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昱成立於1987年,憑藉著7位創始工程師的熱情與毅力,走過風雨飄搖的草創時期,從20個人的公司拓展為今日達7,300人以上規模的國際知名IC專業設計公司。39年來,我們不僅堅持信念,努力執著鑽研,更洞悉市場需求,因而造就今日的瑞昱。 瑞昱以積體電路產品(IC)之研發與設計為企業定位,從產品研發、設計、測試到銷售,秉持求新求變的原則,達成「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價值與新市場」的目標。 瑞昱成功開發出多種領域的應用積體電路,產品線橫跨通訊網路、電腦週邊、多媒體等技術,與世界先進產業主流並駕齊驅。瑞昱自創立至今,一直維持穩定的成長,2024年營收達到新台幣1,133.9億元,締造亮麗佳績,更證明瑞昱產品深獲市場肯定!
科懋集團成立於民國七十七年,是國內關注特殊疾病的先行者,身為卓越生物科技暨製藥研發業者,持續於國內外提供品質優良產品及專業客戶服務,與國內外新藥研究機構共同開發具有國際競爭潛力的新藥,滿足醫療領域廣大的特殊治療需求。 科懋集團和國外知名藥廠夥伴合作,長期擔任台灣總代理與技術授權在台製造,子公司科進位在新竹生醫園區建置的PIC/S GMP藥廠和製藥技術研發中心,研發新劑型或新使用途徑新藥,建立自我品牌及技術,開拓海外藥品市場。 旗下擁有西藥產品、特殊醫療用藥、醫學美容品、嬰幼兒保健及成人營養保健等產品。西藥包含心血管新藥「脂妙清」、皮膚科知名用藥「達來」、胃腸科「清立飄」於各大醫院都已廣泛使用。特殊醫療用品為用量較少卻必須之產品,例如孤兒藥、解毒劑或特殊治療藥。醫學美容事業獨家代理歐洲藥廠玫瑰果油護膚保養品「芮芙菈Repavar」及異位性皮膚保養照護系列「護益膚Atopic Piel」。嬰幼兒保健和成人營養保健有歐洲進口「口立淨7」酵素口腔清潔保養用品、益生菌、「歐三加福」魚油、及活性碳膠囊。 科懋公司在民國一○五年正式於中華民國證券櫃台買賣中心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6496,憑藉著豐富經驗,持續積極取得藥物代理及協助醫療學術交流,以期建立屬於國人的治療準則。未來期望與國際單位合作,協助台灣與亞洲當地治療需求的患者得到適當的醫療照護。
華晶科技與世界領先的客戶攜手合作,多年來專注於光學影像技術的創新研發,將核心技術做為公司發展的關鍵,透過在光學影像處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專注於「智慧車、智慧醫療、機器人、AI智慧影像」四大產業的佈局,持續不斷強化競爭優勢。 1996年,夏汝文總經理在台灣成立了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草創之初,華晶科技專注於數位相機(DSC)產品的研發與製造,經過十餘年的戮力經營與發展,一度成為全球最大數位相機設計與製造大廠。近年,華晶科技更陸續投入手機影像市場、汽車工業、醫療電子以及其他數位影像的新興應用市場,致力提供創新且多元的影像解決方案,使人們不僅能擁有美好回憶,也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華晶科技總部位於台北內湖科學園區,並在新竹科學園區與美國洛杉磯設有研發分部。為了因應快速成長的業務,2000年華晶科技獲經濟部投審會通過,赴中國江蘇昆山出口加工區設立全球製造中心,為擴大產能,2011年並於中國江蘇昆山出口加工區設立第二座全球製造中心,以支應包含手機影像、汽車工業、醫療電子等新興數位影像產品市場業務之生產製造所需。 核心技術 AI影像解決方案:從硬體製造到晶片設計,包括客製化多鏡頭影像 模組、深度學習晶片、IP授權、智慧車載、 醫療影像設備等; 視覺專家:擁有全球數位影像ODM第一的實力及技術,具備自行設計ASIC視覺芯片之能 力及系統機電整合、軟體設計、光學、精密機構與工業設計等,擅長輕薄微小、低功率及無線化之產品設計製造; 視覺晶片:為台灣少數擁有核心系統晶片開發團隊的廠商,自行設計的低功率高效能ASIC晶片使華晶在影像品質、邊緣視覺AI功能、產品開發效率與功能產品組合上,具有價格競爭力,且能更快因應市場需求展現競爭優勢; 醫療影像:2008年投入醫療電子,屢獲國際醫療品牌大廠指定代工,持續發展微小化、低耗能、無線化等特性並結合數位影像技術應用,提供醫療影像解決方案,耕耘高端醫材有成。醫療影像產品從設計、研發、生產、管理流程等,皆需符合醫療產業高規格認證需求,產品的穩定性、安全性、品管已達醫療等級。 華晶科技與集團子公司將憑藉著在數位影像上的專業能力,跨入更多元的領域,繼續致力於造福人群的技術與產品,並為股東、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育世博為楊育民博士及蕭世嘉博士在2017年共同創立。董事長楊育民博士曾在Genentech、Juno Therapeutics等大藥廠擔任執行副總裁,具數十年跨國藥廠管理經驗。執行長蕭世嘉博士為青年創業家,其核心技術——抗體細胞連結(Antibody-Cell Conjugation,ACC),衍生自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史丹佛大學Carolyn Bertozzi教授的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生物正交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研究,其也為此技術的共同發明人之一。 