立六藝文化館,105年創設教育研究院,形成終身學習的文化教育生活綜合體。 榮譽與獲獎紀錄 89 年 與雲門舞集教室正式教學合作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園道館 93年 認養台中經國綠園道(草悟道)暨親子藝術廣場 95年 與學學文創共同主辦德國威察博物館之「維諾潘頓展覽與兒童色彩工作坊」 96年 新竹縣幼兒園(托兒所)教育評鑑榮獲教學、環境、衛生整體績優第一名;(教學特優) 96年 基金會支持蔣勳時間「美的沉思」、「美的覺醒」廣播節目與相關美學講座 97年 基金會支持李家同教授『打開希望的窗』廣播節目與講座、洪蘭教授『講理就好』、劉炯朗校長『我愛談天你愛笑』等廣播節目與講座 97年 與日本大谷學校締結姐妹校 97年 與紐西蘭歐懷學校締結姐妹校 97年 於台灣省美術館主辦「人文百工圖—親子生活」美學系列講座、「獻給台灣最美麗的聲音」—生活美學系列講座 98年 基金會贊助支持「洪蘭老師開書單」廣播節目 99年 本校創辦人暨執行長獲邀出任國家教育研究院專項教育研究委員 99 年 執行長獲頒台中市「教育奉獻獎」 99 年 全國皮影戲比賽 教師演出組 優勝 100年 道禾幼兒園獲教育部全國教保環境、改編、再造設施評鑑競賽,新竹校獲全國第一名、台中校全國第二名,並於100年12月17日進行跨界分享研討會 101年 全國皮影戲比賽 教師演出組 冠軍 103年 中學部應邀策劃執行台中孔廟祭孔典禮之茶樂雅集 104年 道禾教育基金會獲財政部促參司第13屆金擘獎 104年 獲邀在COP15屆世界氣候部長會議發表 106年 獲選國教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研究合作學校 106年 獲選國教院108課綱前導學校 106年 榮獲臺灣師範大學頒發「台灣特色學校教育傳承獎」 108年 入選親子天下創意100教案 110年 遠見雜誌 未來教育台灣一百 得獎教案 《大肚王國》 111年 道禾皮影戲團受邀台中歌劇院表演《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 111年 獲選2030學校教育圖像與課綱設計基地學校 111年 榮獲天下雜誌2022微笑台灣創意教案貮獎 112年 公共電視兒少教育資源教案收錄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中市西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80人

向上創辦人郭頂順先生為台中實業界人士,畢生投入教育、慈善事業。因有感於台灣慈善機構多由外國人士經營,於民國64年創設「向上兒童福利基金會」,並接辦台中光音育幼院、台中育嬰院,照顧失依的弱勢孩童。 民國67年,前董事長郭東星先生為拓展關懷領域,於台中育嬰院收容極重度、重度多重身心障礙兒童,提供人性化專業照顧與醫療照護。民國97年,現任董事長郭劉昭惠女士推展全人服務與關懷,更名為「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自民國98年起,陸續成立身心障礙者社區家園、日間照顧中心、小型作業所、社區資源中心等多元化支持服務,提供成年心智障礙者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也給照顧者喘息的空間。 民國104年由臺中市政府委託向上基金會經營管理「臺中市希望家園」,提供全日型的住宿照顧與日間照顧服務,協助身心障礙者生活支持以及技能的養成與發展,並舒緩原生家庭的照護壓力。 民國106年因應高齡化、失智照顧需求,開辦老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健康、認知促進活動以預防延緩失能,並提供長照福利諮詢、巷弄喘息以就近協助,培養社區相伴相助的共同照顧精神;建構更完善的長輩宜居環境,以落實「在地老化」。 長年以來,我們持續以博愛服務之精神推廣社會福利工作,盼能凝聚更多力量,以心為磚,用愛為瓦,建構專業的溫暖家園,讓弱勢族群向上茁壯。

