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ko9kzsw?page=6

國立中央大學_機械工程學系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桃園市平鎮區印刷電路板製造業(PCB)資本額52億員工數25000人

健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於台灣平鎮、中國無錫、湖北、越南各有研發及生產基地。目前具有世界級產品研發、設計、製造之能力與技術,提供全球客戶多角化之完整服務。 健鼎為全球前十大、獲利最佳且不斷成長攀升之印刷電路板(PCB)上市公司。 健鼎持續拓展新世代高階技術產品,廣邀各路菁英人才,共同實現科技聯網、智慧生活。 加入健鼎,邁向世界,創新未來 ! 1991年公司成立。 2005年無錫生產基地量產。 2005年TFT/LCD基板、記憶卡基板、硬碟基板產量達全球第一。 2009年天下雜誌1000大-製造業排名第82名。 2010年天下雜誌1000大-製造業排名第76名。 2012年湖北生產基地量產。 2013年天下雜誌兩岸三地1000大-製造業排名第83名。 2013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9名。 2014年天下雜誌兩岸三地1000大-製造業排名第83名。 2014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8名。 2015年天下雜誌兩岸三地1000大-製造業排名第79名。 2015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7名。 2016年天下雜誌兩岸三地1000大-製造業排名第76名。 2016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6名。 2017年天下雜誌兩岸三地2000大-製造業排名第82名。 2017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7名。 2018年天下雜誌兩岸三地2000大-製造業排名第77名。 2018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6名。 2019年天下雜誌兩岸三地2000大-製造業排名第75名。 2019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7名。 2020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7名。 2021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6名。 2022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7名。 2023年度全球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排名第7名。 公司地址 平鎮:桃園市平鎮區工業五路21號 湖北:湖北省仙桃市沔州大道中段7號 無錫:江蘇省無錫市錫山經濟開發區團結中路 越南:Bien Hoa industrial zone 2, An Binh ward, Bien Hoa City, Dong Nai province, Viet Nam.

工作機會(58)
雲林縣斗六市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0人

環保署為加強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體系,使其體系更趨完善,以便掌握毒災緊急應變之時效性,並能確實與深入的提供台灣各地區廠商毒性化學物質洽詢服務,在91年初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成立中區毒災應變諮詢中心。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南港區生化科技研發業資本額46億6000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中天生技自2000年5月成立以來,秉持積極創新的理念,深耕新藥和特色保健高端產品研發,並逐步形成以「創新」為核心的生技企業集團,在新藥研發、有機農業與生技創投三個領域深耕發展。在達成企業發展、增進股東權益同時,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關懷生命。 新藥研發方面,目前已榮獲「化療漾」、「賀必容」兩張衛生福利部核准之新藥藥證,並已成功開發多種微生物製藥技術平台,屢次生技領域創造重大突破,榮獲生技醫療品質獎、生醫新創獎等多項獎項及專業殊榮。同時,中天生技持續秉持專業、嚴謹的研發管理,結合一流的研發團隊,研發優質醫學保健產品,包括田中寶、頂級酵素及李時珍六味複方等專利特色領導性產品。 中天生技已發展為控股公司,多角化經營模式深耕生技產業,集團成員包含開發全球創新藥的「合一生技」、推廣有機事業的「棉花田生機園地」、投資生醫產業的「鑽石生技」基金,以及大陸基地的(上海)中天生技等,控股公司各成員皆已在不同生技領域陸續創造核心價值。

工作機會(17)
台北市士林區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資本額300億員工數6000人

英業達成立於1975年,在亞洲、北美及歐洲皆設有營運據點,專注於筆記型電腦、消費性電子與伺服器產品的研發和製造,近年也持續朝車用電子、AI及元宇宙等高科技產品領域邁進。 英業達在台灣設有台北總部、桃園科技廠,分別負責筆記型電腦、消費型電子、伺服器、機櫃/網路解決方案的研發和製造。海外的生產基地則有上海浦東廠、四川重慶廠、美國Houston廠、墨西哥Juarez廠、捷克Brno廠。從研發、設計、生產、到配送及技術支援,英業達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全球營運為考量,從軟體到硬體、從台灣到全球,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產品設計及解決方案服務!