育世博專注研發新世代的細胞免疫療法,針對實體腫瘤及血液腫瘤等未滿足醫療需求,應用ACC 技術平台,發展出一系列「異體」的抗體連結免疫細胞 (Antibody-Conjugated Effector cells, ACE) 產品,且產品因「可凍存」,故同時具備「現成型 (off-the-shelf)」之優勢。除上述ACC技術平台業已獲得多國專利外,育世博自行開發出具有CD16表面抗原表現,且對腫瘤細胞有較強毒殺能力的自然殺手細胞oNK,亦已取得PCT專利。目前育世博同步也完成另一個細胞平台gamma delta T 細胞的開發,透過ACC 技術平台,發展出接續的產品,對於腫瘤的毒發發揮絕佳的效果。 目前公司已有多項細胞治療新藥進入臨床階段:首件自然殺手細胞治療新藥ACE1702,目標適應症為HER2表現實體腫瘤; 接續的ACE1831與ACE2016,係針對CD20表現血液腫瘤與EGFR表現實體腫瘤之gamma delta T細胞新藥,皆於台灣與美國同步進行一期臨床試驗,公司也籌畫將細胞新藥應用於自體免疫疾病上的治療。 Acepodia was founded in 2017 by Dr. Patrick Y. Yang, former EVP of Juno Therapeutics, Roche, and Genentech, and by Dr. Sonny Hsiao, UC Berkeley Cell Biologist and one of the inventors of Acepodia’s core technology,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on click chemistry and bioorthogonal chemistry by the 2022 Nobel Prize winner in Chemistry, Professor Carolyn Bertozzi of Stanford University. Dr. Hsiao is also one of the co-inventors of this technology. Acepodia is a pubilc biotechnology company focused on developing novel, targeted, allogeneic cell therapies to treat cancers. Acepodia is employing a flexible therapeutic design that leverages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to develop the next generation of off-the-shelf cell therapies by supercharging select oNK cells and gamma delta (γδ) T cells to target and engage cancer cells.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developing the most potent immune cells possible and equipping them with the optimal cellular targeting mechanisms needed to engage cancer cells with proprietary platform technologies. By arming our powerful cancer-killing cells with our tumor-targeting technology, Antibody-Cell Conjugation (ACC), Acepodia believes it can develop powerful, accessible cell therapies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Acepodia has already advanced several cell therapy candidate programs into the clinical stage: The first is ACE1702, , a HER2-targeting NK cell therapy candidate. Following that are ACE1831 and ACE2016, gamma delta T cell therapies aimed at CD20-expressing hematological tumors and EGFR-expressing solid tumors, respectively. These drugs are undergoing Phase I clinical trials simultaneously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mpany is also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cell therapy drugs to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is currently planning to apply for a Phase I clinical trial with the U.S. FDA.
