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集團1995年公司設立以來,秉持著「For the Customers」企業理念落實於具體行動,一路走來,在消費者與社會大眾的支持與愛護下成長茁壯。近年來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生活型態變化極大,我們期許成為全台顧客滿意度第一的購物中心,如同微風企業標語「新奇、High Image的微風」所傳遞的意念,每天提供新奇的商品與服務,讓顧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享受購物的樂趣。 2001年10月--位於復興南路一段的大型購物心--微風廣場,將零售、餐飲、休閒、服務結為一體的多功能購物空間。 2007年10月--正式進駐台北車站2F,成立『Breeze Taipei Station -微風台北車站』,2011年規劃了1F『全國最大伴手禮中心』將台北車站成功打造驛站商場,同時把台北車站塑成世界級國家門面,引領車站經濟的蓬勃發展。 集團關係企業品牌介紹: 2001年台灣第一家精品頂級超市『微風超市』開幕,以最新鮮的當令食材、最豐富的各式歐日商品,席捲金字塔頂端顧客的心,微風超市以單一據點,成功建立品牌獨特性。 2005年9月--微風集團引進擁有古傳口感令人銷魂的純日式風味拉麵--『魂麵』、當日現作道地日本九州麵食--『湯布院本川製麵所』等知名日系餐飲連鎖店。 2006年9月--成立『丸壽司』提供新鮮高級漁獲製成的迴轉壽司。 2007年3月--與法國Maison Kayser及頂級日本麵包店合作高級法國麵包專賣店『微風梅森凱瑟』挑戰美食者的挑剔味蕾,為美食達人提供正統法式麵包與甜品。 2010年9月--將古老充滿童趣的原味從日本引進現場現做的神仙和果子,新鮮度吃的出來。 2011年1月--跨足食品界,入股『阿舍食堂』。 2011年9月--Trine&Zen正式開幕,崔妮傑恩以深厚新鮮食材結合現代新穎小物,西式餐點與咖啡純味的交疊,挑逗著舌尖無盡的味蕾。 2011年11 月--成立財團法人微風慈善基金會,希望透過基金會將微風對世界的感激及回饋用行動呈現,讓在生命中暫時觸礁或需要人們可以得到溫暖的懷抱。 2012年9月--自營餐飲『上海茶樓』正式開幕。 2013年9月--微風南京開幕,引進新的品牌專櫃與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名品店家。 2014年4月--微風台大醫院美食廣場正式營運 2014年10月--微風松高開幕,引領信義區潮流新指標 2015年11月--微風信義店開幕,成為信義區時尚精品新指標!! 2019年01月--微風南山店開幕,成為信義區最新時尚潮流與國際餐飲代名詞,開幕當天15萬人朝聖!! 2020年09月--微風集團旗下的「阿舍食品」拿下美國商業權威雜誌《Inc.》2020年度最新評選,全美國前5000企業、發展最速第392名,在食品類別中,更獲得排名第11的好成績,成為歷年來台灣唯一上榜之食品業。 2023年2月接手微風東岸 在時尚產業部分2005年微風廣集團獨家代理引進結合美國當代紋身界的教父 Don Ed Hardy 的經典紋身圖案 ,注入龐克元素及街頭文化,大膽的創造出極具美國精神的品牌『Ed Hardy』,國內知名藝人蔡依林、孫燕姿、關穎、黃志瑋、孫國豪、F4吳建豪、張韶涵…,都是它的愛好者。 微風集團傘下的每一個品牌、每一家店均能引領風騷,除了能滿足不同客層的需求之外。期許微風集團能成為提供消費者更豐富生活之企業。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微風集團公益腳步從未停歇,除長期關懷弱勢團體,更於2011年10月成立微風慈善基金會,具體實踐創辦人廖偉志先生「企業的價值在於利他,照顧及幫助需要的人」的信念。我們關注醫療、慈善、育成及環保等議題;而隨著氣候變遷、資源濫用等問題造成重大天災頻傳,微風亦發揮回饋社會的精神,在每個需求當口從不缺席。為鼓勵同仁參與慈善,集團特訂定志工假並配合完整教育訓練,期許微風人除了擁有卓越的開創精神,同時也能具備高度的人文關懷,勇於承擔、樂於付出。 我們尋找認同公司理念的優秀人才,歡迎您的加入!! 微風集團於2019,2021,2023,2024年人力銀行舉辦之幸福企業網路票選,獲頒【幸福企業--金獎】 微風集團2020,2021連續兩年獲得台北市政府頒發之菁業獎 微風集團2024年獲得台北市勞動局 性別平等認證 入圍獎