工作機會(361)
桃園市八德區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資本額13億5000萬元員工數500人

大訊科技自1997年成立以來,專注於雲端伺服器機箱的設計與製造,秉持創新精神與卓越品質,持續引領業界。我們擁有技術領先的研發團隊,致力於開發高階伺服器、工作站及刀鋒伺服器的專業機箱與機殼,滿足全球客戶對效能與穩定性的高標準需求。 同時,我們也深耕熱導流與低噪音設計技術,結合創新研發與嚴謹製造,持續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在既有伺服器機構設計與散熱器領域持續精進的同時,大訊科技也積極拓展工業電腦與系統整合業務,邁向更多元的發展。透過PLM與ERP系統的整合應用,我們實現產品設計流程數位化,打造即時、高效的模組化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快速應對市場挑戰,創造最大價值。 大訊科技秉持專業與負責的精神,致力於全面提升品質、環境永續及員工職安福祉,已正式通過多項國際管理系統認證: 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 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 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 加入大訊 迎接成長與創新 ✦ 2025年 天下雜誌兩千大調查製造業排名281名 2025年 天下雜誌兩千大調查2024年成長最快前10大企業 2025年 中華徵信所TOP5000年營收成長第104名 2025年 中華徵信所評選為台灣企業電腦元件業排名第9名 [Achieved in Silence] For 25 years, Ablecom has endeavored to provid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s in Silence to every customer and developed reciprocally beneficial and long-term partnerships. Our customers’ success is our success; and it represents the guiding principle behind everything we do. [Differentiation Created and Value-Added] Since the beginning, Ablecom is committed to helping our customers, large and small to Add Value and Differentiate their Offerings for the next opportunity to succeed. As a result of more than 200 models has launched from rack-mount server chassis, workstations and IPC chassis to redundant cooling systems, redundant power supplies and hot-swap drive bays; we also has experienced strong growth by building sold partnerships. [Keeping Pace with Today and Tomorrow] Because of working closely with several top technology innovators and unceasingly research has enabled our optimized designs and products always keep pace with "state-of-the-art"technology and enter to market in advance.

工作機會(38)
桃園市蘆竹區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資本額1億4500萬元員工數2000人

鴻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ngrasys Inc.)是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的子公司,身為世界級智慧型雲網服務產品之技術領導者,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伺服器、儲存裝置、高性能計算加速器和創新的環境友善解決方案,協助全球客戶滿足使用需求。公司已獲得AS9100認證,確保提供高品質的航太產品和服務。 更多資訊,請參考鴻佰科技相關網站:  Ingrasys Inc.:https://www.ingrasys.com/ 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ingrasys/about/ About Ingrasys Ingrasys Inc., a subsidiary of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and a global leading cloud infrastructure provider, offers a wide rang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cluding servers, storage, HPC accelerators and innovative, eco-friendly solutions, to help worldwide customers meet their needs. Ingrasys manufacturing facility has achieved AS9100 Certification, ensuring the provision of high-quality aviation and space comput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ngrasys, visit Ingrasys website.  Ingrasys Inc.:https://www.ingrasys.com/ 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ingrasys/about/