宜錦科技團隊成員包括功率半導體前中後段精銳工程人員,主要進行「功率離散元件晶圓後段製程整合服務」的發展,應用產業包括Dr. MOS講求輕薄短小的元件、鋰電池等快充元件以及IGBT產業,客戶遍佈於台灣、日本、韓國、中國、美國及歐洲,除了元件供應商、也包含大型晶圓代工廠。 主要服務是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中一直缺少的晶圓薄化工程與正背面金屬化製程(Front side metal, FSM;Backside grinding backside metal,BGBM)、IGBT後段整合性製程等(Turnkey solution)缺口進行補強。這是一項介於晶圓代工(Front-End)到封裝(Back-End)之間的製程處理,此步驟將使功率離散元件得以實現低功耗/低輸入阻抗。 為了協助客戶產品與競爭對手產生差異化並加大領先優勢, 宜錦在標準型量產製程服務外, 也提供客戶量身定做的客製化量產服務。 藉由集團內分析/驗證資源與後段封測產能支援下, 宜錦科技不僅為客戶打造超薄晶圓量產平台的一站式服務, 同時也為客戶提供快速、即時、廣泛的工程服務, 是最專業的超薄晶片服務提供者,更是選擇性最廣泛的功率離散元件中後段解決方案與UBM代工廠商。
聯華電子為全球半導體晶圓專工業界的領導者,提供高品質的晶圓製造服務,專注於邏輯及特殊技術,為跨越電子行業的各項主要應用產品生產晶片。聯電完整的製程技術及製造解決方案包括邏輯 / 混合信號、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 及 BCD。聯電現有十二座晶圓廠,全部皆符合汽車業的 IATF-16949 品質認證,聯電大部分的十二吋和八吋晶圓廠及研發中心位於台灣,另有數座晶圓廠位在亞洲其他地區,總月產能超過88萬片八吋約當晶圓。 聯電總部位於台灣新竹,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新加坡設有服務據點,目前全球約有 20,000 名員工。 【歷史沿革】 聯電成立於 1980 年,為台灣第一家半導體公司,引領了台灣半導體業的發展 -1980年,從工研院分出,正式成立為台灣首家民營積體電路公司 -1995年,轉型為純晶圓專工公司 -1999年,南科十二吋晶圓廠正式建廠 -2000年,成為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台灣半導體公司 -2015年,中國廈門十二吋晶圓廠正式建廠(USCXM) -2017年,聯芯廈門廠(USCXM)28奈米量產 -2019年,收購日本MIFS廠,更名為USJC 【完備的解決方案】 聯電承諾即時提供尖端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在面對今日先進應用產品上特殊以及獨特的需求。聯電與客戶以及協力夥伴在整個供應鏈上緊密合作,包括生產設備、電子自動化工具與 IP 廠商,以確保每一個客戶的系統單晶片生產成功。同時聯電也擁有整合客戶設計與先進製程技術以及 IP 所必備的系統設計及架構知識,更能使今日的系統單晶片設計達到首次試產即成功的結果。 聯電的解決方案從一個邏輯平台開始,在這裡設計公司可以選擇最適合他們產品的製程技術和電晶體選項。從邏輯平台之後,客戶可以根據個別需要,進一步選擇 RFCMOS 與嵌入式快閃記憶體等技術來微調製程。此外,隨著 IP 已經成為今日系統單晶片的關鍵資源,藉由合作夥伴或是內部自行研發,我們也提供經過最佳化、符合可攜帶性和成本需求之基本系統單晶片設計區塊以及更複雜的 IP。 聯電擁有尖端的製程技術,涵蓋廣泛的 IP 組合,完備的系統知識以及先進的 12 吋晶圓製造技術,能在最有效的時間內提供完整解決方案,以確保客戶的成功。 【多元化的生產製造】 聯電擁有數座營運中的先進12吋晶圓廠。位於台南的Fab 12A於2002年進入量產,目前已運用先進14及28奈米製程為生產客戶產品。研發製造複合廠區由三個獨立的晶圓廠,P1&2,P3&4,以及P5&6廠區組成,產能目前超過87,000片/月。第二座12吋廠Fab 12i為聯電特殊技術中心,於12 吋特殊製程的生產製造上,提供客戶多樣化的應用產品所需IC。廠址位於新加坡白沙晶圓科技園區,目前產能達50,000片/月的水準。位於中國廈門的聯芯12吋晶圓廠,已於2016年第4季度開始量產。其總設計產能為50,000片/月。 2019年10月,聯電取得位於日本的公司USJC所有的股權,這座產能達35,000片/月的十二吋晶圓廠,提供最小至40奈米的邏輯和特殊技術。除了12吋廠外,加上聯電擁有的七座8吋廠與一座6吋廠,每月總產超過880,000片約當8吋晶圓。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cmit政美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早年業務以代理德國WEGU , Mahr , Siemens等精密儀器銷售為主,創辦人深受德國精工思維的啟發,深感技術研發實力的重要性之餘,也重視產品硬體以外的客戶服務品質,認為如此軟硬體的交相搭配才能供應給市場完善的、前瞻的產品性能體驗。 因此,自2002年起與德國Siemens等廠商密切合作研發,逐漸轉型走上製程系統整合的道路,以利於提供更優異的售後服務。 政美應用於2005年首次推出自主研發的3D AVI檢查機,開啟政美應用在高精度自動光學檢測(Inspection)/量測(Metrolgy)領域的自主研究與發展。 