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1a2x6bmevq?page=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_EMI教學資源中心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12人

連續13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推廣服務項目績優學校 為全台第一個通過通過ISO9001:2015國際品保制度認證的推廣教育機構 持續16年榮獲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認證 全國最大且學員人數居冠的推廣教育部 辦理各級政府委託訓練計畫成效卓越 參與各項企業機構合作專案深獲好評 專業師資、精緻課程、優質環境、貼心服務

工作機會(143)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_管理學院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政治大學_全球傳播與創新科技碩士學位學程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世新大學」日間學制招收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為提供在職進修管道,招收進修學制碩士在職專班(含上海境外專班)。 校訓-「德智兼修,手腦並用」 世新大學各發展時期簡介: 世界新聞職業學校(45.9 ~ 49.7)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49.8 ~ 80.7)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80.8 ~ 86.7) 世新大學(86.8起)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工作的行列。

工作機會(10)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本校人事室依人事管理條例及本校組織規程設置,掌理本校組織編制、任免、遷調、敘薪、考核、獎懲、差假勤惰、訓練進修、待遇、福利、保險、退休、撫卹、人事資料管理、編制外人員管理等業務。 現有人數28人,設置主任綜理室務,專門委員襄理室務,並分設四組辦事。本校人事行政的主要任務,乃秉承人事法令暨學校人事政策,配合校務發展,支援各單位業務需要。期以經濟有效的組織與人力,不斷提高行政效能,促進校務發展。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台北市大安區職業團體資本額3300萬元員工數90人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係由教育部與全國153所大專校院共同捐助成立,於民國94年12月正式立案,透過第三方外部評鑑的執行,協助國內大專校院辦學品質持續提升。 除了辦理大學評鑑事項,亦積極研究國內外評鑑制度、協助政府規劃評鑑指標與相關機制,同時提供評鑑人才訓練課程、宣導評鑑相關資訊,並致力於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之國際能見度。 第一辦公室: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7樓 第二辦公室: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97號8樓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灣大學_社會學系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松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0人

【關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本校為世界及臺灣培育高科技人才之搖籃,為中等規模研究型大學,理工為主,尤在電機、資訊及光電等領域已占世界頂尖領導之地位。 根據英國QS教育組織最新世界大學排名,2025年在亞洲大學排名為47名,世界排名第219名。本校的工程科技相關10個系所已通過IEET(中國工程教育協會)認證。本校管理學院自2007年通過AACSB (國際高等商管學院協會)認證,為臺灣第四所獲得AACSB認證之管理學院。 【產學共創處】 產學共創處 Office of Industry-Academia Cocreation,宗旨為強化台灣的創新生態系統,提高其全球能見度,使其能夠透過提供受信賴的共創生態系統貢獻於全球。 為推動以終為始的產學規劃,促進產學生態系發展,強化國際產研共創價值,本校成立產學共創處(Office of Industry-Academia CoCreation),旨在深化陽明交大在產學交流合作方面的貢獻,擴大本校在產學領域的影響力。產學共創處將以創新型經濟為目標,建構「陽明交大」主導的創新生態系統,匯聚創業家、創業投資、企業、政府等各方資源,並融入國際創新生態系統,培育國際產業韌性人才,以因應全球競爭、科技變遷、創新機遇與挑戰。 產學共創處的成立目的在於透過創新推動產學研共創,凝聚產、學、生醫、電資工程等領域的力量,由校內系統性匯聚創新研發成果,透過跨領域、跨校、甚至跨國界的產學合作,實現陽明交大及產業界互惠共贏的局面,深化本校的產學能量,提升國際影響力與貢獻,在追求創新、學術卓越與產學價值中取得平衡的運作模式。產學共創處之目標包含以下五項: 1. 建立產學網絡,統籌規劃產學合作資源。 2. 協調校內重點領域研發團隊納入全球產業趨勢需求觀點,建構創新產學媒合服務。 3. 提供教授與學生創新創業支持,鼓勵創新思維和實踐,培育創新創業人才。 4. 推廣技術轉移及IP管理,加速學術成果轉化為實際商品與服務,推動知識技術轉化。 5. 招募國際級會員及推動國際級產學合作。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本校自民國十六創校迄今已歷七十九寒暑。首任校長為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以後,在原則上曾有大陸各公立大學在台一律不考慮復校之決議。然而又鑑於政治大學在國家大亂中,每能表現出疾風勁草之特有精神,所以教育部在民國四十三年主動作出讓政治大學在台北首先復校之動議。這固然是社會朝野對本校的關懷與讚賞所致,也是政大歷屆畢業生,在社會上默默耕耘服務國家貢獻的結果。   復校之初先行恢復研究部,設行政、公民教育及新聞等三研究所。復於民國四十四年成立大學部,有教育、政治、新聞、外交、邊政五學系。歷經四十多年後,本校目前已發展成為文、理、法、商、社會科學、外國語文、傳播、國際事務、教育等九個學院之綜合型大學,下設三十三個學系及四十九個研究所(碩士班),其中三十二個研究所設有博士班(另含1個學位學程),另外有十六個碩士在職專班。另外本校設有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社會科學資料、電子計算機、國際教育交流、附設公務人員教育、國際關係研究、選舉研究、第三部門研究、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國大陸研究與台灣研究等中心。除此之外,並有附屬高級中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及幼稚園一所,本校擁有自幼稚園、小學、中學以迄大學、碩、博士班的一貫完整學制。   在教學與研究方面,本校每年均聘請國內外學者專家,擔任各項課程教學與研究,目前有專任教師六百餘人,研究員四十餘人,兼任教師三百餘人,高學歷教師年年增加,師資陣容日益壯大。本校不但擁有輝煌的歷史背景且目前正積極追求學術上卓越的成就,期能轉型為一所以研究為導向之世界級學府。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55人