工作機會(389)
台北市中正區網際網路相關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中華電信以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為初心,於2006年成立中華電信基金會,為能有效連結企業資源,成立之初即以縮短城鄉數位落差為本,結合電信專業與資通訊優勢,深耕台灣社區,與全台及離島地區在地組織合作設立「中華電信數位好厝邊」據點,與在地組織共推數位應用、導入專案資源,為在地方永續盡一份心力。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新北市林口區醫療器材製造業資本額3億207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圓點奈米(股票代號:6797)是台灣最大的奈米磁珠,核酸萃取儀器製造商,成立於2004年,擁有美國、歐盟、加拿大、韓國以及台灣等國家與地區的發明專利,試劑與儀器外銷遍布全球五大洲,多達65國。COVID-19新冠疫情未歇之際,圓點在國際防疫第一線均扮演關鍵角色,是許多國際機場指定的核酸檢測儀器製造商,包括維也納機場以及巴基斯坦機場等。而在國內,圓點的儀器與試劑也在疫情期間提供疾管署進行核酸萃取檢測,營收穩定成長。 台灣圓點提供新穎的辦公空間與良好的福利制度,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積極推動「創新技術,品質效率,合作共用」的公司文化,同仁工作氣氛融洽;同時,專業經理人制度也提供良好的職涯發展平台,讓優秀人才能夠透過完善的組織制度向上發展,與公司一同達到永續經營及企業ESG的目標。 TANBead (stock code: 6797) is a professional medical device manufacturer, focusing on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the field of in vitro diagnostics, and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TANBead was established in 2004 and is the largest manufacturer of nanobeads, nucleic acid purification reagents, and nucleic acid extractors in Taiwan. It is also a GMP medical device manufacturer recog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and will be the first to obtain QMS medical de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cognition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in 2021. We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13485 for medical de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工作機會(36)
台北市內湖區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資本額441億員工數9000人

仁寶電腦創立於1984年,即將邁入40個年頭。從電腦周邊製造發展成長,至今已成為橫跨通訊/數位媒體/智慧型裝置/車用電子產品/機構零組件/面板/網通等5C領域的整體性解決方案提供者。創新、和諧、超越的企業精神,促使仁寶掌握潮流、創造契機,邁向更寬廣的格局。 身為全球筆記型電腦以及智慧型裝置產業的深耕者,嚴謹細密的研發能力與卓越的經營管理團隊,使仁寶穩居世界500強企業。集團在大陸、越南、美國、巴西、波蘭及墨西哥均成立據點,我們持續精進研發製造及健全的全球化運籌體系,提供客戶彈性及快速的服務,具突破性的產品設計屢次受到國際獎項的肯定,至今榮獲: ◆德國iF產品設計獎118個獎項 ◆「世界設計指標WORLD DESIGN INDEX」排名居於第八位。 ◆富士比《Forbes》全球上市公司2000大企業。 ◆財星《Fortune》全球500大企業。 ◆天下雜誌2000大製造業-第4名。 ◆天下CSR企業公民獎大型企業。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高峰會(CSR Asia Summit)」百大永續企業。 ◆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的「團隊創新領航獎」。 ◆「2022 第十五屆TCSA全球企業永續獎」-「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及「台灣永續報告書-白金獎」 ◆人力銀行幸福企業大賞-科技研發類金獎 【創新】是我們共享的DNA,激發了仁寶許多超乎想像的產品設計,更造就我們進入新型產業的實力。我們隨時準備好與您一同迎接挑戰,開創未來科技新世代。

工作機會(243)
桃園市龜山區檢測技術服務資本額2億300萬元員工數416人

本中心前身為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所屬之電子檢驗服務組,民國七十二年在經濟部和台灣區電工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即現今之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的推動下,為加入IECQ之活動成立了財團法人台灣電子檢驗中心(109年7月13日起更名為「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其宗旨為提供檢驗與發證之服務,發展品管與檢驗技術,提高產品品質,促進產業之進步與繁榮,並謀求其公益為宗旨。 本中心歷時近40年之發展,部門由4個部門發展至14個部門,員工數由30人發展至超過400人,提供之服務由早期最簡單之電阻/電容等之基本測試發展至目前各種多元化產品測試、驗證與各種管理系統輔導。目前本中心提供之主要服務包含:儀器校正、安規測試、EMC測試、通信產品測試、環境可靠度測試、化學實驗測試(RoHS)及各種管理系統輔導外,本中心也積極朝向驗證機構發展,以提供廠商更完整、更一貫之服務,目前本中心已獲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授權核發產品驗證證書。 本中心近40年以來也積極發展國際合作,獲得許多國際主要驗證機構之認可,以協助業者獲得產品外銷所需之各國產品驗證,比如美國UL、德國VDE及TUV-SUD PSB、日本JQA、JATE、英國BABT...等。未來本中心將持續配合業界需要,擴充本中心測試與驗證能量,並持續加強國際合作,以協助國內產業持續發展及拓展外銷。 ETC(商檢中心)除了提供多元化之產品檢測服務外,也朝向驗證機構發展,以提供廠商更完整配套之服務,是最早獲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授權核發產品驗證證書之驗證機構,自2012年起更獲得環保署授權為產品環保標章之驗證機構;此外為協助廠商產品外銷,也積極發展國際驗證服務,協助廠商取得國外驗證證書;ETC參與亞洲網絡論壇(Asia Network Forum-ANF)的成立,為五個創始驗證機構之一,發展亞洲驗證機構的交流平台;與許多國際主要驗證機構或實驗室建立密切合作關係,例如CTTL、FQII,日本JQA、JATE、TELEC、VCCI,美國UL,德國VDE及TÜV-SÜD,英國BABT,澳洲SAI等,此外,也提供多國驗證服務,目前可協助廠商取得國際80餘國之產品驗證服務。 未來ETC(商檢中心)將持續配合業界需要、政府政策及新興產業發展,持續發展相關測試技術並擴充測試與驗證能量,特別是在新興能源、綠建材及嵌入式軟體等檢測技術研究,同時將持續加強國際合作,以協助國內產業發展及拓展產品外銷。