政美應用透過自行開發的可擴充模組化軟體平台,結合自有光學影像及光路設計技術,整合出優異的自動化2D/3D檢測、量測性能機台,應用在MicroLED、化合物半導體、先進封裝等主要製程領域。其中,先進封裝中RDL、Interposer的關鍵製程,更是我們所專精的測量環節。 多年來政美應用在單一賽道上不斷前進,積累200家以上的使用客戶,數十項專利技術。由於高端運算的需求急速成長,市場勢必對於自動化、高精度的檢測設備需求進一步放大,未來我們將繼續和國內外一線的客戶夥伴攜手合作,擴大既有的合作生態,與產業趨勢緊密對接,朝著更複雜、更高端的前沿技術能力挺進,為我們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貢獻一份心力。
頎邦科技為擁有「覆晶封裝技術」與「晶片尺寸封裝(CSP;Chip Scale Package)」此二類先進技術之專業封裝廠商,不論是自行販賣或代工生產,在數量上佔世界舉足地位。對於封裝方式進入輕薄、短小的要求時,國內獨缺凸塊製作之產業,本公司乃投入凸塊之代工並延續後段封裝之服務。本公司為國內凸塊領域進展最快,業績屢創新高。 其產品線的規劃可完全滿足未來封裝的主流需求。本公司之產品產製技術,舉凡金凸塊及錫鉛凸塊封裝、捲帶式接合封裝及晶圓級封裝技術,皆係由本公司技術團隊自行研發而得,並以自有研發技術為基礎,輔以國際半導體大廠在產品認證過程之實務製程經驗,使得本公司具有領先同業量產凸塊產品之優勢,並可提供凸塊代工客戶Total Solution的解決方案。為了因應半導體封裝對多腳化、高效能、高電性傳輸與高散熱性之需求,除持續投入可觀研發經費金凸塊產品製程、無電電鍍製程、COF封裝技術及無鉛產品等領域外,為加速研發技術能力之提升,同時與國內工研院及學校等研究機構單位及國外各半導體大廠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擴大現有產品線與製程技能,以擁有全方位之封裝技術解決能力。 沿革/營運績效: 86.06.11 公司設立 91.01.31 正式上櫃(股票代號6147) 94.04.22 股東大會通過與華宸科技合併案,聯電及鴻海集團同時入主董事會 95.04.03 與華暘電子合併案 97.10.15 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績優健康職場健康領航獎 99.04.01 與飛信半導體合併案,更加強化在台灣及全球LCD驅動IC封裝測試產業的領導地位 99.11.25 獲勞委會職訓局TTQS桃竹苗區訓練品質評核績優單位 100.10.14 獲勞委會職訓局進用身心障礙者績優機關金展獎 100.10.31 獲櫃買中心頒發第一屆金桂獎卓越市值營收獎 100.11.29 獲勞委會頒發第一屆國家訓練品質獎 101.06.07 獲數位時代雜誌連續評選為台灣科技前100強 102.10.01 以股權轉換方式取得欣寶電子100%股權 103.05.20 與子公司欣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易合併 104.05.08 向達鴻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買位於湖口的新竹工業區廠房,擴充現有產能 104.06.10 獲金管會、櫃買中心頒發第一屆公司治理評鑑Top5%,同年7月列入公司治理指數成分股 104.07 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企業機構版 金牌 105.06 第二屆公司治理評鑑TOP 5% 106.05 第三屆公司治理評鑑TOP 5% 107.05 第四屆公司治理評鑑TOP 5% 108.05 第五屆公司治理評鑑TOP 5% 108.11 第十七屆『金展獎』-- 優良事蹟獎 111.05 第八屆公司治理評鑑TOP 5% 112.06 第九屆公司治理評鑑TOP 5% 113.06 第十屆公司治理評鑑TOP 5%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Zimmer Biomet成立於 1927 年,我們一直致力於成為全球醫療科技-肌肉骨骼領域的創新者,提供全面的骨科產品——膝、髖關節置換、創傷及肩部等骨骼部位的手術產品及機器人和外科器械之醫療產品。以尋找最佳技術、治療和解決方案,提供高質量、高規格效益的骨科護理,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們改善來自於不同100 多個國家病患的生活。 Zimmer Biomet is a global medical technology leader with a comprehensive portfolio designed to maximize mobility and improve health. We seamlessly transform the patient experience through our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suite of integrated digital and robotic technologies that leverage data, data analy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鈦隼生物科技創立於2015年,研發、製造、與銷售腦部手術導航系統,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竹北生醫園區。 