天日發展成立於民國112年,公司經營國貿食品進出口批發。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天日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大慕影藝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DaMou Entertainment Co. Ltd )成立於 2013 年 7 月,專注於 電影 、 電視劇專案 的 開發 、 投資 及 製作 ,並同步佈局藝人經紀的發展。 憑藉精準的市場眼光,歷年的投資製作作品皆有極佳評價,包含台灣票房破億電影《紅衣小女孩系列The Tag Along 》、 Netflix 播出後在 24 國強勢進榜的電影《女鬼橋 The Bridge Curse 》,及電視劇《麻醉風暴 2 Wake Up 》,新導演短片《愛在世界末日 Love after Time 》,作品不但屢創票房佳績,亦入圍金馬及世界各地影展多項大獎,叫好叫座。 2018 年首度跨足製作, 《 我們與惡的距離 》 於 2019 年 3 月播出後在市場掀起巨量口碑,於第 54 屆金鐘獎 14 項入圍六項獲獎紀錄,被譽為「台劇新高標」。 2020 年推出 第二部自製作品 《 做工的人 》 ,為 第一部登上 HBO 的台語劇集,也創下 HBO 當年度收視表現 冠軍 紀錄 對比該平台同期收視成長 202 %%,討論度及迴響甚大。 2023 年推出新作影集 《 人選之人-造浪者 》 及 《 做工的人 電影版 》 。
「協助品牌運用創新科技,並以有溫度的個人化體驗經營客戶。」 網訊電通(Telexpress)成立於2001年,是目前國內提供雲端客戶關係管理(CRM)平台及品牌客戶經營服務最具規模的企業。Telexpress 在亞洲設立五個營運中心,分布於台北、台中、上海、新加坡、馬尼拉等地,累積各產業超過100個國際領導品牌的服務經驗,每日客戶互動量超過20萬。提供智能CRM、智能零售、智能互動、智能行銷等解決方案。
【youtube頻道】 朵茉麗蔻-與自然共存50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9dnkivb4po 保養諮詢專員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4RXcK1LND4 ~研發、製造、販售抗皺淨斑保養品牌【朵茉麗蔻】~ 1932年「再春館製藥所」創業於熊本縣岡田町。 以販賣家庭漢方藥起家,運用熊本大學醫學部的研究成果開發漢方藥並販售。 著眼於當時德國所開發的膠原蛋白,並開始研究針對年齡肌所使用的乳霜。 1974年推出日本第一支添加膠原蛋白的乳霜。 1982年西川通子就任總經理,正式引進「電話通信服務」。 「電話通信服務」,從製造到販賣由自家公司執行,經由電話和網路直接販售商品。顧客只需要從透過家用電話,便可購買從工廠生產直送的高品質保養品。不同於委託外部工廠生產的一般化妝品公司,「朵茉麗蔻」保養品唯一只在熊本縣益城町的自家工廠生產。獲得「ブライト企業」認定。 2012年【朵茉麗蔻】正式引進台灣,深受擁有抗老保養意識的台灣女性支持,廣受長期愛用會員們的愛戴。 觀看媒體報導: 商周: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style/indep/1001141 財訊: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11716 日本熊本總公司 861-2201 熊本縣上益城郡益城町寺中1363-1 台灣分公司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214巷3號1樓 台北美顏諮詢中心 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一段150號1樓 台中美顏諮詢中心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111號1樓
