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定位為「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之研究型大學」,發展以轉譯醫學為導向的頂尖臨床應用研究為目標,近年來著重發展特色研究及醫療研究,從腦外傷、再生醫學、癌症轉譯、生殖醫學到生醫材料等計有20餘個重點研究中心,除了與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有多項合作計劃,還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等10餘個國際單位合作研究,研究總經費更是逐年成長。 此次與國科會合作,為建立產學研共同培訓高階人才平台,培育更多博士級人才投入產業,推動「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計畫」(簡稱產博後計畫)。透過北醫大作為培訓單位,提供博士產業化人才培訓及在職實務訓練(On-the-job-training),為博士級人才加值,累積其產業實務經驗,以達成橋接至產業研發服務公司就業或創業發展之目的,進而協助企業轉型升級與產業創新發展。 計畫官網:https://phdojt.org.tw 計畫效益:臺北醫學大學提供系統性產業應用培訓及廠商業務實作訓練,助使博士往產業發展就業或自行創業。除協助博士產業化加值外,另協助合作廠商媒合合適的產業博士,提供博士資源鏈結與輔導,並促進廠商更多與北醫大產學及臨床試驗合作機會。 執行期間:114/10/1-114/12/31 (三個月實習) 補助費用:政府補助博士6萬元/月。(廠商需支付每人2萬5千元獎金) 博士資格: 1.具 國內外 公私立大學博士學位之本國籍博士 2.具 國內 公私立大學博士學位之外國籍博士 註:不得為合作廠商原在職員工
民國40年,一群聖母聖心會的比利時籍神父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在雙北及台中市等地展開福傳工作,以「天主是愛」的精神,投注觀察與關懷,在深入了解當地民眾所需之後,深感當時政府及社會大眾對身障者的人權重視與照顧資源較為缺乏,進而創辦台北市第一所立案的啟智機構。 經過多次沿革升格及服務不斷更上層樓,至今本會對身心障礙者及弱勢家庭的服務,每年均逾1萬人次;秉持「你們為我兄弟中最小的一個所做的,就是為我做的。」服務理念,為早療兒、自閉兒、唐寶寶、腦性麻痺…等中重度智能障礙及多重障礙的朋友提供全人照護服務。
【關於 Aposo 艾波索】 Aposo 2035 是以「乳酪蛋糕、巧克力黑金磚」為主打的甜點品牌,致力於用好食材與手工製作,打造一份份有溫度的甜點禮物。 我們的代表商品「無限乳酪系列」與「黑金磚系列」多年來榮獲多項甜點評比冠軍,也持續在媒體與消費者之間累積高度口碑。 目前於北部設有 9 間實體門市,並同步經營自有電商平台。品牌秉持「以純粹心意打造幸福甜點,傳遞幸福給身邊每一個人」的精神,持續拓展、創新與前進。 品牌榮耀與媒體肯定 媒體推薦 曾受超過 20 個知名節目/媒體報導與專題推薦,包括: 《非凡大探索》、《上班這黨事》、《一袋女王》、《美鳳有約》、《佼心食堂》、《二分之一強》、《NEWS金探號》、《TVBS》、《明周時尚》、《自由時報》、《蘋果日報》、《數位時代》等等。 甜點賽事紀錄(節錄) 艾波索歷年於《蘋果日報蛋糕評比》、《自由時報甜點評比》等評選中,持續獲得冠軍/亞軍/季軍等佳績: 2021|可可巴芮生巧克力塔、鳳梨黑金磚、芋見無限乳酪皆獲亞軍或季軍肯定 2020|榛果巧克力乳酪奪得網購與超商雙料冠軍 2019|比利時巧克力乳酪、巧克力黑金磚榮獲網購組/百貨組冠軍 2018~2016|多款無限乳酪與巧克力系列持續獲得蘋果日報蛋糕評比冠軍/季軍 2015|獲選數位時代「網路人氣賣家 100 強」不分類第 42 名 2014~2011|榮獲新北十大伴手禮、台北鳳梨酥文化節優勝、金炬獎十大潛力商品等多項殊榮
成立36年,產基會秉持著協助產業有效落實環安責任,進而創造綠色價值的初衷。我們關心台灣並接軌國際趨勢,從污染防治、環境/職安管理系統、資源回收體系、清潔生產、綠色設計、節能減碳、碳/水足跡、企業社會責任、綠色工廠、低碳城市到循環經濟,我們和政府、產業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輔導/訓練與諮詢服務,建立每項議題的里程碑。多年來的耕耘,我們已累積豐碩的成果和優良的口碑。 產基會每位同仁都為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而感到光榮,我們是台灣頂尖的專業顧問團隊。為了追求更好,現在,我們邀請您的加入,和我們共同為台灣的綠色競爭力努力。
讓活動不只是夢想,更是夢想的實踐家 活動夢想家用最經濟實惠的價格、最優質的品質,來完成夢想 在現實的經濟問題與理想的活動硬體質量間取得平衡 我們曾經是一群熱愛學校社團活動的幹部及會長,因為興趣來到這個產業 經過數年的歷練,我們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把活動辦得更好,更希望價格上能夠透明化,因此我們建立了一個透明化的平台,讓大家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市場價格 基於累積多年的經驗 我們有信心能夠兼顧品質、專業、價格 也藉由透明化的標準,來回饋校園及社會大眾 我們的活動類型很多元,只要客戶想要,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客戶美夢成真。 詳細可以看看粉專&網站。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actdreamer 網站:http://www.actdreamer.com/