工作機會(10)
台中市南屯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1億2000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歡迎加入Otto2藝術美學,成為美感教育的推手 Otto2 官網 :www.otto2.com.tw、https://otto2.teaches.cc/ Otto2 藝術美學粉絲團:www.facebook.com/otto2fans 感受創意與色彩的驚喜,引導孩子、家長與教師,入門藝術興趣課,點燃藝術夢想 Otto2在兩岸藝術教育領域超過20年的時間,Otto2藝術美學創辦人詹秀葳,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感受到學習的不快樂,從事大學推廣教育教學工作多年,卻無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協助,直到與孩子一起訪談心理醫生,發現孩子學習過程的不快樂造成學習障礙,從此如何培養孩子快樂與自信成為Otto2的教學理念,也是創辦人堅持以孩子的觀點看世界,以美學教育為基礎透過遊戲、體驗、探索、創作,讓孩子感受主動學習的快樂, 培養孩子創意自信的能量。 - Otto2品牌核心價值:「為孩子的笑容而努力」 - Otto2藝術美學會館:全省12家 & 大陸200家。 ˙社區型會館,多元藝術啟發,培養創意自信。 .讓孩子從歡樂中學習從美學中找到自信。 .培養五大能力:美學力、想像力、專注力、創造力、社交力。 - Otto2未來發展:Otto2看好大陸高端教育服務市場需求,未來積極布局大陸,          全大陸等地共開出500間Otto2藝術美學會館。 - Otto2企業願景:成為華人兒童美學教育第一品牌!

工作機會(40)
台中市豐原區其他醫療保健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22)
台中市西區醫院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本院創立於民前17年,其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台中病院,台灣光復後於民國34年11月25日改隸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民政廳衛生局並更名為台灣省立台中醫院,嗣後由於省府之改制而改隸衛生處,精省後於88年7月1日改隸行政院衛生署,易名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102年7月23日配合行政院組織整併,更名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本院地點適中 (位於三民路與民權路交叉口上 )、交通方便,於87年4月落成啟用醫療大樓,並於95年2月16日開始興建健康促進大樓,於97年6月3日完工啟用,以提供民眾更溫馨、舒適之就醫環境。  本院醫師陣容堅強、醫療儀器設備新穎、服務品質優良,為台灣中部不可或缺的醫療重鎮。 本院為無菸醫院,所有員工於工作期間需遵守院方無菸環境政策與作法。                

工作機會(65)
台中市北屯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49人

關於瑪利亞 瑪利亞基金會創辦人莊宏達小兒科醫師,早年鑑於障礙兒童無法得到適當的醫療與教育,以及感受父母孤軍奮鬥的辛苦,在社會各界及政府的協助下,於民國77年成立瑪利亞基金會。並組成全國社福組織最大醫療復健團隊,提供障礙者醫療復健、教育、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更深入全國2658所小學進行生命教育,是台灣極少數能為極弱小與極重度障礙兒童提供專業療育的組織。 邀請您一同參與本會「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行善行列,期待您的加入,讓愛永不止息。 瑪利亞附設機構 台中市愛心家園 瑪利亞學園 瑪利亞霧峰教養家園 臺北市稻香發展中心 各服務中心 瑪利寶寶啟蒙中心 早期療育中心 社區早療服務據點 金門早期療育中心 烈嶼鄉早期療育社區服務據點 生活支持服務中心 技能養成中心 霧峰身心障礙者社區式日間服務 瑪利亞沙鹿開路小作所 社區就業中心 庇護就業中心 職業訓練中心 社區居住中心 聯合門診中心 復健治療中心 音樂治療中心 輔具資源中心 臺中市兒童發展啟蒙資源中心 臺中市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第一區) 臺中市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第三區) 臺中市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第三區) 臺中市南屯婦女及新住民培力中心 生命教育學習中心 社區服務中心 正向行為工作室 瑪利亞麻吉家族聯誼會 Merry Home 童樂館

查看工作機會(8)
工作機會(8)
台中市北屯區學前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中市公設民營北屯北興托嬰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醫療保健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人