創意媒體 創新年代 走過二十年,年代「創造與領先」的娛樂大夢始終不曾懈怠, 堅持走在趨勢先端,期許能提供閱聽大眾即時互動的資訊與娛樂服務。 針對消費者分眾化,年代集團旗下二大電視頻道, 年代新聞台與年代MUCH台,定位分明、滿足不同族群需求。 年代新聞以國際觀點為主軸,年代MUCH台強化台灣在地觀點, 讓每位觀眾都能在年代家族頻道中,找到希望看到的節目與資訊。 隨著娛樂數位時代的來臨,年代又有了新的夢想與願景, 積極跨足電子商務、數位遊戲、互動電視、網路服務等領域, 期望能有效整合媒體、數位、娛樂三大元素,進而經營有價值的社群, 也為消費大眾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年代網際集團更期許以亞洲人的觀點,在「21世紀是亞洲人的世紀」的夢想中,真正建構與全球接軌的亞洲文化視野。
POYA寶雅係採連鎖經營銷售美妝生活百貨,利基於提供時尚美妝美材保養品及精緻個人用品,再加上現代舒適的消費空間得以與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商店、量販店區隔開來,成為綜合商品零售業內獨立的一種分類。 寶雅成立於 1985年,以多樣化產品策略提供消費者更多的購物選擇,滿足消費者「一次購足」的需求; 2002年寶雅國際上櫃 ( 股票代號5904),透過資本市場籌資,讓寶雅擁有快速展店的能力及進行賣場現代化升級 。目前全國擁有超過400間分店,未來仍將持續在各地進行展店計畫。
LINE 總部位於日本,在全球超過 230 個國家提供即時通訊軟體服務,讓用戶免費使用一對一及群組聊天功能,並能透過豐富有趣的貼圖,更精準地傳達文字無法完整表達的情緒與感覺。除了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外,LINE也提供免費語音及視訊通話,以及遊戲、 分享照片等各種行動應用服務。 在台灣,LINE 擁有超過 2200 萬用戶數,從通訊軟體出發,持續蛻變並延伸發展出多元服務,包括新聞、遊戲、貼圖、支付、電商等等,並透過在地結盟,深耕穩定而健全的行動生態圈。齊心打造 Life on LINE,打破線上線下分界、跨越時間及空間,為全民打造全方位的數位生活基礎建設。 LINE 不只希望徵才,更要留才,希望打造最幸福的工作環境,讓員工可以樂在工作,帶來正向、雙贏的良性循環。 想和熊大、兔兔一起工作嗎?熱情邀請優秀的您加入我們,和我們一起 LINE 一下吧!
總公司成立於1948年的德國,1989年日本花王併購之後,以強大資源投入在R&D及行銷部門的開展上,現在已成為世界排名前三大的美髮專業產品製造及銷售品牌,1997年成立在台分公司,業務已經擴展至全省,品牌形象及市場佔有率為台灣進口品牌之冠,也是台灣優質專業沙龍級設計師最推崇的專業市場第一品牌。本公司目前為全球28個分公司之一,亞洲分公司計有:台灣、香港、新加坡、澳洲、紐西蘭、越南及日本。2003年買下KMS品牌及2020年買下ORIBE品牌,讓沙龍有更多選擇及資源也更具有發展性。
國泰健康管理自 2011 年 3 月成立,隸屬於國泰地產集團。母公司國泰建設秉 持了解「家」是由人所構成,人的幸福除了擁有實質的財富外,健康是人 生最大的財富。因此,國泰建設創立了國泰健康管理,結合國泰綜合醫院的專業醫事人員團隊與先進儀器,提供醫學中心級的健康服務,從疾病治療及追蹤到疾病預防與健康保健的完整照護。
聯合線上係聯合報系通往數位發展的列車,自1999 年聯合新聞網上線後開啟。為了邁向數位媒體新里程,2000年即將聯合線上視為「開往未來媒體的火車頭」,不單只是一個報紙的新聞網站,而是一個迎向數位匯流的「網路媒體」。聯合線上旗下主要旗艦網站-聯合新聞網(udn.com)自2003年起7月起,持續穩居台灣新聞網站冠軍,也是全台最具信賴度的新聞領導品牌。2014年開始,陸續成立不同類別垂直頻道,如打造噓星聞、發燒車訊、udn STYLE時尚網、元氣網、NBA台灣、鳴人堂、轉角國際、遊戲角落、倡議家、橘世代、有肌勵….等垂直型互動與多元的內容平台服務;是最專業、最多元化的數位媒體網站。 聯合線上全面數位化發展不僅在經營內容、資料庫、數位出版等領域,範疇更包括透過內容力、社群力、數據力的整合行銷服務,推動營收快速增長的超媒體事業。