在臨床的需求下,鈦隼生物科技設計的產品為術中即時且準確的導引定位系統,幫助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獲取即時變化,並且搭配自動化機械手臂與智慧影像平台,精準,有效且安全的進行腦部外科手術,並降低手術出血與神經傷害風險,因而開發出外科手術用的『自動導航系統』。 本產品所包含之研究開發主要包含四個大部分:影像導航定位系統、機械手臂定位技術、移動偵測開發以及功能性系統驗證。技術細項包含系統本身的硬體架構,軟體開發介面以及產品效能之驗證的流程與步驟。影像系統包含術前核磁共振的影像來提供給手術醫師整個腦部資訊的位置,進而與機器視覺取得病人臉部特徵進行定位驅動手臂在與產品技術中影像計算結合,來進行影像的運算與比對,提供給醫生專業操作人員目標病灶的資訊位置;這些操作的介面都將一併整合至本產品的手術導航空間定位系統,以期在手術進行時,提供即時影像導引及異常監控警示,幫助手術者即時獲取其手術部位的直接影像定位引導,有效率且可靠安全的進行臨床腦部外科手術。 鈦隼生物科技不斷精進,歷年累積許多佳績: 2017年一月生技產業創新推動執行中心的揭牌,公司更獲科技部指定為代表公司讓副總統體驗。足見公司作為國內少數手術機器人開發的公司,其創新與前瞻性備受肯定。 2017年鈦隼生物科技更獲派為台灣代表參與美國TechCrunch的發表。 2017年獲得第14屆國家新創獎-初創企業獎的殊榮。 2018年十一月完成全球首例腦部導航機器人手術,不但為全球智慧醫療樹立重要里程碑,更帶領台灣研發製造最先進手術用機器人醫材。 2019年三月榮獲『台灣10家最酷科技新創』,科技部從2018年起從2,000家新創團隊名單中進行『台灣10家最酷科技新創』選拔,很榮幸鈦隼生物科技獲選為台灣高階醫材界的模範公司之一。 2019年六月榮獲『科技部海外人才橋接方案優質合作廠商』,熱情參與科技部Lift2.0計畫,有助海外人才返/來台灣服務。 2019年獲得第16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的殊榮。 2020年發表全球第一自動鼻咽採檢機器人Autopilot Nasal Swab Robot對抗COVID-19. 2020年自動鼻咽採檢機器人Autopilot Nasal Swab Robot取得衛福部專案製造。 2020年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創新防疫科技類。 2020/2021 榮獲亞太資通訊科技聯盟大賽(APICTA Awards)- 雙項銀牌 「社群服務」&「研究與發展」。 2020年「自動鼻咽採檢機器人」與「零接觸採檢站」架設於全台將近20家醫院,參與一線的防疫工作。 2020年榮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銅獎。 2020年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證書。 2021年腦部手術機器人NaoTrac取得歐盟CE class II b的認證。 2021年榮獲日本知名設計獎 Good Design。 2021年榮獲第七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 2021年榮獲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科技防疫獎。 2022年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證書。 2022年通過TFDA QMS審核 2022年與花蓮慈濟醫療中心簽訂合作意向書(MOU),攜手創立首座腦部手術機器人訓練中心 2022年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取得TFDA醫材許可證 2022年於花蓮慈濟醫院執行NaoTrac首場國際性Live Surgery 2022年榮獲2022年度【國家新創獎】 2022年榮獲【2022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2年榮獲新加坡BioSpectrum Asia「Startup of the Year Award 2022」 2023年榮獲2023年度【國家新創-精進獎】,並獲邀【醫療創新Demo Day】 Pitch 2023年榮獲【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銀獎 2023年榮獲【2023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4年NaoTrac導航手術機器人臨床突破100例 2024年入選全美最大醫療集團Mayo Clinic醫療科技加速器。 鈦隼生物科技歡迎所有對醫材研發,醫用機器人,人工智慧有興趣熱情的夥伴一起加入公司,鈦隼生物科技對於員工在職教育十分重視,除定期參加國內外研討會與內外訓教育訓練之外,更與國外公司和國內研發單位有交流。進入鈦隼生物科技,能讓你發揮創造力,實現自我,持續成長!
