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時間 :西元2001年 經營據點 :總部設於桃園市中壢區 全球佈點 :共1個 :大陸南京(南京育賢) 國內門市 :共2個 :桃園縣中壢市(新月)、新竹市(育賢)) 經營理念 :新月公司創立於2001年位於桃園縣(中壢工業區內),當時正是景氣低糜之際 , 新月原創始團隊秉持以不畏困難的心一路走下來用認真.負責的態度下去經營,繼而在新竹開立分公司(育賢有限公司)為這個團隊帶來更大的動力 , 用最好的服務品質與技術指導為客戶服務, 在長久積極努力下終於創造了新月.育賢這一個全新有魄力強大團隊為眾多客戶群服務.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榮欣社會福利服務促進協會的工作行列。
和頌長照社團法人附設桃園市私立和頌住宿長照機構,位在桃園市市區,是一座為長期照護而設計建造的大樓,於2019年完工開業,以『安適身心,智慧照護』之理念,有人性化的空間設計,最新的照護設備,專業的照護團隊,秉持回饋社會的心意,為有需要的長者、長期/短期需求照護者,提供最溫暖完善的服務。 機構提供住民們安全、舒適、溫馨及受尊重的專業照顧環境,依住民的個別需要,量身訂做照護計畫。 配合政府長照2.0的目標,提供社區中老年的預防保健、活力老化、減緩失能、提升或恢復生活自主能力、失能失智照護、以及安寧照護。 台灣的社會結構已日漸趨近老年化,長照中心不再是一個『機構單位』,我們希望創造一個溫暖舒適,像『家』一樣的地方,讓住的人開心,也給照顧的家屬一個有力的支持,大家一起讓生活更美好。 · 舒適 · 安心 · 尊重 · 尊嚴 ·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慈展生活事業有限公司附設桃園市私立慈展居家長照機構(籌備處)」的工作行列。
我們位於桃園市區虎頭山下--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隷屬於臺北榮民總醫院的公立區域教學醫院,依山(虎頭山)傍水(南崁溪),空氣清新、視野遼濶、環境優美,令人心曠神怡,距離桃園市商圈、桃園火車站僅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 我們重視每一位同仁,講求人性化管理、目標管理,賦予各單位極大的工作自主性,現有醫療單位3部16科,並配合政府政策,提供長照服務,除提供員工良好的工作環境外,也重視員工學習成長,提供各項訓練、進修專案及論文獎勵,歡迎優秀的人才加入我們的工作團隊。
因為經歷過所以感同身受,我們明白家屬面臨的照顧壓力,選擇深耕在地社區照護,並且整合醫療與專業照顧服務資源,從居家護理到長照專業服務拓展至居家照顧,機構秉持著「以人文關懷為本,促進為善的長照環境,建立正向循環體系,打造全方位的品質照護」為宗旨,致力於提升居家服務品質為目標,期許未來處處是晴天。
創校沿革 民國44年春,本校創辦人王廣亞先生響應政府籌設疏散分部政策,在現址籌畫興建校舍,奉准設立 「臺北市私立育達商業職業學校中壢分部」,聘王萬興先生為分部主任,辦理招生,錄取高級部及初級部新生150人,正式開學上課。12月14日,第一期建校工程完工,遂訂當日為中壢分部成立紀念日。 民國65年5月,中壢分部獨立為「臺灣省桃園縣私立育達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創辦人王廣亞先生受全體董事推選為董事長,聘請陳玉燕女士擔任第一任校長、陳永盛先生為副校長。 民國69年7月,創辦人王廣亞先生辭董事長職,由王萬興先生繼任董事長。民國70年2月,陳玉燕校長辭職,由副校長陳永盛先生繼任校長。 民國73年2月,王萬興董事長逝世,由蘇星輝女士繼任董事長。 學制科別 57學年度,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初商部停止招生,同時奉准增設夜間部。 59學年度,設立附設補校,高級部、初級部同時招生上課。 73學年度,夜間部停止招生。 77學年度,配合多元趨勢,將綜合商業科調整為會計事務科、國際貿易科及資料處理科。 78學年度,增設廣告設計科。 85學年度,增設商業經營科。 87學年度,增設普通科高中部。 90學年度,增設綜合高中部。 91年8月, 改制為「桃園縣育達高級中學」, 增設餐飲管理科和資訊科。 93學年度,增設實用技能班。 95學年度,增設多媒體動畫科和幼兒保育科。 從此,本校轉型為多元綜合的高級中學,學制包括高中部、綜合高中、高職部、實用技能班和進修部。現任董事長為蘇星輝女士、校長陳永盛先生,全校總計152班、人數7,328人。 本校自民國91年改制為育達高中,即以「全面升學」為辦學方針,透過「教學精緻化、輔導人性化、設備現代化、環境全人化、多元優質化」五個理念,建構全縣最優質的高中學府,培養品德與技能兼修、科技和人文並重的現代青年。讓每一位孩子在育達快樂學習、適性成長,順利考上最理想的大學,是我們辦學的首要目標。 一、 為達成「全面升學」目標,本校在教務上力求教學精緻化,包括師資、設備、教學方針、課程規劃,均力求精緻優質,以達成全面升學目標。 