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的工作行列。
本單位為一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主要為(1)針對各種天然、人為災害進行災害前評估及災害後受損分析;(2)針對各項工程考量其生命週期建立管理、維護模式及系統化。
建校第一個十年,元智本於「卓越、務實、宏觀、圓融」的教育理念推動下,在人才培育、校園文化、研發建教、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皆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並建立有多項創新與先導性教育模式。諸如:七十八~八十一學年度,創建有試辦教師績效獎勵制度、自行開發全國獨創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建立會議追蹤列管自動化系統、推行三明治教學法的專業實習制度、建立從計畫擬定預算分配到管制考核的行政三聯制等特色,並曾獲選為全國大專組建教合作績優單位、資訊聞名全國等佳譽;八十二~八十五學年度,建立有教學品質保證系統、共築社區人文藝術生活合作專案、國際兩岸三邊合作模式、設立全國第一個軟體創新育成中心、成立結合圖書資訊功能的圖書資訊服務處、於私立大學中首開先河開辦遠距教學等特色、再度蟬聯為全國大專組建教合作績優單位、以及化工系教授論文發表數量國際排行榜名次大幅躍進並躋身世界前三十名等佳績;八十六~八十九學年度,為國內第一個提出終身教育具體構想並成立終身教育部專職單位的大學、為遠東成立諮詢團隊等之建立產學合作新模式、獲得英國BSI推薦成為國內第一所取得教學行政品質ISO9001國際認證的大學、成立校園資訊技術中心將多年研發的教務行政資訊系統技術移轉嘉惠他校等碩果。 八十八學年度迄今,我們亦陸續推出有新世紀領袖人才培育計畫、五年一貫學程、推出海外進修優惠專案、就業學程、雙語大學、元智家族學費減免、先亮東方再邁全球、以及外國學生及僑生入學等計畫或專案,皆是創新之舉,也皆是配合大環境的改變與競爭下,為元智吸引優秀學生就學、培育具國際觀之青年領袖人才、及增強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等之人才培育重點。
本校位處桃園縣中壢市市中心,距中壢車站約十分鐘步程,各類車輛均可到達,無論從北二高大溪交流道或中山高速公路中壢交流道,到校均只需約十分鐘,交通相當便捷。主要教學建築群包括行政大樓、工學院大樓一館及二館、商學院大樓、電資學院大樓、鑄造館、圖書館、體育館及研究大樓...等,校園面積雖稍嫌侷促,惟教師與學生應有之教學空間並未受擠壓。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成立於1997年,2022年第12度榮獲經濟部頒發「全國績優育成獎」,2019年亦榮獲「全球企業孵化器及加速器排名」-亞太區最佳挑戰獎,並於2020年榮獲「國家新創獎」,為桃園地區創新育成領先機構。 2019年落成啟用的智慧創新大樓,配合國家經濟建設與新興科技發展,本中心以完備的產學組織功能與優質的輔導能量,提供育成廠商完善紮實的鏈結及資源,平均輔導育成廠商規模維持在每年30至40家以上,並以國際育成和技術創業放大器為輔導特色,至今已培育218家企業,累計投增資額逾新台幣34億元,更有8家企業公發上市。 同時本中心受桃園市政府委託經營青創基地-青創指揮部,以本中心多年創業育成輔導經驗與資源,結合桃園市在地創業社群、青年創業組織及各大專院校創業中心及社團等,建構多元與豐富之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提供完善輔導資源,加速大桃園地區青年創業成功,企業創新轉型走向國際,形塑桃園市創新創業氛圍,帶動本市整體經濟繁榮。
中央大學民國四年創建於南京,大陸時期為東南的學術重鎮,素有「北北大、南中大」之稱。民國五十一年在台復校,歷經四十餘年之發展,為國內少數歷史悠久、校景優美、校風淳樸、校譽優良之頂尖研究型大學。 地處中壢雙連坡的中大,佔地廣達六十二公頃,扼守著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航空城,距離首善之都台北僅四十分鐘車程,交通便捷。目前學生總人數約一萬餘人,大學生與研究生比例約1:1,為一所中型研究型大學。「鬧中取靜」、「人數適中」的發展優勢,可媲美世界一流名校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最適於學術研究發展。 目前設有文、理、工、管理、資訊電機、地球科學、客家等七個學院,廿個學系和四十六個研究所,學生人數萬餘人。同時設有太空遙測、光電科學、軟體、災害防治、台灣經濟發展研究、通訊系統研究、客家研究、學習科技、奈米科技、中大與工研院聯合研發中心等十一個研究中心;並設有總教學中心,督導通識教育中心、師資培育中心、藝文中心、語言中心和體育室,是科學、人文薈萃的綜合大學。 根據國際ISI資料庫顯示,中央大學教師論文發表量逐年成長,論文品質居全台之冠。在遙測技術、太空天文、光電科技、電漿技術、防災科技、軟體工程、奈米科技、生醫工程、大氣科學、戲曲研究……等領域均臻世界水準。不僅是國內重點研究型大學之一,近年更獲選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與頂尖研究中心」之列,每年六億元經費獎助。 放眼未來,中央大學將秉持著「誠樸」優良的校風,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向下紮根、向上結果,締造更多「中大第一」,並為培育具國際視野、全球關懷的人才而努力,以開創新世紀大學之典範。