學會的創立 胡勝川教授於1994年11月號召當時在急診服務的先進發起成立「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開始擬定急診專科醫師的訓練課程及甄審方式,並積極推動急診醫學成為署定專科。1995年1月17日,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緊急醫療救護受到重視。在回應社會需求及急診先進的催生下,同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我國的「緊急醫療救護法」,明定在緊急傷病現場、送醫途中及到院後之緊急醫療服務的相關規範,奠定了實施到院前救護的法源基礎。在本會大力推動及當時衛生署詹啟賢署長的支持下,於1998年1月認定急診專科醫師為署定專科醫師,並成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辦理專科考試,甄選投入急診醫療的專業人才。2008衛福部裁撤「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委由本會全權負責急診專科醫師甄審工作。到2016年1月通過甄審的急診專科醫師人數已有1,756名,本會會員已經超過二千人。 建立急診專科的價值 1999年9月21日發生集集大地震,許多急診醫師投入災難救援的行列,我們的專業表現得到政府及民眾的讚揚,災難醫學及緊急應變開始受到重視。急診醫師協助了國家和區域防災醫療體系的建立、災難醫療救援隊的設置、大量傷患醫療的處理、災難的健康及公共衛生的衝擊評估、毒化物、生物和輻射災害的處理訓練等,皆展現了急診專科醫師不可取代的專業價值。2003年台灣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疫情爆發,急診成為SARS期間的第一道防線,急診醫師首當其衝在第一線面對不確定的感染風險。當時雖有醫護同仁因此感染SARS而生病甚至死亡,但急診醫師仍堅守崗位,也因此得到大家的尊敬。SARS疫情也讓我們開始重視新興傳染病的應變,爾後傳染病流行的應變準備,本會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急診專科的價值在急診醫師大家的努力下,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 培育優秀的急診專科醫師 為培育能以病人為中心、具有急診醫學專業能力以及全人關懷信念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本會協助衛生署規劃於1998年頒布「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認定基準」。針對訓練急診醫師的醫院條件、住院醫師訓練政策、師資資格及責任、訓練計畫、課程及執行方式、學術活動、特定教學資源及住院醫師及教師的評估訂定相關標準並據以評核。為更進一步強化住院醫師訓練,本會於2011年規劃導入Milestone里程碑概念於住院醫師訓練計畫中,並於2014年公告本會所編訂之「台灣急診醫學臨床執業模式 (簡稱:急診醫學模式 Emergency Medicine Model,EM MODEL) 」及「台灣急診醫學里程碑計畫 The Emergency Medicine Milestone Project」,持續推動急診醫學專業發展與勝任能力導向住院醫師訓練。 急救復甦是急診醫師的專長,為強化高級心臟救命術(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訓練課程的教學品質,本會與急救加護醫學會、心臟醫學會於1996年共同籌備成立ACLS聯委會,推動ACLS教學。為訓練臨床工作人員能快速辨認和正確處置兒童急重症,本會於2005年訂定高級兒童救命術(Advanced Pediatric Life Support,APLS/ 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PALS)規範,並致力推動APLS+PALS訓練教學。2005年起,本會代表也透過亞洲復甦聯合會與國際復甦聯合會,積極參與國際復甦指引的相關制定工作。 事故傷害造成國家社會之嚴重損失,若能在外傷發生時,使患者獲得立即正確傷情評估及處理,可使傷殘及死亡之發生減至最低。本會於2003年建立「急診創傷訓練課程® (Emergency Trauma Training Course,ETTC ®)」,並取得著作商標認證。該課程以案例導向教學、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訓練急診醫護人員對外傷病患,能以系統性的思考,提供快速、有效及正確的處置,使外傷病人都能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 中毒病人的診斷及處理是急診醫學領域裡十分重要的一環,幾乎所有急性中毒的病人都會被送到急診進行初步的診治。為訓練急診醫師、護理人員及其他相關救護人員能快速而正確的處理中毒病人,本會於2009年建立「急性中毒救命術課程(Advanced Intoxication Life Support,AILS)」,取得「急性中毒救命術AILS®」商標註冊、出版教科書,並於2017年完成第三版修訂。 改造台灣醫療體系 推動打造我國高品質的到院前救護系統,是本會重要的使命。1999年本會與消防署及衛生署共同舉辦國內第一屆緊急醫療救護訓練教官班(EMT Instructor Course),並派遣急診醫師與消防署之第一期EMT訓練教官前往加拿大受訓。 2002年台北市消防局訓練國內第一批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aramedics)之後,本會持續接受衛生署委託,辦理國內各訓練單位高級救護技術員之甄審與發證。2007年在本會建議下,「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通過,將醫療指導醫師(Medical Director)制度納入,本會積極培育國內醫療指導醫師,並協助各縣市消防局制定到院前救護標準作業流程,使到院前之救護品質更加提昇 目前國內各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均為本會所編纂,其中在2011年出版之高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全文976頁,是華文世界最詳實精美的緊急救護用書。 2004年本會參與衛生署「緊急醫療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EOC)」計畫之推動,委託各地區醫療機構成立六個「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由各地急診醫師負責指揮運作,全時監控區域災害事故,協助掌握各區域之緊急醫療應變之量能、緊急醫療應變資訊,並辦理各項緊急醫療應變(包含:化災、輻傷、災難醫療等)訓練演習,充實區域內緊急醫療應變硬體設備,提升區域內緊急醫療應變軟硬體量能,於災害發生時,協助提供中央與地方政府緊急醫療應變相關資料。 本會2005年設置檢傷工作小組,為五級檢傷基準之建立而努力。衛生署於2006年委託本會與中華民國急重症護理學會,研究制訂符合台灣就醫環境及文化之急診五級檢傷分類標準,並於2010年公告施行。「急診五級檢傷」的實施讓急診部門得以妥善運用有限緊急醫療資源,在適當的時間內,於適當的地方,使用適當資源進行正確處置,得以讓危急病人即時獲得最妥適之醫療照護。「急診五級檢傷」於2016年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評鑑認證。 2007年本會參與衛生署「急救責任醫院分級試辦計畫」及後續的「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並依據「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針對醫院緊急醫療處置效能及照護品質進行評核,對我國醫院的緊急醫療處置能力加以分級,使病人了解各醫院之處理能力,推動分級醫療制度。2012年本會承辦衛生福利部「提升急診暨轉診品質專案管理中心計畫」,提升急診轉診品質、架構緊急傷病患轉診網絡、建置緊急傷病患轉診資訊化平台、設立緊急傷病患轉診標準作業程序,以維護重大疾病綠色通道,讓緊急傷病患轉診兼具品質及效率。2011起,本會協助衛生福利部規劃公共場所設置公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PAD)相關政策,並在2013年1月成功完成緊急醫療救護法修訂,使台灣生命之鏈更完整,成為亞洲有PAD以及好撒馬利亞人相關法律的先驅。 使台灣急診醫學立足於世界 為提升急診醫學的學術研究水準,繼而朝立足國際學術的目標邁進,本會於1999年創立「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醫誌」。由於急診先進的共同努力,台灣的緊急醫療體系,病患照護與病人安全在國際間獲得肯定,於2000年成為國際急診醫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ine, IFEM)的正式會員,參與國際之災難救助及急診醫學相關之政策規劃、教育訓練及跨國研究。本會於2001年、2015年分別主辦第二屆及第八屆亞洲急診醫學會議( Asian Conference for Emergency Medicine,ACEM);亞洲急診醫學會議(ACEM)是亞洲急診醫學領域的國際級論壇,提供全球急診醫師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與會的學者與醫師於會議期間,面對面探討各國在急診醫學的發展政策、學術研究及急診醫學上各項相關議題,創造跨國性的技術與學術交流。主辦二屆ACEM均非常成功,代表我國急診醫學已於國際急診醫學界佔有一席之地。 展望未來 在本會成立後,由於急診醫師對民眾突發性的危急疾病的救治、在各種災難現場搶救、在SARS疫情中冒自己生命危險的服務,使得急診專科的價值被社會接受與肯定。回顧過去急診醫學的發展,在未來有更多的挑戰,如何能在未來醫療環境中更加茁壯,是我們要面對的議題。在急診各專業領域如復甦醫學、小兒急診、創傷、臨床毒物學、緊急醫療、災難醫學、超音波、感染症等,本會均努力規劃發展精進。急診醫學在醫療體系的角色在未來一定越來越受到政府、民眾及醫界的重視。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中市中區醫院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00人