GEMS Academy 協助各國際學校學生,個人化及客製化發展,重視同仁創新與熱情,協助學生發展視野與熱情,一同探索及挑戰世界。
東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1996年7月;奉准設立並于同年入駐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與營運,主要產品為光通訊被動元件研發設計及製造。本公司的主要商品與服務專案為: 1. Optical Switch 包含:1 x N,1 x N(single mode, multi-mode)。 2. Optical Bypass Module 3. Optical Line Protection Module 4. Optical Application Module 本公司專精於光開關(Optical Switch)從研發技術、產品設計及自己工廠生產到自己品牌行銷等,而且得到歐、美、日、台、…等12項專利,客戶遍及世界,並擁有指標性之國際知名大客戶! 東盈公司歷經23年的淬練,除了已建立深厚技術與高品質的產品之良好體質外,同時更布建完整之全球行銷網路與據點,東盈公司更秉持致力解決通訊網絡擁擠問題,改良產品為速度快、體積小、耗損低之基礎組件;將交換矩陣器導入光纖網交換系統可因應40Gbps以上高速需求,達世界性之共同目標。本公司技術更與國外大廠積極建立夥伴關係,共同追求多方商機;並持續不斷的研究發展以維繫市場領導地位;更不斷提供客戶高品質產品與協助客戶技術資源和產品開發;同為廣大人類生活謀求更大福址。
台美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1 年,為全國唯一橫跨醫學、化學及生物相關領域的檢驗科技公司。擁有最齊全的設備、最先進儀器、最頂尖創新檢驗技術的全方位實驗室,可為一般食品、藥品、中藥、健康食品、化妝品、環境水質、化學品、紡織品、奈米產品、飲用水、醫療器材、生醫材料等做專業檢驗。 我們接受社會各界團體或個人委託檢驗,係以公平、專業、完整的檢驗報告成為「第三方公正檢驗機構」。 除了為社會大眾的衛生安全把關外,我們也積極扮演「檢驗科技領導者」的角色,台美的檢驗中心除了獲環保署(EPA)、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與疾病管制局(CDC)公告為認證實驗室,亦通過經濟部工業局核可為國內醫藥研發服務公司且為標準檢驗局建置之檢測服務平台實驗室之一,也是全台灣唯一同時符合 ISO 17025 及 ISO 15189 國際標準認證的實驗室,並具有TFDA認證GLP之實驗室,檢驗結果可與亞太實驗室認證聯盟 (APLAC MRA) 相互認可,正式與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 (ILACMRA) 接軌。 集團母公司-啟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5年5月28日正式公發興櫃 (股票代號7837) 並於近年陸續榮獲「2023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2023創業楷模獎」、「2024國家磐石獎」等國家一級獎項肯定,持續擴大營運效能及視野,成為整合生技產業供應鏈之先鋒。 想了解更多,體驗公司多元的魅力,歡迎查閱我們的社群平台喔:https://www.facebook.com/superlab/?locale=zh_TW
聯合骨材歷史沿革 創辦人林延生先生於 1993 年創立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集結業界一流的骨科醫師、研發工程師與專業製造人員,以創新及效率為依歸,自行開發、製造及行銷先進的骨科器材。 我們的經營理念來自關懷患者的需求,傾聽醫師的心聲,並快速回應及解決骨科手術上的需求。為了實現這個願景,我們開發了獨家的垂直整合流程,並嚴格控管設計與製造過程中的每一環節,以即時滿足臨床需求為首要目標,創造出高品質、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我們堅持創新的腳步,持續投資在先進的研發及生產技術,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及服務,以實現聯合對醫師與患者的承諾,以及對骨科領域的付出與奉獻。 值得信賴的夥伴 超過 30 年的努力,聯合骨材逐漸成長為一個集合設計、製造和行銷的國際領導品牌。至今聯合骨材已經參與超過五十八萬例的關節置換手術,幫助飽受退化性關節疾病所苦的患者重獲行動能力,並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此外,我們持續與國內外醫師及醫療機構進行合作,以開發創新的產品來滿足現今骨科領域的需求。 真心關懷 每一步驟 聯合骨材立足臺灣,全球設有 9 個據點。我們的產品經過臨床驗證,可用於初次或翻修的髖及膝關節置換手術。除了持續開發新產品外,我們也提供了完整的臨床教育訓練及完善的客戶服務。我們真心關懷每一步驟,提供醫療夥伴最好的手術經驗,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最終目標。 世界級的產品 聯合骨材已發展成為創新與多樣化骨科器材的領導品牌,提供高品質的骨科植入物及手術器械。我們的產品屢獲獎項肯定,完善的客戶服務獲得了全球超過 45 國的醫師及病患的信任。