We’re reinventing manufacturing to deliver the products of the future 重塑製造業,帶來未來的產品 Founded in 2017, ARRIS is a glob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ader headquartered in Berkeley, California. Our revolutionary design,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latform lets brands completely reimagine their products. ARRIS just won the "Top 10 Most Innovativ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of 2021”, the 2021 BIG Innovation Award and the 2020 GOOD DESIGN Award. We simultaneously leverage the highest strength and stiffness to weight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the game-changing functionality of integrated electronics, and the task-specific properties of metals, resins, and other materials. Our leadership team includes industry veterans with decades of experience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nventional high-volume manufacturing, composites, material science, and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offices and manufacturing hub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we’re transforming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enabling top brands to streamline supply chains, onshore critical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and deliver the most innovative products imaginable. 成立於2017年以美國加州伯克來為總部,ARRIS棱合是全球製造技術領導者。ARRIS棱合初試啼聲已獲獎無數,如2021 十大創新製造公司及 2021 先進創新獎 及 2020 設計金獎。 我們革命性的設計,材料,和製造平台讓世界一流領導品牌可以完全重新想像產品的可能性。 我們同時利用最高強度和剛性對重量比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革命性電子產品功能,以及金屬,樹脂,和其他材料的特定性能。 ARRIS棱合的領導團隊來自包括在積層製造,傳統大規模製造,複合材料,材料科學,和工業自動化領域擁有數十年經驗的專業資深人士。我們在美國快速發展並將延展到台灣設立據點,歡迎你加入一起震撼改變全球製造工業,讓頂尖品牌能夠簡化供應鏈,提高製造能力,並提供最具創新性的產品。
由已故創辦人莊心在教授創立的萬能科技大學,初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社會開放,經濟繁榮,資訊快速累積等等因素,始於民國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獲准立案之私立萬能工業技藝專科學校(初設紡織、化工、電子、土木等四科),翌年改名為私立萬能工業專科學校。民國七十一年設立夜間部,民國七十九年奉准更改校名為私立萬能工商專科學校。民國八十八年改制萬能技術學院,夜間部亦更名為進修部,並附設週六、日上課之進修學院與進修專科。民國九十一年增設經營管理研究所;民國九十三年二月一日核定改名萬能科技大學。九十三學年度增設工程科技研究所。