工作機會(16)
台南市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http://www.mse.ncku.edu.tw/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桃園市中壢區半導體製造業資本額7億8666萬元員工數680人

Lam Research Manufacturing, Ltd. , a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nufacturer, i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located in Taoyuan, Taiwan. Founded in 2016 to support the Lam Research operational philosophy of being close to the customers, we add to the already substantial Lam Research presence in the important Taiwan and Asia market. Since its inception, Lam Research Manufacturing, Ltd. has seen tremendous growth and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local economy. 我們是全球知名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Lam Research Manufacturing, Ltd.,於 2016 年成立於桃園中壢工業區,自成立以來,已取得了驚人的成長,其快速的發展,除了為台灣的經濟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同時支持Lam Research 貼近客戶的運營理念,成功的奠立 Lam Research 在台灣和亞洲的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地位。 Lam Research Manufacturing Ltd. (LMT) has well-equipped modern production cleanroom facilities and a highly qualified talented local workforce to serve as the global refurb center for Lam Research. At present, we support not only the refurbishment and upgrade of used equipment but also the manufacturing of legacy and new equipment. The culture to drive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operational excellence is enabling Lam Research Manufacturing, Ltd. to deliver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o its customers with the best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In addition to the presence of Lam Research Taiwan, Lam Research Manufacturing, Ltd. further strengthens Lam Research as the supplier of choice for its customers.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有志於投身半導體產業的朋友,一起加入科林研發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12)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歡迎您加入!                            

工作機會(35)
台北市松山區專用生產機械製造修配業資本額18億5000萬元員工數500人

1965 年高林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0 年股票上市(代號:1531)。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是工業用縫紉機業的產業龍頭,在全球市場上皆有銷售據點,自有品牌SIRUBA與歐日品牌並駕齊驅,並在許多市場贏得市佔率第一。創造出滿足顧客需求的多元化工業用縫紉機,以符合製衣產業的要求,朝世界級一流大廠邁進,是高林股份有限公司永遠不變的目標!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桃園市中壢區工商顧問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智點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桃園市楊梅區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資本額55億3600萬元員工數2100人