臺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目前有員工6,700餘人,病床2,600餘張,每日門診服務量逾8,000人次,現有雲林分院、北護分院、金山分院、新竹臺大分院(原新竹分院、竹東分院及新竹生醫園區分院),不僅臺大醫院之醫療體系日益茁壯,亦將為民眾提供全方面之醫療服務。 創建迄今百餘年來,臺大醫院培育醫界人才無數,包括醫學生、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等,學員分佈全球各地,頭角崢嶸,表現優異。在醫療服務上,臺大醫院的臨床醫療品質更是名聞遐邇,備受國人信賴。而臺大醫院在肝炎、器官移植、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和臨床試驗藥物研發上的尖端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臺大醫院肩負著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教學方面配合延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培育醫學及各類專科醫學人才;研究方面整合研究資源,成立核心研究室,提供同仁最好的研究設備與研究環境;服務方面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強調人性化的照護,著重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管理,以提供高品質的精緻醫療服務。臺大醫院亦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以擷取各先進國家醫療發展的經驗與知識,促進我國醫療的蓬勃發展。今後仍將秉承優良的傳統繼續努力奮進。
奇緣動物醫院起緣於2007年6月9日,總院成立之初位於中園街126之23號。 本院醫師分別畢業於台大及中興大學的獸醫內外科碩士及學士醫師聯合主治;堅強的醫療團體陣容針對各種疾病全方位的治療。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用心看診、合理收費、始終如一的服務精神使奇緣受到各位飼主的推崇,在2008年9月,為了便利樹林及北大特區各位民眾,本院增設北大分院。 北大奇緣動物醫院臉書:www.facebook.com/ntpuqiyuan/ 三峽奇緣動物醫院臉書:www.facebook.com/三峽奇緣動物醫院-109969225724888/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以專案研究、展演活動、學術交流等致力於台灣文學推廣。 所屬的《文訊》雜誌,亦長期進行文學研究與討論,歷年來並舉行許多不同主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諸多大型文學資料庫等。 2011年,台北市文化局因城南豐厚的文學歷史,寄予「紀州庵」成為台北市第一個以文學為主題的藝文空間,在2011年6月起,委託本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打造紀州庵做為台北市第一座文學主題藝文空間。至今舉辦超過5000場文學推廣活動。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ishuann/
One-Forty 是一個關注東南亞移工的非營利組織,於 2015 年 7 月成立。One-Forty 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讓移工在台灣有機會能夠持續學習實用的知識技能,除了適應在異鄉的生活,回鄉後更有能力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為自己與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One-Forty 也定期籌劃各式文化交流活動,創造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的互動、交流與同理。也透過品牌設計與故事採訪,打開台灣民眾認識東南亞文化的窗口,建立更完整的國際觀,希望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多元包容且實質友善的社會。
中華民國兒童課後照顧輔導協會創立於民國100年,主要從事教育服務。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愛心、耐心、用心』的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除整體營運穩定外,是國內績優廠商之一。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及有教師證的老師一起加入中華民國兒童課後照顧輔導協會的工作行列。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獨立的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即英文「Doctors without Borders」,中文譯為「無國界醫生」,致力為受武裝衝突、流行病、傳染病和天災影響,以及遭排拒於醫療體系以外的人群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無國界醫生只會基於人們的需要提供援助,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或政治因素左右。 我們的行動建基於醫療道德,以及中立和不偏不倚的原則。我們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力求為最有迫切需要的人們提供援助。在衝突地區開展的專案,我們並不接受直接牽涉到衝突的政府或其他派別的資助。 1971年,一群記者及醫生在巴黎成立無國界醫生組織。至今,我們有將近68,000的工作夥伴在世界各地參與行動。 ▌ 無國界醫生在台灣 2016年4月,無國界醫生組織於台北設立辦事處。2019 年正式成立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 無國界醫生台灣辦公室專注於三個任務: 1) 積極與台灣公眾和公民社會接觸,就全球人道危機和衛生緊急情況進行宣傳、支持和倡導; 2) 招募台灣的醫療和非醫療人員,派遣至現場項目工作; 3) 從台灣捐助者籌款,直接支持無國界醫生的社會使命和醫療人道活動。 ▌ An international, independent medic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translates to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We provide medical assistance to people affected by conflict, epidemics, disasters, or exclusion from healthcare. Our teams are made up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logistic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 bound together by our charter. Our actions are guided by medical ethics and the principles of impartiality, independence and neutrality. We are a non-profit, self-governed, member-based organisation. MSF was founded in 1971 in Paris by a group of journalists and doctors. Today, we are a worldwide movement of nearly 68,000 people. ▌ MSF in Taiwan MSF opened a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aipei in 2016 and became a Foundation in 2019. MSF Taiwan office focuses on 3 key pillars: 1) Active engagement with Taiwanese public and civil society on global humanitarian crises and health emergency for awareness, support and advocacy purposes; 2) Recruitment of skilled Taiwanese medical and non-medical staff to dispatch to field project; 3) Fundraising from Taiwanese donors to directly supports MSF Social mission and medical humanitarian activities.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才,十多年來規劃推動各項培育計畫與系列活動,透過學術服務產業趨勢分析與人才價值前瞻研究等成果,定義出社會所需人才的六大指標「FIT+HUG」,並將其導入各項培育計畫。研究、 FIT三大特質代表的是「Friendly by nature」(真誠友善的本質)、「Innovative with diversity」(多元創新的思維)、「Technology-aware」(科技運用的認知);另外再加上HUG三大能力,分別代表「Human-centric approach」(以人為本作為)、「Uniting multiple domains」(跨領域整合)、「Global view with local act」(全球視野在地實踐)。 社群連結 www.linkedin.com/company/sayling-wen-cultural-&-education-foundation/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_資訊科學系的工作行列。
OneClass 是一群有共同信念、為創新教育而努力的年輕團隊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吃不完的零食、任你享用的咖啡,更提供學習及發揮的空間 我們需要個性活潑,對教育有熱情有理想、想要翻轉舊式學習模式的夥伴, 歡迎優秀的你一起加入OneClass的工作行列 !
偉勝乾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76年,初期專為國內乾燥設備大廠代工製造,後已轉型發展自有品牌,並成功打開市場。2008年金融風暴,嗣後大廠陸續西進,為了永續經營決定轉型,打造自有品牌「WEISUN」,以「客製化」為導向,為客戶量身打造符合各類製程所需相對專業乾燥設備。歷經半導體、電路板、面板等不同產業需求各異的挑戰及淬鍊,我們持續累積自主技術研發能力,代工比重逐年調降至5%,成功發展自有品牌,由OEM轉型至OBM廠。 我們堅信:「客戶的滿意,就是對偉勝的最大肯定。」 偉勝秉持著「品質優良,服務第一,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在核心技術上精益求精、研發精實創新,取得多項專利與認證,同時以最精實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客戶全方位與高效率的軟硬資源整合解決方案及規劃,以達到全自動作業—智能、綠能、永續企業願景。偉勝不僅提供代客烘烤服務,協助廠商降低產品開發初期資本設備支出,也響應循環經濟,協助產業既有烘烤設備的舊機維修、保養,透過舊機台的活化,循環再運用,賦予舊機創新的價值,減少資源的浪費,延長產品生命週期,共同達成淨零減碳。 現在的偉勝,不僅獲得國內外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及光電產業等企業的廣泛關注,持續獲得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的支持,近年並不斷屢獲新北工業會企業永續發展獎暨創新研究獎、金炬獎、國家品牌玉山獎、金峰獎、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新北企業精典獎、精品獎等殊榮。偉勝深耕乾燥設備的製造與研發四十餘年,雖已為工業乾燥設備的技術領先之列,深受電子產業上下游廠商或設備廠進行策略聯盟青睞,但我們絕不以此自滿。 展望未來,偉勝乾燥工業將一本初衷,以優質團隊持續深化研發技術,整合暨有資源,掌握市場現況及脈動,以使用者需求角度切入,開發出能解決客戶痛點之高品質設備,提供一流光與熱的乾燥技術,成為世界級乾燥技術領導品牌,協助客戶實現高稼動、高良率的智能關燈工廠!