透過聯合報系內部一系列的組織創新。將平面與網路的兩個廣告部門合併,結合倡議部的強大內容戰力,融合業務與內容兩大利器,蛻變為市場一隻精銳部隊,透過整合全方位的超媒體行銷概念,運用集團跨單位的資源優勢,針對客戶品牌特色創造話題,與用戶深度溝通品牌精神與價值,得以適切內容提供使用者最佳傳播體驗,創造用戶與客戶的雙贏。 除了替客戶創造絕佳體驗,企業社會責任也是世界趨勢,在聯合報系的願景精神驅動下,倡議家在社企與社創等公眾領域的持續投入,也開始獲得許多企業的支持與認同,影響力也為之打開。例如近年來,倡議家結合社企與公益團體舉行的「世界地球日:永續 地球解方」、「搶救前線:為弱勢撐傘」等論壇,透過企業的參與投入,共同攜手關注社會議題並傳遞善的理念,持續善盡媒體的第四權責任,發揮媒體正向的影響力。 2001年聯合知識庫-成為開創國內報業資料庫的先河,並完整收錄聯合報系1951年迄今的新聞資料,將報系多年珍貴照片資料數位化,是全球最大的華文新聞資料庫。2005年數位閱讀網上線,由udn 自創的全螢幕優化電子書,被視為國內最具經營規模的數位出版平台,提供數十萬本電子書和豐富的電子雜誌、電子報紙、小說等多元的數位閱讀服務,觸角由國內延伸國外,並與逾百家知名出版集團合作,近年來更是致力於開發國內外電子出版品經銷通路及原創內容媒合平台及經紀服務。
創立於1953年。從最初的小型社區書店,逐步發展成臺灣教育出版龍頭,並積極經營多元教育版圖: • 起步階段 (1953~1973):以出租佛書與販售升學用書起家,並逐步拓展至出版、文具生產。 • 品牌建立 (1973~1996):成立編輯部,並研發全數位印前系統。成為臺灣第一家有能力以個人電腦從編輯、印前、製版到印刷裝訂一貫化作業的出版社,推出《超群》等系列暢銷參考書,奠定品牌基礎。此外也成立「長鴻出版社」,跨足漫畫出版業務。 • 數位轉型 (1996~2013):投入小中高教科書研發,並積極開發符合教師需求的數位教材、數位學習平臺。 • 多元發展 (2013~至今):成立不同新創品牌,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服務,範圍涵蓋「幼教教材與親子繪本」、「原創小說」、「學力評鑑測驗」、「數位學習平臺」、「STEAM教育」、「新媒體IP經紀」、「桌遊」、「ESG電商」等領域。 南一書局提供人才具規模、活力和自主的環境,歡迎加入我們一起打造共好的教育生態圈!
【美好生活從這裡開始】 1998年,全聯福利中心成立,從原有的66家賣場持續成長,至今全台已超過1000家,成為台灣主要零售通路之一。 2008年,全聯跨足生鮮產業,選擇從產地源頭開始管理,為食品安全把關,成為全台灣最大現代化農產品銷售通路。 一路走來,全聯扮演著「全民超市」的角色,從熱鬧的都會區到偏僻鄉村離島,都有全聯身影。 期待您的加入,成就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數字看全聯】 全台NO.1公益賣場 生鮮零售全台NO.1 店數與營收全超市NO.1 印花集點兌換價值全台NO.1 員工二度就業比例近4成 逾900萬會員數居通路之冠 PX Pay 會員數破 500 萬 LINE好友數破1,100萬 吐司年銷量最大 近9,000萬片
奧美於 1948 年由 David Ogilvy 創立,是全球最大整合行銷傳播公司之一,目前隸屬於 WPP 集團。而台灣奧美的前身是國泰建業廣告,在 1981 年引進奧美的作業訓練與文化,共同經營國際性客戶。1985 年,由宋秩銘與莊淑芬共同成立台灣奧美廣告。近 40 年來,台灣奧美成為台灣行銷傳播產業的標竿,至今擁有 500 名專業員工,不僅為客戶生意發展成功的影響及貢獻,更打造出無數膾炙人口的創意作品。 我們秉持 David Ogilvy 對奧美的規劃及展望,恪守尊重關懷員工和客戶的企業文化,雕塑成奧美獨特的價值觀;它是我們血液中流淌的 DNA,以此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指引我們的工作產出及人才僱用標準。奧美價值觀 ——「全民創意,靈活寫作,探求不止,永不自滿,精益求精」讓我們團結一致、堅不可摧。 【Ogilvy Concept 奧美經營理念】 ▌ We sell, or else. 