中華汽車成立於 1969年,經營50 餘年致力耕耘發展至今,一直致力於汽車產業的發展。公司長期以來不斷因應環境變化,多次轉型成長,保持穩健的獲利,並以完整的價值活動構建了整車自主設計、零部件開發與採購、混線生產技術、生產製造、銷售與售後服務等全方位的業務體系。公司在整個過程中持續堅持車主安全,並成為第一家取得「國家品質獎」的企業,同時也是台灣所有產業中第一家獲得日本「TPM特別賞」的企業。 我們以 CMC 自主品牌為基礎,同時與日本三菱汽車及上汽集團合作,引入 MITSUBISHI、MG、FUSO 等品牌的乘用車與商用車產品。我們致力於擁有多元產品線,以滿足台灣市場客群的需求,同時堅守自主技術路線,支持台灣汽車產業供應鏈,攜手共同為台灣汽車工業的發展而奮鬥。 為了培養公司永續發展的技術能力,中華汽車不斷投資並強化整車研發中心的實力。我們建置多個實驗室,包括固力、道路環境、網路通訊、新能源、低溫等,以及電池試量產線。同時,我們擴大軟硬體研發和電動車、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驗證團隊,以加速累積電動車動力、聯網智慧座艙以及 ADAS 先進汽車電子配備等系統的開發,同時提升整車整合技術能力,配合整車開發計畫逐一實現搭載上車。從 2010 年開始,我們成功自主設計並開發電動二輪車,並推出 eMOVING 品牌,進一步將電動化技術延伸至商用車產品。2018 年,我們更進一步推出輕型電動商用車,同時積極發展混合動力系統技術,以因應市場的電動車轉型節奏。 此外,中華汽車運用核心技術能力,成功發展自動化設備產品,包括「無軌道式自主移動機器人」(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半導體氣密式搬運載具等,應用於國內高科技領導廠商與一般製造業。 在 ESG 方面,中華汽車不僅致力於各項公司社會責任,更屢次獲得各大重要獎項的肯定。連續九年獲得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前 5% 的殊榮,並於 2023 年榮獲天下永續公民獎第九名,同時是汽車業中的第一名。其他重要獎項還包括遠見雜誌 ESG 企業永續獎傑出方案「樂齡友善首獎」、天下雜誌人才永續獎及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等。在 2023 年,我們率先啟動了「以大帶小」專案,與 20 家汽車協力廠及經銷商一同簽署「ESG 淨零碳排宣言」,承諾將帶領上下游廠商致力於節能減碳行動,共同為「2050 淨零碳排」目標而努力! 中華汽車秉持著「和諧」、「創新」、「卓越」及「永續」的經營理念,見證了台灣經濟奇蹟的過程。我們以「新便利、新動力承載幸福、傳遞感動」的願景,致力成為最值得倚賴的多元移動伙伴,並不斷追求卓越和創新,深得台灣消費者的信賴。同時,我們也注重社會公益,善盡企業民之責任。在中華汽車,我們不僅追求產品品質、服務、經營發展、生產管理和人力資源方面的卓越,更關心社會責任,致力於打造健康友善的職場文化,讓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歡迎加入中華汽車,讓您的幸福無限!

工作機會(38)
新北市林口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500人

本校為【以務實致用為導向之教學型服務產業大學】 ●務實致用:是技職教育、也是本校的辦學本位 ●教學型: 校務發展著重在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服務產業大學:本校的重點仍在於培養服務業所需人才 而在培育人才的目標方面,因應學校的定位,我們希望能: 【培育具有「人文、科技、創新」跨域專業之服務人才】 跨域整合將是未來服務人才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本校未來在培育人才方面的重點策略工作,包括智慧與時尚的跨域整合,當然也落實在職場通識方面的強化。 本校秉持大學是公共財的概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提升大學對在地區域或社會之貢獻,並強化弱勢學生的學習輔導。 依據定位與人才培育目標,並落實高等教育深耕的理念,校務發展四大目標: 一、「精進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就業力」:透過教學內容及方法之翻轉,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具備自主學習之行動力。提供跨域學習及問題導向之課程模組,使學生具備面對未來劇烈競爭的數位世界之即就業力及應變力。 二、「打造學校特色、培育統合智慧與時尚的跨域創新服務人才」:藉由對時尚創造及科技應用的掌握,培育學生跨域能力,進而產生智慧與創新。並透過多元體驗與新南向深耕,讓學生具備多元語文溝通能力、國際與多元文化視野 三、「厚植友善關懷、提升現代公民素養」:一方面透過弱勢學生的全面輔導與協助,改善弱勢學生的學習成果以達到【支援弱勢生安心學習、培育專業能力、畢業順利就業】之目標,讓每一分補助的經費有效地成為提升弱勢學生向上流動的力量。另一方面則透過理論與實作的結合,強化各項現代公民素養的通識教育,提升學生的現代公民素養。 四、「善盡社會責任、落實永續經營」:發揮本校師生的專業,主動發掘在地需求與問題,讓學生走入社區,感受到「被社區需要」,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