歐帕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AUPA Biopharm Co., Ltd.)創立於2013年,屬瑩碩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ANXO Pharmaceutical Co., Ltd.,興櫃股票代號:6677)所轉投資之集團關係企業。歐帕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之前身為羅氏大藥廠(Roche)新竹生產基地,以領先國內製藥產業為基本方針,早在2012年4月即順利通過PIC/S GMP國際標準認證,2016年搶先導入GS1國際條碼系統,為國內首先完成數位化產品識別、溯源、防偽機制之專業製藥廠,亦藉由各項領先優勢,以及新技術、新設備等軟硬體建設的積極部署,全面地與國際市場完成接軌,業務發展範圍自2017年起陸續擴及日本、韓國、愛爾蘭、美國、新加坡、加拿大、香港、中國…等,服務內容涵蓋受委託生產製劑、受委託包裝藥品或藥品改包裝、受委託產品研發、特殊劑型之技術平台建構或產品開發…等,成功打造以精緻化為特色之國際化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品牌。 以集團母公司瑩碩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為首,結合子公司歐帕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泰和碩藥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AXO Pharmaceutical Co., Ltd.),從製劑之研發、生產製造,以至於醫院、診所、藥局等銷售通路之完整佈局,瑩碩集團採取供應鏈垂直整合策略,以2003年集團創立以來累計持有160張藥證為基礎實力,成功將自有品牌製劑打入國內市場各個角落,並堅持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之理念,不斷創新、求變,以品質保證(Assurance)、國際化(Universal)、專業化(Professional)、積極態度(Attitude)為信念,我們深信瑩碩集團國際化觸角的延伸將更快速且具全面性。
台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3年,穩健踏實的企業文化,至今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專業。30年來,秉持著以客為尊的信念,以半導體為核心事業,提供多元的產品並致力成為全球技術最先進的光電感測整合元件開發與製造商,為客戶量身打造解決方案。垂直整合供應鍊的優勢、客製化的服務及策略聯盟的能力與環境和健康管理感測平台的技術革新,推動一個更安全與舒適的生活型態,是台亞半導體在國內外市場成功的關鍵。 創新廠:新竹科學園區創新一路八號 力行廠:新竹科學園區力行五路一號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百瑞精鼎 (Parexel International) 是藥物臨床試驗產業中,全球頂尖的的臨床研究委託機構(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總部位於美國。在全球51個國家中設有超過60個辦公室,員工將近21,000 名。 自1982年成立,百瑞精鼎致力於在全球生物製藥和醫療器材行業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型醫學療法開發和商業化服務供應商,國際間前50名的知名製藥公司均採用了百瑞精鼎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於2022年榮獲clinical trials sites合作最好的CRO與FlexJobs頒發的2023年百大彈性工作企業Top 100 Remote Work,2024年連續13年得到CRO Leadership Awards。 |我們的使命- Our Mission | 1. 爭取國際大藥廠委託,執行符合國際水準的跨國性臨床試驗。 2. 協助亞太生技及製藥產業建立新藥開發模式,以提昇產品研發能力,並促使產品國際化。 3. 以提昇臨床試驗品質為宗旨,拓展全球市場為目標,整合電腦及通訊科技,在國際上提供客戶兼具成本效益及效率的臨床試驗資料處理中心。 4. 