創校沿革 民國44年春,本校創辦人王廣亞先生響應政府籌設疏散分部政策,在現址籌畫興建校舍,奉准設立 「臺北市私立育達商業職業學校中壢分部」,聘王萬興先生為分部主任,辦理招生,錄取高級部及初級部新生150人,正式開學上課。12月14日,第一期建校工程完工,遂訂當日為中壢分部成立紀念日。 民國65年5月,中壢分部獨立為「臺灣省桃園縣私立育達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創辦人王廣亞先生受全體董事推選為董事長,聘請陳玉燕女士擔任第一任校長、陳永盛先生為副校長。 民國69年7月,創辦人王廣亞先生辭董事長職,由王萬興先生繼任董事長。民國70年2月,陳玉燕校長辭職,由副校長陳永盛先生繼任校長。 民國73年2月,王萬興董事長逝世,由蘇星輝女士繼任董事長。 學制科別 57學年度,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初商部停止招生,同時奉准增設夜間部。 59學年度,設立附設補校,高級部、初級部同時招生上課。 73學年度,夜間部停止招生。 77學年度,配合多元趨勢,將綜合商業科調整為會計事務科、國際貿易科及資料處理科。 78學年度,增設廣告設計科。 85學年度,增設商業經營科。 87學年度,增設普通科高中部。 90學年度,增設綜合高中部。 91年8月, 改制為「桃園縣育達高級中學」, 增設餐飲管理科和資訊科。 93學年度,增設實用技能班。 95學年度,增設多媒體動畫科和幼兒保育科。 從此,本校轉型為多元綜合的高級中學,學制包括高中部、綜合高中、高職部、實用技能班和進修部。現任董事長為蘇星輝女士、校長陳永盛先生,全校總計152班、人數7,328人。 本校自民國91年改制為育達高中,即以「全面升學」為辦學方針,透過「教學精緻化、輔導人性化、設備現代化、環境全人化、多元優質化」五個理念,建構全縣最優質的高中學府,培養品德與技能兼修、科技和人文並重的現代青年。讓每一位孩子在育達快樂學習、適性成長,順利考上最理想的大學,是我們辦學的首要目標。 一、 為達成「全面升學」目標,本校在教務上力求教學精緻化,包括師資、設備、教學方針、課程規劃,均力求精緻優質,以達成全面升學目標。 二、 訓輔方面力求輔導人性化,秉持「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樂觀進取的處事態度、負責守紀的團隊精神,以及樂於助人的良好美德。 三、 設備優質化方面,本校投入一億五千萬元鉅資,導入大專院校「學群」概念,將各科整合規劃成「商業類科、廣告設計、餐飲管理、資料處理、資訊工程、應用外語、高中部和幼兒保育」八大教學特區,設備新穎優質,各特區均具備學科理論、專業技能、實務情境模擬等多元教學功能,非一般高中職校單一特種教室所可比擬。 四、 環境全人化方面,本校定期投入鉅資改善校園環境,包括校園綠美化空間設計、學生衛生設備精緻化、改建PU跑道、無障礙空間設施等多項工程,讓同學們在優質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無論 知識培育或品格陶冶,均能得到最優質的教導和照顧。
Hyperion Materials & Technologies 是先進材料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擁有數十年開發和製造碳化鎢粉末、硬質合金、合成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產品的經驗。 我們提供廣泛的產品組合並擁有為您最高標準的應用開發及定制解決方案的專業知識。 Hyperion Materials & Technologies is a global leader in advanced materials with decades of experience developing and manufacturing tungsten carbide powders, cemented carbide, synthetic diamond, and cubic boron nitride products. We offer an extensive portfolio and possess the expertise to develop custom solutions for your most demanding applications. 我們的客戶跨越廣泛的市場和行業。 他們製造鑽頭、切割尿布、拋光光學材料、拉線、製造罐頭、切割金屬等等。 為了高效可靠地執行這些功能,我們的客戶需要能夠承受最耐磨耗應用的優質材料。 簡而言之,我們製造材料並提供客戶開發更新、更好以及創新的製造解決方案。 我們幫助客戶通過提高產量、提高效率和通過卓越的產品質量和可靠性來降低成本贏得勝利。 Our clients span a wide range of markets and industries. They create drill bits, cut diapers, polish optical materials, draw wire, manufacture cans, cut metal, and so much more. To perform these functions efficiently and reliably, our customers require quality materials that can withstand the most demanding applications. Simply put, we make the materials and provide the expertise our clients need to develop new, better, and innovative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We position our customers to win through increased production,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costs through superior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祐大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取得政府核准之[環境管理輔導機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輔導機構]、[作業環境測定機構]、[永續發展服務機構]與[職業安全衛生訓練機構]等環安系統性整合顧問服務機構。