查看工作機會(9)
工作機會(9)
苗栗縣竹南鎮儲配╱運輸物流業資本額1億員工數85人

順華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59年。 堅持顧客安心,產品放心,處理細心,服務貼心為原則,以最快速最有效率的精神 提供客戶最完善最符合成本的運輸服務,並獲得使用本公司服務的客戶一致的肯定。 順華誠心邀請您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 ! 順華沿革 1959 年 11月 創立宏美汽車貨運行。 創辦人:曾順華 先生 1963 年 01月 變更名稱為萬順汽車貨運行。 1966 年 01月 改組成立萬順汽車貨運股份有限公司。 1976 年 05月 增設順華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1978 年 08月 核准增設汽車貨櫃貨運業。 1986 年 02月 啟用電腦,邁入資訊化時代。 1987 年 10月 創辦人曾順華 先生逝世。 董事長:曾雍鴻  總經理:曾雍泰 1989 年 01月 成立楊梅營業所。 1992 年 09月 增設鴻泰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 01月 成立銅鑼營業所。 1997 年 11月 購併長新通運有限公司,開辦低溫物流業務。 1997 年 11月 成立大園營業所。 1998 年 03月 榮獲 ISO 9002 : 1994 國際品質認證通過。 1999 年 05月 取得中華民國服務標章註冊登記。 2002 年 07月 榮獲 ISO 9001 : 2000 國際品質認證通過。 2003 年 12月 增設萬順理貨有限公司。 2004 年 04月 導入企業資源規劃作業系統 ERP 。 2006 年 12月 萬順物流園區成立 勤 創 樓 落成 2006.12.30 2008 年 04月 成立台南營業所。 2008 年 09月 成立花蓮營業所。 2009 年 03月 大園營業所遷移至蘆竹 成立低溫倉儲物流中心。 2016 年 03月 成立宜蘭營業所。 2018 年 01月 台南營業所遷移至新市 成立低溫倉儲物流中心。 2021 年 05月 成立台東營業所。