二、 訓輔方面力求輔導人性化,秉持「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樂觀進取的處事態度、負責守紀的團隊精神,以及樂於助人的良好美德。 三、 設備優質化方面,本校投入一億五千萬元鉅資,導入大專院校「學群」概念,將各科整合規劃成「商業類科、廣告設計、餐飲管理、資料處理、資訊工程、應用外語、高中部和幼兒保育」八大教學特區,設備新穎優質,各特區均具備學科理論、專業技能、實務情境模擬等多元教學功能,非一般高中職校單一特種教室所可比擬。 四、 環境全人化方面,本校定期投入鉅資改善校園環境,包括校園綠美化空間設計、學生衛生設備精緻化、改建PU跑道、無障礙空間設施等多項工程,讓同學們在優質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無論 知識培育或品格陶冶,均能得到最優質的教導和照顧。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婦女權益與永續發展聯盟的工作行列。
社團法人桃園市自閉症協進會於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十八日由本會集合自閉症者家長代表及關心自閉症者的各界人士,透過長期的溝通,共同努力,經過數年的醞育推動下成立,提供服務桃園市內自閉症者及其家屬,維護自閉症者權益,倡導政府及社會大眾對自閉症者之重視關懷,辦理各項福利措施,早期療育及職業訓練,並扶助其自閉症者具備社會化生活能力為宗旨。
桃園縣私立友緣長期照護中心,持續以身心靈的全人醫治,關懷病患及家屬,提供完整的全人醫療服務。隨著醫藥科技的發達與人們生活機能的改變,使得壽命的延長與照顧人力的缺乏變成一個嚴厲的社會福利需求,而俗語稱的 安養照顧機構就如此的應運而生也就是大家俗語說的安養院,但其照顧品質的參差不齊時而耳聞常讓人垢病,有鑑於友緣老人長期照顧養護機構 安養院一直秉 著「人溺己溺」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全力以打照老人照顧新目標為宗旨。
人本濟世,病人優先 1970年代初期台灣經濟起飛,民眾生活水準大幅提升,但是醫療品質卻未能即時跟進。有感於此,王永慶及王永在昆仲捐資以其父親王長庚先生之名,成立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秉持「不以營利為目的,從事醫療事業,促進社會公益福利」的宗旨,致力於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並為台灣培育許多優異的醫護專業人員。多年來,我們持續突破、追求卓越,獲得眾多認證、評鑑與獎項的肯定。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成為值得病人託付與信賴的醫院,秉持「人本濟世,病人優先」為理念,持續向前邁進。 營造安全職場環境 長庚為確保醫護同仁的職場安全,透過安衛管理、醫療暴力的預防及緊急災害應變措施擬訂,承諾創造一個安全無虞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職場安全與身心健康,達到零災害目標。 疫情期間,醫院更成立防疫應變小組,超前部屬各項防疫措施,採取多層次院內感控策略,以「攔阻、分流、偵測、隔離」原則,阻擋疫情並維持醫院照護量能,透過智慧化管理與自主健康監測,保護病人與員工健康安全,共築防疫安全網。 各院區特色醫療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所設的醫療機構分佈台灣北、中、南地區,包含基隆、台北、林口、桃園、雲林、嘉義、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以及高雄市政府委託經營的鳳山醫院、新北市政府委託經營的土城醫院,共九個院區。
「康澤復健科」是由陳冠誠醫師帶領的台大復健科團隊,延續著風澤中醫「發揚中西醫結合、提供醫學中心級品質、在地化服務」精神,在桃園地區提供成人與小兒的西醫復健治療及自費相關服務(增生注射、體外震波治療等)。期許康澤復健科診所成為在地民眾健康的守護者,2022年8月「藝文康澤復健科診所」、「南崁康澤復健科診所」正式成立。
本院隸屬於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屬精神科專科教學醫院,設醫療科、醫事科、行政科室,共10科5室分別辦理本院任務。 本院為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的整合性服務,將醫療科室區分為七個專業團隊,分別為:一般精神醫療團隊、兒童精神醫療團隊、社區精神醫療團隊、身心精神醫療團隊、司法精神醫療團隊、高年精神醫療團隊、成癮防治醫療團隊,每一團隊除了精神專科主治醫師外,也加入了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護理人員等跨科別的醫療專業人員,每一團隊定期開會,檢討服務情形並擬定計畫以提供患者優質貼心的服務,協助蒞院就診的病患獲得妥善的治療與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