提供國際性新藥研發機構所須之資訊,協助其縮短藥物開發時程,並提高研發成功率。 |WHY Parexel – 百瑞精鼎是台灣外商CRO中,您最佳的職涯發展選擇| • 國際化的工作環境: Parexel 百瑞精鼎 為全球前三大以及全台最大的CRO公司。 台灣為亞太區核心據點,將近700名員工分布在60多個部門,提供多元廣闊的職涯可能性。 • 歷史悠久,豐富的臨床產業經驗與資源: 與世界級藥廠與生技公司合作,在全球銷售前200名的藥品中,Parexel參與99% 的藥品臨床試驗。 • 台灣逐年成長,亞太區為重要據點: Parexel 百瑞精鼎台灣員工逐年成長,公司超過1/3的員工位於亞太區。 • 組織營運穩定,職位安全性高: 公司優良的制度提供了穩定的職涯發展環境,近六成主管於Parexel任職八年以上。 • 招募新鮮人與完善的職能訓練: 每年提供眾多實習、工作機會、優良的到職訓練給在學生/應屆畢業生。 • 內部職涯發展: 2024年招募職位中超過四成為員工內轉及升遷,台灣身為亞太區域中心擁有60多個部門,提供您多種職涯可能性。 • 升遷管道通暢: 高績效為公司核心文化,依表現升遷優秀員工,不限年齡或在職期間等門檻限制。 • 高度彈性的工作型態: 通勤族:不罰錢不記點,上班再也不用趕公車、超速了! 成家族:自由調配工作時間,可配合家庭生活需要。 • 多元族群,拓展視野: Parexel Taiwan員工來自全球各地,包含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南韓、中國、加拿大、肯亞、馬來西亞等。 公司內實現跨國員工密切合作,眾多以英語及第二外語溝通的機會。 Improving the lives of patients every day With Heart.
福又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來已逾40年,始終專注於生命科學與健康領域的創新與應用。 我們的業務涵蓋: 醫療檢測:人用檢測試劑的研發與銷售 動物健康:經濟動物及寵物檢驗試劑、動物疫苗 尖端醫療:再生醫學與前沿生物科技 永續發展:環保技術與綠色解決方案 大眾健康:保健食品與護膚保養品的開發及代理銷售 目前業務範圍已橫跨亞洲、美洲、歐洲,與多國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及民間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我們秉持「創新、專業、責任」的核心價值,積極研發能改善人類健康、提升動物福祉、促進環境永續的整合性方案。 在這,我們相信「人才是最珍貴的資產」。 公司願意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與國際化的工作環境,鼓勵員工勇於創新、跨界合作,並與公司一同成長,邁向國際舞台。 如果你對未來充滿熱情,渴望用你的力量改變世界,誠摯邀請您加入我們吧! 讓我們一起攜手,開啟生技產業的全新篇章,創造一個更健康、更美好的明天!
創未來科技成立於2018年12月,致力於提供輕薄、易用且價格親民的陣列感測與通信產品,並搭配便利的應用服務,以滿足客戶在戶外資訊傳輸、蒐集與分析的需求。公司專注於超薄型全數位與混合式相控陣列系統及其對應的先進AI應用,並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在超薄輕量化相控陣列系統技術領域擁有全球領先地位,並屢獲國際主流媒體報導。此外,我們的產品在IEEE國際知名會議與展覽中亦備受矚目。 公司目前聚焦於航太與國防產業: ◆航太領域:提供低軌衛星與無人機相控陣列通信系統,以及次米解析度的合成孔徑雷達系統。 ◆國防領域:致力於開發全自動化無人機防衛系統,並提供雷達與通信的關鍵零組件。 自成立以來,公司迅速獲得超過新台幣億元的指標性銷售訂單,並連年維持高速成長。 創未來科技將繼續致力於提供並深度整合地表至太空的大量感測器、IoT標籤、衛星等數據與遙測技術,助力各產業客戶優化營運,推動未來科技發展。
嗨美!BEAUTY IS OUR VOCATION ! 「美」是我們的志業 Beauty for all and for each IS OUR GOAL ! 讓人人皆得美麗,是我們的目標。 捷立康生技(A-TOP)自許是一間成長型新創公司,使命感驅動著我們用創意與發明推動醫美科技與重建醫學產業進步。在人才招募時除技術與素養外,更看重的是你/妳 自身的價值:團隊溝通與共識合作、自發性的解決問題、可以改變也相信改變! 我們的團隊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才華與貢獻,期待著您的加入,一起共同探索BioMaterials未來醫美AI科技領域! 我們重視合作夥伴關係,並與國內產學醫材研發價值鏈緊密合作,積極投入創新醫材料技術開發,致力於醫美領域創新研發。 商業營運模式 : 提供差異化的創新醫材研發與製造服務,與附加高體驗價值的AI科技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