工作機會(24)
新北市土城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90人

民國55年2月,為配合當時國家教育政策,培養術德兼修手腦並用之工業專門技術人才,達到工業興國與國家經濟發展之目的,由教育界先進萬紹章先生發起籌劃,選購台北縣土城鄉清化里為建校基地,妥擬設校計畫,於57年8月奉教育部准予籌設。58年5月成立董事會,推舉李景德先生為第一屆董事長,完成財團法人登記。61年1月核准立案,當學年度第一學期正式招生,並聘請巫光亞先生為首任校長。歷經四年之經營,出現窘境,各科停招。65年6月董事會改選,由丁有年先生為第二屆董事長,聘請胡漢川先生為第二任校長,期能奮力中興。是為本校「草創時期」。 67年2月,宏國關係事業董事長林堉琪先生與夫人林謝罕見女士,暨宏傑關係企業謝村田、謝隆盛、謝進旺、謝金朝等實業家,鑑於「教育興國」及對社會的責任,毅然捐資接辦,並奉准提前改組第三屆董事會,推選謝村田先生為第三屆董事長,敦聘陳增福先生為第三任校長,訂定5年整建計畫,開創了「四海中興」的新機運。此為本校「重建時期」。 整建計畫在董事會全力投入,一科一館、學生宿舍、聯合餐廳等重大設施,如期興建完成。又基於資訊工業發展需要,增設電算中心充實教學。 71年陳校長請辭,繼之董事會改選,推選林謝罕見女士為第四屆董事長,敦聘謝隆盛先生擔任第四任校長,第二期5年建校計畫相繼展開,增建有關運動場地、化學實驗室以及語言教室,並全面綠化校園。 72年二年制夜間部成立,學校各項軟硬體設施已顯具規模。當年,與大韓民國慶北工業專門大學結盟締約為姐妹學校。次年,與美國匹茲堡大學訂定兩校學術合作交流協議,邁入學術國際化之林。79年4月奉准設立二年制日間部。謝校長隆盛先生連任九年校長期間,勵精圖治,廣闢校地,興建校舍,充實教學設備,貢獻至大,也奠定了今日宏國德霖的堅實根基。80年底謝校長接任國家要職,從事憲政改革任務,為求專注於國家事務,懇辭校長職務。 80年10月,敦請前文化大學校長鄭嘉武先生接任第五任校長,同年校名奉准改為「四海工商專科學校」並成立二專商科日間部。82年3月,獲教育部評為進步最快速的優良學校;6月鄭校長嘉武請辭,改聘俞景蘧先生擔任第六任校長。85年增設二專商科夜間部,巍峨壯觀的體育館及美輪美奐的商科大樓也落成啟用。 88年由前台灣大學商學院院長張鴻章先生接任校長。90年8月學校因辦學績優,受教育部及社會各界肯定,奉准升格改制為技術學院,乃以「德化學子,霖霑社會」為目標,更名為「德霖技術學院」,增設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企業管理系等三系。 90年由本校土木工程系張裕民博士接任改制后首任校長,在董事長大力支持下,持續充實各項教學設備。91年3月,堉琪樓落成,提供更便捷的行政服務;通識教育中心、3D 數位設計中心、數位金融中心、高速上網中心、國際會議廳、餐旅實習教室等教學中心相繼啟用,為學校開展了新的景象與契機。在國際合作方面,先後與蒙大拿州立大學、蒙大拿大學、印第安那大學、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肯塔基州立大學、巴特勒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沙隆學院、中國東北電力學院、北京首都體育學院、大連輕工業技術學院、坎培拉大學等各校簽訂交流合作關係。學院部再增設國際貿易系及財務金融系,擴充為五個學系。 92年,陸續完成數位語言中心、光電空間資訊中心、外語情境中心、嵌入式晶片中心及圖書館的整建,對本校在教學與研究上,具有莫大的助益。 94年11月,張裕民校長任期屆滿,由本校電子工程科鄭建銓博士代理,持續推動校務發展。 95年4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7月起由前佛光大學校長趙寧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二任校長。趙校長強調言教、身教、境教之具體實踐,積極改善教學品質,著重教師研究能力之提升,打造一個充滿人文素養、專業並進的創意校園,為未來升格科技大學奠下良好基礎。 96年8月,增設電子工程系,著手建置學群架構。 97年7月,趙校長因病請辭,由教務長鄭建銓博士再度代理校長,以平實作風及踏實態度經營校務,使本校在充滿競爭的教育環境中,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97年9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98年2月起由中臺科技大學校長陳富都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三任校長。 陳校長揭示「評鑑一等、邁向科大、追求卓越」為校務發展目標,致力科大改制作業。 98年6月由本校學務長羅仕鵬博士代理校長,帶領全校師生獲得「98-99年度技職校院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和「98年度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兩項殊榮。 98年11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99年2月起由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發長/學務長、景文科技大學觀光餐旅學院院長洪久賢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四任校長。洪校長就任以來,積極推動教學卓越、優質產學合作、落實全面品質管理、強化師資及提升教學品質、拓展國際交流,以「追求卓越,永續經營」為目標。顯見活絡的師生海外交換/研修/實習、國際合作交流與產學合作,以及快速倍增的師生國際/國內競賽獲獎數、專業證照數等,成效顯著。 100年8月,增設空間設計系及部份學系增設專科部。 101年8月,增設創意產品設計系及部份學系增設專科部。 102年1月,洪校長屆滿請辭,由本校教務長林清芳博士代理校長,積極執行專案評鑑及改制科技大學各項指標之推動。 102年1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102年6月起由前醒吾技術學院校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周家華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五任校長。周校長就任後即以「整合資源,創造績效,迎接專案評鑑」為首要校務目標,積極向國內外爭取各項資源與合作,倍速的創造、創新各種績效,並於102年10月榮獲「102年度教育部品德特色學校」表揚。 103年2月,由本校學務長羅仕鵬博士代理校長;103年3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自103年6月起,由羅仕鵬博士接任本校改制後第六任校長。羅校長就任後即以「積極準備專案評鑑,昂首邁向科技大學」為首要校務目標,並於104年1月在八系專案評鑑中,榮獲七個系一等的佳績。 104年6月,本校接受教育部改名科技大學訪視;104年8月,本校獲准籌備改名科技大學。學校以提升學生就業力為目標,訂定四大整體發展特色,致力於「德霖品德教育,發善願行善事」、「務實致用教學、拓展就業藍海」、「善用宏國資源、打造就業領航」及「德霖產學契合、在地就業深耕」的實踐。在104年獲頒友善校園特殊貢獻獎、105年獲得「105年度友善校園績優學校」。106年因辦學績優,奉教育部核定改名科技大學。為邁向卓越技職典範,全校教職員工生更加齊力一心,在董事會及宏國集團全力支持與資源挹注下,於106年8月1日正式改名「宏國學校財團法人宏國德霖科技大學」。107年獲頒「生命教育特色學校」,108年獲頒「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同年6月本校獲准增設「企業管理系碩士班」,並於109學年度正式招生,繼續為技職教育培育人才盡最大心力! 109年8月,由副校長張遵偉博士代理校長,增設「創新創業中心」及「國際事務處」一級行政單位。 110年2月,公開向各界徵選校長,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定,經董事會通過,由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羅清水博士接任本校改名科大後第二任校長,以「服務代替領導、規劃代替權力、制度建立永續」為治校理念,「培育具備職人精神與公民素養之專業技術創業人才」的「創業型大學」為發展願景,「務實致遠」為目標,從在地出發、深耕台灣、佈局亞太,帶領學校全體同仁永續發展。同時,學校並持續建置特色教學場域,109年至今已陸續完成「四海會館」實習旅館,包含伊特實習餐廳、宴會廳、休閒運動區、行銷直播室、多國文化體驗室、大型會議展演、實習客房等場域之建置,讓全校師生能充分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本校日間部和進修部現有五專、二專、二技、四技及研究所等學制,並開設產學合作專班。系科方面,有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科)、資訊工程系(科)、電腦與通訊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科)、創意產品設計系;不動產學院:企業管理系(科)、不動產經營系(科)、土木工程系(科)、室內設計系、園藝系、建築科;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系(科)、餐飲廚藝系(科)、休閒事業管理系(科)、會展活動管理系(科)、應用英語系(應用外語科)等,總計3個學院15個學系(科)。 教育是承繼人類文明與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志業,如何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使國家更具競爭力,是本校堅持的信念與努力的目標。我們也以如履薄冰的心情、穩健踏實的步伐,耕耘著這塊充滿無限可能的園地,為培育具有「科技腦」、「人文心」、「台灣情」、「世界觀」的新世紀人才而努力!