本所由35位研究人員、14位博士後研究及150餘位的碩、學士組成年輕、有熱忱的研究群。 本所研究領域:中文資訊處理及文字識別、電腦系統及通訊、軟體方法、電腦視覺及影像處理、網際網路協同作業研究、電腦繪圖、平行處理、計算力學、生物資訊、演算法、無線通訊、網際網路資訊處理。 本所有圖書館、運動器材室、電腦室、樓層有休閒室及備有茶水(咖啡)間。
遠見 ‧ 天下文化事業群 創辦於1982年,臺灣當時面臨兩岸與國際大時代變局,更需要提升「知識富裕」、「融入世界」的積極力。 在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的領導下,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使命,與國際接軌,是臺灣與華文世界中,最具公信力、影響力、國際觀的文化事業機構。 以MBA(Media, Books, Activities)為主要經營範疇。 【Media媒體】 遠見、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未來Family、50+ 【Books書籍】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未來小天下出版公司 【Activities論壇/活動】 每年主辦300場活動,以遠見高峰會、知識跨年饗宴、國際大師論壇等高質量的活動,深受產官學界關注與重視。 《遠見雜誌》一路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初衷,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國際報導、引薦趨勢新知,也持續記錄臺灣躍上國際的珍貴軌跡。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引領台灣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天下文化出版》 秉持「相信閱讀 · 改變世界」的信念,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小天下出版》《未來出版》 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最優質的讀本。 《未來少年月刊》 帶動孩子建立閱讀不偏食、每月定期定量的閱讀寬廣題材。 《未來兒童月刊》 為識字階段的孩子製精采生動的月刊,讓他從小愛上閱讀。 《未來Family數位周刊》 報導台灣及全球教養及教育新知,成為家長與學校最信賴的專業媒體。 《未來親子線上學院》以更快速、無門檻的數位形式,提供課程學習內容,成為父母與孩子的最佳學習夥伴。 《遠見研究調查》 臺灣最真實的聲音 · 華人遠見全球思維。 《領導影響力學院》 向典範領導者學習,推動正向影響力。 《50+》 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1號課堂》 引領音頻學習 ‧ 聲音行銷策展。 《93巷人文空間》 人文薈萃 ‧ 台北文化地標 。 《遠見創意製作》 美感 ‧ 影音 ‧ 創意 ‧ 數位。 《遠見 ‧ 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信誼基金會成立於1971年,由永豐餘集團創始人何傳先生(字信誼)和他的兩個兒子創立,當時以濟貧助學為主。1977年,時任董事的何壽川先生和夫人張杏如女士,面對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的轉折點,有感於學齡前兒童教育的重要,以及社會普遍對兒童早期教育缺乏認識,決定以兒童早期教育作為對社會關懷的主要工作,並以實際行動,傳達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期許以一個民間機構的立場,在正規教育體制之外,向社會推廣「從頭開始」的教育觀念,喚起社會大眾對兒童早期教育的關注、重視,建立兒童早期教育的正確觀念,為台灣教育品質的提升,盡一份心力。 在「守護孩子唯一的童年」的服務宗旨下,四十多年來,持續提供社會大眾有關學前教育的新資訊;並透過親職教育的推廣,喚醒父母再學習、再成長的意識;提倡發現學習及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觀。期望能從學前教育出發,促成全面教育的革新。我們深信:凡是有助於兒童身心發展及福祉的工作,都值得全力以赴。 信誼基金會:https://www.hsin-yi.org.tw/ 信誼好好育兒網:https://parents.hsin-y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