澄清綜合醫院為林澄清博士於民國21年3月創辦,是區域級教學醫院,成立迄今超過91年歷史,近年更進一步擴展為澄清醫療體系,有2間區域教學醫院、5間地區醫院、1間護理之家。 歷年來獲得中衛發展中心團結圈金塔獎、銀塔獎、健康促進醫院典範獎,並取得高齡友善醫院、母嬰親善和高危險妊娠等認證,整體共同醫療照護品質獲得外部機構評核肯定。近年來更重視社區民眾健康關懷,承辦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和論人計酬試辦計畫,社區民眾健康促進獲得國家肯定,並透過社區義診、健康講座、醫療小站、減重班、健康飲食烹飪班等活動辦理,提升民眾自我健康促進意識。澄清綜合醫院和社區民眾共同學習成長,營造健康生活環境,自許成為民眾的好厝邊、最貼近社區的健康促進醫院。

工作機會(182)
台中市西屯區建築工程業資本額2億1000萬元員工數200人

建築代表國家的國力,每一棟建築都必須要對城市負責;一個好的地產開發商,可以改變城市的面貌。 聯聚建設創立於1994年,從第一棟建築物作品「和園」,到2021年落成的「聯聚瑞和大廈」; 26年間,方完成13件作品,每一棟作品都完整呈現出長長久久的概念。「聯聚建設」已成為建築業中的Luxury Brand。 團隊重視「健康、學習、務實、尊重、信諾」的實踐,「目標行銷、精實生產、善盡本職、團隊學習」是每一位聯聚人的準則。

工作機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