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 年,座落於台灣中壢工業區,是第一家將晶圓層級封裝技術(WLCSP) 商品化的公司,以「誠信、創新、客戶導向」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自許為先進封裝服務方案的專業供應商。 精材從 CMOS影像感測元件(CIS)封裝開始,目前已拓展至各式感測元件、微機電封裝及客製化晶圓級架構服務,可應用於消費電子、通訊、電腦、工業和汽車等領域。
本中心聚焦於綠能及智慧監控尖端研究及產品研發,豐富的國內外產學合作經驗,我們重視每一位夥伴,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加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永續環境控制中心。
日期 重要沿革說明 1990年 公司成立於1990年5月7日,為專業電信電力工程材料製造商 1998年 配合政府及有線產業業者完整開發管中管光纖佈放 2000年 協助規劃全島光纖網路建置佈放,合計超過850KM 2001年 建置高密度聚乙烯押出生產工廠 2003年 於中國青島投資設立關係公司青島優派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2004年 於平鎮廠建置大口徑生產線,最大口徑至2200mm 2005年 通過IS0 9001品質管理系統認證 2008年 取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正字標記證書 2011年 取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標章使用證書 2014年 大地昌PE100管道系統應用於核能一廠生水管線系統,成為全台核能電廠首次 使用HDPE管道成功案例。 2015年 成功案例榮登國際期刊 2018年 建置符合國家標準CNS12835-2“燃氣用塑膠配管系統-聚乙烯(PE) HDPE管認證實驗室 2018年 大地昌PE100管道系統應用於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 2019年 成為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配管職類國手培訓基地,參與培訓計畫並協助於俄 羅斯國際競賽取得優勝佳績 2020年 組織成立台灣公用能源暨民生配管協會,與欣然氣體研究服務社簽署人才培訓 合作MOU,致力發展台灣管路安全
免費供餐 | 全新廠區環境舒適 | 考核調薪 格斯科技*(6940)鋰電池新創團隊是由一群充滿活力與熱情的團隊組成,原先專注於各式新穎材料與電池的開發應用,於2017年,利用分析材料優勢並集結國內⼈才成功轉型成為電芯製造商,配合政策落實環保且多元的能源應用,提供台灣及世界一個新能源整合的方案。我們相信環保、綠能會逐日受到重視,伴隨電動車與儲能系統發展,各國將電池、鋰礦視為戰略物資,在此趨勢下電池產業勢必會是未來重要的明星產業。 格斯所生產的軟包鋰電池與電池模組具備高安全性與高蓄電力,能高倍率放電、且有寬溫域的工作溫度區間及長循環壽命等特性,搭配能夠客製化的優勢,目前已拿下日歐等國家客戶之訂單,同時股票興櫃 : 格斯科技*(6940)。 更多資訊請看Linked in : https://tw.linkedin.com/company/gustechnology 獲獎紀錄: 2024年第21屆國家新創獎 企業新創獎殊榮 2024年中華工商經貿科技發展協會 台日卓越創業家大賞 2023年亞洲企業商會Enterprise Asia(APEA亞太企業獎 優異勵志品牌、卓越企業管理) 2023年第20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類、最佳產品首獎、傑出企業、傑出企業領導人) 2022年台灣優良產品教授評選活動 國家品質金牌獎 2022年台灣工研新創協會年度十大新創公司 2022年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TTQS)評核 2022年CSR5th華人公益金傳獎 2022年中華優質企業經貿發展協會 台灣優良誠信品牌獎 綠色能源類 2022年經濟部 第二十九屆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 2021年台灣電機電子優良中小企業 2020年中華優質企業經貿發展協會(台灣最佳信譽第一品牌、台灣卓越企業人才楷模) 2020年R&D 100Awards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2019年金炬獎 第十五屆年度十大企業 2019年金峰獎 第十九屆傑出創業楷模/傑出創新研發 2019年台灣金品獎(企業類、商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