查看工作機會(8)
工作機會(8)
台北市信義區國際組織及外國機構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英國在台辦事處致力於推動英國和台灣在貿易、投資、文化及教育等方面的往來及蓬勃發展關係,並為在台灣的英國公民提供實質的協助。 我們主要的任務之一是促進英國企業在台灣的商務發展。台灣是全球第十九大貿易經濟體,其高科技的實力和正在進行的國家投資計畫對英國企業是有助益的。 台灣市場開發度高,是英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絕佳跳板。台商在中國的長期投資,具有瞭解市場的優勢。台灣僅次於香港,2012年是中國第四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占中國外來直接投資總額的57%以上,此外中國境內約有8萬家台商企業,占中國電子製造業的70%。 英國企業已與台灣合作進軍中國市場。英國被台灣視為是創意產業的世界領袖,而台灣與英國在教育與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深厚,台灣出國深造者之中,30%赴英國就讀。2009年實施入境6個月內免簽證的措施後,前往英國觀光的台灣旅客也大幅增加。 英國在台辦事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與英國國際貿易部(DBT)合作,加強台英間的貿易關係。透過舉辦或協辦特定活動以及參訪行程,來促成台英雙方的商務關係。目前約有300家英國企業在台灣設有據點,包括各種產業,如金融與商業服務、資通訊、電信、基礎建設、環保科技、創意產業和航運業等。 同樣地,台灣企業也體認到在英國設置據點的好處,可以取得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產品、服務和技術。目前有超過180家台灣企業進軍英國,成為拓展全球業務的基礎據點。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