學術交流基金會負責執行美國國務院多項教育文化交流計畫,尤其以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Fulbright Program)及留學美國計畫(EducationUSA)為主。本會每年提供各類獎助學金予美國及台灣的學者、研究人員、教師、學生及專業人員至對方國家從事研究、教學、進修、攻讀學位與見習。 全世界共有160個國家執行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其中49個國家和美國簽定交換協定,成立基金會負責執行,本會為其中一員。自1957年在台灣執行計畫至今,本會已選送將近2000名的台灣獲獎人赴美研究、教學和攻讀碩博士,超過2600位的美籍獲獎人來台研究、教學和攻讀碩士。除了選送獲獎人,本會亦獲得國務院指定為官方留美諮詢機構之一,舉辦留美講座及美國高等教育諮詢。為加強台美教育文化交流,本會也透過多項新創計畫,比如提供美國大學生來台短期訪問或學習、台灣教師進行雙語或全英授課培訓、台美教師進行華語教學培訓等活動。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台北市大安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_學務處健康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50人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自民國47年創立以來,一直都是國內商管教育重鎮,目前擁有八個系所及一個獨立所,三個專業MBA學程,和十六個院級整合研究中心,專任教師153名,在校生人數4,046多名,畢業校友已達32,892名。本院旨在培育學術研究與企業經營管理的領導人才,秉持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育理念,致力經營融合中外智慧與傳統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研究與服務上多方創新,以培育多元學生族群成為具備國際視野、創新活力、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的未來領導人。本院矢志成為亞太地區最佳商學院,期望發揮知識獲取、知識創造與知識流通的功能,以服務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文山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政治大學 英國語文學系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400人

職業生涯發展中心源於51年5月成立「畢業生輔導委員會」,69年3月更名為「畢業生就業輔導室」,85年1月再更名為「畢業生服務組」。95年配合教學卓越計畫設立「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該中心並於97年2月與「畢業生服務組」合併為「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職涯中心目前以輔導學生生涯發展為導向,並提供職涯興趣探索工具、業師諮詢服務、全人發展與自我管理系統以充實學生職能,鼓勵同學積極參與海內外實習活動,追蹤畢業校友流向。同時,透過徵才月等媒合活動,提升學生就業率,全面提升同學職涯發展能力。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新北市三峽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立法院於民國99年11月16日第七屆第六會期三讀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組織法,總統於同年12月8日公布國家教育研究院組織法。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新北市新莊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天主教輔仁大學創學精神 輔仁大學是天主教會在我國設立之第一所大學,創校迄今近九十年,向本敬天愛人之精神,為全人教育而努力,除了希望為國家培植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備之英才, 亦願以各種學術活動及社區服務、貢獻社會人群,並以客 觀執著之研究,致力於真理之追求及中西文化之交融,俾達增進人類福祇,促進世界大同之目標。 本校在培育人才方面,兼注通才與專才養成教育,尤其致力人文精神的培養,期使學生在就業之餘,能有高尚的情 操與豐富的人生。此外,為擴大接觸層面,本校並與多所 外國知名大學締結「姐妹校」關係,以增進文化交流,並提昇學校的國際地位。

查看工作機會(8)
工作機會(8)
台北市士林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東吳大學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士林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銘傳大學身為全國知名高等學府,於1987年成立「進修推廣處」,以因應國人進入職場後,自我進修、專業強化、終身學習的需求。進修推廣處本著專業、多元、職場需求的理念,設計、規劃相關課程,提供職業訓練、企業管理、語言學習等多元化學習。並與政府單位如教育部、職訓局等合作,以優惠的費用加惠有意進修的民眾,提昇國人進修意願。經過26年來的經營,現已成為社會訓練、成人教育及社區教育的重鎮。 進修推廣處位於銘傳大學基河校區,鄰近劍潭捷運站,周邊公車路線眾多,停車場亦十分便捷,提供優質交通便利性,是您進修學習,提升競爭力的不二選擇。本校區甫於96年落成,全新環境、全新設備,每間教室均具備e化教學設備,大幅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信義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800人

1960年6月1日,在胡水旺、徐千田兩位醫學博士,以及熱心醫學教育人士的奔走下創辦。從三間鐵皮屋開始,小自書本、玻璃管,大至土地、房舍,皆是由私人捐資而來。走過篳路藍縷的半世紀,北醫歷經了18屆董事會、9任董事長、10任校長,他們胼手胝足地開創北醫大各項非凡成就,相信在現任董事長陳瑞杰及校長吳麥斯的傳承下,將引領本校邁向國際! <願景> 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 <宗旨> 本校以培育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醫療生技人才,從事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研究,及服務社會之目標為宗旨 <學校定位> 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 定義: 注重實際問題解決的教學與研究,具領先創新研發和強烈創業精神;能快速因應變化並獲取外在資源,使北醫成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動力。 內涵及目標:   教育:人文關懷、跨域多元、培養具廣度生醫人才。   研究:生醫轉譯、聚焦特色、厚植前瞻性研發量能。   生技:醫療創新、產業鏈結、建構生醫創業生態系。   醫療:智慧醫療、全人照護、引領精準大健康趨勢。 <核心價值>  人文關懷(Humanity)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厚植人文與專業教育。  誠信正直(Integrity) :誠實為上,正直當責,堅持互信的組織文化。  創新卓越(Innovation) :勇於創新,承擔風險,追求卓越以引領時代。  團隊合作(Collaboration) :尊重多元,跨域協作,共創永續發展的目標。  社會服務(Service) :熱忱服務,影響社會,促進人類健康與福祉。

工作機會(56)