秉持 David Ogilvy 的信念,我們存在的價值即是幫助客戶創造銷售。因此,我們與時俱進,發展客戶品牌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品牌是我們提供給客戶的最大價值,各單位必須要協同合作,學習傾聽與尊重,不斷提升我們對客戶生意發展成功的影響及貢獻。 ▌人、知識、創造力 人是奧美最重要的資產,我們極力打造一個多元共融人才、自由、充滿創意氛圍的學習性組織。 除了台灣之外,我們也透過廈門奧美,協助中國及跨兩岸的客戶建立強而有力的品牌。 【Ogilvy Talent 奧美文化】 “Talent, I believe, is most likely to be found among nonconformists, rebels, and dissenters.” 奧美是客戶的品牌管家,我們擅長用作品說話。但「人」才是成就這一切的根本。 高度自由:台灣奧美員工滿意度調查,無異議關鍵字「自由 Freedom」 創意無限:用科學方法洞察人心,以創意力建立品牌。 多元好玩:多元讓我們充滿樂趣,好玩是這個行業的本質。 品牌傳播的教學醫院:我們相信用熱情不斷教導熱衷品牌傳播的奧美人,是永續經營的唯一途徑。近 40 年來,我們培育了業界最多的總經理,在各相關產業開枝散葉。
結合媒體、公關、廣告、活動、行銷服務一條龍,匯集各領域專業人士、運用獨特創意及行銷手法 有效接觸大眾的宣傳方式,提供100%的堅持傳遞客戶精神。 融合藝術空間,結合藝文與公益平台,透過藝術美學的力量傳播理善人文關懷,為社會角落所需之人盡一份心力。
1990年的春天,「NET」品牌創立。 優良的商品、平實的價格、以客為尊的服務,為NET服飾堅持的理念。以中價位、高品質、基本好搭配,歐美休閒風格為品牌定位,從原創到精簡的摩登,同時兼具知性與感性,為孩童到成人各個年齡層的顧客,提供多樣化的穿著風格。
「五条文化」於2023年12月成立,由曾任MTV娛樂台總監及《大嘻哈時代》監製周祐楷帶領,以其豐富的節目製作經驗及人脈,開發娛樂文化與次文化相關的影視音IP、建構多元平台幫助更多不同領域的職人被看見,打造具備產、製、銷經濟效益的產業生態鏈,創造出有商業價值的強勢內容IP! 如果你對娛樂文化產業有興趣,也想學習關於這個產業的事務,「五条文化」絕對會讓你收穫滿滿。歡迎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加入我們,一起開創更多可能!
本公司於民國七十八年成立至今,承攬台灣四家無線電視台 (台視、中視、華視、民視) 戲劇綜藝節目製作及廣告業務,於上海、北京成立分公司由營大陸地區欄目發行及廣告業務及代理大陸電視劇發行。
國立臺灣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創立於1928年),最初僅設置文政、理農2學部,之後擴展為文政、理、農、醫、工等5個學部。臺灣光復後,在臺北帝大原址建校為「國立臺灣大學」,將帝大原有的5個學部改制為「學院」,計有文、法、理、醫、工、農等6個學院、設立22門學系。 其後,開辦新制夜間部(1967年),爾後陸續成立管理學院(1987年)、公共衛生學院(1993年)、電機資訊學院(1997年)、法律學院(1999年)、生命科學院(2003年)、牙醫、獸醫兩專業學院(2008年)等,目前已有11個學院,以及3個專業學院,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生人數現今已達33,000多人(其中大學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餘人),比例接近1:1,已經成功轉型為研究型大學。 本校本著「教育卓越、多元學習」、「延攬教學、研究優質人才」、「強化基礎建設與軟硬體環境」、「卓越與前瞻研究」、「學術國際化」及「行政精進」等六項,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養社會領導菁英與知識創新研究人才,期達到「華人頂尖、世界一流」大學之願景。在達到願景的歷程中,我們需要各界志同道合的菁英人才加入臺大的優秀團隊,共同為打造這個最優秀的大學殿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